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8-09 10:42:30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班教案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小班教案模板锦集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了解救生圈的作用,认识常见的会游泳的动物。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图一提问:谁来了?小猫去干什么?他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清楚地点、人物,及发生的.事件)

  小结:小猫去河边钓鱼,它发现了一个救生圈。

  图二提问:小猫看见了谁?它会怎么对青蛙说?青蛙又回怎么回答?小猫又看见了谁?它会怎么说?他们又会怎么回答?(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语气、表情说说小猫与朋友间的对话)

  图三提问:这到底是谁的呢?谁在和小猫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

  小结:小鸡着急得赶来了,小猫问:"小鸡,这是你的游泳圈吗?"小鸡说:"是的,谢谢你,这是我丢的。"

  图四提问:小鸡在干什么?小鸡怎么会游泳的?

  小结:戴上游泳圈,小鸡也会游泳啦!

  二、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这四幅图连起来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1、完整欣赏故事

  三、找一找:哪些动物?谁要救生圈?

  (一)出示PPT,看看谁来了?(逐一出示动物)

  乌龟、螃蟹、青蛙、兔子、小猫

  (二)哇,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真热闹啊,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我请你们一起来做这些快乐的小动物。(发放头饰,人手一份)

  想一想你会不会游泳呢?会游泳的先去海水里面,不会游泳的我们一起想个办法。

  小结提升:会游泳的动物不需要救生圈,不会游泳的动物才需要救生圈。

  四、体验游戏:

  儿歌:小朋友,快快来,套上漂亮的救生圈,扑通扑通跳进水,哗啦哗啦一起游,向前向前游一游,向左向左游一游,向右向右游一游,仰起身体往后游。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选择不同图形组合绘画出各种造型的房子。

  2、 合理布局画面,体现高矮不同层次。

  活动准备:

  ppt、范例、作画用具

  活动过程:

  一、 欣赏和演示

  1、 宝宝要搬新家了,今天跟着爸爸妈妈去看新房子了。

  (集体欣赏ppt:有高楼是高层住宅,有低楼是商场、学校还有绿化小区)

  2、 哪些图形可以造房子呢?

  3、 找一找,这些房子用了哪些图形?

  (如半圆型的窗户和屋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墙)

  4、个别幼儿示范画不同造型的房子。

  二、 创作要求

  1、 我们把绘画纸当作嘉定工业区的建筑地,大家快请图形宝宝来,我们要造房子了。

  2、鼓励幼儿画出高矮不同层次的`房子。

  三、 想象创作

  1、 启发幼儿选择不同图形组合成不同造型的房子。

  2、 思考各种房子的功用与结构。

  四、 引导评价

  1、 找找你造的房子是用了哪些图形?

  2、 相互欣赏不同的房子结构。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引导幼儿理解猴子会飞的原因,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二)情感目标

  通过感受童话内容,培养幼儿喜欢接纳和欣赏他人的品质。

  (三)人格目标

  通过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多媒体软件——猴子在树上不同动作的图片;童话内容的图片以及“嘻嘻哈哈”、“悠来悠去”的字卡。

  (二)知识经验准备 事先丰富幼儿有关水、陆、空生活的动物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的知识。

  三、活动方法 激发法、归因法、直观表达法。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语:第一条:小小游泳家,平时不说话。常在水里住,不到岸上来溜达。 (鱼)第二条: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对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爱剥芭舞,花丛里面采花蜜。(蜜蜂)第三条: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和青草,走起路来蹦蹦跳。(白兔)

  2.提问:还有哪些动物是会游、会飞、会跳的?(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好,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3.利用多媒体软件欣赏童话《会飞的猴子》。指导语:小鸟想玩游戏时,是谁和它们一起玩的?它们是怎样对待猴子的?猴子使用什么方法让小鸟相信他会飞?如果你是猴子,你会用什么方法?(鼓励幼儿说出多种方法,表扬独特的方法)

  4.再完整地欣赏一遍童话。

  5.童话表演:我是会飞的小猴子。请幼儿用肢体语言把想到的会飞的办法表现出来。

  五、各领域渗透

  艺术:猴子迪斯科、粘贴小猴子。

  健康:体育游戏——猴子的本领。

  科学:认识各类猴子的特征。

  社会:培养幼儿欣赏他人的品质。

  六、生活中渗透 在动物区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七、环境中渗透 墙壁上张贴包括猴子在内的.各种动物的图片。

