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10-13 07:31:07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四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四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在幼儿的生活视觉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对于各种鲜艳的颜色,幼儿有着比较多的接触和感知。因此,他们并不感到陌生,但对各种颜色的变化,还是不够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我选择了这节《颜色变变变》的活动。在活动中,我设置疑问,让幼儿思考解决的办法,并通过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能出现新的颜色,知道颜色可以变化,能解决美术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让幼儿初步学会用简单的表格记录颜色的变化,体验、享受各种颜色变化所带来的惊喜。培养幼儿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感知常见的颜色,并对颜色的产生感兴趣。

  2、 积极参与尝试,探索三原色两两相调后的'变化。

  3、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探索过程及结果。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X颜色与X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X颜色。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颜料若干。

  2、 饮料瓶若干,内装约半瓶水。

  3、 在饮料瓶盖内装上不同颜料。

  4、 数字卡、颜色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玩魔术瓶

  1、 出示饮料瓶,引出魔术师要把无色的水变成有颜色的水。

  2、 幼儿学说魔术语“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变出X颜色。”

  3、 你们还想变出什么颜色呢?

  4、 幼儿玩变色游戏,边说魔术语,并说说你变的是什么颜色。

  5、 X颜色像什么?引导用语“红红的XX,黄黄的XX”等。

  6、 给相同颜色的水宝宝排排队,数数有几个?

  7、 你们知道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吗?

  8、 小结:原来秘密在盖子里,因为盖子里有颜料,颜料跑到水里面,水就会变颜色。

  二、变颜色

  1、 教师师范。

  ( 1 ) 教师挑选一个装有颜料水的瓶宝宝(黄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水宝宝?(并进行记录)

  (2) 教师再挑一个装有(红色)颜料的盖子。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呢?(并进行记录)

  (3) 现在我又要变魔术了,看看这回我会变出什么颜色呢?

  2、 幼儿操作。

  (1) 教师指导幼儿将操作过程正确的记录下来。

  (2) 教师巡视,询问调色情况,并倾听幼儿的交谈。

  三、集体回顾

  1、 引导幼儿说说变得过程。

  你变出了什么颜色?是怎么变的?

  (教师根据回答,把色彩出示在黑板上。)

  2、 引导幼儿说:XX颜色和XX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XX颜色。

  3、 小结:原来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还能变成另一种颜色。

  四、延伸活动

  1、 教师把两种不一样的颜色放在一起,让幼儿发现它的变化。

  2、 幼儿尝试用两种颜色放在一起,观察变化。

  3、 两种颜色的浓度不同,观察颜色会有什么变化。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毛线拉画,表现出市民广场喷泉的主要特点。

  2、培养幼儿对拉画的兴趣,及良好的作画常规,注意保持桌面和身上的整洁。

  活动准备:

  1、市民广场的夜晚喷泉录像。

  2、一幅市民广场喷泉范画

  2、水粉颜料每组三盒,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市民广场夜景图。

  1、小朋友,这是哪儿啊?

  2、市民广场上有什么?你最喜欢市民广场上的什么?

  二、请幼儿观看录像:

  1、喷泉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观察喷泉从下往上喷的特点及喷泉的特点)

  2、喷泉为什么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你看到有什么颜色的射灯?

  三、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毛线拉画的特点:

  示范作画过程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自己衣服、桌面的整洁。

  五、将幼儿作品干后布置成画刊,请幼儿讲讲自己的喷泉,与小朋友一起玩喷泉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一、幼儿随音乐律动进教室。

  1、幼儿复习乐曲,教师小结乐曲内容。

  2、再次欣赏乐曲,尝试设计拍打节奏。

  二、引出第一张图谱,练习节奏。

  1、看图谱在老师指挥下用身体动作表现图谱,感受相应的节奏型。

  2、带上乐器完整的'看图谱演奏乐曲。

  三、引出第二张图谱,练习节奏。

  1、观察第两张图谱与第一张图谱的不同。

  2、带上乐器完整的看第二张图谱演奏乐曲。

  3、小结幼儿的演奏,再次演奏乐曲:第一遍第一张图谱,第二遍第二张图谱。

  四、引出第三张图谱,练习节奏。

  1、观察第三张图谱与第一、二张图谱的不同。

  2、幼儿分小组设计节奏型,教师记录。

  3、部分幼儿选择的三种乐器,其他幼儿选择交换乐器。

  4、带上乐器完整的看第三张图谱演奏乐曲。

  5、小结幼儿的演奏,带上表情完整的演奏乐曲。

  6、活动结束,幼儿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四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品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

