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4-10-26 02:35:01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6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

  2、尝试对食物的名称进行分类。

  3、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风味小吃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风味小吃、展示各种风味小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向幼儿介绍各种风味小吃的名称及特点。

  二、同伴交流。

  1、师:“好了!小朋友们都知道这些风味小吃的`名称了,那我请小朋友们找出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后,去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告诉他为什么自己喜欢那种风味小吃。

  2、留心观察,适时指导幼儿,并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

  三、给风味小吃找家。

  教师舞台放用盒子制成香芋包、饺子、春卷、粽子等“风味小吃屋”,让幼儿把不同风味小吃的图片放到相应的风味小吃屋里。

  师:“我们都知道风味小吃的特点了!那小朋友们知不知道那些风味小吃是一家人呢?现在老师就考考小朋友们,把同是一家人的风味小吃,放入风味小吃屋里,看看哪些小朋友最能干!”

  四、游戏:风味小吃蹲。

  教师和幼儿分别戴各种画有风味小吃的头饰扮演各种风味小吃,如扮演五香条、鱼丸、春卷、粽子等。

  师:现在我们玩个游戏,小朋友先把自己要扮演的风味小吃的头饰先戴起来,再听老师说怎么玩这游戏,先从“春卷”的小朋友开始,“春卷”的小朋友边念边蹲:“春卷蹲,春卷跑,春卷蹲完粽子蹲。”这时扮演“粽子”的小朋友也是边念边蹲:“粽子蹲,粽子蹲,粽子蹲完肉包蹲。”这时肉包也是一样的,按着顺序,自己和旁边的小朋友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要搞清楚,念错的小朋友或被点到而没有蹲的小朋友或是没被点到的而蹲下的小朋友,不能和我们一起游戏,并表演一个节目给小朋友们和老师看,念儿歌时不一定要很快,可以由慢到快。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语言活动课,使幼儿对习惯的养成和倾听、动口、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这节语言活动课,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对一些接受新知能力较强的孩子,活动内容显得单一了些,和前面参与的积极性相比差了一些,其他的都很好。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兴趣,初步了解叙事诗。

  2、通过多媒体教学,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情感。

  3、在感知作品的基础上,初步体验诗歌中绿色、灰色所代表的意义。

  活动准备:

  1、制作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课件。

  2、大灰狼头饰,一只小鸟及鸟笼。

  3、幼儿操作图片若干,绿色的、灰色的牌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课件,让幼儿感受课件中景色的美,激发幼儿倾听诗歌的愿望。

  (1)、让幼儿欣赏课件背景,并说说看了后心里有什么感觉。

  背景中有"绿色的森林、绿色的草地、和绿色的小溪",处处都是绿色的美,让幼儿如身临其境一般,充分感受绿色的美,并为下面感受诗的意境做铺垫。

  引导幼儿用最美的语言描述背景。

  (2)、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多向思考。

  "就在这绿色的森林里,绿色的草地上,发生了一个故事,有只灰色的狐狸,躲进草丛,等候着小兔经过这里。"

  让幼儿在帮小兔想办法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

  (3)、设置疑问,激发幼儿听诗歌的欲望。

  2、引导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诗歌。幼儿讨论:小兔躲过灰色的狐狸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2)、欣赏第二遍诗歌。边提问边操作课件。

  3、分段欣赏诗歌,理解诗歌情节,初步体验情感。(定格背景)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都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地看一看。"

  (1)欣赏第一节,体验诗歌第一节的情感:

  问:"小朋友,你觉得这儿的环境怎么样,有哪些是绿色的?"

  (2)欣赏第二节,让幼儿感受狐狸的狡猾,小鸟的善良。问:

  a:"绿色的草地上谁来了,它为什么要躲进草丛呢?"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遇到了危险,你会躲吗?(扮演大灰狼的老师出现,师生一起表演躲。)

  b:"小兔知道吗?有谁知道?绿色的'小鸟是怎么做的?"

