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口语交际教案

口语交际教案

时间:2024-06-23 16:09:1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口语交际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口语交际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口语交际教案锦集七篇

口语交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⒈激发与人交际的兴趣,认识常见的蔬菜,愿意把自己爱吃的蔬菜介绍给大家。

  ⒉学习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能用几句话介绍蔬菜的样子、颜色、味道、营养等。

  ⒊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听话时认真用礼貌,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重点:激发与人交际的兴趣,认识常见的蔬菜,愿意把自己爱吃的蔬菜介绍给大家。

  教学难点:能用几句话介绍蔬菜的`样子、颜色、味道、营养等。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

  教学准备:准备本课放大的彩色图,学生准备一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出课题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准备的图片,从认识蔬菜入手,引出话题,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二创设情景,激励交流

  ⒈在学生有兴趣说的基础上,拿出他们喜欢吃的蔬菜先同桌互相说说:你喜欢吃什么蔬菜?为什么?(说蔬菜的样子、颜色、味道、营养等)再分小组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⒉在小组充分说的基础上,请学生上台介绍,锻炼当众说话的勇气,并注意说话时态度要自然大方。

  ⒊要求其余学生注意倾听,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师小结

  表扬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有机渗透说话、听话要求。

  四拓展延伸

  ⒈画下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向别人介绍。

  ⒉向父母了解蔬菜的吃法。

  ⒊把自己喜欢吃的蔬菜用语言写出来,介绍给大家。

  板书:

  我爱吃的蔬菜

  爱吃的蔬菜:

  萝卜、南瓜、花菜

  爱吃的原因:

  好看、好吃、有营养

口语交际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黧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展示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赏评。

口语交际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过做小记者的经历吗?做小记者,首先得学会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报道成败的关键,也是记者工作成败的关键。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森,福尔斯曼甚至这样认为:“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采访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那么采访有什么要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把你认为重点的内容画下来,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2.采访人物有何要求?

  三、反馈交流

  明确:(采访人物的要求。

  1.要尽可能多地了解采访对象,了解得像一个“未见面的老朋友或亲人”一样。

  2.要自信、放松、热情、诚恳,要努力创造交谈的融洽气氛,设法打开对方l的话匣子。

  3.所提的问题要具体,要有特点,要扣住采访目的,切忌简单、肤浅、笼统,缺乏系统性。)

  四、技能操作

  选择一位受表彰的同学作为采访对象,作一次模拟采访,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信息确定一个采访主题,作采访笔录。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推选出一名小记者进行采访。

  五、拓展训练

  (如无时间,可放在课外。)

  三五人为一小组,采访学校的一位优秀教师。

  要求:因为采访对象不是自己的同龄人,对老师的情况显然不如对朝夕相处的'同学了解得那样深刻,更应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可分别从不同的渠道去了解采访对象,采访时亦宜确定一个主题。老师对学生的采访一般是全力支持的,因此,不必胆怯,而应自信、放松地进行采访。

  六、梳理巩固

  谈自己的收获。

口语交际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口语交际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讲报、评报》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第十一册“积累.运用二”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这与第一组的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相承,通过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设计、书写、讲报、评报等系列活动与予学生启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看法的能力。

  设计理念:

  1、创设交际的真实情景。虚假的情景脱离了学生生活,即使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但无奈在学生心中没有相关体验,激不起半点涟漪,又怎能启发他们的思维,进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呢?因此,语文教学的外延应是生活的外延,在真实的情景中才可以挖掘出学生真正的思维,才可以促进学生真正的思考。

  2、平等对话,开放互动的体现。作为当代教师,处于终身学习当中,迅速地适应变化是现代人的基本功,因此要和学生的心灵沟通交融,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实实在在地“放下架子”,师生平等对话,才能和学生互动起来。

  3、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和个体本位教育价值观的统一。在活动中,学生既要敢于表达、学会表达,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声音,这一小小的习惯,既是做合格公民和学习知识的需要,还体现了这两种教育价值观的整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有一个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看法的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和老师都准备

  一张设计好的手抄报并准备好解说词。

  2、在教室或走廊布置和张贴手抄报。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现在商品展、摄像展、电影展、书画展……比比皆是,今天我们也要举办一次属于我们的展览——手抄报展。不同的是我们自己设计作品,自己当一回解说员,你们说好吗?

