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10-26 09:29:06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大班教案范文合集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用形容词说完整的句子。

  2、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能创编出完整的故事。

  3、喜欢并能运用这种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活动准备】

  图片,胶棒,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分别出示小乌龟和小蜗牛的'图片,请小朋友分别和这两个小动物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小乌龟和小蜗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倾听故事

  1、观察图片,通过观察了解故事

  (1)师:今天天气真好,小乌龟和小蜗牛出来玩了,看,他们来到了哪里?

  (出示背景图片,相机把小乌龟和小蜗牛的图片贴上去)

  (2)师:哇,在这么美丽的地方,他们会说些什么?干些什么呢?

  (3)师:他们玩得开心吗?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感受故事

  3、幼儿练习说话:小乌龟和小蜗牛还会去哪?干什么?

  三、创编故事

  1、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纸,引导幼儿说话:小乌龟和小蜗牛来到了什么样的什么地方。

  2、幼儿根据教师提供材料,分小组活动,创编故事

  (1)分组,提出活动要求。

  (2)幼儿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幼儿上台展示创编的故事

  3、教师小结,并根据幼儿创编的故事把故事完整地讲述一遍

  播放音乐,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4、为故事起名字

  三、教师总结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努力,创编出了一个很棒的故事,这个故事还没有完呢!小乌龟和小蜗牛还会去哪里呢?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可以开动自己的小脑子,用自己的画笔把这个故事接着画下去!

大班教案 篇2

  一. 活动目的:

  1. 通过撕、剪、贴、画制作“木头人”,并做出各种动作造型,引发幼儿对美工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大胆制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 活动准备:

  1长方形各色纸

  2 糨糊

  3 抹布

  4剪刀

  5卡通粘贴纸

  6 水彩笔

  7蜡笔

  8 范例两个木头人

  三.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游戏 木头人 要求幼儿做出各种动作。

  边念儿歌边游戏(三、三、三,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幼儿摆出动作后,老师鼓励,描述动作造型,加深幼儿对动作的印象。

  2. 出示范例,学变动作造型:

  (1) 幼儿表演动作造型 :你们做的动作真棒!谁来表演给大家看?(幼儿做动作)老师这儿有一个木头人(出示范例)你能把你的这个动作教给我的木头人吗?(

  幼儿把范例的木头人摆出自己的动作的.造型。

  (2) 分别请几名幼儿表演。(谁还愿意来表演?把动作教给木头人。)提示幼儿可以两个木头人一起做动作。

  3. 学习制作“木头人”

  你们想也要一个会做各种动作的木头人吗?

  (1) 木头人的身体用哪一张纸合适呢?你把它找出来。想一想,怎样把它做成身体?

  对折再对折,撕出手臂,撕到肩膀停住。折出肩膀,用糨糊粘住(幼儿试做,老师指导)。

  (2) 找一张合适做木头人腿的纸,想一想,怎么做?

  对折,撕出两条腿。分开两条腿,折平。粘在身体下面。

  (3) 取一张白纸,你可以画上各种样子的脸,画上头发。可以画女孩,可以画男孩,也可以画上次我们画的水果,车子等奇怪的娃娃。

  (4) 在空的地方画圆圆的手、脚。画好后,剪下来装在身体上。

  (5) 你还可以个他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蜡笔、粘纸(出示材料),你们想怎样打扮都行。

  (6) 木头人做好以后,你来教他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动作,贴在墙上,我们来比赛哪个木头人的动作最好玩。

  4. 幼儿制作,巡回指导:

  (1) 帮助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制作

  (2) 指导幼儿做出各种动作造型。

  (3)鼓励幼儿结伴组合做动作

  5. 评价作品:老师和幼儿一起参观,讨论木头人们在做什么。请幼儿相互介绍。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与思考,初步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2、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雨点的新居,尝试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小雨点。

  活动准备:

  1、听过《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观察过在太阳照射下,水会不见的现象。

  2、杯子、小玻璃板、热水、故事《听雨》

  3、美工用品。

  活动流程:

  操作并思考→水到哪里去了→听故事→画画小雨点

  活动过程:

  一、操作并思考:

  1、师往杯子里倒热水,幼儿手掌朝下,盖住向上蒸发的水蒸气,并观察手掌上的水珠。

  2、师再用玻璃板盖住杯口,观察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形成的小水珠,并关注小水珠变成水滴落在杯子里的现象。

  3、幼儿谈论:水气是怎样变成雨的。(师可用《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启发幼儿)

  二、水到哪里去了

  1、我们曾经看过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渐渐没有了的现象,谁来告诉大家,水到哪里去了呢?

