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4-08-05 03:08:2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罗丹语)。

  2、 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活动过程:

  1、 风景画欣赏导入。(复习构图、透视知识)

  2、 分组活动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适当点评总结。

  引课:

  1、课堂内。

  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学生(齐声):想。 (老师展示风景画。) (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边议论边发言):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2、课堂外 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教师循环指导)

  3、课堂内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课后简析: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校园写生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导入课题生动自然,学生兴趣高涨,分组写生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绘画积极性高,课堂小结中,学生发言积极、气氛热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个个给予肯定,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课堂教学,课课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应变能力,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

美术教案 篇2

  《二方连续》是小学美术第5册的内容,是一节图案设计的课。在上一课《花头花叶纹样》的基础上进行二方连续的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二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就是单个的的纹样向左右或上下重复而组成的花纹。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掌握一种制作二方连续的方法。

  教学重点:1,什么是二方连续。它有什么特点。

  2,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折叠剪纸、磨印、复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写的方法:复写的时候一定要将位置对。

  教学准备: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一些做好的二方连续作品。学生准备:1剪刀、彩色纸、胶水。2树叶、水粉画的工具材料。3 绘画材料、拷贝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花头花叶纹样的特点,纹样和真的花真叶有什么不同?(进行了夸张和变形)

  二 通过欣赏一些图片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些二方连续的纹样,让学生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这些纹样都是一些连续的重复纹样,从而引出二方连续的概念。

  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纹样,先请学生讨论讨论,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二方连续。

  然后师生共同欣赏课件中的二方纹样的例子,体会二方连续的美(茶杯上、地毯上、织物上、古代建筑)

  三 学习二方连续的骨架。

  课件出示几种不同骨架的二方连续纹样,如简单重复的、交错重复的波浪重复的。动画显示花纹的.骨架,帮助学生理解二方连续的构成方法。

  四:学习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

  想一想你怎样可以做出一些一模一样的重复图案呢?

  (学生可能会联想到,用硬币印重复硬币花纹的经验)

  启发学生想想怎样可以作重复的花纹呢?

  (剪纸的方法,拓印的方法、绘画的方法)

  师做小结: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是很多的,(剪、印图章、折、画等多种方法)

  重点介绍三种(课件里有动画分别演示三种方法,教师还可以用实物示范制作)

  1、剪:将长条的纸折叠好,用剪刀剪,可以剪断,也可以不剪断。剪断的,每个图形都是一样的,排列在一起就是一条二方连续。不剪断,可以将花折的突起,也可以形成好看的二方连续。

  2、印:用一片树叶或剪出的一个花纹做底版,在上面涂上水粉色,要注意颜色中水分要少一点。然后转印到另外的白纸上。

  3、画:用一张薄纸或者拷贝纸,在上面画一个花纹,用拷贝的方法,画出一条二方连续花纹。

  五:作业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用一种方法做出一条二方连续纹样,制作时还可以设计成不同的骨架的二方连续纹样。也可以自己用别的方法来作出一条二方连续纹样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美术档案袋的意义,初步学习装帧设计。

  2.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搜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 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3. 了解设计与学习生活的联系,感受美术设计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美术档案袋主要是用来搜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生成 的各种作品,用以展现学生的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学习的过 程与方法,反映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一种良好习惯养成。设 计和制作美术档案袋,能培养学生自己保留优秀作品的习惯,

  从这个“积累”的过程中学会取优除劣,能够自己客观地认识 到自己的作品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学生对自 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从整理一搜集一交流一出 成果一自我愉悦,产生自豪感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 们的收获后的喜悦及成就感是来自于自己所积累的作品,但实 际上,是孩子们在不断积累搜集的过程中逐渐地体验到成功的 快感,因而对孩子来说,档案袋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相辅相成 的。小小一个美术档案袋,虽然不是很精美,却都是独一无二 的,无不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忠实地记录下了他们 成长的历程,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2.重点、难点。