  (设计意图:一堂口语交际课,能否激发学生的交际欲,与语文教师的“导”有直接关系。话题一出,不导则矣,对多数学生来说,则是苦差事。因此,导语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可等闲视之。)

  二、设置情景,师生互动。

  1、老师把准备好的手抄报拿出来贴在黑板上。

  2、导语:同学们,你们看到老师这一张手抄报感觉怎么样?说说你们的看法或感想。

  A生:老师,您那一张真好看……

  B生:老师,您的图案是哪里找的,我

  怎么没想到呢?

  C生:老师,您的字真漂亮……

  D生:老师,您的花边修饰不大妥当,我觉得应该换热烈一点的……

  3、师生交际:老师(解说员)认真介绍这一张手抄报的布局,选择的材料和突出的主题。学生积极主动向老师(解说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等。

  4、组织学生及时评价。

  导言:老师很高兴能倾听到你们的声音,你们对老师设计的这一张手抄报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A生:整体上给人的感觉不错,但一些细小的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好,比如中间的“庆祝国庆”四个字要是用黑体字会更好。

  B生:老师,这一张手抄报的主图还不够突出……

  C生:我觉得您的手抄报比我的还差一点……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口语交际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要求和作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为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树立起牢固的主体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老师头脑里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写”而是“人”,老师在设计口语交际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

  三、小组练说,生生互动。

  1、两个人一组,(一人当解说员,一

  人扮参观者)相互交替练说。

  2、由一人当解说员,多人扮参观者,面对全班表演时的对话。

  3、老师适时引导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交流看法。

  4、学生自由交际,让每一位同学为自己办的报当解说员,其他同学自由欣赏、交流。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讲真话,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交际的积极性。)

  四、自主探索,学会交流。

  1、导言:刚才听了同学们的精彩解说和提出自己的看法真让老师大开眼界,那你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谁的手抄报办得最有特色,不是吗?

  2、五个人为一个小组,学生和老师自由组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指出每一张手抄报突出的特色,及时让学生评价。

  3、推荐几张具有代表性的手抄报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应是学生合作交流的平等对话者,对学生多加鼓励与指出学生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同等重要。评价时要恰当,教师的评价有“客观评定”和“激发动机”的双重功能。只要是学生愿意表达的,或者尽管还有的问题很幼稚,教师还是应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

  五、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同学之间的沟通,老师也从同学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今后我们一定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好好说、用功学,丰富自己的语言,训练自己的口才,不要放过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争取说得更好,交流得更精彩!

  2、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当好解说员,为别班的同学解说自己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的同时,还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展示学生个性。交际中,首先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自由组合排练解说词,并在课外表演、评议。课堂成为了萌发学生联想比较、综合抉择、开拓创新的阵地,课堂上充满了人文的阳光。课外又成了学生继续学习发展的另一方热土)

口语交际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①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②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预设

  执教者个性化调整

  教学环节

  一、铺垫孕伏.

  二、探求新知

  三、实践应用

  四、全课总结

  五、拓展练习

  六、作业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①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②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③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④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①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③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②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①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③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④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①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口语交际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同学之间密切的合作与交流,能感受到自己在分工与合作的角色中的快乐和自豪。

  教学重点:

  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纸盒、纸板、胶水等

  板书设计:

  做小房子

  教学过程:

  一、 积累生活材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和家人在自己喜欢的房子里面生活,老师知道同学们家的房子都很漂亮,你愿意介绍一下你自己家的样子吗?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小房子。)

  二、 设计规划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名小小的设计师,来建造一所自己喜欢的小房子吧!

  1、小组内互相商量,打算建造一所怎样的房子?

  2、说一说小组的设计。其余的小组给提些建议。

  三、合作施工

  1、 和小组商量一下,怎样分工合作。

  2、 小组内成员各负其责,开始建筑。在建筑过程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遇到建筑困难共同克服,可以请别组帮忙,可以与老师沟通。

  四、房屋推销会。

  1、 给自己组建筑的房子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2、 向大家推销自己组的房子,可以说说小房子的设计风格,房屋的.布置,各个房舍的用途等。

  3、 品评欣赏其余小组的房子。

  五、评选优秀建筑师和最佳建筑组。

  小组内互相商量并设计,着实让孩子真真切切当了一次小小的设计师,学生在心灵的自由天地中尽情地扮演着生活中的角色,同时是孩子在这样的气氛下得到良好的锻炼。

《【精品】口语交际教案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口语交际教案】相关文章:

口语交际教案05-18

《口语交际》教案02-27

口语交际教案04-15

口语交际教案【热门】03-23

【推荐】口语交际教案03-10

《口语交际》的优秀教案03-08

《口语交际:商量》教案03-10

【热】口语交际教案03-10

口语交际优秀教案03-11

口语交际《商量》教案12-22

【精品】口语交际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口语交际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口语交际教案锦集七篇

口语交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⒈激发与人交际的兴趣,认识常见的蔬菜,愿意把自己爱吃的蔬菜介绍给大家。

  ⒉学习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能用几句话介绍蔬菜的样子、颜色、味道、营养等。

  ⒊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听话时认真用礼貌,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重点:激发与人交际的兴趣,认识常见的蔬菜,愿意把自己爱吃的蔬菜介绍给大家。

  教学难点:能用几句话介绍蔬菜的`样子、颜色、味道、营养等。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

  教学准备:准备本课放大的彩色图,学生准备一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出课题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准备的图片,从认识蔬菜入手,引出话题,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二创设情景,激励交流

  ⒈在学生有兴趣说的基础上,拿出他们喜欢吃的蔬菜先同桌互相说说:你喜欢吃什么蔬菜?为什么?(说蔬菜的样子、颜色、味道、营养等)再分小组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⒉在小组充分说的基础上,请学生上台介绍,锻炼当众说话的勇气,并注意说话时态度要自然大方。

  ⒊要求其余学生注意倾听,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师小结

  表扬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有机渗透说话、听话要求。

  四拓展延伸

  ⒈画下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向别人介绍。

  ⒉向父母了解蔬菜的吃法。

  ⒊把自己喜欢吃的蔬菜用语言写出来,介绍给大家。

  板书:

  我爱吃的蔬菜

  爱吃的蔬菜:

  萝卜、南瓜、花菜

  爱吃的原因:

  好看、好吃、有营养

口语交际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黧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展示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赏评。

口语交际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过做小记者的经历吗?做小记者,首先得学会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报道成败的关键,也是记者工作成败的关键。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森,福尔斯曼甚至这样认为:“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采访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那么采访有什么要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把你认为重点的内容画下来,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2.采访人物有何要求?

  三、反馈交流

  明确:(采访人物的要求。

  1.要尽可能多地了解采访对象,了解得像一个“未见面的老朋友或亲人”一样。

  2.要自信、放松、热情、诚恳,要努力创造交谈的融洽气氛,设法打开对方l的话匣子。

  3.所提的问题要具体,要有特点,要扣住采访目的,切忌简单、肤浅、笼统,缺乏系统性。)

  四、技能操作

  选择一位受表彰的同学作为采访对象,作一次模拟采访,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信息确定一个采访主题,作采访笔录。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推选出一名小记者进行采访。

  五、拓展训练

  (如无时间,可放在课外。)

  三五人为一小组,采访学校的一位优秀教师。

  要求:因为采访对象不是自己的同龄人,对老师的情况显然不如对朝夕相处的'同学了解得那样深刻,更应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可分别从不同的渠道去了解采访对象,采访时亦宜确定一个主题。老师对学生的采访一般是全力支持的,因此,不必胆怯,而应自信、放松地进行采访。

  六、梳理巩固

  谈自己的收获。

口语交际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口语交际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讲报、评报》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第十一册“积累.运用二”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这与第一组的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相承,通过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设计、书写、讲报、评报等系列活动与予学生启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看法的能力。

  设计理念:

  1、创设交际的真实情景。虚假的情景脱离了学生生活,即使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但无奈在学生心中没有相关体验,激不起半点涟漪,又怎能启发他们的思维,进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呢?因此,语文教学的外延应是生活的外延,在真实的情景中才可以挖掘出学生真正的思维,才可以促进学生真正的思考。

  2、平等对话,开放互动的体现。作为当代教师,处于终身学习当中,迅速地适应变化是现代人的基本功,因此要和学生的心灵沟通交融,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实实在在地“放下架子”,师生平等对话,才能和学生互动起来。

  3、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和个体本位教育价值观的统一。在活动中,学生既要敢于表达、学会表达,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声音,这一小小的习惯,既是做合格公民和学习知识的需要,还体现了这两种教育价值观的整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有一个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看法的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和老师都准备

  一张设计好的手抄报并准备好解说词。

  2、在教室或走廊布置和张贴手抄报。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现在商品展、摄像展、电影展、书画展……比比皆是,今天我们也要举办一次属于我们的展览——手抄报展。不同的是我们自己设计作品,自己当一回解说员,你们说好吗?

