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09-23 20:09:45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语言教案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大班语言教案锦集五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挂图第6号

  画一个禁止大嗓门标志:在张大嘴巴上打个“×”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今天我们有个新朋友来了,猜猜是谁?

  出示图一

  大恐龙在干什么?人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捂着耳朵、闭着眼睛、讨厌大恐龙)

  师:你们猜猜人们为什么都讨厌这只大恐龙呢?(幼儿发散思维,教师及时肯定)。

  2、在一座城市里有一只爱唱歌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请幼儿仔细倾听。

  二、欣赏故事

  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出示挂图一

  (1)在楼房的最顶层住着谁?

  (2)人们喜欢它吗?

  (3)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讲故事“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 .大楼就倒了”。

  (4)我们小朋友来想想办法,让大恐龙不发出讨厌的声音?(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5)听听故事里的人们想到了什么办法。

  2、出示挂图二

  (1)为了让恐龙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大家想了什么办法?

  (2)土豆能让大恐龙停止唱歌吗? 。讲故事“人们想办法......统统吃光了”。

  (3)土豆吃完了大恐龙还会唱歌,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大恐龙闭嘴。

  3、出示挂图三,讲故事“大家又准备了一个......‘啊... 噢...’”:

  (1)人们又想了什么办法让恐龙不发出声音?

  (2)玻璃罩能让大恐龙的.声音不传出来吗?为什么?

  4、出示挂图四

  (1)谁在大恐龙耳边说了一句话?

  (2)小姑娘在恐龙耳边说了什么话?

  (3)大恐龙改正嗓门太大的毛病了吗?讲故事“这时候......结束”。

  5、师: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听听录音机里讲的故事吧!

  三、说说大嗓门的坏处。

  1、人们喜不喜欢恐龙的大嗓门?

  2、请幼儿听一段吵闹声,引导幼儿说说大嗓门的坏处,如大嗓门会吵得别人谁不着觉,大嗓门会吓人一跳,大嗓门的声音会让人心烦,等等。

  3、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标记,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4、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不能很大声的说话,不能叫。在什么时候不能大声说话呢?(如: 看电视、看书、上课、吃饭、睡觉等时候)

  5、我们把这张将禁止大嗓门的标志贴在教室内,时刻提醒自己不当大嗓门。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诙谐、滑稽。

  2、观察绘本图书画面,理解白羊们因为爱美而进行美容的故事情节与内容。

  3、体验与同伴共同研读绘本故事的乐趣,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线索特征小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PPT—1绘本封面,初步熟悉故事发生的地点与相关故事角色。

  1、观察绘本封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大图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屏幕,书的封面,在书的封面上你看到了谁?

  在封面中间的这只羊,你觉得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羊有什么不同?

  你绝得这只羊打扮的怎么样?(漂亮 时髦)

  封面上还有什么?(字)

  2、教师认读故事题目《白羊村的美容院》。

  对这是这本书的书名。叫白羊村的美容院。

  谁知道,什么是美容院?美容院是做什么的?

  听了这个题目《白羊村的美容院》以后,你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二、幼儿自主阅读,前半段故事内容。

  1、请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从PPT扉页到PPT第15页)

  师:你在书里都看到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从前往后翻阅图书。

  3、幼儿介绍与交流自己看到的图书画面内容。

  师:到底白羊村会发生怎样一个故事呢,请你自己来看一看故事的前半段,一页一页往后看,看到老师夹回形针的地方。仔细的看看白羊村的小羊们有没有什么变化?等会老师摇铃后请你转身做神气了告诉我。

  4、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到的相关故事情节与内容,出示相匹配的故事小图,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线索。

  (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关小图)

  结合幼儿回答及小图,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白羊村怎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的。

