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象,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2、用剪、撕、折、拼贴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3、能够用吊饰美化环境,激发幼儿美化生活。
二、活动准备:
瓶子(药瓶、酸奶瓶)、剪刀、糨糊、彩纸和彩线各若干 ,风铃和自制的风铃各一个,制作步骤图。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风铃,请幼儿说说风铃由哪些部分组成。
T:这是什么,喜欢吗?
T: 这是风铃,风吹吹一下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出来。
T: 我们开看看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支架、吊饰、挂线)
T: 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2. 出示教师制作的风铃,请幼儿猜猜制作方法。
T: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你们想不想看看?
T:你们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T: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
教师总结制作方法:(1)、先把单个的瓶子进行美化:用剪贴等方式。(2)、再用彩线把瓶子系起来。(3)、固定到支架上。同时教师出示制作步骤图。
T:你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纸风铃?
3. 幼儿制作,请幼儿自选材料来做做风铃。
T:现在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做一做,自己喜欢的风铃。
4. 展示、欣赏幼儿的作品。
T:小朋友的风铃都已经做好了,我们来看一看,请你说一说,想把你的风铃挂在什么地方?
让智慧火花在孩子的指间闪烁 ――活动《独特的风铃》反思
结合子课题:利用幼儿玩具“做中学”进行环境创设的研究的内容,我开展了大班自制玩具活动《独特的风铃》。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在活动开始之前,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但是怎样让这些材料发挥作用,制作出精美漂亮的作品出来呢?我对材料的投放进行了思考,操作材料是开展手工活动的主要载体。孩子们熟知的、适合于具体活动内容的材料有利于他们立即上手,并将思维重点放在制作形象上,更有利于幼儿进行创新思维。
(一)一种材料,多种操作手法
对于幼儿来说,一次手工活动,难点不宜过多,材料不宜过杂。在活动《独特的风铃》中,为了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注意力的多重性,我特意让幼儿收集各种在碰撞情况下能发出声音的物体――瓶子类,而减少其他种类的干扰。这样一来可以让孩子们在材料的提示下有针对性地制作,二来有利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进行相应的制作,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二)多种材料,完成一项操作内容
在活动中需要完成的基本内容就是装饰吊饰,那么我提供类似的多种材料,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的欲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利用许多纸张类材料(大小、长短、硬度不同),大胆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装饰吊饰。一阵忙碌之后,一条条精美有创意的吊饰就在我们面前……
活动结束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提供的材料越多,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才得到发展呢?我觉得材料投放要有层次,依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以提供半成品材料、示范或不示范、选取相应的材料、引发想象、鼓励迁移等多种方法进行指导,促成不同层次幼儿获得成功感,培养幼儿继续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和不断进行创造。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依据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只要是对幼儿来说,他(她)从未出现过的`想法、做法等即为创造。手工是幼儿把他们认为最美、最感兴趣的事物,借助各种材料,动手动脑把它们表现出来的过程,是幼儿对美的另一种创造。无论是幼儿在初学一些基本手工技能,还是在进行综合创造,我们都不能用成人的技能标准去要求、代替他们。教师要尊重孩子,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每位幼儿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也只有调动了幼儿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创造力得以培养、发展,把每位幼儿的创造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所以,要使幼儿的创造力真正的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客观地依据幼儿的原有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不可以但从制作的材料多少来说明问题。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合作的愉快
2、通过多次尝试玩大口袋,结合袋子可打开、收拢、折叠 等特征, 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并大胆设想合作着玩。
重点:结合大口袋的特征探索玩法
难点:合作探索玩法
活动准备:1、提供尽量多供幼儿探索的`米袋,若干较大的口袋供幼儿钻,音乐磁带,录音机,
2、 游戏事先布置好场地,用米袋罩住椅子作为“碉堡”,米袋与钻的圈相连作为地道。
活动流程:
和大口袋快乐地跳舞——自由探索各种玩法——合作、组合探索这种玩法——游戏“炸碉堡”,综合大口袋的各种玩法——结束游戏,快乐地跟着音乐放松身体
活动过程:
一、 和大口袋快乐地跳舞,活动身体,激发幼儿对大口袋的探索兴趣
1、 教师启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从来没有玩过的宝贝,(出示大口袋)这是什么呀?你们想不想和大口袋一起来跳舞?
