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时间:2024-11-09 06:50:59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计算机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计算机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计算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有哪些神奇的功能、计算机的发展。并认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人类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信息技术公民。

  过程与方法: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分析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

  教学重点:从生活中了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计算机有什么神奇功能呢。

  二、新授:

  1、计算机机的'神奇功能

  让学生说说计算机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

  师总结:计算机能进行科学计算、气象预测、实验模拟、辅助设计等等。

  主要列举在学校里计算机可以帮助老师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等事例。

  2、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计算机有哪么多功能,它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说说现在的现在计算机和以后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发表言论。

  3、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4、爱护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高科技产品,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的工具,因此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做到爱护。关于怎么爱护,请学生自己说说,师在根据书的的爱护知识进行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想一想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意识。

  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三、总结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以下的知识:

  1、知道了什么是计算机及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2、了解了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和发展历程。

  3、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4、了解了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5、知道了怎样爱护计算机。

计算机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了解利用科学计算免费软件--Scilab软件编写程序来实现算法的基本过程.

  2. 了解并掌握Scilab中的基本语句,如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能在Scipad窗口中编辑完整的程序,并运行程序.

  3. 通过上机操作和调试,体验从算法设计到实施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体会算法的实现过程,能认识到一个算法可以用很多的语言来实现,Scilab只是其中之一.

  难点:体会编程是一个细致严谨的过程,体会正确完成一个算法并实施所要经历的过程.

  三、教学流程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几个基本语句和结构

  1、赋值语句(=)

  2、输入语句 输入变量名=input(提示语)

  3、输出语句 print() disp()

  4、条件语句

  5、循环语句

  (二)几个程序设计

  建议:直接在Scilab窗口下编写完整的程序,保存后再运行;如果不能运行或出现逻辑错误

  可打开程序后直接修改,修改后再保存运行,反复调试,直到测试成功.

计算机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新世纪已经到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的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指名朗读课文。

  提示:文中有一些像“史密森博物馆”等一些音译词要读通。

  四、再读课文:

  思考:文中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什么是多媒体?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文中画一画、注一注,再和同学们议一议。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五、释疑、交流:

  1.课文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要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已经繁衍了好几代;计算机像人脑一样,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电脑”。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后引导他们概括起来说。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作“电脑”,是因为____________。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举例说明?

  出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媒体就是____________,像电话能____________,电报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我们都叫它媒体或媒介物。

  多媒体就是____________,它的功能非常丰富,既能像____________,又能像____________,还能像____________……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第四自然段)

  抽读课文,边听边思考: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样的关系?

  4.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教师介绍引入:其实现在很多电脑本身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它为多媒体电脑。根据你的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2)多媒体电脑的这些功能你尝试过吗?效果怎样?

  六、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媒体、诞生、繁衍、迅猛、埃尼阿克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呢?或者你想发明什么样的计算机呢?请模仿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段的写法,用“过去……现在(将来)……既能……又能……还能……”说话。

  三、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可分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给每一部分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可分三部分:(1)电脑发展史;(2)多媒体功能丰富;(3)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的介绍都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我们很多熟知的事物来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说明方法,我们今后可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四、置作业布:

  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板书设计: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指挥

  电子计算机多媒体

计算机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三节,文件管理的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新建、命名、复制、移动、删除、属性设置等)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并掌握,这里主要主要是集中介绍多种方法对计算机文件进行管理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体会文件管理的用途和特点,引导学生增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逐渐养成利用文件管理方式管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相关信息资源的良好习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计算机文件管理的特点。

  2.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的过程。

  3.知道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

 ⊙技能性目标

  1.能运用计算机文件管理功能实现对具体主题信息的分类管理。

  2.能有效使用文件管理方式管理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建立自己的数字化资源库。

 ⊙情感性目标

  1.体验信息资源文件管理方式特点,养成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方式管理与自身相关的信息资源的良好习惯。

  2.充分体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学习的紧迫感,促使人们加速更新综合技能,能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信息社会挑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

  难点:计算机文件管理的特点

  二、说学情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完成一定要求的学习任务,富有挑战性,很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对于电脑操作比较熟练,只是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梳理。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信息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

  四、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结合我校使用分材自学稿教学,学生每天都要发好几个学科的分材自学稿,如果保存不当对于后期的学习、复习、学校的检查都是很麻烦!从实际任务出发,吸引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管理水平是一个促进!这一环节通过设置两个问题直接吸引学生,即:你各个学科的分才自学稿保存的齐全吗?你是怎么保存的?计算机里的文件又是怎么保存的呢?

