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科学教案范文集合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 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胀大
空气 热胀冷缩
受冷 体积缩小。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磁铁,通过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筐操作材料:内有磁铁、回形针、螺丝帽、螺丝钉、硬币、布条、纸张、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片、泡沫等。
2、纸杯(内装带有回形针的小兔)若干、迷宫及钓鱼工具。
3、每人一张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 魔术表演,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事先准备一个磁铁小人,操控磁铁使小人翻滚跳跃)
2、讨论:小人为什么能跳舞?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人下面有一块铁片,随着塑料板下面的磁铁移动而移动。小人就能跳舞了。
二、尝试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
1、介绍材料,引导幼儿初步探索磁铁的特性。
指导语:小人会跳舞,有趣吗?(有趣)。老师给小朋友准备许多东西。(铁制品和非铁制品)。请你拿着磁铁去玩一玩筐里的东西,看小朋友有什么发现?
2、幼儿自由操作。
3、交流、分享发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再次操作,尝试记录
1、出示记录表,指导记录。
重点指导幼儿再次探索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不能吸住哪些东西?并把探索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再次操作并尝试记录。
3、交流:被吸住的东西是什么做的?没被吸住的`又是什么做的?
4、小结:铁制品能被磁铁吸住。
四、磁铁游戏
1、以玩魔术的口吻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磁铁真有趣,它不但会变魔术还会跟我们玩游戏呢。今天就让它带着小朋友们玩好吗?”
2、教师介绍游戏材料及方法。
3、提出游戏要求:
(1)救小兔时,不能把手和磁铁伸进这陷阱,只能用磁铁在陷阱外边想办法,否则就会被大灰狼发现;
(2)在带蜜蜂等动物走迷宫时,把动物放送到迷宫的入口就不能用手碰到这些动物,只能用磁铁在迷宫下面移动带着动物选择正确的路线走出迷宫。
(3)每人拿一根钓鱼杆,把钓钩放下就可以钓鱼了。
五、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小结:磁铁真好玩,因为它会吸铁,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磁铁碰碰家里的东西,找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让磁铁吸起来?磁铁还有什么秘密?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磁铁的磁力现象,用磁铁来发现生活中的铁制品。
2、探索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属性,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3、能主动探索,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磁铁、无机磁铁、回形针、橡皮、积木、纸团、铁片、塑料盆等
2、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磁铁,发现磁铁的磁力。
1、出示磁铁T:"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介绍操作材料,让幼儿用磁铁试试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起来。
T:"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出示)T:"老师把这些东西画在一张记录表上,请小朋友用筐里的小磁铁和它们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能被吸起来,请小组长进行记录,能吸起来就打个勾,不能被吸起来就打个叉,好吗?"
3、幼儿操作,教师个别引导。
4、教师总结。
T:"能被吸起来的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啊?"T:"所以磁铁能把铁做的东西吸起来。"
二、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两端,发现同级相斥、异极相吸现象。
1、幼儿初次探索。
T:"这个小磁铁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T:"小磁铁一头是红颜色,一头是蓝颜色。"T:"磁铁的两头还藏着一个小秘密,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用磁铁碰一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尝试,个别幼儿说一说)
2、幼儿再次探索,并进行记录。
T:"让我们的小磁铁再来碰一碰,这次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了。"T:"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个颜色的正方形贴纸,红色的贴纸代表磁铁红色的'一端,蓝色的贴纸代表蓝色的一端。如果你想用红色的一端去碰蓝色的一端,就把红色和蓝色的贴纸贴在表格的上面,下面一格记录你的发现结果,两个小朋友一组,好吗?"
3、教师总结T:"相同颜色碰到会相斥,不同颜色碰到会相吸。"
三、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找出无机磁铁的两端。
1、教师示范操作T:"老师这里有一块磁铁,和刚才我们玩的有什么不一样?"T:"那我们怎么把它的两头找出来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T:"老师有一个好办法,一起来看看吧。"教师示范,用红色的一头去碰,T:"瞧,被吸住了,那这一头是什么颜色?"(弹开的话是什么颜色?)教师在无机磁铁上贴上相应颜色的贴纸T:"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黑色磁铁,请你也来碰一碰,弹开的话是相同颜色,吸住了就是不同颜色,请你来试着找一找,好吗?"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评价幼儿的操作T:"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检查小朋友的小磁铁贴对了呢?"T:"用红色的去碰蓝色的,吸住了就是对的。"
4、幼儿检查,纠正错误四、利用磁铁相吸相斥的原理进行游戏,结束活动。
T:"小磁铁真好玩,瞧,它又变成了什么呢?"T:"小船上有什么?"T:"今天我们要到大海上去航行,小朋友来做船长,想想怎样让我们的小船航行起来呢?"T:"前进的话,应该怎么做?后退的话,应该怎么做?"T:"请小朋友自己来制作一艘小船,把小船上的双面胶撕掉,贴上磁铁,然后用另一块磁铁让小船航行起来吧。"
科学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序言的内容、特点和要求。
2、懂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懂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自主导学】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通行证(xíng) 蓬勃(pén) 提倡(chàng) 幻想(huàn)
B.遨游(áo) 猕猴(mí) 翅膀(bǎng) 网络(lu)
C.拓宽(tu) 羡慕(xiàn) 受益匪浅(fěi) 闭幕(mù)
D.编撰(zhuàn) 克隆(lóng) 如火如荼(chá) 绵羊(mi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电恼 庆幸 流传 图文并茂 B.提供 繁植 眼界 科教兴国
C.查阅 闭幕 决策 通俗易懂 D.热朝 简洁 精英 基本国策
3.序言,是 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 ”,内容多说明写作缘
由、经过、特点等。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读课文,试就下面内容筛选出相关语句。
科学的意义:。
科学飞跃发展的形势:。
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
【自主合作探究】
5.梳理脉络。
科技知识的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编撰的背景、目的
从小就要爱科学 (1) ——介绍、评价
(2) ——提出希望
6.《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是什么?
