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讨论中,进一步巩固折纸符号的理解,尝试看图独立折出作品。
2.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学习折纸蝉并进行添画,感受手工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折纸步骤图、卡纸若干,幼儿用书资源,水彩笔,绘画本,胶棒。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蝉,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一)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
(二)生活习性介绍。
二、看图示,引导幼儿学习折蝉的方法。
(一)出示蝉的折纸步骤图,引导幼儿自主观察步骤图,介绍材料,尝试折纸。
(二)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请幼儿清楚地讲述制作步骤,教师总结。
(三)教师再次示范并讲解折纸过程中的难点。
(四)幼儿再次尝试,教师总结。
(五)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幼儿进行添画。
三、作品欣赏与评价分析
(一)幼儿自评、互评。
(二)教师有目的的组织、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印糕板形状、图案的美,初步了解印糕板的多种寓意与用途,大班教案《江南印糕板》。
2、学习将一般图案转化成团花图案,并用线描画的方式加以表现。
3、欣赏民间艺术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
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形状的印糕板图案,各种供幼儿示范的图案;长方形、圆形白纸各一张,2朵可平方可弯曲的花。
学具:每组大、小印糕板各一个,共6组;幼儿作画工具(记号笔、白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印糕板的图片,导入活动。
1、欣赏各种不同图案的印糕板。
(此环节一张ppt放4张印糕板,为保证幼儿的视线更清晰,建议可当孩子具体说到那张图片时自动放大,让全班孩子更清晰地观察到每个印糕板的内部图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图案?这些图案人们是什么时候用的?
(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具有明显特征的图案,如有状元、一朵莲花、一条鱼、喜字、寿字等)
教师小结:这个叫状元糕;这个有一朵花开了,代表着花开富贵;有条鱼代表着年年有余;这个是结婚的时候用的糕点;这个是做寿时用的糕点;这个是以前人家过年时吃的糕点,他们都有不同的用处和有趣的意义。
2、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不同图案印糕板有不同的花纹。
请你们去摸一摸这些印糕板,他们长得什么样子的?
你摸上去什么感觉?有哪些图案呢?这些印糕板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此环节教师目的想引导孩子说出“团圆”这个寓意,但一个孩子说看到圆形想起了月饼,又想起月亮也是圆圆的,老师对她的回答没有过多的`回应,建议可以继续追加一句“那什么时候的月亮是圆圆的,那时我们一家人也都怎么样了?”把幼儿原有的思路引导团圆上,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教案《大班教案《江南印糕板》》。)
教师小结:圆形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图形,看到了圆形大家都想到了团圆。这些圆形的图案我们叫他为“团花图案”。
二、通过比较帮助幼儿加深对团圆图案的理解。
1、出示两幅水平放置和团圆放置的凤凰图案。
这两幅凤凰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原来将凤凰的头和尾弯成圆形,就成团圆图案了。
2、通过幼儿个别操作,集体观察,进一步体验团花团图案的特点。
出示长方形和圆形2张白纸,
请幼儿想办法将花贴到纸上。
(教师给幼儿准备的纸张的形状已经给孩子很好的暗示,我觉得教师不需在纸张上事先就贴好双面胶,这样一定程度上局限孩子自由的操作、探索、思考,导致在画团花图案时,个别孩子对团花图案的概念不是很明确。建议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把孩子感到有困难而发生出错的现象展现在集体面前,组织孩子通过集体讨论,最终顺利完成操作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本次活动中缺少的幼幼互动,还可以使本次活动的难点更加突出,为孩子下一环节的画团花图案打好扎实的基础。)
三、幼儿绘画活动——设计团花图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
教师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水平放置的图案供幼儿参考。
现在请你也来设计一下好看的团花图案,你可以用自己想的图案,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参考老师上面的图案,并想想你设计的团花图案是什么时候用的?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绘画。
四、幼儿作品展示,互赏各种各样的印糕板。
1、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此环节没有给孩子一个可以安静、轻松的欣赏范围,教师请幼儿上来,导致后面的孩子不停地再挤或干脆不看左右走动,而前面的孩子由于距离过近和都到后面孩子的干扰,也无法安静地欣赏同伴的作品。建议让孩子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安静地欣赏。
幼儿前面环节的时间过长,导致真正给孩子欣赏的时间不是很充分。)
2、教师播放教师设计的团花图案,结束活动。
活动总体评价:
1、活动环节清晰,环环紧扣,重难点比较突出,某些细节处有待继续深思。
2、教态自然,亲切和蔼,师幼互动积极、充分,但幼幼互动没有。
3、教案选材富有浓郁的民间特色,题材新颖,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浓厚。
4、教学支架设计出彩,幼儿欣赏到设计中间搭建了一个支架(通过比较两只凤凰放置位置的不同,帮助幼儿感知团花图案中“环形围绕”的特点。)
大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指南》艺术领域强调“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蓝色多瑙河》是一首经典的三拍子圆舞曲,这样的节拍对大班孩子来讲既有需求,又有挑战。
因此,我设计将民间艺术——手影游戏应用到课程之中,让幼儿尝试用手影来表现各种动物的造型特点,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三拍子的旋律,极大的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让幼儿在故事情节,结合手影游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达到三者的融合。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手影造型,能跟随三拍旋律进行音乐游戏。(重点)
2、尝试创编孔雀等动物造型,并随音乐进行游戏。(难点)
3、对手影游戏感兴趣,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拍摄手影视频、PPT、音乐《蓝色多瑙河》、卡通贴。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手影表演,感受美妙音乐。
1、播放视频,幼儿欣赏手影表演。
2、师:“动物狂欢会开始啦,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呢?它们的出场方式很特别,请你仔细看哦。”
(二)尝试手影造型,体验音乐游戏。
1、猜猜参加舞会的动物手影,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和猜测。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出来了吗?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狂欢舞会啦?”