  (3)欣赏第三节、四节,让幼儿体验小兔的机智、聪明,狐狸的失望。问:

  a:"小兔知道后,它是怎么做的?"

  b:"它为什么顶着芭蕉叶呢?它是怎么走的?有谁会轻手轻脚的走?"

  c:"灰色的狐狸为什么要叹息?它只看见了什么?有谁会做叹息的样子"

  3、整体欣赏诗歌一遍,加深理解,进一步体验情感。

  师:"现在我们把诗歌再欣赏一次,如果你喜欢,可以轻轻地跟着说。"

  4、师幼共同朗诵诗歌,并尝试利用动作、表情、语气表现小动物的角色特征。

  5、迁移经验,玩游戏。

  (1)讨论:小兔安全地经过了草地,它想谢谢大家帮助了它,那是谁帮助了它呢?(绿色的小鸟,绿色的棕榈叶、森林、小溪、草地)

  问:"这么多的绿色帮助了小兔,你喜欢绿色吗?"

  师:生活中人们都非常喜欢绿色,常常把美好的事情用绿色来表示,把不美好的事情用灰色来表示。

  (2)玩游戏:看画面贴牌子.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这儿有一些小图画(画面内容1.小朋友浇花;2.落泪的小鸟站在被乱砍的树桩上;3.小朋友爬树;4.把垃圾扔进垃圾桶;5.工厂的烟囱冒着浓烟;6.小朋友们在植树;7.河面上浮着很多垃圾……)"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哪些画的内容是美好的,可以用绿色表示,哪些画的内容是不美好的,可以用灰色表示。

  6、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新《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到:“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执教这一活动时,我始终注意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表达、交流、猜测、模仿。

  传统的故事教学大多欣赏在前,分析在后,比较容易限制幼儿思维。此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因此,我采取了“故事分析前置法”和“关键处中断法”,通过电脑课件,引导幼儿在猜测中不断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刻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另外,关键的一点——环境的营造,包括教师本身的情绪和辅助工具(课件)的恰当使用。教师只有120%的投入进去,幼儿才可能100%地融入活动中,积极与教师一起“分析故事”“猜故事”,课件也必须尽量做得真实、有效,真正为教学服务。

  在活动的最后部分,我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中曾经害怕并克服害怕的经历,以及在汶川大地震这个事件中的所看所闻,大胆表述,发散幼儿思维,充分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并让幼儿在此氛围中感受勇敢、学习勇敢。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投入状态较好,发言积极,兴趣浓厚,课堂气氛较活泼。

  此次活动还可做下一步的延伸,如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如果你一个人在家会怎么办?”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可多组织幼儿进行讲述,如“如果突然停电了怎么办”“如果地球没有了吸引力会怎么样?”等等,引导幼儿大胆想,大胆说,并逐渐学会推理、分析,再到有据猜测,互相辩论,以真正提高幼儿积极思维和有效学习的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2、引导幼儿了解菜籽油的来历,感知整个生产油的过程。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认识事物能力及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参观油菜花;参观生产菜籽油的车间。

  2、影像资料、图片、成熟的菜籽种子、未放油的菜及放油的菜。

  活动过程:

  一、通过播放音像资料,结合看到的实物感知油菜花。

  1、播放音像资料,让幼儿感知田野里油菜花的美丽。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油菜花的'颜色、形状,闻到的油菜花的味道,摸到的油菜花及未成熟种子的感觉。

  3、师小结。

  二、结合实物,认识成熟的油菜籽种子。

  1、每小组发一碗油菜籽种子,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

  2、交流对油菜籽种子的认识,激发幼儿对怎样产菜籽油的好奇心。

  三、了解生产菜油的整个过程。

  1、结合自己到生产车间看到的,交流产菜油的过程。

  2、播放音像资料,让幼儿充分感知生产油的全过程。

  四、引导幼儿了解油的价值。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两盘菜,一盘是放油的菜,一盘是未放油的菜,请幼儿品尝。

  2、交流放油的菜和未放油的菜在味道上有什么不同。

  3、交流菜油的各个不同的价值。

  活动延伸:

  1、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芝麻种植区,参观生产香油车间。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单页、多页、跳页等阅读方式,观察、解读画面,逐步构建故事情节。

  2.感知绘本中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以及文字表现的特殊方式。

  3.大胆猜测、表达故事情节,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画过自己心中"可怕的大妖怪"。

  物质材料准备:绘本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讨论、对比"妖怪",产生阅读兴趣。

  1.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大妖怪。

  "前段时间,我们一起画了可怕的大妖怪,谁来说说你觉得可怕的大妖怪是什么样的?"

