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户外活动教案

户外活动教案

时间:2024-10-27 15:27:06 教案 我要投稿

户外活动教案模板锦集9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户外活动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户外活动教案模板锦集9篇

户外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一次户外活动时,幼儿关注在地上爬行的蚂蚁,在一次大雨之前,幼儿惊喜的发现成群结队的蚂蚁,一个个都非常惊奇的观注着忙忙碌碌的蚂蚁,甚至有的幼儿看到很多只蚂蚁合作搬运一块食物困难前行时,主动帮助蚂蚁将食物送到蚂蚁的洞口,看到孩子们的热情,激发了我设计本节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和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并让幼儿初步了解“蚂蚁搬家要下雨”的自然现象。

  活动目标:1、学习爬行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和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蚂蚁头饰若干、呼啦圈若干、垫子两个、大小沙包若干、纸箱两个。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小朋友们,天快要下雨了,我们快来搬家吧。”蚂蚁妈妈带着小蚂蚁一个跟着一个钻出洞口,爬过蚂蚁路(手、脚着地)。一个跟着一个钻进洞口。进入新家,来回进行几次。

  基本部分:小蚂蚁们我们开始搬家了。

  让小朋友带上头饰扮成小蚂蚁把食物运回家。

  小朋友分成两路纵队,要爬过呼啦圈,越过布垫、把小沙包投进纸箱,然后返回,投沙包最多的队获胜。

  蚂蚁妈妈发现有一大块食物,可是一只蚂蚁搬不动,怎么办呢?

  启发小朋友说出两只小蚂蚁合作完成。

  游戏再次开始

  两只小蚂蚁合作爬过呼啦圈,越过布垫,把大沙包投进纸箱,投沙包最多的队获胜。

  在爬行的过程中,提醒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结束活动:今天小蚂蚁都很累了,我们互相拍拍身体,放松一下吧。并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分享幼儿体验挑战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户外活动很好的锻练了小朋友的身体素质,还锻练小朋友的语言发展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该活动时应关注每个小朋友的表现,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和激励,在此活动中忽略了能力弱幼儿的表现。

户外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围圆圈追逐跑。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主游戏。

  3、在游戏中学习轮流与等待,和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能四散跑开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做植物模仿操。

  第1~2个八拍:春天到,柳树发牙微微笑(上肢运动);

  第3~4个八拍:夏天到,西瓜地里咕噜噜跑(跳跃运动);

  第5~6个八拍:秋天到,菊花柿子枝头摇(俯背运动);

  第7~8个八拍:冬天到:腊梅雪松压不倒(腿部运动)。

  (这些动作可以重复3~4遍)

  2、基本活动。

  (1)和幼儿简单谈论植物与水果,进行本课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做得模仿操里都讲到了哪些植物?

  幼儿回答

  教师:其中夏天的水果有什么?(引出本节课所要玩的游戏名称)

  幼儿回答

  教师:西瓜是怎样吃的呀?

  (2)引导孩子了解游戏规则,学习玩游戏。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今天我们玩一个叫“切西瓜”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大圆圈,请一个幼儿当切西瓜的人,边念儿歌边在幼儿挽起的两手中做切的样子,大家一起念“切西瓜,切西瓜,切了一个大西瓜,我把西瓜切两半”,当念到“半”字时,切西瓜的人把相邻两个幼儿的手“切开”,然后这来年两个小朋友迅速围着圆圈的外围向相反方向跑,沿着圆圈跑一圈回来后,谁先占住刚才的位置,谁为胜。赢的那个幼儿和切西瓜的人交换,游戏重新开始。

  (3)老师的指导下,请部分幼儿先示范玩一次游戏。

  (4)幼儿集体游戏2~3词,期间教师用语言进行指导,提醒暂时没有玩到的小朋友耐心等待。

  (5)分组进行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把西瓜变成两个小西瓜,继续玩“切西瓜“的游戏。

  幼儿分组玩切西瓜的游戏时,老师可以在傍边指导或者进入他们的游戏中去。

  继续分组,两个西瓜变成四个小西瓜,幼儿自己选切西瓜人,自主游戏。

  2、放松活动。

  可以做前面的植物模仿操。

户外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合作的方式侧身跳跃运送物品。

  2、能够克服困难,坚持把萝卜运到终点。

  二、活动准备:

  1、每两名幼儿1个萝卜。

  2、音乐磁带,小白兔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和幼儿听节奏音乐,一起活动身体。

  2、在休息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小动物,一引出小白兔,激发幼儿兴趣。

  3、

  (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小白兔是怎样活动的,并学小

  白兔活动身体。

  (2)、教师和幼儿一起做伸伸臂、弯弯腰、蹦蹦跳等动作。

  4、组织幼儿分组练习正面向前跳和两人同时侧身前跳动作。

  (1)、教师把幼儿分成三组让幼儿在“草地”练习小白兔跳跃的动作,注意两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撞倒小朋友。

  (2)、幼儿自由玩跳跃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注意幼儿在跳跃时要双脚同时抬起,同时落地,两只手分开放在头上,拇指和食指成“V”型,代表小白兔的`耳朵,两腿略弯曲,身体重心向下,一步一步往前跳。

  (3)、加大难度,两人抬着萝卜,同时侧身往前跳。

  5、出示小白兔头饰,组织幼儿游戏:小白兔运萝卜。

  (1)、出示一堆萝卜,请幼儿帮忙运萝卜,用手、脚,引导幼儿说出用身体跳跃的方法带着萝卜侧身跳跃。

  (2)、幼儿分组练习用侧身跳跃的方法带着萝卜运动。

  (3)、运萝卜大赛:幼儿分两组,请两名幼儿侧身抬着一个萝卜,用侧身跳跃的方法将萝卜运到终点,最先完成任务的组获胜。

户外活动教案 篇4

  一、背景

  孩子的世界看似幼稚,其实并不简单,其中充满智慧,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把他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二、案例

