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小班教案范文汇编9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一到雨天,望着窗外的雨,孩子们多想去接接雨滴、在小雨中奔跑、踩踩地上积的雨水呀!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在看雨、听雨、接雨、踩雨中,充分地去感受、去观察、去发现雨的秘密,培养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听、接、踩等多种形式,初步感知小雨的特征。
2、体验和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萌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地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了解天气情况,选择一个小雨天进行活动。
2、幼儿自带雨伞、雨衣、雨鞋等雨具,并学会使用这些雨具。
3、废旧的盒子、杯子、瓶、罐等盛雨水的容器,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看雨、听雨、说雨
教师带幼儿到走廊,一起观察雨的形态。
教师:今天的天气怎样?
(1)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点象什么”来表达。)
(2)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听看,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各种象声词来表达。(“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等)
(3)雨点落在地上像什么?地上会有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雨点落在地上会溅起泡泡样的水花,积水中会有水纹等现象。
(4)看看小草、小花、小树在雨里是什么样子的? 知道这些植物喝足了水会长得更好。
教师:你喜欢下雨天么?为什么?
幼儿自由说说。
集体讨论:雨天里能做哪些好玩、有趣的事情?
教师:小朋友,你能想出既淋不到雨,又能和雨一起玩的办法吗?
二、在雨中玩
1、幼儿在雨中和雨一起玩。
幼儿自己穿上雨鞋、雨衣、打开雨伞,到雨中自由玩耍。
在幼儿充分感受、自由玩耍、观察发现的同时,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
(1)我们用小手接住雨看看,雨是什么颜色的?雨点落在手上有什么感觉?手会怎么样?
(2)用小脚踩踩地上积的雨水。
(3)将雨伞转圈,伞面上的雨水会怎么样?
2、让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和小雨一起玩的,以及在雨中有哪些发现?
3、让幼儿将带来的容器倒扣到地上,聆听雨点落在不同容器上,打在地面上、树叶上、伞面的声音,并模仿听到的各种雨声。
4、幼儿用手、一次性桌布、杯子、盆等容器接雨水,观察雨水滴入容器,将容器渐渐盛满的过程。
三、幼儿将接到的雨水聚集到一起,把“雨朋友”带回教室。
活动延伸:
把雨水放到科学角,进一步观察雨水和其他水的不同,加深对雨的了解。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通过故事让小朋友知道轮子是可以滚来滚去的,孩子们听到会滚来滚去的轮子很开心。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动物乘坐轮胎时欢乐的情绪。
2.幼儿能够安静地倾听故事,并随着故事展开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能够用简单句完整地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观察、操作过滚动物体。
2.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轮胎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什么形状的?
你们玩过轮胎吗?是怎么玩的?
2.引导幼儿根据以往玩轮胎的经验,完整地说出:“轮胎圆圆的,滚得特别快。”
3.这个会滚的轮胎呀,还有一件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不想听呀?关注点:
预设策略:
1.实物支持
2.生活经验链接
二、欣赏故事
1.幼儿欣赏故事《快乐的`轮胎》至“哎,拖也拖不动”。
2.小松鼠遇到什么困难啦?
3.是啊,把河里的轮胎往岸上拖,是一件没麻烦的事。不信啊,我们也来尝试下。
4.在大家的合作下,轮胎终于被我们拖上来了。小松鼠在小动物们的帮忙下,也把轮胎拖上岸了。
5.继续讲述至“真好玩!”
6.轮胎带着小松鼠滚到了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7.讲述故事至“快乐的轮胎!”
8.快乐轮胎滚呀滚,又滚到哪里?小动物们坐在上面像乘坐什么?
9.小动物们快乐吗?轮胎快乐吗?为什么?
10.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轮胎还有可能带着小动物们去哪儿?
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11.小动物们乘坐轮胎去这么多好玩的地方,那你们想不想变成一只快乐的轮胎呢?怎么变?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那你都想去哪儿玩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12.教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一起展开想象做出相应的动作。关注点:
预设策略:
1.图片观察+追问,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设疑与听前要求,利于引发幼儿认真专注地倾听。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快乐的轮胎做了好朋友,去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晚会上小朋友回到家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问问他们想乘着轮胎去哪里玩?好吗?