  重点:美术档案袋的制作过程。

  难点: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档案袋。

  三、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优秀的美术作业、制作美术档案袋的工具 与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美术档案袋的示范作业,以及教 学示范演示的课件及其他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1.导人。

  教师展示一个未经装饰的档案袋,提问:这个袋子有

  什么用途?(装文件等)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档案袋 (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两者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美术档案袋的作用。

  2.探究。

  (1)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课件)

  (2)学生谈谈自己的制作想法。

  (3)提问: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档案袋?(小组讨论)

  3.制作步骤。

  (1)选择自己满意的作业。

  (2 )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

  (3)选用文件袋,作为美术档案袋。

  (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

  (5)搜集自己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 家长的评语。

  (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档 案袋中。

  4.布置作业。

  设计制作一个体现个性和美观的美术档案袋封面。

  5.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组员讨论,共同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档案袋设计 方案,并补充一些学生互评工作。

  学生分头按设计方案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 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

  6.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运用实物投影),开 展欣赏评述。

  7.课后拓展。

  欣赏各类电脑档案袋作品及各类设计优美的档案袋,并 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制作其他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断提高美 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美术教案 篇4

  首先是第一部分:创设情景

  在这环节中,我先播放。出示一张有很多大小不均等的鱼的图片。然后根据图片提出以下的问题。师问:让学生数一数大鱼与小鱼分别有多少条?有哪些鱼的种类吗?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怎么样的?学生代表进行回答。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结合数学与美术的通点,以直观的图像引导学生对物体大小的认知。采用谈话聊天的形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第二部分是(重点突破)

  探索新知。这部分我分三个小环节。第一小环节:观察分析。展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对鱼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重点是对鱼的大小进行讨论),在这小环节中我采取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之后请学生进行汇报结果。在这讨论的时候,我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让我融入学生的交谈过程,讨论时间大约为5分钟。

  第三部:吸取灵感,构思创作

  首先让学生欣赏同学龄的小朋友的作品,表述她们的作品中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构思,最后让学生们把自己想的绘制到白纸上。

  师:请你们闭上要眼,想想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怎么画呢?请你们画张主题为大鱼和小鱼的作品。我巡视教室,给学生一定的个别指导。

  第四部分:展评

  以学生的作品展示,师生互评。

  让学生们学会鉴赏别人的优点,发现绘画中常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优化自己的绘画技巧。

  第五部分:风采展示

  我在黑板上贴上蓝色的卡纸,把学生作品进行粘贴,并选出最佳创意奖与最佳绘画奖。

  通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展示自己我的.欲望。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我达到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第六部分:板书设计

  小鱼和大鱼

  鱼的特征:

  鱼的种类:

  第七部分:反思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到“大小“的含义,为什么有大小之分,并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鱼的特点以及鱼的生活习性,在教学过程中,在创作作品中,发现问题能及时改过来,重视在教学中学生的习惯,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对形的把握不好,涂颜色时时常以单色颜色画完整幅画,没有搭配其他的颜色,因此对色感不是很强烈,在创作中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她们对色彩的搭配以及对形体的掌握。有利提高对物体的形感认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不断启发、引导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体验其中的乐趣,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以此来构建一个真正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术课堂。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庄严的升旗仪式,激发爱国热情,体验光荣和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励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

  难点:构图、庄严、神圣场面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自选。

  教学过程:

  一:放国歌,引入课题

  二:引导记忆

  升旗的时候,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升旗手的动作是怎样的?

  1:让同学们说说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

  2:说说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也升国旗?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3:请学生演示升旗动作

  三:课件欣赏

  引导学生谈谈其它形式的升旗及构图,分析这些作品是怎么样突出国旗和升旗手的?

