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20 02:28:43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教案范文汇编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中班教案范文汇编8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2、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八宝粥的瓶子;每组一盆水,海绵、积木、布等雪花插片;泡沫;餐巾纸。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1、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魔术。

  2、(出示材料)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东西?我们用些宝贝来变魔术,你们可要看仔细哦!

  3、发生了什么事情?瓶子里的水怎么不见了?

  (二)科学发现

  1、林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魔术瓶,请小朋友也去变一下魔术。

  2、要求:第一、每张桌子5个小朋友,第二,把水倒入魔术瓶时要请小漏斗帮忙。

  3、幼儿操作。

  4、提问:你们的水变不见了吗?

  5、那我们一起来揭开魔术的谜底。请你们把魔术瓶打开,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结:原来毛巾把水宝宝全部吸走了,所以瓶子里的水不见了。

  (三)探索操作

  1、幼儿操作: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认为这些东西容易吸水吗?"来;自.大;考吧;幼.师网;那让我们来试试吧。

  2、要求:哪些是容易吸水的贴在相应的.格子上。

  3、验证小朋友的操作结果。

  4、小结:林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里面只有海绵跟餐巾纸可以吸水。

  (四)经验迁移

  1、那你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容易吸水?

  2、原来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吸水,那我们刚才桌子上也有许多的水宝宝,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把桌子清理干净。

  3、每一个人上来选一样东西把桌子整理干净,整理好的小朋友把毛巾放脸盆里,把餐巾纸放垃圾桶里。

  4、我们一起去教室里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吸水。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紧紧贯彻《纲要》精神,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幼儿的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新颖、有趣。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幼儿进行了两次主动探索尝试活动,认识了物体的吸水性,有的东西能把水吸掉。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强调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动手能力,发展了幼儿直观思维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专注投入,为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由于我对每个幼儿的尝试活动都给予肯定、鼓励,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一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

  二、幼儿尝试精神的潜能是存在的,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孩子们就能得到充分发扬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

  三、尝试操作提高了幼儿的各种能力,既为幼儿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理解了溶解的含义,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对所抓握的物体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计数,并记录、比较多少。

  2、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操作的方法和结果。

  3、能积极的参加操作活动及时整理操作材料。

  二、活动准备:

  教具:红枣、白云豆、花生米、记录单、笔、小碗等。

  学具:小碗(内装红枣、白云豆、花生米若干)、记录单、笔。

  三、活动过程:

  1、男孩女孩比一比。

  (1)师:请小朋友做个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是男孩还是女孩?

  师幼相互熟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师:有男孩有女孩,男孩女孩谁多谁少呢?怎样才能知道谁多谁少呢?

  引导幼儿讨论要比较多少必须先分一分再数一数,最后比一比才能知道。

  2、抓把红枣比一比。

  (1)出示红枣,师:今天我带了一些东西,想看看吗?猜猜这是什么?(红枣)今天我们要来玩个游戏,想跟我玩吗?(幼儿回答)我们今天要玩一个抓一把的游戏?玩什么?抓几把?什么叫抓一把?(就是一只手抓,只抓一次,看看一把你能抓多少)谁想来和我挑战一下,比比看我们都抓一把,谁能抓的多?(请幼儿与教师比赛抓红枣。请一名幼儿来和老师比赛,一人抓一把)

  (2)师:猜猜看是他抓的多,还是我抓的多。(为什么你觉得他/我抓的多?怎样才能知道谁抓的多呢?

  师幼分别数红枣,引导幼儿检查、验证谁多谁少。(注:数一个放到碗里一个)

  (3)师:还想玩吗?我请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来比一比。

  请2名幼儿进行抓红枣比赛。

  3、出示装有红枣、白云豆、花生米的小碗

  (1)师:我今天还带了一些东西,想看吗?(摇一摇小碗)这个声音跟刚才的声音一样吗?(摇晃红枣的碗进行比较)这个声音咚咚咚的要比刚才的声音怎么样?(响)那猜猜看这里会是什么?(老师打开小碗,向幼儿介绍里面有什么,特别提出白芸豆:它是一种豆类,这个豆子是什么颜色的?白白的像天上的什么?(白云)所以这个豆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白芸豆。叫什么?你们认识它了吗?喊喊它的名字。)