  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组织孩子集体活动“运果子”。孩子分两组比赛,帮助果农运果子。经过激烈的比赛,孩子们有些累了。

  接下来是孩子们自由分散活动。他们有的继续玩运果子的游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自己加了新的路障(用小椅子当小山,纸箱当山洞)。增添了游戏的新鲜感,我觉得不错。还有的选择了玩球。黄志鸿领着几个伙伴找来红绿灯标志,一起玩起了“司机开汽车”的'游戏。一时间场地上没有了空闲,孩子们各自投入的玩着。

  “车上拉的什么?”不知是谁用好奇的口气问,黄志鸿回答“车上装的水果,我要赶快送到超市去,“红灯亮了快停车”“绿灯亮了我们走吧”“嘀嘀嘀点点滴滴”孩子们便开车边介绍”我要去北京送货” “我要把水果送给灾区的小朋友,快走呀,他们等不及了”“对呀灾区也没水喝,我要给他们送饮料喝”孩子们真能想象,还能想到灾区,我在一旁加了一句“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司机呀”。

  这时,又有孩子加入到了司机的队伍里来,“车太多了”场地显然有些拥挤。云豪大声喊“我们用火车啦”喊声一落,他身后已经排起了长长的“火车箱”“咔咔”火车开动了,穿梭在场地四周,“呜!”到站了,孩子们欢呼起来。

  三、反思

  孩子们真有办法,整个分散活动,没有老师的介入孩子们凭自己的智慧玩得开心有意义。把主权交给孩子,孩子会带给你一份惊喜,孩子快乐老师轻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户外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秋风渐凉,秋季特征越发明显,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对秋季特征的经验积累越来越多样化:菊花开了;水果丰收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了…,现在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每次在户外捡起一片又一片的树叶,都会感到无限的欣喜。丰富多彩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很多想象和创作的空间。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散步,孩子们都爱捡地上的落叶。“你看这片树叶黄了”“我捡的树叶是尖的”“我的树叶上有一道一道的”。孩子们把他们捡到的树叶当成宝,有的小朋友还把它偷偷的装在兜里,舍不得丢掉。孩子对树叶感兴趣,但他们对树叶的认识却非常有限。为了继续帮助幼儿认知秋天的树和树叶,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发现。 “树叶的照片”主题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中班教案:树叶的照片

  活动目标:

  1、学习树叶印画的方法,发展印画的技能。

  2、丰富对不同叶子形状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丰富幼儿对各种树叶的认识。

  2、各种树叶、颜料、毛笔、报纸、水盆、五个纸盒做树叶的家。

  3、背景音乐《小树叶》、《秋日私语》

   4、大幅范例作品,教师用调色盘、毛笔、树叶(放在合适位置)

   5、场地隐蔽布置,小椅子十五六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秋天来了,秋风吹呀吹,树叶飘啊飘,小树叶都飘到哪里去了?我要把它找出来。”教师弹唱:“秋风起来了……飘呀飘呀飘向哪里,(起立)在哪里,在哪里?快快飘过来。”幼儿手拿叶子纷涌而至。

  二、巩固对各种叶子的`认识。

  1、“小树叶飘到我身边来了,这么多小树叶,哪我来问问,你们都是哪些树的叶子啊?”(伴随个别提问)

  2、和你身边的小伙伴讨论一下叶子有什么不同,哪里不同,分别说一说你俩的各是什么样子。(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比较)(同种比较为什么变黄了?)

  3、我们吧小树叶送回家休息一下,(渗透分类,放进贴有树叶标志的盒子里。找一个小椅子坐下来。

  三、借形想象,为后面的添画打基础。

  1、刚才我们都认识了这些小树叶,那么我拿出一片树叶,看你认不认识它。

  ①银杏:像什么?(幼儿想象)②请你拿来一片你刚才拿到的叶子,让大家认识,像什么?(幼儿想象,及时鼓励。)③还有一片叶子,等不及了,要和我出来见面呢。。。2、叶子拼搭、①还有谁刚才拿到了不同的叶子?试一下两片叶子手拉手,能变成什么?②还有哪两个小朋友也上来拼一下,看能变成什么?例如:两片叶子手拉手,变成剪刀咔嚓嚓

  四、引入范画,引导幼儿发现印画的美,关注老师的示范。

  1、秋风起来了,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了,落下来以后还有什么用?(粘画、小扇子、当玩具。。。)

  2、小朋友想了这么多,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看看我用树叶干了什么。

  3、观察范画:①、打开画卷, 老师用树叶的照片打扮了大树妈妈,觉得美吗?用一个好听的词形容一下,(丰富词汇: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②、看一看都有哪些树叶的照片?怎么做上去的?(幼儿讨论:画,粘,印,剪…)

  ③、这么多小树叶陪在树妈妈的身边,这棵大树妈妈一定不会觉得孤单,可是你们看(打开整个画卷)“还有这么所孤单的树妈妈,我们一块来打扮她们吧!”

  4示范作画,突破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颜料刷在不同的两面,印出的效果不同。

  五、创作过程

  1、大家一起来用这种方法打扮树妈妈吧!音乐《秋日私语》

  2、制作过程中强调现象,提醒其它幼儿涂色均匀,不抹到手上,衣服上。

  四、作品添画

  1、作品接近尾声时,老师辅导幼儿添画一只小鸟,“小朋友快来看,大树妈妈变美了,小鸟都来为她唱歌来了,”(引来围观)

  2、这只小鸟时怎么做的啊?你还会用树叶变成什么?