  5、教师带领翻阅进一步熟悉故事前半段内容。

  讲述PPT2—PPT5故事。 这些羊有没有听美容师的话去改变羊毛的颜色以及自己的发型?(有 ) 瞧,美容师告诉他们最近流行直发就去弄直了,流行卷发的时候呢去弄卷。等流行前卷后直时又弄前卷后直。流行庞克头时又去弄庞克发式。庞克法式是怎么样的呢,你们有没有见过这种庞克法式。就是这种后秃前长的样子。PPT10—PPT11流行绿色的时候,所有的样都变成绿色了,你觉得绿色适合白羊吗?(不合适,因为草是绿的、树是绿的,谁也看不清谁容易撞到一起………(p12)哎呦,这两只羊怎么了,(撞在了一起)他们怎么会撞在一起的呢。白羊把身上的颜色变成了黑色,说明最近流行什么颜色拉。(黑色)黑色适不适合小羊?(不适合)

  (PPT13后来流行花色时又去染花色,每只羊都弄的花里胡哨的让人看了眼花,很不舒服,让很多近视的羊眼镜都加深)

  6、引发幼儿进行讨论:白羊村的选美比赛,到底谁能获胜呢?(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图画中小羊的表情)

  三、师幼集体阅读,共同了解绘本图书后半段故事内容。

  1、师幼集体阅读(从PPT16页开始到最后),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画面故事内容。

  到底谁会获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读,然后幼儿根据画面理解。

  2、请幼儿表演一下白羊不服气选美结果后争论的表情。

  谁来学一学他们是怎么抗议的'。

  3、引导幼儿观察隔壁村的白羊,注意画面中白色羊群的纯洁美丽。

  (PPT19——PPT21像一朵朵白云一样美不美啊)

  4、猜一猜白羊看到湖中自己的倒影为什么会笑?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PPT22)大家为什么会忍不住笑啊。(滑稽、不像自己了……)

  5、教师在幼儿观察、讲述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画面。

  师:你觉得白羊村的白羊,什么时候最美丽?(引导幼儿从白羊们的外表美,关注到白羊们的心灵美。)

  (PPT23思考:美容师为什么会离开)

  四、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在完整讲述故事的同时,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的讲述速度翻阅绘本画面进行同步翻读,进一步感受故事的幽默与诙谐。

  五、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

  教师小结:除了外表的美,我们小朋友更要做一个“心灵美丽”、“仪态美”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老师、家长的眼中,才是最时髦、最漂亮、最美的孩子。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设计意图:

  我班孩子非常喜欢猜谜语的活动,往往一猜就不可收拾,猜中的人兴高采烈,没猜中的人非常羡慕,跃跃欲试。在猜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发现了很多问题。在一次猜谜过程中,一位孩子问道:“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总是能猜对,我就不大猜得出”?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幼儿,便设计了此次的活动。 孩子们对实验活动渐渐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也有很大的'成功感。通过实验活动能让孩子们自己发现秘密,感受获得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是实验的方法。又结合了现代多媒体技术,观看课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获得知识。

  活动内容:

  大班语言

  思维活动:

  小猪找朋友

  活动目标:

  l 能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

  l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

  1、喜欢猜谜

  2、三张不同颜色的纸、笔、画写板等。

  活动过程:

  l 自编故事:《小猪找朋友》引出课题

  1、 请幼儿猜测:你认为三只小猪分别找到了谁做自己的朋友?为什么?

  2、 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纸,来;自.大;考吧;幼.师网;用简单的画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推断。

  重点:要求幼儿能根据故事所提供的四条线索进行合理的推断猜测。

  l 教师说出动物朋友的三个特征,请幼儿猜是什么动物?

  l 幼儿用画写板画出自己的动物好朋友,再编出三个特征。请其他幼儿猜猜它是谁?

  要求:幼儿不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只能说出好朋友三个最明显的特征。

  教学反思:

  1、老师考虑了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2、老师的在制定目标时考虑了适切性和挑战性。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感知理解故事中人物交换物品的基本内容。

  2.借助图片线索,感知和讲述老奶奶用一篮子梅子最终换得一篮子花生的过程。

  3.感知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关心的快乐,愿意用相应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花生糕》。

  2.教学挂图:《花生糕》。

  3.将教学挂图剪成小图片,参考活动过程中的《花生糕》故事线索图。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花生糕。

  1.教师:小朋友,你吃过花生糕吗?你知道花生糕是用什么做的吗?