  (2)数清有几种。

  师:我们今天还要再来玩一个抓一把的游戏。玩什么?(抓一把)这回要记住了只能抓一把,看看你能抓出什么来?我先来试一试,猜猜看我这一把里都抓到了什么?(教师放入碗中给幼儿看)

  师:那现在我想给你们一个小任务,敢不敢接受我的任务。好的,我想请你们帮我看一看我每样东西抓出了几颗?你们会不会呀?那怎么样才能知道每样东西有几颗呢?(把每样东西分开来数一数)

  (3)试着记下来。

  出示记录单,师:看,今天我这里还有一张记录单,这是什么?(记录单)请你告诉我这个表示什么?(红枣)这个呢?(花生米)这个呢?(白芸豆)每样东西有几颗就请你记在它的什么地方啊?(下面)

  (讨论记录方法)师:我想问你们啦,如果我的红枣抓出来了3颗,你会怎么记呢?(如果不用数字,还可以怎么记呢?引导幼儿用符号表示)待会就请你用最简单最快的方法来表示它好吗?画好了记录好了以后,别忘了帮我找出在抓一把中哪样东西抓的最多,好吗?

  (4)介绍规则:今天啊抓一把的游戏就在你们身后的桌子上,待会就请你们来玩一玩什么啊?(抓一把)记住了只能抓一把,抓出来什么就是什么,别忘了在你的记录单上记清楚每样东西有几颗,最后找出最多的作上标记,好吗?

  4、大家都来抓一抓。

  (1)幼儿自主游戏。

  师:请幼儿到操作区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讨论结果。

  师:刚才我们玩了什么游戏啊?现在请你看着你的记录单,谁愿意来向我介绍一下你每种东西抓了几颗?哪种最多?

  (3)请幼儿自由地交流。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认识数字1-3的。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橘子园背景图;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3

  1、出示果园图:今天我们去参观橘子园。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几棵橘子树?幼儿随意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讨论。)

  2、用点数的方法得出图片上有3棵橘子树(出示3让幼儿认识)

  3、哦,这就是3,你们说说看:这3象什么?

  (二)找数字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了小果树,请你们数数你的果树上有几个橘子,并去找一个与橘子数量相同的数字朋友贴上去。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谁的橘子多。

  (三)装橘子:

  1、师:你们想不想去摘橘子?(幼儿自由摘橘子)

  2、你摘了几个橘子?现在请你根据篮子上的数量把橘子装进去。

  (引导幼儿边装边数)

  教学反思:

  1、活动中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运用多种感官让孩子们来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征及颜色,能够更积极的激发孩子的思考同时更直观的帮助了孩子们积累巩固对于桔子的经验,活动形式比较“活”调动了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整个活动过程更自主,更活泼了。

  2、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提高学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虽然生活好了,但还是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2、明确勤俭节约,关键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行动的目标和信念。

  3、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物品、自觉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树立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在校门口听到两个同学的对话,想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谁来读一读?

  2、指名读

  (甲:默默,你在干嘛呢?

  乙:我早上买的饼子和牛奶吃不完了,准备扔了。

  甲:那是不是有点浪费啊?

  乙:嗨,有什么浪费的啊!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如此丰富,哪里还在乎这一点点啊!节约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甲:也是,国家现在也提倡超前消费,既然如此,就更没有必要再提倡节约了!)

  3、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二、宝贵的资源

  是的,这些资源究竟如何宝贵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1、一度电能干什么?

  2、一张纸的价值。

  3、一滴水的作用。

  三、我们的浪费

  尽管这些资源很宝贵,但还是有些人在浪费!

  1、浪费电的现象随处可见及其后果

  2、浪费纸的现象屡见不鲜及其后果

  3、浪费水的新闻屡屡报道及其后果

  4、浪费粮食的现象到处都有及其后果

  同学们,就是因为这种种的浪费,你看:地球母亲和人们正遭受着多么大的苦难!

