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三个儿子教案

三个儿子教案

时间:2024-08-01 15:50:40 教案 我要投稿

三个儿子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个儿子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三个儿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书写4个生字,理解并运用“沉甸甸”

  “既……又……”等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及理解运用词句。

  教学难点:感知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我说你做

  师分别说:面带微笑 认真倾听 积极举手 夸夸同桌 哈哈大笑 手舞足蹈 抓耳挠腮

  学生做对应的动作。

  师:上课前,老师带了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图上有个小男孩。

  师:小男孩在干什么?

  生:老奶奶拿着一枝拐杖,小男孩在扶她。

  师:这里应该用“拄”着拐杖。家中的长辈老了,我们搀扶他,这便组成了我们的“孝”字。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生齐读:三个儿子。

  师: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预习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老师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怎么样,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我。

  生做出“13”的手势。

  师:熟读课文也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指导。

  师:看到大家读课文,老师也想读了,听老师读读,好吗?(师范读课文)

  师:同学们齐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齐读课文)

  出示词语1:嗓子 晃荡 胳膊

  师:每个词语读3遍,注意读准字音,哪个孩子发现了,藏在“胳膊”这个词里的秘密?

  生:都是月字旁。

  师: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

  生:脑、脸……

  出示词语2:拎 桶 既

  师:这几个字藏在下面的句子里。

  出示: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师:谁能做做拎水桶的`动作?咱们一边拎水桶,一边读课文。谁发现“拎”字有什么秘密?

  生:是提手旁。

  师:为什么是提手旁?

  生:因为用手才能拎。

  师:像这样一部分表示字义,一部分表示字音的字就叫形声字,谁会换个偏旁?

  生:领,领导的领;王字旁,玲……

  师出示“聆”,猜猜读是?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读líng,聆听。

  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这个儿子有哪两个优点?她用“既……又……”把这两个优点串起来,读一读。

  师:谁会用“既……又……”说说你们班同学的特点?

  生:***既聪明,学习又好。

  师:再说说其他的事物,用上“既……又……”。

  生:小狮子既可爱,又威武。

  出示词语3:甸 沉甸甸

  师:它带着一个词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ABB式的词语。

  师:齐读三遍,在ABB式的词语中,后两个字读第一声。平常我们会说沉甸甸的什么?

  生:沉甸甸的麦子、水桶、石头……

  师:课文是沉甸甸的什么?

  生:水桶

  师:你从哪儿看出是沉甸甸的水桶?

  生读课文第11段。

  师:课文还从哪儿写出沉甸甸?

  生读第8段。

  师:先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生齐读。

  师: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水桶沉甸甸?谁能把感叹句读出来?

  生读。

  师:还从哪儿看出来?

  生:胳膊酸,疼了

  师:晃荡,谁能读准确?这个词在这儿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沉甸甸?

  生:走走停停。

  师:自己读读水桶沉甸甸的地方?

  指名读。

  师:我感受到了沉重,起码有10斤重。

  指名读。

  师:重啊,有15斤了。

  指名读。

  师:重吗?咱们一起读,表现出沉甸甸的水桶。

  生齐读。

  师:当三个妈妈拎着三只沉甸甸的水桶回家时,看见了他们的三个儿子;当三个儿子看见妈妈在拎水桶时,三个儿子在干什么?用“一个……一个……另一个”句式来说。

  生:一个儿子唱着歌,真好听;一个儿子翻着跟斗,真好看;另一个儿子去拎妈妈的水桶。

  师:用自己的话说。

  生:一个儿子在唱歌,一个儿子在翻跟斗,另一个儿子在拎水桶。

  师:其实图上的内容就藏在8、9段里,读一读。

  生读。

  师:课文中还有其他地方也写了三个儿子,默读课文,找找哪些地方还写了三个儿子?用横线画出来。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比不过他……另一个妈妈说……

  师:三个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课文里还有哪儿写了三个儿子?

  生:一个妈妈问老爷爷……

  师:你找到的是12、13自然段,看黑板,一天,三个妈妈在打水,回家的路上遇到三个儿子,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讨论。我们不仅要学课文,还要学写字。这个字是“聪”,在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心字底的笔顺。

  师:还要注意什么地方?

  生:耳字旁的一横改成一提。

  师:对,耳单独作字的时候,最后一笔是横,作偏旁的时候变成了提,这在书法上叫“避让”,是为了给“总”让位置。

  师范写“聪”。

  师:老师还带来了两个字,拎、桶,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怎样避让?

