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7-20 00:13:55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班教案范文九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班教案范文九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下雪,体验玩雪的乐趣。

  2、学习撕纸粘贴,掌握简单的粘贴方法。

  活动准备:图画纸 大小各一原形纸 三角形纸 水彩笔 胶水

  活动过程:

  当我们进行到第二个子主题“雪”的时候,碰巧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那天,我们提前让孩子们带了好多玩雪的工具象小铲子、小桶、小推车等。孩子们都很兴奋,拿起那些小工具开始行动起来。有堆雪人的、有拿小桶扣雪馒头的,当然更多孩子喜欢铲雪,准备铲出一条路来让大家通行。

  在我们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始一起堆大雪人。身子堆好了,雪人的头遇到了困难,王千惠堆了好几次头还是没法固定。“老师,我不会了!”“那咱们想个办法吧!”有的孩子用手攥了个雪球放在上面“太小了”,后来,我们用小桶扣了个雪馒头,放在了上面。雪人的鼻子是用小叉子做的。雪人堆好了,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

  活动反思:

  幼儿高兴之余,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延伸活动就是粘贴小雪人,为了让幼儿更深的记住雪人的样子和玩雪的乐趣。

  雪人趣闻: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设法堆一个最大的`雪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然而科学家却乐于承担另一个棘手的任务,英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雪人,经测量这个小雪人只有0.01毫米宽,是普通人头发丝的五分之一。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感知高矮的关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秋天来啦,苹果都熟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苹果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谁愿意来?(学生摘到下方的苹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苹果。这时,老师轻松地将苹果拿下来。)

  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摘到苹果,而老师为什么能摘到呢?

  对,老师和小朋友比,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高矮。(板书:比高矮)。

  2、例举生活中的高矮。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能比高矮吗?

  二、体验比较的方法。

  1、学生活动,探讨比较方法。

  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方法。

  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和身边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出来演示给大家看好吗?

  学生每汇报一种,教师及时加以正确指导。

  3、游戏。

  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长得高些?

  看看,到底谁长得高些?

  请你再看看是谁高?

  他们比身高的方法对吗?那你们说正确的应该怎么比?

  4、小结。

  看来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时必须要注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办法比,也可以用面对面的办法比;三是用做记号的办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

  三、活动巩固。

  我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排排队。谁愿意来给他们排队?

  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谁最高?谁最矮?谁第二高?(老师加入)现在他还是最高的吗?你能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小朋友吗?

  小结: 小朋友们合作得很好,队伍排得很整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排队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练习.

  1、小动物们看见小朋友这么热闹,它们也想来比高矮,看!这是?

  (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长颈鹿)这是?现在你想让谁和谁比?这时大象还是最高的吗?三只动物比,谁最高?谁最矮?

  2、(出示三只兔子图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领奖台上,怎样才能比出他们谁长得高?谁长得矮呢?用我们刚才所说的比较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怎么比呢?

  3、(出示图片)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要想使汽车顺利通过大桥下,可以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比高矮)

  请你在班级中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同学。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学习看线路图、手势和听口令协调的行进快跑、慢跑、下蹲跑、起踵跑,并坚持一定的时间。

  2、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线路示意图、序号停靠牌、跑步音乐、喜洋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的`准备

  二、练习快跑、慢跑、下蹲跑、起踵跑的动作师:小司机,站六排,好象汽车就要开,谁来开?

  幼儿:我来开。

  师:别着急,听我说,照我做。我们一起学本领。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儿歌练习快跑、下蹲跑、起踵跑、慢跑。沿着场地的路线练习。

  三、玩游戏"移动的墙",并感受共同游戏乐趣师:小司机们都学会了本领,我们准备出发了。,可小司机在路上要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要看指挥员的指挥、听口令、并学会看路线图。

  玩法:

  1、快跑--汽车启动、加油门,加速开得快(移动第一次);慢跑--汽车减速开得慢(移动地第两次);下蹲跑--汽车下坡(移动第三次);起踵跑--汽车上坡(移动第四次)幼儿行进跑的过程配上相应的音乐,增强游戏的气氛;

