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声音的强弱,并能用对唱的形式来表现。
2、体验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音乐图谱、小司机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价值分析:音乐游戏中巩固节奏练习。
1、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做小司机,开车子去郊游吧。(音乐律动入场)
2、做小司机开心吗?你开什么车?(节奏练习)
二、听一听(播放PPT)
价值分析:在理解什么是回声的基础上,通过钢琴的不用演绎,让幼儿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回声的奥秘,初步感知音乐的强弱。
1、给大山唱歌的时候你会怎么唱呢?(大声唱)
小结:我们对着大山要大声的唱,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叫放声歌唱。
2、播放PPT——这么美的山谷,不知道山那边住着谁呢?让我来问问它吧。
“喂”——“喂”;
提问:这两个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你唱什么,他也唱什么,先传过去的声音强,再传回来的声音弱。
“你是谁?”——“你是谁?”
“请你快来”——“请你快来”
“来唱歌”——“来唱歌”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老师:这是什么声音?回音是怎么样的?
小结:回音就是你唱什么,大山也唱什么,你的声音强,大山的声音弱。
3、我们来听听钢琴是怎么表现的。( so mi sao mi do do do do do do)
4、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回声。
5、对大山说的话是那个符号?回声又是那个符号表示?
过渡句:今天,我们就要学用回声的方法唱一唱动物的事情。
三、唱一唱
价值分析: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培养幼儿对回声的兴趣,让幼儿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回声的含义。同时能更好的表现回声。
1、先一起来看一下今天我们要对大山唱的第一句歌词,叉叉是什么意思?还有谁呀?(拍手一起念)
2、第二张图谱你们看的懂吗?这些树可能会表示些什么呢?(森林)
3、第三张图谱谁来说说看会说了了什么呢?
4、歌词我们已经会念了,接下来,我们要来学唱这句歌词。(从低到高)
5、找一个好朋友,自己商量,谁是对着大山唱歌,谁是学回声。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鄂豫皖地区大别山民歌,此活动探究歌曲的体裁、节奏、旋律、 演唱情感并能用吹吹、打打、唱唱、等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生歌唱水平及表演能力。让幼儿在展示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勇气和自信心。
活动目标:
1、掌握乐曲的节奏,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并能用歌声表现民歌的欢快风格。
2、根据故事情节尝试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1、图片:花。
2、打击乐器若干。
3、音乐CD。
4、用纱布包好的一团桂花花瓣。
学习重点:
探究歌曲的体裁、节奏、旋律、 演唱情感并用吹吹、打打、唱唱、等形式表现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活动过程:
一、闻一闻桂花香,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型。
1、幼儿闻桂花。你闻到了什么?猜一猜,这是什么花?
2、游戏“看花拍手”:当看到老师拿出一朵桂花花瓣(图片)时,幼儿就拍一下手。以上内容转自网()
3、教师按节奏型,在空白图谱中贴上花朵(图片)。
二、欣赏与理解《八月桂花遍地开》乐曲。
1、播放《八月桂花遍地开》乐曲。
2、以故事的形式串联乐曲,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
有人为这首《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乐编了个小故事,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3、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内容。
三、乐器演奏
1、师幼商讨配器方案。
2、伴随音乐,幼儿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演奏。
四、教师指导:
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细的听一听。
(2)在提问和重点欣赏的过程中,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问题。
(3)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活动反思: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回极大地唤起孩子的创新热情。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活动层层递进,促进幼儿对音乐能力的有序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坚持以孩子为主,教师则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孩子的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提高。真正给孩子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孩子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为音乐活动带来最佳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对改编歌词有兴趣。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饲养场(地)背景图一张,王老先生和小鸡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王老先生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
(1)出示王老先生图片,向王老先生问好。
(2)教师为小朋友讲述王老先生养小动物的故事(教师只自编故事)。
(3)练声:(用歌曲的主旋律以问答的形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如:师:鸭子鸭子怎么叫?
幼:嘎嘎嘎嘎嘎。
2、欣赏歌曲,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
欣赏歌曲旋律(2遍)。
--"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学习歌词,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歌曲里唱了什么?"
--"王老先生是怎么唱歌的'?小鸡是怎么唱歌的?"