2.一会儿我们到户外玩“运送轮胎”的游戏,好吗?
课后反思:
故事内容简单,情节有趣、生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利用挂图讲述故事情节,幼儿更能形象的感受故事情景,活动中,很多环节用到提问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展开想象,一步一步的走入故事中,幼儿对于故事情节会更深刻,最后环节,幼儿大胆想象,加上相应的动作,整个过程流利,孩子轻松学,课堂气氛活跃。非常积极、主动。反思还有很多,我还有很多不足,如教案设计方面、过程中等,方方面面我更应该多多学习如何引导孩子,孩子...我应该在不断的努力与学习实践中锻炼自己,让自己与孩子一起收获更多!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相对性。
2、练习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有高矮物体的大图。
2、两支塑料花。
3、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初步比较高矮。
请一位大班幼儿和一位小班幼儿踏步走进教室,请幼儿比较谁高谁矮。请幼儿说出:
2、观察大图比较高矮。
引导幼儿比较图片上物体的高矮,并说出什么东西是高的,什么东西是矮的。
3、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教师出示两支不同高度的塑料花,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请幼儿观察哪支花高,哪支花矮。教师总结: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要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4、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请幼儿给不同高矮的物体进行排序。
5、排队游戏:幼儿通过自身参与,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孩子们学习使用动词“升、飘、飞、跳、跑、走、游”。
2、孩子们融入活动,感受活动的快乐!
准备:故事背景、毛绒玩具人手一只
过程:
一、 出示场景
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什么了呀?
森林
森林里有什么呢?
有小山、有树—大树、小树,有绿绿的草地,还有一片蓝蓝的河水。
还会有谁来呀?
大象、小猫、蛇、小兔、大灰狼、老虎还有狮子……。
二、 尝试说出短句:“xx来,xx怎么来”
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要来呀!(从天上到地上再到水里)
1、天上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谁来了?
看,是天上的朋友来了呀~
天上有谁呀?--太阳、云朵、小鸟……
那太阳怎么来的呀?--太阳升起来。
谁来做做看太阳升起来的动作呀?
请个别小朋友模仿,随后在座位上集体边念边做。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随后谁来了呀?--是白云、小鸟、老鹰……!
哦~是白云来了呀?白云如何过来的.呢?
谁来学学白云飘过来的样子呀?
请几位小朋友来尝试一下,然后集体来尝试。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在动作中,重复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连起来太阳来,太阳升起来,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哇!天上有这么多的朋友呀!那翁老师把天上的朋友连起来念给小二班的小朋友听听看吧!
来来来
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重复。
2、地上
天上来了这么多朋友,看看地上会来哪些朋友呢?
小兔、小马、小猫、小狗……
原来地上的朋友还要多啊~
那接下来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呀!我们要把话说完整哦!
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呢?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重复数遍。
那还有谁会来呀?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最后有一个很好很好的的朋友也要来,会是谁呀?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老师引出,小朋友自己来说说。
把地上的朋友也连起来念念。
来来来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3、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出句子。
刚才呀,我们天上和地上的朋友们都来了呀!
还有一个朋友着急了,你们说了这么久都没有说到它呀!
它会是谁呢?--小鱼。
小鱼本领可大了,因为在水里听的可仔细了。
它说它可以把你们刚才好听的句子全部连起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看吧!
来来来
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小鱼厉害吗?--厉害
可是它呀有问题了~
你们能帮小鱼也编进我们好听的儿歌里面吗?
小鱼来,小鱼游过来!
三、大家一起念儿歌
哇~现在我们的儿歌呀越来越长了呀!
那我们把现在山谷里的好朋友们都连起来一起说一说吧!要从天上说到地上最后说到河里哦!(只连有模型的事物。)
来来来
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小鱼来,小鱼游过来!
我们一起来玩玩(边做动物)念念(边念儿歌)这首儿歌,重复这首儿歌数遍。
四、交流环节
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们真厉害呀,这么快就能说得这么好了,现在看看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朋友们,你们带一个朋友去和我们的客人老师用儿歌里的句子说说好听的话吧。说完了,要把我们的小朋友带回来哦!
小班教案 篇5
小班语言:爱唱歌的大恐龙
活动目标:
⒈能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⒉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他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设置悬念:
⒈师:你们喜欢唱歌吗?有只大恐龙也喜欢唱歌,看它是怎么唱歌的?
