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社会教案模板汇总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一、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认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优良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幼儿环保认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认识。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组织幼儿给树木浇水,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认识。
3、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以及雾霾天气的图片。
2、大水桶一个(装满水),幼儿人手一个水壶。
四、活动过程
1、谈话:
(1)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吗?(植树节)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话语向幼儿介绍植树节的'由来。
(2)你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幼儿互相讨论)
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风沙的危害”以及雾霾天气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居住的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害。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教师小结: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温、防风遮雨;另外,树木还可以制成各种家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树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教师与幼儿一起为小树浇水
(1)教师提出要求:①按顺序给路边的小树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朵。 ②水壶里的水不要装太多,以免水洒出来弄湿衣服、鞋子。③取水时不要拥挤,要按照顺序排好队。 ④给树木浇水只要浇满就行,不能溢出水。
(2)教师示范给小树浇水。
(3)幼儿动手给小树浇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
3、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给予肯定并进行评价。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要求: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饭后、点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学会念《洗手》儿歌。
准备:
一条脏毛巾
过程:
一、用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老师: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丰富幼儿有关夏天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夏天的认识。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脏了。”
提问:
1、谁在哭啊?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耍三下,一二三。”
2、幼儿先在坐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学念儿歌,老师边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边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3.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练习一次洗手。
活动反思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去动脑筋,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一. 愿意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与他人分享带来的快乐。
二. 学习怎样与人分享初步感知与人分享有助于友好相处。
三. 初步感知分享的含义和分享的相互性。
活动准备
一. 课件《分享真快乐》,ppt《分享真快乐》。
二. 歌曲《幸福拍手歌》
三. 橘子四五个,每个幼儿带一样自己喜欢吃的零食,玩具或图书。 活动过程
一. 吃橘子,初步感知分享。
(1) 教师:今天我带来了几个甜甜的橘子请大家吃,可人这么多,橘子只有5个,怎么办呢?”
幼儿想办法讨论怎样才能让大家都吃到橘子。
(2) 把橘子剥开,分成一瓣一瓣,师幼共同品尝。 提问:橘子是什么味道的?
我们大家一起吃橘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3) 教师表明和大家一起分享橘子的快乐。
小结:像我们今天这样,有好吃的东西,与别人一起共同享受叫“分享”。
(4)讨论:如果你有了好东西而别人没有,你会怎么做? 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兔的故事,看看他有了好东西是怎么
做的?他的`心情怎么样?
二. 倾听故事,巩固感知分享。
(1)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 提问:小兔拔了两个萝卜,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羊妈妈
和小猪,他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怎样?兔妈妈为什么也很开心啊?
小结:小兔和朋友分享了萝卜,和妈妈分享了快乐的事情,他们都很开心。
三. 看动画,了解可以分享的事物,巩固感知分享。
(1) 我们来看一看小动物们在分享什么?他们是怎样分享
的?
放动画,幼儿观赏。
提问:刚才小动物们分享的什么?是谁在分享?他们心情怎样?(教师演示课件帮助幼儿梳理)
我们来看看他们还分享了什么?(继续演示课件)
(2) 你有什么好的东西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吗?
四. 共同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1) 你们都带来了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东西,是些什么呢?
分别自主介绍自己带来的食品或玩具。
(2) 启发幼儿分享: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真多啊,要是每个人都
能吃到和玩到就好了。
小结:找到好朋友把好玩的好吃的放在一起,大家共同
分享。
(3) 大家边分享边交流分享的快乐,播放幸福拍手歌。
小结:今天我们每人只带了一种食品或玩具,但分享之后大家吃到了很多种不同的食品和玩到好多种玩具,分
四.请大家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自己带来的食物或玩具,结束活动。 享真快乐!