  2、幼儿谈论。

  三、故事《听雨》

  蝴蝶听到小雨点落在了哪儿?

  四、画画小雨点。

  1、你能不能让你画的小雨点会跑、会跳、会看,还有表情呢?

  2、想象一下小雨点会落在哪里,有些什么表情?

  3、幼儿绘画,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将想象画编成一个故事。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三拍子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图画提示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演唱时注意表现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3、萌发幼儿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图谱、小鸟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12345-54321-(啊、叽···)

  2、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出示图片,小鸟在树上做什么,它为什么会喜欢这里?

  3、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孩子的兴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吧。

  (二)基本部分:小鸟落落

  1、师:小朋友,刚才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表言论。

  刚才小朋友回答得真棒,原来这里有山有树有河,还有爱护小鸟的人们,怪不得小鸟不愿意走了呢。

  2、出示图谱,师幼共同练习节奏。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这首乐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跟着旋律拍一拍音乐的节拍,感知3/4拍音乐的特点。

  3、随音乐跟唱后再请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着重唱好休止符的停顿和连音的流畅。

  4、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由表现动作,重点表现小鸟快乐的'情绪。

  a、在位置上边学小鸟飞飞落落的动作边演唱

  b、把自己的小椅子当大树学习绕树飞

  c、边绕树飞边演唱,也可以两两结伴表演歌曲

  5、咱们一起为这首歌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小鸟落落》

  (三)结束部分:我是快乐鸟

  1、采用分段演唱、合唱等形式演唱表演歌曲。

  2、教师小结、讲评幼儿表现情况。

  鼓励、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并为其颁发小红花。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邀请舞《蚂蚁搬豆》,能随乐曲合拍地做出蚂蚁走路的动作。

  2、根据《蚂蚁搬豆》的故事情节,想象并表现与同伴互挠对方、搬豆等动作。

  3、愿意与同伴交流,享受舞蹈交流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不倒翁诙谐曲》。

  2、经验准备:已有蚂蚁的简单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蚂蚁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玩吧。

  幼儿听音乐跟着妈妈走路。

  二、学习基本动作。

  1、听音乐合拍地走路。

  ——刚刚有个蚂蚁宝宝差点迷路了。怎么会的呢?哦,原来我们没有把触角竖起来。让妈妈看看你们的触角都竖起来了吗?

  ——我们的触角有什么用?

  教师哼唱,幼儿跟着节奏做探路的动作。

  ——我的宝宝真可爱,妈妈想带你们去公园里玩玩。这次要跟好妈妈哦。听好妈妈的脚步声。

  幼儿听A段音乐练习走路。

  2、学习结伴表演动作。

  ——我的宝宝真能干,我真想抱抱你们,我要来抱抱你咯。

  教师在A段第一遍结尾处找到一个宝宝抱一抱。

  3、创编蚂蚁触角打招呼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进行结伴表演。

  三、幼儿回到半圆形座位上,听故事“蚂蚁搬豆”。

  1、妈妈刚刚在路上发现了一粒大豆子,想把它搬回家去,可是怎么也搬不动,我想请大家一起帮忙搬豆子。我要用触角告诉大家路上有豆子,去邀请更多的蚂蚁来搬豆子。

  ——做个什么样的'动作大家就能明白呢?

  教师根据幼儿动作邀请朋友。

  请幼儿创编“搬豆”和“想个办法”的动作。

  四、学习邀请舞。

  1、教师扮演邀请者,进行游戏。

  2、教师和几名幼儿同时做邀请者,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蚂蚁搬豆》歌曲深得幼儿喜爱。先让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歌词含义,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幼儿学起来就比较容易。因为有了对歌曲的理解和喜爱,幼儿也特别乐意去尝试表演,如:蚂蚁急得直摇头,想出好办法后,大家一起将豆子抬着走等,活动效果比较好。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展开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帮蚂蚁把豆子搬回洞中?幼儿都积极帮小蚂蚁想办法。吴淑婷一说:"用力一搬,就能搬回洞中了。"孙宁说:"叫它妈妈来帮忙,就可以了。"王梓硕说:"叫多多的小蚂蚁来帮忙,一起搬回洞中。"幼儿帮小蚂蚁想出了许多许多的好办法。在这次活动中,随乐曲合拍的做出蚂蚁走路、打招呼的动作,合拍这个要求没有达到。经过反思,如果课前帮幼儿设计好理解的图谱,那效果就会不一样了。现在想来,图谱对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有很大的帮助。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经典)大班教案07-31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经典)08-11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12-30

实用的大班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大班教案范文合集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用形容词说完整的句子。

  2、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能创编出完整的故事。

  3、喜欢并能运用这种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活动准备】

  图片,胶棒,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分别出示小乌龟和小蜗牛的'图片,请小朋友分别和这两个小动物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小乌龟和小蜗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倾听故事

  1、观察图片,通过观察了解故事

  (1)师:今天天气真好,小乌龟和小蜗牛出来玩了,看,他们来到了哪里?

