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切分音符节奏。
2、初步学习踏踮步,掌握其动作要领。
3、感受。活动重点: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习踏踮步。
活动难点:
感受切分音符节奏及新疆舞曲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小乌鸦爱妈妈》
《豆浆真好喝》
《头发、肩膀,膝盖、脚》
《手腕转动》
《摘果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新疆舞》。小朋友你们听听。
教师播放新疆舞乐曲引导幼儿欣赏,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2、教师:这首歌曲播放完啦,你们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觉得好听吗?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新疆舞》
(引导幼儿说出感受到乐曲欢快的,高兴的)
3、你们知道乐曲的名字叫什么?(请幼儿完整的回答,乐曲的名字叫《新疆舞》)
4、再次引导幼儿听音乐,帮助幼儿熟悉新疆音乐的特点。
三、根据音乐打出节奏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听了这段好听的'《新疆舞》的音乐,那现在我们就一起边听边来打出相应的节奏吧!
2、教师弹奏乐曲请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动作。
3、教师:新疆舞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舞蹈,每个少数民族舞蹈都有一个属于民族特色的动作新疆舞也一样。它的特点就是脚步(踏点步)。那小朋友你们想学吗?
4、教幼儿学习踏点步。
教师示范做踏点步动作,幼儿集体学习踏点步动作。
5、请幼儿跟随音乐完整做踏点步动作。
6、请个别做的好的幼儿下来表演踏点步动作。
7、小朋友学的真好。我们大家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一下踏点步吧!
三、结束活动
1、教师:新疆音乐的最基本的特点是鼓点节奏非常强,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种感觉表现的非常有。
2、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
2、使幼儿知道唱歌时应该用最优美的声音唱。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活动准备
1、课件-歌曲《劳动最光荣》
2、课件-图片:蜜蜂儿歌-《劳动最光荣》
活动过程
一、导入1.律动:手挽花,要求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2.歌曲-大雨小雨让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唱大雨的声音时,应该声音大一点,唱小雨的声音时唱的声音小一点。
二、展开1.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出示图片-蜜蜂提问:小蜜蜂是爱劳动的小动物吗?
请小朋友说说小蜜蜂是怎样爱劳动的?
教师:雄鸡一早就来唱歌,它特别的勤劳。小喜鹊在造新房,小蜜蜂在采蜜糖,他们都很勤劳。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歌曲呢,你听一听歌曲里面唱的什么,听出来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2.教师完整的示范歌曲一遍3.教师引导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说歌词两遍 幼儿听旋律,闭上眼睛轻轻的听,用身体的动作打节奏,直到幼儿熟悉。
4.让幼儿把歌词填到旋律里面,教师重点示范:附点音符的地方,让幼儿多唱,熟悉。
5.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表演歌曲三、结束音乐游戏:种葵花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劳动最光荣》是一个音乐欣赏活动,欣赏活动中“创造”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只是一个欣赏活动,但活动中我把歌唱教学也作为了一个重点,因为歌曲的歌词内容唱的都是孩子们所熟悉并喜欢的动物,而且这首歌也是比较传承的歌,部分孩子能唱上那么几句,所以孩子们听几遍就能够很好的演唱。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的走、跑、跳、单脚跳等基本动作。
2、通过多种报纸的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
废旧报纸该怎样玩出新花样,教师该怎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法是整个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准备:
许多报纸,写有数字的塑料框,录音机,用报纸做的`纸球。
活动过程:
活动身体――游戏――自由探索――自由组合――活动结束
1、活动身体,为活动做好准备
把幼儿带到户外,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有趣的纸球操,让活动的气氛活跃起来。
2、启发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的纸球,让他们说说这是用什么做的?好玩吗?你会玩吗?你还会做什么样的的游戏?请几个小朋友上来介绍他所想到的纸球游戏。
(2)、请幼儿把纸球放到有数字编号的塑料框里去,塑料框的编号与各小组的编号相对应,看谁放得又快又好。并从框里拿出一张报纸来。
3、集体游戏,增加难度
请幼儿把自己手中的报纸放在地上,然后在报纸中间单脚站立,播放音乐,跟老师一起单脚跳,音乐停,谁跳出报纸外算输。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倾听乐曲作品。
2、在对比欣赏乐曲的情况下,辨听乐曲中高低、快慢、强弱特征和音色的变化,感受小猫弱小与狮子威武的不同乐曲形象。
3、乐意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猫和狮子,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
乐曲磁带;小猫与狮子的图片及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乐曲(小猫和狮子的乐曲)做律动入活动室。
1、听猫的乐曲时,边做律动边走到座位上,先不要坐下。
2、再听狮子的乐曲,原地做律动。乐曲结束后,坐下。
二、再次听乐曲,引出小猫和狮子。
1、引导第二次听乐曲。
师:今天,森林里来了两位小动物客人。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仔细听听再介绍给我。
2、幼儿介绍出两位动物客人。
三、第三次欣赏乐曲,感受小猫和狮子的不同乐曲形象。
1、师:再听一次,谁告诉我,两段乐曲一样吗?
