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美术教案

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07-02 21:48:36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让孩子学会利用蔬菜的自然形状和特点,配上合适的辅助材料,加工成有趣的玩具。

  2、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对植物观赏的兴趣。

  活动准备:1、茄子、茭白、洋葱、土豆、青椒、红辣椒、玉米、菜瓜等。

  2、牙签、大头针、树叶、大蒜籽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1、导入: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很特别的玩具,你们想看吗?

  2、(出示茭白娃娃)漂亮吗?看看这是一个什么玩具呀?你们知道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萝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红豆、树叶)

  3、这个小姑娘是用很多种蔬菜做成的,有萝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红豆,然后再用一些装饰的东西把她打扮一下就更漂亮了,那我们把她叫做蔬菜玩具好吗?

  4、那你们知道是怎样把这些蔬菜连起来的呢?(用牙签、大头针)

  5、徐老师还认识一个蔬菜玩具城呢,那里面有好多用蔬菜做的漂亮玩具,想去看吗?(老师与幼儿一起观看投影图片)

  6、看了这么多漂亮的蔬菜玩具,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啊?今天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蔬菜,还有一些装饰的东西,呆会请你们每人挑选一种蔬菜,先想想你要用他来做什么玩具?然后再用一些装饰的东西把他们组合起来,打扮得漂亮些,好吗?

  7、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8、让做好的'幼儿拿着玩具去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或客人老师听,“我做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蔬菜做的。”

  9、以“开展览会,请别的小朋友来参观”结束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

  2.能够根据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大胆添画成新形象。

  活动准备:

  动画片片段、背景音乐、记号笔、油画棒、象形字的画纸若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片《36个字》,引起兴趣

  1.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萌发创作欲望。

  我国古代有许多象形字,象形字就是利用图来当文字使用的,在形状上很相像。

  2.动画片中象形文字越来越多,幼儿尝试猜测象形文字的意思,随着画面越来越丰富,最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幼儿尝试借形想象。

  1.教师出示多张象形文字,请幼儿猜字并进行想象添加,感受象形文字的趣味性。

  2.幼儿选择喜欢的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

  启发幼儿可以拿着字上下左右从不同方向转着看,想象它像什么。

  3.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丰富画面。引导幼儿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像什么,在什么地方添画。

  (2)提醒幼儿主体物要大,线头要接住。

  (3)对有创意、画面安排合理的幼儿进行及时的点评,起到推广作用。

  (4)提醒动作快的幼儿可以在画面上添画相应的背景。

  (5)用油画棒给画面添上丰富的颜色。

  三、展示欣赏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边欣赏、边引导幼儿说说画面里的故事,进一步感受汉字变变变的乐趣。

  3.重点评价想象丰富、构图合理、涂法新颖的作品。

  4.我国古代有许多文字可以变出各种不同的画面,你们有没有兴趣以后再变呢?那我们再去找些文字吧。

  活动延伸:

  小朋友的画充满了想象力,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活动后继续寻找你喜欢的象形字宝宝进行借形想象,也可以用自己的名字进行想象创作。

  效果评析: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表现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潜力让我吃惊!同时也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毕竟,更大限度的发掘幼儿的潜能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责任。大班幼儿的接受速度几乎是一日千里,我们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孩子们引导者。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一方沃土,孩子们能从中汲取养分,我亦可从中汲取乐趣,这节拖色想象课是一个尝试、更是一个起点,我相信,在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我们的美术活动会越来越精彩的!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让幼儿练习用剪刀见直线,提高用剪刀的能力。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色纸、白色皱纸、剪刀若干份。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自由动手——总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动手能力。

  你们有没有见过面条呢?那肯定也吃过了。你们知道面条是怎么来的`呢?(幼儿自由说)我们今天也要来做“面条”。不过呢?不是用面粉,而是纸做,你们知道怎么做吗?(不知道)那先看老师做一遍,你们再做好吗?(好)这“面条”一要剪得直,不能弯,知道吗?