  3、即兴借形添画,引导幼儿尝试组合添画。

  五,结束

  1、有这么多小树叶,还有这么多小动物陪着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可高兴了,做一个高兴的表情。

  2、听,小树叶也为树妈妈唱起了动听的歌,咱们把树妈妈送到树林里吧!音乐《小树叶》,结束,出活动室。

户外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平衡能力及四肢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通过练习双脚跳、跨跳的能力,发展幼儿腿部的弹跳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3、 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平整的宽敞的场地。2、尼龙袋、沙包、圆滚筒、两人、三人板鞋、跨栏、梅花桩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袋鼠妈 妈要带你们去运丰收的果实,可是路途遥远,要绕过树林,坐上汽车,下车后还要一起步行过草地,跨过小山坡,走过小桥,才能摘到果子运回来。你们怕累吗?

  幼:不怕累!

  师;在出发之前,我要交代一下注意的安全

  事项:在绕树林时,一定要一个跟着一个跳(身体装在尼龙袋里),不能推小朋友,很热了,脱下衣服凉快一下(脱下尼龙袋),再坐汽车(圆滚筒)时,只能两人一辆汽车,或者一人一辆,要排队坐车,不挤不推,下车后两人一起或者三人一起走(穿着板鞋),步调要一致才能走,跨山坡(跨栏)时要注意安全,走小桥(梅花桩)时要一个一个排队走,不然就会掉下河的,最后摘到果子(沙包),再把身体装进尼龙袋下巴低头夹沙包跳回起点放在筐子里,再排队重新走一遍去摘果子。能做到吗?

  幼:能做到!

  2、幼儿活动教师观察

  看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是否有危险行为及是否有违规现象。。

  提醒运动量大、出汗多的幼儿注意休息。

  3、整理玩具。

  4、结束阶段:

  教师小结:表扬大胆勇敢、不怕困难、遵守规则的幼儿,肯定所有幼儿。

户外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交通标志,知道其含义。

  2.能够遵守交通规则。

  3.能够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和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了解一些交通标志含义;能按照交通标志遵守交通 物质准备:交通标志、障碍物、方向盘、平衡木、沙包、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队列练习,准备活动。

  1.队列练习:两路纵队-----左右分队走。

  2.准备活动:活动身体各个部位,为游戏做好准备。

  头部—肩部—腰部—腿部—脚踝(四路队形拉开间距)

  二、开展游戏活动。

  1.创设环境,导入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幼儿园没有粮食了,老师需要你们帮忙去运些粮食来,你们愿意帮助老师吗?

  教师:粮食很重,你们运粮食是需要开着汽车的。老师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驾驶证,那你们可要遵守交通规则哦,否则交警叔叔将要扣掉你们的粮食的。你们能做到吗?

  2.介绍交通标志

  教师: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个秘密,在你们运粮食的`路上有座桥(出示交通标志),这个标志是告诉你们前方有桥,需要小司机们减速行驶。

  3.幼儿熟悉路况

  教师:现在呀老师带领小司机们熟悉路况,小司机们要记住你们运粮食的路线哦,请你们跟随老师一起开启你们的小汽车吧。(幼儿手握方向盘围绕场地开车,男孩、女孩分两次开)

  4.讲述运粮食规则

  教师:我们小司机都熟悉了开车的路况了,老师提醒小司机们要注意道路上的交通标志,根据交通标志加速、减速、过桥、绕行。每位小司机在运送过程中需要一个助手来共同完成运送粮食任务。前面一个小朋友当司机握着方向盘,后面跟着一个助手抱着粮食(沙包),共同完成运送。(需要幼儿自己选择小助手,男孩和女孩互相帮助,轮流做小司机)

  5.幼儿运粮食,教师扮演交警规范幼儿游戏。

  三、放松运动,游戏结束。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户外活动教案 篇8

  阶段目标:了解河南人的性格。1.方言导入:

  (一)通过模仿河南话,了解河南话的特点。学生模仿一句河南话。

  1.师生问好

  师:“刚才咱们的问好讲的是普通话,那现在我说一句话,你们猜猜我是哪儿的人?

  用河南话说“大家好”

  生:“河南话。”

  2.师:“中,俺家的孩子真棒!这是哪的话啊?”

  生:“也是河南话。”

  3.师:“那咱们说两句河南话吧。师带学生说“中,俺家的孩子真棒!”

  师:“你们学的真是惟妙惟肖。”

  设计意图:通过河南方言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总结河南人的性格特点。

  1.师:“你们听得出来吗,河南话有什么特点啊?”

  生:“豪放,豪爽。”

  2.师:“是啊,河南人说话和他们的性格一样豪爽!”

  2.感受歌曲

  阶段目标:找出歌曲中的7音,让学生了解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1)聆听河南民歌《编花篮》,感受歌曲的情绪。师板书写课题,学生谈感受

  1.师:“那咱们听听河南民歌中是不是也体现了刚才你们说的那些性格,今天,咱们学习一首河南民歌《编花篮》,说一遍。”

  生:“编花篮”

  2.播放音乐,聆听后,师:“说说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生:“高兴,豪放。”

  (2)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并激发学生演唱的'兴趣

  1.师:“我也很喜欢这首歌,我特想给你们唱一段,怎么样?”

  范唱后,师:“我唱的怎么样?哪唱的好?”

  生:“表情好,吐字清楚。”

  师:“我唱的有河南味儿吗?”

  生:“有。”

  师:“你们知道河南在我们国家什么位置吗?”

  生:“黄河以南。”

  (三)了解河南中原地区的相关音乐文化

  2.师:“对,河南是我们国家的中原地区,在过去呀,河南话就是我们的普通话。哎,那咱们也

  用河南话说说歌儿里的词儿吧?”

  (4)学生模仿演唱歌曲第一句,体会河南方言的语调和民歌旋律一样

  师先带生用河南话读“编编编花篮”,再唱“编编编花篮”

  1.师:“你们说,这个“编编编花篮”读的和唱的像不像啊?”

  生:“像。”

  师:“这是民歌的一大特点。就是方言的语调和民歌的旋律是一样的。”

  (五)感受7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做一下练习

  1.师用手比划唱“编编”,

  师:“编”有个什么啊?”

