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穿脱套衫,巩固认识衣领、袖口和前后。
2、在教师示范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练习,掌握穿脱套头衫的顺序和方法。
3、不怕困难,努力动手练习,萌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幼儿穿着套头衫,教师身穿意见前后不同花纹的套头衫。
活动过程:
一、认识衣服的衣领、袖口及衣服的里外。
教师指着自己衣服的不同部位提问:
1、教师:谁知道老师衣服的这个地方叫什么呢?
2、教师:哪里是衣服的里面,哪里又是衣服的外面呢?衣服的里面和外面又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并得出结论:衣服的外面颜色比较鲜艳比较漂亮,而衣服的里面颜色比较难看并有缝的线。
二、幼儿尝试自己脱衣服和裤子。
教师请幼儿自己试着脱衣服和裤子。教师在幼儿尝试的过程中注意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幼儿,鼓励大家尽量自己想办法脱衣服和裤子。
三、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表演脱套头衫和裤子。让幼儿观察、了解正确地脱衣服忽然裤子的方法。
四、幼儿自由练习脱套头衫和裤子,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学习看图念儿歌,进一步熟悉穿脱套头衫的顺序和折叠衣服的方法。
(新年教案)我们长大了
设计思路:新年快要到了,孩子们沉浸在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中,我们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放了焰火,认识品尝了过年时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对过了年要长大一岁有了他们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搞不清什么叫“长大”?人为什么要长大,为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们来共同探讨有关“人长大”的事情。 幼儿在关注周围生活环境的同时,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长过程。。对幼儿来说,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怎么慢慢长大的是他们心中最想了解的一个迷。教师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小时候的服装”等感性操作活动,来帮助幼儿从多方面的比较中了解和感受自己在身体、能力上的成长,体验长大的快乐。 又希望通过新年的主题,让幼儿体验到“过年了,大家长大一岁了“,从情感上感到自豪与自信,进而唤起他们懂得既然长大一岁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干的道理。 内容:语常活动:我长大 要求:
1 幼儿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2 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 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准备:
1 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 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为自己的长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 教师创设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请你找找哪张是你自己的?去认认还有照片上的朋友会是班中的谁呢?
2出示个别幼儿的照片让大家认一认: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
3小结:我们长大了,所以和现在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过渡: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 (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3 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
4 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 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 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 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 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 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引导讨论:(1) 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两样?你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2) 你们跟爸爸、妈妈、老师比呢?
5 小结: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孩子长大会自己做各种事情,希望你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会主动运用礼貌用语2.体验做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孩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知识:日常生活的礼貌用语。
2.物质材料:木偶一个、模型电话(每组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小木偶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总结: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场景游戏:
(1)“铃... ...”来电话了,
教师示范接电话:“喂,您好,... ...再见。”
(2)“铃... ....”来电话了。
教师引导说:“我现在请最有礼貌的'孩子来接电话。”找几名表现好的幼儿来接电话。
(3)分组游戏:相互打电话
幼儿是否能说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4)特殊场景:“铛,铛。”另一名大班教师敲门。
a.教师说:"小朋友,你们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师说:“我想请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吗?”征得幼儿同意。
c.教师走时,幼儿主动问好说:“老师再见。”
3.做客游戏:
(1)教师组织幼儿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参观。
(2)活动中做有礼貌的孩子,主动向中班小朋友说:“你好”“再见”。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庆祝生日的情境中,体验找朋友的乐趣,初步学习交往的技能。
2、在做客情境种巩固做客的礼貌用语和简单礼节,学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准备:
1、创设PATRY情境。
2、各礼物、幼儿扮演的动物角色、媒体。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师: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生日会,我们给动物朋友打电话请他们一起来参加我们的生日庆祝活动吧。
"谁来告诉我们怎么打电话?朋友接电话了要说什么?"