  二、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导读对话。

  1、(播放媒体: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同学们,看着这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请大家看着图,带上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3、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必须离开大树,飞到南方去,于是大树对鸟儿说:

  出示句子1: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出示句子2: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4、好朋友就要分离了,同桌演读鸟儿和大树的道别。

  5、鸟儿和大树依依惜别,明年他们还会见面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11课《去年的树》,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句子。

  2、交流。

  (1)把自己不熟悉、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进行汇报。(课件呈现生词、生字)。

  (2)师生共同学习生字词语。重点讲解融和剩的字形,并写一写。

  (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

  1、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大树不见了, 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样找的?(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地找、到处询问)。

  2、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

  3、出示三组对话。

  (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2)鸟儿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3)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品读对话,演读对话。

  (1)小鸟满怀希望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满心希望看到的是那绿意盎然的大树张开怀抱欢迎她。可是,她怎么能想得到,她的好朋友竟然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桩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如果你是小鸟,你的心情怎样?任选一组自由练,指名读。

  ①你着急了。

  ②你在为大树担心。

  ③你体会得真好。

  ④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树。

  (2)这回,咱们都是正焦急地寻找朋友的小鸟了,让我们一起读。

  (3)演读对话。

  ①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来,请你来演一演。你就是那只小鸟了。请你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

  ②学生做小鸟,自己找合作伙伴练读。

  ③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组对话。

  ④教师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

  (4)鸟儿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个动人的故事,师生配合读3-14节。

  (四)领悟真情、真情对话。

  1、当小鸟千辛万苦,飞了好远的路好不容易找到老朋友时,它当时的神情是怎样的?读一读课文15-17节。(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2、你从这些词语、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鸟盯着灯火看了又看,它心里想说些什么?请你们想一想,动笔写下来。

  4、学生互相交流。

  5、鸟儿唱完了去年的歌,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这是一只____________的鸟,你怎样来形容它?(诚实守信、重情义、讲信用、说到做到、珍视友情)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听到了你们那么真诚,肺腑的话,老师被你们深深地感动了。希望所有同学能像小鸟和大树一样能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份友情,愿诚信为友情与世界同在,愿我们永远是朋友。

  (六)作业。

  1、写一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这几个词语。

  2、读一读: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来分角色朗读这篇感人的童话。

  3、小练笔: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在写下来。

  四、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大树 鸟儿

  听好朋友唱歌 给好朋友唱歌

  诚信为友情

  五、设计意图:

  在设计本课时,我有意识渗透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一)挖掘兴奋点,情境对话。

  在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挖掘了学生的兴奋点就能使课堂活泼起来,热闹起来。上课伊始,结合课件的播放,我满怀深情地,用娓娓动听优美的话语激情导入课文,情境中引出了鸟儿和大树的对话。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通过同桌演一演鸟儿和大树的道别的情景,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从而感染学生,唤起了学生走进课文中的激情。

  (二)研读对话,披文入情。

  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基本方式。带问题充分地读,使读更有目的性,给学生读的自主权,更有助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使读更高效:所悟,所思、所得更多。

  在交流研读中,我以情感人,用自身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热情。如:在指导学生练读小鸟和树根、大门、小女孩的对话时,我的教学语言是:小鸟满怀希望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满心希望看到的是那绿意盎然的大树张开怀抱欢迎她。可是,她怎么能想得到,她的好朋友竟然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桩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如果你是小鸟,你的心情怎样?等学生回答后,继续,你着急了。你在为大树担心。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树。 激情的话语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景之中。小鸟们一声声的呼唤,引出了这堂课的高潮。此时对对话进行感情朗读,学生自然读得情真意切。

  当学生为文章中的深情深深感染之时,我又引导学生进行最后三节的学习。自由读课文最后三节后,我让学生感受鸟儿的神情,引导他们抓住文中为什么鸟儿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抓住空白点,进行想象说话写话,展开心灵与文本的对话,细细体会小鸟的友情与诚信,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比翼齐飞。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尝试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就是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使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在交流中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奉献的美丽。