⒉请幼儿观察图一
⒊师:你觉得是喜欢大恐龙还是很讨厌呢?为什么讨厌呢?
二、分段欣赏故事。
(一)结合图片欣赏故事第一段。
⒈师: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⒉师:大家为什么讨厌大恐龙?
⒊师:故事里说这声音很刺耳,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听到这种声音你会怎么做?
⒋师:这么讨厌的一只大恐龙生活在城市里,真麻烦!有什么办法让他闭上嘴呢?引导幼儿想办法。
(二)结合图片欣赏故事第二段
⒈师:为了让大恐龙闭上嘴巴,大家想了什么办法?土豆让恐龙停止唱歌吗?
⒉师:土豆没能让大恐龙闭上嘴巴,人们又想了什么办法?玻璃罩能让恐龙的声音传不出来吗?结果怎么样?
(三)结合图片欣赏故事第三段
⒈师:这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在干什么?恐龙的耳边说了什么?
⒉学说句子:“恐龙先生,你的声音太大了,我们大家不喜欢你,你能轻一点吗?”
⒊师:听了小姑娘的话,恐龙改掉嗓门大的毛病吗?为什么小姑娘一说大恐龙就听了呢?轻轻地说效果为什么这么好?
⒋学会与人沟通:当你对别人有意见时你要友好的告诉他人。
三、看图完整讲述故事,结合自己平时的`情况,说说大嗓门的坏处。
⒈师:这个故事的名称就叫做《爱唱歌的大恐龙》,我们来完整听一遍。
⒉师:你喜欢这只大恐龙的大嗓门吗?为什么?我们班里有些小朋友说话的时候也是大嗓门,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⒊师:如果其他小朋友用大嗓门讲话,你该怎么做?
⒋小结:原来大嗓门大家都不喜欢,那我们平时应该怎么说话?这样大家才会喜欢!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小班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短,做事没有毅力,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提高,并且有了科学探究的初步意识。《三只小猪盖房子》这一故事既有探究房子结实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图省力,又有幼儿喜欢的人物和对话,适合表演。所以选择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2、乐于探究房子结实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图省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实物稻草、木头、砖。
2、操作图一张,小黑猪、小白猪、小花猪、大灰狼、草房、木房、砖房图片各一张。
3、师用大图书《小猪盖房子》
活动过程:
1、 师出示实物与幼儿谈话。
(1)让幼儿说出实物名称:“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2)猜一猜:“这三种材料如果拿来盖房子,哪种材料盖的房子最结实?”
(3)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2、 教师结合大图书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重点突出大灰狼三次撞房的不同结果。
(1)三只小猪各选用哪种材料来盖房子?(在操作图上插入小猪与相应房子图片)
(2)一撞草房:大灰狼最先要吃掉哪只小猪?小黑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在操作图上画出一个箭号)结果怎样?
(3)二撞木房:小黑猪逃出草房边跑边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让全体幼儿跟读)小黑猪跑哪去了呀?(小白猪的木房里)小白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重点突出撞两次,并在操作图上标出两个箭号)结果怎样?
(4)三撞砖房:小黑猪、小白猪逃出了木房时边跑边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让幼儿说),两只小猪跑哪去了?(小花猪的砖房)小花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重点突出撞了三次,并在操作图上画出三个箭号来表示)结果怎样?(头上撞出了三个疙瘩。)
(5)消灭大灰狼:大灰狼很狡猾,它看到房顶上有一个什么?大灰狼接下来怎样做?三只小猪怎样对付大灰狼。
3、 分析房子所用材料,帮助幼儿寻找砖房结实的原因。
(1)师生共同数一数大灰狼三次撞房所使用的次数和结果。师问:为什么草房一撞就倒,砖房撞了三次也不倒?幼儿园的房子也是砖房,我们一起来推推看,(师生一起推墙,师再问:“难道在这三种材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
(2)分析实物稻草、木头、砖。
请幼儿上台来摸一摸、捏一捏、掂一掂,并说出感受,教师演示:折断稻草,用钉钉木头和砖,分清三种实物的硬度,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在这三种材料里,稻草最轻,木头较重,砖最重;稻草又细又软容易折断,木头虽不易折断,但是较软,砖头最硬最结实,所以,用结实的材料盖出来的房子才结实。”
(3)教育幼儿做事不图省力。
小猪在盖房子前曾问猪妈妈:用什么东西盖房子?妈妈是怎么回答的?从猪妈妈的话中,小猪知道砖房是最结实的,但为什么小黑猪、小白猪没有选择砖来盖房子(稻草木头轻图力气),这样做的.结果是:险些被大灰狼吃掉,看来做事老想着怎么省力是不行的,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幼儿园是用稻草或木头建成的,那样会怎样呢?
