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安全教案

安全教案

时间:2024-09-10 04:34:5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安全教案模板锦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安全教案模板锦集6篇

安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及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实验室规则

  2、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思考与交流

  1、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与沙子分离

  2、如何分离铁屑和沙子

  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和提纯

  ①过滤:利用物质的可溶性不同,分离难溶物与可溶物。

  ②蒸发:利用溶液沸点不同,加热使溶剂挥发,分离溶质与溶剂

  2、蒸馏与萃取

  ①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提纯液态纯净物

  ②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三、物质的检验

  1、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检验(实验1-2)

  2、可溶性氯化物的检验(实验1-4)

  四、学与问:分离和提纯:

  利用混合物中组分的性质(物理性质,如:溶解性不同等;化学性质,与物质反应的现象不同等)不同,除去杂质达到提纯的目的。

  1、过滤和蒸发

  如:粗盐的提纯。

  成分:NaCl

  杂质: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MgCl2、硫酸盐等

  2、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五、固体溶解:

  先将固体研细,溶解时要搅拌,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击容器壁,以防容器破损。

  六、过滤: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留有气泡(操作时要用手压住,用水润湿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体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烧杯内壁。

  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七、蒸发

  (1)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接近蒸干时,利用余热加热

  (4)取下未冷却的.蒸发皿时,要放在石棉网

  思考问题:

  1、不溶性的泥沙与盐分离是哪一步骤?

  2、过滤后,烧杯内的物质可能是哪些?

  3、蒸发过程利用的是物质的什么性质?

  4、蒸发后得到的盐的成分可能是么?

  八、除杂

  例:除去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 Na2SO4(验证是否有可溶性的硫酸盐存在)

  实验1-2

  实验:加BaCl2溶液(稀硝酸)

  现象:有白色难溶物生成

  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BaSO4:难溶于H2O、难溶于酸、经过滤除去除

  九、除杂原则

  不增:不加入新的物质

  不减:不消耗被提纯的物质.如:不能减少NaCl成分

  易分: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

  如:将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Na2SO4转换为沉淀BaSO4

  除杂思路:

  根据杂质特征选择除杂剂,通常选择易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沉淀的物质为除杂剂,符合复分解反应类型.

  十、蒸馏和萃取

  (1)蒸馏

  利用液体混合物沸点不同:实验1-3

  分析蒸馏过程

  蒸馏实验注意事项

  ①所盛液体不超过蒸馏瓶球部容积的1/2加热时,不能将液体蒸干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支管口下沿

  ③蒸馏瓶内要加几颗沸石或瓷片,防止液体爆沸

  ④冷凝管中通冷却水时,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2)萃取

  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使用分液漏斗注意事项:

  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

  加入萃取液后要先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再静置。

  分液时,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下层液体由下端流出且分液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安全教案 篇2

  一、班会目的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增加学生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惯。

  二、班会准备

  1、班会前一周,让学生对学校周围的小摊进行实际调查,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的。

  2、排演小品《爱买零食的他》。

  3、分别从小摊上和大超市里购买一些食品。

  4、准备一脸盆水以及洗手液、毛巾等物品。

  三、班会程序

  1、主持人宣布“食品安全与卫生”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2、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举行以“食品安全与卫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各位同学已经经过自己的实际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有关“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知识。希望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学到的知识带进今天的课堂,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安全自护的'目的。

  3、主持人请同学们汇报对学校周围小摊进行实际调查的结果。

  学生谈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烤羊肉串、烤年糕的桌子又黑又脏,食品上叮着苍蝇,有沾满了灰尘。②制棉花糖的机器都是污垢,还不时会有脏东西掉进去,卖主自身也很脏,根本不讲卫生。③袋装食品没有明确的产地、商标,有的已过保质期。

  4、主持人小结:大家的眼睛可真亮!观察得非常仔细,调查得很全面,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这样的食品我们同学吃了能不生病吗?下面我们来看小品《爱吃零食的他》。

  5、小品表演《爱吃零食的他》

  主要内容:上课时,一个男生突然肚子痛,送到医务室。经校医诊断是得了急性肠胃炎。经过了解,他早上上学时吃了小摊上的油炸鸡腿。

  全班讨论:①这位男生得的是什么病?