  四:作画步骤

  构思----构图-----打轮廓-----着色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画出有环境的升旗仪式,突出国旗和升旗手。

  六:下课。

美术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春风吹绿了树木,吹红了花朵,吹来了芬芳的气息,吹走了凛冽的寒风,送来了绵绵细雨,滋润着万物,春天,万物苏醒,萌发的季节,让这世界显得勃勃生机。在这个地球上,各种动物、植物、人类是相互依存。蜜蜂采花酿蜜,为人类提供香甜的蜂蜜,树木为我们净化空气……是谁?让我们的空气变得污浊;是谁让大片森林变成沙漠;让鸟类无家可归;让美丽的家园让白色垃圾所淹没;让动物无处藏身,无食可觅,让大海里的生物四处漂亡。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环保教育的意义深远,它将关系到我们下一代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做为教师,任务和责任是非常巨大的。

  于是我们将环保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主题教学相结合,将环保渗透在每个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奇妙的蛋,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幼儿知道很多生物是怎样诞生的,在一次儿歌教学——鸭宝贝,孩子随着音乐的韵律把自己想象成恐龙、鸟、蝴蝶、乌龟、鸭、鸡等蛋宝贝,做着不同的动作,有个幼儿问:“老师这些小动物从壳里钻出来会冷吗?”“它穿衣服吗?”“为什么鸡妈妈要坐在蛋上呢?”我用被子把它包起来好吗?”“我们给它们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好吗?” 于是引发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利用废旧物品把自己装扮成蛋宝贝,把蛋壳装饰成生活中的小饰品,让幼儿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学会利用废旧物品来点缀生活。

  二、已开展的.活动

  三、目标:

  1、能运用废旧物品装饰蛋宝宝。

  2、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感受装扮的乐趣,并欣赏同伴的作品和表演。

  3、培养幼儿大方自信的性格。

  四、准备:

  1、蛋壳、染有各种颜色的碎蛋壳、水粉、海绵、毛笔、海报、卡纸、硬纸板、报纸、塑料袋、蛋糕盒、方便面盒、亮光纸、粘贴纸、砂纸等。

  2、成品和半成品若干、白乳胶、订书机、橡皮筋、绳子、记号笔、剪刀等

  3、百宝箱一个。

  4、设置一个工作坊(分为颜料坊、服装坊、饰品坊、展示坊)

  5、将教室打扮成蛋的世界。(展示每次活动的成果)

  6、“仙境”轻音乐一盒。时装表演音乐一盒。

  五、过程:

  1、以鸭妈妈带小动物们参观“小作坊”由此引出主题。

  今天是鸭宝贝的生日,我们给蛋宝贝开个party好吗?但是我们要用什么才能把蛋宝贝装饰的很漂亮呢?

  2、出示各种废旧材料,启发幼儿进行制作。

  (1) 这些是什么材料?是什么形状的?它能做成什么?

  (2) 你可以把蛋宝贝装饰的很漂亮,也可以把你自己装扮成蛋宝贝一起来参加party,你想做什么呢?想用什么材料做?

  (3) 我们要怎样才能把蛋宝贝打扮得更漂亮呢?(头饰、服饰、蛋宝贝身上的图案等)

  3、示范演示:

  (1) 利用盒子的原有形状进行装饰头饰,或运用塑料袋、纸板进行制作头饰。

  (2) 利用各种纸张、图形、布、装饰服饰、头饰的四周形成图案。

  (3) 剪成各种蛋形状的服饰,并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用订书机订出领口和袖口。

  4、提出要求

  (1) 大胆想象做出与众不同的蛋的装饰品。

  (2) 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5、幼儿操作(播放“仙境”轻音乐,营造轻松、自由的创作环境)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发挥想象,运用已学的剪、贴、粘等技能进行装饰.