伞回家,结束活动)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萝卜(红萝卜、白萝卜、青萝卜等),能根据其外形特征的不同说出它们的名字。
2、能根据萝卜的颜色、形状等特征由外到内有序地观察认识萝卜。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准备3种不同的萝卜(胡萝卜、白萝卜、青萝卜)
2、萝卜制品(如:萝卜干)
3、记录表、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红公鸡,绿尾巴,钻到地底下,出来要人拔。”这是什么呢?猜一种很好吃的蔬菜。
2、老师来告诉你们吧。(揭示谜底:胡萝卜。)
二、观察认识萝卜的外形特征。
1、出示食物(白萝卜):原来是萝卜呀!你认识萝卜吗?
2、萝卜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什么颜色的?记录颜色
3、你还见过什么样萝卜呢?
4、出示:红萝卜、青萝卜
5、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萝卜吗?
6、这个萝卜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记录颜色
7、青萝卜:它叫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记录颜色
三、引导幼儿观察萝卜的内部特征。
1、如果吧萝卜切开,里面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2、幼儿猜测
3、教师切开萝卜,幼儿观察。
4、刚才老师是怎么切开的。
5、白萝卜的里面是什么颜色的?
6、(1)胡萝卜、白萝卜的肉又是怎么样的呢?
7、你猜对了吗?
8、小结:原来胡萝卜的皮和肉都是橘黄色的,白萝卜的皮和肉都是白色的,青萝卜的皮是绿色的,肉是白色的。
四、品尝萝卜制品
1、萝卜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你喜欢吃什么萝卜呢?
2、幼儿说一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以谜语导入活动,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能让幼儿更积极的参加学习活动。在认识萝卜的过程中,我出示了实物的萝卜,白萝卜以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观察记录,这也是给幼儿一些观察的方法。接着教师放手,给每一组准备2种萝卜,让幼儿自己来观察学习,并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幼儿,这也符合了幼儿直观性思维。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说明:
进入冬天,天气变冷了,孩子们的穿着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于是我们的主题也 随之变化为《寒冷的冬天》。在寒冷的冬天中,有三个很令人关注的节日:圣诞节、元旦、春节,这三个节日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新年”。“新年”是一个大家都喜欢,也很盼望的节日,连我们小班这些只有3、4岁的孩子也一直嚷嚷这要过新年,并从孩子们的言语中我得知,喜欢新年的最大理由是可以得到礼物,可以吃到好东西,可以玩好玩的东西。于是抓住“礼物”这个元素,我准备与孩子进行这样的一个活动。
在本活动中,我以“新年”为大背景,以“礼物”为引子,请幼儿为小熊一家的春节旅行挑选合适的鞋子。在活动中,我将挖掘各种资源,让幼儿与动物对话、与同伴对话、与各种资料对话,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挑选鞋子的`过程中增加生活常识。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为三只熊选择合适的鞋子,体验选购鞋子的快乐。
2、愿意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大、中、小拖鞋三双;高跟鞋两双;大、中、小运动鞋三双。自制flash动画。
活动过程:
一、新年礼物
1、前两天我们过了个什么节日?
2、我们一起来庆祝新年好
3、你有没有得到礼物?或者送给别人礼物?
二、小熊买鞋
1、出示flash动画,这是哪里?这是谁的家?
2、三只小熊真漂亮,他们身上穿戴了什么?(丰富大、中、小)
3、它们会去哪里呢?
4、交流讨论:
三只熊来到水果店:
(1)、三只小熊来到了哪里?这里有鞋子吗?
(2)、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
(3)、 告诉三只熊这里没有鞋子,这是水果店。
三只熊来到服装店:
(1) 这里买什么?
(2) 这是什么店?