(2)教师小结,师幼一起念歌词。
4、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跟唱歌曲。
(2)鼓励幼儿用好听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根据幼儿学唱的情况有针对地练习)。
(3)分角色演唱歌曲。
--"教师扮演王老先生,幼儿扮演小鸡。"
--"个别幼儿扮演王老先生,其余幼儿扮演小鸡。"
--"师幼一起既扮演王老先生,又扮演小鸡进行演唱。"
5、尝试创编歌词》
(1)引导幼儿说王老先生的地里还养着什么小动物。
(2)引导幼儿把歌词替换。
(3)师幼清唱改编后的歌曲。
(4)完整地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运用肢体动作,感受并表现歌曲中休止符和间奏。
3.感受拉拉勾做好朋友的情境。
活动准备:图谱、指偶、钢琴伴奏过程:
一、游戏《拉勾勾》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 来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愿意吗?那我们来拉勾勾做朋友吧。
师:请你跟着我一起做(教师边念边做动作两遍)师:那我们现在来做好朋友拉拉勾吧!(教师边唱歌边与小朋友拉勾勾)
二、欣赏歌曲《拉勾勾》,理解歌曲第一段。
1、教师有表情的清唱歌曲一遍师:能跟你们成为好朋友真开心,你们开心吗?可是有两个小朋友好像不开心我们听听看发生了什么!
提问:
师:刚才两个小朋友怎么了?他们开心吗?(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歌曲里面是怎么表现出不开心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2、欣赏第二遍,边唱边画休止符。
师:它是怎么表现不开心的? 这是什么意思?
师:是的,生气了就不说话了,就会做这个动作。你也可以一起生气
3、教师唱歌,幼儿做生气的动作师:哈哈,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也很生气,我的歌唱得更好了,你们要不要来试一试?
4、大家一起边做动作边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
1、师:两个小朋友生气了,不理对方了,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重新变成好朋友吗?(补充提问:刚才我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出示图谱)师:谁来跟我拉拉勾(教师与一名幼儿拉钩)师:我们一起跟你旁边的小朋友拉拉勾吧!
师:咦,这中间的四条线什么意思?它们在两段的中间,是让我们休息一下。
师:这首歌真有意思,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又是好朋友,我们再来唱一唱吧!
2、出示指偶,师:这两个小动物生气了,我们一起用歌声来帮助他们成为好朋友吧!
四、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儿歌名字叫《拉勾勾》,以后我们好朋友生气了,也可以用这个方法重新变成好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产生学唱新歌的兴趣。
2、让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熟悉歌词及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让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学做解放军》、《好朋友》、《头发、肩膀、膝盖脚》。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大猫和小猫》、《小树叶》。
三、学习歌曲《过新年》。
1、前几天我们放假在家,是因为什么节到了?(新年)
2、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时你觉得开心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
3、有位叔叔把我们过新年的.事情编成了一审歌曲,歌曲的名称就叫《过新年》。
4、教师演唱歌曲《过新年》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是怎么唱的呢?