  八、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周末带孩子到动物园观察猴子,续编故事。

  附童话

  会飞的猴子

  红红的太阳挂在天空,小猴子今天起了个大早,因为它要去树林里找新朋友玩。树林里的动物可真多呀,长鼻子的大象伯伯,短尾巴、红眼睛的小兔妹妹,小松鼠,小野猪等,数也数不清。咦,勤劳的蜜蜂女和花蝴蝶、金丝雀、黄鹂鸟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你好,蜜蜂姐姐,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走开!你这笨头笨脑的小猴子,也要和我们会飞的鸟玩游戏,真是天方夜谭!”

  [page_break]

  小猴子大声嚷嚷:“求求你们了,金丝雀哥哥,你就让我和你们一起玩玩吧。我也一样能在树上飞。”“哈哈……小猴子会飞?”旁边的刺猬、大象、小野猪们听了都大声嘲笑起来。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讨论故事情节。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在阅读和操作中学习收拾整理玩具。

  2.懂得爱惜玩具,体验整理玩具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场景准备:地垫、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T:听,谁在哭呀?

  2.出示画面:玩具在哭。

  3.T:玩具为什么哭呀?是谁的玩具呀?

  4.白板拉幕功能:出示小熊。T:原来是小熊的玩具。

  二、故事欣赏

  (一)出示封面,教师讲述,与幼儿一起欣赏到第八页。

  1.T:小熊有很多玩具,看看有些什么玩具呀?

  2.T:看,小熊玩得多开心呀!玩具也很开心,瞧他们的脸上都是笑眯眯的。

  3.T:咦,他们快要哭了,怎么回事呀?现在你们知道玩具为什么要哭了吗?

  4.T:小熊会把他们送回家吗?(幼儿猜测)

  (二)欣赏故事后半段

  1.T:小熊是怎么把玩具送回家的?

  2.幼儿猜测,如何送玩具回家?

  3.教师示范,边念边送玩具回家。

  4.幼儿集体念儿歌,教师操作画面,送玩具回家。

  5.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6.T:小熊的玩具都送回家了,他们很高兴!听,怎么还有哭声呀?原来是我们的玩具在哭,把他们也送回家吧!

  三、整理玩具

  幼儿整理自己的玩具:书本放在书架上,玩具放在货柜上。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孩子在家中甚至是在别人家,玩具城等地方都能养成将玩具收起来的好习惯。拓宽孩子的视界。另外我觉得让孩子在最后收自己乱堆乱放的玩具时他们会觉得更真实,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比教师刻意制造一个乱的场景来得更有效,更真实。真正的做到了场景是从他们的生活中来的,又最后将习得的本领用于自己生活中制造的问题中去,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够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能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果奶,鲜奶,酸奶,钙奶空瓶若干;小篮子3—5只。

  幼儿对各种奶类具有一定的生活的`经验。

  【活动玩法】

  1、教师和幼儿围成一圈,教师做发令员,幼儿听指挥做动作。

  2、指令的发出可以由慢而快,,由一项指令到多项指令,难度逐渐增大,语句逐渐增长。

  如:“坐下”“起立”“向前弯腰”“挑一挑”“小鸟费”“专一个圈再拍拍手”等。

  3、有做出动作与指令不符的幼儿,教师应停下,要求该幼儿或全体幼儿重复做一遍。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小班教案 篇6

  语言活动:魔法手帕(小班)

  活动目的:

  1、通过多媒体演示活动,激发幼儿学说话的兴趣。

  2、在活动中幼儿学习汉字“变”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块手帕,字卡若干(变)

  教师若干块大手帕(其中有一块做成老鼠状)

  教师用字卡一张

  多媒体演示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演示:孙悟空七十二变

  1、这是谁呀?(孙悟空)—————幻灯片

  2、孙悟空有些什么本领?(幼儿畅谈)

  3、碰到妖魔鬼怪能变出不同的样子打败他们。孙悟空的本领真大,你看他在干什么?(演示七十二变:变小鸟、房子、老鹰、小狗等)

  4、说说孙悟空变出了什么?