  6、以时装表演的形式展示作品。

  小朋友的小手多么灵巧,把蛋宝贝打扮的这么漂亮,蛋宝贝一定很喜欢、很开心,你们觉得哪个蛋宝宝的装扮最漂亮,为什么?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汇编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7-22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美术教案(精选)08-08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精选)美术教案09-29

美术教案(经典)09-10

[精选]美术教案08-16

美术教案01-27

美术教案01-31

美术教案01-31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罗丹语)。

  2、 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活动过程:

  1、 风景画欣赏导入。(复习构图、透视知识)

  2、 分组活动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适当点评总结。

  引课:

  1、课堂内。

  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学生(齐声):想。 (老师展示风景画。) (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边议论边发言):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2、课堂外 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教师循环指导)

  3、课堂内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课后简析: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校园写生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导入课题生动自然,学生兴趣高涨,分组写生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绘画积极性高,课堂小结中,学生发言积极、气氛热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个个给予肯定,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课堂教学,课课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应变能力,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

美术教案 篇2

  《二方连续》是小学美术第5册的内容,是一节图案设计的课。在上一课《花头花叶纹样》的基础上进行二方连续的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二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就是单个的的纹样向左右或上下重复而组成的花纹。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掌握一种制作二方连续的方法。

  教学重点:1,什么是二方连续。它有什么特点。

  2,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折叠剪纸、磨印、复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写的方法:复写的时候一定要将位置对。

  教学准备: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一些做好的二方连续作品。学生准备:1剪刀、彩色纸、胶水。2树叶、水粉画的工具材料。3 绘画材料、拷贝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花头花叶纹样的特点,纹样和真的花真叶有什么不同?(进行了夸张和变形)

  二 通过欣赏一些图片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些二方连续的纹样,让学生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这些纹样都是一些连续的重复纹样,从而引出二方连续的概念。

  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纹样,先请学生讨论讨论,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二方连续。

  然后师生共同欣赏课件中的二方纹样的例子,体会二方连续的美(茶杯上、地毯上、织物上、古代建筑)

  三 学习二方连续的骨架。

  课件出示几种不同骨架的二方连续纹样,如简单重复的、交错重复的波浪重复的。动画显示花纹的.骨架,帮助学生理解二方连续的构成方法。

  四:学习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

  想一想你怎样可以做出一些一模一样的重复图案呢?

  (学生可能会联想到,用硬币印重复硬币花纹的经验)

  启发学生想想怎样可以作重复的花纹呢?

  (剪纸的方法,拓印的方法、绘画的方法)

  师做小结: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是很多的,(剪、印图章、折、画等多种方法)

  重点介绍三种(课件里有动画分别演示三种方法,教师还可以用实物示范制作)

  1、剪:将长条的纸折叠好,用剪刀剪,可以剪断,也可以不剪断。剪断的,每个图形都是一样的,排列在一起就是一条二方连续。不剪断,可以将花折的突起,也可以形成好看的二方连续。

  2、印:用一片树叶或剪出的一个花纹做底版,在上面涂上水粉色,要注意颜色中水分要少一点。然后转印到另外的白纸上。

  3、画:用一张薄纸或者拷贝纸,在上面画一个花纹,用拷贝的方法,画出一条二方连续花纹。

  五:作业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用一种方法做出一条二方连续纹样,制作时还可以设计成不同的骨架的二方连续纹样。也可以自己用别的方法来作出一条二方连续纹样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美术档案袋的意义,初步学习装帧设计。

  2.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搜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 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3. 了解设计与学习生活的联系,感受美术设计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美术档案袋主要是用来搜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生成 的各种作品,用以展现学生的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学习的过 程与方法,反映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一种良好习惯养成。设 计和制作美术档案袋,能培养学生自己保留优秀作品的习惯,

  从这个“积累”的过程中学会取优除劣,能够自己客观地认识 到自己的作品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学生对自 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从整理一搜集一交流一出 成果一自我愉悦,产生自豪感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 们的收获后的喜悦及成就感是来自于自己所积累的作品,但实 际上,是孩子们在不断积累搜集的过程中逐渐地体验到成功的 快感,因而对孩子来说,档案袋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相辅相成 的。小小一个美术档案袋,虽然不是很精美,却都是独一无二 的,无不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忠实地记录下了他们 成长的历程,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2.重点、难点。

