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一分钟教案

一分钟教案

时间:2024-08-28 12:56:33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一分钟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分钟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一分钟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一分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会是什么呢?(时钟)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能告诉我们时间,它和我们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3、钟面上有什么(12个数字,三跟针,时针,分针和秒针),那你觉得一分钟会有多长呢?那我们一起看一下,心里默数秒针一共响了几个滴答?好,仔细听,预备,开始。

  4、你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秒针走了一圈)一共响了几个滴答?(60个)

  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响了60个滴答表示60妙,也就是一分钟。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提问:在一分钟内我们可以完成什么事情呢?

  2、游戏:今天我们小朋友也来亲自体验一分钟长短,我们先来做几个定格游戏好吗?

  (1)木头人游戏。刚才的一分钟你看到同伴怎么啦,学习同伴的样子。那心里怎样想的?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也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2)金鸡独立。(教师示范)当时钟开始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动作,时钟停我们的动作也停。准备好了吗?

  3、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长)原来我们在等待在坚持或者痛苦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很漫长。

  三、在操作中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搓团圆、串珠、夹珠子、拍皮球、套圈)

  2、教师介绍操作规则:时钟开始走我们才可以开始活动,时钟停,停止活动。然后把你活动的结果记录到表格里。比如说你拍10个球就用数字10记录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3、提问:你一分钟做了些什么?边提问边结合记录表讲述。

  4、提问: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5、教师小结: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四、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介绍一下名人一分钟内可以做的事情。

  跑步。明明经常练习跑步,一分钟可以跑200多米呢,他在运动会上还得了冠军呢?

  穿衣服。红红小手可能干了,起床只要一分钟就能穿好衣服,冬天还不容易着凉。

  口算。方方一分钟能做20多道算术题,做得又快又准确,是班级里的'口算大王,大家都夸他真聪明。

  2、讨论:只要我们珍惜时间,就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那我们怎样来珍惜时间呢?

  3、小结:做事专心,不拖拉,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都是珍惜时间的好方法。其实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浪费,让自己学习好、生活好,精彩度过每一分、每一天。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时间的儿歌,想不想听。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节约时间。

一分钟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闹钟,让学生闭目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2.一分钟很短,但对每个人却很重要。

  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就迟到了20分钟呢?

  3.学生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

  4.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全班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6.巩固汉字,伙伴互相考考是否认识生字。

  7.“找找说说”,比一比,看谁组得快。

  8.指导写字,先观察笔画,再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三、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并整体感知:

  1.指名读第一、第五、六自然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质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他却迟到了20分钟。他后悔什么?

  二、小组合作学习。

  自学提示,自由读第2至4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

  三、小组汇报,全班讨论:

  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四、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这句话。

  要求读出着急、自责的语气。

  五、全班齐读课文并说说:

  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每一分钟、每秒钟都重要。

  六、实践活动:

  体会一分钟里能干什么。

一分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分钟是秒针走一圈,并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的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做什么”;游戏材料:夹弹珠、算术题、串珠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今天老师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请小朋友说完儿歌后摆好姿势,看谁能一动不动坚持一分钟。

  2、提问:你们觉得一分钟时间长吗?

  3、过渡: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让我们跟着“钟先生”来走一走。

  (1)提问:钟面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2)让我们一边观察中面一边把秒数读出来。

  小结:原来一分钟就是分针走一圈的时间,现在小朋友知道一分钟有多长了吧。那我们能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做什么呢?

  二、游戏体验,感受时间过渡:那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1)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2)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等。

  过渡:我们一分钟到底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幼儿操作。

  (1)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材料都是不同的.。

  (2)提要求: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3)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一分钟里你夹了几颗弹珠?做了几道数学题?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的最多。

  C、同样花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没组的结果不一样?

  小结: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做算术题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小结: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教师小结:

  其实小学生每天都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比如:课间十分钟,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要做很多事情,有的同学去上厕所,有的同学整理学习用品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有的同学还有一些上课没弄懂的问题需要问问其他同学,如果小朋友动作慢,不珍惜时间,你就会来不及,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新字新词。

  2、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实物导入:

  1、出示时钟,找出一分钟,数一数,体会一分钟有多长。

  2、一分钟能干什么呢?这一分钟会影响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课。

  3、板书课题:“《一分钟》”。

  4、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追着汽车跑?

