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果树瀑布》教案范文汇编6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果树瀑布》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会课文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学会字词。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划分层次,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5、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图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解决。
2、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 人喧马嘶 喧嚣 缝隙 悬挂 漫天浮游 漂浮 聆听 胸膛
撩过来 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直泻而下 山回谷应 挟来 掩映 沉醉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三、指导分段
1、读文,说说每一小节写了些什么?
2、引导分段。
3、概括段意。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3、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再次出示图,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小黑板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
4、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
5、有感情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四、细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7、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7、小结6--7节意,与第5节合并。
8、导读第八自然段:
(1)齐读后,简价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2)小结段意:写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五、赏读全文:
1、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填空: 这是一篇--,写了我们在----,描绘了------------,讴歌了-----。
六、作业:
1、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造句:所以
板书设计
形态----宽
黄果树瀑布 声响----大
舒服极了
感受 灌满活力 挟来生机
作业设计:
一、组词
谛( )膛( )棋( )嚣( )
啼( )堂( )嘶( )器( )
二、照样子,写词语
凉丝丝
薄薄的
三、从文中抄3句比喻句。
四、找一些写瀑布的诗、散文读读,体会瀑布的特点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2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黄果树瀑布相关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
3.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
评价任务:
1.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
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3.诵读,与开初的朗读比比,哪一次更读出了雄壮的感觉?
4.作者的独特用的感受有哪些?
5.品味美妙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临水骋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自然的山水,古今中外的许多仁人志士,不由自主地敞开了自己生命的情怀。自然界中的山水给了作家们无穷无尽的灵感。《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写了小石潭的清澈,表达了心中的凄苦、悲凉、忧伤。自然的山水,除了给予作家排遣忧愁的灵感,还会给作家们对于壮美生命的感叹。因为自然之水不仅有静静的潭水的姿态,还有壮阔的瀑布、汹涌的潮头,同样给予作家们深刻的生命的启示。
本文中诗人于坚面对奔流而下的瀑布,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图片中的瀑布
用多媒体展示瀑布的图片,增强学生对瀑布的感性认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感知瀑布的形象。
简介有关黄果树瀑布的知识。
三、走近作家
由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学生相互补充。
教师补充:
于坚-----1954年生于昆明,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94的长诗《0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著名诗集有《空地》、《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忆没穿过天空的钉子》、《作为事件的诗歌》《飞行》,文集《棕皮手记》、《云南这边》等十余种。于坚开拓了诗坛口语写作的风气,他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
四、丰富自己的词语库
1.给加点字注音或填字:
无聊 耳膜 弥漫 合拢 崩裂 干瘪 倒tā ( )
zhèn( )耳欲聋 陈腔làn ( )调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别无二致:
震耳欲聋:
陈腔滥调:
学生自做,并相互检查,师补充修改。
五、声音的吟唱
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章,并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段落,同位之间互读。
注意诵读的抑扬顿挫。并相互评价。
教师指导朗读,要有激情、热情,读出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六、思路的流淌
本文是一篇游记,属于写景散文。常用的顺序就是浏览顺序。课文是如何按游览的顺序进行行文的?
自主思考
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
(一)、初识:老师的讲解(不激动)
(二)、初见:实地观察(无聊)
(三)、初闻:瀑布的声音(激动)
(四、接触:概念的复活(湿透)
七、组材的奥妙
1、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采用了什么顺序?
(入口处看瀑布----逐渐靠近瀑布----绕过瀑布抵达后面)
(由远及近,按照游览的顺序,展现黄果树瀑布,移步换景)
2、浏览全文,思考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有哪些变化?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句。
(不激动-----无聊------激动了-----复活了------湿透的话要说)
(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通过前后的对比,赞美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丽。)
3、文章开头两段写对黄果树瀑布的一般感觉甚至是无聊之感,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在表现手法上叫做什么?
(欲扬先抑---先表达对黄果树图片的不激动以及产生的无聊之感,然后突然转变看法,与后面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体验的瀑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好地衬托出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
八、思想的力量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把自己的灵魂融入对黄果树瀑布的描写之中,从自己对黄果树瀑布的'喜爱之情不断升华中透露出对人生的深刻见解:美感是充满生机的,需要用心灵进行透彻地感悟。
九、同类的相比
欣赏一首关于黄果树瀑布的诗歌。
翟培基先生为黄果树瀑布写的一首诗:
白水浩荡群山中,骤止断崖跌九重。
声若雷滚撼天地,势如江翻腾蛟龙。
万里晴空抛碧纱,飞雪喷珠耀彩虹。
水帘洞内观日落,云蒸霞蔚沐苍生。
第二课时
一、踏上探索之旅
回忆上节课讲的写法,并猜测如果让你具体生动地写瀑布,你会从哪些方面写?