《【必备】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经典)大班教案07-31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经典)08-11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12-30

【必备】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四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四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在幼儿的生活视觉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对于各种鲜艳的颜色,幼儿有着比较多的接触和感知。因此,他们并不感到陌生,但对各种颜色的变化,还是不够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我选择了这节《颜色变变变》的活动。在活动中,我设置疑问,让幼儿思考解决的办法,并通过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能出现新的颜色,知道颜色可以变化,能解决美术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让幼儿初步学会用简单的表格记录颜色的变化,体验、享受各种颜色变化所带来的惊喜。培养幼儿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感知常见的颜色,并对颜色的产生感兴趣。

  2、 积极参与尝试,探索三原色两两相调后的'变化。

  3、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探索过程及结果。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X颜色与X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X颜色。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颜料若干。

  2、 饮料瓶若干,内装约半瓶水。

  3、 在饮料瓶盖内装上不同颜料。

  4、 数字卡、颜色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玩魔术瓶

  1、 出示饮料瓶,引出魔术师要把无色的水变成有颜色的水。

  2、 幼儿学说魔术语“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变出X颜色。”

  3、 你们还想变出什么颜色呢?

  4、 幼儿玩变色游戏,边说魔术语,并说说你变的是什么颜色。

  5、 X颜色像什么?引导用语“红红的XX,黄黄的XX”等。

  6、 给相同颜色的水宝宝排排队,数数有几个?

  7、 你们知道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吗?

  8、 小结:原来秘密在盖子里,因为盖子里有颜料,颜料跑到水里面,水就会变颜色。

  二、变颜色

  1、 教师师范。

  ( 1 ) 教师挑选一个装有颜料水的瓶宝宝(黄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水宝宝?(并进行记录)

  (2) 教师再挑一个装有(红色)颜料的盖子。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呢?(并进行记录)

  (3) 现在我又要变魔术了,看看这回我会变出什么颜色呢?

  2、 幼儿操作。

  (1) 教师指导幼儿将操作过程正确的记录下来。

  (2) 教师巡视,询问调色情况,并倾听幼儿的交谈。

  三、集体回顾

  1、 引导幼儿说说变得过程。

  你变出了什么颜色?是怎么变的?

  (教师根据回答,把色彩出示在黑板上。)

  2、 引导幼儿说:XX颜色和XX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XX颜色。

  3、 小结:原来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还能变成另一种颜色。

  四、延伸活动

  1、 教师把两种不一样的颜色放在一起,让幼儿发现它的变化。

  2、 幼儿尝试用两种颜色放在一起,观察变化。

  3、 两种颜色的浓度不同,观察颜色会有什么变化。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毛线拉画,表现出市民广场喷泉的主要特点。

  2、培养幼儿对拉画的兴趣,及良好的作画常规,注意保持桌面和身上的整洁。

  活动准备:

  1、市民广场的夜晚喷泉录像。

  2、一幅市民广场喷泉范画

  2、水粉颜料每组三盒,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市民广场夜景图。

  1、小朋友,这是哪儿啊?

  2、市民广场上有什么?你最喜欢市民广场上的什么?

  二、请幼儿观看录像:

  1、喷泉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观察喷泉从下往上喷的特点及喷泉的特点)

  2、喷泉为什么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你看到有什么颜色的射灯?

  三、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毛线拉画的特点:

  示范作画过程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自己衣服、桌面的整洁。

  五、将幼儿作品干后布置成画刊,请幼儿讲讲自己的喷泉,与小朋友一起玩喷泉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一、幼儿随音乐律动进教室。

  1、幼儿复习乐曲,教师小结乐曲内容。

  2、再次欣赏乐曲,尝试设计拍打节奏。

  二、引出第一张图谱,练习节奏。

  1、看图谱在老师指挥下用身体动作表现图谱,感受相应的节奏型。

  2、带上乐器完整的'看图谱演奏乐曲。

  三、引出第二张图谱,练习节奏。

  1、观察第两张图谱与第一张图谱的不同。

  2、带上乐器完整的看第二张图谱演奏乐曲。

  3、小结幼儿的演奏,再次演奏乐曲:第一遍第一张图谱,第二遍第二张图谱。

  四、引出第三张图谱,练习节奏。

  1、观察第三张图谱与第一、二张图谱的不同。

  2、幼儿分小组设计节奏型,教师记录。

  3、部分幼儿选择的三种乐器,其他幼儿选择交换乐器。

  4、带上乐器完整的看第三张图谱演奏乐曲。

  5、小结幼儿的演奏,带上表情完整的演奏乐曲。

  6、活动结束,幼儿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四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品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