第一段乐曲听起来感觉怎么样?(轻柔)
第二段乐曲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低沉)
2、师:哪一段乐曲像小猫?哪一段乐曲像狮子?为什么?
四、教师出示小猫和狮子的形态图片,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猫和狮子。
1、师:这两段乐曲分别表现的是小猫和狮子。你觉得在乐曲中小猫是什么样的?它在干什么?
2、请个别幼儿跟乐曲,看图模仿小猫形态。
3、引导个别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跟乐曲模仿小猫形态。
师小结:小猫是活泼可爱的,还喜欢蹦蹦跳跳的。
4、请个别幼儿跟乐曲,看图模仿狮子形态。
5、引导个别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跟乐曲模仿狮子形态。
师小结:狮子很威武的,它认为自己是狮子王,所以走起路来头都是抬得高高的。
五、听乐曲,玩游戏。
1、教师介绍玩法。
选一名或两名幼儿头戴狮子头饰,扮演狮子。其他幼儿头戴小猫头饰,扮演小猫。
当听到小猫乐曲时,“小猫们”尽情地做小猫各种有趣的动作。当听到狮子乐曲时,“小猫们”马上停止动作并造型。“小狮子”开始模仿狮子,大摇大摆地巡视一周,若发现有“小猫”在动了,将她抓出来。
2、幼儿游戏。狮子的角色可视情况而定,先由教师扮演,再有幼儿扮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1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的美,并创造性的表现美
2能听辨出mi .sol .la ,并能初步理解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关系
3能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合作能力.
游戏材料:小鸡,小兔.小鸟头饰若干.狼头饰一个,花皮筋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找伙伴游戏过程
1、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根据小鸡,小兔.小鸟的体型.特征,确定它们代表哪个音
2、幼儿自选小动物的头饰,进行游戏
3、教师连续弹三个音,最后停在一个音上,戴着与这个音相应头饰的小朋友找与自己同类的小伙伴抱在一起.
4、违反游戏规则停玩一次
二.动物找家游戏过程
1、教师将花皮筋在地上拉成五线谱状,并将三个音的.卡片放在相应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三者之间的关系,说说:谁的家最高,谁的家在中间,谁的家最矮
2、说明游戏规则:幼儿根据听到的音乐自由表现,音乐停,小动物迅速站到自己的家内
3游戏进行两遍后,提高难度.由教师扮演狼,音乐一停,狼就要出动.提醒幼儿快速反应,否则就会被狼抓住.
4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分配角色,商定规则,教师可以提供帮助和配合,幼儿自由游戏 。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音乐活动:摘果子
教学理论依据:
实施策略:
1、 创设情境2、动静结合3、合作探究,
4、循序渐进,层次深入5、激发兴趣,大胆表现
活动目标:
1、能随乐曲的节拍做手腕转动的动作。
2、能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摘果子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摘果子》音乐CD
2、《开火车》音乐
3、果园的幻灯片一张
活动重点:能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摘果子的愉快心情。 活动难点:能随乐曲的节拍做手腕转动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观看果农摘果子的幻灯,激发幼儿产生摘果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啦!农民伯伯们忙不过来,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吗?(愿意)让我开着火车去摘果子喽!
师:美丽的果园到了,果园里的果子可真多啊,我们看一看农民伯伯是怎样摘果子的呢?丰收了,农民伯伯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农民伯伯都笑了)你们想不想一起来摘果子啊?小朋友你们会摘果子吗?摘一个果子给我看一看。
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摘果子的动作。
1、幼儿交流学习摘果子的动作。(幼儿边说边做摘果子的动作,鼓励幼儿伸出手臂,转动手腕,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师:拧一下果子很容易就摘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教师哼唱) 摘下的果子可以放在什么地方呢?(地上)一手做抱着篮子状,一手摘果子。(教师哼唱)
2、引导幼儿摘不同位置的果子,认识方位。
师:我们除了可以摘前面的果子,还可以摘哪里的果子?根据不同方位,边哼唱边摘果子。
师:篮子挎在手上好累啊,让我们把篮子放在地上吧。我们就可以两个手来摘果子了。教师哼唱,幼儿做动作。
3、播放《摘果子》乐曲,带领幼儿随乐曲节奏做摘果子放果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这么快就学会摘果子了,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摘果子好不好?