  123下一页 生:拎的提手旁要写的窄一点。

  生:桶的木字旁,最后的捺要写成点。

  师:先观察老师写。

  师范写后,学生写,师巡视指导。

  大屏幕上出示学生的字,师请学生作评价。

  师:还有谁来提醒一下,还要注意什么?

  师修改学生的字。

  师:在第二个格子里再写一个,一定会越写越好。

  生写,师巡视指导。

  师: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不仅一个小小的生字藏着避让的道理,这篇课文里也藏着一个道理,我们下节课再讨论。下课!

三个儿子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你的妈妈爱你吗?你的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

  反思一下:作为妈妈的儿女,我们曾为妈妈做过什么?

  今天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会让我们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板书课题:23.三个儿子(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述说。由反思进入到课题的揭示,留给学生学文过程中读中感悟、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读边看插图,听完后说说你听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带着不明白的问题自读课文,课文下面加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以疑促思,以疑促读,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

  说说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老师在黑板贴示生字卡片)

  既聪明又有力气 嗓子 拎着水桶 晃荡 沉甸甸

  (选择个别重点字进行指导)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巩固识字成果

  (生字的'学习经历 读准字音——分辨字形——巩固识记的认识过程,尽可能的建华、明了,最多的留给学生自主掌握的机会)

  再次大声,稍快速地读课文,表明自然段。(1—13段)

  三、深入学习,感悟内涵

  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可以动笔划出答案: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在三个妈妈眼里,这是三个怎样的儿子?

  (边听边想边划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学生听读后回答:1.课文中的人物——三个儿子、三个妈妈、一位老爷爷。(板书)

  2.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有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指导三个妈妈说话的不同语气的朗读,前两个妈妈的话显出自豪、得意,语速快、语调高,第三个妈妈的话显得平静,语调平稳。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课文内容)

  师生四人分角色朗读1—6段,读出不同的语气。

  学生四人小组练习后展示成果。

  谈话过渡:通过学习1—6段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中确实是有三个儿子,可是,老爷爷却不是这么认为的,老爷爷是怎么说的呢?

  指导朗读第13段老爷爷说的话,读好反问的语气,读出意味深长。

  (采用跳跃式教学法,巧妙过渡到第13段,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的愿望)

  同桌讨论、交流,可以动笔划划: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他看见了哪一个儿子?

  借助课文9、10、11段帮助理解: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有优秀的品质、美好的心灵,懂得孝敬父母、关爱别人,这样的儿子才是好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利用教材的空白处,发挥学生的想象,从人物的行动推向人物的内心,从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人物的品质特点,引领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再进行语言训练,讨论课文的中心问题,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解决了课文地重点问题,一箭双雕)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通读全文,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体会。

  老师小结,点明课文内涵。

  布置作业,延伸课文内容:其他两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会怎么想?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指明分段朗读课文。

  回顾上节所学: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交流上节作业:其他两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

  (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写字指导

  指导把字写正确,重点指导易错字:“荡”字是上下结构,“拎”“桶”“膊”字中的点不要漏写。

  指导把字写美观,学生认真观察范字,老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三、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三个儿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的话,并从中得到启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题:

  明明是,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呢?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根据预习题目):

  读课文,通过预习你认识、学会了哪些生字词(小组展示汇报),结合课文说说词义。

  嗓:嗓子、嗓音

  胳膊: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

  酸:因疲劳或疾病引起微痛或无力的感觉。

  甸(沉甸甸):形容沉重的样子。

  晃荡:摇动、摆动,向两边摆动。

  三、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后小组讨论。

  1、找出课文中三个妈妈讨论自己儿子的部分和的不同表现及老爷爷的话。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通过讨论汇报理清课文的脉络,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了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在旁边休息;接着写了三个妈妈议论自己的儿子;最后写了的不同表现让老爷爷感到自己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3、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或讨论你是妈妈的'儿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1)读后思考,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2)汇报发言。

  四、理解句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的话是根据迎面跑过来的的表现说的。两个被妈妈引以为豪的儿子都只是表现自己的才能,对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视而不见。而只有那位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妈妈的孩子懂得爱妈妈,他接过妈妈手中的水桶跟着走了。老爷爷认为,心中有妈妈,知道怎样爱妈妈的儿子才是妈妈的儿子。

  五、读完课文后同学们想到了些什么,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通过讨论让大家懂得只有关心妈妈、懂事明理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并要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六、朗读课文

  七、积累好词佳句

  附:板书:

  妈妈比儿子——儿子对妈妈——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会写5个字,2个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等传统美德,并努力发扬这种美德。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中表达的思想内涵。

  【课型选择】

  训练型学习课型。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我注重把读、写、识字三项训练相结合,把识字和读课文融为一体,并为识字设立几个阶梯,从易到难,逐层递进。同时注意对同学朗读的指导。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并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理解,请同学先提出问题,自由发言等。同时,我又利用课文特点进行了课文的拓展练习──表演课本剧,并充分放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最后一环书写,还注意对学生的范写指导和点拨指导。

  【教具准备】

  课件设计、录音磁带。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谁能讲一讲。

  (学生讲)

  师:从三只小猪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各自的特点。那么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谁吗?