  2.看看绘本故事中的大妖怪。

  "你觉得这大妖怪可怕吗?为什么?"

  二、观察、解读画面,构建故事情节。

  1.音乐烘托,了解大妖怪的"可怕"之处。

  "为什么小动物会觉得大妖怪很可怕呢?""大妖怪是怎么吓唬小动物们的?""为什么这个"呔"要这么大呢?你们能来学一学大妖怪出来吓唬动物们的样子吗?"

  2.单页阅读,猜测大妖怪的新乐趣。

  "有一天,大妖怪又重新找到了乐趣,你们猜猜,他发现了什么?又打算怎么做呢?"

  3.多页阅读,感受大妖怪的心情转变。

  "谁来说一说,发生了一件怎样奇怪的事情?""这两页你们看懂了吗?这里讲了什么?""为什么来到山下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那么大呢?""大妖怪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巨大,而它自己是那么渺小,心里会怎么想呢?""谁来说说怎么回事?这只大兔子是从哪里来的?"

  4.跳页阅读,讨论大妖怪的变化。

  "谁来说说大妖怪和小动物之间有了什么变化?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完整阅读绘本,分享交流情感。

  1.完整阅读,感知故事的结尾。

  "大妖怪为什么最后会和动物们成为朋友的?"

  2.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想。

  "你喜欢这只大妖怪吗?说说你的理由。""如果你是大妖怪,平时你会怎样和小动物们相处呢?"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发展线索,大胆讲述。

  2.丰富动词:推、蹬、撬、扒、扎等,能积极猜想、交流、表演故事。

  3.知道面对困难不害怕、不放弃,大家齐心协力,再大的问题也会变得渺小。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经过一定筛减改编,去掉文字)

  2.小图卡(人手一张,4张一循环)

  活动过程:

  一、PPT图片导入,引导幼儿局部观察。

  音效:咚~~~

  1."松鼠先生家门口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奇怪的东西掉在树枝上,它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幼儿猜想。

  2.展示整幅图片,听松鼠先生的录音:"这是月亮吗?又大又圆,还泛着淡黄色的光。"幼儿复述松鼠先生的想法。

  二、阅读图书(PPT),感知讲述故事发展的情节。

  1.观察松鼠的动作图片,理解、体验动词推、蹬。

  教师小结:松鼠一会儿……一会儿……,可是不管松鼠怎么使劲儿,月亮一动也不动,为什么呀?"

  2.选图讲述刺猬的遭遇,丰富动词:撬、扒。

  教师小结:"骨碌碌,月亮飞快地滚了起来,一下子插到了山羊的角上"(月亮插在山羊角上,刺猬扎在月亮上)

  3.讲述山羊摆脱月亮的办法。

  (1)阅读小图片,(人手一张,4人一循环),幼儿自由讲述山羊的遭遇,也可以和同伴图片连起来一起说说。

  (2)切换大图片,观察山羊的动作连续的路径图,提炼动词:使劲甩,用力跳,蹭来蹭去,向前冲,完整讲述。

  (3)幼儿分组表演。(4人一组),动作体验:山羊的困境。

  (4)幼儿讨论: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山羊?

  4.讲述小老鼠帮助山羊的方法。

  (1)局部观察,讲述小老鼠的.办法。

  (2)教师小结:在小老鼠们齐心协力的帮助下,山羊终于摆脱了月亮。

  5.设置疑问,集体讲述动物们的成功。

  (1)"山羊自由了,刺猬自由了,老鼠们也填饱肚子了……""可是动物们开心吗?为什么?"

  (2)集体讲述表演,体验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

  三、迁移经验,提升情感。

  1.观察最后一幅图片"月亮终于回到了天上!",一起祈祷:"快点,快点,变回以前那个样子吧!"