  二、魔法手帕变变变 (认识汉字“变”)

  1、孙悟空能变出那么多的`东西,今天他也送给小朋友一样东西,是什么呢?(幻灯片————变集体念)

  2、孙悟空告诉我,这个“变”字有很大的本领,是什么本领呢?(教师示范向手帕吹气,同时说“变变变”)

  3、这块手帕有了魔法,成了一块魔法手帕能变出很多的东西,怎么变呢?孙悟空告诉我要说一句咒语,让我试一试,你们听一听说的是什么?(教师示范一次,幼儿念一次,幻灯看一次,集体念汉字“变”)

  三、游戏:找字(巩固对汉字的认识)

  1、孙悟空说也要送给小朋友每人一个字宝宝,在那里呢?请你们去找一找。

  2、找到了念一念

  3、变一变————变成魔法手帕。(字卡放进口袋)

  四、魔法手帕变一变

  1、你们现在也有了一条魔法手帕,它能变什么呢?请你们想一想,然后边念咒语边来变,好吗?(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表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及讲述)

  3、魔法手帕陪我们玩累了,让它们去洗个澡休息吧!(收手帕进箩筐)

  五、游戏:魔法娃娃

  1、(出示字卡)让我们变成“魔法娃娃”吧!(教师说变变变,向幼儿吹气,幼儿随之做相应动作,变成魔法娃娃)。

  2、我们现在是魔法娃娃,你想变什么呢?现在我们听音乐,音乐一停,我们就站住变成你想变的东西,看谁变的最有趣最好玩!

  (音乐停,教师可以问幼儿变成了什么,也可以让幼儿告诉其他老师)。

小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躲闪跑,并能根据信号做向上跳的动作。

  2.能眼睛看前方不碰撞他人。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用pp管制作长约40厘米,一头粘有纸团的火柴棒。

  2.彩印的鞭炮若干。

  3.《敲锣打鼓放鞭炮》、轻音乐《海角七号》的录音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躲闪跑,并能根据信号做向上跳的动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信号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鞭炮和火柴棒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我手里的`是什么东西呢?谁来猜猜看看?

  2.师:鞭炮你们有没有放过呢?在什么时候放过的呢?

  3.师:谁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火柴棒碰到小鞭炮,小鞭炮就会怎样?

  二、热身活动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放鞭炮的游戏,玩游戏之前呢先跟老师一起来点个鞭炮,蹲下来,点着了,快点跑开,捂住耳朵。我们再来玩一次。

  三、玩“放鞭炮”游戏

  1.师:你们小朋友来做小鞭炮,老师现在来点,我请王老师来做大鞭炮,你们仔细看啊。看好王老师被点着后发生什么事了。

  2.教师依次用“火柴棒”点幼儿,被点的幼儿就用力向上跳起,模仿鞭炮爆炸,同时嘴里发出“嘭啪”的声响。

  3.师:现在我们在圈圈里跑来跑去,老师来点,你们跑,记住不要让老师点着哦!被追到的小朋友用力向上跳起,模仿鞭炮爆炸,同时嘴里发出“嘭啪”的声响。

  4.重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奔跑时眼睛看前方,不要碰到他人。每次练习可适当延长幼儿奔跑的时间和点到的人数,增加运动量和向上跳起的练习次数。

  5.幼儿扮演点炮人,复习巩固放鞭炮的安全规则,重复游戏。

  6.教师小结点鞭炮的安全规则,表扬能躲闪跑的和能根据信号做向上跳动作的幼儿。

  四、放松活动。

  1.师:点了好多鞭炮,我们小朋友也累了,现在我们来放松,跟老师一起做。再向幼儿介绍放鞭炮的安全要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今天学到的本领和感受快乐。

  2.学着小鞭炮,一起跟老师滚回家吧。(翻跟头)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进行的还比较顺利,幼儿对体育课兴趣十足,在活动开始,我带幼儿进行热身运动,我选取音乐可能不够激情,还有少数幼儿不知道跟着我一起做热身运动,不够热烈。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没有一个小朋友离开事先准备的圆圈,可能是教师事先准备的圆圈小了一点,幼儿容易在圆圈中撞起来。