  (出示背景图片,相机把小乌龟和小蜗牛的图片贴上去)

  (2)师:哇,在这么美丽的地方,他们会说些什么?干些什么呢?

  (3)师:他们玩得开心吗?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感受故事

  3、幼儿练习说话:小乌龟和小蜗牛还会去哪?干什么?

  三、创编故事

  1、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纸,引导幼儿说话:小乌龟和小蜗牛来到了什么样的什么地方。

  2、幼儿根据教师提供材料,分小组活动,创编故事

  (1)分组,提出活动要求。

  (2)幼儿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幼儿上台展示创编的故事

  3、教师小结,并根据幼儿创编的故事把故事完整地讲述一遍

  播放音乐,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4、为故事起名字

  三、教师总结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努力,创编出了一个很棒的故事,这个故事还没有完呢!小乌龟和小蜗牛还会去哪里呢?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可以开动自己的小脑子,用自己的画笔把这个故事接着画下去!

大班教案 篇2

  一. 活动目的:

  1. 通过撕、剪、贴、画制作“木头人”,并做出各种动作造型,引发幼儿对美工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大胆制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 活动准备:

  1长方形各色纸

  2 糨糊

  3 抹布

  4剪刀

  5卡通粘贴纸

  6 水彩笔

  7蜡笔

  8 范例两个木头人

  三.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游戏 木头人 要求幼儿做出各种动作。

  边念儿歌边游戏(三、三、三,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幼儿摆出动作后,老师鼓励,描述动作造型,加深幼儿对动作的印象。

  2. 出示范例,学变动作造型:

  (1) 幼儿表演动作造型 :你们做的动作真棒!谁来表演给大家看?(幼儿做动作)老师这儿有一个木头人(出示范例)你能把你的这个动作教给我的木头人吗?(

  幼儿把范例的木头人摆出自己的动作的.造型。

  (2) 分别请几名幼儿表演。(谁还愿意来表演?把动作教给木头人。)提示幼儿可以两个木头人一起做动作。

  3. 学习制作“木头人”

  你们想也要一个会做各种动作的木头人吗?

  (1) 木头人的身体用哪一张纸合适呢?你把它找出来。想一想,怎样把它做成身体?

  对折再对折,撕出手臂,撕到肩膀停住。折出肩膀,用糨糊粘住(幼儿试做,老师指导)。

  (2) 找一张合适做木头人腿的纸,想一想,怎么做?

  对折,撕出两条腿。分开两条腿,折平。粘在身体下面。

  (3) 取一张白纸,你可以画上各种样子的脸,画上头发。可以画女孩,可以画男孩,也可以画上次我们画的水果,车子等奇怪的娃娃。

  (4) 在空的地方画圆圆的手、脚。画好后,剪下来装在身体上。

  (5) 你还可以个他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蜡笔、粘纸(出示材料),你们想怎样打扮都行。

  (6) 木头人做好以后,你来教他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动作,贴在墙上,我们来比赛哪个木头人的动作最好玩。

  4. 幼儿制作,巡回指导:

  (1) 帮助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制作

  (2) 指导幼儿做出各种动作造型。

  (3)鼓励幼儿结伴组合做动作

  5. 评价作品:老师和幼儿一起参观,讨论木头人们在做什么。请幼儿相互介绍。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与思考,初步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2、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雨点的新居,尝试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小雨点。

  活动准备:

  1、听过《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观察过在太阳照射下,水会不见的现象。

  2、杯子、小玻璃板、热水、故事《听雨》

  3、美工用品。

  活动流程:

  操作并思考→水到哪里去了→听故事→画画小雨点

  活动过程:

  一、操作并思考:

  1、师往杯子里倒热水,幼儿手掌朝下,盖住向上蒸发的水蒸气,并观察手掌上的水珠。

  2、师再用玻璃板盖住杯口,观察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形成的小水珠,并关注小水珠变成水滴落在杯子里的现象。

  3、幼儿谈论:水气是怎样变成雨的。(师可用《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启发幼儿)

  二、水到哪里去了

  1、我们曾经看过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渐渐没有了的现象,谁来告诉大家,水到哪里去了呢?