2、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大口袋,跟着大家一起快乐地跳舞,引导幼儿自己想出各种跳舞的样子。
二、 幼儿自由探索大口袋的玩法
教师启发:袋子除了跳舞,还可以怎么玩?你们赶快找一个地方去试试看。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3、看图理解歌曲的歌词的含义,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看图理解歌词的含义,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难点: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儿歌《虫儿飞》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呢?(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它呀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听一听,找出它。
2、播放儿歌《虫儿飞》
这个可爱的小动物是谁呢?(幼儿回答虫儿)
听了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欢快的,还是柔和的。
3、分段欣赏,学唱儿歌
这首歌里除了儿歌还有其他的东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出示PPT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飞的场景。教师总结图片内容,朗诵并清唱,幼儿学唱。
过渡语:那虫儿在思念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PPT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的.场景,因为孤独,虫儿来找他们了。教师朗读并清唱歌曲,幼儿学唱。
(3)虫儿来陪玫瑰了,这会是一个怎么的感觉呢?我们换种方式,听一听歌曲的最后部分,你们告诉老师。
教师总结:天黑了,虫儿来陪伴玫瑰了。他们两个相伴,再也不会孤单了。当我们在家里时有爸爸妈妈陪着我们,在幼儿园有好朋友,还有老师陪着我们,所以我们是不孤单的。因此不管我们在哪里,都有人陪着我们,我们都是幸福的。
4、播放歌曲,完整学唱
(1)我们的儿歌学完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我们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过渡语:小朋友唱的真不错呀,那老师想问我们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幼儿讨论,回答)
(2)三个部分,小男生第一部分,小女生第二个部分,最后一个部分我们一起开唱,比比看男生厉害还是小女生厉害。唱完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
5、活动延伸
利用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场景
幼儿可以自编舞蹈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孩子们即将离开幼儿园,每天的朝夕相处构成了人生初始最动人的画面。离别的依惜,升学的惊喜,交织成离园之际的复杂情感。孩子们说:“这里有很多的玩具玩不够;老师阿姨对我们太好了像妈妈”于是我设计了《我要感谢你》这个活动,孩子们的几分激动,几分留恋,用自己最真挚的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目标:
1、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谢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懂得身边曾为自己默默奉献的人,应把他们铭记在心。
活动准备:
事先联系好活动中的客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小朋友马上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离开这里。因为这里有很多的玩具还没完够,有很多的人对我们太好了舍不得离开。
说说看有哪些人和我们天天在一起呢?
你们要感谢谁呢?为什么?
二、我要感谢你
保育员阿姨和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你,食堂里阿姨每天为我们做香喷喷的饭菜……我们说句什么话来感谢他们呢?
1、请个别幼儿用响亮的声音讲给大家听,教师给予肯定。
2、启发幼儿分组讨论对保育老师、食堂阿姨说什么感谢的话。
3、请几名幼儿有礼貌地邀请客人来我们的活动室,鼓励他们热情地向他们道谢。(客人及时做回应,让幼儿体验感谢他人的快乐)
4、请客人说一句祝福希望的话之后,亲切到别。
三、还要感谢谁
1、除了这些人我们还要感谢谁?
2、让我们一起走出活动室,到他们面前说句感谢的话吧!
大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一首很普通的儿童歌曲,该歌曲旋律简单、琅琅上口,歌词内容很生活化,很有童趣,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就像在孩子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一样,音域比较适合大班孩子来学习,并且歌曲中有一定的难度,如附点节奏、后半拍起唱、跳音等,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同时歌曲内容能教育孩子做事要认真,不粗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歌曲的欢快、幽默。并能把歌曲有趣、诙谐的情绪较好的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理解歌词所表现的内容;唱好附点音符。
2、尝试改正歌词内容,懂得要做个细心的好孩子。
3、乐于参与歌唱活动,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图谱
2、《粗心的小画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来猜猜看他是谁呢?(出示图片)
幼儿自由讨论。猜一猜,他会画些什么呢?
