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7-27 15:38:2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编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编6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

  活动准备:

  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

  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

  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

  活动过程:

  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

  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

  幼儿相互观察、交流。

  “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

  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

  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

  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

  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第二句的节奏,学习自然地边唱边做歌表演动作。

  2.借助教师的动作提示,较准确地唱亲吻的象声词。

  3.乐意参与集体演唱活动,体验与同伴说悄悄话的乐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学习自然地边唱边做歌表演动作。

  活动难点:

  学习较准确地唱亲吻的象声词。

  活动准备:

  1.小鸭纸偶2个。

  2.PPT。

  活动过程:

  一、鸭妈妈妈带着小小鸭律动进场,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师导:“鸭妈妈带着小鸭宝宝一起去散步,我们一起来跳个小鸭舞吧!”

  二、幼儿学习说“悄悄话”

  1.引导幼儿理解悄悄话的含义,请一名幼儿和自己说悄悄话,并请全班幼儿对两人所做的事情进行描述。

  师:刚才老师和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听到我们在说什么吗?我们俩说话不让别人听到,说的是什么话?(启发幼儿说出悄悄话)。

  2.引导幼儿两两结对与同伴玩“说悄悄话”的游戏,、并体验说悄悄话的乐趣。

  师:说悄悄话很有趣,请你们找一个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悄悄话。

  三、教师演唱歌曲《两只小小鸭》,幼儿欣赏并理解歌曲的内容。

  1.播放PPT画面,导入新歌曲。

  师:画面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两只小小鸭也会说悄悄话,我们一起来听听。

  2.教师边操作小鸭纸偶边示范演唱歌曲。

  3.教师组织幼儿围绕歌词内容谈话,引导幼儿尝试用歌词来回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内容。

  师:“这两只小小鸭在做什么啊?”幼:“他们在亲嘴巴!”

  师:“它在亲嘴巴时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啊?”“咂”的动作,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小小鸭除了亲嘴巴,还做了什么事呢?幼:说悄悄话

  4.引导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伸出二指哥来做小小鸭,听着音乐一起来跟小小鸭们玩游戏吧!(教师唱,幼儿做动作,引导幼儿在食指相碰时发出亲嘴声“砸”)

  四、幼儿学唱歌曲

  1.在教师的领导下,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学唱歌曲。教师在歌曲唱到“说悄悄话”时示范与一名幼儿说悄悄话,引导幼儿明确在什么地方开始说悄悄话。

  2.教师带领幼儿用慢速边唱边做动作,并找一个同伴说悄悄话。

  3.幼儿交换同伴,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

  五、结束部分

  师:师:“天黑了,我们都累了,跟妈妈一起回家吧!”师生表演唱出场。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能大胆的在集体前进行表演。

  3、体验自己会表演的'成功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伴奏带

  活动过程:

  (一)发音练习

  1、《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发音清楚的进行演唱。

  2、《小朋友爱唱歌》引导幼儿发音清楚的唱准音阶

  (二)引导幼儿复习歌曲

  1、幼儿随老师伴奏进行演唱

  教师根据幼儿演唱的情况进行进行引导,提醒幼儿发音清楚的演唱。

  2、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动作

  (1)教师放录音引导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2)教师观察幼儿的表演,引导幼儿相互学习、模仿

  (3)幼儿集体随老师一同边唱边表演

  3、鼓励幼儿为大家表演

  (三)结束

  鼓励幼儿为家人表演自己学会的新本领,引导幼儿在音乐曲中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学习。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来自由表现各种水草、大石头的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在音乐活动中探索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熟悉小鱼游音乐;小鱼、鲨鱼的头饰。布置一个海底场景。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听小鱼游音乐进场。幼儿各自创编鱼游的动作,老师帮助幼儿整理脚下的碎步动作。

  2、新教音乐游戏《小鱼和大鲨鱼》

  放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让幼儿分辨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思考:大鲨鱼来时,小鱼该怎样做才能不被大鲨鱼发现?

