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模板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1)幼儿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2)培养幼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表述的习惯。
2、教学准备
(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大容器5个、记录表等。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3)教学的难点:用不同的方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4)学生的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实验所需的废旧物品。
(5)实验记录:绘画形式。
(6)时间安排:40分钟左右。
3、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请幼儿每人选择一样东西,看看、说说是什么?
(2)猜想:假如把这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怎样?
(3)第一次实验:幼儿把选择的东西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
(4)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
(5)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实验结果。
(5)提问讨论:你有什么办法,使这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幼儿相互讨论。
(6)第二次实验:选择不同的材料,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7)第二次记录:记录实验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实验成功与否?
(8)交流: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成功了吗?
(9)生活经验迁移:假如有人落水了,怎么办呢?
(10)延伸:把实验材料放进“做中学”活动区,让幼儿课后能继续探索。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电动玩具的共同特征——有电源才会动。
2、初步让幼儿了解正确安装使用电池的方法。
3、进步激发幼儿对电动玩具的好奇心,发展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电动玩具一个,电池若干,安装电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哇!教师里有这么多的电动玩具,我们今天来开个玩具运动会吧。
老师请小朋友自己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电动玩具,让它动起来好吗?
二、操作探索
师:玩具动起来了没有?(幼:动起来了,你是怎么让它动起来的?幼儿自由举手回答怎么让玩具动起来的)
师:刚刚小朋友说把电源开关打开就可以让玩具动起来?可是有的小朋友的打开来了
开关玩具还是没有动起来?是怎么回事呢?
师:小朋友找找原因看是怎么回事?或那个小朋友帮助它让玩具动起来。(解决问题、找原因,幼儿自己玩玩具发起问题原因)
幼:是因为玩具里面的电池没用了。
师:哦!原来里面的电池坏了,那小朋友都打开小面“肚子”看看是不是都装有
师:哦!原来是因为有了什么才使玩具动起来的?
幼:因为玩具里面装了电池。
(1) 拆电动玩具
师:老师请小朋友把玩具里面的电池拆开看看里面有几节电池好吗?
幼:两节 三节,有的.有,有的没有
得出结论:原来是要把玩具里面的电池上满了再打开开关就可以让玩具动起来。
师:那有的小朋友的少了电池怎么办?
幼:在装上电池,那我们来试试看是不是装上电池就会让玩具动起来呢?
师:我上了电池可玩具还是不会动?为什么呢?
幼:因为电池坏了,电池没用或没有装好等
师:请小朋友来帮帮老师检查到底怎么回事?(幼儿举手回答)
(2)幼儿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大胆的表述出来)
三、认识电池有正负极,学习正确安装电池的方法。
师:刚刚老师请小朋友帮老师检查了电池,小朋友有没发现电池有什么有什么不一样?(幼儿举手自由回答)
幼:有一边是平的,一边突出来了一点。
师:对了,回答得真好!小朋友都看到了电池的两端是不是一样的啊?(幼:不是)
师:教师出示“+”“一”符号请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两个是什么符号吗?请小朋友回答?
幼:可能会说是加号和减号。
师:回答得对吗?现在老师老告诉小朋友他们的名字叫什么?一个叫正极一个叫负极.小朋友跟老师说一遍。我们要把突出来的这边对着铁皮这边,把平平的尾巴这边对着弹簧这边。
师:出示安装电路图一张。小朋友看图上画有什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电池要怎么样装上去呢?请小朋友上台演示。他装得对吗?
幼:对或不对(幼儿举手回答对或不对原因)
师:哦!原来装电池也是有规律的,我们要把平平的尾巴这边对着弹簧,把突出来的嘴巴这边对着另一边这样装才是正确的。现在你们知道怎么装了吗?学会了没有?
幼:学会了(有个别小朋友还没学会,请那个会的小朋友来帮助他好吗?)
师:那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拆开的电池上回去好吗?看看自己是不是学会了哦!
师:今天的玩具运动会真热闹,小朋友我们赶快拿好我们的玩具出去比赛喽!