二、学唱歌曲
1、首先,我们来听听老师唱的这首歌曲中这位小客人是谁,然后再告诉我你们还听到了些什么?(幼儿说一句,老师就唱一句,然后把小图片贴出来)
2、师:小朋友们的耳朵真灵,都听出来了(若听不出来或是幼儿说不出完整的一句歌词就再听一遍)那么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注意到歌词的'顺序了呢,我们再来听老师唱一遍,然后我请小朋友上来把图片按顺序排列出来。小耳朵认真听好了哦。(若意见不统一可再听老师范唱一遍)
3、师:图谱按顺序贴完了,小朋友,你们发现这个图谱中藏着什么秘密没有呢?
原来都有一个小圆点,这个小圆点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附点”。
师:加了这个附点呢就表示附点前面这个字要唱长一点。学会用一问一答的方法按节奏将歌词填充,解决重点(先师问,幼答;后交换)。
如:Ⅹ·ⅩⅩⅩ︱ⅩⅩⅩ︱;
师:画只螃蟹幼:四条腿。
画只鸭子幼:小尖嘴。
画只小兔幼:圆耳朵。
画匹大马幼:没尾巴。
4、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图谱上还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没有呢?
引导幼儿说出跳音记号
师:这个跳音记号表示这个字要唱的短暂而有弹性,像是跳跳糖在我们嘴里跳一样。(是可用比较法让孩子比较)
师:那小朋友们为什么要笑丁丁呢?
引导幼儿能说出丁丁画的画很奇怪
师:那你们有没有听到歌曲中用了哪一个字表示奇怪的呢?(咦)那我们也来学一学,(再学一遍,能不能再奇怪一点呢?)那我们一起来学学最后一句。
师:那你们觉得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啊?并引出歌名——《粗心的小画家》。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粗心的小画家》。
5、幼儿跟着钢琴一起学唱歌曲。鼓励幼儿有表情地进行演唱,体验歌曲的风趣、幽默。
6、进行男女声对唱或是师生对唱。
7、师:我们从歌名上就可以知道丁丁是个粗心的人,那么你们说人人做事都粗心马虎的话,会怎样?”(会被别人笑,还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三、改编歌词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习折叠的技能。
3、引导幼儿将图形沿虚线对折,找到两纸片的.黑点处相互粘成一列火车。
二、活动准备:
纸工书每人一张、剪刀、固体胶、火车示范画一张、视频《火车来了》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坐过什么车去旅游呀?(引导幼儿回答:汽车、火车、飞机、轮船)
2、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火车是什么样的?火车上有什么?(人物、动物)他们坐着火车去哪里?(去旅行)
3、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坐火车?那我们今天自己动手做一列火车,让火车带着我们一起去旅行好吗?
4、制作火车的过程:
①教师拿出一张纸工书,边剪边讲解,告诉幼儿是沿着四周的实线剪。
②剪下车头和车身后就沿虚线对折,折出痕迹后在火车反面涂上固体胶,然后把火车接上粘好。(因两节车厢的连接点较小,提醒幼儿不要急于折叠,可在确认粘合处固定后再折)
③在每节车窗上画出自己想和他一起去旅行的伙伴。(提醒幼儿画车窗上的人物或动物时应当头顶相对)
5、幼儿完成作品后,启发幼儿手持列车说说自己想到什么地方去玩?
6、播放视频让幼儿跟着音乐开火车去旅行,在欢快的活动气氛中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故事里的对话,学习词:缩、硬、壳。
2、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表演故事。
3、遇事能动脑筋、想办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聪明的乌龟》教学挂图一幅,狐狸、乌龟、青蛙的图片及头饰,乌龟的手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胡老师想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仔细听:穿件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面四脚划,岸上慢慢爬。猜出是什么动物了吗?
幼:乌龟。
师:你们知道乌龟主要生活在哪里吗?