  四、父母的钱是这么挣来的

  那么,有没有想过,你的浪费不仅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也和我们的`亲人息息相关。你知道父母亲人的血汗钱是如何挣来的吗?(指名说)看,

  为了几十块钱起早贪黑卖菜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

  不畏寒冷在外打工

  每天憋在车内的司机们

  辛苦耕耘在讲台上的老师

  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们

  烈日下的交警

  办公室里不见天日的工作者

  所以,同学们 ,我们还能拿着父母的辛苦血汗钱来浪费吗?

  五、 节俭的故事

  其实不止是我们,古今中外的很多人都很勤俭节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1、的勤俭节约。

  2、伊丽莎白二世的节约。

  3、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的节约。

  六、我们该怎么做?

  上体育课、活动课前自觉关闭电器,做到 “人走灯灭,人离扇停”。

  放学后自觉检查并关闭教室内的所有电器开关

  提倡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用完水后,要及时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

  加入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吃不完的打包,厉行节约,文明用餐,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吃饭时不洒落米粒,吃多少盛多少

  七、总结

  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更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一种品质。勤俭节约这样的优良品质应当是伴你一生的良好品质,希望大家能够紧紧追随着它!

  八、 拓展

  完成一份关于“勤俭节约”的手抄板!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在众多图形中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

  2.能注意观察生活情境中所隐含的图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寻找图形》

  2.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打开电子白板

  1.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什么?

  2.提问: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身呢?窗户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寻找图形

  1.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师:小朋友,仔细看,老师这里有一幅图,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它们全都是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组成的2.幼儿开始从这幅图中找出那些是用三角形组成、那些是用正方形组成、那些是用圆形组成。

  师:请小朋友到白板上画一画、说一说。

  3.增加图片难度。让幼儿不仅能够找出并能说出图形里藏着多少个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三、通过游戏巩固并复习图形幼儿分组在电脑玩游戏:《寻找图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采用幼儿集体讨论学习后自主游戏的'方式,这样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游戏与上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深地帮助幼儿巩固前面的知识并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中班教案 篇6

  诗歌分析:

  《家》这首诗歌结构工整而统一,语言优美而不乏生动,它以拟人化的形式,描绘出了自然界万物之间亲密的联系,这首诗歌的模式,也易于孩子们在生活中进行再创编活动。根据本班幼儿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水平,我做了一些前期经验准备,而且本次活动运用到的教具: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和小朋友,都是很贴近幼儿生活的东西,所以我选择了这个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欣赏学习和仿编的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看看、听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习仿编诗歌,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愿意参与诗歌听赏活动,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

  家的背景图;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的贴绒;各种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观察背景图,熟悉诗歌内容。

  1、利用背景图导入,学习诗歌的规范词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有些什么?

   (出示背景图)

  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1:我看到了(天空)。

  师:看到了什么样的(天空)?

  幼1: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幼2:我还看到了…

  ………..

  2、以师点幼读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诗歌中的主要词汇。

  师:老师觉得加上了这些好听的词语,这幅画更漂亮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绿绿的草地、青青的河水、红红的花朵、快乐的幼儿园)

  师:接下来,老师想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老师指到哪个你们就要马上说出来,可以吗?

  3、猜测诗歌具体内容

  师:刚才,我们说的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绿绿的草地、青青的河水、红红的花朵、快乐的幼儿园可都是一个个家呢?那么,它们都是谁的家呢?老师请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它们是谁?

  (出示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

  4、给贴绒动物找家

  师:现在要请小朋友来给这些小客人找家,一边找一边要说出谁是谁的家。

  (幼儿操作)

  二、完整倾听、朗诵诗歌

  师:小客人都找到了家,它们好开心啊,老师告诉你们把这里所有的“家”连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配乐念诗歌)

  师:这首诗歌非常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幼儿和老师念诗歌)

  师:老师发现~~~念的特别好,我知道他也在为小客人们高兴呢,我们一起再来一遍,读的时候要连贯、整齐。

  (第二遍念诗歌)

  师:老师发现叮当猫队的小朋友读得最好了,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读的。

  (小组形式念诗歌)

  师:老师相信我们中四班其他小朋友也能读得和他们一样棒,我们一起再来一遍,读的时候要有感情,是高兴的,还要连贯,整齐。

  (第4遍念诗歌)

  师:这首诗歌还可以配上好听的.音乐呢,那我们试着配上音乐再来一遍吧。

  二、结合诗歌原有模式进行仿编

  师:中四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的聪明,那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蓝蓝的天空还会是谁的家呢?”