  5、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小老师带读。

  3、读准音:

  翘舌音:钟、迟; 后鼻音:零; 鼻音:闹; 轻声:欠“呵欠”。

  多音字:背---(背书包)---(后背)。

  找出识字规律。

  *熟字加偏旁:钟、零、闹、迟、悔。

  *熟字换偏旁:快---决, 诲---悔。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

  三、指导写字:

  1、看清部件与笔画。“包”里的部分要注意。

  2、“迟”字里面的“尺”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3、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的匀称、美观。

  四、初读课文,了解图意。一分钟教学设计|一分钟精品教学设计

  1、自由读课文,了解两幅图的大意。

  2、说图意。(元元在追汽车,可是汽车开走了。)

  3、老师对元元说:“你迟到了”。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内可以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理解时间的意义及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测读。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流利。

  2、听老师读课文,谈谈自己了解了什么?

  3、讨论以下问题:

  *闹钟响时,元元在干什么?想什么?

  *元元面对绿灯和远去的汽车时为什么叹气?

  三、回答问题,朗读课文。

  (1)*闹钟响时,元元打了个呵欠,翻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此时元元是什么情况?懒----勤快)。该用什么语气读。(懒洋洋的口气)

  *齐读第一自然段。

  元元看到绿灯与远去的汽车时,为什么叹气,他想到了什么?(怕迟到)

  此时的元元还会想到什么?(自由畅想)

  该用什么语气读第2、3自然段。(焦急、后悔)

  (2)继续讨论以下的问题:

  *后悔的元元怎么办?

  *到了学校的元元面临什么情况?元元是怎样的表现?(学校已经上课了。)

  四、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晚)一分钟 (迟)20分钟

  要早起

一分钟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案】相关文章:

《一分钟》教案03-21

一分钟教案02-20

一分钟的教案04-02

一分钟的优秀教案03-08

《一分钟》优秀教案01-02

《一分钟有多长》教案02-20

一分钟的教案(15篇)03-04

一分钟的教案15篇03-03

一分钟教案15篇03-12

一分钟教案(精选15篇)03-23

有关一分钟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分钟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一分钟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一分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会是什么呢?(时钟)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能告诉我们时间,它和我们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3、钟面上有什么(12个数字,三跟针,时针,分针和秒针),那你觉得一分钟会有多长呢?那我们一起看一下,心里默数秒针一共响了几个滴答?好,仔细听,预备,开始。

  4、你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秒针走了一圈)一共响了几个滴答?(60个)

  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响了60个滴答表示60妙,也就是一分钟。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提问:在一分钟内我们可以完成什么事情呢?

  2、游戏:今天我们小朋友也来亲自体验一分钟长短,我们先来做几个定格游戏好吗?

  (1)木头人游戏。刚才的一分钟你看到同伴怎么啦,学习同伴的样子。那心里怎样想的?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也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2)金鸡独立。(教师示范)当时钟开始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动作,时钟停我们的动作也停。准备好了吗?

  3、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长)原来我们在等待在坚持或者痛苦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很漫长。

  三、在操作中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搓团圆、串珠、夹珠子、拍皮球、套圈)

  2、教师介绍操作规则:时钟开始走我们才可以开始活动,时钟停,停止活动。然后把你活动的结果记录到表格里。比如说你拍10个球就用数字10记录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3、提问:你一分钟做了些什么?边提问边结合记录表讲述。

  4、提问: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5、教师小结: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四、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介绍一下名人一分钟内可以做的事情。

  跑步。明明经常练习跑步,一分钟可以跑200多米呢,他在运动会上还得了冠军呢?

  穿衣服。红红小手可能干了,起床只要一分钟就能穿好衣服,冬天还不容易着凉。

  口算。方方一分钟能做20多道算术题,做得又快又准确,是班级里的'口算大王,大家都夸他真聪明。

  2、讨论:只要我们珍惜时间,就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那我们怎样来珍惜时间呢?

  3、小结:做事专心,不拖拉,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都是珍惜时间的好方法。其实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浪费,让自己学习好、生活好,精彩度过每一分、每一天。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时间的儿歌,想不想听。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节约时间。

一分钟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闹钟,让学生闭目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2.一分钟很短,但对每个人却很重要。

  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就迟到了20分钟呢?

