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形式:
分组教学
活动目标:
1、幼儿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了解橙汁的由来,并能积极思维。
2、幼儿能亲自动手,采用各种方法取橙汁。
3、幼儿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鲜橙若干、榨汁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碟子、杯子、抹布、小刀、磁带、记录表、彩色笔、鲜橙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生相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老师揭示课题:今天教室来了客人,老师为客人和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出示橙子。
2、提问:橙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橙子里面有什么?
3、教师小结,橙子还可变成饮料,即橙汁。
4、老师展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小刀、抹布、碟子、杯子、榨汁机等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什么工具能榨出橙汁?
5、幼儿把黑板上的记录表按自己的'想象填写。
6、老师交待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在《小燕子》的音乐飞到桌子的两旁,动手操作取橙汁。
8、幼儿动手、老师记录,并适当引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
9、取橙汁时,老师总结,并延伸到课余,小朋友可以回家榨果汁。
三、结束部分
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磁铁,了解它的特征及用途。
2.动手实验,获取有关磁铁的直接经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磁铁、操作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磁铁的磁性。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会跳舞的小人,我们用掌声请她上来,好吗?
2.师演示小人跳舞。(垫板、小人、吸铁石)
大家好!我是跳舞小人,我给大家跳支舞吧!(跳舞:向前跳、向后跳、转个身。)
小人跳得好不好,给她鼓鼓掌!你知道她为什么能跳舞吗?(幼儿猜测)
这样吧,我们的桌上也有想跳舞的小人和小动物,我们自己也去动手试试,找一找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它们动起来了。
3.幼儿动手操作。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人下面有一块铁片,随着塑料板下面的磁铁移动而移动,小人就能跳舞了。(小朋友你们觉得好玩吗?好,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回到自己位子上,等会再玩好吗?)
4.交流: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秘密?(你的兔子会跳舞吗)怎么跳的?(请你来表演给我们看看好吗)个别演示,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原来磁铁能吸住小人下面的铁片,所以小人能快乐的跳舞。冯老师手上的这个黑黑的就是磁铁,原来它的本领这么大的啊。
我们都找到了黑黑的'东西,它的名字就叫做“磁铁”,磁铁能吸住东西,你们看,(操作两个磁铁吸住)是它让小人和小动物跳起舞来的。
(二)幼儿分组动手操作、交流,进一步感知磁铁的特性。
今天冯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我们来看看。
1.介绍带来的物品。(木头积木、铁钉、回形针、雪花、盖子)
2.幼儿猜测:你觉得磁铁能吸住这些东西吗?能吸住什么?
3.介绍记录表记录方法。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大记录表)
这是什么?(5样东西)我们呆会去试试看,听清楚要求:一样一样东西试,如果磁铁能吸住的就在它的格子下面画一个圆圈,如果不能吸住的,就画一个叉,听清楚了吗?好,接下去就请小朋友去试试看吧!
4.幼儿分组操作、记录。(提醒小朋友试一个记一个)
5、验证操作结果。
请小朋友把记录表贴在黑板,(好,小朋友都已经试过了,现在请你们把记录表拿上来,我们来看。从第一个开始看)
小结:磁铁有磁性,能吸住铁和铁做的东西,所以它又有一个名字叫做吸铁石。
(三)磁铁来帮忙。
1、尝试将大头针和沙分开。
有一个粗心的人,它把一些铁做的东西混在了一起,你们看。
(依次出示盒子,哎呀,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头针和铁钉挑出来呀?)试一下。 磁铁的本领真大,一下子就把铁钉和大头针吸出来了,我们把这些东西拿回教室,一样样分清楚,好吗?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磁铁,还知道了利用磁铁来帮助我们解决小问题,其实,磁铁的作用还有更大、更多,让我们一起来去看看吧
(四)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图片(老师依次介绍一下),介绍生活中磁铁的运用。(门吸、铅笔盒、包扣、磁悬浮列车)门吸上有磁铁为了不被风吹得关上门,铅笔盒、有了磁铁里面的铅笔橡皮不会掉下来,包上按了磁铁包里的东西也不会掉下来,这是什么车?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无轮”列车,速度很快很快的,有机会和爸爸妈妈去乘一次。
2、活动延伸——寻找辨别幼儿园铁性的材质物品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下面请大家带上自己的小磁铁让我们一起去找找我们幼儿园里还有哪些能被磁铁吸住,好不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想:
一天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在轮胎里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冰,冰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圆圆的洞,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七嘴八舌讨论的十分热烈。我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让孩子亲手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冰变化的奥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感受亲手实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摸摸,了解冰的特性。
2.引导幼儿了解冰的形成及用途。
3.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精神,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冰雕的图片
2.提前冻好的冰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亲手操作,探索冰的特性
1.每个组若干块冰,幼儿自由玩冰。
2.看一看,想一想,冰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冰放在手里感觉怎么样?