7.你是如何理解科技知识的意义的?(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8.⑴从一定角度上看,这句话确实没有错,因为在他的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句中“从一定角度上看”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⑵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我相信少年朋友们定会……(这里的“面对……轰鸣”能否删去?为什么?)
⑶如果说,在20世纪50年代初,扫除“文盲”一度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今天扫除“科盲”,也成为国家着力提倡之举……(在这两个句子中,“如果……那么……”表示的是什么关系?试作简要分析。)
9.文盲,是不识字的成年人;科盲,是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请就“文盲与科盲”的问题发表你的看法。
10.在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使自己具备科学素质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反馈检测】(14分)
10.填字组词.(4分)
图文并( ) 高( )猛进 如火如( ) 受益( )浅
11.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是 ( ) (4分)
①今天________“科盲”,也应成为国家着力提倡之举,这也是迎接新世纪对我
们的迫切要求。
②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________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
________了眼界和思路。
③我相信少年朋友们定会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长大了为
伟大的祖国________新发明,作出新成就。
A.排除 提供 拓展 创作 B.排除 提倡 拓展 创造
C.扫除 提供 拓宽 创造 D.扫除 提倡 拓宽 创作.
12.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
⑴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该书文字简介
⑵该书文字简洁……小读者们阅读后会受益匪浅。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2、观察青蛙卵孵化的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卵的构造。
【教学难点】经历一个饲养动物、观察孵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各种动物的卵,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放在透明水槽内的青蛙卵和水草。
分组:一个新鲜鸡蛋和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鲫鱼卵,蚕卵,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出示各种动物的卵。板书课题:动物的卵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动物的卵
(1)出示各种各样的.卵: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小组观察鸡蛋、鲫鱼卵、蚕卵:有什么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3)观察鸡蛋外形:
画一个鸡蛋;
用放大镜观察鸡蛋外壳:你有什么发现?
表面很粗糙;外壳有很多小孔;壳很脆容易破。
这些小孔有什么用?透气。
(4)观察鸡蛋的内部
观察:
打在盘中的鸡蛋:蛋清﹙蛋白﹚、蛋黄、胚﹙蛋黄上的小白点﹚、壳。
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
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蛋壳上有膜。指出蛋白、蛋黄、气室。
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蛋白供给养料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胚能发育成小鸡;气室提供氧气;蛋壳有保护作用。
2、青蛙卵的孵化观察指导
(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吗?
(2)讨论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记录表。
(3)学习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透明水槽。水草。
3、小鸡的孵化
(1)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鸡蛋,认识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2)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等。
(3)小鸡孵化的时间:大约3个星期。
三、小结
像青蛙、鸡、蚕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发放青蛙卵
五、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蛋白、蛋黄、气室、胚、壳、膜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
时间:大约3个星期。
教学后记:
7、动物的繁殖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动物的繁殖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点,都要受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情景再现,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新生命的可贵,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卵生和胎生的比较总结。
【教学准备】
演示:动物的繁殖活动视频资料,
分组:记录纸,纯牛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回顾:卵的构造。卵生动物。
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活动
二、探究过程
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自读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
(2)交流。
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并与子房里的胚珠结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动物和植物一样,动物也分为雄性和雌性,当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相结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开始孕育了。
(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
筑巢,发情,洄游,交尾,产卵,孵化等。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
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节肢类、软体类各举一种。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 胎生与胎生动物。
自读教材P38,思考: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
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2)哺乳。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回忆动物哺乳的情景。观看动物哺乳的视频。
观察纯牛奶。说说哺乳对新生命成长的优势。
(3)交流。
(4)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3、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几种方式。
(1) 列表(小组活动)。动物名称,繁殖方式。
(2) 汇报交流。
(3) 介绍其它繁殖方式:动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术。阅读P39—40资料库。
三、小结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四、质疑与讨论
(1)教师质疑: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为什么?
(2)学生质疑。
(3)讨论。
五、板书设计
7、动物的繁殖活动
﹙产卵孵化﹚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哺乳
植物繁殖--﹙受精﹚--动物繁殖
克隆技术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经典]科学教案09-25
(经典)科学教案07-28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科学教案[精选]09-09
科学教案12-15
科学教案12-15
科学教案12-15
科学教案12-16
科学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