  2、移动第一次后,将隐藏在每个停靠站的喜洋洋图片,以游戏的口吻坐上每辆公共汽车,图片贴在每一队排头小朋友的身上。

  队伍前后移动

  四、随着《交通安全歌》的音乐节奏做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认识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也学到了不少的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对自己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在以后教学观摩活动时我也不再排斥和害怕,相信通过这样的磨砺自己才能变成一把锋利的"亮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语言“别哭,别怕,我们来了”“我再也不怕天黑了”。

  2.愿意帮助迷路的小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感受遇到困难时获得帮助和关爱的情感,愿意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

  2.鸟妈妈、小鸟的头饰、星星、月亮、萤火虫等胸饰。

  一、游戏“小鸟找家”导入,引起学习兴趣。

  师:宝宝,我们来玩个游戏“小鸟找家”好吗?

  老师做鸟妈妈,宝宝做小鸟,一起跟着妈妈寻找自己的家(即轻轻飞回自己的位置)

  二、故事导入,引导幼儿思考并想办法帮助别人。

  师:我们在妈妈的带领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是有一只小鸟在树林里迷路了,天黑了,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伤心地哭着,好想妈妈呀!你们愿意帮助它回家吗?怎么帮助它呢?

  三、根据图片讲述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师:刚刚宝宝们为这只迷路的小鸟想了这么多办法,真棒!森林里其他好朋友知道小鸟迷路找不到家了,他们也想了许多办法帮助小鸟呢!我们一起听听有谁?为小鸟做了什么事?

  (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听完提问:

  1.小星星听见小鸟的哭声怎么说的?(幼儿模仿)

  2.月亮奶奶听到小鸟的哭声又说了什么呢?(幼儿模仿)

  四、师幼表演、复述故事

  1.幼儿自选角色(其中一只小鸟、一个月亮、许多星星、还有很多萤火虫。)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进行表演,并重点练习对话部分。

  2.过渡语言:小鸟找到了家,星星、月亮、萤火虫也回家吧。

  (幼儿回到座位)

  3.师:小鸟得到了星星、月亮、萤火虫的帮助,心里有什么感觉?他们帮助了小鸟心里又怎么样?

  小结:遇到困难时获得帮助和关爱的别人都是一件快乐、高兴的事情。当别人遇到困难,我们也要主动帮助别人。

  五、经验提升:

  我们小朋友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害怕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体会: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

  本次活动,孩子对故事较有兴趣,积极性较高,能积极主动地发言,但由于故事较抽象,孩子不是很容易理解,对于刚入园不久的孩子来说,难度较大,效果不是很明显。在提问环节,我没有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我问幼儿怎么做个勇敢的孩子,发现幼儿答不出来。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去回答,我们说答案虽然长些,但不要求一个幼儿连贯地回答,教师自己或智力较高的幼儿示范,再让幼儿按顺序连贯地讲述,这样的效果会让幼儿更容易接受、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错了的幼儿,教师不应该表示厌烦,而要肯定他们愿意回答。教师应该是启发和提示,尽量帮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高语言能力。

小班教案 篇5

  一、指导目标:

  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去玩耍去探索,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都得到锻炼。

  二、环境与材料:

  粗细、长短不一的软性水管;质地、大小不同的球若干;在管子口贴上小蚂蚁;“小蚂蚁的家”背静图一幅。

  三、过程指导:

  1、 婴幼儿自己选择珠子,放入认为合适的管子口,观察珠子从哪里滚出来。

  2、 熟悉后,可引导婴幼儿比一比同样的珠子从哪一个管子滚出来的'速度快。

  3、 掉出来的珠子自己捡起,再重新投放。

  四、建议:

  1、 为了保持婴幼儿对这一活动的兴趣,教师可将管子的弯曲度、延伸的方向重新组合。新的组合,新的路线更能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

  2、 可贴上一幅“小蚂蚁藏粮食”的背静图,让婴幼儿在玩的过程当中了解蚂蚁的生活情况。

  可让婴幼儿逐渐感知珠子的大小与管子粗细的关系。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车辆的名称及作用,并按不同类别分类。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记,在游戏中学习运用。

  3、能随音乐合拍地创编动作。

  4、能愉快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懂得遵守规则。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卡车、自行车、小轿车、面包车、摩托车、人力车等车辆标记小卡片若干,请幼儿自由选择一个标记贴在胸前。

  2、把活动场地设计成马路,贴上各种交通标记。

  3、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车辆,并分类

  1、 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名称及用途

  “呀?工厂里一下造了这么多车子!你是什么车?有什么用?”