  (拿掉白云,请幼儿回答)

  师:那密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呢?

  (拿掉小鸟,请幼儿回答)

  师: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呢?

  (拿掉小羊,请幼儿回答)

  师:青青的河水、红红的花朵、快乐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呢?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讨论一下。

  (请幼儿回答)…….

  师:真棒,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又编出了一首新的诗歌,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学一学。

  三、延伸活动

  师:等一下,小朋友们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再来仿编新的诗歌。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让大家开心,学习关心体贴他人。

  2、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幼儿不开心和开心的表情照片;创设“音乐吧”、“玩具吧”、“运动吧”。

  2、生气的小兔、快乐的小兔图片各一。

  3、活动音乐《表情歌》、《快乐》等。

  活动过程:

  一、参观“照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做律动《表情歌》带入活动室,激发幼儿初步感知生气和快乐的情绪。

  2、观察照片,提问:

  (1)你看到什么?这些照片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生气的孩子还是快乐的'孩子?为什么?

  (3)生气对身体好不好?

  小结:生气对身体不好。我们要少生气,做个快乐的宝宝。

  二、自主尝试 体验快乐引导语:

  瞧!那里有一个快乐城堡,里面还有“运动吧”、“玩具吧”和“音乐吧”,我们赶快进去玩一玩。玩完后告诉老师:你都玩的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幼儿自主选择,探索操作,教师循回指导。

  音乐吧:激发幼儿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

  玩具吧:引导幼儿玩一玩、说一说、演一演,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运动吧:鼓励幼儿动一动,体验运动带来的轻松和快乐。

  1、提问:你刚才玩的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2、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你感到快乐?

  3、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生气了别闷在心里,这样对身体不好。生气时听音乐、玩玩具、做运动都能使我们感到快乐。

  三、引导幼儿探索“帮助别人快乐”的多种方法。

  1、出示生气的小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怎么了?

  2、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小兔消气,让他变快乐。

  3、出示快乐的小兔图片。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好办法,瞧,小兔不生气了,变得开心起来。小兔说谢谢小朋友。你们应该说什么呢?

  小结:当别人生气时,你也可以帮助他,让他快乐起来。

  4、小兔开心了,你们感觉怎么样?

  小结: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很快乐!

  四、游戏:快乐传递。

  1、教师出示“快乐娃娃”,请幼儿一个一个依次传递边传边说:“我的快乐传给你”。

  2、将它抛起来,哪个幼儿接住就继续来抛,游戏依次进行。

  3、把“快乐娃娃”带到教室里,将快乐传递给更多的小朋友。

中班教案 篇8

  目标:

  1、锻炼幼儿多个器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有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好习惯的意识

  准备:塑料胶袋人手一个、垃圾(由大小厚薄不同的报纸分散四周替代)、积木若干个、教师铃鼓一个

  过程:

  1、活动身体:幼儿随音乐节奏跟着老师做自由舞

  2、商议活动进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了幼儿园的新操场上,看到了很漂亮的图画在地上,是不是?那小朋友,你们说,要是这里有很多垃圾在这里,还漂亮吗?所以呢?今天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来做个能干的好孩子,帮我们的幼儿园把垃圾清理干净

  (幼儿自由商议,教师了解幼儿的想法)

  3、实践操作:幼儿在场地上四散练习捡“垃圾”

  4、集中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成果进行评价:谁捡的`多?

  5、游戏:能干的我

  (把积木分成若干组,幼儿分组进行,听音乐指挥,音乐响,幼儿开始捡垃圾,音乐停,幼儿停止捡)

  6师生共同讲评:比一比,哪个小组捡得多?

  7、教师小结:哇!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好能干哦,都把垃圾捡得很干净,累不累啊?那小朋友,你们说,在街上扫地的叔叔阿姨他们辛不辛苦啊?他们每天都把我们的环境都搞的很干净很漂亮,是不是?所以啊,我们也要象他们学习,要好好爱护环境,保持清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做一个健康的好宝宝,好不好?