(3) 告诉三只熊这里没有鞋子,这是服装店。
三只熊犯愁了,怎么办?到底去哪里买鞋子呢?(幼儿交流讨论)
三只熊来到了鞋店:
(1) 这里有些什么样的鞋子?(出示拖鞋、高跟鞋和旅游鞋)
(2)幼儿交流讨论:给小熊选怎样的鞋子比较合适。
(3)小熊一家穿上新鞋子,高高兴兴地旅游去了。
5、小熊送礼物
谢谢你们帮助我们选到了礼物,我给你们带来了新年礼物。(糖果、小零食)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通过帮娃娃叠被子,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
2、 培养幼儿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怕困难,体验成功感。
3、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长方形纸每人一张,一床小花被。
活动过程
一、 故事激趣:让幼儿分辨是非。
小朋友们,你们看你们看谁来了?(老师拿着布娃娃表演)打着哈欠,边走边说,我叫小邋遢,睡觉刚起床,床不整脸不洗,起来先去吃东西。(一旁场景是摊放着的小花被)。幼儿见状哈哈大笑。
二、 提问:1、小朋友们,小邋遢做的对吗?为什么?
(孩子们指出小邋遢的错误。对说得好的幼儿及时表扬。)那让我们来给小邋遢帮忙吧。(让孩子体验帮助别人自己快乐的情感)。
2、老师表演:(手拿布娃娃)谢谢小朋友们,你们说的真好,我马上改正,可是,我不会叠被子,谁来帮帮我呀?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想帮小邋遢叠被子吗?可能有的小朋友还不会,老师先教给你,你学会了,就可以给小邋遢帮忙啦!
三、叠被子。
1、先用纸叠。(利用幼儿桌上的`长方形纸,教给幼儿叠小被子的方法。让幼儿初步尝试。)教师示范并讲解叠被子方法,先把长方形纸沿长边折两次,成了一长条。
然后一起往中间折。
2、叠好的小朋友可以帮帮不会叠的小朋友。
3、(待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实物操作)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可以帮小邋遢的忙了。(孩子们很踊跃。找叠的好的幼儿先尝试,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孩子又有成功感。)让几名幼儿前边示范。边叠边说儿歌
四、小结:
(师扮演小邋遢)小朋友们真能干,小被子叠得真整齐。以后,我要向你们学习,我要自己叠被子。谢谢你们了!)小朋友们,你们今天帮助了小邋遢,高兴吗?以后,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后起床后咱们比一比,看看谁的小被子叠的好。
五、活动延伸。
1、到休息室叠自己的小被子2、回家帮爸爸妈妈叠被子活动资源:
儿歌:小花被真漂亮先把长边折中央盖头盖脚一起折整整齐齐放床上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的教学孩子们虽然学会了叠毛巾的方法,但我在想如果我们叠毛巾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积累的话,那么小朋友再过几天他还会自己叠吗?孩子们回家以后如果还是爸爸妈妈帮他们叠毛巾使得孩子们没有关联的机会,那他们过几天之后还会不会自己叠毛巾。所以我认为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一些生活课程。达到复习的效果。
我觉得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这类教育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学习用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拼出小燕子外形特征
2.体验不同颜色,不同大小拼图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小燕子>,图片资料,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圆形,半圆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歌曲播放
二.观察燕子外形特征
1.语言引出,春天来了,燕子到处飞呀飞
2.出示各种燕子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特征.
3.模仿燕子飞
三,拼图
1.老师说燕子都是黑衣裳白肚皮,今天呀,我们给小燕子换身新衣服,
2.幼儿找不同颜色,拼出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燕子,给燕子换件花衣裳
分析:
在幼儿欣赏音乐时,老师在旁可适当的`加以语言的描述,让幼儿产生一定的注意.游戏的方式能够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观看图片时,老师着重让幼儿看燕子的特征,黑白色对幼儿来说不能够引起特别的注意力,所以采用鲜艳的颜色,让幼儿有更直观的印象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让幼儿学习穿衣服的方法,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2.通过引导幼儿讨论、尝试各种穿衣服的方法,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小肌肉。
3.通过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穿衣服,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毛衣、外套、裤子、袜子、鞋子。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娃娃表演引出课题:
〈1〉多媒体播放:我是红红,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也起床了,“妈妈!妈妈!妈妈去哪里了呢?我还没穿衣服呢!呜呜呜!妈妈快来!妈妈,快来帮我穿衣服!”
