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9-12 05:16:5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锦集9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掌握乐曲的节奏。

  2、帮助幼儿掌握踵趾步的动作要领,能合拍随音乐做踵趾步。

  3、能合拍地随音乐做摘果子及踵趾步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秋季果园图片一张。

  2、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唱支节日歌》、《小乌鸦爱妈妈》、《豆浆真好喝》。

  2、律动练习:《头发、肩膀,膝盖、脚》、《手腕转动》、《鞋匠舞》。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苹果丰收的景象

  教师出示挂图:画面上的苹果丰收了的景象。

  师:苹果丰收了,果园里小朋友们正在摘果子,他们是怎么样摘?

  2、你们会摘果子吗?

  3、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教师示范摘果子的动作,重点强调摘果子要用力,应将手腕转一下,表示摘果子。

  教师组织幼儿在位子上集体练习摘果子的动作。

  4、熟悉乐曲

  师:摘果子的时候,大家还会唱一首好听的`歌,请你们也来听听。

  教师弹奏乐曲

  师: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教师讲解:这首歌讲的是小朋友们背起篓子,来到果园里,双手摘果子,摘下果子就放到篓子里。篓子装满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

  请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

  5、学习踵趾步

  (1)、师:小朋友去摘果子的时候也是跳着舞去的,他们是怎么跳的呢?

  (2)、教师示范踵趾步

  (3)、师:刚才钟老师跳的叫踵趾步,它和以前我们学过的踵步有点像。

  (4)、教师分解动作,引导幼儿学习踵趾步。

  6、启发幼儿创编并提方向的摘果子动作。

  7、启发幼儿用恰当表情愉快的心情,提问:苹果摘完了,心里怎么样?用什么动作表现出来?

  8、随音乐完整练习一遍,教师注意在动作转换时提醒幼儿。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好朋友.》。

  2、小结活动下课。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和图谱,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形象和内容。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中各个角色形象,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3:体验并享受音乐欣赏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完整音乐一段,分开三段音乐 2: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是从森林里传出来的,认真听,听完后告诉我,音乐里都有什么声音?可能会有谁?

  二、完整欣赏,借助故事和图谱辅助理解乐曲内容。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这段音乐不仅能用故事来讲,老师还把它编成了图谱,但是刚才进来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他们的顺序给弄乱了,小朋友能帮我一起把顺序整理好吗?

  下面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图谱,听一听,看一看,图谱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孩子们,这段音乐听起来是轻很温柔的`,还是很有力量很雄壮的?这种听起来很有力量的音乐我们叫他“进行曲”,那么你觉得这段音乐是关于谁的进行曲呢?

  三、听音乐,表现乐曲的内容和形象。

  1、分乐句表现音乐形象和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用动作表现。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听着有力量的《狮王进行曲》,一起参加小动物们的狂欢节呢?但是我们可不能让狮子大王小看了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我们先来排练一下怎么样?

  2、欣赏全曲,完整表演。

  排练完成了,我们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

  活动延伸:根据乐曲内容,想想“狮子王和小动物”的游戏可以怎么玩。

  附故事:

  早晨,森林里特别安静,小动物们有的刚刚起床,有的在草地上安静地玩耍,这时候,机灵的小猴子从树上滑下来,边滑边喊——狮子大王驾到!话刚说完,小猴子吹起了喇叭,小动物们也赶紧站好两队,迎接狮王的到来。

  奥!狮王真的来了!远远望去,只见他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这边一步一步走了过来。来到了小动物们中间,狮王看到大家列队欢迎它,高兴的大声吼叫,乐队吹号角为它伴奏。吼完了,狮王说:“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吧!”原来,狮王是来参加动物狂欢节的。狮王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唱歌跳舞,玩的特别开心!他们唱啊跳啊,一直玩到太阳下山。玩累了,狮王非常高兴的大吼一声!(傲~~~~~)把小动物都给吓跑了。森林里又安静了下来!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能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2.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和小鱼的游动,发展创造力和表现力。

  3.初步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优美流畅与纤巧轻快的不同音乐性质,通过水草和小鱼的游戏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已欣赏过有关水族馆的影碟,丰富有关水族馆的经验。

  2.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及相关道具。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和幼儿玩游戏入场。

  2.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3.播放音乐,借助多媒体进一步感受音乐。

  4.分段欣赏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中的不同形象。

  (1)欣赏表现水草形象的音乐,启发幼儿用舒展、优美的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

  (2)欣赏表现小鱼形象的'音乐,启发幼儿用纤巧、轻快的动作表现小鱼的游动。

  (3)欣赏音乐的结束部分,启发幼儿尝试表现小鱼和水草共同游戏的快乐情境。

  5.分角色、运用道具完整地听音乐表现。

  活动提示

  1.在活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和幼儿玩的游戏规则为:老师做动作,孩子不做动作;孩子做动作时,老师不做动作。老师牵着朋友一起做动作,孩子也牵着朋友一起做动作。同时教师注意,自己做动作时,音乐为A段;孩子做动作时,音乐为B段;与朋友一起合作做动作时,为音乐的结束部分。