  8、随音乐回教室。

《【热门】中班教案范文汇编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1-05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01-01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3

中班教案01-29

【热门】中班教案范文汇编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中班教案范文汇编8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2、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八宝粥的瓶子;每组一盆水,海绵、积木、布等雪花插片;泡沫;餐巾纸。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1、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魔术。

  2、(出示材料)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东西?我们用些宝贝来变魔术,你们可要看仔细哦!

  3、发生了什么事情?瓶子里的水怎么不见了?

  (二)科学发现

  1、林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魔术瓶,请小朋友也去变一下魔术。

  2、要求:第一、每张桌子5个小朋友,第二,把水倒入魔术瓶时要请小漏斗帮忙。

  3、幼儿操作。

  4、提问:你们的水变不见了吗?

  5、那我们一起来揭开魔术的谜底。请你们把魔术瓶打开,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结:原来毛巾把水宝宝全部吸走了,所以瓶子里的水不见了。

  (三)探索操作

  1、幼儿操作: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认为这些东西容易吸水吗?"来;自.大;考吧;幼.师网;那让我们来试试吧。

  2、要求:哪些是容易吸水的贴在相应的.格子上。

  3、验证小朋友的操作结果。

  4、小结:林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里面只有海绵跟餐巾纸可以吸水。

  (四)经验迁移

  1、那你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容易吸水?

  2、原来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吸水,那我们刚才桌子上也有许多的水宝宝,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把桌子清理干净。

  3、每一个人上来选一样东西把桌子整理干净,整理好的小朋友把毛巾放脸盆里,把餐巾纸放垃圾桶里。

  4、我们一起去教室里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吸水。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紧紧贯彻《纲要》精神,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幼儿的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新颖、有趣。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幼儿进行了两次主动探索尝试活动,认识了物体的吸水性,有的东西能把水吸掉。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强调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动手能力,发展了幼儿直观思维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专注投入,为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由于我对每个幼儿的尝试活动都给予肯定、鼓励,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一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

  二、幼儿尝试精神的潜能是存在的,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孩子们就能得到充分发扬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

  三、尝试操作提高了幼儿的各种能力,既为幼儿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理解了溶解的含义,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对所抓握的物体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计数,并记录、比较多少。

  2、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操作的方法和结果。

  3、能积极的参加操作活动及时整理操作材料。

  二、活动准备:

  教具:红枣、白云豆、花生米、记录单、笔、小碗等。

  学具:小碗(内装红枣、白云豆、花生米若干)、记录单、笔。

  三、活动过程:

  1、男孩女孩比一比。

  (1)师:请小朋友做个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是男孩还是女孩?

  师幼相互熟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师:有男孩有女孩,男孩女孩谁多谁少呢?怎样才能知道谁多谁少呢?

  引导幼儿讨论要比较多少必须先分一分再数一数,最后比一比才能知道。

  2、抓把红枣比一比。

  (1)出示红枣,师:今天我带了一些东西,想看看吗?猜猜这是什么?(红枣)今天我们要来玩个游戏,想跟我玩吗?(幼儿回答)我们今天要玩一个抓一把的游戏?玩什么?抓几把?什么叫抓一把?(就是一只手抓,只抓一次,看看一把你能抓多少)谁想来和我挑战一下,比比看我们都抓一把,谁能抓的多?(请幼儿与教师比赛抓红枣。请一名幼儿来和老师比赛,一人抓一把)

  (2)师:猜猜看是他抓的多,还是我抓的多。(为什么你觉得他/我抓的多?怎样才能知道谁抓的多呢?

  师幼分别数红枣,引导幼儿检查、验证谁多谁少。(注:数一个放到碗里一个)

  (3)师:还想玩吗?我请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来比一比。

  请2名幼儿进行抓红枣比赛。

  3、出示装有红枣、白云豆、花生米的小碗

  (1)师:我今天还带了一些东西,想看吗?(摇一摇小碗)这个声音跟刚才的声音一样吗?(摇晃红枣的碗进行比较)这个声音咚咚咚的要比刚才的声音怎么样?(响)那猜猜看这里会是什么?(老师打开小碗,向幼儿介绍里面有什么,特别提出白芸豆:它是一种豆类,这个豆子是什么颜色的?白白的像天上的什么?(白云)所以这个豆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白芸豆。叫什么?你们认识它了吗?喊喊它的名字。)