  3.学生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

  4.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全班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6.巩固汉字,伙伴互相考考是否认识生字。

  7.“找找说说”,比一比,看谁组得快。

  8.指导写字,先观察笔画,再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三、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并整体感知:

  1.指名读第一、第五、六自然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质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他却迟到了20分钟。他后悔什么?

  二、小组合作学习。

  自学提示,自由读第2至4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

  三、小组汇报,全班讨论:

  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四、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这句话。

  要求读出着急、自责的语气。

  五、全班齐读课文并说说:

  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每一分钟、每秒钟都重要。

  六、实践活动:

  体会一分钟里能干什么。

一分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分钟是秒针走一圈,并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的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做什么”;游戏材料:夹弹珠、算术题、串珠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今天老师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请小朋友说完儿歌后摆好姿势,看谁能一动不动坚持一分钟。

  2、提问:你们觉得一分钟时间长吗?

  3、过渡: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让我们跟着“钟先生”来走一走。

  (1)提问:钟面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2)让我们一边观察中面一边把秒数读出来。

  小结:原来一分钟就是分针走一圈的时间,现在小朋友知道一分钟有多长了吧。那我们能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做什么呢?

  二、游戏体验,感受时间过渡:那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1)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2)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等。

  过渡:我们一分钟到底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幼儿操作。

  (1)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材料都是不同的.。

  (2)提要求: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3)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一分钟里你夹了几颗弹珠?做了几道数学题?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的最多。

  C、同样花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没组的结果不一样?

  小结: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做算术题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小结: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教师小结:

  其实小学生每天都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比如:课间十分钟,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要做很多事情,有的同学去上厕所,有的同学整理学习用品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有的同学还有一些上课没弄懂的问题需要问问其他同学,如果小朋友动作慢,不珍惜时间,你就会来不及,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新字新词。

  2、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实物导入:

  1、出示时钟,找出一分钟,数一数,体会一分钟有多长。

  2、一分钟能干什么呢?这一分钟会影响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课。

  3、板书课题:“《一分钟》”。

  4、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追着汽车跑?

  5、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小老师带读。

  3、读准音:

  翘舌音:钟、迟; 后鼻音:零; 鼻音:闹; 轻声:欠“呵欠”。

  多音字:背---(背书包)---(后背)。

  找出识字规律。

  *熟字加偏旁:钟、零、闹、迟、悔。

  *熟字换偏旁:快---决, 诲---悔。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

  三、指导写字:

  1、看清部件与笔画。“包”里的部分要注意。

  2、“迟”字里面的“尺”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3、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的匀称、美观。

  四、初读课文,了解图意。一分钟教学设计|一分钟精品教学设计

  1、自由读课文,了解两幅图的大意。

  2、说图意。(元元在追汽车,可是汽车开走了。)

  3、老师对元元说:“你迟到了”。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内可以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理解时间的意义及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测读。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流利。

  2、听老师读课文,谈谈自己了解了什么?

  3、讨论以下问题:

  *闹钟响时,元元在干什么?想什么?

  *元元面对绿灯和远去的汽车时为什么叹气?

  三、回答问题,朗读课文。

  (1)*闹钟响时,元元打了个呵欠,翻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此时元元是什么情况?懒----勤快)。该用什么语气读。(懒洋洋的口气)

  *齐读第一自然段。

  元元看到绿灯与远去的汽车时,为什么叹气,他想到了什么?(怕迟到)

  此时的元元还会想到什么?(自由畅想)

  该用什么语气读第2、3自然段。(焦急、后悔)

  (2)继续讨论以下的问题:

  *后悔的元元怎么办?

  *到了学校的元元面临什么情况?元元是怎样的表现?(学校已经上课了。)

  四、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晚)一分钟 (迟)20分钟

  要早起

一分钟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案】相关文章:

《一分钟》教案03-21

一分钟教案02-20

一分钟的教案04-02

一分钟的优秀教案03-08

《一分钟》优秀教案01-02

《一分钟有多长》教案02-20

一分钟的教案(15篇)03-04

一分钟的教案15篇03-03

一分钟教案15篇03-12

一分钟教案(精选15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