5、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6、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学念歌词。
7、幼儿跟随老师学唱歌曲。
8、幼儿随琴声演唱歌曲。
9、分男女孩子演唱歌曲。
四、复习歌曲《手指歌》。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迁移学习经验,唱准有休止符的乐句。
2、尝试根据图片、动作提示,理解歌词并填词进行演唱。
3、体验自学歌曲的乐趣,享受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后学习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片一张(有山、有树、有河)。
2、歌曲图谱。
3、伴奏音乐带。
活动过程1、出示背景图课件,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地方美丽吗?都有什么?你知道这是谁的家吗?"(出示动态的小鸟)这儿呀就是小鸟落落的家。今天落落有事要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2)"不过,落落想先考考你们,看一看你们是不是够聪明能够帮助它,你们有信心吗?"(3)难点前置,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们解决休止符的处理。
2、说歌词,理解歌曲内容。
(1)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歌曲内容。
"你们刚才已经见过落落的家了,可妈妈今天早晨对落落说: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出去找地方安家了。'落落问妈妈:那我应该到哪儿去安家呢?"妈妈说:安家应该到一个景色最美的地方,那儿要有山、有树、有河。最重要的是那儿的人应该是爱鸟的,不伤害我们,能够保护我们,千万要记住那儿的人要最好,爱鸟爱在心窝。"这不,落落来求你们帮忙了。你们帮他想想,找个地方安家吧。"(2)引导孩子讨论:什么地方适合落落安家?妈妈为什么让落落找这样的地方安家?增强幼儿爱鸟护鸟的意识。
(3)提问:妈妈要落落找个什么地方安家?(引出风景最美)那儿要有什么?(引出有山有树有河)那的人要怎样?(引出那儿的人们最好,爱鸟爱在心窝)孩子每回答一个问题,让他们从教师准备好的图谱中选出适合的那一张粘贴到黑板上。
师的引导语:为什么你认为这一张是风景最美?(因为美丽的风景旁边有竖起的大拇指)有山有树有河你认为是哪一张?(因为上面画了山、树还有小河)你为什么会选这张代表"请来这儿唱歌"?(因为这个音符代表唱歌)(4)师引导孩子按图谱提示完整说出歌词,逐渐过渡到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师的引导语:"你们刚才说的这些话太美了,现在我想加上音乐来配乐朗诵,你们听听好吗?"(师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你们想不想也这样玩一玩儿?"引导孩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4.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中演唱,体验自学歌曲的'乐趣。
(1)激发孩子想唱歌的愿望,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学习策略。
师:落落觉得你们说的话很优美,它想请你们把这些话加到刚才的音乐中,这……能行吗?
幼:行!
师:要不我们先小声试一试吧。
(幼儿尝试看图谱将歌词填入旋律中用轻声演唱歌曲)师:哇!你们真的能将刚才的话唱出来,真了不起!唉,你们发现没有,在小鸟后面要怎样?(引出空拍)那,在这首歌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空拍 ?你来仔细听一下。(师范唱歌曲)幼:请来o︴这儿o︴;有山o︴有树o︴。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那么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在空拍时要怎样做才能唱对了?你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引导孩子迁移前面的经验解决难点)孩子们开始思考并进行讨论。
幼:可以在空拍处拍手。
师:那你可以试一下吗?(师和孩子一起唱,并在空拍处加上拍手动作)好,确实能起到空拍的作用。还有什么方法?
幼:我在空拍处加上"嘘"的动作,但是不出声。(师和孩子一起唱,在空拍处加上孩子的办法)师:你的想法很特别,给你一个大拇指。
幼:我在空拍处就握拳,把声音抓住。
师:那你快试一试,我们都想学一学。(孩子边唱边把提示动作加上)师:这个空拍的难题被你们轻而易举就解决了,那,在唱到"这儿的风景最美"时,应该怎样唱出优美而自豪的感觉? (孩子们开始思考)那你再仔细听老师唱一遍。
幼:这个地方不能空,要连起来。
师:你听得真仔细,要唱的连贯、舒缓。
幼:还可以加上高兴的表情,竖起大拇指表扬。
师:你能表演一下吗?让我们都学一学。(孩子表演)师:你能用表情来配合演唱,让这首歌变得更生动、更优美了,你很了不起哟!
师:那现在你们能不能用好听的声音加上好看的表情、动作进行演唱。︴孩子们跟琴声有感情地演唱。
(2)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困难,如你哪一句还有问题?谁能帮助他?并让当"老师"的孩子介绍自己是怎样学会的。如我是看图谱记住歌词的;我是通过动作记住歌曲的;我是通过故事记住歌曲的……(3)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分男女演唱、个别孩子表演唱、接唱。引导孩子进行评价,你认为谁唱得好?好在哪里?
(4)画面出现小鸟落落的动态图片及背景音:"小朋友,我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了,没想到你们小小年纪竟然能自己学习了,佩服佩服!我打算就在你们幼儿园后院安家,和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做邻居,好吗?(欢迎落落)谢谢你们,再见!"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愉快地演唱歌曲,掌握节奏,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
2、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大胆想象,尝试改编歌词。
【教案准备】电脑、课件。
【教案过程】
一、练声游戏。
师:宝宝们,小鸡是怎么叫的呢?(叽叽叽)那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吧!
