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11-09 19:00:1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六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听故事感受小熊的行为特点。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能讲自己的行为与小熊作比较。活动准备:多媒体、手偶

  活动过程:

  一、一只xx的熊

  1、这是什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熊呢?

  2、看完我的表演你就明白了。

  3、教师表演手偶,幼儿观察,

  提问:

  4、现在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5、慢吞吞的小熊做事会碰到什么麻烦呢?

  6、我们一起听听故事《慢吞吞的小熊》

  二、慢吞吞的小熊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从哪里看出来?

  2、他要去哪里玩?

  3、他洗脸刷牙一共花了多长时间?谁愿意来表演一下?你要是熊妈妈你会怎么说?

  4、小熊是怎样吃早饭的?这样可以吗?哪里不好?

  5、去玩的路上小熊是怎样走路的`?我们一起学学。你要是小兔子看了会怎么说怎么做?6、好不容易到了花果山,小熊上去玩了吗?为什么会喊肚子饿?

  三、我来教教小熊

  1、你喜欢这只慢吞吞的小熊吗?为什么?

  2、你在生活中好小熊一样吗?你做什么时候比较慢?妈妈怎么说?做什么比较快?

  3、怎么安排做事情的节奏最合适?做什么的时候要快?做什么事的时候要慢?

  小结:我们都是大班的孩子了,马上要成为小学生了,要学习自己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做事要细心又要有速度好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我们正在开展"春夏秋冬"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探索、发现着四季不同的特征。现在正值春季,孩子们发现花朵们最喜欢春天,春天有色彩斑斓的花。"梦姐姐的花篮"是一首优美的散文,散文中色彩斑斓的鲜花变得神奇,会给动物们带来美丽的梦。借助散文,通过渲染优美的意境,激发孩子们想说的欲望,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美梦。

  活动目标:

  1、大胆交流自己做过的梦,体现分享的快乐;

  2、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尝试创编不同的简短诗句。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散文课件;

  2、梦姐姐娃娃;

  3、小花篮。

  活动重难点:

  1、猜猜小动物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2、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梦见了什么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价值取向:创设睡觉的氛围,激发幼儿大胆交流做过的梦的欲望。

  1、PPT出示汉字——花篮师:认识这两个字吗?

  2、出示实物花篮师:真棒,是花篮。看!我这有个花篮,漂亮吗?猜猜是谁的花篮?

  3、出示PPT——梦姐姐(配合节奏拉上窗帘)师:这是梦姐姐的花篮。梦姐姐在干吗啊?嘘……我们轻轻的,别吵醒了梦姐姐的美梦。

  4、说说我的梦师:每个人都会做梦,你们做过些什么梦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经验提升: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有时会做美梦,有时会做恶梦,这是很自然的生理现象。

  二、欣赏散文

  1、梦姐姐和她的.花篮——课件第一段师:梦姐姐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几个美丽的梦,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价值取向:通过课件、音乐起到感受散文优美意境的作用。

  2、小黄鸡的梦——课件第二段师:小黄鸡正靠在妈妈身边香甜的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黄色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的梦。猜猜它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价值取向:分段理解散文,为交流与创编铺垫。

  3、小青蛙的梦——课件第三段师:小青蛙正在小草边静静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淡绿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绿色的梦是怎样的呢?

  4、鹦鹉的梦——课件第四段师:鹦鹉用脚爪抓住树枝,在树上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鹦鹉就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红色的梦里会有什么呢?

  5、完整欣赏师:梦姐姐的花篮真神奇,会让小动物们做各种各样颜色的美梦,让我们一起分享下小动物们的美梦吧。

  小动物们做了这么美的梦,心情会怎样啊?

  价值取向:完整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优美,体验做美梦的心情。

  三、小朋友的梦师: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比小黄鸡、小青蛙和鹦鹉可爱多了,所以她总是把最美最好的梦送给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现在,美丽的梦姐姐就要来啦,让我们闭上眼睛,看看她会送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那么你会做一个怎样的梦呢?(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花送入幼儿手中)哇,天亮了,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呢?