  2.教师:从前有一个老奶奶,想用花生做糕,当点心吃。她家里有许多面粉,又有许多白糖,但是一粒花生也没有。在她家的花园里,种了许多梅树,梅树上结了许多梅子,但是梅子不是花生,不能做糕吃。她就采了一篮子梅子,出门去换花生。老奶奶换到花生了吗?她是怎么换到花生的?

  (二) 阅读幼儿操作材料《花生糕》,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并与同伴交流,说说老奶奶遇到了谁,她将自己种的梅子给了谁,得到了哪些东西,又送给了哪些需要的人、

  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和交流。

  3.教师带领幼儿边阅读幼儿操作材料边讲述故事《花生糕》。

  (三)借用提问,帮助幼儿梳理线索,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

  1.教师提问:老奶奶第一个遇到了谁?她是怎样做的?她得到了什么?后来又遇到了谁?她又是怎样做的?如此这般,引导幼儿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梳理出线索图,例如:

  老奶奶 女人 一男一女 小姑娘和她妈妈、哥哥 老头儿 老奶奶

  梅子 棉花 山茶花 小狗 花生 花生糕

  2.引导幼儿观察换花生的.线索图,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讲述老奶奶一次次将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最终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花生,做成了香香的花生糕。

  (四)围绕故事讨论,懂得关心和帮助别人,你也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尊重、关心和快乐。

  1.教师:老奶奶想要做花生糕,可是她没有花生,她是怎样做的?

  2.教师:老奶奶把自己种的梅子送给别人,还把别人送给她的东西又送给了她认为需要的人,拿到东西的人开心吗?老奶奶开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鼓励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讲述,例如:快活、嘻嘻地笑、欢喜、很好很好、说“谢谢”等语言。

  4.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老奶奶关心别人,最终她也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快乐。你关心和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关心和帮助你,帮助别人,你会觉得快乐,被关心的人会更快乐!

  (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关心或帮助他人的故事。

  1.教师:你想做关心别人的好孩子吗?你做过什么好事?你感觉怎样?

  2.教师:你得到过谁的关心和帮助,你觉得快乐吗?你想怎样回报别人呢?

  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学习用高兴、快乐、幸福、快活、甜蜜等词语,表达自己的心情。

  (六)音乐活动:《幸福拍手歌》。

  教师: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关心好快乐、好幸福呀!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故事《花生糕》。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看懂故事中妙妙和喵喵的信,理解和体验他们之间的情感。

  2、能够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写信,并能较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活动准备:

  1.画纸、水彩笔。

  2.挂图《妙妙和喵喵的信》幼儿用书第3册第40-41页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挂图,请幼儿看妙妙和喵喵的信,提问:

  1.这封信和爸爸妈妈给你们的心有什么不同?

  2.你猜猜看信上都说了什么事情?

  二、请幼儿结合挂图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情感,提问:

  故事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喜欢妙妙和喵喵吗?为什么?

  三、请幼儿看挂图再次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与幼儿讨论:

  1.妙妙和喵喵是怎样写信的?说一说信上写了什么?

  2.如果请你用这样的方法给你的好朋友写信你会怎样写?

  四、请小朋友用绘画的方式给好朋友写一封信。

  1.教师与幼儿讨论你会给好朋友说些什么呢?教师给幼儿举例示范,告诉幼儿写信的方法,

  2.请写信和收到信的幼儿分别读信,看看大家都说了什么。

  活动反思:

  本节课让幼儿看懂故事中的.妙妙和喵喵的信,它们写的信跟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孩子们可能对写信比较陌生,先前经验比较少,于是我出示了信封,让幼儿认识信封的过程中,进行比较最后总结,故事很简单,主要认识写信的格式、内容等注意事项,注意提醒幼儿一定要跟小伙伴说清楚,要不然好朋友不知道你要约他做什么事情、约在哪儿,什么时间,孩子们对写信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又通过口述信的内容巩固写信的格式内容,孩子们口述非常好,基本上都学会了如何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信。

《【热门】大班语言教案锦集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语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语言的教案02-28

大班语言教案:字宝宝 大班语言教案04-19

大班语言教案:走近澳门_大班语言教案02-24

大班语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语言教案02-24

大班语言《房子》教案03-20

大班语言秋天教案03-21

大班语言秘密教案03-25

大班语言梦教案03-24

【热门】大班语言教案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大班语言教案锦集五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挂图第6号

  画一个禁止大嗓门标志:在张大嘴巴上打个“×”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今天我们有个新朋友来了,猜猜是谁?