(4)如果你要盖房子,你将选用哪种材料?记得小花猪是怎样盖砖房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音乐:盖房子)。(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三只小猪盖房子》是一个经典故事,活动通过故事的进展,围绕三种材料来探讨那种材质建房子更结实。大灰狼一撞草房子,二撞木房子,三撞砖房子,一次比一次费得力气大,并让幼儿触摸三种不同材质来感受他们的不同这才是导致大灰狼的三次撞房子的结果,这三次不同的结果告诉幼儿做事不图省事。也进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学习了人物间的对话,这是这节活动的成功之处。
语言活动就是给幼儿营造一个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经典故事恰恰可以引起幼儿的共鸣,从而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寓意、学习人物间的对话,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由浅至深的教学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合理的提问及做出有效应答,这些都是上好每节语言课的前提和重要保障,这是我上完这节活动的重要感受。
通过实践,发现我们的孩子在整个课堂上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能把在主题中学到的相关“房子”的知识结合到故事中来进行讲述,给《三只小猪》的故事教学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通过这样集体的交流,迸发了孩子们的智慧,并让更多的孩子轻而易举地吸收了更多的信息与知识。这就是我们所要的集体教学,有效的集体教学。
小班教案 篇7
教案:
漂亮的帽子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皱纹纸装饰“帽子”,练习粘贴到技能;
2、 体验装饰的乐趣,锻炼小手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兔子舞音乐
2、各种颜色的皱纹纸
3、在一张蓝色背景的长方形纸上均匀画上各种各样的“帽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
激趣,导入课题。
幼儿戴帽子跳舞、游戏,体验跳舞的乐趣,激起幼儿对帽子的兴趣。师:“孩子们,跟我一起跳舞,好吗?我们戴着帽子跳舞热不热?请小朋友把帽子摘下来!看一看你戴的帽子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戴帽子吗?
教师小结:冬天戴上帽子可以保暖。”
师:“我带来了更好玩的帽子你们想不想看?请你们把帽子轻轻地挂在黑板上。刚才大家带来了这么多好看的帽子,我也带来了一个好看的帽子,你们想不想看?好看吗?怎么样就变得很好看呢?你打算怎样装饰呢?现在,我来变一变,看看能不能变出更好看的帽子来?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看看,好看吗?”
二、 欣赏观察范例帽子,激起幼儿装饰的乐趣。
展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观察、比较、讨论。
1、 欣赏范例帽子:师:“这个帽子和刚才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帽子上这些小圆点都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先拿一张皱纹纸,用手捏一捏,咦!变出来了,然后把小圆点在浆糊里蘸一下,再贴到“帽子”上就可以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2、 尝试用皱纹纸装饰“帽子”,体验装饰的乐趣。
师:“今天有很多帽子要参加聚会,可是想请大家帮忙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咱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吧!”
三、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 作品欣赏与讲评。
师:“小帽子真漂亮,它可高兴了,谁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颜色的皱纹纸来装饰的帽子?小帽子要去参加聚会了,咱们一起跟它说再见吧!