  (设计意图:一堂口语交际课,能否激发学生的交际欲,与语文教师的“导”有直接关系。话题一出,不导则矣,对多数学生来说,则是苦差事。因此,导语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可等闲视之。)

  二、设置情景,师生互动。

  1、老师把准备好的手抄报拿出来贴在黑板上。

  2、导语:同学们,你们看到老师这一张手抄报感觉怎么样?说说你们的看法或感想。

  A生:老师,您那一张真好看……

  B生:老师,您的图案是哪里找的,我

  怎么没想到呢?

  C生:老师,您的字真漂亮……

  D生:老师,您的花边修饰不大妥当,我觉得应该换热烈一点的……

  3、师生交际:老师(解说员)认真介绍这一张手抄报的布局,选择的材料和突出的主题。学生积极主动向老师(解说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等。

  4、组织学生及时评价。

  导言:老师很高兴能倾听到你们的声音,你们对老师设计的这一张手抄报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A生:整体上给人的感觉不错,但一些细小的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好,比如中间的“庆祝国庆”四个字要是用黑体字会更好。

  B生:老师,这一张手抄报的主图还不够突出……

  C生:我觉得您的手抄报比我的还差一点……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口语交际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要求和作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为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树立起牢固的主体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老师头脑里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写”而是“人”,老师在设计口语交际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

  三、小组练说,生生互动。

  1、两个人一组,(一人当解说员,一

  人扮参观者)相互交替练说。

  2、由一人当解说员,多人扮参观者,面对全班表演时的对话。

  3、老师适时引导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交流看法。

  4、学生自由交际,让每一位同学为自己办的报当解说员,其他同学自由欣赏、交流。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讲真话,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交际的积极性。)

  四、自主探索,学会交流。

  1、导言:刚才听了同学们的精彩解说和提出自己的看法真让老师大开眼界,那你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谁的手抄报办得最有特色,不是吗?

  2、五个人为一个小组,学生和老师自由组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指出每一张手抄报突出的特色,及时让学生评价。

  3、推荐几张具有代表性的手抄报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应是学生合作交流的平等对话者,对学生多加鼓励与指出学生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同等重要。评价时要恰当,教师的评价有“客观评定”和“激发动机”的双重功能。只要是学生愿意表达的,或者尽管还有的问题很幼稚,教师还是应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

  五、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同学之间的沟通,老师也从同学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今后我们一定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好好说、用功学,丰富自己的语言,训练自己的口才,不要放过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争取说得更好,交流得更精彩!

  2、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当好解说员,为别班的同学解说自己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的同时,还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展示学生个性。交际中,首先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自由组合排练解说词,并在课外表演、评议。课堂成为了萌发学生联想比较、综合抉择、开拓创新的阵地,课堂上充满了人文的阳光。课外又成了学生继续学习发展的另一方热土)

口语交际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①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②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预设

  执教者个性化调整

  教学环节

  一、铺垫孕伏.

  二、探求新知

  三、实践应用

  四、全课总结

  五、拓展练习

  六、作业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①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②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③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④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①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③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②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①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③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④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①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口语交际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同学之间密切的合作与交流,能感受到自己在分工与合作的角色中的快乐和自豪。

  教学重点:

  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纸盒、纸板、胶水等

  板书设计:

  做小房子

  教学过程:

  一、 积累生活材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和家人在自己喜欢的房子里面生活,老师知道同学们家的房子都很漂亮,你愿意介绍一下你自己家的样子吗?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小房子。)

  二、 设计规划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名小小的设计师,来建造一所自己喜欢的小房子吧!

  1、小组内互相商量,打算建造一所怎样的房子?

  2、说一说小组的设计。其余的小组给提些建议。

  三、合作施工

  1、 和小组商量一下,怎样分工合作。

  2、 小组内成员各负其责,开始建筑。在建筑过程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遇到建筑困难共同克服,可以请别组帮忙,可以与老师沟通。

  四、房屋推销会。

  1、 给自己组建筑的房子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2、 向大家推销自己组的房子,可以说说小房子的设计风格,房屋的.布置,各个房舍的用途等。

  3、 品评欣赏其余小组的房子。

  五、评选优秀建筑师和最佳建筑组。

  小组内互相商量并设计,着实让孩子真真切切当了一次小小的设计师,学生在心灵的自由天地中尽情地扮演着生活中的角色,同时是孩子在这样的气氛下得到良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