  2.情感提升: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像故事里的动物们一样,遇到困难不害怕、不放弃,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一定会收获成功和快乐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1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2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5-18

大班比尾巴语言活动教案03-3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春天03-22

大班语言《a的认识》活动教案03-1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1-26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12-30

大班语言区活动教案04-02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教案05-30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6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

  2、尝试对食物的名称进行分类。

  3、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风味小吃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风味小吃、展示各种风味小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向幼儿介绍各种风味小吃的名称及特点。

  二、同伴交流。

  1、师:“好了!小朋友们都知道这些风味小吃的`名称了,那我请小朋友们找出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后,去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告诉他为什么自己喜欢那种风味小吃。

  2、留心观察,适时指导幼儿,并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

  三、给风味小吃找家。

  教师舞台放用盒子制成香芋包、饺子、春卷、粽子等“风味小吃屋”,让幼儿把不同风味小吃的图片放到相应的风味小吃屋里。

  师:“我们都知道风味小吃的特点了!那小朋友们知不知道那些风味小吃是一家人呢?现在老师就考考小朋友们,把同是一家人的风味小吃,放入风味小吃屋里,看看哪些小朋友最能干!”

  四、游戏:风味小吃蹲。

  教师和幼儿分别戴各种画有风味小吃的头饰扮演各种风味小吃,如扮演五香条、鱼丸、春卷、粽子等。

  师:现在我们玩个游戏,小朋友先把自己要扮演的风味小吃的头饰先戴起来,再听老师说怎么玩这游戏,先从“春卷”的小朋友开始,“春卷”的小朋友边念边蹲:“春卷蹲,春卷跑,春卷蹲完粽子蹲。”这时扮演“粽子”的小朋友也是边念边蹲:“粽子蹲,粽子蹲,粽子蹲完肉包蹲。”这时肉包也是一样的,按着顺序,自己和旁边的小朋友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要搞清楚,念错的小朋友或被点到而没有蹲的小朋友或是没被点到的而蹲下的小朋友,不能和我们一起游戏,并表演一个节目给小朋友们和老师看,念儿歌时不一定要很快,可以由慢到快。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语言活动课,使幼儿对习惯的养成和倾听、动口、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这节语言活动课,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对一些接受新知能力较强的孩子,活动内容显得单一了些,和前面参与的积极性相比差了一些,其他的都很好。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兴趣,初步了解叙事诗。

  2、通过多媒体教学,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情感。

  3、在感知作品的基础上,初步体验诗歌中绿色、灰色所代表的意义。

  活动准备:

  1、制作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课件。

  2、大灰狼头饰,一只小鸟及鸟笼。

  3、幼儿操作图片若干,绿色的、灰色的牌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课件,让幼儿感受课件中景色的美,激发幼儿倾听诗歌的愿望。

  (1)、让幼儿欣赏课件背景,并说说看了后心里有什么感觉。

  背景中有"绿色的森林、绿色的草地、和绿色的小溪",处处都是绿色的美,让幼儿如身临其境一般,充分感受绿色的美,并为下面感受诗的意境做铺垫。

  引导幼儿用最美的语言描述背景。

  (2)、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多向思考。

  "就在这绿色的森林里,绿色的草地上,发生了一个故事,有只灰色的狐狸,躲进草丛,等候着小兔经过这里。"

  让幼儿在帮小兔想办法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

  (3)、设置疑问,激发幼儿听诗歌的欲望。

  2、引导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诗歌。幼儿讨论:小兔躲过灰色的狐狸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2)、欣赏第二遍诗歌。边提问边操作课件。

  3、分段欣赏诗歌,理解诗歌情节,初步体验情感。(定格背景)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都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地看一看。"

  (1)欣赏第一节,体验诗歌第一节的情感:

  问:"小朋友,你觉得这儿的环境怎么样,有哪些是绿色的?"

  (2)欣赏第二节,让幼儿感受狐狸的狡猾,小鸟的善良。问:

  a:"绿色的草地上谁来了,它为什么要躲进草丛呢?"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遇到了危险,你会躲吗?(扮演大灰狼的老师出现,师生一起表演躲。)

  b:"小兔知道吗?有谁知道?绿色的'小鸟是怎么做的?"