  重点:美术档案袋的制作过程。

  难点: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档案袋。

  三、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优秀的美术作业、制作美术档案袋的工具 与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美术档案袋的示范作业,以及教 学示范演示的课件及其他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1.导人。

  教师展示一个未经装饰的档案袋,提问:这个袋子有

  什么用途?(装文件等)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档案袋 (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两者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美术档案袋的作用。

  2.探究。

  (1)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课件)

  (2)学生谈谈自己的制作想法。

  (3)提问: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档案袋?(小组讨论)

  3.制作步骤。

  (1)选择自己满意的作业。

  (2 )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

  (3)选用文件袋,作为美术档案袋。

  (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

  (5)搜集自己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 家长的评语。

  (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档 案袋中。

  4.布置作业。

  设计制作一个体现个性和美观的美术档案袋封面。

  5.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组员讨论,共同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档案袋设计 方案,并补充一些学生互评工作。

  学生分头按设计方案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 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

  6.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运用实物投影),开 展欣赏评述。

  7.课后拓展。

  欣赏各类电脑档案袋作品及各类设计优美的档案袋,并 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制作其他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断提高美 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美术教案 篇4

  首先是第一部分:创设情景

  在这环节中,我先播放。出示一张有很多大小不均等的鱼的图片。然后根据图片提出以下的问题。师问:让学生数一数大鱼与小鱼分别有多少条?有哪些鱼的种类吗?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怎么样的?学生代表进行回答。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结合数学与美术的通点,以直观的图像引导学生对物体大小的认知。采用谈话聊天的形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第二部分是(重点突破)

  探索新知。这部分我分三个小环节。第一小环节:观察分析。展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对鱼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重点是对鱼的大小进行讨论),在这小环节中我采取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之后请学生进行汇报结果。在这讨论的时候,我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让我融入学生的交谈过程,讨论时间大约为5分钟。

  第三部:吸取灵感,构思创作

  首先让学生欣赏同学龄的小朋友的作品,表述她们的作品中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构思,最后让学生们把自己想的绘制到白纸上。

  师:请你们闭上要眼,想想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怎么画呢?请你们画张主题为大鱼和小鱼的作品。我巡视教室,给学生一定的个别指导。

  第四部分:展评

  以学生的作品展示,师生互评。

  让学生们学会鉴赏别人的优点,发现绘画中常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优化自己的绘画技巧。

  第五部分:风采展示

  我在黑板上贴上蓝色的卡纸,把学生作品进行粘贴,并选出最佳创意奖与最佳绘画奖。

  通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展示自己我的.欲望。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我达到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第六部分:板书设计

  小鱼和大鱼

  鱼的特征:

  鱼的种类:

  第七部分:反思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到“大小“的含义,为什么有大小之分,并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鱼的特点以及鱼的生活习性,在教学过程中,在创作作品中,发现问题能及时改过来,重视在教学中学生的习惯,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对形的把握不好,涂颜色时时常以单色颜色画完整幅画,没有搭配其他的颜色,因此对色感不是很强烈,在创作中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她们对色彩的搭配以及对形体的掌握。有利提高对物体的形感认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不断启发、引导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体验其中的乐趣,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以此来构建一个真正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术课堂。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庄严的升旗仪式,激发爱国热情,体验光荣和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励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

  难点:构图、庄严、神圣场面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自选。

  教学过程:

  一:放国歌,引入课题

  二:引导记忆

  升旗的时候,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升旗手的动作是怎样的?

  1:让同学们说说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

  2:说说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也升国旗?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3:请学生演示升旗动作

  三:课件欣赏

  引导学生谈谈其它形式的升旗及构图,分析这些作品是怎么样突出国旗和升旗手的?