活动延伸:
(1 )在班里设立“电池回收箱”鼓励幼儿从收集废旧电池开始,争做“环保小卫士”
(2 )在操作区提供电池,各种电动玩具,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3)教育幼儿要爱惜玩具。 爱惜电池不要让电池沾水,受潮等。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身边这样那样的变化,孩子们会昂起他们的小脑袋好奇的向大人们询问着。针对五、六岁儿童好奇、好问、好学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科学综合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眼、耳、口等多种感官来感知变化,亲身体验、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变化。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周围生活中的变化,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让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养成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自制的纸扇(用碱溶液处理过的纸做成)、酚酞溶液;
2、面粉、水、盘子、鸡蛋、盐等;
3、颜料、玻璃瓶、各种纸、剪刀;
4、醋、糖、饮料粉、小碗、勺子等;
5、气球、打气筒、橡皮泥、陀螺、风车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身体变变变”。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的游戏“身体变变变”,老师说出一样东西,你们马上跟你旁边的伙伴用身体动作把它来表现出来,好吗?(如伞、彩虹等。)
二、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感受变化。
1、魔术“会变色的扇子”。(纸扇是用碱溶液处理过的`纸做成的)
看,这是什么?(扇子)
这把扇子是什么颜色的? (白色)
我们来变个魔术,看看扇子能不能变成红色?呀,扇子变成什么颜色了?(红色)
2、出示一盘面粉,提问幼儿:老师现在要加上一些水,加上后有什么变化?(变成面团)
我们可以怎样让面团变得和现在不一样?(捏、搓,教师示范将面团做成一个蛋糕。)
面团还能变成什么?(面条、包子、馒头、饺子、花卷等)
3、讲解变化。(只要与原来不一样就是变化,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等,我们要让它们发生变化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三、同伴之间交流讨论。
“小朋友,你发现过一些东西的变化吗?把你发现的变化告诉你旁边的好朋友听。(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现在,请你把你知道的变化告诉给小朋友听,我们都很想知道。”
四、幼儿尝试各种变化。
1、“请小朋友来想办法,把一些东西变得和原来不一样。”
2、教师讲解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3、幼儿分组尝试了解各种变化。
(1)纸的变化:各种纸、剪刀。
幼儿通过撕、剪、卷、粘贴等方式让纸发生变化。
(2)水的变化:小碗、勺子、糖、饮料粉、醋。
幼儿尝试加入不同的东西,水发生不同的变化。
(3)颜色的变化:红、黄、蓝色的水三杯、玻璃瓶。幼儿尝试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发生的变化
(4)蛋的变化:加入盐后,沉在水底的蛋会浮起来。
(5)形状大小的变化:提供气球、气筒、橡皮泥等,尝试让他们发生变化。
(6)速度的变化:提供陀螺、风车等材料让幼儿感知速度的变化。
五、幼儿相互交流发现的各种变化。
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观看哈哈镜,感受变化,体验乐趣。
2、将以上的各类材料放在活动区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探索、交流,体验各种变化。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利用感知器官观察沙子的组成结构,了解沙子细小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 观察沙子(沙子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过程
【导入】
1. 观看多媒体资料【观察沙子】,推测一下沙子颜色不同的原因。
- 你见过沙子吗?
- 你在哪儿见到过沙子?
-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 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 为什么沙子有不同的颜色?
【展开】
2. 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沙子】,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以及备品。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观察一下我们周边能看到的.沙子。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用眼睛观察沙子。
2)用鼻子闻一闻沙子。
3)用耳朵听一听沙子的声音。
4)用手摸一摸。
5)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活动1:观察沙子】
3. 用五感来观察我们周边收集来的沙子。
-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 沙子有什么气味?
- 用手抓一把沙子,然后让沙子从指缝间漏掉,会有什么声音呢?
-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 你看到了什么?
【结束】
4.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观察沙子(海边有许多沙子)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 不要让幼儿把沙子放入口中。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到物体移动与力的关系,获取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具体经验。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轻重不同的羽毛、纸团、皮球、积木、汽车、沙包、铁块若干。
2、室外准备器械:滑板车、大型积木、塑料圈等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活动,引出问题。
指: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想玩吗?在玩之前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怎样让这些不动的东西动起来呢?有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好吗?
二、幼儿操作、探索
1、幼儿尝试操作、观察,教师指导,重点启发幼儿想办法让桌子上的物体动起来。
2、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动起来?(幼儿用动作讲述表演)
3、教师:原来,要让这些物体动起来,可以用手推、拉、扔,可以用脚踢,还可以用嘴吹。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教师提出新问题,让幼儿试着用不同的力移动物体。
2、教师:用力大,这些东西移动得就快,而且远;反过来,用力小,这些东西移动得就慢、近。
四、第三次提问,操作尝试,巩固教学内容
1、指:刚刚我们是让桌子上的东西动了起来,现在请你们想办法让周围的东西动起来,看看轻的`东西用力怎么样?重的东西用力怎么样?
2、今天,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东西移动起来,我们知道轻的东西用力小,重的东西用力大;反过来,用力大,东西动得又快又远,用力小,东西动得又慢又近。
五、延伸活动:幼儿到室外操作巩固和感受物体移动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_大班科学教案02-24
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_大班科学教案03-04
大班科学教案:雨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2-24
大班科学教案:顽皮的影子_大班科学教案02-24
大班科学教案:我与水_大班科学教案02-24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科学教案05-12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6-09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