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一分钟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分钟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分钟教案 篇1
游戏辅导意向:引导幼儿尝试在游戏中树立适宜的抱负水平,体验游戏的快乐以及有可能带来的挫折感。游戏准备:跳绳若干,笔、记录纸若干,马表一只
游戏规则与玩法
1、 幼儿预计自己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能够跳多少次绳,记录单上进行记录。
2、 提供材料,让幼儿在一分钟内进行跳绳的练习,要求幼儿自己边练习边计数。
3、 引导幼儿讨论,现在你对自己能够完成的次数是否有不一样的估计?如果是则再次进行记录。
4、 幼儿在一分钟内再次进行跳绳活动,自己计数。
行为观察
1、游戏过程中是否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估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能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付出努力吗?
3、当能力表现的事实超出预计值的情绪状况,反之,当能力表现的`事实低于预计值,又作何反应。
澄清讨论
1、 你觉得自己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能够跳多少次绳?为什么?
2、 经过练习,你觉得自己的估计需要调整吗?为什么?
3、 你最后得到的结果和估计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4、 对这样的比较,你有什么感觉?
外显行为
评价要点
1、乐于参与游戏,认真、投入。
2、能独立自主的进行思考,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3、能够为了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而付出努力。
4、关注自己的能力事实,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以及有可能带来的挫折感。
一分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摆钟内部结构示意图或录象片段、学生自带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我们还知道了通过控制摆长,可以控制摆的快慢。那么摆钟又是怎样把摆的这个特性应用进去,制造出摆钟的呢?
2、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利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摆钟的摆锤是怎样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移动的?
二、观察摆钟齿纵器: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学课本P64——65内容。
2、交流自学成果。
3、师指出摆钟的'几个重要部件:摆锤、垂体、齿纵器、齿轮。并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部件在摆钟工作时是怎样运动的?
4、要求学生进行描述。小组内描述到独立描述。
5、播放收集到的相关录象资料,加深学生理解。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看了摆钟的内部结构,知道了摆钟的工作原理后,我们也来做一个简易摆钟吧。
揭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引导思考:摆锤只需要摆动30次,摆钟就是一分钟,也就是60秒。这是为什么呢?
3、用自带卡纸等其他材料进行仿制。
4、请成功的小组进行展示。不能完成的可后继续完成。
板书设计:
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摆钟的主要部件:摆锤、垂体、齿纵器、齿轮等
每分钟摆动30次 时钟走60秒
一分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学生分析】
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朗读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应该是一件很轻松,也很感兴趣的'事。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做游戏:
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2、小结: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识字中,我让学生课前制作好生字卡片,促进了预习。并将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对生字记忆也会更深刻。)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提出问题。
2、分组讨论:
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
学生活动:
⑴ 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⑵ 几名学生模仿着演一演。
3、集中汇报,边演边读,让几名学生到前面表演,(很形象)其他学生欣赏。
师提问:在你看的过程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回答:是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
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4、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穿插着表演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他们边读边演,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自然地促进了朗读水平的提高。)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
(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分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点,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优点?大家说得真好,可有时一些小缺点却给我们惹了不少麻烦。现在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朋友的故事,想想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生勾画出生字连词。
2、生根据读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导学生正音:
注意:“钟、迟”声母是翘舌音;“零”韵母是后鼻音;“闹”声母是鼻音。
“欠”在“哈欠”中读轻声。
4、提问:你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生讨论回答。(不必有确切答案)
三、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生分小组说说哪些字是自己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再找出难认的生字。
2、汇报交流情况。
3、师生共同合作解决。如:
⑴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叹、悔、室。
⑵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⑶熟字换偏旁识字:快──决、海──悔。
⑷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四、巩固识字
1、把书中的生字连词读一读。
2、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完成《一分钟》的找找说说。
5、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一分钟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一分钟游戏
1、开火车读卡片。
2、两位学生同样用一分钟,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用游戏增加趣味性,体验“一分钟”。)
3、师生小结:
一分钟很短,一分钟也很长,聪明的孩子会好好利用一分钟做有意义的事,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本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课件,边看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
(设计意图: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调整教师教学。)
3、同桌合作轮流读课文:
一个人读时,另一个同学注意帮助纠正错误,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提高识字质量。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4、全班集体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集体讨论:
⑴ 读完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⑵ 课文的那些句子具体写了元元非常后悔?
⑶ 元元开始是怎样想的?找出来读一读。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3、指导朗读,体会,感悟这几个句子,读后说说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⑴ 边读边体会可以用几种语气来读。
⑵ 学生找朋友合作或自己练习读,教师巡视指导。
⑶ 让读得好的同学当老师教其他同学读。
⑷ 四人小组比赛读,然后派代表进行读句子比赛。
(设计意图:围绕重点段落,通过反复读,体会人物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动画导入激趣读文
1、播放动画,学生配读相应的段落。
2、找出描述课文插图的段落,并有感情读朗读。
3、集体讨论:
读了课文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情感迁移。)
二、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课件出示“找找说说”内容。
2、指名学生按学习伙伴的提示组词。
3、摘词语比赛。
三、自主写字
1、学生仔细观察要写的字,然后教师指名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的`地方。
2、师范写,生练习。
四、拓展练习
续编故事《元元的明天》。
【课后反思】
编排本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以往的老师在教学中往往是把本篇课文当作思品课来上,到最后可能只是老师泛泛地说教,学生成了忠实的听众。
但是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并没有直接让学生探讨如何珍惜时间,而是让他们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这样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明白要珍惜时间这个道理。
一分钟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新字新词。
2、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实物导入:
1、出示时钟,找出一分钟,数一数,体会一分钟有多长。
2、一分钟能干什么呢?这一分钟会影响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课。
3、板书课题:“《一分钟》”。
4、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追着汽车跑?