学生可以试想。(学完文后,对比自己想法,可以找到差距,有较大的进步。)
二 、享受诵读之美
熟读课文的三、四段,体会作者对瀑布的描写。
指导学生用感情地读文章。要求读出瀑布的特点。并标出对于瀑布描写的句子。
可以自己读和小组内互读相结合。注意诵读的抑扬顿挫。并相互评价。
(从诵读中感知作品对于瀑布的生动描绘。)
三、感受形象之美
思考:作者描写了瀑布的哪些特点?
1、学生自主思考,并小组内讨论交流。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文中相关句子,并结合图片,深入理解瀑布的特点。
2、教师采用词语填空的方式总结(一方面可以理解瀑布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声音的巨大:它先是____我的耳朵,然后____了我的耳朵,最后是,————。
水气的潮湿:与此同时,我的开始____潮湿,我的____开始潮湿;再走近些,
我的____开始潮湿,我的____开始潮湿,我的____开始潮湿,我全身湿透,就像____。
气势的宏大:我感受着我的生命在巨大 的水声中的____、____ ,在潮湿中的 ____、____ 。
动态的壮美:我看见水柱像____ ,轰隆倒塌, ____倒在水里,把水____出了大坑。水在____ ,在____ ,在 ____ ,在____ ,在____ 。
四、感悟思想之美
1、作者为什么说“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顷刻间灰飞烟灭。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一个“灰飞烟灭”了,是指图片上的那个黄果树瀑布。那个缺少生机,缺少活力,没有生命的黄果树瀑布在这一刻消失了。而“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是指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内心感受的黄果树瀑布。它是真实的,“活的”黄果树瀑布。它让作者真正体味到的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2、这里是瀑布的声带,惟一发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话都听不见,哪怕你在赞美……
(想象奇特,比喻传神。瀑布的声音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声音比在外头更加强烈,这里加上“哪怕你在赞美……”更突出了瀑布天籁之音的宏大和美妙,同时,还赋予瀑布一个鲜明的“个性”:狂野任性,目中无人,纵情地唱着自己的歌。)
3、最后一段中两个“湿透”,如何理解?
(前一个“湿透”是通常意义的,物理性的,是指被水汔湿透身体,后一个“湿透”以形象夸张的比喻,形容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完全被瀑布所浸染,是心理性的,有强烈的抒情性。写了瀑布对自己生命情感的影响。)
五、品味语言之美
再读课文三、四段,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标画下来,认真品读,并做好批注,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提示:可以从以下角度品析
运用何种修辞手法。②调动了何种感官。③字、词运用的精妙之处。④写了瀑布的何种特点。⑤作者的内心感受、情感。
指导学生运用品析模式:运用……(手法),表现……(特点),表达……(情感)。
示例:
1、“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从高处向我合拢来,它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带给我的感受,使读者如见其景。
2、“于此同时,我的头发开始潮湿,我的外衣开始潮湿,我的内衣开始潮湿,我的皮肤开始潮湿,我是全身湿透,我像落汤鸡一样里里外外彻底湿透。”
这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水气的潮湿,表达了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无比喜爱。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黄果树瀑布的状美和与众不同的特点,今后在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
六、昭示个性光彩
课文写作者对黄果树瀑布以前间接地印象和后来身临其境的观感,会给我们对游记类的习作有何启发?
