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算机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 鼠标和打印机。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2、计算机硬件: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
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3、计算机软件:
仅有硬件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计算机软件有很多种。如同学们玩的游戏软件,帮助我们学习的教学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高科技的知识产品,受法律保护,我们不能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作品。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三、巩固: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计算机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四、作业;
完成练习题 1-4 。
计算机教案 篇2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新授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计算机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媒体、诞生、迅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弄清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新世纪已经到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的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指名朗读课文。
提示:文中有一些像“史密森博物馆”等一些音译词要读通。
四、再读课文:
思考:文中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什么是多媒体?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文中画一画、注一注,再和同学们议一议。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五、释疑、交流:
1.课文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要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已经繁衍了好几代;计算机像人脑一样,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电脑”。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后引导他们概括起来说。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作“电脑”,是因为____________。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举例说明?
出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媒体就是____________,像电话能____________,电报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我们都叫它媒体或媒介物。
多媒体就是____________,它的功能非常丰富,既能像____________,又能像____________,还能像____________……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第四自然段)
抽读课文,边听边思考: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样的关系?
4.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教师介绍引入:其实现在很多电脑本身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它为多媒体电脑。根据你的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2)多媒体电脑的这些功能你尝试过吗?效果怎样?
六、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媒体、诞生、繁衍、迅猛、埃尼阿克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呢?或者你想发明什么样的计算机呢?请模仿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段的写法,用“过去……现在(将来)……既能……又能……还能……”说话。
三、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可分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给每一部分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可分三部分:(1)电脑发展史;(2)多媒体功能丰富;(3)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的介绍都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我们很多熟知的事物来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说明方法,我们今后可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四、置作业布:
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板书设计:
9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指挥
电子计算机多媒体
——————————→
(迅速判断和处理信息)
(传递多种信息)
计算机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陕西省九年义务教育九年制初级中学教科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第六节《计算机安全》的内容,本节内容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节是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的最后一节,内容以理论知识形式呈现,较为枯燥,学生不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般会尽量采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非常同意这样的做法,但如果仅仅靠实例吸引学生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在本节课中主要有两个内容——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安全,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能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主动”遵守计算机安全规范,“主动”形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所有的目标都围绕着“主动”两个字。
如何能让不同的学生更有效地“主动”起来,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在课堂中很容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中对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上还基于感性的经验,还不能进行较为系统的小结,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部分。
初二的学生,爱动爱玩,如果课堂教学拘泥于教师一板一眼的传授知识,可能不到一会学生的注意力就不集中,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很重要。
现在学生家中多数有计算机,学生有一定的见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班级中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倾向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增加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只负责“穿针引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B、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C、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在提问与回答的学习环节中,提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与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大胆的“辩论赛”环节,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计算机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2.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使用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小黑板、计算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思路及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结,过渡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
4.小结,过渡
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默读课文,试着自己读懂课文。2.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4.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课文。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
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投影仪,可出示课文内容,用各种方式读: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师范读)
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篇课文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3.老师出示宽带网,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网站,学生也可以自主查阅更多网站,亲身感受宽带网带来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网络用处写下来,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交流。
四、板书设计。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
查阅信息
建立联系
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
【计算机教案】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案03-01
计算机教案05-15
小学计算机教案03-11
计算机教案模板02-27
计算机初中教案11-16
认识计算机教案04-02
认识计算机小学教案03-10
精选计算机教案4篇06-19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02-21
计算机教案1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