  二、幼儿自己动手剪,教师在一旁指导。

  要求:注意安全卫生,小心剪刀。

  三、总结:

  面条可以怎么吃?大家来说说看(幼儿自由说……)

  那你们说我们的“面条”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说……)我们要把我们的“面条”保存好,不要弄坏,好吗?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点和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在巩固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装饰,中班美术活动设计 转贴。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向日葵向阳生长的情景,初步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可拆卸的向日葵模型,欢快的背景音乐。

  2、记号笔和白纸每个幼儿一份。

  三、活动过程:

  1、随着背景音乐,教师有表情地描述:早晨,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葵花向着太阳,弯弯腰、招招手说:太阳你好!中午,太阳升得高高的,天蓝蓝的,云灿灿的,向日葵抬起头,对太阳说:太阳,你好!

  2、出示可拆卸的向日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脸庞是圆圆的,花盘上布满了一个个小房间,里面住着葵花籽,花盘的周围有许多半圆形花瓣,绕着花盘手拉手,风一吹,他们就跳起了舞,幼儿教案《中班美术活动设计 转贴》。

  拆卸叶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叶子的'造型象“爱心”,叶子面对着你的时候是大大的,侧过去就成了一条窄窄的线。

  3、想象讨论:A、籽盘成熟时的样子;B、生长时脸朝太阳的样子;C、向日葵周围会有什么东西活动;D、向日葵可以当作什么?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根据幼儿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尽量让每位幼儿自己创造表达符号。★组——大胆装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复习巩固线描装饰及前后空间的理解,添画恰当。▲组——练习用各种点和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线条连接不出头,想象添加加满。⊙组——复习运用各种线条装饰的方法,独立画出向日葵的基本形态。

  5、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布置“向日葵的一家”,让幼儿互相参观评价。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⒈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的构图,通过绘画细节表现不同职业的特征。

  ⒉萌发对未来的憧憬,描绘自己长大后的工作样子。

  活动准备:

  ⒈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2页《我长大以后》,作画工具。

  ⒉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幼儿观看各种职业的工作照片并交流。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的愿望

  ⒈教师讲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一对快乐的父子,有一天晚上,大头儿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大后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当医生给人治病。天亮了,他把自己做的梦讲给小头爸爸听,小头爸爸也很高兴,拍着大头儿子的肩膀说:你真棒!

  ⒉回顾我们认识的工作者的照片,如魔术师、飞行员、司机等。

  师:他们是谁?在做些什么?在什么样的地方工作?

  ⒊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希望自己长大后做什么?你会怎样工作呢?

  二画画我工作的样子,引导幼儿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的构图,通过绘画细节表现不同职业的特征

  ⒈师:你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做什么工作?请你们把自己的愿望画下来。

  ⒉幼儿在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2页《我长大以后》上作画,教师适时地启发幼儿:你会穿什么样的工作服?做哪些动作?你工作的地方是怎样的,周围有些什么?除了自己,你还打算画什么人?

  ⒊鼓励幼儿表现人物的服饰、动作,以及工作的场景,使画面更丰富,并能表现自己的愿望。

  三猜猜我的.愿望,引导幼儿描绘长大后工作的样子

  ⒈完成后,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伴介绍“我长大以后想成为……”的愿望。

  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将作品分类,把有同一类愿望的幼儿作品贴成一组,并在一旁贴上相应的职业照片。

  ⒊引导幼儿谈论:你能从画里看出同伴长大以后的愿望吗?谁和你的愿望相像?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泥板立体造型表现出各种人脸的形状。

  2.运用捏贴、刻画等方法表现人物高兴或生气等脸部表情。

  3.能充分想象、大胆制作。

  【活动准备】

  1.幼儿对人物的各种表情有一定的了解。

  2.陶泥、操作工具及综合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玩游戏:猜猜我的心情。

  (1)师:我们的脸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比如开心的时候会有高兴的表情,生气的时候会有发怒的表情。现在请你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玩“我的表情”,说说朋友的心情。

  (2)幼儿自由讲述。

  ●让幼儿置身于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讲述在做各种表情时脸部五官的变化,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教师交代创作要求。