小结:我们在打电话前要先按对电话号码,接通后能主动打招呼,说完后会说再见。
二、打电话邀请朋友
1、出示媒体电话本,帮助幼儿认识电话号码。
师:这是一本动物电话本,上面有许多动物朋友的电话号码,我们一起给他们打个电话,请他们过来参加吧。
问:你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这些数字是几?我们一起连起来读一读。
小结:原来这么多数字连起来就是小狗家的电话号码。
2、教师示范给小狗打电话,幼儿学习打电话的方式。
小狗:喂,是谁找我啊?
师:喂,你好,我们是小班的小朋友,想邀请你参加我们的PARTY。
小狗,好的,谢谢你的邀请,我等一下就来。
师:好的,再见。
小狗:再见。
问:刚才我在打电话的时候说了什么?小结:拨通电话后要主动打招呼,还要说出自己是谁,有礼貌的邀请朋友,通话结束还要说再见。
3、幼儿运用又有经验,给电话本上的其它动物打电话。
(拨打小兔的`电话)"谁来邀请小兔?请一名幼儿邀请,师在旁引导幼儿有礼貌的邀请朋友。"教师运用集体或小组的形式请幼儿给不同的动物打电话。
小结:小朋友真有礼貌,打电话时能主动和动物朋友问好,还会先说出自己是谁,挂电话的时候还会和小熊说再见,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朋友来了帮助幼儿回忆,家中来了客人爸爸妈妈是怎么招呼的,学习初步待客礼仪。
1、丁冬……(门铃响了)A:是谁呀?
B:是我,我是……A:你好,欢迎欢迎,请进来。
B:谢谢: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
A双手接过礼物:谢谢,请坐。
2、师问:小熊来到小猫家说了哪些有礼貌的话?
幼儿1:你好。
幼儿2:欢迎欢迎。
幼儿3:请进、请坐。
(通过回忆讲述招待客人的过程,加深幼儿印象,为下面有礼貌招待客人打下基础)
3、丁冬……(门铃再次响起)师:我们一起去迎接客人。(引导幼儿礼貌的招待客人)
四、PATRY开始客人们都来了,我们的PATRY开始罗。
先来唱个歌庆祝一下吧。幼儿齐声唱歌。
师:我们的朋友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礼物,我们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分享礼物)
五、送客。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1、巩固幼儿对水的性质、用途和来源的了解;增强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2、引导幼儿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3、培养幼儿初步的节约用水意识,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脏娃娃、水盆、毛巾、洗衣粉等。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洒水车》音乐自由表现自己,自由舞蹈。
2、师:“嘘,小朋友们(轻声地),看你们跳的这么热闹,我就一直在纳闷儿,洒水车用什么作用呢?它是干什么的?”
二:基本部分
1〉娃娃变干净了
1、师:“哦,原来洒水车是给马路洗澡的!在洒水车后面的大水壶里装着许多的水呢,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水源来给马路痛痛快快的洗个干净!原来水的作用还真不小呢!”
2、师:“诶,对了,我心爱的玩具布娃娃被我玩的脏兮兮的了,就像一个灰老鼠一样(出示布娃娃),难看死了,小朋友们快帮我想个办法吧!怎样才能变干净呢?”
3、教师洗娃娃:将娃娃放在水盆中洗干净,用毛巾擦干,并让孩子们看看娃娃有什么新变化?
2〉神奇的水——启发幼儿讨论水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和危害
1、水的用处
水能喝、能洗东西,人与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
2、水的危害
a、水多——造成洪水,冲毁良田、房屋、树林、桥等。如印度发生的印度大海啸、中国在多雨季节发生的洪水等。
b、水少——造成干旱,人们不能因水,庄稼干枯等
3〉欣赏故事《小强的梦》
1、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
a、水龙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关好水龙头?
b、如果发现水龙头在滴水 ,该怎么办?
c、学习儿歌《水龙头不哭了》
水龙头不哭了
水龙头,咧着嘴,滴答滴答掉眼泪儿,
好孩子,小飞飞,急忙跑来拧拧紧,
飞飞把它哄好了,水龙头不再掉眼泪。
教师结合刚才的内容,将图片贴在盥洗室上方,每天选派一名幼儿做“节水检查员”,小朋友洗手后检查水龙头是否关紧。
三、结束部分
1、师:“小朋友们,水的作用可真大,小朋友们渴了要喝水,鱼儿离不开水,花朵也需要水;水还能帮助小朋友们讲卫生、变干净,所以我们应该爱惜水资源,不能浪费!”