  2、 车子进入停车场,按标记分类停放

  “我们一起停到停车场去吧?停车场在哪儿呢?”(认识停车场标志)

  “请车子们进入停车场后找到自己停的.地方。”

  车子听音乐驶入停车场(活动室)按标记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两大类:机动车又可以分成货车、客车、摩托车三类)

  二、通过开车游戏认识交通标志

  1、 带领车辆驶上马路,沿途认识各个交通标志

  “车辆们请注意了!上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出发了!”

  “看!前面路口有一个牌子,这是什么呀?”……(按顺序认识了:禁止鸣喇叭、红绿灯、人行横道、禁止超车、禁止非机动车道、环形道、转弯等交通标志)

  三、韵律活动:车辆加油

  1、 进入加油站(音乐室)

  “车辆开了那么多路,没油了怎办?”

  2、 提醒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创编加油动作

  “车子们先看看你的油箱在哪儿?你怎么用你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加油?”

  3、 听音乐创编检修车辆的动作

  “油加好了!我们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哪个地方坏了,需要检修?”

  4、 用动作表现高兴的心情

  “车辆检修好了,油也加满了,我们一起高兴高兴吧!”

  四、复习交通标志

  按原路返回,复习巩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含义

  “车子们!我们又可以出发上路了!我们按原路返回。”

  五、结束

  车辆返回停车场停好,休息。

  活动反思:

  孩子们由喜爱到深入、持久的关注与探究源于幼儿的兴趣,以及幼儿已有的经验。这种建立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上,又幼儿直接参与其中的活动,能够让幼儿形成一种对事物深入、持久的关注与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名称: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标:通过轮廓判断整体,找到与轮廓对应的动物卡片

  活动准备:猜猜我是谁游戏图、卡片1、2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活动

  1、 谜语:你站他也站,你走他也走,

  不管你你要去哪里,他会永远跟着你。

  师:小朋友们,你们来猜一猜他是谁啊?

  幼:影子

  师:对,是影子。

  2、 教师做蹲下、站立、走步的动作,并总结:影子会随着身体的改变而变化的。

  (二) 游戏“猜一猜”

  1、 师:小朋友是不是都有影子呀?哪你们想一想,小动物有没有影子啊 ?

  幼:有影子

  师:对,有影子,我这就有一张小动物影子的照片,来看看都是谁的影子?

  2、 幼儿一边观察影子,一边说出是谁的'影子。并模仿动物的声音。

  3、 游戏:幼儿观察游戏图,判断每个影子分别是那种小动物的哪种姿态,并在自己的彩色卡片中找到相应的动物卡片,摆放在游戏图相应的影子图上。

  (三) 模仿游戏:

  幼儿模仿每个小动物的动作,边模仿动作边模仿动物的叫声。

  (四) 结束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增进对乐器音质的感受力。

  分享到公园活动的经验。

  活动准备

  搭配小种籽「我家附近的公园」、「公园大发现」、儿歌掛图、互动式教育光碟、「到公园玩」纪录单、三角铁、手鼓、小鼓、手响板、沙铃。

  活动过程

  1事先将「到公园玩」的纪录单〔参见课程计画光碟〕发给幼儿,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后带来学校。

  2展示儿歌掛图,请幼儿说说画面中的场景是在哪裡?小男孩和小女孩分别在做什麼?你曾看过这些小动物在公园裡做什麼呢?