  四:作画步骤

  构思----构图-----打轮廓-----着色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画出有环境的升旗仪式,突出国旗和升旗手。

  六:下课。

美术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春风吹绿了树木,吹红了花朵,吹来了芬芳的气息,吹走了凛冽的寒风,送来了绵绵细雨,滋润着万物,春天,万物苏醒,萌发的季节,让这世界显得勃勃生机。在这个地球上,各种动物、植物、人类是相互依存。蜜蜂采花酿蜜,为人类提供香甜的蜂蜜,树木为我们净化空气……是谁?让我们的空气变得污浊;是谁让大片森林变成沙漠;让鸟类无家可归;让美丽的家园让白色垃圾所淹没;让动物无处藏身,无食可觅,让大海里的生物四处漂亡。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环保教育的意义深远,它将关系到我们下一代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做为教师,任务和责任是非常巨大的。

  于是我们将环保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主题教学相结合,将环保渗透在每个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奇妙的蛋,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幼儿知道很多生物是怎样诞生的,在一次儿歌教学——鸭宝贝,孩子随着音乐的韵律把自己想象成恐龙、鸟、蝴蝶、乌龟、鸭、鸡等蛋宝贝,做着不同的动作,有个幼儿问:“老师这些小动物从壳里钻出来会冷吗?”“它穿衣服吗?”“为什么鸡妈妈要坐在蛋上呢?”我用被子把它包起来好吗?”“我们给它们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好吗?” 于是引发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利用废旧物品把自己装扮成蛋宝贝,把蛋壳装饰成生活中的小饰品,让幼儿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学会利用废旧物品来点缀生活。

  二、已开展的.活动

  三、目标:

  1、能运用废旧物品装饰蛋宝宝。

  2、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感受装扮的乐趣,并欣赏同伴的作品和表演。

  3、培养幼儿大方自信的性格。

  四、准备:

  1、蛋壳、染有各种颜色的碎蛋壳、水粉、海绵、毛笔、海报、卡纸、硬纸板、报纸、塑料袋、蛋糕盒、方便面盒、亮光纸、粘贴纸、砂纸等。

  2、成品和半成品若干、白乳胶、订书机、橡皮筋、绳子、记号笔、剪刀等

  3、百宝箱一个。

  4、设置一个工作坊(分为颜料坊、服装坊、饰品坊、展示坊)

  5、将教室打扮成蛋的世界。(展示每次活动的成果)

  6、“仙境”轻音乐一盒。时装表演音乐一盒。

  五、过程:

  1、以鸭妈妈带小动物们参观“小作坊”由此引出主题。

  今天是鸭宝贝的生日,我们给蛋宝贝开个party好吗?但是我们要用什么才能把蛋宝贝装饰的很漂亮呢?

  2、出示各种废旧材料,启发幼儿进行制作。

  (1) 这些是什么材料?是什么形状的?它能做成什么?

  (2) 你可以把蛋宝贝装饰的很漂亮,也可以把你自己装扮成蛋宝贝一起来参加party,你想做什么呢?想用什么材料做?

  (3) 我们要怎样才能把蛋宝贝打扮得更漂亮呢?(头饰、服饰、蛋宝贝身上的图案等)

  3、示范演示:

  (1) 利用盒子的原有形状进行装饰头饰,或运用塑料袋、纸板进行制作头饰。

  (2) 利用各种纸张、图形、布、装饰服饰、头饰的四周形成图案。

  (3) 剪成各种蛋形状的服饰,并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用订书机订出领口和袖口。

  4、提出要求

  (1) 大胆想象做出与众不同的蛋的装饰品。

  (2) 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5、幼儿操作(播放“仙境”轻音乐,营造轻松、自由的创作环境)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发挥想象,运用已学的剪、贴、粘等技能进行装饰.

  6、以时装表演的形式展示作品。

  小朋友的小手多么灵巧,把蛋宝贝打扮的这么漂亮,蛋宝贝一定很喜欢、很开心,你们觉得哪个蛋宝宝的装扮最漂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