  师:请你们在卷筒上把各自好朋友的表情做出来。你准备怎么做呢?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师:先把泥拍成泥板,再卷成一个卷筒,注意一定要把泥板的两条边连接牢固,然后在卷筒上装饰自己喜欢的'人物造型。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将幼儿作品布置成“我的朋友”场景,鼓励幼儿相互讲一讲自己的作品。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①生活区:提供哈哈镜,让幼儿观察变形后的自己,并大胆与同伴进行交流。

  ②美术区:提供纸、笔、橡皮泥等材料,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具。

  ☆家园共育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漫画人物的资料,解答幼儿的有关问题,丰富和积累幼儿有关表情的认知经验。

中班美术教案 篇7

  选取此活动的原因:离园活动时,幼儿对玻璃纸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言自语的提出问题。所以选取此活动使幼儿兴趣点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有各种颜色,感受颜色的美。

  2、通过操作知道颜色会变化,把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能变成另一种颜色。

  3、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己的操作结果。

  4、发展视觉,提高归类能力。

  准备:

  1、每个幼儿家里带一件颜色漂亮的'物品。

  2、幼儿实验的透明小瓶子、吸颜料瓶子;每组桌上有红、黄、蓝、白四色颜色水。教师实验用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颜色的美。

  1、幼儿自由欣赏、分享带来物品的颜色。

  2、教师:许多东西都有颜色;有了各种漂亮的颜色,世界才显得这么美丽。

  二、颜色会变。

  1、幼儿自由配色。提问: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谁能用桌面的颜色配出老师出示的颜色。

  2、幼儿进一步配色。提问;你能配出更多的颜色吗?怎样配的?

  幼儿配色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3、幼儿表达自己操作的结果。教师“数一数,你一共配出几种颜色;说一说,你能叫出其中的几种颜色的名称。”

  4、颜色分类。把配好的颜色相近的放在一起,能把颜色分成几类。

  5、教师。把两种颜种放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三、玩玻璃纸。

  1、分给幼儿各色玻璃纸,请小朋友把不同颜色的两张玻璃纸合,有什么变化。

  延伸活动;让幼儿用自配的颜料着色。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12-13

中班美术的教案12-13

美术中班教案05-27

中班美术教案05-18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07-20

中班美术教案(经典)07-20

【集合】中班美术教案07-20

中班美术教案(通用)07-20

(热)中班美术教案07-20

[集合]中班美术教案07-21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让孩子学会利用蔬菜的自然形状和特点,配上合适的辅助材料,加工成有趣的玩具。

  2、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对植物观赏的兴趣。

  活动准备:1、茄子、茭白、洋葱、土豆、青椒、红辣椒、玉米、菜瓜等。

  2、牙签、大头针、树叶、大蒜籽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1、导入: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很特别的玩具,你们想看吗?

  2、(出示茭白娃娃)漂亮吗?看看这是一个什么玩具呀?你们知道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萝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红豆、树叶)

  3、这个小姑娘是用很多种蔬菜做成的,有萝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红豆,然后再用一些装饰的东西把她打扮一下就更漂亮了,那我们把她叫做蔬菜玩具好吗?

  4、那你们知道是怎样把这些蔬菜连起来的呢?(用牙签、大头针)

  5、徐老师还认识一个蔬菜玩具城呢,那里面有好多用蔬菜做的漂亮玩具,想去看吗?(老师与幼儿一起观看投影图片)

  6、看了这么多漂亮的蔬菜玩具,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啊?今天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蔬菜,还有一些装饰的东西,呆会请你们每人挑选一种蔬菜,先想想你要用他来做什么玩具?然后再用一些装饰的东西把他们组合起来,打扮得漂亮些,好吗?

  7、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8、让做好的'幼儿拿着玩具去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或客人老师听,“我做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蔬菜做的。”

  9、以“开展览会,请别的小朋友来参观”结束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

  2.能够根据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大胆添画成新形象。

  活动准备:

  动画片片段、背景音乐、记号笔、油画棒、象形字的画纸若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片《36个字》,引起兴趣

  1.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萌发创作欲望。

  我国古代有许多象形字,象形字就是利用图来当文字使用的,在形状上很相像。

  2.动画片中象形文字越来越多,幼儿尝试猜测象形文字的意思,随着画面越来越丰富,最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幼儿尝试借形想象。