  3播放互动式教育光碟,教幼儿念唱儿歌「我家附近的公园」。

  4请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到公园玩」纪录单,并说说自己和家人最喜欢到公园做什麼事情,询问幼儿在公园曾看到大家在做哪些活动,并利用肢体表演出动作。

  5透过小种籽「公园大发现」带领幼儿进行肢体表演,随著老师口述情节及运用乐器转换扮演的角色:

  敲三角铁:哇!今天天气真好(双手打开,做深呼吸动作),到公园散散步吧(随意走动)!公园裡,好多人也在散步(用教室物品当道具,扮演各种人物角色)和他们打个招呼,真高兴能遇到他们(随意和其他幼儿挥手打招呼)。

  拍手鼓:有人在跑步耶!一、二、一、二、一……(做跑步动作,每听到一声手鼓声便往前跨一步),跑得好喘、好累啊(做擦汗、喘气)!坐在大树下休息一下(老师当大树,幼儿靠著老师休息)。

  敲小鼓:休息好了继续往前走吧!好多可爱的爷爷、奶奶在练功(跨弓箭步,做打拳动作),真好玩。咦!前面传来好听的音乐(播放音乐),原来是有人在跳舞啊(跟著音乐随意跳舞)!

  敲手响板:抬头看一看(一手放眉毛上,抬头做看的动作),可爱的小松鼠在吃东西(拿一样物品做吃的.动作),美丽的蝴蝶飞来吸花蜜(几位幼儿当花,其他幼儿做蝴蝶吸花蜜的动作);低头瞧一瞧(蹲下来四处张望),小蚂蚁忙著把食物搬回家(拿枕头放背上做爬的动作),小鱼儿快乐的在水裡游来游去(双手合掌,左右摆动)。

  摇沙铃:到公园散步真有趣,该回家休息了(舒服的躺下来)!

  评量

  能跟著节奏唱跳儿歌。

  能随口述及乐器的转换表演肢体动作。

  活动结束

  举办亲子公园写生活动,增进幼儿对附近公园的认识。

小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酸、甜、苦、辣这几种味道,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幼儿具备了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相结合的年龄特征,非常乐意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食物的味道。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幼儿在尝尝、说说、做做的游戏中,增加对酸甜苦辣等味觉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同时,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中的食物味道是多样的,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发展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体验在游戏的氛围中探究身边常见事物奥秘的快乐。

3d93ff41c70402a37c2f7aa596b55826.jpg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01-29

小班教案01-31

小班教案02-01

小班教案02-01

小班教案02-01

小班教案02-02

小班教案02-03

小班教案02-05

小班教案02-05

有关小班教案范文九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班教案范文九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下雪,体验玩雪的乐趣。

  2、学习撕纸粘贴,掌握简单的粘贴方法。

  活动准备:图画纸 大小各一原形纸 三角形纸 水彩笔 胶水

  活动过程:

  当我们进行到第二个子主题“雪”的时候,碰巧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那天,我们提前让孩子们带了好多玩雪的工具象小铲子、小桶、小推车等。孩子们都很兴奋,拿起那些小工具开始行动起来。有堆雪人的、有拿小桶扣雪馒头的,当然更多孩子喜欢铲雪,准备铲出一条路来让大家通行。

  在我们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始一起堆大雪人。身子堆好了,雪人的头遇到了困难,王千惠堆了好几次头还是没法固定。“老师,我不会了!”“那咱们想个办法吧!”有的孩子用手攥了个雪球放在上面“太小了”,后来,我们用小桶扣了个雪馒头,放在了上面。雪人的鼻子是用小叉子做的。雪人堆好了,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

  活动反思:

  幼儿高兴之余,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延伸活动就是粘贴小雪人,为了让幼儿更深的记住雪人的样子和玩雪的乐趣。

  雪人趣闻: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设法堆一个最大的`雪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然而科学家却乐于承担另一个棘手的任务,英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雪人,经测量这个小雪人只有0.01毫米宽,是普通人头发丝的五分之一。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感知高矮的关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秋天来啦,苹果都熟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苹果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谁愿意来?(学生摘到下方的苹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苹果。这时,老师轻松地将苹果拿下来。)

  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摘到苹果,而老师为什么能摘到呢?

  对,老师和小朋友比,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高矮。(板书:比高矮)。

  2、例举生活中的高矮。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能比高矮吗?

  二、体验比较的方法。

  1、学生活动,探讨比较方法。

  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方法。

  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和身边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出来演示给大家看好吗?

  学生每汇报一种,教师及时加以正确指导。

  3、游戏。

  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长得高些?

  看看,到底谁长得高些?

  请你再看看是谁高?