  价值取向:尝试用"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色的花,我做了一个X样的梦。我梦见……"语句表述。

  四、活动结束和同伴、客人老师分享自己的美梦。

  价值取向:能自然大方地向他人交流表述。

  活动评析:

  1、教学方法注重情境的渲染,一方面配合活动环节打开与拉上窗帘,营造了天亮了和天黑了的情境,将幼儿巧妙地带进了美丽的梦乡。另一方面,教师扮演梦姐姐趁幼儿做美梦之际,送上各种颜色的花,是活动的点睛之笔,激发了幼儿踊跃交流美梦的欲望。

  2、教学中注重师幼互动,在欣赏散文诗,教师会引导幼儿跟着散文一起思考,并跟着教师一起说,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开口说。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学会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声母的乐趣,掌握音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里面的拼音。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重点难点

  1、j q x的正确发音。

  2、j q x的写法。

  活动准备

  情境图,表音表形图,以教材的图为素材制成的卡片,节奏舒缓、悠扬动听的乐曲,色卡纸剪好的j q和x.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情境,感受字母发音

  1、师: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家庭中的小故事(播放媒体课件——课文情境图),谁能看图编个小故事?

  2、这位小朋友真爱劳动,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们一起来念首儿歌:

  洗衣机,嗡嗡响,星期天,洗衣裳,妈妈洗衣我帮忙。

  3、多种形式唱语境歌,老师领唱、师生共同打节奏唱或加动作唱。

  (再让学生多念几遍“洗衣机”、“星期天”,强化学生对“j 、q 、x”“音”的认识。)

  4、今天我们要学的三个拼音宝宝就跟星期天的“期”、洗衣机的“洗”和“机”有关。(电脑屏幕上出示:j、 q 、x。)

  5、老师带读本课学习的三个声母j 、q 、x,初步引导学生对“j 、q 、x”“形”的认识。

  二、借助表音表形图,学习字母音和形

  1、(出示搭积木图、气筒图和表演图)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个拼音娃娃就躲在这三幅图里,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在简笔画的娃娃图里板书:j 、q 、x )

  2、师(指着板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个声母就是这三个娃娃的名字,你能叫出哪个娃娃的名字?指名读。

  3、教学“j q x”

  (1)教师出示“小朋友搭积木”图,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出示卡片j,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自己尝试发音:这个字母读音很像“积木”的“积”,把“积”读得轻些、短些就可以了。谁会念?(请小朋友做小老师带同学念一念。)

  (3)教师示范,让学生注意看口形,仔细听,然后模仿发音。(可以分组“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发音,提示发音要领:发j时,舌面前部紧贴上齿龈和硬腭的前端,然后气流冲开一条窄缝,摩擦而出。也可以用“积”来提示发音。)

  (4)开火车读,正音。

  4、区别j 、q的发音

  (1)教师手执一张纸片,轻轻发j和 q这两个声母的音,学生注意观察纸片的变化,从而分别出j q发音的异同。

  (2)学生在同桌间以纸张为参照物,在玩中练习发音并互相正音。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式的反复训练中,不知不觉地牢记字母的发音。)

  5、教师点拨:

  q----出气最强; x----“西瓜”的“西”读得轻和短一些。

  (这一环节教师必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愿意张开口读书与老师交流的孩子。)

  三、教学声母j q x的字形及写法

  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j q x这三个娃娃长相?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认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相机给以引导。)

  2、引导编顺口溜:

  j-------坚弯加点j j j.

  q------像个9字q q q.

  x------一个小叉xxx.

  3、指导书写

  (1)三个拼音娃娃玩累了,该回家了,让我们把他们送回去吧!