三、幼儿合作摘果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师:小朋友可以自己摘果子,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摘。那怎么合作摘?一人抱篮子,一人摘果子,请一名幼儿和老师示范。教师哼唱。合作表演的好不好?请你自己找一个小伙伴。商量好哪个小朋友摘果子,哪个抱篮子。放音乐,幼儿完整表演摘果子。
摘果子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手腕要怎么样?(转一下)教师纠正动作。一起再来试一试?(教师哼唱,幼儿做动作)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完整地摘果子好不好?
四、创编动作,丰富表现。
师:好累啊,我们坐下休息会。刚才我们用了好看的.动作来摘果子,那在摘果子的时候,除了摘果子的这个动作,还会做什么动作?引导
幼儿创编动作,如:“擦汗、抱筐,高兴”等动作,引导全体幼儿模仿。播放乐曲,带幼儿跟随音乐完整进行表演。看看谁摘果子的动作和别人不一样?
五、创设果园的场景,体验采摘的乐趣。
师:你看我们都出汗了,看来劳动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农民伯伯非常地感谢我们。夸我们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小朋友,你们今天开心吗?劳动过后是不是很快乐啊,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子等着我们去摘呢,你们休息好了吗?让我们到那边继续摘果子吧。挎着篮子到果园里去摘果子。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享受音乐游戏的乐趣,乐意与人交流。
2、在游戏情境中体会三、四、八分音符和休止的节奏感。
3、发展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
9宫格水果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啊?那夏天到来了,我们吃不完的水果该怎么办?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这里有一个奇妙的冰箱。你们看:
2、出示9宫格水果图,初步感知三、四、八分音符和休止。
师:这个奇妙的冰箱是不是有很多格子啊?我们把冰箱的格子叫做"拍"。吃不完的水果放进"拍"里,叮咚叮咚放冰箱冷藏。现在用你们的小嘴巴和老师一起把这些"拍"喊出来吧。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就把它们喊出来了。可是,晚上有一只小老鼠来偷吃水果。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睡着了,不知道。你们看,小老鼠偷吃了这么多的水果,我们有几个"拍"都空了。我们把空"拍"叫做"嗯"。我们再来喊一喊这些"拍"吧。小朋友真棒!第二天早上,小宝宝要喝牛奶了,打开冰箱一看,咦?冰箱里的水果被偷吃了!就告诉爸爸妈妈,于是爸爸妈妈打电话给了黑猫警长。黑猫警长一下就抓住了小老鼠。最后,小老鼠不得不把没吃完的'水果还回冰箱。可是,它不知道把水果摆在哪个"拍"里,所以,你们看:有的"拍"里有两种、三种水果,有的"拍"里一个也没有。那我们再来喊一下这些"拍" 吧。
3、声势伴奏,进一步巩固三、四、八分音符和休止。
(1)固定位置感知。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我们这个奇妙的冰箱,它的格叫"拍",空格叫"嗯"。伸出你们的小手,现在我们为这个奇妙的冰箱伴奏。你们看,有的"拍"里只有一种水果,我们就拍一下手,有的"拍"里有两种水果,我们就拍两下手,那有三种水果呢?没有水果的"嗯"呢,我们就这样(双手在胸前交叉)。现在跟着老师的指挥,看哪个小朋友为我们奇妙的小冰箱伴奏得最好。
(2)变化位置感知。
师:现在看哪个小朋友眼睛睁得大,看得最仔细,奇妙的冰箱发生变化了。它向小朋友发出了一个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它说:水果要随时变换位置,小朋友还能准确为它伴奏吗?你们能不能完成这个挑战呢?那我们挑战开始咯!(中途随时更换水果位置,幼儿根据老师指挥打节奏)
4、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奇妙的冰箱也喜欢和小朋友做游戏呢。夏天到来了,小朋友要多吃水果,这样才不会生病。如果吃不完水果怎么办?(放冰箱)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
中班音乐教案06-19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9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中班音乐教案06-16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