  出示图一

  大恐龙在干什么?人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捂着耳朵、闭着眼睛、讨厌大恐龙)

  师:你们猜猜人们为什么都讨厌这只大恐龙呢?(幼儿发散思维,教师及时肯定)。

  2、在一座城市里有一只爱唱歌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请幼儿仔细倾听。

  二、欣赏故事

  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出示挂图一

  (1)在楼房的最顶层住着谁?

  (2)人们喜欢它吗?

  (3)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讲故事“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 .大楼就倒了”。

  (4)我们小朋友来想想办法,让大恐龙不发出讨厌的声音?(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5)听听故事里的人们想到了什么办法。

  2、出示挂图二

  (1)为了让恐龙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大家想了什么办法?

  (2)土豆能让大恐龙停止唱歌吗? 。讲故事“人们想办法......统统吃光了”。

  (3)土豆吃完了大恐龙还会唱歌,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大恐龙闭嘴。

  3、出示挂图三,讲故事“大家又准备了一个......‘啊... 噢...’”:

  (1)人们又想了什么办法让恐龙不发出声音?

  (2)玻璃罩能让大恐龙的.声音不传出来吗?为什么?

  4、出示挂图四

  (1)谁在大恐龙耳边说了一句话?

  (2)小姑娘在恐龙耳边说了什么话?

  (3)大恐龙改正嗓门太大的毛病了吗?讲故事“这时候......结束”。

  5、师: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听听录音机里讲的故事吧!

  三、说说大嗓门的坏处。

  1、人们喜不喜欢恐龙的大嗓门?

  2、请幼儿听一段吵闹声,引导幼儿说说大嗓门的坏处,如大嗓门会吵得别人谁不着觉,大嗓门会吓人一跳,大嗓门的声音会让人心烦,等等。

  3、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标记,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4、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不能很大声的说话,不能叫。在什么时候不能大声说话呢?(如: 看电视、看书、上课、吃饭、睡觉等时候)

  5、我们把这张将禁止大嗓门的标志贴在教室内,时刻提醒自己不当大嗓门。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诙谐、滑稽。

  2、观察绘本图书画面,理解白羊们因为爱美而进行美容的故事情节与内容。

  3、体验与同伴共同研读绘本故事的乐趣,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线索特征小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PPT—1绘本封面,初步熟悉故事发生的地点与相关故事角色。

  1、观察绘本封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大图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屏幕,书的封面,在书的封面上你看到了谁?

  在封面中间的这只羊,你觉得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羊有什么不同?

  你绝得这只羊打扮的怎么样?(漂亮 时髦)

  封面上还有什么?(字)

  2、教师认读故事题目《白羊村的美容院》。

  对这是这本书的书名。叫白羊村的美容院。

  谁知道,什么是美容院?美容院是做什么的?

  听了这个题目《白羊村的美容院》以后,你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二、幼儿自主阅读,前半段故事内容。

  1、请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从PPT扉页到PPT第15页)

  师:你在书里都看到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从前往后翻阅图书。

  3、幼儿介绍与交流自己看到的图书画面内容。

  师:到底白羊村会发生怎样一个故事呢,请你自己来看一看故事的前半段,一页一页往后看,看到老师夹回形针的地方。仔细的看看白羊村的小羊们有没有什么变化?等会老师摇铃后请你转身做神气了告诉我。

  4、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到的相关故事情节与内容,出示相匹配的故事小图,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线索。

  (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关小图)

  结合幼儿回答及小图,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白羊村怎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的。