2、引导幼儿尝试天鹅、小兔、毛毛虫、蝴蝶的.四种手影造型,初步感受三拍子节奏。
3、完整体验音乐游戏。
(1)第一次完整体验手影游戏。
师:“舞会上不仅天鹅来了很多只,就连其他小动物也来了很多。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2)第二次完整体验情境手影游戏。
师:“我们的舞会即将开始啦!每个小动物都有他们自己的专属舞台!看看这是谁的舞台?让我们一起表演吧!”
(三)创编手影造型,进行音乐游戏。
1、创编孔雀、小猫、螃蟹、小鸟的手影造型。
师:“想一想,怎样用你的小手变出它们呢?”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分组手影游戏。
(四)欣赏其他动物手影,自由创作表演。
师:“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变出更多的小动物,快来试一试吧。”
(五)欣赏大师手影视频。
师:“我们的小手变了这么多小动物,那我们的小手还能变成什么呢?让我们看一段视频吧!”
(六)活动结束:
师:“视频中是多人进行的手影造型,让我们回到教室里继续探索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美景,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容,知道诗歌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并学用不同语气语调朗诵。
活动准备:春天的FLASH课件作品
活动过程:
1、用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故做神秘状)我有一个秘密想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么?
(轻声说)我知道,春天来了,你们知道这个秘密吗?你们怎么知道的呢,谁能告诉我??
2、教师富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刚才你们告诉我一些关于春天的秘密,其实春天还有许多的秘密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诗歌。
3、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诗歌里告诉我们哪些秘密呢?
幼儿讲述。
4、演示课件,再次完整欣赏散文。
春天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散文,是谁告诉我们春天在这儿的秘密呢?
5、向幼儿介绍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提问:是谁告诉我们春天在这里的呢?
(小河、垂柳、桃花、燕子)
那么小河、垂柳、桃花、燕子它们真的能说话吗?
那这首诗歌的作者用了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让它们说话的呢?
让小河、垂柳、桃花、燕子象我们人一样说话,这样诗歌听起来就更美了。这种手法叫作拟人化。
6、教师带领幼儿分段欣赏诗歌,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有表情地朗诵。
小河、垂柳、桃花、燕子它们说了什么话?“春天在这儿!”
因为这是春天的秘密,秘密应该怎样说?(小声说)
有谁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小河、垂柳、麦苗、燕子小声地说:……
有谁微笑的说?
谁在轰隆轰隆地嚷嚷?
拖拉机!在农田里,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也在干活,它很兴奋地想把春天来了的好消息告诉很多人,因为声音很大,我们叫“嚷”。(幼儿学念)
7、再次欣赏课件和诗歌。
我们知道春天这么多秘密,你觉得春天美不美?
你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感觉?
现在让我们一起边看边说,共同感受春天的美!!!
8、现在让我们一起出去找找春天的秘密,把它编进我们的诗歌里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
2、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游戏,让幼儿获得玩矛和盾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3、使幼儿懂得安全游戏,进一步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1、自制玩具矛和盾人手一副。
2、音乐磁带“中国功夫”;“雪花和雨点”,录音机一台。
3、对矛和盾有一定的了解。
4、小头盔每人一只。
游戏过程:
1、老师播放音乐“中国功夫”幼儿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做律动。
2、出示玩具矛和盾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3、通过老师讲解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
4、幼儿游戏“有趣的.矛和盾”
(1)两人一组一人拿矛一人拿盾自由游戏。老师指导幼儿一人用矛攻击一人用盾保护自己。
(2)两人一组各拿一副矛和盾合作游戏。播放音乐“中国功夫”增
加游戏乐趣。老师指导幼儿游戏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提醒幼儿不能攻击对方脸部,增强安全意识。
(3)每人戴好头盔继续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对方冲击进行游戏。
(4)分组请客人老师和自己玩游戏。
5、放松游戏:“雪花和雨点”。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经典)大班教案07-31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经典)08-11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