  引导幼儿创编各种水草和大石头不动或蹲下的姿态。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即小鱼在水中游水、吐泡泡,当听到大鲨鱼来到时,立即模仿水草或大石头的姿态隐藏起来。

  3、幼儿玩音乐游戏根据游戏的情况作一下小结。

  幼儿熟悉音乐和游戏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和老师扮演大鲨鱼。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创编动作。

  2、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胖狗狗、瘦狗狗图片各一张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师生问好,谈话进入活动

  (一)观察图片:

  1、出示胖狗狗:汪汪汪,谁来了?它长的怎么样?(胖胖的)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胖狗狗的大肚子。

  (二)感受及表现

  胖狗狗自从住进了动物园就一天比一天懒,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运动,结果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你们听,它来了。

  1、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节奏,探索表现胖狗狗动作缓慢的样子。

  2、胖狗狗胖的.路都走不动了,心里十分着急,怎么办呢?(减肥做运动)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由探索胖狗狗可能做的减肥动作。

  3、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各自表现。幼儿做完运动会出汗,那胖狗狗天天做运动,我们想想一个月以后会怎么样呢?

  (三)减肥成功

  出示瘦狗狗,正象小朋友希望的那样胖狗狗减肥成功,那它走路会变的怎么样?请幼儿想象一下。

  引导幼儿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下表现胖狗狗减肥成功的喜悦心情,并完整表演鼓励幼儿根据自己设计的情节、动作进行表演胖狗狗从胖到瘦的过程。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初步学唱歌曲。

  2、唱准歌曲中的附点及休止符,感受歌曲中的优美旋律。

  活动重点:

  知道歌曲名称、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难点:

  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鸟醒来了》、《我爱我的小动物》、《不再麻烦好妈妈》、《节奏歌》。

  2、律动练习:《生活模仿动作》、《春天》、《合拢放开》、《袋鼠》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鸟图片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看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呀?(对了,是小鸟)小鸟会干什么呀?(飞呀)小鸟还会干什么呀?(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

  2、刚才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小鸟飞》

  3、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琴边完整的演唱歌曲一遍。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请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小鸟飞》)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小朋友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教师用歌声小结幼儿的回答)

  (3)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念歌词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念小声,老师念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念大声,老师念小声。

  (4)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唱歌曲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唱小声,老师唱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唱大声,老师唱小声。

  4、请幼儿分组演唱歌曲一遍。

  5、请个别幼儿下来演唱歌曲。

  6、师幼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大雨和小雨》

  2、小结活动下课。

  效果分析: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1-29

小班音乐教案04-19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10

小班音乐教案05-20

小班音乐教案:走路01-17

小班音乐教案《捕鱼》03-02

小班音乐《春天》教案05-15

小班音乐《伞》教案04-03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2-15

小班伞音乐教案05-21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编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编6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

  活动准备:

  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

  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

  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

  活动过程:

  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

  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

  幼儿相互观察、交流。

  “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

  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

  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

  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

  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第二句的节奏,学习自然地边唱边做歌表演动作。

  2.借助教师的动作提示,较准确地唱亲吻的象声词。

  3.乐意参与集体演唱活动,体验与同伴说悄悄话的乐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学习自然地边唱边做歌表演动作。

  活动难点:

  学习较准确地唱亲吻的象声词。

  活动准备:

  1.小鸭纸偶2个。

  2.PPT。

  活动过程:

  一、鸭妈妈妈带着小小鸭律动进场,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师导:“鸭妈妈带着小鸭宝宝一起去散步,我们一起来跳个小鸭舞吧!”

  二、幼儿学习说“悄悄话”

  1.引导幼儿理解悄悄话的含义,请一名幼儿和自己说悄悄话,并请全班幼儿对两人所做的事情进行描述。

  师:刚才老师和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听到我们在说什么吗?我们俩说话不让别人听到,说的是什么话?(启发幼儿说出悄悄话)。

  2.引导幼儿两两结对与同伴玩“说悄悄话”的游戏,、并体验说悄悄话的乐趣。

  师:说悄悄话很有趣,请你们找一个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悄悄话。

  三、教师演唱歌曲《两只小小鸭》,幼儿欣赏并理解歌曲的内容。

  1.播放PPT画面,导入新歌曲。

  师:画面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两只小小鸭也会说悄悄话,我们一起来听听。

  2.教师边操作小鸭纸偶边示范演唱歌曲。

  3.教师组织幼儿围绕歌词内容谈话,引导幼儿尝试用歌词来回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内容。

  师:“这两只小小鸭在做什么啊?”幼:“他们在亲嘴巴!”

