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4-07-08 16:30:3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8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体会小老鼠想吃苹果的心情,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并将自己的想象用“要是我像**一样会**就好了”的句式表达出来。

  3.感受小老鼠和海狮的珍贵友情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想吃苹果的小老鼠”

  2.幼儿人手一幅有留白的故事连环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的封面,引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老鼠喜欢吃什么吗?

  2.这棵苹果树长得太高了?小老鼠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幼儿讨论)

  3.小朋友们想的.办法可真好,那故事里的小老鼠,它又会怎么做呢?我们

  一起去看看吧!

  二、在悬念中出示四张图片,引导幼儿通过想象讲述故事。

  1.出示小鸟吃苹果的图片。(学说重点句:要是我像小鸟一样会飞就好了!)小老鼠学小鸟飞能吃到苹果吗?为什么?

  2.出示犀牛吃苹果的图片。(学说重点句:要是我像犀牛一样会撞树就好了!)

  三、让幼儿通过想象将自己想法在留白的图片上画出来并用重点句式“要是我像**一样会**就好了”的句式表达出来。

  1.大家猜猜,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摘苹果吃?

  2.拿起你们的笔和绘本册把你们的想法画出来。

  3.鼠小弟又是学大象,又是学长颈鹿、学袋鼠和犀牛,(根据孩子们的回

  答)它经过了这么多努力,有没有成功?唉,可怜的小老鼠,努力了这么久还是没吃到苹果,好着急哦!

  四、出示最后两张图片,引导幼儿体验海狮与鼠小弟合作的快乐。

  五、完整讲述绘本并给这个绘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1.和孩子们一起完整讲述绘本。

  2.提问幼儿,你们喜欢这个绘本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知道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一至五单元部分字词。

  2、熟悉反义词。

  3、通过游戏,熟悉所学过的儿歌。

  活动准备:

  1、一至五单元部分字、词。

  2、十九组花形反义词。

  3、歌曲《小熊过桥》的歌词句条。

  4、小动物头饰若干。

  5、剪辑录制进出场及活动中的音乐。

  活动过程:

  游戏一:把字宝宝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全体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用跑跳步上场,由老师扮演大象老师。

  1、大象老师:“小动物 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和他们的字宝宝朋友玩得多开心呀,我们在大森林里也认识了好多字宝宝朋友,现在,我们就把我们的字宝宝朋友介绍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好吗”。

  2、由大象老师手拿字卡,小动物们用自己最好听的'声音大声读出来。

  游戏二:找相反字宝宝

  1、将幼儿分成A、B两组,A组幼儿拿的字与B组幼儿拿的字意思相反。

  2、大象老师:“其实我们的动物不但认识这么多字宝宝,我们还知道好多字宝宝的相反字呢。”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的前后变化,尝试较完整地讲述故事。

  2.丰富阅读图画书的策略、经验。

  3.学会关心体贴亲人。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幼儿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1)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看书?能不能看懂画面的意思?"

  (2)教师:"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故事,先请小朋友看画面,再试着说说故事的前半部分讲了什么。"

  (3)老师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后进行提问:"故事里有(那)哪些人?她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存钱买把椅子呢?原来他们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情使她们家怎么样了?"

  2.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1)人手一册幼儿用书,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2)教师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阅读情况。

  3.引进阅读策略:根据前后画面的变化,用想象填补空白。

  (1)教师:"你们有没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

  (2)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家共同商讨:"火灾发生后,她们家有了什么变化?是怎样生活的?她们搬家那天邻居们是怎样做的?"

  (3)分享各自阅读的方法。

  (4)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前后画面的变化,合理猜测故事内容,并比较完整地讲出故事的内容,对幼儿讲述精彩的地方及时予以肯定。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1)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前半部分吧。"

  (2)教师边说边观察幼儿的反应,幼儿能够自己说的地方,教师放轻声音或不出声音,让幼儿自己叙述。

  5.迁移阅读策略,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1)教师:故事中的一家人为什么要得到一把世界上最好的椅子呢?我们继续看看故事后面是怎么说的?对于我们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试着把前后的画面连起来看。

  (2)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6.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1)引导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2)对于有争议的地方,如故事中妈妈说的"我妈妈怎么样?"和我说的"婆婆怎么样?""这里的妈妈和婆婆指的是同一个人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强化阅读策略。

  (3)教师:"当家里遭遇大火的时候,妈妈和我首先想到的是人的安全还是财物的安全?"引导幼儿懂得在遇到灾难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7. 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队,轮流作为讲述者和听众。

  8 . 幼儿完整地倾听故事并说一说和自己的讲述有哪些地方不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鸭子骑车?这可真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有一只鸭子真的办到了!作者通过这个让人兴奋又愉悦的故事,生动地描绘出孩子勇于探险的心理特征,让孩子读后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书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和表情都十分传神,和孩子一起朗读,会让孩子兴致勃勃地融入其中。本堂活动的设计,是想让孩子充分享受绘本带来的阅读快乐,并鼓励孩子细心观察图画,发现画面表达的意思,并放飞大胆想象的翅膀,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能明白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朝着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想象同伴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2、感受尝试新事物带来的快乐,体会只要够自信够勇敢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大胆想象同伴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活动难点:感受只要能够勇敢仔细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突发奇想的鸭子

  价值取向:导入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图片,提问: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鸭子?

  2、猜测鸭子疯狂的原因。

  过渡:究竟鸭子骑车的这个想法能否实现,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着这只疯狂的鸭子一起去农场转一天吧!

  二、勇于尝试的鸭子

  价值取向:仔细观察角色的表情,大胆想象同伴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1、母牛

  1)猜测母牛的想法:母牛心理是怎么想的?

