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北京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京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教案 篇1
1、我的好伙伴
课时:2课时
互相间的交流
教学目标:运用各种基本形的组合拼贴城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美好事物的愿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合作拼贴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体会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反思:注重对美术学习活动的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在美术过程中的表现对其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培养观察归纳的能力
通过探究学习,了解瓶子的设计制作方法,渗透颜色的深浅搭配知识,使学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创新并独立完成
课时1课时
2、我们的节日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教学重点
拓展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
欣 赏
评 述学生将制作好的小动物放到展台上进行交流(学生自愿将自己的`作品放到前面,师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民间泥玩具
课 后
反 思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们认识了一些民间的泥玩具,并初步了解了民间泥玩具的悠久历史,知道了很多玩具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通过造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集体主义的观念,使他们更加了解自然,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在学习民间泥玩具的制作、上色过程中很有创新,作业质量较高。
北京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教学方法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教师教具、学生
学具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
2.读读这一自然段。
3.说说读懂了什么。
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北京教案 篇3
1.在复习课上,应注意学生纠错的习题安排。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总有一些常犯的错误,因此,在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安排一些学生重点练习的题目,包括学生已经做过的练习。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做了题后,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有些题目需要经常地练习,才能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
2.按单元编制一些有针对性的,由基本到变式、较复杂的,层次不一的练习题,让学生边复习边练习。每次练习之后,我都要认真整理,分析卷面情况,找出有较多人次的错题,统计出错误情况,成绩好的,有进步的,不及格的,问题大的各是哪些人,然后进行有实效地讲评。讲评课上,热情表扬好的有进步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错题要引导学生分析订正。个别太差的当面指导。当全班同学的错题都分别改过之后还不算完,要紧的是过几天,再仿照错误量大的题目出几道练习题叫学生复练,如果成绩还不好,还要重点讲解。这样才能使一次练习,起到补缺和提高的效果。
3.复习中注意因材施教。复习中对那些学习优秀、富有精力的.学生,为他们准备一些深度、广度大的题目练习,或给他们任务搜集某些资料,分类编成题目;或叫他们当小先生,辅导个别较差的某个同学。
4.建立合理地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实施起来,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京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 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造型新颖”“川流不息”的意思,能背诵或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 学习用方位顺序介绍北京的景点。
二、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一、 引题
1、我们去了哪里?
2、你还想到哪里去?
二、 学习第三段
1、播放北京交通录像。
你看到了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3、汇报学习结果。
三、学习四、五段。
1、 读一读第四段,给你总的感觉是什么?大家想去实地旅游吗?可是,到了北京,人生地不熟的',该怎么办呢?
2、 出示景点示意图。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是怎样学习第二段的?
3、 我们看图,按照什么方位上有什么景点来介绍。
4、 最想去哪里?进入八达岭长城。用一两句话来描述长城的样子。
5、 其它景点是怎样的?进入校园网,看看,说说它们的特点。可以
几人合作。
6、 汇报介绍景点。
7、 做小导游。
四、课后延伸
进入其它景点游览。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回答。
感知北京的大街和立交桥。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扩展思维。
学生迁移学法,引发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实践活动。
北京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优美的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产生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呢?自由说。
其实,夜晚的北京城也很美。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同学们刚才读得可认真了,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课文中出现的这些生字词带同学读一读?
夜幕降临 银光闪闪 光彩夺目 五光十色 络绎不绝 华灯高照
长安街 勾画 喷泉 王府井 紫禁城 一束束 一幢幢 繁华 辉煌
3.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小窍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北京哪些地方的夜景?边读边思考“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哪儿亮起来了”?
2.讨论交流: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 )就亮起来了。
3.你觉得夜晚的北京城里什么地方最美?把描写美景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吧。
4.师生赛读。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谁能美美地给大家读一段课文。(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
2.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中的许多优美词语,看一看谁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3.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城市。北京白天美,夜晚更美。谁还知道北京哪里的夜色更美?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去细细游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2-5段,看看我们今天将要游览哪几个地方?
2.生读,交流:
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紫禁城。(在黑板上贴出四个景点的名称)
3.现在,选择你喜欢的景点,开始今天的游览吧!别急,先看看导游的要求。出示自读提示:
(1)从2-5段中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自由读。
(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细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词句描写了这个景点的美,画出来,读一读。
(4)同桌交流学习体会,并美美地读一读你选择的内容。
4.全班交流,师点拨突破难点。(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说到哪个景点介绍哪个景点)
(1)东西长安街
a.你看到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指导说话:来到长安街,我看到了-----引导读句子。)
b.哪些词语写出了长安街亮起来了?
借助图片感知: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轮廓等词语及相关句子的意思。
c.如果现在正是华灯初上,你漫步在长安街街头,身处点点灯光之中,闪烁的灯光如银河从天而降,想象你就身处其中,你能美美地读出这一段吗?自己练一练吧!
(2)环形路
a.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把“犹如”换一个词读一读吗?
b.你能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吗?
c.读,评读,引读,男女分读,齐读
(3)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商业街、王府井、紫禁城。感知“焕然一新”“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繁华”等词语。
(4)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段吧!