《【热门】小班教案模板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选】07-29

[精选]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经典】07-22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热门】小班教案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小班教案模板锦集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了解救生圈的作用,认识常见的会游泳的动物。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图一提问:谁来了?小猫去干什么?他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清楚地点、人物,及发生的.事件)

  小结:小猫去河边钓鱼,它发现了一个救生圈。

  图二提问:小猫看见了谁?它会怎么对青蛙说?青蛙又回怎么回答?小猫又看见了谁?它会怎么说?他们又会怎么回答?(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语气、表情说说小猫与朋友间的对话)

  图三提问:这到底是谁的呢?谁在和小猫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

  小结:小鸡着急得赶来了,小猫问:"小鸡,这是你的游泳圈吗?"小鸡说:"是的,谢谢你,这是我丢的。"

  图四提问:小鸡在干什么?小鸡怎么会游泳的?

  小结:戴上游泳圈,小鸡也会游泳啦!

  二、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这四幅图连起来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1、完整欣赏故事

  三、找一找:哪些动物?谁要救生圈?

  (一)出示PPT,看看谁来了?(逐一出示动物)

  乌龟、螃蟹、青蛙、兔子、小猫

  (二)哇,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真热闹啊,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我请你们一起来做这些快乐的小动物。(发放头饰,人手一份)

  想一想你会不会游泳呢?会游泳的先去海水里面,不会游泳的我们一起想个办法。

  小结提升:会游泳的动物不需要救生圈,不会游泳的动物才需要救生圈。

  四、体验游戏:

  儿歌:小朋友,快快来,套上漂亮的救生圈,扑通扑通跳进水,哗啦哗啦一起游,向前向前游一游,向左向左游一游,向右向右游一游,仰起身体往后游。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选择不同图形组合绘画出各种造型的房子。

  2、 合理布局画面,体现高矮不同层次。

  活动准备:

  ppt、范例、作画用具

  活动过程:

  一、 欣赏和演示

  1、 宝宝要搬新家了,今天跟着爸爸妈妈去看新房子了。

  (集体欣赏ppt:有高楼是高层住宅,有低楼是商场、学校还有绿化小区)

  2、 哪些图形可以造房子呢?

  3、 找一找,这些房子用了哪些图形?

  (如半圆型的窗户和屋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墙)

  4、个别幼儿示范画不同造型的房子。

  二、 创作要求

  1、 我们把绘画纸当作嘉定工业区的建筑地,大家快请图形宝宝来,我们要造房子了。

  2、鼓励幼儿画出高矮不同层次的`房子。

  三、 想象创作

  1、 启发幼儿选择不同图形组合成不同造型的房子。

  2、 思考各种房子的功用与结构。

  四、 引导评价

  1、 找找你造的房子是用了哪些图形?

  2、 相互欣赏不同的房子结构。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引导幼儿理解猴子会飞的原因,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二)情感目标

  通过感受童话内容,培养幼儿喜欢接纳和欣赏他人的品质。

  (三)人格目标

  通过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多媒体软件——猴子在树上不同动作的图片;童话内容的图片以及“嘻嘻哈哈”、“悠来悠去”的字卡。

  (二)知识经验准备 事先丰富幼儿有关水、陆、空生活的动物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的知识。

  三、活动方法 激发法、归因法、直观表达法。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语:第一条:小小游泳家,平时不说话。常在水里住,不到岸上来溜达。 (鱼)第二条: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对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爱剥芭舞,花丛里面采花蜜。(蜜蜂)第三条: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和青草,走起路来蹦蹦跳。(白兔)

  2.提问:还有哪些动物是会游、会飞、会跳的?(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好,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3.利用多媒体软件欣赏童话《会飞的猴子》。指导语:小鸟想玩游戏时,是谁和它们一起玩的?它们是怎样对待猴子的?猴子使用什么方法让小鸟相信他会飞?如果你是猴子,你会用什么方法?(鼓励幼儿说出多种方法,表扬独特的方法)

  4.再完整地欣赏一遍童话。

  5.童话表演:我是会飞的小猴子。请幼儿用肢体语言把想到的会飞的办法表现出来。

  五、各领域渗透

  艺术:猴子迪斯科、粘贴小猴子。

  健康:体育游戏——猴子的本领。

  科学:认识各类猴子的特征。

  社会:培养幼儿欣赏他人的品质。

  六、生活中渗透 在动物区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七、环境中渗透 墙壁上张贴包括猴子在内的.各种动物的图片。