  2、幼儿谈论。

  三、故事《听雨》

  蝴蝶听到小雨点落在了哪儿?

  四、画画小雨点。

  1、你能不能让你画的小雨点会跑、会跳、会看,还有表情呢?

  2、想象一下小雨点会落在哪里,有些什么表情?

  3、幼儿绘画,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将想象画编成一个故事。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三拍子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图画提示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演唱时注意表现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3、萌发幼儿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图谱、小鸟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12345-54321-(啊、叽···)

  2、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出示图片,小鸟在树上做什么,它为什么会喜欢这里?

  3、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孩子的兴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吧。

  (二)基本部分:小鸟落落

  1、师:小朋友,刚才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表言论。

  刚才小朋友回答得真棒,原来这里有山有树有河,还有爱护小鸟的人们,怪不得小鸟不愿意走了呢。

  2、出示图谱,师幼共同练习节奏。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这首乐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跟着旋律拍一拍音乐的节拍,感知3/4拍音乐的特点。

  3、随音乐跟唱后再请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着重唱好休止符的停顿和连音的流畅。

  4、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由表现动作,重点表现小鸟快乐的'情绪。

  a、在位置上边学小鸟飞飞落落的动作边演唱

  b、把自己的小椅子当大树学习绕树飞

  c、边绕树飞边演唱,也可以两两结伴表演歌曲

  5、咱们一起为这首歌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小鸟落落》

  (三)结束部分:我是快乐鸟

  1、采用分段演唱、合唱等形式演唱表演歌曲。

  2、教师小结、讲评幼儿表现情况。

  鼓励、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并为其颁发小红花。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邀请舞《蚂蚁搬豆》,能随乐曲合拍地做出蚂蚁走路的动作。

  2、根据《蚂蚁搬豆》的故事情节,想象并表现与同伴互挠对方、搬豆等动作。

  3、愿意与同伴交流,享受舞蹈交流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不倒翁诙谐曲》。

  2、经验准备:已有蚂蚁的简单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蚂蚁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玩吧。

  幼儿听音乐跟着妈妈走路。

  二、学习基本动作。

  1、听音乐合拍地走路。

  ——刚刚有个蚂蚁宝宝差点迷路了。怎么会的呢?哦,原来我们没有把触角竖起来。让妈妈看看你们的触角都竖起来了吗?

  ——我们的触角有什么用?

  教师哼唱,幼儿跟着节奏做探路的动作。

  ——我的宝宝真可爱,妈妈想带你们去公园里玩玩。这次要跟好妈妈哦。听好妈妈的脚步声。

  幼儿听A段音乐练习走路。

  2、学习结伴表演动作。

  ——我的宝宝真能干,我真想抱抱你们,我要来抱抱你咯。

  教师在A段第一遍结尾处找到一个宝宝抱一抱。

  3、创编蚂蚁触角打招呼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进行结伴表演。

  三、幼儿回到半圆形座位上,听故事“蚂蚁搬豆”。

  1、妈妈刚刚在路上发现了一粒大豆子,想把它搬回家去,可是怎么也搬不动,我想请大家一起帮忙搬豆子。我要用触角告诉大家路上有豆子,去邀请更多的蚂蚁来搬豆子。

  ——做个什么样的'动作大家就能明白呢?

  教师根据幼儿动作邀请朋友。

  请幼儿创编“搬豆”和“想个办法”的动作。

  四、学习邀请舞。

  1、教师扮演邀请者,进行游戏。

  2、教师和几名幼儿同时做邀请者,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蚂蚁搬豆》歌曲深得幼儿喜爱。先让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歌词含义,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幼儿学起来就比较容易。因为有了对歌曲的理解和喜爱,幼儿也特别乐意去尝试表演,如:蚂蚁急得直摇头,想出好办法后,大家一起将豆子抬着走等,活动效果比较好。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展开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帮蚂蚁把豆子搬回洞中?幼儿都积极帮小蚂蚁想办法。吴淑婷一说:"用力一搬,就能搬回洞中了。"孙宁说:"叫它妈妈来帮忙,就可以了。"王梓硕说:"叫多多的小蚂蚁来帮忙,一起搬回洞中。"幼儿帮小蚂蚁想出了许多许多的好办法。在这次活动中,随乐曲合拍的做出蚂蚁走路、打招呼的动作,合拍这个要求没有达到。经过反思,如果课前帮幼儿设计好理解的图谱,那效果就会不一样了。现在想来,图谱对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有很大的帮助。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经典)大班教案07-31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经典)08-11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