5、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小老师带读。
3、读准音:
翘舌音:钟、迟; 后鼻音:零; 鼻音:闹; 轻声:欠“呵欠”。
多音字:背---(背书包)---(后背)。
找出识字规律。
*熟字加偏旁:钟、零、闹、迟、悔。
*熟字换偏旁:快---决, 诲---悔。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
三、指导写字:
1、看清部件与笔画。“包”里的部分要注意。
2、“迟”字里面的“尺”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3、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的匀称、美观。
四、初读课文,了解图意。一分钟教学设计|一分钟精品教学设计
1、自由读课文,了解两幅图的大意。
2、说图意。(元元在追汽车,可是汽车开走了。)
3、老师对元元说:“你迟到了”。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内可以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理解时间的意义及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测读。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流利。
2、听老师读课文,谈谈自己了解了什么?
3、讨论以下问题:
*闹钟响时,元元在干什么?想什么?
*元元面对绿灯和远去的汽车时为什么叹气?
三、回答问题,朗读课文。
(1)*闹钟响时,元元打了个呵欠,翻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此时元元是什么情况?懒----勤快)。该用什么语气读。(懒洋洋的口气)
*齐读第一自然段。
元元看到绿灯与远去的汽车时,为什么叹气,他想到了什么?(怕迟到)
此时的元元还会想到什么?(自由畅想)
该用什么语气读第2、3自然段。(焦急、后悔)
(2)继续讨论以下的问题:
*后悔的元元怎么办?
*到了学校的元元面临什么情况?元元是怎样的表现?(学校已经上课了。)
四、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晚)一分钟 (迟)20分钟
要早起
一分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认识“钟、零”等8个字,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
阅读中积累语言。
情感目标:在读中体悟时间的宝贵,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珍惜时间。
学法和习惯: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和合理运用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认识一分钟的价值,学会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知识铺垫:①预习课文,画出生字词。
②了解一分钟的价值(人、动物、交通工具),收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③小实验:数一数自己一分钟心跳多少下;试一试一分钟能
读多少个认识的字;试一试一分钟自己还能做什么。
硬件准备:①歌曲《上学歌》
②多媒体课件、闹钟一只
③学生自制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引导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重要性。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一动不懂地站立,看谁坚持的最
久。一分钟后,请大家谈谈感受。
2、交流课前实验结果、及其他相关数据。
3、说说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4、启发思考。
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
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元元同学仅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等于了20
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画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拿出自备的生字卡,自主认读。
同桌互相检测生字,再把课文读给对方听。
3、小组长带领学习生字词。
①检测生字认读情况。个人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带领学习要写的字:欠、元、包、钟、叹、哈、迟、闹。(重点
记字形,理解字义。)
4、识字汇报。
提示学生用下面的句式来汇报:我会读XX这个词,请大家跟我读。
5、开火车检查生字。教师正音。
5、识字方法汇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例如:
①熟字加偏旁:钟、零、闹、迟、哈、悔、叹
②熟字去偏旁:“抱”去掉“提手旁”变成“包”
③猜字谜:大门里边是市场(闹);两个儿子(元)
走了一尺远(迟);每次少两点(欠)
减字法:“歌”去掉“哥”变成“欠”
组合法:“二”+“儿”组成“元”“口”+“合”组成“哈”
6、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小组分自然段读。
②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③全班齐读。
三、指导书写。
1、小黑板出示8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
示书写注意事项。
2、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示范。
重点指导“包、闹、迟”。注意“包”竖弯钩的写法,里面的笔画
要封口。“闹”的“门”要写大一点,里面的“市”不能“冲出门外”。
“迟”的走之要平一些托住“尺”,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3、学生先观察这三个字每个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
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
4、指导独立书写“欠、元、钟、叹、哈”。
教师检查学生写字姿势是否端正,书写的字是否正确。
5、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①出示课后“找找说说”的内容。指名按学习伙伴的提示组字、
组词。教师贴出词语卡片。
②摘词语比赛。学生选喜欢的词语说句子,先小组说,然后小组代
表上台摘词语说句子。好的句子可放到该生的“成长记录袋”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体会思考:元元说了几句话?
都说了什么?
2、指导读元元的话。(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交流: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②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和无所谓的语气。
过渡:元元又睡了,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
迟到呢?
4、自学课文2~5自然段。
①自由读,读后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指导读李老师的话。
5、学习第六自然段。
①观察书上的第二幅插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②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③元元这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6、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实践感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
天的元元”。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学生自由
编演。
3、师生评议、总结。
4、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一分钟
闹钟响
“再睡一分钟”
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红着脸低着头
“迟到了20分钟”
后悔
【一分钟教案】相关文章:
《一分钟》教案03-21
一分钟教案02-20
一分钟的教案04-02
一分钟的优秀教案03-08
《一分钟》优秀教案01-02
《一分钟有多长》教案02-20
一分钟的教案(15篇)03-04
一分钟的教案15篇03-03
一分钟教案15篇03-12
一分钟教案(精选15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