  5、教师带领翻阅进一步熟悉故事前半段内容。

  讲述PPT2—PPT5故事。 这些羊有没有听美容师的话去改变羊毛的颜色以及自己的发型?(有 ) 瞧,美容师告诉他们最近流行直发就去弄直了,流行卷发的时候呢去弄卷。等流行前卷后直时又弄前卷后直。流行庞克头时又去弄庞克发式。庞克法式是怎么样的呢,你们有没有见过这种庞克法式。就是这种后秃前长的样子。PPT10—PPT11流行绿色的时候,所有的样都变成绿色了,你觉得绿色适合白羊吗?(不合适,因为草是绿的、树是绿的,谁也看不清谁容易撞到一起………(p12)哎呦,这两只羊怎么了,(撞在了一起)他们怎么会撞在一起的呢。白羊把身上的颜色变成了黑色,说明最近流行什么颜色拉。(黑色)黑色适不适合小羊?(不适合)

  (PPT13后来流行花色时又去染花色,每只羊都弄的花里胡哨的让人看了眼花,很不舒服,让很多近视的羊眼镜都加深)

  6、引发幼儿进行讨论:白羊村的选美比赛,到底谁能获胜呢?(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图画中小羊的表情)

  三、师幼集体阅读,共同了解绘本图书后半段故事内容。

  1、师幼集体阅读(从PPT16页开始到最后),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画面故事内容。

  到底谁会获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读,然后幼儿根据画面理解。

  2、请幼儿表演一下白羊不服气选美结果后争论的表情。

  谁来学一学他们是怎么抗议的'。

  3、引导幼儿观察隔壁村的白羊,注意画面中白色羊群的纯洁美丽。

  (PPT19——PPT21像一朵朵白云一样美不美啊)

  4、猜一猜白羊看到湖中自己的倒影为什么会笑?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PPT22)大家为什么会忍不住笑啊。(滑稽、不像自己了……)

  5、教师在幼儿观察、讲述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画面。

  师:你觉得白羊村的白羊,什么时候最美丽?(引导幼儿从白羊们的外表美,关注到白羊们的心灵美。)

  (PPT23思考:美容师为什么会离开)

  四、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在完整讲述故事的同时,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的讲述速度翻阅绘本画面进行同步翻读,进一步感受故事的幽默与诙谐。

  五、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

  教师小结:除了外表的美,我们小朋友更要做一个“心灵美丽”、“仪态美”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老师、家长的眼中,才是最时髦、最漂亮、最美的孩子。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设计意图:

  我班孩子非常喜欢猜谜语的活动,往往一猜就不可收拾,猜中的人兴高采烈,没猜中的人非常羡慕,跃跃欲试。在猜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发现了很多问题。在一次猜谜过程中,一位孩子问道:“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总是能猜对,我就不大猜得出”?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幼儿,便设计了此次的活动。 孩子们对实验活动渐渐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也有很大的'成功感。通过实验活动能让孩子们自己发现秘密,感受获得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是实验的方法。又结合了现代多媒体技术,观看课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获得知识。

  活动内容:

  大班语言

  思维活动:

  小猪找朋友

  活动目标:

  l 能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

  l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

  1、喜欢猜谜

  2、三张不同颜色的纸、笔、画写板等。

  活动过程:

  l 自编故事:《小猪找朋友》引出课题

  1、 请幼儿猜测:你认为三只小猪分别找到了谁做自己的朋友?为什么?

  2、 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纸,来;自.大;考吧;幼.师网;用简单的画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推断。

  重点:要求幼儿能根据故事所提供的四条线索进行合理的推断猜测。

  l 教师说出动物朋友的三个特征,请幼儿猜是什么动物?

  l 幼儿用画写板画出自己的动物好朋友,再编出三个特征。请其他幼儿猜猜它是谁?

  要求:幼儿不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只能说出好朋友三个最明显的特征。

  教学反思:

  1、老师考虑了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2、老师的在制定目标时考虑了适切性和挑战性。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感知理解故事中人物交换物品的基本内容。

  2.借助图片线索,感知和讲述老奶奶用一篮子梅子最终换得一篮子花生的过程。

  3.感知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关心的快乐,愿意用相应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花生糕》。

  2.教学挂图:《花生糕》。

  3.将教学挂图剪成小图片,参考活动过程中的《花生糕》故事线索图。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花生糕。

  1.教师:小朋友,你吃过花生糕吗?你知道花生糕是用什么做的吗?