  生:“有个小弯儿、”

  2.师:“那咱们听听这个小弯儿是怎么来的,秘密在这呢。”(师弹琴71,生听)

  3.师边弹边问学生:“这小弯儿出来了吗?这个小弯儿是哪个音啊?”

  生:“7”

  师:“有了7,河南味儿就出来了。71也是河南民歌的特点,咱们在五线谱上找找7的位置吧。”

  4.师先带生唱12356无声调式音阶,并问学生12356在民歌中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

  5.加上7之后,唱六声调式音阶,介绍7是变宫音,师唱歌曲最后一句乐谱,

  师:“结束音落在哪个音上了?”

  生:“1”

  师:“叫什么调式?”

  生:“六声宫调式。”

  6.师:“这首歌曲还有很多地方带有7,不信咱们唱唱(师唱前面部分,生唱带有71的部分)

  师:“是不是有很多71啊?体会到河南味儿了吗?”

  7.师:“分小组自己唱唱乐谱,重点认认带7的小节。”

  生分小组自主识谱

  8.师:“咱们听听哪个小组唱的好,我需要一个小钢琴师弹伴奏(只弹主和弦146)

  师生评价哪个小组唱的好

  9.全班唱乐谱

  设计意图:通过深挖7这个音,让学生了解河南民歌里带有7这个音的特点。

  3.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唱会唱准歌曲

  (1)读歌词

  1.师:“你们听说过河南的牡丹吗?河南的牡丹甲天下,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啊?”

  生:“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编着好看的花篮去山上摘牡丹。”

  师:“她们这时候心情什么样啊?”

  生:“高兴激动。”

  师:“那咱们也用高兴激动的心情读读歌词吧。”

  (2)聆听范唱,重点聆听吐字,咬字。引导学生发现歌曲每句结尾字的发音规律,总结民歌的押

  韵。

  1.师:“咱们赶快听听歌曲,重点听它的吐字和咬字。”

  2.师指着歌词中的“篮,山,丹”,生读这几个字,

  师:“这几个字的押韵母音都是什么?”

  生:an

  师:“怎么把an母音唱好?我来唱两个,你听听哪个好听”(师唱不带an母音和带an母音的)

  生:“第二个好听。”

  师:“第二个咬字靠前,位置靠前,那你们唱唱。”

  师:“像我一样提眉毛,提笑肌。”

  (3)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出两个乐句的韵味与情感

  1.唱完后,师:“有句歌词重复唱了两遍,为什么啊?找找那两句”

  生找出“朵朵花儿开得艳”

  师:“歌词一样,哪不一样?”

  生:“旋律和节奏不一样,第二句有附点节奏,而且音高跨度大

  师:“附点的作用是什么啊?”

  生:“夸张唱”

  2.师:“那夸张唱唱,强调牡丹花开的很美,这遍唱要注意什么呢?”

  生:“吐字咬字,提笑肌,夸张唱附点节奏”

  (4)教师范唱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中的一句,引导学生感受豫剧中甩腔的演唱方法,同

  时了解河南人的性格特点。

  1.师:“河南啊,出了很多大英雄,其中有一位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最后成了一名大将军,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里有一句这么唱的(师范唱)

  2.师:河南歌曲中好多带有“嗨嗨”,“嗨嗨”叫甩腔,歌曲中你能找到哪有甩腔?”

  生:“最后一句,哪哈咿呀嗨”

  3.师:“起立,插腰,咱们找找甩腔的感觉,肚子鼓鼓的,涨涨的。有这感觉吗?”

  生:“有”

  师:“甩腔体现了河南人什么性格来的?”

  生:豪放

  4.师:“那你们试着唱出来。这遍唱该注意什么?”

  生:“甩腔,吐字咬字,附点要夸张”

  (5)教师用不同变化唱歌曲一段,学生感受哪个好听

  1.师:“我想给歌曲加点变化,你们听听哪个好听。”

  生:“有力度对比的好听”

  师:“咱们唱唱有力度对比的。”

  设计意图:采用师范,模仿等直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歌曲拓展:加入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加进来)

  阶段目标:学生感受体验简单二声部带来的和声效果

  师生合作,学生唱主旋律,师唱71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使短小的歌曲变的丰富,锻炼培养二声部歌唱的能力。

  5.结束课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河南民歌有了一些了解吗?体会到河南人性格豪爽了吗?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好听的地方民歌,同学们今天表现的很好,下课。”

户外活动教案 篇9

  活动内容:有趣的报纸游戏

  活动目标:

  1、探索报纸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锻炼幼儿的走、跳、跑等基本动作,发展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

  3、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废报纸若干份、2个空纸箱、空场地。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到户外,在音乐的伴奏下做热身操。

  二1、情境创设。

  2、教师出示报纸,幼儿自由在场地上玩报纸,探索报纸不同的玩法。请幼儿交流展示报纸的各种玩法。

  三、穿纸衣游戏。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老师示范将报纸摊开,贴在身上快走,报纸不掉下来,要求双手不要帮忙扶报纸,幼儿观看。

  1.幼儿大胆尝试练习贴报纸的.动作,老师观察提醒动作不对的幼儿。

  2.集体游戏:穿纸衣跑。

  四、投球游戏。

  1、介绍游戏场地和玩法。老师示范将报纸揉搓成报纸球,在指定的线外将球投进两个空纸箱中,哪个组投进的球多为胜,要求幼儿脚不能越过指定的线。

  2.幼儿集体将报纸揉成报纸球,老师在一旁观看指导。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五、运球游戏。

  1、老师介绍游戏场地和玩法。游戏规则:将报纸摊开,两名幼儿手握报纸两边,将地上的报纸球放在报纸上,要求每次只能运送一个报纸球,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地上的球先运送完为胜。

  2、老师示范运球,幼儿观看。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六、做放松运动,教师小结。

《户外活动教案模板锦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户外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户外活动教案05-17