  (2)复习儿歌:有头向上升,有尾向下拖,没头没尾中间坐。

  (3)说说j q x分别住在四线三格的哪几层。

  (4)指导:

  j:它是最高的一个娃娃,一个人住了三层楼。看笔顺图,j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q:稍微矮一点,它住两层楼。由几笔构成?先写什么?

  x:它更矮,它只住中间一层楼。注意笔顺,先右斜,后左斜。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1 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经认识了,并且会读,会写。

  2 以编故事的形式让静止的画面接近生活,课一始就把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

  3 运用多彩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以鲜艳的画面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感觉到新鲜与好奇,此举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是解决拼音教学枯燥性的有效途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4 本课也有不足之处,游戏学习的时间比较少。

  小百科: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 在猜猜、说说中体验根据故事主要情节推测故事发展的乐趣。

  2、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数的递增概念,大胆扮演、模仿各种小动物形态。

  3、 学说故事中“……(谁)可以……(干什么)的相关句式“,初步尝试创编故事。

  二、活动重难点:

  1、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相关语句,大胆表演。

  2、 根据故事主要情节推测故事发展,尝试创编故事。

  三、活动准备:

  故事《谁要来种树》动画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二)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讲到四棵树)。

  ——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在种树?

  ——小动物种树有什么用?

  ——每种动物都种一棵,一共种了几棵树?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画面。

  ——学说故事中的话“……(动物)可以……(干什么)”。

  (三)根据故事情节推测后面故事的发展。

  ——猜猜还会有谁来种树?会种几个树?

  (四)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后来都有谁来了?各种了几棵树?

  ——小动物用这些树干什么了?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画面。

  (五)表演故事,熟悉故事内容。

  ——小动物分别用这些树干什么了?(鼓励幼儿用故事里的语言回答)

  ——分组讨论:你喜欢故事里的什么动物?你会怎么表演?想想这个动物做了什么事情?你会用什么动作表示?

  ——一部分幼儿表演,一部分幼儿讲述故事的叙述部分。(教师带领讲述或播放故事)

  (六)初步尝试创编故事。

  ——除了故事中这些小动物种树外,还会有哪些动物来种树?

  ——这些小动物种的树,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七)延伸活动:带领小朋友去种树。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帮助儿童理解图画书中的故事内容,尝试用小兔的口吻对话。

  2、通过图画书阅读,引导儿童感受妈妈的爱。

  3、激发儿童爱妈妈,爱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图书

  2、《我爱妈咪》音乐磁带、录音机

  3、儿童与妈妈的照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倾听录音,引出课题

  1、你们听什么声音?(播放录音:妈咪,我爱你!宝贝,我也爱你!……)

  2、他们在说什么?

  3、你们知道这是谁和谁在说话吗?(妈妈和小孩子在说话)

  二、结合大图书讲述故事

  1、有一只小兔子也和妈妈在说悄悄话,它们在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出示大图书),这是个很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

  2、小兔子做了哪些动作?(张开手臂、伸开手臂)。

  3、兔妈妈做了哪些动作?

  4、还会想什么动作?(启发儿童说)

  “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世界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草地有多绿,我就有多爱你!”

  5、老师当妈妈,你们来当兔宝宝,我们来比一比。

  幼:“天上的星星有多少,我就有多爱你!”

  师:“大海有多深,我就有多爱你!”

  6、小朋友自己找个朋友来比一比。

  7、让我们看一看,小兔子到底师怎样说的?教师继续讲故事。

  8、兔妈妈为什么微笑着,轻轻地对小兔子说?(兔妈妈怕吵醒兔宝宝,很爱他。)

  三、情感迁移,感受母爱,并表达对妈妈的爱。

  1、妈妈平时是怎样爱你们的?(儿童讲述)

  2、你们的.妈妈真爱你!让我们唱首歌给妈妈听吧!(播放音乐《我爱妈咪》)

  3、看幻灯:这是老师和我妈妈的照片,老师示范说感激妈妈的话。

  4、看儿童与妈妈的照片,请儿童对妈妈说一句感激的话。

  5、今天很多小朋友的妈妈也来到的我们幼儿,说愿意亲自对妈妈的说感激的话。

  6、在我爱妈咪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事物的强弱相辅。

  2、大胆表达自己与同伴的长处,体会向朋友学习和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重点】乐意表达自己与同伴的长处,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难点】感知事物的强弱相辅。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表2份。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强”

  1、出示“强”字

  师:什么是强?强表示什么呢?你喜欢强,还是弱?

  2、小结:强是厉害、本领大的意思,我们都喜欢强!