  ②他为什么会生病?

  6、主持人归纳:学校规定不能到小摊上去买零食吃,可有的同学偷偷地去买,不听老师的劝告,刚才的这位男生就是因为吃了小摊不卫生的食品而生病的。那么究竟什么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己从大超市买的食品和我手里的小摊上的食品进行比较,看看安全的食品必须有哪些标识。

  学生比较并且讨论:安全的食品要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具体的地址和电话、保质期、食品的具体组成成分和重量等。

  7、主持人:我们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除了刚才同学们所讲的安全标识以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那么究竟怎样洗才能把

  手洗干净呢?请A同学为我们作示范,大家一起伸出手来试一试。

  ①先把双手放在水里浸湿。

  ②用洗手液将手心和手背都擦遍。

  ③搓搓手腕,搓搓手背,再搓搓手心。

  ④用清水将手上的泡泡洗干净。

  ⑤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把收擦干。

  8、班主任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想法及时地和同学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大家都懂得了乱吃不卫生的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的道理。同学们也都表达今后不再乱买零食的决心。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如何去选购安全的食品,并练习了怎样洗手。希望每位同学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大脑更聪明。

安全教案 篇3

  活动时间:第5周星期五班会课

  活动目标:

  1、了解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

  2、了解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

  (一)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

  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尽量不要戴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二)活动应注意事项:

  (1) 剧烈活动后半小时左右才可以吃饭,饭后一小时才可以做剧烈活动。

  (2) 由于活动时出汗多,所以需要补充水,但喝水时一定要注意量少次数多,不能一次喝水过多,最好喝淡盐开水。

  (3) 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停下来。要做放松整理运动。

  (4) 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进行冷水浴或游泳。

  (5)恶劣天气(大风、雾天、气温过高或过低)不宜活动。

  (三)活动小结:

  体育活动要量力而行,安全第一,适时适度进行。

  ?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

  红苹果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

  黄苹果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

  青苹果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

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① 烧水时;

  ② 使用高压锅时;

  ③ 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④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⑤ 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⑥ 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⑦ 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⑧ 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⑨ 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⑩ 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

  皮肤出血时的处理;

  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

  独自在家时怎么做;

  发现屋内有效透时:

  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

  课间活动怎么做;

  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阳台的作用。

  2、教育幼儿在阳台上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活动准备:

  1、用积木搭成一座房子和阳台。

  2、木偶一个(小男孩),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请幼儿回答并引导幼儿讨论。

  1、你们知道什么叫阳台吗?

  2、阳台的作用有哪些?

  3、你们家有阳台吗?阳台上放了些什么东西呢?

  4、教师小结:阳台是一个室内伸向室外半开放的平台。阳台的作用可大啦,在这里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阳光和更新鲜的空气。夏天可在阳台上乘凉,冬天可以晒太阳,可以在阳台上种花、养鱼、看书、做运动,还可以在阳台上晒衣服……..所以城市住楼房的人们都离不开阳台。

  二、组织幼儿观看木偶情景表演。

  1、幼儿在阳台上踢球玩。

  2、幼儿在阳台上往下扔纸片和一些废旧物。

  3、幼儿站在方凳上,身体探出阳台的'护栏看楼下的景物和行人。

  三、提问,启发引导幼儿讨论问题。

  1、情景表演中木偶男孩的行为安全吗?为什么?

  2、如果你在阳台上,风把房门关上了,你会怎么做?