提问:小电影里的小红怎么了?(幼儿表达)小红哭着叫妈妈做什么?(帮忙穿衣服)
〈2〉结合表演引导幼儿分析讨论:红红做得对吗?她应该怎样做就是能干宝贝?(学习自己穿)
2.看图片并启发幼儿讨论讲述:我们应该怎么样穿衣服?
师:图片里的小宝贝是怎么穿衣服的?
幼:抓住衣服领幼:套在衣服袖子里
3.出示实物让幼儿来认识衣服的正反面。
师:看,这里有一件小朋友的.衣服,请观察仔细老师用手抓住了哪里?
幼:抓住了衣服最上面。
师:那就是衣领。
师:谁来告诉老师衣服哪面是正面哪面是反面?
幼:我妈妈说有洞洞看到的是反面。
师:可以套进我们小手的是反面,前面有图案和小口袋的是正面。
4、老师用多媒体结合儿歌介绍穿衣服的方法及要领。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小电影里的宝贝怎么教你们穿衣服?
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
师小结:原来是抓领子,盖房子,一手钻进衣袖子,下摆对整齐,扣扣子,大家都是好朋友。
师:你们想学穿衣服做个能干宝贝们吗?
5、让幼儿练习正确穿衣服:
〈1〉给娃娃穿衣服。
〈2〉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自己穿衣服。
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XX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2.穿衣比赛。
“原来小班的小朋友也这么能干。好,现在我们来比赛穿衣,看谁穿得又快又好。得到能干宝贝的笑脸花。
活动延伸:
1、角色游戏:娃娃家。
2、比一比给家长发放记录卡,如果小朋友在家自己穿衣裤,家长奖给幼儿笑脸花。比一比,一星期中在园、在家的笑脸花哪个多?
小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就藏在身边。
2、尝试简单描述父母爱自己的事例。
3、在看看、说说、学学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家庭生活照片、歌曲《让爱住我家》、情景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与父母亲热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歌曲动作
二、分段看图片,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无处不在。
1.观看第一组图片(清晨,妈妈用亲吻唤醒睡梦中的宝宝,宝宝笑着向爸爸妈妈说早上好。),了解起床时父母对子女的'爱。
提问:宝宝醒来都看见谁了?爸爸妈妈是怎样叫宝宝起床的?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起床是和父母的亲情互动,并用简单的语言大胆表述。
2.观看第二组图片(宝宝肚子饿了,妈妈给宝宝做饭),了解为宝宝做饭是父母爱子女的表现。请幼儿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宝宝做好吃的饭菜?以聊一聊“宝宝最爱吃的菜”为切入点,回忆并描述爸爸、妈妈为自己做饭、看自己吃饭等生活场景,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3.观看第三组图片(宝宝病了,爸爸妈妈给宝宝量体温、喂药、榨果汁、讲故事等。),理解生病时父母对子女的爱。
提问:宝宝生病了,爸爸妈妈都为他做了哪些事情?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病时父母对自己的照料,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小结:爸爸妈妈很爱很爱自己的宝宝,会笑着叫你起床,会给你做好吃的饭菜,会和你一起玩,还无微不至的照顾你……最爱你的人就是爸爸妈妈。
三、看照片,讲讲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快乐。
引导幼儿简单介绍照片中的人物,说出照片的内容和自己的心情,感受和父母相处的温馨甜蜜。
小结: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很爱自己,爸爸妈妈都很细心的照顾我们,我们应该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的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社会03-16
小班社会的教案03-28
小班教案社会教案12-11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3-10
小班社会《做客》教案05-04
小班社会教案01-19
小班社会谷雨教案01-03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社会教案05-16
小班社会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