  他们比身高的方法对吗?那你们说正确的应该怎么比?

  4、小结。

  看来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时必须要注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办法比,也可以用面对面的办法比;三是用做记号的办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

  三、活动巩固。

  我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排排队。谁愿意来给他们排队?

  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谁最高?谁最矮?谁第二高?(老师加入)现在他还是最高的吗?你能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小朋友吗?

  小结: 小朋友们合作得很好,队伍排得很整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排队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练习.

  1、小动物们看见小朋友这么热闹,它们也想来比高矮,看!这是?

  (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长颈鹿)这是?现在你想让谁和谁比?这时大象还是最高的吗?三只动物比,谁最高?谁最矮?

  2、(出示三只兔子图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领奖台上,怎样才能比出他们谁长得高?谁长得矮呢?用我们刚才所说的比较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怎么比呢?

  3、(出示图片)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要想使汽车顺利通过大桥下,可以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比高矮)

  请你在班级中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同学。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学习看线路图、手势和听口令协调的行进快跑、慢跑、下蹲跑、起踵跑,并坚持一定的时间。

  2、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线路示意图、序号停靠牌、跑步音乐、喜洋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的`准备

  二、练习快跑、慢跑、下蹲跑、起踵跑的动作师:小司机,站六排,好象汽车就要开,谁来开?

  幼儿:我来开。

  师:别着急,听我说,照我做。我们一起学本领。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儿歌练习快跑、下蹲跑、起踵跑、慢跑。沿着场地的路线练习。

  三、玩游戏"移动的墙",并感受共同游戏乐趣师:小司机们都学会了本领,我们准备出发了。,可小司机在路上要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要看指挥员的指挥、听口令、并学会看路线图。

  玩法:

  1、快跑--汽车启动、加油门,加速开得快(移动第一次);慢跑--汽车减速开得慢(移动地第两次);下蹲跑--汽车下坡(移动第三次);起踵跑--汽车上坡(移动第四次)幼儿行进跑的过程配上相应的音乐,增强游戏的气氛;

  2、移动第一次后,将隐藏在每个停靠站的喜洋洋图片,以游戏的口吻坐上每辆公共汽车,图片贴在每一队排头小朋友的身上。

  队伍前后移动

  四、随着《交通安全歌》的音乐节奏做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认识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也学到了不少的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对自己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在以后教学观摩活动时我也不再排斥和害怕,相信通过这样的磨砺自己才能变成一把锋利的"亮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语言“别哭,别怕,我们来了”“我再也不怕天黑了”。

  2.愿意帮助迷路的小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感受遇到困难时获得帮助和关爱的情感,愿意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

  2.鸟妈妈、小鸟的头饰、星星、月亮、萤火虫等胸饰。

  一、游戏“小鸟找家”导入,引起学习兴趣。

  师:宝宝,我们来玩个游戏“小鸟找家”好吗?

  老师做鸟妈妈,宝宝做小鸟,一起跟着妈妈寻找自己的家(即轻轻飞回自己的位置)

  二、故事导入,引导幼儿思考并想办法帮助别人。

  师:我们在妈妈的带领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是有一只小鸟在树林里迷路了,天黑了,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伤心地哭着,好想妈妈呀!你们愿意帮助它回家吗?怎么帮助它呢?

  三、根据图片讲述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师:刚刚宝宝们为这只迷路的小鸟想了这么多办法,真棒!森林里其他好朋友知道小鸟迷路找不到家了,他们也想了许多办法帮助小鸟呢!我们一起听听有谁?为小鸟做了什么事?

  (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听完提问:

  1.小星星听见小鸟的哭声怎么说的?(幼儿模仿)

  2.月亮奶奶听到小鸟的哭声又说了什么呢?(幼儿模仿)

  四、师幼表演、复述故事

  1.幼儿自选角色(其中一只小鸟、一个月亮、许多星星、还有很多萤火虫。)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进行表演,并重点练习对话部分。

  2.过渡语言:小鸟找到了家,星星、月亮、萤火虫也回家吧。

  (幼儿回到座位)

  3.师:小鸟得到了星星、月亮、萤火虫的帮助,心里有什么感觉?他们帮助了小鸟心里又怎么样?