  二、“强”与“弱”

  1、初步感知故事

  师:今天老师就要讲一个关于“强”和“弱”的故事——《谁最强》。

  老鼠家里有喜事,老鼠女儿要出嫁,女儿不知嫁给谁,只得去问爸和妈。爸妈都是老糊涂,争来争去定不下,只能这样来回答,哪个最强就嫁它。女儿到底嫁给谁,你们一起帮帮它……

  2、共同讨论

  师:你们认为(太阳、乌云、风、墙、老鼠)谁会成为老鼠女儿的新郎?

  分组讨论,选出代表来表述自己这组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经验共享

  逐步出示图片(太阳、乌云、大风、墙、老鼠……)

  (1)一开始老鼠女儿认为谁是最强的?(太阳)但太阳怕谁呢?(乌云)

  (2)太阳和乌云比,谁比较强,谁比较弱呢?乌云又怕谁?(大风)

  (3)本来是强者的乌云在大风面前又变成弱者,这是为什么呢?

  (4)那么大风就是最强的那位了吗?(墙)

  ——原来再强的大风也有它的弱处,它最怕的是碰到墙,墙会挡住它的去路。

  (5)那老鼠女儿就嫁给墙吧?

  (6)哦,这么说老鼠大哥就是这里面最强的了?还有谁比它更强的'吗?

  (7)“……”省略号表示等等等等。

  小结:谁最强是不一定的,他们有着各自强的地方,也有各自弱的地方。强与弱只是相对的,遇到不同的事和人,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三、强强联手

  1、“强”与“弱”

  师:你们有没有强的地方?哪些方面你是强者?

  师:(出示表格)记录自己的强与弱(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2、幼儿自主分享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朋友强的地方又在哪里呢?你需要向谁学习,哪些朋友的弱处需要你去帮助的?

  小结:我们要多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互相帮助,那样我们才能变得更棒、更强!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语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语言的教案02-28

大班语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语言教案02-24

大班语言教案:走近澳门_大班语言教案02-24

大班语言教案:字宝宝 大班语言教案04-19

大班语言区域教案03-19

大班语言过桥教案02-24

大班语言阅读教案03-06

大班的语言教案03-12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汇总六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听故事感受小熊的行为特点。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能讲自己的行为与小熊作比较。活动准备:多媒体、手偶

  活动过程:

  一、一只xx的熊

  1、这是什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熊呢?

  2、看完我的表演你就明白了。

  3、教师表演手偶,幼儿观察,

  提问:

  4、现在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5、慢吞吞的小熊做事会碰到什么麻烦呢?

  6、我们一起听听故事《慢吞吞的小熊》

  二、慢吞吞的小熊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从哪里看出来?

  2、他要去哪里玩?

  3、他洗脸刷牙一共花了多长时间?谁愿意来表演一下?你要是熊妈妈你会怎么说?

  4、小熊是怎样吃早饭的?这样可以吗?哪里不好?

  5、去玩的路上小熊是怎样走路的`?我们一起学学。你要是小兔子看了会怎么说怎么做?6、好不容易到了花果山,小熊上去玩了吗?为什么会喊肚子饿?

  三、我来教教小熊

  1、你喜欢这只慢吞吞的小熊吗?为什么?

  2、你在生活中好小熊一样吗?你做什么时候比较慢?妈妈怎么说?做什么比较快?

  3、怎么安排做事情的节奏最合适?做什么的时候要快?做什么事的时候要慢?

  小结:我们都是大班的孩子了,马上要成为小学生了,要学习自己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做事要细心又要有速度好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我们正在开展"春夏秋冬"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探索、发现着四季不同的特征。现在正值春季,孩子们发现花朵们最喜欢春天,春天有色彩斑斓的花。"梦姐姐的花篮"是一首优美的散文,散文中色彩斑斓的鲜花变得神奇,会给动物们带来美丽的梦。借助散文,通过渲染优美的意境,激发孩子们想说的欲望,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美梦。

  活动目标:

  1、大胆交流自己做过的梦,体现分享的快乐;

  2、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尝试创编不同的简短诗句。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散文课件;

  2、梦姐姐娃娃;

  3、小花篮。

  活动重难点:

  1、猜猜小动物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2、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梦见了什么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价值取向:创设睡觉的氛围,激发幼儿大胆交流做过的梦的欲望。

  1、PPT出示汉字——花篮师:认识这两个字吗?