  (2)数清有几种。

  师:我们今天还要再来玩一个抓一把的游戏。玩什么?(抓一把)这回要记住了只能抓一把,看看你能抓出什么来?我先来试一试,猜猜看我这一把里都抓到了什么?(教师放入碗中给幼儿看)

  师:那现在我想给你们一个小任务,敢不敢接受我的任务。好的,我想请你们帮我看一看我每样东西抓出了几颗?你们会不会呀?那怎么样才能知道每样东西有几颗呢?(把每样东西分开来数一数)

  (3)试着记下来。

  出示记录单,师:看,今天我这里还有一张记录单,这是什么?(记录单)请你告诉我这个表示什么?(红枣)这个呢?(花生米)这个呢?(白芸豆)每样东西有几颗就请你记在它的什么地方啊?(下面)

  (讨论记录方法)师:我想问你们啦,如果我的红枣抓出来了3颗,你会怎么记呢?(如果不用数字,还可以怎么记呢?引导幼儿用符号表示)待会就请你用最简单最快的方法来表示它好吗?画好了记录好了以后,别忘了帮我找出在抓一把中哪样东西抓的最多,好吗?

  (4)介绍规则:今天啊抓一把的游戏就在你们身后的桌子上,待会就请你们来玩一玩什么啊?(抓一把)记住了只能抓一把,抓出来什么就是什么,别忘了在你的记录单上记清楚每样东西有几颗,最后找出最多的作上标记,好吗?

  4、大家都来抓一抓。

  (1)幼儿自主游戏。

  师:请幼儿到操作区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讨论结果。

  师:刚才我们玩了什么游戏啊?现在请你看着你的记录单,谁愿意来向我介绍一下你每种东西抓了几颗?哪种最多?

  (3)请幼儿自由地交流。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认识数字1-3的。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橘子园背景图;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3

  1、出示果园图:今天我们去参观橘子园。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几棵橘子树?幼儿随意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讨论。)

  2、用点数的方法得出图片上有3棵橘子树(出示3让幼儿认识)

  3、哦,这就是3,你们说说看:这3象什么?

  (二)找数字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了小果树,请你们数数你的果树上有几个橘子,并去找一个与橘子数量相同的数字朋友贴上去。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谁的橘子多。

  (三)装橘子:

  1、师:你们想不想去摘橘子?(幼儿自由摘橘子)

  2、你摘了几个橘子?现在请你根据篮子上的数量把橘子装进去。

  (引导幼儿边装边数)

  教学反思:

  1、活动中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运用多种感官让孩子们来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征及颜色,能够更积极的激发孩子的思考同时更直观的帮助了孩子们积累巩固对于桔子的经验,活动形式比较“活”调动了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整个活动过程更自主,更活泼了。

  2、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提高学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虽然生活好了,但还是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2、明确勤俭节约,关键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行动的目标和信念。

  3、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物品、自觉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树立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在校门口听到两个同学的对话,想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谁来读一读?

  2、指名读

  (甲:默默,你在干嘛呢?

  乙:我早上买的饼子和牛奶吃不完了,准备扔了。

  甲:那是不是有点浪费啊?

  乙:嗨,有什么浪费的啊!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如此丰富,哪里还在乎这一点点啊!节约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甲:也是,国家现在也提倡超前消费,既然如此,就更没有必要再提倡节约了!)

  3、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二、宝贵的资源

  是的,这些资源究竟如何宝贵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1、一度电能干什么?

  2、一张纸的价值。

  3、一滴水的作用。

  三、我们的浪费

  尽管这些资源很宝贵,但还是有些人在浪费!

  1、浪费电的现象随处可见及其后果

  2、浪费纸的现象屡见不鲜及其后果

  3、浪费水的新闻屡屡报道及其后果

  4、浪费粮食的现象到处都有及其后果

  同学们,就是因为这种种的浪费,你看:地球母亲和人们正遭受着多么大的苦难!