  八、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周末带孩子到动物园观察猴子,续编故事。

  附童话

  会飞的猴子

  红红的太阳挂在天空,小猴子今天起了个大早,因为它要去树林里找新朋友玩。树林里的动物可真多呀,长鼻子的大象伯伯,短尾巴、红眼睛的小兔妹妹,小松鼠,小野猪等,数也数不清。咦,勤劳的蜜蜂女和花蝴蝶、金丝雀、黄鹂鸟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你好,蜜蜂姐姐,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走开!你这笨头笨脑的小猴子,也要和我们会飞的鸟玩游戏,真是天方夜谭!”

  [page_break]

  小猴子大声嚷嚷:“求求你们了,金丝雀哥哥,你就让我和你们一起玩玩吧。我也一样能在树上飞。”“哈哈……小猴子会飞?”旁边的刺猬、大象、小野猪们听了都大声嘲笑起来。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讨论故事情节。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在阅读和操作中学习收拾整理玩具。

  2.懂得爱惜玩具,体验整理玩具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场景准备:地垫、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T:听,谁在哭呀?

  2.出示画面:玩具在哭。

  3.T:玩具为什么哭呀?是谁的玩具呀?

  4.白板拉幕功能:出示小熊。T:原来是小熊的玩具。

  二、故事欣赏

  (一)出示封面,教师讲述,与幼儿一起欣赏到第八页。

  1.T:小熊有很多玩具,看看有些什么玩具呀?

  2.T:看,小熊玩得多开心呀!玩具也很开心,瞧他们的脸上都是笑眯眯的。

  3.T:咦,他们快要哭了,怎么回事呀?现在你们知道玩具为什么要哭了吗?

  4.T:小熊会把他们送回家吗?(幼儿猜测)

  (二)欣赏故事后半段

  1.T:小熊是怎么把玩具送回家的?

  2.幼儿猜测,如何送玩具回家?

  3.教师示范,边念边送玩具回家。

  4.幼儿集体念儿歌,教师操作画面,送玩具回家。

  5.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6.T:小熊的玩具都送回家了,他们很高兴!听,怎么还有哭声呀?原来是我们的玩具在哭,把他们也送回家吧!

  三、整理玩具

  幼儿整理自己的玩具:书本放在书架上,玩具放在货柜上。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孩子在家中甚至是在别人家,玩具城等地方都能养成将玩具收起来的好习惯。拓宽孩子的视界。另外我觉得让孩子在最后收自己乱堆乱放的玩具时他们会觉得更真实,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比教师刻意制造一个乱的场景来得更有效,更真实。真正的做到了场景是从他们的生活中来的,又最后将习得的本领用于自己生活中制造的问题中去,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够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能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果奶,鲜奶,酸奶,钙奶空瓶若干;小篮子3—5只。

  幼儿对各种奶类具有一定的生活的`经验。

  【活动玩法】

  1、教师和幼儿围成一圈,教师做发令员,幼儿听指挥做动作。

  2、指令的发出可以由慢而快,,由一项指令到多项指令,难度逐渐增大,语句逐渐增长。

  如:“坐下”“起立”“向前弯腰”“挑一挑”“小鸟费”“专一个圈再拍拍手”等。

  3、有做出动作与指令不符的幼儿,教师应停下,要求该幼儿或全体幼儿重复做一遍。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小班教案 篇6

  语言活动:魔法手帕(小班)

  活动目的:

  1、通过多媒体演示活动,激发幼儿学说话的兴趣。

  2、在活动中幼儿学习汉字“变”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块手帕,字卡若干(变)

  教师若干块大手帕(其中有一块做成老鼠状)

  教师用字卡一张

  多媒体演示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演示:孙悟空七十二变

  1、这是谁呀?(孙悟空)—————幻灯片

  2、孙悟空有些什么本领?(幼儿畅谈)

  3、碰到妖魔鬼怪能变出不同的样子打败他们。孙悟空的本领真大,你看他在干什么?(演示七十二变:变小鸟、房子、老鹰、小狗等)

  4、说说孙悟空变出了什么?