3 — 1 — ∣ 3 3 3 4 5 —‖
师:小 鸡 小鸡 怎样 叫?
3 — 1 — ∣ 3 3 3 4 5 —‖
幼:叽 叽 叽叽 叽叽 叽。
咦,小鸭又是怎样叫的呢?我们也来唱一唱。
二、跳到我这里。
师:你们唱的可真好听呀。老师真想抱抱你们,可是现在老师和你们之间有这么一段距离,你想怎样来到老师这里?(小鸟会飞到老师这里,你会怎样到老师这里呢?)
幼:我想走过去。
幼:我想跳过去。
师:那你能用“1— 2—∣1 2 3—‖”的节奏,到老师这里吗?(拍手、出示图谱第一行)
老师也加入(…)抱一抱呀!
谁有不一样的方法到老师这里?
这位小朋友是听着节奏来到老师身边的,我喜欢的。
三、玩两两合作游戏《跳到我这里》
1、师:刚才老师和宝宝抱在一起,你也想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吗?
那你可要仔细听这段音乐了。(放音乐)
2、师: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歌里面唱了什么?那老师来唱一遍,这次可要听仔细了。教师清唱并拍出节奏。
3、宝宝跟着老师轻轻地唱一唱,小手拿出来。
师:红色的脚印唱得慢,蓝色的脚印唱的稍微快一点。注意小手是这样拍的1—2—∣123—‖
最后一行再来试一试。
4、跟着琴声唱,听听看谁的声音最好听。(弹琴)
四、游戏《跳到我这里》
1、这首歌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呢,你想不想玩呀?先看好老师是怎么跳的!(点着图谱)前面2个红脚印跳得慢,后面3个蓝脚印,连起来跳得快一点。唱得时候就是跳跳跳到我这里,停住不动,跳跳跳到我这里……唱完最后一句时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
2、都知道怎么玩了吗?那我们来试一试。(播放配乐)
3、我喜欢按照节奏来跳的小朋友。在跳的时候我还发现有的宝宝没在唱,小嘴巴动起来。等会请小朋友边唱着歌边跳到老师这里,注意哦!一定要唱到“朋友啊,跳到我这里”小朋友才能跳到老师这里。(播放配乐)
五、幼儿创编歌词。
师:小朋友除了边唱边跳来到老师这里,还可以怎样来到老师这里?
幼:我飞到老师这里。幼:我爬到老师这里。
师:好!那我们把飞(爬)的方法,唱进歌里吧!(不做动作)
师幼一起跟着音乐一起演唱创编的歌曲。
六、结束活动,回到教室我们再一起唱一唱好吗?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感受并体验小红点的伤心。
2、 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并歌唱歌词。
活动准备:
挂图、蛙鸣筒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导
1、 观察挂图1和挂图2,幼儿看图回忆并讲述画面内容。
2、 教师讲述挂图3:在一旁的.蜘蛛太太看到了,开始嘲笑小红点的打扮。小红点伤心极了,含着眼泪离开,躲到树上,慢慢地变成了蛹。
二、 情感体验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红点,没有朋友陪你玩,还被别人嘲笑,你们的心情会怎样呢?
1、 引导幼儿说说有关伤心、难过、孤单等词汇,感受小红点的心情。
2、 请幼儿表现出小红点的表情。
师:你们学一学小红点的表情,伤心、难过的表情。
3、 播放CD,带领幼儿倾听音乐A段。
师:小红点一个人非常的伤心,于是,孤单的唱起了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4、 学念语词,并通过肢体部位表现出来。
师:你们刚才感受到小红点的难过心情了吗?他刚才在歌词里都唱了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以肢体各个部位一伸一缩,在空间上慢慢移动。
5、播放CD,幼儿随音乐做律动。
三、 音乐表演
1、 乐器演奏
幼儿排队取蛙鸣筒,代替毛毛虫,听音乐两拍一次做节奏模奏。
2、 舞团与乐团
把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表演,一组模仿毛毛虫慢慢爬行,另一组则演奏蛙鸣筒。
第二遍交换两组进行。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
中班音乐教案06-19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9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中班音乐教案06-16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