 2.建构新知

  在新课学习环节我将通过三个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前二个任务学生将学习体验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的特点,而如何引导学生将学会方法用于实践,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设置了任务二,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任务1:(自学教材92页图4-7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文件,完成任务1)把你的自学稿作为硬盘,在计算机上进行以下操作:

  (1) 把自学稿看作是一个文件夹,并命名。

  (2) 把数学自学稿作为自学稿的一个子文件夹,并命名。

  (3) 把物理自学稿作为自学稿的另一个子文件夹,并命名。

  (4) 在数学自学稿文件夹中按单元分别命名放入数学自学稿文件夹中。

  (5) 在物理自学稿文件夹中按新旧类型(自学稿和问题跟踪卷)分别命名放入物理自学稿文件夹中。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学生通过教材自学释疑,教师适当指导,既巩固了初中时对于文件夹的操作又把课堂教学和实际学习结合到一起,使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

  任务2:小组合作归纳整理自己的收藏夹(教师事先在收藏夹中放置各类网页若干)

  【设计意图】任务1明确给出了怎么归纳,任务2是自我归纳,任务1是自学完成,任务2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处理怎样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后,随即展示几个作业进行点评,请同学们回答出这样做的理由,强化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其信息素养的形成。

 任务3.管理qq中的好友信息,并说明使用这种管理方式的理由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方面是对于自己隐私的保密性,另一方面巩固学生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知识的联系,调动学生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性。

  归纳总结

  最后,请同学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引导学生描述出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的过程和特点,动员学生把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引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实现信息素养的内化和提升!

计算机教案 篇5

  一、复习

  1、 文件的创建

  2、 文件夹的创建

  二、引入

  文件夹中文件的'来源除了创建外,也可以通过复制、移动等操作来实现

  三、新授

  1、 文件复制

  ①菜单法

  ②快捷法

  ③工具栏法

  ④左键拖动法

  ⑤右键拖动法

  四、综合练习

  五、发现与创新

  除了使用“我的电脑”程序管理计算机资源外,还可以用哪个应用程序来管理计算机资源?试比较这两个应用程序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

  1、 在C盘中创建一个名为“练习”的文件夹,然后把C盘“Windows”文件夹中名为backgrnd.gif复制到该文件夹中。

  2、 将C盘上的文件MS.WBM复制到“练习”文件夹中。

  3、 将C盘“三维图”文件夹中的任意3个文件复制到“练习”文件夹中。

  4、 查找C盘名称为readme.txt的文件。

  5、 把C盘“Windows”文件夹中的5个扩展名为TXT的文件复制到“练习”文件夹中。

  6、 查找C盘中文件名以“wh”开头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关于计算机教案范文汇编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计算机教案】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案05-15

计算机教案03-01

小学计算机教案03-11

计算机教案模板02-27

计算机初中教案11-16

认识计算机教案04-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1-24

计算机教案(15篇)03-25

计算机教案14篇03-02

计算机教案精选15篇06-08

关于计算机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计算机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计算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有哪些神奇的功能、计算机的发展。并认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人类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信息技术公民。

  过程与方法: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分析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

  教学重点:从生活中了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计算机有什么神奇功能呢。

  二、新授:

  1、计算机机的'神奇功能

  让学生说说计算机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

  师总结:计算机能进行科学计算、气象预测、实验模拟、辅助设计等等。

  主要列举在学校里计算机可以帮助老师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等事例。

  2、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计算机有哪么多功能,它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说说现在的现在计算机和以后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发表言论。

  3、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4、爱护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高科技产品,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的工具,因此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做到爱护。关于怎么爱护,请学生自己说说,师在根据书的的爱护知识进行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想一想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意识。

  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三、总结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以下的知识:

  1、知道了什么是计算机及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2、了解了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和发展历程。

  3、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4、了解了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5、知道了怎样爱护计算机。

计算机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了解利用科学计算免费软件--Scilab软件编写程序来实现算法的基本过程.

  2. 了解并掌握Scilab中的基本语句,如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能在Scipad窗口中编辑完整的程序,并运行程序.

  3. 通过上机操作和调试,体验从算法设计到实施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体会算法的实现过程,能认识到一个算法可以用很多的语言来实现,Scilab只是其中之一.

  难点:体会编程是一个细致严谨的过程,体会正确完成一个算法并实施所要经历的过程.

  三、教学流程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几个基本语句和结构

  1、赋值语句(=)

  2、输入语句 输入变量名=input(提示语)

  3、输出语句 print() disp()

  4、条件语句

  5、循环语句

  (二)几个程序设计

  建议:直接在Scilab窗口下编写完整的程序,保存后再运行;如果不能运行或出现逻辑错误

  可打开程序后直接修改,修改后再保存运行,反复调试,直到测试成功.

计算机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新世纪已经到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的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指名朗读课文。

  提示:文中有一些像“史密森博物馆”等一些音译词要读通。

  四、再读课文:

  思考:文中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什么是多媒体?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文中画一画、注一注,再和同学们议一议。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五、释疑、交流:

  1.课文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要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已经繁衍了好几代;计算机像人脑一样,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电脑”。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后引导他们概括起来说。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作“电脑”,是因为____________。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举例说明?