  四、父母的钱是这么挣来的

  那么,有没有想过,你的浪费不仅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也和我们的`亲人息息相关。你知道父母亲人的血汗钱是如何挣来的吗?(指名说)看,

  为了几十块钱起早贪黑卖菜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

  不畏寒冷在外打工

  每天憋在车内的司机们

  辛苦耕耘在讲台上的老师

  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们

  烈日下的交警

  办公室里不见天日的工作者

  所以,同学们 ,我们还能拿着父母的辛苦血汗钱来浪费吗?

  五、 节俭的故事

  其实不止是我们,古今中外的很多人都很勤俭节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1、的勤俭节约。

  2、伊丽莎白二世的节约。

  3、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的节约。

  六、我们该怎么做?

  上体育课、活动课前自觉关闭电器,做到 “人走灯灭,人离扇停”。

  放学后自觉检查并关闭教室内的所有电器开关

  提倡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用完水后,要及时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

  加入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吃不完的打包,厉行节约,文明用餐,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吃饭时不洒落米粒,吃多少盛多少

  七、总结

  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更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一种品质。勤俭节约这样的优良品质应当是伴你一生的良好品质,希望大家能够紧紧追随着它!

  八、 拓展

  完成一份关于“勤俭节约”的手抄板!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在众多图形中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

  2.能注意观察生活情境中所隐含的图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寻找图形》

  2.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打开电子白板

  1.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什么?

  2.提问: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身呢?窗户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寻找图形

  1.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师:小朋友,仔细看,老师这里有一幅图,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它们全都是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组成的2.幼儿开始从这幅图中找出那些是用三角形组成、那些是用正方形组成、那些是用圆形组成。

  师:请小朋友到白板上画一画、说一说。

  3.增加图片难度。让幼儿不仅能够找出并能说出图形里藏着多少个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三、通过游戏巩固并复习图形幼儿分组在电脑玩游戏:《寻找图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采用幼儿集体讨论学习后自主游戏的'方式,这样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游戏与上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深地帮助幼儿巩固前面的知识并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中班教案 篇6

  诗歌分析:

  《家》这首诗歌结构工整而统一,语言优美而不乏生动,它以拟人化的形式,描绘出了自然界万物之间亲密的联系,这首诗歌的模式,也易于孩子们在生活中进行再创编活动。根据本班幼儿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水平,我做了一些前期经验准备,而且本次活动运用到的教具: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和小朋友,都是很贴近幼儿生活的东西,所以我选择了这个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欣赏学习和仿编的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看看、听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习仿编诗歌,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愿意参与诗歌听赏活动,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

  家的背景图;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的贴绒;各种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观察背景图,熟悉诗歌内容。

  1、利用背景图导入,学习诗歌的规范词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有些什么?

   (出示背景图)

  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1:我看到了(天空)。

  师:看到了什么样的(天空)?

  幼1: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幼2:我还看到了…

  ………..

  2、以师点幼读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诗歌中的主要词汇。

  师:老师觉得加上了这些好听的词语,这幅画更漂亮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绿绿的草地、青青的河水、红红的花朵、快乐的幼儿园)

  师:接下来,老师想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老师指到哪个你们就要马上说出来,可以吗?

  3、猜测诗歌具体内容

  师:刚才,我们说的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绿绿的草地、青青的河水、红红的花朵、快乐的幼儿园可都是一个个家呢?那么,它们都是谁的家呢?老师请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它们是谁?

  (出示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

  4、给贴绒动物找家

  师:现在要请小朋友来给这些小客人找家,一边找一边要说出谁是谁的家。

  (幼儿操作)

  二、完整倾听、朗诵诗歌

  师:小客人都找到了家,它们好开心啊,老师告诉你们把这里所有的“家”连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配乐念诗歌)

  师:这首诗歌非常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幼儿和老师念诗歌)

  师:老师发现~~~念的特别好,我知道他也在为小客人们高兴呢,我们一起再来一遍,读的时候要连贯、整齐。

  (第二遍念诗歌)

  师:老师发现叮当猫队的小朋友读得最好了,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读的。

  (小组形式念诗歌)

  师:老师相信我们中四班其他小朋友也能读得和他们一样棒,我们一起再来一遍,读的时候要有感情,是高兴的,还要连贯,整齐。

  (第4遍念诗歌)

  师:这首诗歌还可以配上好听的.音乐呢,那我们试着配上音乐再来一遍吧。

  二、结合诗歌原有模式进行仿编

  师:中四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的聪明,那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蓝蓝的天空还会是谁的家呢?”