二、回顾全文,深化情感。
1.看插图,让学生再次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北京的赞美之情。(说一句赞美北京夜晚美的话)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要对大家说呢?
三、拓展延伸。
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书籍等,组织学生自由参观交流。
四、布置作业。
试着用本节课中学到的词句介绍我们居住的城市美丽的夜景。
北京教案 篇6
授课时间:20xx/3/3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理解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从天而降、犹如等词义。用犹如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师:美丽的春天是旅游的好时光啊 ,在领略少数民族新疆、傣族的风光之后,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首都北京旅游?看看这次我们会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
⒉(课件:飞机起飞声。)
师:亲爱的旅客们,我们已经到达了北京,现在是北京时间晚上8点整,旅客们,想欣赏北京的夜景吗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师为导游,生为旅客。)
⒈课件演示北京的夜景。
2.说说感受。
⒊板书课题:北京亮起来了
⒋师:想进一步细细游览吗?请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
三、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⒈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生字识记
⑵认读词语
夜幕降临 华灯高照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银光闪闪 光彩夺目
绚丽多彩 焕然一新 从天而降
⑶分自然段读课文
⑷说说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随学生回答,板书(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故宫)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四、自读、自学、自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说说哪些词语句子写出了景点的美,画一画,用读的方法去感受和赞美景点的美。
⒉学生自读、自学、自悟
五、书写指导
1.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辉要注意光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竖提。
2.上下结构的字夺、宫要注意上宽,盖住下部分。
3.半包围的字勾、府 要注意里面书写的位置。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1、卡片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二、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1、学生汇报学习心得,说说哪些词句写出了景点的美。
2、随学生的回答逐句指导,用读的方法去感受和赞美景点的美。
如:第二小节
⑴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词:华灯高照、灯光闪烁、从天而降、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幢幢高楼。利用看课件作直观理解。
⑵做做小导游,向没有去长安街的小朋友介绍介绍(边指图,边介绍)。
⑶师:听了刚才的介绍,你了解长安街了吗?(让没有选第二小节的学生也运用这些词语说话。)
如:第三小节
⑴理解犹如。这句话是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⑵除了立交桥上的彩灯,你还看到了哪些灯,它们如何装点北京?
⑶说话训练: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 )犹如( )
如:第四小节
⑴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词语。(明亮、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繁华)
⑵以前的王府井大街、西单大街又怎样?(简单介绍,看课件,体会焕然一新)
王府井大街和西单商业街
王府井大街和西单商业街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形成于元代,距今已经有700多年。它属于小而全,各色百货小摊小店、各种风味饮食餐馆,各种书摊,各种杂七杂八、叫不上来名目的摊贩,云集其中,于没有秩序中又自有秩序,外人不可能轻易搞明白。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现在经过环境改造和整治,先后撤消近百个零散摊点;整治了灯箱广告、橱窗,增强了夜间灯光效果;修整了行道树;增铺设了步行街方砖、道牙,翻修改造了路面。错落有致、装修独特的一个个店面,聚来了上百家国内商号和海外知名品牌。琳琅满目的`商品,栩栩如生的雕塑使这条有着700年历史的老街重换青春,使每天50万人汇集到这里,争相一睹她那迷人的魅力。它们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购物、餐饮、娱乐、服务、办公为一体的整洁、有序、文明、繁华的商业街。
如:第五小节
⑴.古老和年轻矛盾吗?为什么?
⑵,简介故宫。
3.刚才我们感受了北京美丽的夜景,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该用怎样的心情读最后一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外拓展,升华感情
⒈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我们的首都北京,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此时你想对祖国说什么?又想对全世界的朋友说什么呢?
⒉课后观察研究一下,自己的家乡义乌哪些地方的夜景也很美,可以画下来也可写下来。
北京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和推算,让学生体验、联想,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三)情感与态度
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1、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2、熟记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课前活动:
1、请学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记录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数。(一步大约是半米,100米大约走200步)。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大门一直到南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软尺。
教学过程 :
一、多元复习、 需求导入
(一)多元复习
1、同学们! 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吗?先估计一下,再用软尺测量。
2、咱们上课的教室有多高呀?谁来估计一下
3、大家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了两个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米m,厘米cm
(二)需求导入
1、(出示图片)北京到天津的距离能用米和厘米作单位吗?用厘米做单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单位是120000米。
2、读一读,说说读这两个数时的感受。
(预设:不会读、数太大了)
3、谁能换一个单位表示?读一读,说一说感受。
(120千米,数比较小,读起来容易。)
(预设1:能,可以换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
(预设2:不能,不知道。引导: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
二、利用体验、认识千米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千米也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同学们说一说在哪儿见过或听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教案04-02
《北京》的教案03-01
有关北京的教案03-29
关于北京的教案03-10
《北京的胡同》教案04-02
北京优秀教案02-25
《北京》教案【荐】03-02
故乡是北京教案02-20
北京教案范文02-27
北京的色彩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