  1.教师出示多张象形文字,请幼儿猜字并进行想象添加,感受象形文字的趣味性。

  2.幼儿选择喜欢的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

  启发幼儿可以拿着字上下左右从不同方向转着看,想象它像什么。

  3.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丰富画面。引导幼儿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像什么,在什么地方添画。

  (2)提醒幼儿主体物要大,线头要接住。

  (3)对有创意、画面安排合理的幼儿进行及时的点评,起到推广作用。

  (4)提醒动作快的幼儿可以在画面上添画相应的背景。

  (5)用油画棒给画面添上丰富的颜色。

  三、展示欣赏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边欣赏、边引导幼儿说说画面里的故事,进一步感受汉字变变变的乐趣。

  3.重点评价想象丰富、构图合理、涂法新颖的作品。

  4.我国古代有许多文字可以变出各种不同的画面,你们有没有兴趣以后再变呢?那我们再去找些文字吧。

  活动延伸:

  小朋友的画充满了想象力,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活动后继续寻找你喜欢的象形字宝宝进行借形想象,也可以用自己的名字进行想象创作。

  效果评析: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表现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潜力让我吃惊!同时也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毕竟,更大限度的发掘幼儿的潜能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责任。大班幼儿的接受速度几乎是一日千里,我们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孩子们引导者。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一方沃土,孩子们能从中汲取养分,我亦可从中汲取乐趣,这节拖色想象课是一个尝试、更是一个起点,我相信,在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我们的美术活动会越来越精彩的!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让幼儿练习用剪刀见直线,提高用剪刀的能力。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色纸、白色皱纸、剪刀若干份。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自由动手——总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动手能力。

  你们有没有见过面条呢?那肯定也吃过了。你们知道面条是怎么来的`呢?(幼儿自由说)我们今天也要来做“面条”。不过呢?不是用面粉,而是纸做,你们知道怎么做吗?(不知道)那先看老师做一遍,你们再做好吗?(好)这“面条”一要剪得直,不能弯,知道吗?

  二、幼儿自己动手剪,教师在一旁指导。

  要求:注意安全卫生,小心剪刀。

  三、总结:

  面条可以怎么吃?大家来说说看(幼儿自由说……)

  那你们说我们的“面条”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说……)我们要把我们的“面条”保存好,不要弄坏,好吗?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点和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在巩固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装饰,中班美术活动设计 转贴。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向日葵向阳生长的情景,初步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可拆卸的向日葵模型,欢快的背景音乐。

  2、记号笔和白纸每个幼儿一份。

  三、活动过程:

  1、随着背景音乐,教师有表情地描述:早晨,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葵花向着太阳,弯弯腰、招招手说:太阳你好!中午,太阳升得高高的,天蓝蓝的,云灿灿的,向日葵抬起头,对太阳说:太阳,你好!

  2、出示可拆卸的向日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脸庞是圆圆的,花盘上布满了一个个小房间,里面住着葵花籽,花盘的周围有许多半圆形花瓣,绕着花盘手拉手,风一吹,他们就跳起了舞,幼儿教案《中班美术活动设计 转贴》。

  拆卸叶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叶子的'造型象“爱心”,叶子面对着你的时候是大大的,侧过去就成了一条窄窄的线。

  3、想象讨论:A、籽盘成熟时的样子;B、生长时脸朝太阳的样子;C、向日葵周围会有什么东西活动;D、向日葵可以当作什么?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根据幼儿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尽量让每位幼儿自己创造表达符号。★组——大胆装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复习巩固线描装饰及前后空间的理解,添画恰当。▲组——练习用各种点和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线条连接不出头,想象添加加满。⊙组——复习运用各种线条装饰的方法,独立画出向日葵的基本形态。

  5、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布置“向日葵的一家”,让幼儿互相参观评价。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⒈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的构图,通过绘画细节表现不同职业的特征。

  ⒉萌发对未来的憧憬,描绘自己长大后的工作样子。

  活动准备:

  ⒈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2页《我长大以后》,作画工具。

  ⒉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幼儿观看各种职业的工作照片并交流。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的愿望

  ⒈教师讲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一对快乐的父子,有一天晚上,大头儿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大后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当医生给人治病。天亮了,他把自己做的梦讲给小头爸爸听,小头爸爸也很高兴,拍着大头儿子的肩膀说:你真棒!