  师:“它在亲嘴巴时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啊?”“咂”的动作,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小小鸭除了亲嘴巴,还做了什么事呢?幼:说悄悄话

  4.引导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伸出二指哥来做小小鸭,听着音乐一起来跟小小鸭们玩游戏吧!(教师唱,幼儿做动作,引导幼儿在食指相碰时发出亲嘴声“砸”)

  四、幼儿学唱歌曲

  1.在教师的领导下,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学唱歌曲。教师在歌曲唱到“说悄悄话”时示范与一名幼儿说悄悄话,引导幼儿明确在什么地方开始说悄悄话。

  2.教师带领幼儿用慢速边唱边做动作,并找一个同伴说悄悄话。

  3.幼儿交换同伴,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

  五、结束部分

  师:师:“天黑了,我们都累了,跟妈妈一起回家吧!”师生表演唱出场。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能大胆的在集体前进行表演。

  3、体验自己会表演的'成功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伴奏带

  活动过程:

  (一)发音练习

  1、《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发音清楚的进行演唱。

  2、《小朋友爱唱歌》引导幼儿发音清楚的唱准音阶

  (二)引导幼儿复习歌曲

  1、幼儿随老师伴奏进行演唱

  教师根据幼儿演唱的情况进行进行引导,提醒幼儿发音清楚的演唱。

  2、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动作

  (1)教师放录音引导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2)教师观察幼儿的表演,引导幼儿相互学习、模仿

  (3)幼儿集体随老师一同边唱边表演

  3、鼓励幼儿为大家表演

  (三)结束

  鼓励幼儿为家人表演自己学会的新本领,引导幼儿在音乐曲中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学习。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来自由表现各种水草、大石头的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在音乐活动中探索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熟悉小鱼游音乐;小鱼、鲨鱼的头饰。布置一个海底场景。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听小鱼游音乐进场。幼儿各自创编鱼游的动作,老师帮助幼儿整理脚下的碎步动作。

  2、新教音乐游戏《小鱼和大鲨鱼》

  放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让幼儿分辨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思考:大鲨鱼来时,小鱼该怎样做才能不被大鲨鱼发现?

  引导幼儿创编各种水草和大石头不动或蹲下的姿态。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即小鱼在水中游水、吐泡泡,当听到大鲨鱼来到时,立即模仿水草或大石头的姿态隐藏起来。

  3、幼儿玩音乐游戏根据游戏的情况作一下小结。

  幼儿熟悉音乐和游戏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和老师扮演大鲨鱼。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创编动作。

  2、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胖狗狗、瘦狗狗图片各一张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师生问好,谈话进入活动

  (一)观察图片:

  1、出示胖狗狗:汪汪汪,谁来了?它长的怎么样?(胖胖的)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胖狗狗的大肚子。

  (二)感受及表现

  胖狗狗自从住进了动物园就一天比一天懒,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运动,结果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你们听,它来了。

  1、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节奏,探索表现胖狗狗动作缓慢的样子。

  2、胖狗狗胖的.路都走不动了,心里十分着急,怎么办呢?(减肥做运动)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由探索胖狗狗可能做的减肥动作。

  3、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各自表现。幼儿做完运动会出汗,那胖狗狗天天做运动,我们想想一个月以后会怎么样呢?

  (三)减肥成功

  出示瘦狗狗,正象小朋友希望的那样胖狗狗减肥成功,那它走路会变的怎么样?请幼儿想象一下。

  引导幼儿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下表现胖狗狗减肥成功的喜悦心情,并完整表演鼓励幼儿根据自己设计的情节、动作进行表演胖狗狗从胖到瘦的过程。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初步学唱歌曲。

  2、唱准歌曲中的附点及休止符,感受歌曲中的优美旋律。

  活动重点:

  知道歌曲名称、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难点:

  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鸟醒来了》、《我爱我的小动物》、《不再麻烦好妈妈》、《节奏歌》。

  2、律动练习:《生活模仿动作》、《春天》、《合拢放开》、《袋鼠》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鸟图片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看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呀?(对了,是小鸟)小鸟会干什么呀?(飞呀)小鸟还会干什么呀?(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

  2、刚才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小鸟飞》

  3、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琴边完整的演唱歌曲一遍。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请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小鸟飞》)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小朋友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教师用歌声小结幼儿的回答)

  (3)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念歌词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念小声,老师念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念大声,老师念小声。

  (4)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唱歌曲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唱小声,老师唱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唱大声,老师唱小声。

  4、请幼儿分组演唱歌曲一遍。

  5、请个别幼儿下来演唱歌曲。

  6、师幼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大雨和小雨》

  2、小结活动下课。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