  二、魔法手帕变变变 (认识汉字“变”)

  1、孙悟空能变出那么多的`东西,今天他也送给小朋友一样东西,是什么呢?(幻灯片————变集体念)

  2、孙悟空告诉我,这个“变”字有很大的本领,是什么本领呢?(教师示范向手帕吹气,同时说“变变变”)

  3、这块手帕有了魔法,成了一块魔法手帕能变出很多的东西,怎么变呢?孙悟空告诉我要说一句咒语,让我试一试,你们听一听说的是什么?(教师示范一次,幼儿念一次,幻灯看一次,集体念汉字“变”)

  三、游戏:找字(巩固对汉字的认识)

  1、孙悟空说也要送给小朋友每人一个字宝宝,在那里呢?请你们去找一找。

  2、找到了念一念

  3、变一变————变成魔法手帕。(字卡放进口袋)

  四、魔法手帕变一变

  1、你们现在也有了一条魔法手帕,它能变什么呢?请你们想一想,然后边念咒语边来变,好吗?(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表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及讲述)

  3、魔法手帕陪我们玩累了,让它们去洗个澡休息吧!(收手帕进箩筐)

  五、游戏:魔法娃娃

  1、(出示字卡)让我们变成“魔法娃娃”吧!(教师说变变变,向幼儿吹气,幼儿随之做相应动作,变成魔法娃娃)。

  2、我们现在是魔法娃娃,你想变什么呢?现在我们听音乐,音乐一停,我们就站住变成你想变的东西,看谁变的最有趣最好玩!

  (音乐停,教师可以问幼儿变成了什么,也可以让幼儿告诉其他老师)。

小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躲闪跑,并能根据信号做向上跳的动作。

  2.能眼睛看前方不碰撞他人。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用pp管制作长约40厘米,一头粘有纸团的火柴棒。

  2.彩印的鞭炮若干。

  3.《敲锣打鼓放鞭炮》、轻音乐《海角七号》的录音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躲闪跑,并能根据信号做向上跳的动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信号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鞭炮和火柴棒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我手里的`是什么东西呢?谁来猜猜看看?

  2.师:鞭炮你们有没有放过呢?在什么时候放过的呢?

  3.师:谁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火柴棒碰到小鞭炮,小鞭炮就会怎样?

  二、热身活动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放鞭炮的游戏,玩游戏之前呢先跟老师一起来点个鞭炮,蹲下来,点着了,快点跑开,捂住耳朵。我们再来玩一次。

  三、玩“放鞭炮”游戏

  1.师:你们小朋友来做小鞭炮,老师现在来点,我请王老师来做大鞭炮,你们仔细看啊。看好王老师被点着后发生什么事了。

  2.教师依次用“火柴棒”点幼儿,被点的幼儿就用力向上跳起,模仿鞭炮爆炸,同时嘴里发出“嘭啪”的声响。

  3.师:现在我们在圈圈里跑来跑去,老师来点,你们跑,记住不要让老师点着哦!被追到的小朋友用力向上跳起,模仿鞭炮爆炸,同时嘴里发出“嘭啪”的声响。

  4.重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奔跑时眼睛看前方,不要碰到他人。每次练习可适当延长幼儿奔跑的时间和点到的人数,增加运动量和向上跳起的练习次数。

  5.幼儿扮演点炮人,复习巩固放鞭炮的安全规则,重复游戏。

  6.教师小结点鞭炮的安全规则,表扬能躲闪跑的和能根据信号做向上跳动作的幼儿。

  四、放松活动。

  1.师:点了好多鞭炮,我们小朋友也累了,现在我们来放松,跟老师一起做。再向幼儿介绍放鞭炮的安全要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今天学到的本领和感受快乐。

  2.学着小鞭炮,一起跟老师滚回家吧。(翻跟头)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进行的还比较顺利,幼儿对体育课兴趣十足,在活动开始,我带幼儿进行热身运动,我选取音乐可能不够激情,还有少数幼儿不知道跟着我一起做热身运动,不够热烈。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没有一个小朋友离开事先准备的圆圈,可能是教师事先准备的圆圈小了一点,幼儿容易在圆圈中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