  2、出示实物花篮师:真棒,是花篮。看!我这有个花篮,漂亮吗?猜猜是谁的花篮?

  3、出示PPT——梦姐姐(配合节奏拉上窗帘)师:这是梦姐姐的花篮。梦姐姐在干吗啊?嘘……我们轻轻的,别吵醒了梦姐姐的美梦。

  4、说说我的梦师:每个人都会做梦,你们做过些什么梦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经验提升: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有时会做美梦,有时会做恶梦,这是很自然的生理现象。

  二、欣赏散文

  1、梦姐姐和她的.花篮——课件第一段师:梦姐姐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几个美丽的梦,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价值取向:通过课件、音乐起到感受散文优美意境的作用。

  2、小黄鸡的梦——课件第二段师:小黄鸡正靠在妈妈身边香甜的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黄色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的梦。猜猜它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价值取向:分段理解散文,为交流与创编铺垫。

  3、小青蛙的梦——课件第三段师:小青蛙正在小草边静静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淡绿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绿色的梦是怎样的呢?

  4、鹦鹉的梦——课件第四段师:鹦鹉用脚爪抓住树枝,在树上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鹦鹉就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红色的梦里会有什么呢?

  5、完整欣赏师:梦姐姐的花篮真神奇,会让小动物们做各种各样颜色的美梦,让我们一起分享下小动物们的美梦吧。

  小动物们做了这么美的梦,心情会怎样啊?

  价值取向:完整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优美,体验做美梦的心情。

  三、小朋友的梦师: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比小黄鸡、小青蛙和鹦鹉可爱多了,所以她总是把最美最好的梦送给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现在,美丽的梦姐姐就要来啦,让我们闭上眼睛,看看她会送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那么你会做一个怎样的梦呢?(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花送入幼儿手中)哇,天亮了,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呢?

  价值取向:尝试用"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色的花,我做了一个X样的梦。我梦见……"语句表述。

  四、活动结束和同伴、客人老师分享自己的美梦。

  价值取向:能自然大方地向他人交流表述。

  活动评析:

  1、教学方法注重情境的渲染,一方面配合活动环节打开与拉上窗帘,营造了天亮了和天黑了的情境,将幼儿巧妙地带进了美丽的梦乡。另一方面,教师扮演梦姐姐趁幼儿做美梦之际,送上各种颜色的花,是活动的点睛之笔,激发了幼儿踊跃交流美梦的欲望。

  2、教学中注重师幼互动,在欣赏散文诗,教师会引导幼儿跟着散文一起思考,并跟着教师一起说,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开口说。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学会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声母的乐趣,掌握音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里面的拼音。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重点难点

  1、j q x的正确发音。

  2、j q x的写法。

  活动准备

  情境图,表音表形图,以教材的图为素材制成的卡片,节奏舒缓、悠扬动听的乐曲,色卡纸剪好的j q和x.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情境,感受字母发音

  1、师: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家庭中的小故事(播放媒体课件——课文情境图),谁能看图编个小故事?

  2、这位小朋友真爱劳动,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们一起来念首儿歌:

  洗衣机,嗡嗡响,星期天,洗衣裳,妈妈洗衣我帮忙。

  3、多种形式唱语境歌,老师领唱、师生共同打节奏唱或加动作唱。

  (再让学生多念几遍“洗衣机”、“星期天”,强化学生对“j 、q 、x”“音”的认识。)

  4、今天我们要学的三个拼音宝宝就跟星期天的“期”、洗衣机的“洗”和“机”有关。(电脑屏幕上出示:j、 q 、x。)

  5、老师带读本课学习的三个声母j 、q 、x,初步引导学生对“j 、q 、x”“形”的认识。

  二、借助表音表形图,学习字母音和形

  1、(出示搭积木图、气筒图和表演图)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个拼音娃娃就躲在这三幅图里,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在简笔画的娃娃图里板书:j 、q 、x )