  2.在活动中教师选用的道具可以是色彩鲜艳的纱巾,也可以是皱纹纸。

  3.提请家长配合:家长可带孩子一起了解更多的有关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知识,丰富孩子的相关知识经验。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够快乐的演唱。

  2.尝试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苹果被啃的动态。

  3.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节奏图谱、贴有苹果的苹果垫4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毛毛虫来了

  1.今天来了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戏,是谁呢?(毛毛虫)。

  2.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呢?

  (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

  3.毛毛虫到底喜欢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播放PPT)

  4.哇,毛毛虫这么喜欢吃苹果,它经常会一口一口啃苹果哦,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音效)它是怎么啃苹果的?

  二、123变苹果1.毛毛虫这么喜欢咔嗞咔嗞的啃苹果,那我们小朋友就变成苹果送给它。来!不同的小朋友变成不同的苹果!

  2.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苹果造型。(1,2,3,变!)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旋律,初步学会摘果果的工作和小跑步。

  2、感受与同伴一起的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转动手腕的经验(手心对自己,手心对外)

  2、物质准备:音乐《摘果果》,播放器

  3、环境创设:教师与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圈,幼儿和教师均取左侧靠椅背坐姿,使自己的右侧对着圈内。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复习手腕转动的动作,重点帮助幼儿巩固转手腕的方向(手心对自己,手心对外)引导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过转手腕的动作,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玩玩。

  2、以谈话的.形式,将转手腕的动作迁移成摘果果的动作,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丰收了,我们一起来摘果果吧。

  播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的表演摘果子的动作。

  3、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学会小跑步动作。

  引导语:看看我是怎么跳着舞着摘果果。(右脚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总结幼儿的回答:脚尖脚跟,跑跑跑.

  引导幼儿边说边学跳一跳。

  4、引导幼儿随音乐集体表演"摘果果"提醒幼儿均取左侧靠椅子背坐姿,使自己的右侧对着圈内后站起,按顺时针放向表演。

  幼儿听音乐练习,第一句。第二句做小跑步。第3句,第4句做手腕转动摘果果的动作。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听音乐朝顺时针方向集体表演"摘果果"

  活动延伸:

  请全班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并用筷子伴奏。

  领域活动:结合美术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折纸的形式进一步感受表现秋天的丰收的景象。

  分组活动-变蛇一个幼儿持绳子在地上甩,使绳子成蛇的样子,另一个幼儿边走边踩愰动着绳子。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目标:

  1、学唱歌曲,用合适的方法记忆弱起的节奏。

  2、体会歌曲的情趣,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车轮的转动及其速度的快慢,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展开想像。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重点难点:

  随着快慢音乐的变化,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教师引导幼儿多角度地想像、表达。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或CD

  2、幼儿的座位排成四排,类似于公共汽车的座位。

  3、活动前观察过马路的车。

  活动过程:

  一、公共汽车要开喽。

  1、教师一边以鲜明的肢体动作表现歌词,一边愉悦地吟诵歌词:马路上,公共汽车轮子转呀转,转呀转,满街的跑;公共汽车喇叭嘟嘟嘟,嘟嘟嘟,漫天的响。

  2、现在,我们来扮演公共汽车里的乘客。公共汽车要开喽!

  3、幼儿倾听伴奏音乐,模仿乘客愉快的按节奏晃动身体。

  4、现在,我们来模仿公共汽车的轮子。轮子是怎么转的?

  5、幼儿倾听伴奏音乐,做车轮转动的动作。

  二、公共汽车轮子转呀转

  1、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曲,这首曲子长唱的就是公共汽车的事。

  完整欣赏歌曲,说说这首歌唱了什么。

  2、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重点练习:xxxx/xx/x-/和/x-/xx/x-/的节奏。

  三、快快转和慢慢转

  1、幼儿学唱,边唱边用拍手的方式感受它的节奏。

  重点学习弱起节拍"看""听"处的演唱方法。

  2、完整演唱,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车轮的'转动。

  3、马路上除了公共汽车,还有什么车?