  小结:遇到困难时获得帮助和关爱的别人都是一件快乐、高兴的事情。当别人遇到困难,我们也要主动帮助别人。

  五、经验提升:

  我们小朋友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害怕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体会: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

  本次活动,孩子对故事较有兴趣,积极性较高,能积极主动地发言,但由于故事较抽象,孩子不是很容易理解,对于刚入园不久的孩子来说,难度较大,效果不是很明显。在提问环节,我没有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我问幼儿怎么做个勇敢的孩子,发现幼儿答不出来。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去回答,我们说答案虽然长些,但不要求一个幼儿连贯地回答,教师自己或智力较高的幼儿示范,再让幼儿按顺序连贯地讲述,这样的效果会让幼儿更容易接受、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错了的幼儿,教师不应该表示厌烦,而要肯定他们愿意回答。教师应该是启发和提示,尽量帮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高语言能力。

小班教案 篇5

  一、指导目标:

  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去玩耍去探索,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都得到锻炼。

  二、环境与材料:

  粗细、长短不一的软性水管;质地、大小不同的球若干;在管子口贴上小蚂蚁;“小蚂蚁的家”背静图一幅。

  三、过程指导:

  1、 婴幼儿自己选择珠子,放入认为合适的管子口,观察珠子从哪里滚出来。

  2、 熟悉后,可引导婴幼儿比一比同样的珠子从哪一个管子滚出来的'速度快。

  3、 掉出来的珠子自己捡起,再重新投放。

  四、建议:

  1、 为了保持婴幼儿对这一活动的兴趣,教师可将管子的弯曲度、延伸的方向重新组合。新的组合,新的路线更能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

  2、 可贴上一幅“小蚂蚁藏粮食”的背静图,让婴幼儿在玩的过程当中了解蚂蚁的生活情况。

  可让婴幼儿逐渐感知珠子的大小与管子粗细的关系。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车辆的名称及作用,并按不同类别分类。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记,在游戏中学习运用。

  3、能随音乐合拍地创编动作。

  4、能愉快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懂得遵守规则。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卡车、自行车、小轿车、面包车、摩托车、人力车等车辆标记小卡片若干,请幼儿自由选择一个标记贴在胸前。

  2、把活动场地设计成马路,贴上各种交通标记。

  3、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车辆,并分类

  1、 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名称及用途

  “呀?工厂里一下造了这么多车子!你是什么车?有什么用?”

  2、 车子进入停车场,按标记分类停放

  “我们一起停到停车场去吧?停车场在哪儿呢?”(认识停车场标志)

  “请车子们进入停车场后找到自己停的.地方。”

  车子听音乐驶入停车场(活动室)按标记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两大类:机动车又可以分成货车、客车、摩托车三类)

  二、通过开车游戏认识交通标志

  1、 带领车辆驶上马路,沿途认识各个交通标志

  “车辆们请注意了!上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出发了!”

  “看!前面路口有一个牌子,这是什么呀?”……(按顺序认识了:禁止鸣喇叭、红绿灯、人行横道、禁止超车、禁止非机动车道、环形道、转弯等交通标志)

  三、韵律活动:车辆加油

  1、 进入加油站(音乐室)

  “车辆开了那么多路,没油了怎办?”

  2、 提醒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创编加油动作

  “车子们先看看你的油箱在哪儿?你怎么用你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加油?”

  3、 听音乐创编检修车辆的动作

  “油加好了!我们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哪个地方坏了,需要检修?”

  4、 用动作表现高兴的心情

  “车辆检修好了,油也加满了,我们一起高兴高兴吧!”

  四、复习交通标志

  按原路返回,复习巩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含义

  “车子们!我们又可以出发上路了!我们按原路返回。”

  五、结束

  车辆返回停车场停好,休息。

  活动反思:

  孩子们由喜爱到深入、持久的关注与探究源于幼儿的兴趣,以及幼儿已有的经验。这种建立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上,又幼儿直接参与其中的活动,能够让幼儿形成一种对事物深入、持久的关注与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名称: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标:通过轮廓判断整体,找到与轮廓对应的动物卡片

  活动准备:猜猜我是谁游戏图、卡片1、2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活动

  1、 谜语:你站他也站,你走他也走,

  不管你你要去哪里,他会永远跟着你。

  师:小朋友们,你们来猜一猜他是谁啊?

