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模板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报纸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重点)
2.了解报纸的特点,能自己简单设计一份报纸版式。(难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里有读报的人,大致了解报纸上会有什么。
2.材料准备:PPT课件(主要有报纸的图片和报头、报眼、栏目等图片),纸和彩笔(每人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报纸,谈话导入,说说对报纸的了解
1.出示报纸,谈话导入,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看,这是什么?(报纸)教师:你们家里有谁看报吗?(我爷爷,我奶奶,我爸爸……)教师:那他们有跟你们说过他们在报纸上都看到了什么吗?(报纸上有天气预报,报纸上有很多漂亮的图片,我爸爸说看报纸能知道一些重要事情……)
2.小结教师:是的,你们说的这些报纸上都有,报纸是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现象,获得重要信息的工具。
教师:不过报纸除了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它里面还有别的秘密哦,你们知道吗?(不知道)
二、播放PPT,了解报纸的特点,尝试自己设计制作报纸教师:刚才你们都说出了报纸上都会有的东西,但是报纸到底是怎么样的,你们有谁知道吗?(不知道或者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教师:嗯,你们都说出了你们的看法,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说的对不对。
1.播放PPT,了解报纸特点。
教师:这是一张报纸的图片,首先你第一个看到的地方是哪里?(指向报名)教师:为什么你们都是第一个看到它?(因为它的字最大)教师:哦,你们看得很仔细!这个最显眼的地方叫报头,是刊登报名的地方,就是刊登报社名称的地方。
教师:那你们有看到在报纸里有这两个方框吗?有谁认识?(不认识)教师:不认识没关系,老师来告诉你们,这两个方框,一个是读者来信,一个是科技天地。为什么会在报纸上分出这两个方框呢?它有什么作用?(幼儿自由思考回答)教师:那你们看,读者来信的'内容在一个框,科技天地在一个框,它们两个的内容是一样的吗?(不一样)教师:嗯,是的,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内容不一样所以要各自分在一个框里,而刚才说到的名称在报纸里面我们通常说它叫栏目。栏目里主要放的都是内容一样的文章。
教师:在报纸报头旁边这一小块,有谁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我知道,是天气预报)教师:对了,这一小块也有它的名字,叫报眼,眼睛的眼。它主要是播报天气呀或者一些广告。
2.小结教师:刚刚我们都认识了报纸,知道了报纸是由报头、报眼、栏目组成的,那么这个其实就是报纸的小秘密,你们都知道了它里面有什么了对不对?(对)
3.提供纸和彩笔,让幼儿进行报纸设计。
(1)提问巩固,加强记忆。
教师:好的,看来你们都已经记得很牢了,老师这里有纸和笔,现在你们来做报纸设计员,来设计设计属于一份你们的报纸。
教师:如果你要设计你的报头,你怎么设计啊?给它起一个什么名字?(选1-2名)教师:报眼你打算放什么?(选1-2名)教师:你打算做几个栏目?起什么名?(选1-2名)教师:你们想法都很棒,不过有一个问题,你们都会写字了吗?(不会)那要是不会写字怎么办?(可以画出来)教师:是的,不会写,你们就可以画出来,今天你们就来做一份不一样的报纸,但是报纸应该要有的东西都应该要有的哦!
(2)提供纸和笔,让幼儿进行操作设计教师巡回指导查看。
三、相互欣赏作品教师:你们的报纸都设计好了吗?(好了)教师:哇,做得好棒呀,每个人设计的都不一样,都非常漂亮,你们可以给旁边的小伙伴看看。
四、活动结束教师:你们可以把你们的报纸拿回去给你们的老师、爸爸妈妈看一下,跟他们说说你的报纸里要说什么。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用欢快的情绪唱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懂得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只有劳动才会有幸福生活。
4、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小动物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5、通过歌曲激励幼儿从小爱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难点
唱准附点音和切分音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全体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高高兴兴进入活动室。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想听引出劳动的动画场景。
3、欣赏农民伯伯、叔叔阿姨工作劳动的动画场景。
小结
老师根据动画内容作简单总结让幼儿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知道劳动是光荣的。
4、领读劳动最光荣 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
二、学习歌曲
一)、欣赏歌曲播放 提问
1、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
2、它们有哪些本领
3、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二)、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2、播放幻灯片
3、教唱歌曲。强调幼儿唱准附点音和切分音
4、全体幼儿在钢琴伴奏下齐声唱歌。启发幼儿用欢快的情绪唱歌
5、歌曲自由表演唱。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律动《种树浇水》
小结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是爱劳动的孩子一定能像歌曲中的小蜜蜂、小喜鹊那样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生活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非常重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歌曲活泼、欢快歌词易懂内容以动画形式出现幼儿感兴趣、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看图、唱歌、律动表演动使幼儿懂得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只有劳动我们才会有幸福的生活从而激励幼儿从小爱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林畲是茶的故乡,产量大,栽培。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下火。明目。降脂等的特点,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在福建省享有盛名。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的用处,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并为自己是清流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目标】
1、了解茶在生活中的用处,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粗浅的茶文化。
2、知道林畲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以圆桌布置成小茶室。各色茶叶,杯子,碟子,水,林畲茶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交谈,生活中父母的爱好,许多幼儿表示父母爱喝茶。
二、幼儿分组进行情感感知:
听音乐进入小茶室:“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三、体验了解:
1、观看了解各种茶叶:“闻闻桌上各种茶叶的香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数一数桌上有几种茶?”