  3、教师小结:在阳台上踢球时不安全的,容易把阳台上的花盆碰到砸伤楼下行人,也许会把自己家的窗户玻璃打碎;在阳台上往下扔东西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容易砸伤行人;在阳台上绝对不能站在方凳上把身体探出护栏做任何事,这样极易掉下楼,非常危险。如果被关在阳台上,千万不能翻越阳台,这样会有生命危险,应向室内的大人或过路的行人求救,请他们帮助。

  四、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在阳台上活动的。

  先请幼儿讨论分析:这样做对不对?然后老师给予讲评。

  五、教育幼儿珍爱生命,在阳台上不做危险动作,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中班安全教案:阳台上的安全》摘要:并引导幼儿讨论。 1、你们知道什么叫阳台吗? 2、阳台的作用有哪些? 3、你们家有阳台吗?阳台上放了些什么东西呢? 4、教师小结:阳台是一个室内伸向室外半开放的平台。阳台的作用可大啦,在这里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

安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和纪律的重要性。

  2.掌握学生守则,学校纪律和安全知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学校,关注安全”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学生守则,学校纪律和安全知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学校,关注安全”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班级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放学回家路上的交通安全隐患。

  3、学生周末外出游玩、饮食、就餐等的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教师:最近初三某同学被校外同学殴打,虽然这件事我们学校已经处理好了,但是这位同学还是受了伤,不管事件背后的原因如何,但都提醒我们安全很重要重要,尤其个人的人身安全。为了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在平常的班集体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同学们应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课间活动、放学时上下楼梯应注意: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并且要靠右行。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第二,放学回家路上的交通安全应注意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不要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时应等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推挤。

  3、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4、不要在车上吃有竹签的食品,以免紧急刹车卡在喉咙。

  第三、外出游玩、饮食、就餐应注意:

  1、在校门及周边摊点就餐应小心谨慎,最好回家就餐。(因为这些摊点有着如下的共同特征,一,经营点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是否患有类似肝炎等传染性疾病,不得而知;二、食物品质没有保证,是否新鲜、是否变质无人知晓。一旦得病,后悔就来不及了。)

  2、不买不吃过期、三无食品。

  第四、其他校园安全应注意:

  1、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应该: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教室安全方面:要注意教室的安全。学生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趁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实用的安全教案模板锦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03-28

安全《户外安全》教案05-21

安全《户外安全》教案06-10

安全教案《校园安全》02-17

《防火安全》安全教案08-08

安全教案05-13

安全的教案01-25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煤气与安全教案12-27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健康教案安全教案05-14

实用的安全教案模板锦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安全教案模板锦集6篇

安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及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实验室规则

  2、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思考与交流

  1、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与沙子分离

  2、如何分离铁屑和沙子

  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和提纯

  ①过滤:利用物质的可溶性不同,分离难溶物与可溶物。

  ②蒸发:利用溶液沸点不同,加热使溶剂挥发,分离溶质与溶剂

  2、蒸馏与萃取

  ①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提纯液态纯净物

  ②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三、物质的检验

  1、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检验(实验1-2)

  2、可溶性氯化物的检验(实验1-4)

  四、学与问:分离和提纯:

  利用混合物中组分的性质(物理性质,如:溶解性不同等;化学性质,与物质反应的现象不同等)不同,除去杂质达到提纯的目的。

  1、过滤和蒸发

  如:粗盐的提纯。

  成分:NaCl

  杂质: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MgCl2、硫酸盐等

  2、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五、固体溶解:

  先将固体研细,溶解时要搅拌,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击容器壁,以防容器破损。

  六、过滤: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留有气泡(操作时要用手压住,用水润湿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体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烧杯内壁。

  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七、蒸发

  (1)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接近蒸干时,利用余热加热

  (4)取下未冷却的.蒸发皿时,要放在石棉网

  思考问题:

  1、不溶性的泥沙与盐分离是哪一步骤?

  2、过滤后,烧杯内的物质可能是哪些?

  3、蒸发过程利用的是物质的什么性质?

  4、蒸发后得到的盐的成分可能是么?