小结:冰放在手里硬硬的,凉凉的,有的冰是透明的,有的冰是白色的,摸上去滑滑的。
二.通过实验,了解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1.每个小朋友手里拿一小块冰,使劲握住,观察有什么变化。
“请小朋友看看你手上的冰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手上的水是哪里来得”?
2.每个组放一盆热水,请小朋友摸一摸水是热的还是凉的?(热的)
3.请幼儿把冰放进去,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慢慢变小了,没有了)
4.再摸摸盆里的水是热的还是凉的.?冰到哪里去了?(冰融化成水了)
小结:冰放在手里和热水里都会化成水。
三.通过观看图片和谈话了解冰的用途 。
1.提问:冰有什么用途?你喜欢冰吗?请幼儿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冰能吃,放在可乐里凉凉的很好喝;发烧时能降温……”,“路面上结冰容易滑倒”。
2.欣赏冰雕图片,感受艺术的魅力。
四、幼儿动手制作彩色的冰 。
1.共同讨论制作彩色冰的制作方法。
2.幼儿利用各种器皿、颜料制作彩色的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就做什么颜色的。
活动延伸:把制作好的彩色水放到阳台上,第二天欣赏自己冻的彩色冰,感受实验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2.了解眼睛的延时现象。
活动准备1.铅笔若干。
2.小长方形卡纸、彩笔。
3.自制绘画作品:老虎、笼子。
活动过程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请幼儿注意观察铅笔上贴画的变化。
2.幼儿制作。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让其他小动物也到笼子里睡觉?
制作方法:
(1)在纸的一面 画上一只小动物,另一面画上笼子。
(2)把卡纸贴在铅笔的中间。
3.教师请幼儿试试看,并小结。
操作:把自己制作的特别的铅笔转动起来试试看,看看小动物是不是能进到笼子里。
小结:铅笔转动起来后,小动物进到笼子里了,这就是眼睛的延时现象。
教师小结:如果慢慢击打。你的硬币塔是会倒的.!击打的时候,要快!
5中班科学教案:好朋友的传声筒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
2.了解声音传播的媒介。
活动准备1.传声筒成品一个。
2.图片、纸杯两个、毛线、牙签。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对传声筒的兴趣。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相应的页面,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说话)提问:他们是在说话吗?用纸杯说话能听见吗?
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提问: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两名幼儿先体验一下玩传声筒的乐趣。
2.制作传声筒。
闲情幼儿仔细观察传声筒的成品由哪些材料构成,再请幼儿根据幼儿用书上的步骤,两名幼儿一组进行制作,教师指导。
完成后,请幼儿两人一组尝试用传声筒进行对话。
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教师小结:这个纸杯,通过小绳一连,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对着纸杯说话。振动被毛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于是另一边的小朋友就听到声音了。
3.鼓励幼儿随意玩传声筒。
尝试:往纸杯里放东西。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楚了:传声筒里塞的东西,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就听不清楚了。
教师小结:传声筒里的东西越满声音越不清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5-2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08-0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买菜》01-1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05-0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纸》04-0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蚂蚁》02-0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草莓》02-21
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13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