户外活动教案02-07

中班户外活动教案04-01

小班户外活动教案02-21

中班《户外活动》教案12-13

户外活动安全教案05-27

中班户外活动教案05-17

大班户外活动教案06-08

安全户外活动教案03-03

大班户外活动教案02-23

户外活动教案模板锦集9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户外活动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户外活动教案模板锦集9篇

户外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一次户外活动时,幼儿关注在地上爬行的蚂蚁,在一次大雨之前,幼儿惊喜的发现成群结队的蚂蚁,一个个都非常惊奇的观注着忙忙碌碌的蚂蚁,甚至有的幼儿看到很多只蚂蚁合作搬运一块食物困难前行时,主动帮助蚂蚁将食物送到蚂蚁的洞口,看到孩子们的热情,激发了我设计本节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和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并让幼儿初步了解“蚂蚁搬家要下雨”的自然现象。

  活动目标:1、学习爬行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和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蚂蚁头饰若干、呼啦圈若干、垫子两个、大小沙包若干、纸箱两个。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小朋友们,天快要下雨了,我们快来搬家吧。”蚂蚁妈妈带着小蚂蚁一个跟着一个钻出洞口,爬过蚂蚁路(手、脚着地)。一个跟着一个钻进洞口。进入新家,来回进行几次。

  基本部分:小蚂蚁们我们开始搬家了。

  让小朋友带上头饰扮成小蚂蚁把食物运回家。

  小朋友分成两路纵队,要爬过呼啦圈,越过布垫、把小沙包投进纸箱,然后返回,投沙包最多的队获胜。

  蚂蚁妈妈发现有一大块食物,可是一只蚂蚁搬不动,怎么办呢?

  启发小朋友说出两只小蚂蚁合作完成。

  游戏再次开始

  两只小蚂蚁合作爬过呼啦圈,越过布垫,把大沙包投进纸箱,投沙包最多的队获胜。

  在爬行的过程中,提醒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结束活动:今天小蚂蚁都很累了,我们互相拍拍身体,放松一下吧。并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分享幼儿体验挑战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户外活动很好的锻练了小朋友的身体素质,还锻练小朋友的语言发展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该活动时应关注每个小朋友的表现,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和激励,在此活动中忽略了能力弱幼儿的表现。

户外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围圆圈追逐跑。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主游戏。

  3、在游戏中学习轮流与等待,和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能四散跑开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做植物模仿操。

  第1~2个八拍:春天到,柳树发牙微微笑(上肢运动);

  第3~4个八拍:夏天到,西瓜地里咕噜噜跑(跳跃运动);

  第5~6个八拍:秋天到,菊花柿子枝头摇(俯背运动);

  第7~8个八拍:冬天到:腊梅雪松压不倒(腿部运动)。

  (这些动作可以重复3~4遍)

  2、基本活动。

  (1)和幼儿简单谈论植物与水果,进行本课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做得模仿操里都讲到了哪些植物?

  幼儿回答

  教师:其中夏天的水果有什么?(引出本节课所要玩的游戏名称)

  幼儿回答

  教师:西瓜是怎样吃的呀?

  (2)引导孩子了解游戏规则,学习玩游戏。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今天我们玩一个叫“切西瓜”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大圆圈,请一个幼儿当切西瓜的人,边念儿歌边在幼儿挽起的两手中做切的样子,大家一起念“切西瓜,切西瓜,切了一个大西瓜,我把西瓜切两半”,当念到“半”字时,切西瓜的人把相邻两个幼儿的手“切开”,然后这来年两个小朋友迅速围着圆圈的外围向相反方向跑,沿着圆圈跑一圈回来后,谁先占住刚才的位置,谁为胜。赢的那个幼儿和切西瓜的人交换,游戏重新开始。

  (3)老师的指导下,请部分幼儿先示范玩一次游戏。

  (4)幼儿集体游戏2~3词,期间教师用语言进行指导,提醒暂时没有玩到的小朋友耐心等待。

  (5)分组进行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把西瓜变成两个小西瓜,继续玩“切西瓜“的游戏。

  幼儿分组玩切西瓜的游戏时,老师可以在傍边指导或者进入他们的游戏中去。

  继续分组,两个西瓜变成四个小西瓜,幼儿自己选切西瓜人,自主游戏。

  2、放松活动。

  可以做前面的植物模仿操。

户外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合作的方式侧身跳跃运送物品。

  2、能够克服困难,坚持把萝卜运到终点。

  二、活动准备:

  1、每两名幼儿1个萝卜。

  2、音乐磁带,小白兔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和幼儿听节奏音乐,一起活动身体。

  2、在休息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小动物,一引出小白兔,激发幼儿兴趣。

  3、

  (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小白兔是怎样活动的,并学小

  白兔活动身体。

  (2)、教师和幼儿一起做伸伸臂、弯弯腰、蹦蹦跳等动作。

  4、组织幼儿分组练习正面向前跳和两人同时侧身前跳动作。

  (1)、教师把幼儿分成三组让幼儿在“草地”练习小白兔跳跃的动作,注意两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撞倒小朋友。

  (2)、幼儿自由玩跳跃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注意幼儿在跳跃时要双脚同时抬起,同时落地,两只手分开放在头上,拇指和食指成“V”型,代表小白兔的`耳朵,两腿略弯曲,身体重心向下,一步一步往前跳。

  (3)、加大难度,两人抬着萝卜,同时侧身往前跳。

  5、出示小白兔头饰,组织幼儿游戏:小白兔运萝卜。

  (1)、出示一堆萝卜,请幼儿帮忙运萝卜,用手、脚,引导幼儿说出用身体跳跃的方法带着萝卜侧身跳跃。

  (2)、幼儿分组练习用侧身跳跃的方法带着萝卜运动。

  (3)、运萝卜大赛:幼儿分两组,请两名幼儿侧身抬着一个萝卜,用侧身跳跃的方法将萝卜运到终点,最先完成任务的组获胜。

户外活动教案 篇4

  一、背景

  孩子的世界看似幼稚,其实并不简单,其中充满智慧,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把他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二、案例