  (3)欣赏第三节、四节,让幼儿体验小兔的机智、聪明,狐狸的失望。问:

  a:"小兔知道后,它是怎么做的?"

  b:"它为什么顶着芭蕉叶呢?它是怎么走的?有谁会轻手轻脚的走?"

  c:"灰色的狐狸为什么要叹息?它只看见了什么?有谁会做叹息的样子"

  3、整体欣赏诗歌一遍,加深理解,进一步体验情感。

  师:"现在我们把诗歌再欣赏一次,如果你喜欢,可以轻轻地跟着说。"

  4、师幼共同朗诵诗歌,并尝试利用动作、表情、语气表现小动物的角色特征。

  5、迁移经验,玩游戏。

  (1)讨论:小兔安全地经过了草地,它想谢谢大家帮助了它,那是谁帮助了它呢?(绿色的小鸟,绿色的棕榈叶、森林、小溪、草地)

  问:"这么多的绿色帮助了小兔,你喜欢绿色吗?"

  师:生活中人们都非常喜欢绿色,常常把美好的事情用绿色来表示,把不美好的事情用灰色来表示。

  (2)玩游戏:看画面贴牌子.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这儿有一些小图画(画面内容1.小朋友浇花;2.落泪的小鸟站在被乱砍的树桩上;3.小朋友爬树;4.把垃圾扔进垃圾桶;5.工厂的烟囱冒着浓烟;6.小朋友们在植树;7.河面上浮着很多垃圾……)"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哪些画的内容是美好的,可以用绿色表示,哪些画的内容是不美好的,可以用灰色表示。

  6、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新《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到:“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执教这一活动时,我始终注意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表达、交流、猜测、模仿。

  传统的故事教学大多欣赏在前,分析在后,比较容易限制幼儿思维。此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因此,我采取了“故事分析前置法”和“关键处中断法”,通过电脑课件,引导幼儿在猜测中不断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刻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另外,关键的一点——环境的营造,包括教师本身的情绪和辅助工具(课件)的恰当使用。教师只有120%的投入进去,幼儿才可能100%地融入活动中,积极与教师一起“分析故事”“猜故事”,课件也必须尽量做得真实、有效,真正为教学服务。

  在活动的最后部分,我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中曾经害怕并克服害怕的经历,以及在汶川大地震这个事件中的所看所闻,大胆表述,发散幼儿思维,充分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并让幼儿在此氛围中感受勇敢、学习勇敢。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投入状态较好,发言积极,兴趣浓厚,课堂气氛较活泼。

  此次活动还可做下一步的延伸,如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如果你一个人在家会怎么办?”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可多组织幼儿进行讲述,如“如果突然停电了怎么办”“如果地球没有了吸引力会怎么样?”等等,引导幼儿大胆想,大胆说,并逐渐学会推理、分析,再到有据猜测,互相辩论,以真正提高幼儿积极思维和有效学习的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2、引导幼儿了解菜籽油的来历,感知整个生产油的过程。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认识事物能力及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参观油菜花;参观生产菜籽油的车间。

  2、影像资料、图片、成熟的菜籽种子、未放油的菜及放油的菜。

  活动过程:

  一、通过播放音像资料,结合看到的实物感知油菜花。

  1、播放音像资料,让幼儿感知田野里油菜花的美丽。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油菜花的'颜色、形状,闻到的油菜花的味道,摸到的油菜花及未成熟种子的感觉。

  3、师小结。

  二、结合实物,认识成熟的油菜籽种子。

  1、每小组发一碗油菜籽种子,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

  2、交流对油菜籽种子的认识,激发幼儿对怎样产菜籽油的好奇心。

  三、了解生产菜油的整个过程。

  1、结合自己到生产车间看到的,交流产菜油的过程。

  2、播放音像资料,让幼儿充分感知生产油的全过程。

  四、引导幼儿了解油的价值。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两盘菜,一盘是放油的菜,一盘是未放油的菜,请幼儿品尝。

  2、交流放油的菜和未放油的菜在味道上有什么不同。

  3、交流菜油的各个不同的价值。

  活动延伸:

  1、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芝麻种植区,参观生产香油车间。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单页、多页、跳页等阅读方式,观察、解读画面,逐步构建故事情节。

  2.感知绘本中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以及文字表现的特殊方式。

  3.大胆猜测、表达故事情节,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画过自己心中"可怕的大妖怪"。

  物质材料准备:绘本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讨论、对比"妖怪",产生阅读兴趣。

  1.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大妖怪。

  "前段时间,我们一起画了可怕的大妖怪,谁来说说你觉得可怕的大妖怪是什么样的?"