不能仅写那些走马观花所见的众所周知的东西,而是要亲近大自然,用心去观察、体验,抓住景物的特点,更要贴近自己的内心,写常人未能发现的,能真正引起自己内心激动或感动的独特体验,还要写的细致生动,富有感情。
作业设计:
写一篇游记,写出自己的个性感受,并注意运用本文学到的写作手法。
教后记:
1、本文是篇散文,想尽量教出散文的美感,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设计了大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吟诵的美感中领悟作品的语言之美。
2、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有两个层次,一是对于字面的表层意义的理解,另一种是对字面以下的深层的隐含的意义的理解。对于第一种,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基础,很容易把握。而对于第二种,大多数学生因没有丰富的积累和敏锐的语感,所以难于准确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这也是许多学生语文水平区别所在。许多学生认为语文不用学,也能考好,这只是对于第一层面的理解,而学好语文的最要本所在,应在于第二层,即对于文字隐含义的敏锐察觉与理解,而这也是语文难学好的原因所在。语文的易与难区分就在于处在何种层次。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深层的语文能力,在课文中不仅着眼于语文的一般能力即工具性的方面,更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语句内部的隐含义,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独特的特点,也是语文的美感所在。因此,本课中,第一课时设计对于文章表面的一般性理解,而第二课时则从词句入手,训练学生对于语句隐含义的把握。让学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教师加以适时的指导。效果较好。
3、本文内容较为简单,因此设计的题目虽多,但多是搜寻性问题,是对学生一般能力的锻炼。但对于作者的思想把握,即本文的核心价值,学生很难理解。本文实际是讲生命要有独特的、真实的感受。因此,在第二课时,对于这方面用图片进行了较多的引导。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布Y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它离我们很远,今天,老师利用电脑网络把它带到了我们大家眼前,让我们一起走近瀑布,去欣赏、领略一番吧!
2、看瀑布视频。
二、找中心句
1、浏览课文,从课文里找出一句话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由快速浏览后交流。
3、出示: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指导朗读
三、学文
1、明确学习目标: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从哪里体会到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也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2)练习朗读,把自己的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
2、学生自学。
3、交流:
(1)宛如白练:●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练习朗读。
(2)银雨撒金街:●看图,加深体会。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说“银雨”而不说“水花撒小镇”?
●练习朗读(指名读后请女生读)
(3)訇然作响
第一小节:●你从哪些词体会到?
●听瀑布的.声响视频。
●练习朗读。(自由练习后指名读,在齐读)
第二小节:●“千万架”真的是一千万架吗?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第六小节:●说说体会。
●练习朗读(自由读,想读的一起读)
4、小结:
我们从瀑布的形态宽、声音响两方面体会到了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补充?
(1)交流:·体会作者的感受。(第七小节)
·齐读。
(2)引读第八小节
四、.总结
1、此时此刻,徐霞客沉醉了,作者沉醉了,那我们呢?
2、你想对黄果树瀑布说些什么,进入讨论区,把感受写下来吧!
3、交流感受。
五、作业
浏览延伸区,选择喜欢的一处风景区游览后,任选一题回复在作品区。
★ 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其他人,注意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 仿写一处景物,尽可能多的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字词,理解词意,并会用词语造句。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2、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三、情感与价值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迁移导入
1、欣赏《黄果树瀑布》歌曲,引导学生说说由“瀑布”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2、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这其中总有缘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果树瀑布,去寻找答案吧。(欣赏图片)
二、初读感悟,领略壮观
1、看,这就是黄果树瀑布,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2、字词积累
3、作者看了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想一想作者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三、浏览全文,再次感知
思考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有哪些变化?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句。(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四、讨论探究
1、作者明知黄果树瀑布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风景,为什么原先看到图片并不特别激动?在黄果树看到旅游纪念品为什么还产生无聊之感?
2、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
3、文章里有几个黄果树瀑布?为什么说一个“灰飞烟灭”了,“另一个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五、揣摩品味。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教师指导揣摩。
六、学有所得,畅谈启发
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七、欣赏朗诵,升华感情
欣赏电视散文《黄果树瀑布礼赞》,学生畅所欲言。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了“我们”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闻、所见、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是一篇游记,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难点是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二、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教学侧重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其的表达作用,进而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识文字训练,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2.教师搜集黄果树瀑布以及徐霞客、叶圣陶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背诵、想象等多种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之壮美,体会大自然无限生机的魅力,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重点词句,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特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准确使用词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图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3.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
(2)读文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2.反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2)多形式,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假如你是老师,就课文内容,你想给同学提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相机指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介绍徐霞客,理解“沉醉”。
提问:是什么让徐霞客和作者“完全沉醉”了?
(三)学习课文,品读重点词句。
1.默读课文,勾画:黄果树瀑布是什么让人沉醉?
2.交流体会,指导读文2──4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机调整读文内容,并进行相应的学习指导。)
第2─3自然段
(1)生读文,感受瀑布声音“渐近渐响”和形态壮美的特点。
(2)多媒体出示语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和打比方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
·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3)填空,练习延伸。
多媒体出示句子: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像____________________。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__________________。
(4)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沉醉”,指导背诵。
第4自然段
(1)生读文谈体会。
(2)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勾画:“奇”在哪里?