  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组织孩子集体活动“运果子”。孩子分两组比赛,帮助果农运果子。经过激烈的比赛,孩子们有些累了。

  接下来是孩子们自由分散活动。他们有的继续玩运果子的游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自己加了新的路障(用小椅子当小山,纸箱当山洞)。增添了游戏的新鲜感,我觉得不错。还有的选择了玩球。黄志鸿领着几个伙伴找来红绿灯标志,一起玩起了“司机开汽车”的'游戏。一时间场地上没有了空闲,孩子们各自投入的玩着。

  “车上拉的什么?”不知是谁用好奇的口气问,黄志鸿回答“车上装的水果,我要赶快送到超市去,“红灯亮了快停车”“绿灯亮了我们走吧”“嘀嘀嘀点点滴滴”孩子们便开车边介绍”我要去北京送货” “我要把水果送给灾区的小朋友,快走呀,他们等不及了”“对呀灾区也没水喝,我要给他们送饮料喝”孩子们真能想象,还能想到灾区,我在一旁加了一句“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司机呀”。

  这时,又有孩子加入到了司机的队伍里来,“车太多了”场地显然有些拥挤。云豪大声喊“我们用火车啦”喊声一落,他身后已经排起了长长的“火车箱”“咔咔”火车开动了,穿梭在场地四周,“呜!”到站了,孩子们欢呼起来。

  三、反思

  孩子们真有办法,整个分散活动,没有老师的介入孩子们凭自己的智慧玩得开心有意义。把主权交给孩子,孩子会带给你一份惊喜,孩子快乐老师轻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户外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秋风渐凉,秋季特征越发明显,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对秋季特征的经验积累越来越多样化:菊花开了;水果丰收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了…,现在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每次在户外捡起一片又一片的树叶,都会感到无限的欣喜。丰富多彩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很多想象和创作的空间。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散步,孩子们都爱捡地上的落叶。“你看这片树叶黄了”“我捡的树叶是尖的”“我的树叶上有一道一道的”。孩子们把他们捡到的树叶当成宝,有的小朋友还把它偷偷的装在兜里,舍不得丢掉。孩子对树叶感兴趣,但他们对树叶的认识却非常有限。为了继续帮助幼儿认知秋天的树和树叶,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发现。 “树叶的照片”主题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中班教案:树叶的照片

  活动目标:

  1、学习树叶印画的方法,发展印画的技能。

  2、丰富对不同叶子形状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丰富幼儿对各种树叶的认识。

  2、各种树叶、颜料、毛笔、报纸、水盆、五个纸盒做树叶的家。

  3、背景音乐《小树叶》、《秋日私语》

   4、大幅范例作品,教师用调色盘、毛笔、树叶(放在合适位置)

   5、场地隐蔽布置,小椅子十五六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秋天来了,秋风吹呀吹,树叶飘啊飘,小树叶都飘到哪里去了?我要把它找出来。”教师弹唱:“秋风起来了……飘呀飘呀飘向哪里,(起立)在哪里,在哪里?快快飘过来。”幼儿手拿叶子纷涌而至。

  二、巩固对各种叶子的`认识。

  1、“小树叶飘到我身边来了,这么多小树叶,哪我来问问,你们都是哪些树的叶子啊?”(伴随个别提问)

  2、和你身边的小伙伴讨论一下叶子有什么不同,哪里不同,分别说一说你俩的各是什么样子。(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比较)(同种比较为什么变黄了?)

  3、我们吧小树叶送回家休息一下,(渗透分类,放进贴有树叶标志的盒子里。找一个小椅子坐下来。

  三、借形想象,为后面的添画打基础。

  1、刚才我们都认识了这些小树叶,那么我拿出一片树叶,看你认不认识它。

  ①银杏:像什么?(幼儿想象)②请你拿来一片你刚才拿到的叶子,让大家认识,像什么?(幼儿想象,及时鼓励。)③还有一片叶子,等不及了,要和我出来见面呢。。。2、叶子拼搭、①还有谁刚才拿到了不同的叶子?试一下两片叶子手拉手,能变成什么?②还有哪两个小朋友也上来拼一下,看能变成什么?例如:两片叶子手拉手,变成剪刀咔嚓嚓

  四、引入范画,引导幼儿发现印画的美,关注老师的示范。

  1、秋风起来了,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了,落下来以后还有什么用?(粘画、小扇子、当玩具。。。)

  2、小朋友想了这么多,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看看我用树叶干了什么。

  3、观察范画:①、打开画卷, 老师用树叶的照片打扮了大树妈妈,觉得美吗?用一个好听的词形容一下,(丰富词汇: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②、看一看都有哪些树叶的照片?怎么做上去的?(幼儿讨论:画,粘,印,剪…)

  ③、这么多小树叶陪在树妈妈的身边,这棵大树妈妈一定不会觉得孤单,可是你们看(打开整个画卷)“还有这么所孤单的树妈妈,我们一块来打扮她们吧!”

  4示范作画,突破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颜料刷在不同的两面,印出的效果不同。

  五、创作过程

  1、大家一起来用这种方法打扮树妈妈吧!音乐《秋日私语》

  2、制作过程中强调现象,提醒其它幼儿涂色均匀,不抹到手上,衣服上。

  四、作品添画

  1、作品接近尾声时,老师辅导幼儿添画一只小鸟,“小朋友快来看,大树妈妈变美了,小鸟都来为她唱歌来了,”(引来围观)

  2、这只小鸟时怎么做的啊?你还会用树叶变成什么?