  2、师(指着板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个声母就是这三个娃娃的名字,你能叫出哪个娃娃的名字?指名读。

  3、教学“j q x”

  (1)教师出示“小朋友搭积木”图,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出示卡片j,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自己尝试发音:这个字母读音很像“积木”的“积”,把“积”读得轻些、短些就可以了。谁会念?(请小朋友做小老师带同学念一念。)

  (3)教师示范,让学生注意看口形,仔细听,然后模仿发音。(可以分组“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发音,提示发音要领:发j时,舌面前部紧贴上齿龈和硬腭的前端,然后气流冲开一条窄缝,摩擦而出。也可以用“积”来提示发音。)

  (4)开火车读,正音。

  4、区别j 、q的发音

  (1)教师手执一张纸片,轻轻发j和 q这两个声母的音,学生注意观察纸片的变化,从而分别出j q发音的异同。

  (2)学生在同桌间以纸张为参照物,在玩中练习发音并互相正音。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式的反复训练中,不知不觉地牢记字母的发音。)

  5、教师点拨:

  q----出气最强; x----“西瓜”的“西”读得轻和短一些。

  (这一环节教师必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愿意张开口读书与老师交流的孩子。)

  三、教学声母j q x的字形及写法

  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j q x这三个娃娃长相?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认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相机给以引导。)

  2、引导编顺口溜:

  j-------坚弯加点j j j.

  q------像个9字q q q.

  x------一个小叉xxx.

  3、指导书写

  (1)三个拼音娃娃玩累了,该回家了,让我们把他们送回去吧!

  (2)复习儿歌:有头向上升,有尾向下拖,没头没尾中间坐。

  (3)说说j q x分别住在四线三格的哪几层。

  (4)指导:

  j:它是最高的一个娃娃,一个人住了三层楼。看笔顺图,j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q:稍微矮一点,它住两层楼。由几笔构成?先写什么?

  x:它更矮,它只住中间一层楼。注意笔顺,先右斜,后左斜。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1 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经认识了,并且会读,会写。

  2 以编故事的形式让静止的画面接近生活,课一始就把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

  3 运用多彩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以鲜艳的画面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感觉到新鲜与好奇,此举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是解决拼音教学枯燥性的有效途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4 本课也有不足之处,游戏学习的时间比较少。

  小百科: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 在猜猜、说说中体验根据故事主要情节推测故事发展的乐趣。

  2、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数的递增概念,大胆扮演、模仿各种小动物形态。

  3、 学说故事中“……(谁)可以……(干什么)的相关句式“,初步尝试创编故事。

  二、活动重难点:

  1、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相关语句,大胆表演。

  2、 根据故事主要情节推测故事发展,尝试创编故事。

  三、活动准备:

  故事《谁要来种树》动画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二)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讲到四棵树)。

  ——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在种树?

  ——小动物种树有什么用?

  ——每种动物都种一棵,一共种了几棵树?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画面。

  ——学说故事中的话“……(动物)可以……(干什么)”。

  (三)根据故事情节推测后面故事的发展。

  ——猜猜还会有谁来种树?会种几个树?

  (四)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后来都有谁来了?各种了几棵树?

  ——小动物用这些树干什么了?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画面。

  (五)表演故事,熟悉故事内容。

  ——小动物分别用这些树干什么了?(鼓励幼儿用故事里的语言回答)

  ——分组讨论:你喜欢故事里的什么动物?你会怎么表演?想想这个动物做了什么事情?你会用什么动作表示?

  ——一部分幼儿表演,一部分幼儿讲述故事的叙述部分。(教师带领讲述或播放故事)

  (六)初步尝试创编故事。

  ——除了故事中这些小动物种树外,还会有哪些动物来种树?