  根据幼儿的回答让幼儿替换歌曲中的车名,尝试演唱。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接唱和齐唱。

  2.能用自然的声音和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3.有与同伴共同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事先请二位小朋友排练表演歌曲。

  2.有扮家家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1.学新歌。提问:你们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请两位排练好的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带领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的节拍和节奏以及歌曲内容。

  2.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练习歌曲中“说白”部分。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分男女练习等方法练唱。

  3.幼儿创编歌表演。启发幼儿除了炒小菜以外,还可以做些什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改编“说白”部分的内容。 请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结伴表演,并共同商定“说白”的内容。

  活动建议:

  1.此活动可分二次进行,接唱和结伴表演可在第二次进行。

  2.可让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唱一唱这首歌。

  活动评价

  1.幼儿喜欢演唱歌曲,乐于结伴表演歌曲。

  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体会创作的乐趣。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能创编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体验表现袋鼠妈妈的动作和表情的乐趣。

  活动准备

  袋鼠妈妈头饰、大口袋、布绒袋鼠玩具、音乐《袋鼠妈妈上学去》、播放器。

  活动过程

  1、以神秘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谁来了吗?你们知道袋鼠妈妈要去哪儿吗?袋鼠妈妈是怎么样上学的`呢?我们听听袋鼠妈妈怎么说的。

  2、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旋律。

  (1)出示布绒袋鼠玩具,清唱歌曲,引导幼儿认真欣赏。

  提问:袋鼠妈妈是怎么上学的?她的书包是什么样的?藏在哪儿?书包里有什么?

  (2)让幼儿知道"哎嗨"是表示惊讶的语气。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表现动作,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行指导。

  (1)鼓励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袋鼠妈妈跳跃上学,打开书包以及发现是个小宝宝时惊讶的样子。

  (2)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动作。

  4、表演结束后,让幼儿接受"小袋鼠"的亲吻,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获得鼓励的满足。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的欢快,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

  难点:幼儿在表现乐曲中尝试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材料准备】

  “泼水歌”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表演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乐趣——表演角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体会乐曲

  (1)表现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告诉幼儿有一首很好听的歌,要想跟着音乐拍手、跳舞都可以,激发幼儿兴趣。

  ①幼儿在老师的激发下会出现许多情况,如有的幼儿听着音乐会有节奏地拍手,有的幼儿还会跟着音乐跳跳舞,这些都是允许的。

  ②幼儿自由探索可以有2—3次,老师尽可能在这2—3次活动中吸收多的幼儿参加活动感受乐曲,在表演角活动结束后的讲评中发扬幼儿大胆学习新本领。

  (2)和幼儿共同参与表演角活动,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老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儿童乐园”的游戏经验,如老师说爱玩“翘翘板”,老师就把它变成双手插腰、下蹲的动作随音乐曲跳起来,(跟着就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做“翘翘板”动作二次,同时大声地说出“翘—翘—板”,还可以请幼儿说说再玩玩。

  ①老师以平等身份和孩子一起玩,幼儿提出什么游戏就可能在乐曲的伴奏下玩起来,如幼儿提出玩“小飞机”,大家就可以随着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作“小飞机”动作(两臂侧平,身体左右侧摆)各一次,同时大声地说出“小飞机”。

  ②老师以平等身份游戏可有3—4次,同样是尽可能在这3—4次活动中吸收孩子一起玩,在讲评的过程中可以师生同台表演,以此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二、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1)观看老师的演出。

  ①老师定期地为幼儿表演一些文艺作品,搞一些文艺作品专场,对幼儿会有很大的影响。让幼儿观看老师表演的'“欢乐园”,体会二个人相玩的乐趣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兴趣和模仿欲。

  ②老师在表演之前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体会老师在乐曲中的情绪、老师在乐曲中的乐趣。

  (2)集体活动师生共同感受、表现乐曲。

  ①老师以“你们想到‘儿童乐园’去玩吗?你们最喜欢玩些什么呢?”引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大胆地提出玩些什么游戏,幼儿讲到玩什么,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跟音乐做动作,边做边说。

  这一环节中有许多幼儿会大胆地说了玩诸如“小飞机”“翘翘板”“小转椅”等等,这些内容很多来源于角落游戏,老师应鼓励他们提出玩什么,还要用动作表示出来,再让大家听着音乐学一学。

  ②以“滚雪球”的方式和幼儿共同游戏。

  老师以“你们讲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也想去玩一玩,我要带一个小朋友一起玩,谁愿意和我去‘儿童乐园’呢?”请出一名幼儿跟老师一起舞蹈;第二遍由老师和这个小朋友去请另外二名幼儿,以此类推直至请出全班幼儿。

  【延伸活动】

  (1)继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情绪、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表演角中学习交换舞伴。

  (3)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幼儿创编其他舞蹈动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

中班音乐教案06-19

中班音乐教案02-14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