2、师:“现在,我们就先去洗洗手,然后一起站整齐的队伍,去喝水吧!”
四、活动延伸
1、教师鼓励幼儿保持清洁,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育幼儿回家争做“节水小标兵”,帮助爸爸妈妈监督是否在浪费水资源。
3、提醒幼儿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注意是适当的喝水,过多的饮水会引起幼儿的水中毒,饮水过度会造成幼儿体内的盐分过稀,导致出现全身无力等水中毒现象)
活动反思:我觉得本节课是在认识水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延伸,因此幼儿在对于水的用途等方面,更能熟悉和掌握,本节课上我们重点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朋友都很认真的学习和思考,进而积极想做节水小标兵,监督幼儿园和家庭的用水是不是在浪费,整节课幼儿的兴趣挺浓厚,目标达成的很好。
活动评价:本节课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以往知识的巩固和眼神,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但是在提问沟通上还缺乏一定的切合,整节课上幼儿活动的不是很多,大部分是语言交流,在以后的课程设计上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通过具体的操作更能体现本节课的主题目标。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目标:
1、会观察情景表演,初步理解表演内容。
2、学会用协商的语言与同伴交往,初步体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
准备:
1、各种实物玩具若干
2、事先请两位大班幼儿排练好情景表演
3、幼儿每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来
过程:
1、情景表演
师:“今天小明到丫丫家里来做客,丫丫准备了很多玩具,他们是怎样玩这些玩具的呢?“
(1) 合作玩娃娃家游戏。一个人当妈妈照顾娃娃,一个人当爸爸烧饭做事。
提问:他们是怎么玩的?怎么说的?(学说短句:我们一起玩好吗?)
(2)互相谦让共同玩(表演时用互相谦让的语言交往)
提问: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玩的?(幼儿学说情境中的谦让语言:请你把**给我玩一下好吗?好的,谢谢。)
(3)互相交换轮流玩
提问: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玩的?(学说短句:你玩一会,我玩一会,我们轮流玩。我们换着玩好吗?)
(4)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可以合作玩、共同玩、还可以轮流交换着玩,这样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2、你玩我玩大家玩
请幼儿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在玩的.过程中学会用礼貌协商的语言,与同伴交往,如:给我玩好吗?我们一起玩好吗?我们换着玩好吗?等等
3、小姐:幼儿在游戏中好的表现,让幼儿再次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感受声音的轻和响。
初步体验在不同的场境中发出轻、响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录有大班幼儿嘈杂声的磁带、图标等
活动过程:
1. 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轻、响不同的声音,帮助幼儿体验什么时候该用响亮的声音说话
老师创设讲故事的情境,声音越说越轻,让幼儿感受轻的声音有时会让大家听不到。
幼儿用响亮的声音向大家介绍自己,感知什么样的声音是响亮。
2. 听录有大班幼儿嘈杂声的磁带,帮助幼儿体验什么时候该用轻的声音说话
播放一段嘈杂声的.磁带,引导幼儿感受大家都在说话的时候应该用轻轻的声音说话。
提问:“你们能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吗?为什么呢?”
3. 回忆幼儿园的生活,想一想,在什么时候需要轻、需要响。
提问:“我们在幼儿园里,每天要做哪些事情?”(教师出示相应生活图标)
提问:“什么时候需要轻,什么时候需要响呢?”(师生共同讨论选择图标分类摆放)
4. 情境练习,进一步体验不同的场境需要不同的声音。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社会03-16
小班社会的教案03-28
小班教案社会教案12-11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3-10
小班社会《做客》教案05-04
小班社会教案01-19
小班社会谷雨教案01-03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社会教案05-16
小班社会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