(3)课件演示“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体会水花“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开浮游”。
(4)指导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结,体会黄果树的壮美景象让人“沉醉”。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可增加5──7自然段内容的交流学习。)
(四)布置作业
1.认真抄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写几句话,用上打比方的表达方法,描写一处景物的声音或形态。
附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
声音:渐近渐响
形态:雄伟壮观 沉醉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通过朗读等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感受黄果树瀑布壮美,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缝隙、悬挂、沉醉、掩映、气势非凡、
2.总结第一课时学习内容: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像让人沉醉。
3.导入新课:读读课文5──7自然段,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二)学习课文,品读重点词句。
1.自由读文5──7自然段,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2.生交流,师指导。
(1)“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作者观察瀑布的位置发生变化。
学习写作方法:这种按游览顺序而写的方法叫“移步换景”。
(2)不仅有作者的所见、所闻,还有作者的所感,借物抒情。
黄果树瀑布壮美的气势、轰鸣的声浪挟着大自然那无限生机,给人以性情的陶冶,更令人“沉醉”。
3.品读重点句子,有感情朗读。
(1)生默读课文,勾画:体现大自然无限生机的句子。
(2)读句子,谈体会,学习表达方法。
·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①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瀑布落入谷底跳起的水珠直打到我们的脸上……,还会舒服吗?
②填词练习。(课后练习3)
③指导在感情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体会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①读《望庐山瀑布》,作比较,体会形态壮美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②指导有感情朗读句子。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①播放瀑布的声音,说说你听见了什么?心情怎样?
②有感情朗读句子,指导“灌满”。
(3)指导朗诵第7自然段,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①师描述黄果树瀑布非凡的气势,轰鸣的声浪,生闭目想像。
②面对大自然的这部杰作,你想说点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如果把瀑布看作一个人,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豁达、开朗……,体会“胸膛”像“张开的山谷”。)
③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回扣“沉醉”。
1.课件演示:徐霞客记录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
2.齐读第8自然段。
(四)拓展
1.课件演示:中国著名的瀑布
2.交流描写瀑布的经典诗文:叶圣陶《瀑布》
3.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
声音:渐近渐响
形态:雄伟壮观 沉醉
感受:灌满活力
移步换景 借物抒情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6
认知目标:
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技能目标: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这节课让我们到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哪些地方观赏黄果树瀑布的?
交流,小结。
三、再读课文
1、读2—4自然段
⑴指名读,想一想: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⑵小组议议,再讨论。
第1自然段:瀑布的声音大。
①自由读、指名读。
②学生评议朗读,体会瀑布声音“渐近渐响”的变化。
③听录音,感受。
④感情朗读。
第2自然段:瀑布的形态宽。
①自由读。
②抓住句中打比方的地方,体会瀑布的宽。
③再读,想象。
④看录象,感受。
⑤感情朗读。
第3自然段:“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①自由读。
②教师范读,学生想象:“银雨撒金街”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③看录象,感受。
④感情朗读。
⑶小结。
2、讲读5—7自然段
⑴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⑵指名读6—7自然段。想一想:坐在谷底的岩石上,看到离自己这么近的瀑布,你觉得黄果树瀑布怎么样?
⑶小组议议,再讨论。
第6自然段。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交流。板书: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③背诵《望庐山瀑布》,比较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宽;
④听录音,再次感受瀑布声音的大。
⑤抓住“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体会黄果树瀑布充满活力,我们为之兴奋。
⑥感情朗读。
⑦小结。
第7自然段。
①教师引读。
②自由读,抓住“只觉得胸膛在扩展”,体会黄果树瀑布充满生机,我们拥抱瀑布。
③看录象,再次感受。
④感情朗读。
⑷小结
3、讲读第8自然段
⑴教师引读。
⑵我们被眼前的瀑布陶醉了,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①写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②交流。
③作者又是怎么说的?朗读第1自然段。板书:大自然的杰作
四、齐读课文
五、课外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下面的内容,练一练:
1、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2、你喜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或试着背诵下来。
3、通过写诗或作画的方法,把你学了课文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教案】相关文章:
黄果树瀑布教案07-11
黄果树瀑布教案04-02
《黄果树瀑布》教案02-16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01-10
《黄果树瀑布》教案13篇03-10
《黄果树瀑布》教案(15篇)03-09
《黄果树瀑布》教案15篇02-26
黄果树瀑布教案15篇03-06
《黄果树瀑布》教案 14篇03-02
【精华】《黄果树瀑布》教案四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