  3、即兴借形添画,引导幼儿尝试组合添画。

  五,结束

  1、有这么多小树叶,还有这么多小动物陪着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可高兴了,做一个高兴的表情。

  2、听,小树叶也为树妈妈唱起了动听的歌,咱们把树妈妈送到树林里吧!音乐《小树叶》,结束,出活动室。

户外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平衡能力及四肢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通过练习双脚跳、跨跳的能力,发展幼儿腿部的弹跳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3、 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平整的宽敞的场地。2、尼龙袋、沙包、圆滚筒、两人、三人板鞋、跨栏、梅花桩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袋鼠妈 妈要带你们去运丰收的果实,可是路途遥远,要绕过树林,坐上汽车,下车后还要一起步行过草地,跨过小山坡,走过小桥,才能摘到果子运回来。你们怕累吗?

  幼:不怕累!

  师;在出发之前,我要交代一下注意的安全

  事项:在绕树林时,一定要一个跟着一个跳(身体装在尼龙袋里),不能推小朋友,很热了,脱下衣服凉快一下(脱下尼龙袋),再坐汽车(圆滚筒)时,只能两人一辆汽车,或者一人一辆,要排队坐车,不挤不推,下车后两人一起或者三人一起走(穿着板鞋),步调要一致才能走,跨山坡(跨栏)时要注意安全,走小桥(梅花桩)时要一个一个排队走,不然就会掉下河的,最后摘到果子(沙包),再把身体装进尼龙袋下巴低头夹沙包跳回起点放在筐子里,再排队重新走一遍去摘果子。能做到吗?

  幼:能做到!

  2、幼儿活动教师观察

  看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是否有危险行为及是否有违规现象。。

  提醒运动量大、出汗多的幼儿注意休息。

  3、整理玩具。

  4、结束阶段:

  教师小结:表扬大胆勇敢、不怕困难、遵守规则的幼儿,肯定所有幼儿。

户外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交通标志,知道其含义。

  2.能够遵守交通规则。

  3.能够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和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了解一些交通标志含义;能按照交通标志遵守交通 物质准备:交通标志、障碍物、方向盘、平衡木、沙包、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队列练习,准备活动。

  1.队列练习:两路纵队-----左右分队走。

  2.准备活动:活动身体各个部位,为游戏做好准备。

  头部—肩部—腰部—腿部—脚踝(四路队形拉开间距)

  二、开展游戏活动。

  1.创设环境,导入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幼儿园没有粮食了,老师需要你们帮忙去运些粮食来,你们愿意帮助老师吗?

  教师:粮食很重,你们运粮食是需要开着汽车的。老师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驾驶证,那你们可要遵守交通规则哦,否则交警叔叔将要扣掉你们的粮食的。你们能做到吗?

  2.介绍交通标志

  教师: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个秘密,在你们运粮食的`路上有座桥(出示交通标志),这个标志是告诉你们前方有桥,需要小司机们减速行驶。

  3.幼儿熟悉路况

  教师:现在呀老师带领小司机们熟悉路况,小司机们要记住你们运粮食的路线哦,请你们跟随老师一起开启你们的小汽车吧。(幼儿手握方向盘围绕场地开车,男孩、女孩分两次开)

  4.讲述运粮食规则

  教师:我们小司机都熟悉了开车的路况了,老师提醒小司机们要注意道路上的交通标志,根据交通标志加速、减速、过桥、绕行。每位小司机在运送过程中需要一个助手来共同完成运送粮食任务。前面一个小朋友当司机握着方向盘,后面跟着一个助手抱着粮食(沙包),共同完成运送。(需要幼儿自己选择小助手,男孩和女孩互相帮助,轮流做小司机)

  5.幼儿运粮食,教师扮演交警规范幼儿游戏。

  三、放松运动,游戏结束。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户外活动教案 篇8

  阶段目标:了解河南人的性格。1.方言导入:

  (一)通过模仿河南话,了解河南话的特点。学生模仿一句河南话。

  1.师生问好

  师:“刚才咱们的问好讲的是普通话,那现在我说一句话,你们猜猜我是哪儿的人?

  用河南话说“大家好”

  生:“河南话。”

  2.师:“中,俺家的孩子真棒!这是哪的话啊?”

  生:“也是河南话。”

  3.师:“那咱们说两句河南话吧。师带学生说“中,俺家的孩子真棒!”

  师:“你们学的真是惟妙惟肖。”

  设计意图:通过河南方言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总结河南人的性格特点。

  1.师:“你们听得出来吗,河南话有什么特点啊?”

  生:“豪放,豪爽。”

  2.师:“是啊,河南人说话和他们的性格一样豪爽!”

  2.感受歌曲

  阶段目标:找出歌曲中的7音,让学生了解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1)聆听河南民歌《编花篮》,感受歌曲的情绪。师板书写课题,学生谈感受

  1.师:“那咱们听听河南民歌中是不是也体现了刚才你们说的那些性格,今天,咱们学习一首河南民歌《编花篮》,说一遍。”

  生:“编花篮”

  2.播放音乐,聆听后,师:“说说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生:“高兴,豪放。”

  (2)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并激发学生演唱的'兴趣

  1.师:“我也很喜欢这首歌,我特想给你们唱一段,怎么样?”

  范唱后,师:“我唱的怎么样?哪唱的好?”

  生:“表情好,吐字清楚。”

  师:“我唱的有河南味儿吗?”

  生:“有。”

  师:“你们知道河南在我们国家什么位置吗?”

  生:“黄河以南。”

  (三)了解河南中原地区的相关音乐文化

  2.师:“对,河南是我们国家的中原地区,在过去呀,河南话就是我们的普通话。哎,那咱们也

  用河南话说说歌儿里的词儿吧?”

  (4)学生模仿演唱歌曲第一句,体会河南方言的语调和民歌旋律一样

  师先带生用河南话读“编编编花篮”,再唱“编编编花篮”

  1.师:“你们说,这个“编编编花篮”读的和唱的像不像啊?”

  生:“像。”

  师:“这是民歌的一大特点。就是方言的语调和民歌的旋律是一样的。”

  (五)感受7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做一下练习

  1.师用手比划唱“编编”,

  师:“编”有个什么啊?”