2、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种类,形状。
3、观看林畲茶场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林畲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四、泡茶-闻茶-观茶:
1、教师泡茶,幼儿观察各种茶叶的变化。(颜色。形状)
2、请幼儿品尝茶:“茶的味道怎样?”
3、了解各种茶叶的功用。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功用。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的生活环境,能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鸟窝。
2、懂得关爱小鸟,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小鸟的爱护。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音乐)
2、自制鸟窝的材料(纸盒,报纸,棉花,胶水等)
活动过程:
导入:今天郭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想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开始部分
(一)教师展示照片的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对比图片的内容
1、展示课件图片:小鸟一家在树林里幸福的生活,引导幼儿了解鸟的生活环境引发幼儿对小鸟的爱。
师:小朋友请看图片上都有什么?
幼:树、小鸟......
师:小鸟在做什么?
幼:………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小鸟的窝在大树上,大树是小鸟的家,小鸟一家在树林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小朋友,那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幼:………师:对,老师也喜欢小鸟,不仅因为小鸟的叫声很动听,更是因为小鸟可以捕捉害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2、展示课件图片:树木被砍伐,小鸟无家可归,引发幼儿对小鸟的关爱之情。
师:我们再看一张图片,这张图片上都有什么?
幼: ………。
师:大树没有了,小鸟飞走了,那你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吗?小鸟为什么飞走了?
幼:………师:这里的树木被人给砍掉了,美丽的大树变成了光秃秃的树桩,小鸟的家也没了。那你们心里难过吗?
幼:……师:老师也很难过,小鸟没有了家,它们太可怜了。
二、 基本部分
(一)组织幼儿讨论爱鸟护鸟的方法,激发幼儿邀请小鸟到幼儿园安家的愿望
1、让幼儿相互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爱鸟护鸟的办法,并注意聆听幼儿的想法,及时肯定,深入引导。
师:小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小鸟呢?请小朋友和你旁边的小伙伴商量一下。
生:………(开始讨论)
2、集体分享爱鸟护鸟,引发爱鸟行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爱护小鸟的方法幼:......
师:不要拿着弹弓打小鸟,看到有捕杀小鸟、砍伐大树的人应该制止他们,爱护环境,让小鸟有一个温暖的家
(二)指导幼儿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鸟窝,邀请小鸟到幼儿园安家,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小鸟的爱护
1、邀请小鸟到幼儿园安家师:小鸟没有家了,他们住哪呢?
幼:……。。
师:你们说的很好,老师有一个好主意,看我们幼儿园这么美,我们邀请小鸟到幼儿园安家好不好?
幼:………。。
师:那我们一起给小鸟做个窝吧!
2、课件展示各种自制鸟窝的图片师:做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图片上的鸟窝都是用什么制作的?
幼:......
师:有用彩色的纸条编出来的,有用纸盒做得,有用树枝做的`,还有用布条做的…。。
3、、鼓励幼儿和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鸟窝。(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课件音乐)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纸盒、泥巴…。。现在我们分组合作,小朋友两个人一组,给小鸟做个窝。(课件音乐)
4、分别让幼儿上前展示自制鸟窝,并说一说师:小朋友都做好了,我请小朋友展示一下,你来说一下你们组的鸟窝是怎么做出来的。
幼:……。
师:让下面的老师也看一下我们给小鸟做的新家吧!