  ——这些小动物种的树,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七)延伸活动:带领小朋友去种树。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帮助儿童理解图画书中的故事内容,尝试用小兔的口吻对话。

  2、通过图画书阅读,引导儿童感受妈妈的爱。

  3、激发儿童爱妈妈,爱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图书

  2、《我爱妈咪》音乐磁带、录音机

  3、儿童与妈妈的照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倾听录音,引出课题

  1、你们听什么声音?(播放录音:妈咪,我爱你!宝贝,我也爱你!……)

  2、他们在说什么?

  3、你们知道这是谁和谁在说话吗?(妈妈和小孩子在说话)

  二、结合大图书讲述故事

  1、有一只小兔子也和妈妈在说悄悄话,它们在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出示大图书),这是个很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

  2、小兔子做了哪些动作?(张开手臂、伸开手臂)。

  3、兔妈妈做了哪些动作?

  4、还会想什么动作?(启发儿童说)

  “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世界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草地有多绿,我就有多爱你!”

  5、老师当妈妈,你们来当兔宝宝,我们来比一比。

  幼:“天上的星星有多少,我就有多爱你!”

  师:“大海有多深,我就有多爱你!”

  6、小朋友自己找个朋友来比一比。

  7、让我们看一看,小兔子到底师怎样说的?教师继续讲故事。

  8、兔妈妈为什么微笑着,轻轻地对小兔子说?(兔妈妈怕吵醒兔宝宝,很爱他。)

  三、情感迁移,感受母爱,并表达对妈妈的爱。

  1、妈妈平时是怎样爱你们的?(儿童讲述)

  2、你们的.妈妈真爱你!让我们唱首歌给妈妈听吧!(播放音乐《我爱妈咪》)

  3、看幻灯:这是老师和我妈妈的照片,老师示范说感激妈妈的话。

  4、看儿童与妈妈的照片,请儿童对妈妈说一句感激的话。

  5、今天很多小朋友的妈妈也来到的我们幼儿,说愿意亲自对妈妈的说感激的话。

  6、在我爱妈咪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事物的强弱相辅。

  2、大胆表达自己与同伴的长处,体会向朋友学习和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重点】乐意表达自己与同伴的长处,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难点】感知事物的强弱相辅。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表2份。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强”

  1、出示“强”字

  师:什么是强?强表示什么呢?你喜欢强,还是弱?

  2、小结:强是厉害、本领大的意思,我们都喜欢强!

  二、“强”与“弱”

  1、初步感知故事

  师:今天老师就要讲一个关于“强”和“弱”的故事——《谁最强》。

  老鼠家里有喜事,老鼠女儿要出嫁,女儿不知嫁给谁,只得去问爸和妈。爸妈都是老糊涂,争来争去定不下,只能这样来回答,哪个最强就嫁它。女儿到底嫁给谁,你们一起帮帮它……

  2、共同讨论

  师:你们认为(太阳、乌云、风、墙、老鼠)谁会成为老鼠女儿的新郎?

  分组讨论,选出代表来表述自己这组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经验共享

  逐步出示图片(太阳、乌云、大风、墙、老鼠……)

  (1)一开始老鼠女儿认为谁是最强的?(太阳)但太阳怕谁呢?(乌云)

  (2)太阳和乌云比,谁比较强,谁比较弱呢?乌云又怕谁?(大风)

  (3)本来是强者的乌云在大风面前又变成弱者,这是为什么呢?

  (4)那么大风就是最强的那位了吗?(墙)

  ——原来再强的大风也有它的弱处,它最怕的是碰到墙,墙会挡住它的去路。

  (5)那老鼠女儿就嫁给墙吧?

  (6)哦,这么说老鼠大哥就是这里面最强的了?还有谁比它更强的'吗?

  (7)“……”省略号表示等等等等。

  小结:谁最强是不一定的,他们有着各自强的地方,也有各自弱的地方。强与弱只是相对的,遇到不同的事和人,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三、强强联手

  1、“强”与“弱”

  师:你们有没有强的地方?哪些方面你是强者?

  师:(出示表格)记录自己的强与弱(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2、幼儿自主分享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朋友强的地方又在哪里呢?你需要向谁学习,哪些朋友的弱处需要你去帮助的?

  小结:我们要多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互相帮助,那样我们才能变得更棒、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