  幼:影子

  师:对,是影子。

  2、 教师做蹲下、站立、走步的动作,并总结:影子会随着身体的改变而变化的。

  (二) 游戏“猜一猜”

  1、 师:小朋友是不是都有影子呀?哪你们想一想,小动物有没有影子啊 ?

  幼:有影子

  师:对,有影子,我这就有一张小动物影子的照片,来看看都是谁的影子?

  2、 幼儿一边观察影子,一边说出是谁的'影子。并模仿动物的声音。

  3、 游戏:幼儿观察游戏图,判断每个影子分别是那种小动物的哪种姿态,并在自己的彩色卡片中找到相应的动物卡片,摆放在游戏图相应的影子图上。

  (三) 模仿游戏:

  幼儿模仿每个小动物的动作,边模仿动作边模仿动物的叫声。

  (四) 结束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增进对乐器音质的感受力。

  分享到公园活动的经验。

  活动准备

  搭配小种籽「我家附近的公园」、「公园大发现」、儿歌掛图、互动式教育光碟、「到公园玩」纪录单、三角铁、手鼓、小鼓、手响板、沙铃。

  活动过程

  1事先将「到公园玩」的纪录单〔参见课程计画光碟〕发给幼儿,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后带来学校。

  2展示儿歌掛图,请幼儿说说画面中的场景是在哪裡?小男孩和小女孩分别在做什麼?你曾看过这些小动物在公园裡做什麼呢?

  3播放互动式教育光碟,教幼儿念唱儿歌「我家附近的公园」。

  4请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到公园玩」纪录单,并说说自己和家人最喜欢到公园做什麼事情,询问幼儿在公园曾看到大家在做哪些活动,并利用肢体表演出动作。

  5透过小种籽「公园大发现」带领幼儿进行肢体表演,随著老师口述情节及运用乐器转换扮演的角色:

  敲三角铁:哇!今天天气真好(双手打开,做深呼吸动作),到公园散散步吧(随意走动)!公园裡,好多人也在散步(用教室物品当道具,扮演各种人物角色)和他们打个招呼,真高兴能遇到他们(随意和其他幼儿挥手打招呼)。

  拍手鼓:有人在跑步耶!一、二、一、二、一……(做跑步动作,每听到一声手鼓声便往前跨一步),跑得好喘、好累啊(做擦汗、喘气)!坐在大树下休息一下(老师当大树,幼儿靠著老师休息)。

  敲小鼓:休息好了继续往前走吧!好多可爱的爷爷、奶奶在练功(跨弓箭步,做打拳动作),真好玩。咦!前面传来好听的音乐(播放音乐),原来是有人在跳舞啊(跟著音乐随意跳舞)!

  敲手响板:抬头看一看(一手放眉毛上,抬头做看的动作),可爱的小松鼠在吃东西(拿一样物品做吃的.动作),美丽的蝴蝶飞来吸花蜜(几位幼儿当花,其他幼儿做蝴蝶吸花蜜的动作);低头瞧一瞧(蹲下来四处张望),小蚂蚁忙著把食物搬回家(拿枕头放背上做爬的动作),小鱼儿快乐的在水裡游来游去(双手合掌,左右摆动)。

  摇沙铃:到公园散步真有趣,该回家休息了(舒服的躺下来)!

  评量

  能跟著节奏唱跳儿歌。

  能随口述及乐器的转换表演肢体动作。

  活动结束

  举办亲子公园写生活动,增进幼儿对附近公园的认识。

小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酸、甜、苦、辣这几种味道,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幼儿具备了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相结合的年龄特征,非常乐意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食物的味道。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幼儿在尝尝、说说、做做的游戏中,增加对酸甜苦辣等味觉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同时,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中的食物味道是多样的,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发展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体验在游戏的氛围中探究身边常见事物奥秘的快乐。

3d93ff41c70402a37c2f7aa596b55826.jpg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01-29

小班教案01-31

小班教案02-01

小班教案02-01

小班教案02-01

小班教案02-02

小班教案02-03

小班教案02-05

小班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