幼:乌龟主要生活在水里。
师:小朋友觉得乌龟聪明吗?
幼:不聪明,因为它做什么都很慢。
师:叶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乌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聪明的乌龟》。
(二)完整讲述故事,幼儿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师:故事听完了,老师有一些问题要问小朋友了。
提问:(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聪明的乌龟》)
(2)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乌龟、狐狸、青蛙)
(3)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看图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故事里的对话。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是在哪里?(池塘边)我们来看一看在池塘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哪里?(池塘边)青蛙在池塘边干什么?(捉害虫)这时候谁出现了?(狐狸)狐狸想干什么?(想吃了青蛙)狐狸是怎样靠近青蛙的?(轻轻地跑过去,(请幼儿模仿狐狸的动作))
(2)狐狸想吃青蛙,青蛙一点也不知道,情况变得很紧急,谁出现了?它是怎样救青蛙的?
(3)青蛙逃跑了,狐狸想干什么?乌龟是怎样做的?
(4)乌龟躲在壳里,狐狸吃不到它,狐狸说了什么?
(5)当狐狸说要把乌龟扔到天上去、扔到火盆里去的时候,乌龟是真的想要上天玩玩、要考考火吗?乌龟为什么要那样说?
(6)狐狸要把乌龟扔进池塘里,乌龟真的`害怕吗?为什么?
(7)狐狸把乌龟扔进水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狐狸最后怎么样了?
(8)小朋友觉得故事里的乌龟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龟呢?(聪明的乌龟,遇到事情的时候很冷静、能动脑筋)
(9)乌龟很聪明,表现在哪些地方?(可以用故事里的对话来表现)
(四)表演故事
师:小朋友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小朋友们自己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在表演的时候要把小动物的动作、表情都表现出来。
总结:小朋友们小动物们谁更聪明呀?我们遇到困难或者危险的时候要怎么做呢?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观察乌龟、倾听故事、启发提问等形式,帮孩子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了乌龟的聪明,懂得在遇到危险时,有时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来保护自己。
大班的孩子大多能够对一些简单的故事进行复述,特别是故事中的语言,更能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长的故事,幼儿的复述能力相对小了很多。所以,针对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这个课时,我让孩子们来表演这个故事,通过对故事的表演,加深印象,从而能更好的记住故事内容和其中的语言。对孩子来说,表演故事是他们感兴趣的,但单调的模仿对话也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在活动前,我便准备了相应角色的胸饰,并设计了场景。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我首先让孩子来练习角色对话;再请个别能力强的孩子在集体前表演,从我说旁边变为其他看的孩子说旁边;最后到小组分角色表演。这样一层一层环环相扣,孩子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了故事中角色的情绪变化。从而复述故事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陈昆:丰都县包鸾镇中心校幼儿园 本科 重教院 小数一级
1、锻炼幼儿体质。 教年:15
2、练习幼儿幷脚跳。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点: 练习幼儿幷脚跳。
二、 活动准备:
中型麻袋若干
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袋鼠宝宝做早操,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上听音乐做韵律操,尤其多做一些下肢运动,使腿部关节和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尝试自己练习跳的动作:
师:袋鼠宝宝们,你们都已经长大了,不能老要妈妈抱了,要学会自己走路。咱们袋鼠是怎样走路的,请小宝宝走给妈妈看。
2、教师请动作正确的幼儿来示范给大家看,提醒大家要双脚一起跳。
四、体育游戏:袋鼠赛跑
过程:
1、对幼儿及活动场地进行安全检查。
2、 组织幼儿做活动准备:随音乐组织幼儿做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跳跃运动和整体运动。
3、 带幼儿到场地,向幼儿介绍场地的布置,讲解、示范玩法:
4、织幼儿游戏,教师扮角色参加。
5、游戏适时结束。
6、组织幼儿做小鸟飞等放松动作。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都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点突出,幼儿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尤其在竞赛过程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进行,秩序较好。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0
【精选】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精选】09-01
大班教案(精选)08-28
(经典)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02-01
大班教案02-01
大班教案02-02
大班教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