  二、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导读对话。

  1、(播放媒体: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同学们,看着这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请大家看着图,带上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3、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必须离开大树,飞到南方去,于是大树对鸟儿说:

  出示句子1: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出示句子2: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4、好朋友就要分离了,同桌演读鸟儿和大树的道别。

  5、鸟儿和大树依依惜别,明年他们还会见面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11课《去年的树》,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句子。

  2、交流。

  (1)把自己不熟悉、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进行汇报。(课件呈现生词、生字)。

  (2)师生共同学习生字词语。重点讲解融和剩的字形,并写一写。

  (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

  1、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大树不见了, 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样找的?(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地找、到处询问)。

  2、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

  3、出示三组对话。

  (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2)鸟儿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3)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品读对话,演读对话。

  (1)小鸟满怀希望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满心希望看到的是那绿意盎然的大树张开怀抱欢迎她。可是,她怎么能想得到,她的好朋友竟然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桩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如果你是小鸟,你的心情怎样?任选一组自由练,指名读。

  ①你着急了。

  ②你在为大树担心。

  ③你体会得真好。

  ④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树。

  (2)这回,咱们都是正焦急地寻找朋友的小鸟了,让我们一起读。

  (3)演读对话。

  ①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来,请你来演一演。你就是那只小鸟了。请你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

  ②学生做小鸟,自己找合作伙伴练读。

  ③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组对话。

  ④教师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

  (4)鸟儿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个动人的故事,师生配合读3-14节。

  (四)领悟真情、真情对话。

  1、当小鸟千辛万苦,飞了好远的路好不容易找到老朋友时,它当时的神情是怎样的?读一读课文15-17节。(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2、你从这些词语、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鸟盯着灯火看了又看,它心里想说些什么?请你们想一想,动笔写下来。

  4、学生互相交流。

  5、鸟儿唱完了去年的歌,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这是一只____________的鸟,你怎样来形容它?(诚实守信、重情义、讲信用、说到做到、珍视友情)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听到了你们那么真诚,肺腑的话,老师被你们深深地感动了。希望所有同学能像小鸟和大树一样能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份友情,愿诚信为友情与世界同在,愿我们永远是朋友。

  (六)作业。

  1、写一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这几个词语。

  2、读一读: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来分角色朗读这篇感人的童话。

  3、小练笔: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在写下来。

  四、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大树 鸟儿

  听好朋友唱歌 给好朋友唱歌

  诚信为友情

  五、设计意图:

  在设计本课时,我有意识渗透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一)挖掘兴奋点,情境对话。

  在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挖掘了学生的兴奋点就能使课堂活泼起来,热闹起来。上课伊始,结合课件的播放,我满怀深情地,用娓娓动听优美的话语激情导入课文,情境中引出了鸟儿和大树的对话。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通过同桌演一演鸟儿和大树的道别的情景,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从而感染学生,唤起了学生走进课文中的激情。

  (二)研读对话,披文入情。

  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基本方式。带问题充分地读,使读更有目的性,给学生读的自主权,更有助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使读更高效:所悟,所思、所得更多。

  在交流研读中,我以情感人,用自身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热情。如:在指导学生练读小鸟和树根、大门、小女孩的对话时,我的教学语言是:小鸟满怀希望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满心希望看到的是那绿意盎然的大树张开怀抱欢迎她。可是,她怎么能想得到,她的好朋友竟然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桩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如果你是小鸟,你的心情怎样?等学生回答后,继续,你着急了。你在为大树担心。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树。 激情的话语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景之中。小鸟们一声声的呼唤,引出了这堂课的高潮。此时对对话进行感情朗读,学生自然读得情真意切。

  当学生为文章中的深情深深感染之时,我又引导学生进行最后三节的学习。自由读课文最后三节后,我让学生感受鸟儿的神情,引导他们抓住文中为什么鸟儿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抓住空白点,进行想象说话写话,展开心灵与文本的对话,细细体会小鸟的友情与诚信,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比翼齐飞。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尝试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就是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使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在交流中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奉献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