  2.看看绘本故事中的大妖怪。

  "你觉得这大妖怪可怕吗?为什么?"

  二、观察、解读画面,构建故事情节。

  1.音乐烘托,了解大妖怪的"可怕"之处。

  "为什么小动物会觉得大妖怪很可怕呢?""大妖怪是怎么吓唬小动物们的?""为什么这个"呔"要这么大呢?你们能来学一学大妖怪出来吓唬动物们的样子吗?"

  2.单页阅读,猜测大妖怪的新乐趣。

  "有一天,大妖怪又重新找到了乐趣,你们猜猜,他发现了什么?又打算怎么做呢?"

  3.多页阅读,感受大妖怪的心情转变。

  "谁来说一说,发生了一件怎样奇怪的事情?""这两页你们看懂了吗?这里讲了什么?""为什么来到山下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那么大呢?""大妖怪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巨大,而它自己是那么渺小,心里会怎么想呢?""谁来说说怎么回事?这只大兔子是从哪里来的?"

  4.跳页阅读,讨论大妖怪的变化。

  "谁来说说大妖怪和小动物之间有了什么变化?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完整阅读绘本,分享交流情感。

  1.完整阅读,感知故事的结尾。

  "大妖怪为什么最后会和动物们成为朋友的?"

  2.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想。

  "你喜欢这只大妖怪吗?说说你的理由。""如果你是大妖怪,平时你会怎样和小动物们相处呢?"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发展线索,大胆讲述。

  2.丰富动词:推、蹬、撬、扒、扎等,能积极猜想、交流、表演故事。

  3.知道面对困难不害怕、不放弃,大家齐心协力,再大的问题也会变得渺小。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经过一定筛减改编,去掉文字)

  2.小图卡(人手一张,4张一循环)

  活动过程:

  一、PPT图片导入,引导幼儿局部观察。

  音效:咚~~~

  1."松鼠先生家门口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奇怪的东西掉在树枝上,它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幼儿猜想。

  2.展示整幅图片,听松鼠先生的录音:"这是月亮吗?又大又圆,还泛着淡黄色的光。"幼儿复述松鼠先生的想法。

  二、阅读图书(PPT),感知讲述故事发展的情节。

  1.观察松鼠的动作图片,理解、体验动词推、蹬。

  教师小结:松鼠一会儿……一会儿……,可是不管松鼠怎么使劲儿,月亮一动也不动,为什么呀?"

  2.选图讲述刺猬的遭遇,丰富动词:撬、扒。

  教师小结:"骨碌碌,月亮飞快地滚了起来,一下子插到了山羊的角上"(月亮插在山羊角上,刺猬扎在月亮上)

  3.讲述山羊摆脱月亮的办法。

  (1)阅读小图片,(人手一张,4人一循环),幼儿自由讲述山羊的遭遇,也可以和同伴图片连起来一起说说。

  (2)切换大图片,观察山羊的动作连续的路径图,提炼动词:使劲甩,用力跳,蹭来蹭去,向前冲,完整讲述。

  (3)幼儿分组表演。(4人一组),动作体验:山羊的困境。

  (4)幼儿讨论: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山羊?

  4.讲述小老鼠帮助山羊的方法。

  (1)局部观察,讲述小老鼠的.办法。

  (2)教师小结:在小老鼠们齐心协力的帮助下,山羊终于摆脱了月亮。

  5.设置疑问,集体讲述动物们的成功。

  (1)"山羊自由了,刺猬自由了,老鼠们也填饱肚子了……""可是动物们开心吗?为什么?"

  (2)集体讲述表演,体验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

  三、迁移经验,提升情感。

  1.观察最后一幅图片"月亮终于回到了天上!",一起祈祷:"快点,快点,变回以前那个样子吧!"

  2.情感提升: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像故事里的动物们一样,遇到困难不害怕、不放弃,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一定会收获成功和快乐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1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2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5-18

大班比尾巴语言活动教案03-3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春天03-22

大班语言《a的认识》活动教案03-1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1-26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12-30

大班语言区活动教案04-02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教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