  生:“有个小弯儿、”

  2.师:“那咱们听听这个小弯儿是怎么来的,秘密在这呢。”(师弹琴71,生听)

  3.师边弹边问学生:“这小弯儿出来了吗?这个小弯儿是哪个音啊?”

  生:“7”

  师:“有了7,河南味儿就出来了。71也是河南民歌的特点,咱们在五线谱上找找7的位置吧。”

  4.师先带生唱12356无声调式音阶,并问学生12356在民歌中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

  5.加上7之后,唱六声调式音阶,介绍7是变宫音,师唱歌曲最后一句乐谱,

  师:“结束音落在哪个音上了?”

  生:“1”

  师:“叫什么调式?”

  生:“六声宫调式。”

  6.师:“这首歌曲还有很多地方带有7,不信咱们唱唱(师唱前面部分,生唱带有71的部分)

  师:“是不是有很多71啊?体会到河南味儿了吗?”

  7.师:“分小组自己唱唱乐谱,重点认认带7的小节。”

  生分小组自主识谱

  8.师:“咱们听听哪个小组唱的好,我需要一个小钢琴师弹伴奏(只弹主和弦146)

  师生评价哪个小组唱的好

  9.全班唱乐谱

  设计意图:通过深挖7这个音,让学生了解河南民歌里带有7这个音的特点。

  3.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唱会唱准歌曲

  (1)读歌词

  1.师:“你们听说过河南的牡丹吗?河南的牡丹甲天下,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啊?”

  生:“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编着好看的花篮去山上摘牡丹。”

  师:“她们这时候心情什么样啊?”

  生:“高兴激动。”

  师:“那咱们也用高兴激动的心情读读歌词吧。”

  (2)聆听范唱,重点聆听吐字,咬字。引导学生发现歌曲每句结尾字的发音规律,总结民歌的押

  韵。

  1.师:“咱们赶快听听歌曲,重点听它的吐字和咬字。”

  2.师指着歌词中的“篮,山,丹”,生读这几个字,

  师:“这几个字的押韵母音都是什么?”

  生:an

  师:“怎么把an母音唱好?我来唱两个,你听听哪个好听”(师唱不带an母音和带an母音的)

  生:“第二个好听。”

  师:“第二个咬字靠前,位置靠前,那你们唱唱。”

  师:“像我一样提眉毛,提笑肌。”

  (3)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出两个乐句的韵味与情感

  1.唱完后,师:“有句歌词重复唱了两遍,为什么啊?找找那两句”

  生找出“朵朵花儿开得艳”

  师:“歌词一样,哪不一样?”

  生:“旋律和节奏不一样,第二句有附点节奏,而且音高跨度大

  师:“附点的作用是什么啊?”

  生:“夸张唱”

  2.师:“那夸张唱唱,强调牡丹花开的很美,这遍唱要注意什么呢?”

  生:“吐字咬字,提笑肌,夸张唱附点节奏”

  (4)教师范唱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中的一句,引导学生感受豫剧中甩腔的演唱方法,同

  时了解河南人的性格特点。

  1.师:“河南啊,出了很多大英雄,其中有一位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最后成了一名大将军,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里有一句这么唱的(师范唱)

  2.师:河南歌曲中好多带有“嗨嗨”,“嗨嗨”叫甩腔,歌曲中你能找到哪有甩腔?”

  生:“最后一句,哪哈咿呀嗨”

  3.师:“起立,插腰,咱们找找甩腔的感觉,肚子鼓鼓的,涨涨的。有这感觉吗?”

  生:“有”

  师:“甩腔体现了河南人什么性格来的?”

  生:豪放

  4.师:“那你们试着唱出来。这遍唱该注意什么?”

  生:“甩腔,吐字咬字,附点要夸张”

  (5)教师用不同变化唱歌曲一段,学生感受哪个好听

  1.师:“我想给歌曲加点变化,你们听听哪个好听。”

  生:“有力度对比的好听”

  师:“咱们唱唱有力度对比的。”

  设计意图:采用师范,模仿等直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歌曲拓展:加入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加进来)

  阶段目标:学生感受体验简单二声部带来的和声效果

  师生合作,学生唱主旋律,师唱71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使短小的歌曲变的丰富,锻炼培养二声部歌唱的能力。

  5.结束课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河南民歌有了一些了解吗?体会到河南人性格豪爽了吗?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好听的地方民歌,同学们今天表现的很好,下课。”

户外活动教案 篇9

  活动内容:有趣的报纸游戏

  活动目标:

  1、探索报纸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锻炼幼儿的走、跳、跑等基本动作,发展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

  3、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废报纸若干份、2个空纸箱、空场地。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到户外,在音乐的伴奏下做热身操。

  二1、情境创设。

  2、教师出示报纸,幼儿自由在场地上玩报纸,探索报纸不同的玩法。请幼儿交流展示报纸的各种玩法。

  三、穿纸衣游戏。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老师示范将报纸摊开,贴在身上快走,报纸不掉下来,要求双手不要帮忙扶报纸,幼儿观看。

  1.幼儿大胆尝试练习贴报纸的.动作,老师观察提醒动作不对的幼儿。

  2.集体游戏:穿纸衣跑。

  四、投球游戏。

  1、介绍游戏场地和玩法。老师示范将报纸揉搓成报纸球,在指定的线外将球投进两个空纸箱中,哪个组投进的球多为胜,要求幼儿脚不能越过指定的线。

  2.幼儿集体将报纸揉成报纸球,老师在一旁观看指导。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五、运球游戏。

  1、老师介绍游戏场地和玩法。游戏规则:将报纸摊开,两名幼儿手握报纸两边,将地上的报纸球放在报纸上,要求每次只能运送一个报纸球,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地上的球先运送完为胜。

  2、老师示范运球,幼儿观看。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六、做放松运动,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