  2.教师:从前有一个老奶奶,想用花生做糕,当点心吃。她家里有许多面粉,又有许多白糖,但是一粒花生也没有。在她家的花园里,种了许多梅树,梅树上结了许多梅子,但是梅子不是花生,不能做糕吃。她就采了一篮子梅子,出门去换花生。老奶奶换到花生了吗?她是怎么换到花生的?

  (二) 阅读幼儿操作材料《花生糕》,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并与同伴交流,说说老奶奶遇到了谁,她将自己种的梅子给了谁,得到了哪些东西,又送给了哪些需要的人、

  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和交流。

  3.教师带领幼儿边阅读幼儿操作材料边讲述故事《花生糕》。

  (三)借用提问,帮助幼儿梳理线索,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

  1.教师提问:老奶奶第一个遇到了谁?她是怎样做的?她得到了什么?后来又遇到了谁?她又是怎样做的?如此这般,引导幼儿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梳理出线索图,例如:

  老奶奶 女人 一男一女 小姑娘和她妈妈、哥哥 老头儿 老奶奶

  梅子 棉花 山茶花 小狗 花生 花生糕

  2.引导幼儿观察换花生的.线索图,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讲述老奶奶一次次将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最终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花生,做成了香香的花生糕。

  (四)围绕故事讨论,懂得关心和帮助别人,你也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尊重、关心和快乐。

  1.教师:老奶奶想要做花生糕,可是她没有花生,她是怎样做的?

  2.教师:老奶奶把自己种的梅子送给别人,还把别人送给她的东西又送给了她认为需要的人,拿到东西的人开心吗?老奶奶开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鼓励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讲述,例如:快活、嘻嘻地笑、欢喜、很好很好、说“谢谢”等语言。

  4.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老奶奶关心别人,最终她也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快乐。你关心和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关心和帮助你,帮助别人,你会觉得快乐,被关心的人会更快乐!

  (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关心或帮助他人的故事。

  1.教师:你想做关心别人的好孩子吗?你做过什么好事?你感觉怎样?

  2.教师:你得到过谁的关心和帮助,你觉得快乐吗?你想怎样回报别人呢?

  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学习用高兴、快乐、幸福、快活、甜蜜等词语,表达自己的心情。

  (六)音乐活动:《幸福拍手歌》。

  教师: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关心好快乐、好幸福呀!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故事《花生糕》。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看懂故事中妙妙和喵喵的信,理解和体验他们之间的情感。

  2、能够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写信,并能较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活动准备:

  1.画纸、水彩笔。

  2.挂图《妙妙和喵喵的信》幼儿用书第3册第40-41页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挂图,请幼儿看妙妙和喵喵的信,提问:

  1.这封信和爸爸妈妈给你们的心有什么不同?

  2.你猜猜看信上都说了什么事情?

  二、请幼儿结合挂图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情感,提问:

  故事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喜欢妙妙和喵喵吗?为什么?

  三、请幼儿看挂图再次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与幼儿讨论:

  1.妙妙和喵喵是怎样写信的?说一说信上写了什么?

  2.如果请你用这样的方法给你的好朋友写信你会怎样写?

  四、请小朋友用绘画的方式给好朋友写一封信。

  1.教师与幼儿讨论你会给好朋友说些什么呢?教师给幼儿举例示范,告诉幼儿写信的方法,

  2.请写信和收到信的幼儿分别读信,看看大家都说了什么。

  活动反思:

  本节课让幼儿看懂故事中的.妙妙和喵喵的信,它们写的信跟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孩子们可能对写信比较陌生,先前经验比较少,于是我出示了信封,让幼儿认识信封的过程中,进行比较最后总结,故事很简单,主要认识写信的格式、内容等注意事项,注意提醒幼儿一定要跟小伙伴说清楚,要不然好朋友不知道你要约他做什么事情、约在哪儿,什么时间,孩子们对写信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又通过口述信的内容巩固写信的格式内容,孩子们口述非常好,基本上都学会了如何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