  八、除杂

  例:除去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 Na2SO4(验证是否有可溶性的硫酸盐存在)

  实验1-2

  实验:加BaCl2溶液(稀硝酸)

  现象:有白色难溶物生成

  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BaSO4:难溶于H2O、难溶于酸、经过滤除去除

  九、除杂原则

  不增:不加入新的物质

  不减:不消耗被提纯的物质.如:不能减少NaCl成分

  易分: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

  如:将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Na2SO4转换为沉淀BaSO4

  除杂思路:

  根据杂质特征选择除杂剂,通常选择易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沉淀的物质为除杂剂,符合复分解反应类型.

  十、蒸馏和萃取

  (1)蒸馏

  利用液体混合物沸点不同:实验1-3

  分析蒸馏过程

  蒸馏实验注意事项

  ①所盛液体不超过蒸馏瓶球部容积的1/2加热时,不能将液体蒸干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支管口下沿

  ③蒸馏瓶内要加几颗沸石或瓷片,防止液体爆沸

  ④冷凝管中通冷却水时,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2)萃取

  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使用分液漏斗注意事项:

  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

  加入萃取液后要先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再静置。

  分液时,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下层液体由下端流出且分液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安全教案 篇2

  一、班会目的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增加学生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惯。

  二、班会准备

  1、班会前一周,让学生对学校周围的小摊进行实际调查,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的。

  2、排演小品《爱买零食的他》。

  3、分别从小摊上和大超市里购买一些食品。

  4、准备一脸盆水以及洗手液、毛巾等物品。

  三、班会程序

  1、主持人宣布“食品安全与卫生”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2、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举行以“食品安全与卫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各位同学已经经过自己的实际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有关“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知识。希望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学到的知识带进今天的课堂,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安全自护的'目的。

  3、主持人请同学们汇报对学校周围小摊进行实际调查的结果。

  学生谈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烤羊肉串、烤年糕的桌子又黑又脏,食品上叮着苍蝇,有沾满了灰尘。②制棉花糖的机器都是污垢,还不时会有脏东西掉进去,卖主自身也很脏,根本不讲卫生。③袋装食品没有明确的产地、商标,有的已过保质期。

  4、主持人小结:大家的眼睛可真亮!观察得非常仔细,调查得很全面,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这样的食品我们同学吃了能不生病吗?下面我们来看小品《爱吃零食的他》。

  5、小品表演《爱吃零食的他》

  主要内容:上课时,一个男生突然肚子痛,送到医务室。经校医诊断是得了急性肠胃炎。经过了解,他早上上学时吃了小摊上的油炸鸡腿。

  全班讨论:①这位男生得的是什么病?

  ②他为什么会生病?

  6、主持人归纳:学校规定不能到小摊上去买零食吃,可有的同学偷偷地去买,不听老师的劝告,刚才的这位男生就是因为吃了小摊不卫生的食品而生病的。那么究竟什么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己从大超市买的食品和我手里的小摊上的食品进行比较,看看安全的食品必须有哪些标识。

  学生比较并且讨论:安全的食品要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具体的地址和电话、保质期、食品的具体组成成分和重量等。

  7、主持人:我们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除了刚才同学们所讲的安全标识以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那么究竟怎样洗才能把

  手洗干净呢?请A同学为我们作示范,大家一起伸出手来试一试。

  ①先把双手放在水里浸湿。

  ②用洗手液将手心和手背都擦遍。

  ③搓搓手腕,搓搓手背,再搓搓手心。

  ④用清水将手上的泡泡洗干净。

  ⑤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把收擦干。

  8、班主任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想法及时地和同学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大家都懂得了乱吃不卫生的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的道理。同学们也都表达今后不再乱买零食的决心。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如何去选购安全的食品,并练习了怎样洗手。希望每位同学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大脑更聪明。

安全教案 篇3

  活动时间:第5周星期五班会课

  活动目标:

  1、了解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

  2、了解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

  (一)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

  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尽量不要戴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二)活动应注意事项:

  (1) 剧烈活动后半小时左右才可以吃饭,饭后一小时才可以做剧烈活动。

  (2) 由于活动时出汗多,所以需要补充水,但喝水时一定要注意量少次数多,不能一次喝水过多,最好喝淡盐开水。

  (3) 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停下来。要做放松整理运动。

  (4) 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进行冷水浴或游泳。

  (5)恶劣天气(大风、雾天、气温过高或过低)不宜活动。

  (三)活动小结:

  体育活动要量力而行,安全第一,适时适度进行。

  ?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

  红苹果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

  黄苹果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

  青苹果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

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① 烧水时;

  ② 使用高压锅时;

  ③ 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④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⑤ 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⑥ 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⑦ 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⑧ 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⑨ 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⑩ 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

  皮肤出血时的处理;

  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

  独自在家时怎么做;

  发现屋内有效透时:

  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

  课间活动怎么做;

  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阳台的作用。

  2、教育幼儿在阳台上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活动准备:

  1、用积木搭成一座房子和阳台。

  2、木偶一个(小男孩),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请幼儿回答并引导幼儿讨论。

  1、你们知道什么叫阳台吗?

  2、阳台的作用有哪些?

  3、你们家有阳台吗?阳台上放了些什么东西呢?

  4、教师小结:阳台是一个室内伸向室外半开放的平台。阳台的作用可大啦,在这里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阳光和更新鲜的空气。夏天可在阳台上乘凉,冬天可以晒太阳,可以在阳台上种花、养鱼、看书、做运动,还可以在阳台上晒衣服……..所以城市住楼房的人们都离不开阳台。

  二、组织幼儿观看木偶情景表演。

  1、幼儿在阳台上踢球玩。

  2、幼儿在阳台上往下扔纸片和一些废旧物。

  3、幼儿站在方凳上,身体探出阳台的'护栏看楼下的景物和行人。

  三、提问,启发引导幼儿讨论问题。

  1、情景表演中木偶男孩的行为安全吗?为什么?

  2、如果你在阳台上,风把房门关上了,你会怎么做?

  3、教师小结:在阳台上踢球时不安全的,容易把阳台上的花盆碰到砸伤楼下行人,也许会把自己家的窗户玻璃打碎;在阳台上往下扔东西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容易砸伤行人;在阳台上绝对不能站在方凳上把身体探出护栏做任何事,这样极易掉下楼,非常危险。如果被关在阳台上,千万不能翻越阳台,这样会有生命危险,应向室内的大人或过路的行人求救,请他们帮助。

  四、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在阳台上活动的。

  先请幼儿讨论分析:这样做对不对?然后老师给予讲评。

  五、教育幼儿珍爱生命,在阳台上不做危险动作,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中班安全教案:阳台上的安全》摘要:并引导幼儿讨论。 1、你们知道什么叫阳台吗? 2、阳台的作用有哪些? 3、你们家有阳台吗?阳台上放了些什么东西呢? 4、教师小结:阳台是一个室内伸向室外半开放的平台。阳台的作用可大啦,在这里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

安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和纪律的重要性。

  2.掌握学生守则,学校纪律和安全知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学校,关注安全”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学生守则,学校纪律和安全知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学校,关注安全”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班级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放学回家路上的交通安全隐患。

  3、学生周末外出游玩、饮食、就餐等的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教师:最近初三某同学被校外同学殴打,虽然这件事我们学校已经处理好了,但是这位同学还是受了伤,不管事件背后的原因如何,但都提醒我们安全很重要重要,尤其个人的人身安全。为了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在平常的班集体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同学们应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课间活动、放学时上下楼梯应注意: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并且要靠右行。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第二,放学回家路上的交通安全应注意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不要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时应等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推挤。

  3、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4、不要在车上吃有竹签的食品,以免紧急刹车卡在喉咙。

  第三、外出游玩、饮食、就餐应注意:

  1、在校门及周边摊点就餐应小心谨慎,最好回家就餐。(因为这些摊点有着如下的共同特征,一,经营点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是否患有类似肝炎等传染性疾病,不得而知;二、食物品质没有保证,是否新鲜、是否变质无人知晓。一旦得病,后悔就来不及了。)

  2、不买不吃过期、三无食品。

  第四、其他校园安全应注意:

  1、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应该: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教室安全方面:要注意教室的安全。学生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趁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