三、结束部分
和幼儿一起把做好的鸟窝挂到幼儿园的大树上,请小鸟到幼儿园安家(课件音乐)
师:好了小朋友,相信小鸟也很喜欢它们的新家,现在让我们到外面,把做好的鸟窝挂到大树上去。走喽…(课件音乐)
活动反思:
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所想、所说,不断用激励性的话语加以鼓励,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整篇课文的学习都以读为主,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和想象感悟,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轻松完成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建立性别认同,了解男、女孩的不同特征与共同点。
2、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性别与个性,相互欣赏彼此的优点,接纳并喜欢异性同伴。
3、激发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
音乐(中国功夫、茉莉花)、ppt课件、不同的玩具、装饰用品若干、录像资料等。
活动过程:
一、问候导入
1、请幼儿按男女不同的标志,找到正确位置坐下,并交流自己的想法:你为什么要坐在这边?
2、教师简单介绍男女性别标志。
二、引导幼儿了解男孩和女孩的外表、性格不同特征。
1、教师运用简笔画的'方式记录幼儿讲述的内容,并做出小结。(女孩大多数留着长头发,喜欢穿花裙子,男孩子留着短头发,穿衣服和裤子等。)
2、选择玩具物品,了解男孩女孩喜好的差异。
(1)教师提供各种物品,请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
(2)幼儿交流自己喜欢这样物品的原因,教师给予鼓励。
(3)幼儿将手中的玩具物品赠送给图片上的男孩女孩。
3、分别欣赏音乐《中国功夫》、《茉莉花》,了解男孩女孩动作表现的不同。
(1)提问:你们喜欢哪段音乐?为什么?
(2)请男孩子用动作表现《中国功夫》,女孩子欣赏。
(3)请女孩子用动作表现《茉莉花》,男孩子观看并拍手鼓励。
三、辩论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优点。
辩题:男孩女孩谁的本领大。
1、介绍规则。
2、幼儿辩论、教师记录(男孩女孩图片上贴"笑脸")。
四、互相评论彼此的优点,激发幼儿学会彼此欣赏。
1、播放dv--《老师、爸爸眼中的男孩女孩》
2、互动交流彼此的优点:男孩眼中的女孩、女孩眼中的男孩。
3、教师小结:互相学习、欣赏,让每个人的心中都能容纳更多的优点。
五、活动提升
了解男孩女孩长大后的理想与角色变化。
1、提问:男孩女孩慢慢长大了,(ppt),他们因为性格不同,爱好不同,长大后所做的工作也会不同,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说说你的理想!"
2、教师小结:男孩女孩们,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实现你们的理想。
六、结束部分
男孩很有礼貌的邀请女孩做好朋友,一起出去做游戏!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一、活动的产生
“间食”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个环节,通常由老师分发,或偶尔请一些能力强的幼儿按老师要求协助分发。一天,一向文静的方坤对我说:“老师,今天我来发间食吧!昨天王林是一个一个发的,太慢了,我想两个两个发,行吗?”听了方坤的话,我非常欣慰,看来孩子们真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见。我马上同意了她的请求。
本次活动就是根据孩子的要求引发生成的。“分间食”探究性活动适合于任何一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孩子们都能亲身经历,都可以动手尝试,并从中受益!
二、预设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探索分配食物的方法,增强幼儿公平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分工合作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三、活动说明
分间食的活动,可以从易到难。开始分的时候间食数量种类可以少些,幼儿容易操作,然后逐渐加大难度:数量种类增多,不能平均分配等。
四、活动准备
1、间食。2、垃圾桶。3、笔和纸。4、小盘
五、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吃间食
1、幼儿坐在一起随意的吃。
2、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随机引导,引发幼儿讨论。
如:幼儿在吃食物时抢起来了;有的幼儿不吃;对吃多吃少有分歧;这样随意吃好不好?应该怎样吃好?
……
(二)第二次分间食
1、幼儿自愿结合,两人一组,取回所需的'物品。
2、幼儿分间食,作记录。
3、教师巡回观察,倾听幼儿的声音,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
活动延伸:
根据幼儿分配情况,教师适度让幼儿尝试给更多的小朋友分间食……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吃饭时东张西望、撒饭菜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养成“吃饭时要专心、好好吃”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复述故事,让幼儿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故事内容。
3、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能完整、生动的讲述故事。
2、让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吃饭时该怎样做。
活动准备
1、自制挂图,故事磁带“大公鸡和漏嘴巴”。
2、碗勺模型,“大公鸡”卡片,“小弟弟”和“奶奶”手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碗勺模型,提问:碗勺是用来做什么的?让幼儿猜猜关于吃饭时要注意的一些事,引出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
二、基本环节:
1、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听故事后看挂图,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
①小弟弟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②小弟弟碗里的饭为什么撒得到处都是?