  ⒉回顾我们认识的工作者的照片,如魔术师、飞行员、司机等。

  师:他们是谁?在做些什么?在什么样的地方工作?

  ⒊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希望自己长大后做什么?你会怎样工作呢?

  二画画我工作的样子,引导幼儿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的构图,通过绘画细节表现不同职业的特征

  ⒈师:你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做什么工作?请你们把自己的愿望画下来。

  ⒉幼儿在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2页《我长大以后》上作画,教师适时地启发幼儿:你会穿什么样的工作服?做哪些动作?你工作的地方是怎样的,周围有些什么?除了自己,你还打算画什么人?

  ⒊鼓励幼儿表现人物的服饰、动作,以及工作的场景,使画面更丰富,并能表现自己的愿望。

  三猜猜我的.愿望,引导幼儿描绘长大后工作的样子

  ⒈完成后,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伴介绍“我长大以后想成为……”的愿望。

  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将作品分类,把有同一类愿望的幼儿作品贴成一组,并在一旁贴上相应的职业照片。

  ⒊引导幼儿谈论:你能从画里看出同伴长大以后的愿望吗?谁和你的愿望相像?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泥板立体造型表现出各种人脸的形状。

  2.运用捏贴、刻画等方法表现人物高兴或生气等脸部表情。

  3.能充分想象、大胆制作。

  【活动准备】

  1.幼儿对人物的各种表情有一定的了解。

  2.陶泥、操作工具及综合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玩游戏:猜猜我的心情。

  (1)师:我们的脸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比如开心的时候会有高兴的表情,生气的时候会有发怒的表情。现在请你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玩“我的表情”,说说朋友的心情。

  (2)幼儿自由讲述。

  ●让幼儿置身于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讲述在做各种表情时脸部五官的变化,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教师交代创作要求。

  师:请你们在卷筒上把各自好朋友的表情做出来。你准备怎么做呢?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师:先把泥拍成泥板,再卷成一个卷筒,注意一定要把泥板的两条边连接牢固,然后在卷筒上装饰自己喜欢的'人物造型。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将幼儿作品布置成“我的朋友”场景,鼓励幼儿相互讲一讲自己的作品。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①生活区:提供哈哈镜,让幼儿观察变形后的自己,并大胆与同伴进行交流。

  ②美术区:提供纸、笔、橡皮泥等材料,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具。

  ☆家园共育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漫画人物的资料,解答幼儿的有关问题,丰富和积累幼儿有关表情的认知经验。

中班美术教案 篇7

  选取此活动的原因:离园活动时,幼儿对玻璃纸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言自语的提出问题。所以选取此活动使幼儿兴趣点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有各种颜色,感受颜色的美。

  2、通过操作知道颜色会变化,把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能变成另一种颜色。

  3、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己的操作结果。

  4、发展视觉,提高归类能力。

  准备:

  1、每个幼儿家里带一件颜色漂亮的'物品。

  2、幼儿实验的透明小瓶子、吸颜料瓶子;每组桌上有红、黄、蓝、白四色颜色水。教师实验用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颜色的美。

  1、幼儿自由欣赏、分享带来物品的颜色。

  2、教师:许多东西都有颜色;有了各种漂亮的颜色,世界才显得这么美丽。

  二、颜色会变。

  1、幼儿自由配色。提问: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谁能用桌面的颜色配出老师出示的颜色。

  2、幼儿进一步配色。提问;你能配出更多的颜色吗?怎样配的?

  幼儿配色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3、幼儿表达自己操作的结果。教师“数一数,你一共配出几种颜色;说一说,你能叫出其中的几种颜色的名称。”

  4、颜色分类。把配好的颜色相近的放在一起,能把颜色分成几类。

  5、教师。把两种颜种放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三、玩玻璃纸。

  1、分给幼儿各色玻璃纸,请小朋友把不同颜色的两张玻璃纸合,有什么变化。

  延伸活动;让幼儿用自配的颜料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