  出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媒体就是____________,像电话能____________,电报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我们都叫它媒体或媒介物。

  多媒体就是____________,它的功能非常丰富,既能像____________,又能像____________,还能像____________……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第四自然段)

  抽读课文,边听边思考: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样的关系?

  4.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教师介绍引入:其实现在很多电脑本身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它为多媒体电脑。根据你的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2)多媒体电脑的这些功能你尝试过吗?效果怎样?

  六、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媒体、诞生、繁衍、迅猛、埃尼阿克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呢?或者你想发明什么样的计算机呢?请模仿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段的写法,用“过去……现在(将来)……既能……又能……还能……”说话。

  三、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可分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给每一部分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可分三部分:(1)电脑发展史;(2)多媒体功能丰富;(3)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的介绍都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我们很多熟知的事物来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说明方法,我们今后可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四、置作业布:

  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板书设计: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指挥

  电子计算机多媒体

计算机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三节,文件管理的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新建、命名、复制、移动、删除、属性设置等)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并掌握,这里主要主要是集中介绍多种方法对计算机文件进行管理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体会文件管理的用途和特点,引导学生增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逐渐养成利用文件管理方式管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相关信息资源的良好习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计算机文件管理的特点。

  2.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的过程。

  3.知道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

 ⊙技能性目标

  1.能运用计算机文件管理功能实现对具体主题信息的分类管理。

  2.能有效使用文件管理方式管理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建立自己的数字化资源库。

 ⊙情感性目标

  1.体验信息资源文件管理方式特点,养成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方式管理与自身相关的信息资源的良好习惯。

  2.充分体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学习的紧迫感,促使人们加速更新综合技能,能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信息社会挑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

  难点:计算机文件管理的特点

  二、说学情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完成一定要求的学习任务,富有挑战性,很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对于电脑操作比较熟练,只是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梳理。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信息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

  四、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结合我校使用分材自学稿教学,学生每天都要发好几个学科的分材自学稿,如果保存不当对于后期的学习、复习、学校的检查都是很麻烦!从实际任务出发,吸引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管理水平是一个促进!这一环节通过设置两个问题直接吸引学生,即:你各个学科的分才自学稿保存的齐全吗?你是怎么保存的?计算机里的文件又是怎么保存的呢?

 2.建构新知

  在新课学习环节我将通过三个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前二个任务学生将学习体验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的特点,而如何引导学生将学会方法用于实践,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设置了任务二,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任务1:(自学教材92页图4-7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文件,完成任务1)把你的自学稿作为硬盘,在计算机上进行以下操作:

  (1) 把自学稿看作是一个文件夹,并命名。

  (2) 把数学自学稿作为自学稿的一个子文件夹,并命名。

  (3) 把物理自学稿作为自学稿的另一个子文件夹,并命名。

  (4) 在数学自学稿文件夹中按单元分别命名放入数学自学稿文件夹中。

  (5) 在物理自学稿文件夹中按新旧类型(自学稿和问题跟踪卷)分别命名放入物理自学稿文件夹中。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学生通过教材自学释疑,教师适当指导,既巩固了初中时对于文件夹的操作又把课堂教学和实际学习结合到一起,使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

  任务2:小组合作归纳整理自己的收藏夹(教师事先在收藏夹中放置各类网页若干)

  【设计意图】任务1明确给出了怎么归纳,任务2是自我归纳,任务1是自学完成,任务2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处理怎样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后,随即展示几个作业进行点评,请同学们回答出这样做的理由,强化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其信息素养的形成。

 任务3.管理qq中的好友信息,并说明使用这种管理方式的理由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方面是对于自己隐私的保密性,另一方面巩固学生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知识的联系,调动学生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性。

  归纳总结

  最后,请同学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引导学生描述出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的过程和特点,动员学生把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引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实现信息素养的内化和提升!

计算机教案 篇5

  一、复习

  1、 文件的创建

  2、 文件夹的创建

  二、引入

  文件夹中文件的'来源除了创建外,也可以通过复制、移动等操作来实现

  三、新授

  1、 文件复制

  ①菜单法

  ②快捷法

  ③工具栏法

  ④左键拖动法

  ⑤右键拖动法

  四、综合练习

  五、发现与创新

  除了使用“我的电脑”程序管理计算机资源外,还可以用哪个应用程序来管理计算机资源?试比较这两个应用程序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

  1、 在C盘中创建一个名为“练习”的文件夹,然后把C盘“Windows”文件夹中名为backgrnd.gif复制到该文件夹中。

  2、 将C盘上的文件MS.WBM复制到“练习”文件夹中。

  3、 将C盘“三维图”文件夹中的任意3个文件复制到“练习”文件夹中。

  4、 查找C盘名称为readme.txt的文件。

  5、 把C盘“Windows”文件夹中的5个扩展名为TXT的文件复制到“练习”文件夹中。

  6、 查找C盘中文件名以“wh”开头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