  (学生说)

  师:今天呀,大家和老师一同再来学习一个故事《三个儿子》,想学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学习1:

  打开课文,听录音。

  学习2:

  故事好听吗?你自己再读读,读的过程中,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在课文中圈出要求认的字,并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学习3:

  课件一一出示拼音和字,齐读拼音和字。如下:

  jì sǎng līn tǒng huàng diàn

  既 嗓 拎 桶 晃 甸

  请同学们读出课文中相关的词和句,课件随机变化如下:

  jì sǎng līn tǒng huàng diàn diàn

  既 然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沉 甸 甸

  课件去掉拼音,请同学认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

  既 然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沉 甸 甸

  然后学生可以任意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学习4:

  画出自然段。

  请六个同学每人读一段,其间老师同学帮助纠正读音。

  再请一个学生整体朗读1~6自然段一次。

  7~11自然段同上。

  12~13自然段同上。

  学习5:

  师:读了这篇课文,喜欢吗?下面我们看将要书写哪些生字?

  课件出示:līn cōng diàn tǒng tíng

  拎 聪 甸 桶 停

  先认读。例如:拎,什么拎?

  (拎东西的拎)

  (教师可以对难认的字进行引导,学习记字的方法或校正所组的词后书写)

  (先请学生写一写或说一说难写的字,教师进行范写指导和点拨指导)

  强调拎右边令下面有点;聪里左右对称;甸的田字要靠外一些。

  三、小结

  学生谈谈本节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上节课学了《三个儿子》这一课,你们觉得三个儿子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

  师:先请同学们读1~6段,找一找三个儿子各是怎样的?

  (学生读并说说)

  学习2: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三个儿子的?

  (妈妈说的)

  师:谁能读一读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一个同学读)

  师:老师听出他读得非常高兴、愉快,谁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如果说不出,可以引导。)

  (第二个、第三个儿子同上。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二个妈妈的话也很自信,读第三个妈妈说的话要显得平静、温和。因为她并没有觉得她的儿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习3:

  师;读到这儿,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没有了,再提出以下问题)

  师:三个儿子真像他妈妈说的那样,第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第二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请同学们继续读第7~11段 。

  (自己读,碰到不懂的地方,问同桌,问老师)

  师: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习情况说出下面的话)

  师:这里学习伙伴有几个问题不明白,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课件出示:

  学习伙伴1:第八段中说一桶水可重啦!从哪儿可以看出?

  学习伙伴2:三个孩子跑来看到奶奶拎着很重的小桶回家时,三个孩子都只做了一件事,做了什么?

  随机课件出示一道练习:

  (读读说说)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只)_______________,一个(只)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只)________________。

  引导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

  师:下面请几位同学扮演妈妈读第12段,请一位同学扮演老爷爷读第13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说的'话,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根据学习情况,出示学习伙伴帮助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热爱劳动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故事中,我们从第三个儿子身上学到了这种美德。虽然他的外表比不上其他的孩子,可是他的这种优秀品质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三、小结,分角色读课文

  四、课外作业

  组织7个学生表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会表演课本剧,会写2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表演课本剧

  师:上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完成好了吗?先在小组里练习一遍后上台表演。

  二、我会写

  教师范写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写剩下的两个词胳膊和晃荡

  (强调胳膊要写的左宽右窄,上下对称,胳字下面的反文要包住下面口等。)

三个儿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优质课教学设计板书教案(人教版)】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

  生:表扬过。

  师:怎样表扬的?

  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

  生:……

  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课件出示词语: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沉 甸 甸

  师:谁想读读?

  (生流利的朗读词语)

  当生读到“拎着水桶”时,师:能做个动作吗?

  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

  师:你来?

  (生再读词语)

  3、课件出示句子:

  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同桌互读)

  师: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

  (当一生读第一句话时)

  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来?

  (当生读第二句话时)

  师:读的好,你理解了。

  (当一组生读完时)

  师:咱们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句子)

  4、师:怎样能把课文读的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师:谢谢大家!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再读文)

  5、师:小朋友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

  (生认真的听,认真的划。)

  三、自悟,品读语言

  1、师:都找到哪几句话?