  (拿掉白云,请幼儿回答)

  师:那密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呢?

  (拿掉小鸟,请幼儿回答)

  师: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呢?

  (拿掉小羊,请幼儿回答)

  师:青青的河水、红红的花朵、快乐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呢?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讨论一下。

  (请幼儿回答)…….

  师:真棒,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又编出了一首新的诗歌,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学一学。

  三、延伸活动

  师:等一下,小朋友们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再来仿编新的诗歌。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让大家开心,学习关心体贴他人。

  2、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幼儿不开心和开心的表情照片;创设“音乐吧”、“玩具吧”、“运动吧”。

  2、生气的小兔、快乐的小兔图片各一。

  3、活动音乐《表情歌》、《快乐》等。

  活动过程:

  一、参观“照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做律动《表情歌》带入活动室,激发幼儿初步感知生气和快乐的情绪。

  2、观察照片,提问:

  (1)你看到什么?这些照片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生气的孩子还是快乐的'孩子?为什么?

  (3)生气对身体好不好?

  小结:生气对身体不好。我们要少生气,做个快乐的宝宝。

  二、自主尝试 体验快乐引导语:

  瞧!那里有一个快乐城堡,里面还有“运动吧”、“玩具吧”和“音乐吧”,我们赶快进去玩一玩。玩完后告诉老师:你都玩的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幼儿自主选择,探索操作,教师循回指导。

  音乐吧:激发幼儿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

  玩具吧:引导幼儿玩一玩、说一说、演一演,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运动吧:鼓励幼儿动一动,体验运动带来的轻松和快乐。

  1、提问:你刚才玩的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2、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你感到快乐?

  3、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生气了别闷在心里,这样对身体不好。生气时听音乐、玩玩具、做运动都能使我们感到快乐。

  三、引导幼儿探索“帮助别人快乐”的多种方法。

  1、出示生气的小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怎么了?

  2、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小兔消气,让他变快乐。

  3、出示快乐的小兔图片。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好办法,瞧,小兔不生气了,变得开心起来。小兔说谢谢小朋友。你们应该说什么呢?

  小结:当别人生气时,你也可以帮助他,让他快乐起来。

  4、小兔开心了,你们感觉怎么样?

  小结: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很快乐!

  四、游戏:快乐传递。

  1、教师出示“快乐娃娃”,请幼儿一个一个依次传递边传边说:“我的快乐传给你”。

  2、将它抛起来,哪个幼儿接住就继续来抛,游戏依次进行。

  3、把“快乐娃娃”带到教室里,将快乐传递给更多的小朋友。

中班教案 篇8

  目标:

  1、锻炼幼儿多个器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有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好习惯的意识

  准备:塑料胶袋人手一个、垃圾(由大小厚薄不同的报纸分散四周替代)、积木若干个、教师铃鼓一个

  过程:

  1、活动身体:幼儿随音乐节奏跟着老师做自由舞

  2、商议活动进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了幼儿园的新操场上,看到了很漂亮的图画在地上,是不是?那小朋友,你们说,要是这里有很多垃圾在这里,还漂亮吗?所以呢?今天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来做个能干的好孩子,帮我们的幼儿园把垃圾清理干净

  (幼儿自由商议,教师了解幼儿的想法)

  3、实践操作:幼儿在场地上四散练习捡“垃圾”

  4、集中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成果进行评价:谁捡的`多?

  5、游戏:能干的我

  (把积木分成若干组,幼儿分组进行,听音乐指挥,音乐响,幼儿开始捡垃圾,音乐停,幼儿停止捡)

  6师生共同讲评:比一比,哪个小组捡得多?

  7、教师小结:哇!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好能干哦,都把垃圾捡得很干净,累不累啊?那小朋友,你们说,在街上扫地的叔叔阿姨他们辛不辛苦啊?他们每天都把我们的环境都搞的很干净很漂亮,是不是?所以啊,我们也要象他们学习,要好好爱护环境,保持清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做一个健康的好宝宝,好不好?

  8、随音乐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