③大公鸡来了说什么?然后做了什么?
④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漏嘴巴?
⑤大公鸡唱的是什么儿歌?
⑥小弟弟为什么哭了?
⑦奶奶对小弟弟说了什么?
⑧后来小弟弟还撒饭粒吗?
3、启发幼儿懂得“吃饭不要东瞧瞧西看看,要专心”的道理。
请幼儿再听故事,看挂图复述故事。
三、1、利用大公鸡、小弟弟和奶奶的指偶让幼儿表演故事。
2、自愿表演、分组表演。
四、交流,你是怎样吃饭的?让幼儿知道吃饭要好好吃,要像改变后的小弟弟学习。
五、1、让幼儿自己动手用费纸壳制作碗勺和手指玩偶,教师在旁边适时适度指导。
2、课后布置背诵《锄禾》,要求幼儿平时做到不撒饭不剩饭,节约粮食、珍惜粮食。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对未来有美好的向往,能大胆地、连贯地讲述自己的愿望。
2、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付出努力。
3、增加自我意识。
活动准备:
1、认识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知道各种职业的工作都需要。
2、各种职业的人物图片若干。
3、绘画纸笔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谈谈自己父母的职业,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朗读诗歌《长大了做什么》,启发幼儿谈谈自己的理想。
1、让幼儿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最喜欢谁?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对我们大家有什么帮助?对社会有什么用?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各种职业的人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人物的服装,工作环境,使用的工具等特点。
三、讨论:如何实现美好的愿望。
1、我们都有自己的愿望,远大的理想,现在我们年纪还小,不能去做大人做的事情,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现在我们要从小学好本领,懂得许多的知识和道理,长大后才能为大家做许多许多有用的事情。
四、教师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美好向往。
教师:你们把长大以后想干什么画下来,然后再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好吗?
活动反思:
可取之处:
1、通过活动,幼儿们学会了念唱儿歌,能够积极参与理想的讨论并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志愿,不仅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每个小朋友的自信心。
2、能够对社会上的部分职业有了一定的`理解,增强了小朋友的社会理解力。
不足及优化后方案:
1、教学活动中,小朋友的语言虽然得到了锻炼,但是如果能让大家穿上不同行业的服装将每个角色表演出来,那样小朋友对职业的理解会更加直观形象。或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小朋友亲自去参观不同的岗位。
2、活动结尾,都是老师在活动了,其实这个环节可以可以让小朋友将各自的职业理想画出来或写出来,通过集体欣赏和评价,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找己好朋友的优点,学习好朋友的优点和长处。
2、能和好朋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幼儿了解好朋友的长处,幼儿美术作品若干幅,视频展示台。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1)你有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
(2)听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
(3)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2、夸夸好朋友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你的好朋友有什么优点呢?
(2)幼儿分别说说自己好朋友的优点,说对了,好朋友要向他微笑、点头表示谢意。
3、向好朋友学习
(1)利用视频展示台展示一幅幼儿美术作品,请大家欣赏。
(2)讨论:这幅画好在哪里,如何向别人学习?
(3)欣赏其他美术作品,幼儿分小组展开讨论。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自己这方面学得不够好,就要虚心学习好朋友的.长处,与好朋友一起互相协助、共同进步。
4、好朋友在一起
(1)讨论:好朋友在一起时应该怎样?懂得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尤其是好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更应该去帮助他。
(2)歌舞表演。和好朋友手拉手,边唱边跳。
区域活动美工区:卡纸、水彩笔,设计制作同心树,把自己和好朋友的画像连在一起。
表演区:熊的头饰,故事磁带、录音机,表演故事《真正的朋友》。
游戏活动和好朋友一起玩各种民间游戏,如炒蚕豆、绷绷绳、城门城门几丈高等。
日常生活:
1、欣赏故事《真正的朋友》。
2、鼓励好朋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的教案11-08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_大班社会教案02-28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_大班社会教案02-28
大班社会教案06-04
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3-22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3-24
大班社会树教案04-01
大班社会《毕业》教案03-31
大班社会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