  (生分别读三句话)

  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

  2、交流一:

  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的很好)

  师:哎呀,我听出来了,你的儿子真是谁也比不过他。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4、交流二:

  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5、交流三:

  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一生读的好)

  师:哎呦,你读懂了课文。

  (一生读的不好)

  师:再想想该怎么读?生读好了。

  师:对,就这样读!

  6、师:让我们继续读课文的7到11段,去认识这三个孩子吧!

  (生自由读)

  师: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再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

  1、师:接下来,你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12、13段的对话。

  (同桌练习)

  2、师:谁来?

  (指明一组表演)

  3、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吧!

  (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小朋友朗读的很好,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吧!

  (叫读的好的学生)

  五、升华主题

1、师:你认为老爷爷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

  2、师:那前两个孩子怎样呢,他们就不孝顺了吗?为什么?

  (生展开辩论)

  师总结:是啊!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师: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五、拓展

  师:今天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母亲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为妈妈做一件事!

三个儿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拎、桶”等6个生字,会写“拎、桶”两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个下文理解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3.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板书:儿子,你是妈妈的儿子吗?是的请起立。

  2.揭题:今天这节课,金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见识三个儿子,加板书:三个。生齐读课题。

  二、认读生字,初步感知。

  1.课前预习过课文吗?(出示词语)

  (1)请你自由地再读读这些词语吧,注意要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小老师领读。

  师(中引导):“晃荡”是轻声词语,范读;开一列小火车读。

  师(中引导):“拎”这个字的读音有些特殊,要引起重视。你能给这个字换换偏旁吗?(相机板书,有意识地将前后鼻音分开书写)借助形声字的声旁是一个区分前后鼻音的好方法!

  师(中引导):“沉甸甸”这个叠词读的时候也要注意。像这样ABB的词语后面的两个字一般可以变调读第一声。再读一遍。像这样的词你还能说吗?

  (3)齐读带拼音的'词语两遍。

  2.这些红色的生字,你有特别好的办法来记一记吗?

  (1)指生说;

  (2)还有什么好办法,与同桌分享。

  3.记住了生字,再来读读词语吧。双轨火车读;齐指读。

  三、自读自悟、合作研讨。

  (一)在妈妈眼中,这是三个怎样的儿子呢?

  1.请你朗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 ”划出来。

  2.交流。

  (1)第一句:指名读,你觉得这位妈妈说这话时心情如何?就请你高兴地来读;你还想怎么读?

  (2)第二句:指名读,在妈妈眼里这个儿子怎么样?学着妈妈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3)第三个妈妈怎么自己的儿子?

  3.有一位老爷爷一直在听着、看着,他老人家又是怎样“三个儿子”的呢?

  (二)老爷爷是怎么这三个儿子的呢?

  1.找出老爷爷说的话,读一读。

  2.你有什么疑问吗?

  指生说;明确: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

  (三)老爷爷何出此言?先来看看他看到了什么。

  1.(自由读读课文第7——11自然段)老爷爷看到三个妈妈打完水拎着水桶回家。她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这是为什么呀?

  (1)指生说。生:因为水太重了。(板书:水重)

  (2)出示:一桶水可重啦!从哪里可以看出一桶水重呢?

  自由读读,指名说。

  (3)(出示第8自然段)特别是哪些词给你这样的感受,请你圈圈点点。

  指生交流。

  (4)你能用自己的声音、表情把刚才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读出来吗?指生——齐读。

  2.这桶水好重啊!三位妈妈拎得好辛苦啊!这些妈妈,此时最需要什么?

  3.她们的三个儿子看见了,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划上“____” (指三名同学回答,相机板书)

  如果这三个儿子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对他们中间的谁说些什么?

  我想对第 个儿子说: 。

  4.现在你知道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了吧?

  在老爷爷看来,真正的儿子应该是——板书:孝顺 勇于承担

  5.是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呀!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四)《三字经》选文

  1.《三字经》也有教导——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师领读;简要解说;齐读。

  2.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吧!

  四、指导书写

  1.拎、桶、停。

  (1)说说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哪个字需要老师指导?

  (3)写这个字,你想提醒我们什么?

  2.自由练写,师巡视。

【三个儿子教案】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案04-12

三个儿子教案04-02

《三个儿子》 教案03-08

《三个儿子》教案04-03

《三个儿子》教案01-20

关于《三个儿子》的教案04-02

三个儿子优秀的教案03-07

三个儿子教案[精品]07-04

三个儿子教案四篇05-06

《三个儿子》教案(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