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脚丫的外形特征及用途,进行保护脚的安全教育。
2.通过活动探索脚丫的秘密,感受游戏的'乐趣,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二、活动重难点:大胆讲述自己探索发现脚的秘密。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围圆坐好,每人一张坐垫
2.布置脚丫乐园场景三条小路(海绵垫、小草、鹅卵石)
3.游戏配乐
四、活动准备:
(一)孩子每人一张坐垫围圆坐好,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今天,我们有一位很特别的好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想)
2.师:“那好吧!我们一起猜猜,把他猜出来行吗?”(行)
3.师:“他是一对好朋友,每天都黏在一起;我们每个小朋友身上都有;没有了他,我们就不能走路了。”(脚)
4.师:“小朋友真棒!猜对了,是我们的小脚。他每天都藏在鞋子里,我们今天把他请出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好吗?”(好)
5.跟随老师一起脱鞋袜,提示语:“袜筒脱一半到脚掌,手拉脚尖部位,用力拉,拉直了,再把袜子住进他的小房子里。”(袜子要两个一起放,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不能分开哦。)
(二)观察自己的小脚,找出小脚的外形特征,讨论他的用途。
1.讨论交流:你们发现徐老师的脚和你们的脚一样吗?(根据幼儿讲到的,来认识自己的小脚,有脚趾;脚尖;脚背和脚掌。比较老师和小朋友不一样的地方)
2.我们一起来做小脚操。(跟随轻音乐,活动我们的小脚)
3.讨论小脚的用处:(走、跑、跳、踢)幼儿每说出一种,全体幼儿学做。
(三)游戏(脚丫乐园)
1.孩子们,你们看!脚丫乐园。有什么玩的。(引导找出三条路,草地、海绵、石头)
2.请你们光着脚丫在这三条路上走一走,有什么感觉,等会告诉我好吗?(强调交代入口,出口,幼儿有序开展游戏,配上音乐,幼儿自由走小路。音乐停了,我们要回到坐垫上。)
3.交流:你走了哪条路,感觉怎么样?(幼儿自由讲述)
4.教师小结幼儿讲述内容。
5.再次尝试跳小路,有什么感觉。(脚掌会很疼)
(四)结束部分。
讨论保护小脚
小脚有那么多本领,我们平时怎样保护小脚呢?(穿鞋子、穿袜子、洗脚、剪脚趾甲……)
师:“为了保护小脚,我们也不能光着脚丫玩太久了,我们把鞋子穿上,和每一位老师抱抱说声再见”。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白兔的主要外形特征和饮食习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2、让幼儿产生喜欢小白兔、关心小白兔的情感。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白兔两只。
2、胡萝卜、青菜、水果、水各三份。
3、音乐《小白兔》。
4、小白兔耳朵、嘴巴、尾巴、眼睛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谜面:眼睛红,毛衣白,长长的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谜底:小白兔
二、观察兔子,大胆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们喜欢小兔吗?今天,周老师请来了两只可爱的小白兔,请你看一看,摸一摸!”
2、请幼儿看小白兔,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特征。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兔子?”(白的)
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巴、尾巴什么样?(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身体看上去有什么感觉?(毛茸茸的、软软的)
4、提问:“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小白兔的眼睛其实是透明的,但它的眼睛里有很多红血丝,所以看上去眼睛是红颜色的。)
5、提问:“小白兔的嘴巴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它叫做三瓣嘴”。
三、观察小白兔的'饮食习性。
1、提问:“小兔喜欢吃什么?”(胡萝卜、青菜)“今天,周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食物。请你看一看,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它是怎么吃东西的?”
2、出示实物:胡萝卜、青菜、香蕉、橘子、水。
3、幼儿观察,讲述小白兔吃了什么?怎么吃的?
4、小结:小兔喜欢吃青菜、喝水。
四、听音乐,结束活动。
“好了,小白兔玩累了,它想回家了,我们和它说再见吧!”
活动反思:
将整个科学活动转变为一个很随机性的观察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对于小白兔的外形特征进行挖掘,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实物小白兔,就是在这种随意的接触过程中幼儿就验证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他也在发现问题、找寻问题,获取新知识。
通过近距离的实物接触,孩子更能接受和理解小白兔的习性。教师对幼儿看到的知识加以提升、总结,重点介绍小白兔的突出特点,让幼儿树立正确的科学意识和观念。
小百科:兔是一种胆小的动物,突然喧闹声、生人和陌生动物,如猫狗等都会使它惊慌失措。在饲养管理中,应尽量避免引起兔子惊慌的声响,同时要禁止陌生人和猫狗等进入兔舍。家兔的听觉锐敏,嗅觉敏感,但它胆小怕惊而善跑。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经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经典)08-08
【经典】小班教案08-22
小班教案[经典]09-09
(经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精选)09-23
小班教案(经典)07-25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经典]小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