  2)猜测鸭子的想法:你们觉得鸭子会放弃吗?

  小结:真是一只自信的鸭子,面对母牛的反对,鸭子毫不理会,他坚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学会骑车的`。

  2、绵羊

  1)观察画面猜测:绵羊也许会对鸭子说些什么?

  2)猜测鸭子的想法:这时鸭子会放弃吗?

  小结:真是一只勇敢的鸭子,虽然骑车也许会摔伤,但是鸭子不害怕,他坚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学会骑车的。

  3、母鸡

  1)观察画面:母鸡怎么了?它在害怕些什么呀?

  2)讨论:鸭子会怎么说呢?

  小结:真是一只自信的鸭子,骑自行车的时候既能不让自己摔伤,还能照顾到行人的安全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4、老鼠

  1)老鼠现在心里也有一个疯狂的想法,猜猜看老鼠想干吗?

  小结:是呀,老鼠在鸭子的带动下,它也想成为一个自信勇敢的小老鼠。

  三、获得成功的鸭子

  价值取向:感受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朝着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1、观察画面:动物们全都瞪大了眼睛,他们想做什么呢?

  小结:所有的小动物们都在一起骑自行车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鸭子,你的主意真棒!”

  2、提问:为什么一开始大家都不赞成鸭子骑车,现在却又都在骑车了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像鸭子一样做事坚持到底就会获得成功

  活动反思:

  绘本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给幼儿更多的观察、想象空间,幼儿都兴趣浓厚,参与性很高思维活跃,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也充分发挥了绘本图文的双重重要性,效果不错。活动过程中注重让幼儿敢想、敢说,每出示一张图片就让幼儿从细节处观察,从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步步引导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还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表现的内容展开想象进行讲述,培养观察和联想能力。

  2、学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交流。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图片5幅(1号房没有门和窗,2号房没有瓦片,3号房倾斜有裂缝,4号房隔壁有小猫,5号房外型完美)。

  2、小老鼠图片一张(正面为不高兴的表情,反面为高兴的表情)。

  3、各种小图片若干,如树、草、花、商店等。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表情不高兴的小老鼠,讲述故事引入。

  (老师讲述故事: 小老鼠皮皮住在乡下一所舒适的小房子里,有一天,下起了一场大雨,把小老鼠的房子给淹没了,小老鼠没房子住了,它四处找房子,它找呀找,找到了1号房子,看了看,转身就走了; 接着皮皮来到2号房子,走了进去,抬头看了看,摇摇头走了出来,不一会儿,皮皮又找到了三号房子,在跟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离开了,向前走了不远四号房子出现了, 皮皮一见就激动地蹦起来,“吱吱吱吱,四号房子实在不错,我就要它,便从倏地一声钻了进去,刚进去一会,就看见皮皮全身缩成一团滚了出来,小老鼠找了四间房子,都不满意,到底是为什么?)

  2、为幼儿提供1―4号的房子,让幼儿自由观察,交流看法。

  师:小老鼠皮皮为什么不喜欢这些房子?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细节部分讨论分析,指导幼儿联想小老鼠的心理活动,并学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大胆讲述自己的理由。

  4、出示5号房子,引导幼儿围绕问题进行观察并连贯讲述。

  (1)你觉得5号房子小老鼠会喜欢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顺序进行连贯讲述)

  (2)小老鼠看了看房子觉得不错,但看看房子周围又叹气了,为什么呢?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看法)。

  5、为幼儿提供树、草、花、商店等小图片,让幼儿为小老鼠美化5号房的环境。

  6、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布置的内容。

  小老鼠高兴地住进新房子,并向大家表示感谢。

  活动反思:

  5~6岁幼儿口头语言表达的顺序性和逻辑性有了明显增强,而且能够自然、生动地进行描述。他们有强烈的语言要求,他们谈话的内容广泛,想象丰富。他们经常模仿大人的'语气讲话,也乐于表演自己熟悉的故事情节,扮演游戏角色。依照《纲要》精神,运用教育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力图打破传统看图讲述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对诗歌和仿编诗歌的兴趣。

  2、仿编诗歌“多彩的世界”。

  3、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仿编诗歌。

  难点:每个幼儿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彩色玻璃纸(红、黄、蓝、混合彩色玻璃纸);幼儿每人一个眼镜架(用干净的废电线自制);固体胶;活动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后说说地板、屋顶、窗户等的颜色。然后教师戴上红色的眼镜看四周,以此引出诗歌“多彩的世界”,初步了解该诗歌的格式和韵律:*色的,*色的,*色的,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到处都是***,当我把*色的眼镜摘掉,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教师设置疑惑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找出答案的愿望。

  二.中心过程:

  幼儿通过四次戴不同颜色的眼镜(幼儿动手更换眼镜框上的玻璃纸)会有所发现,鼓励幼儿讲出自己的发现,并把这些发现连贯性地、有韵律地模仿诗歌格式编出新的诗歌。(必要时教师给予提示。)

  1. 红色的眼镜:根据教师的引导,戴上红色的眼镜看看教室里的地板、屋顶、窗户等,说说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进一步仿编出诗歌《红色的世界》。

  2. 黄色的眼睛:换上黄色的眼镜再看看刚才观察过的物体,并扩大观察范围增加观察对象,进一步仿编诗歌《黄色的世界》。

  3. 蓝色的眼镜:类似于上面。

  4. 多彩的眼镜:换多彩的玻璃纸制作好多彩的眼镜后,老师带幼儿到开阔的户外活动场地,然后带上多彩的眼镜观察周围的世界,旨在幼儿能顺利仿编出诗歌《多彩的世界》。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不戴眼镜依靠想象用前面没用过的颜色随着教师的指向灵活仿编诗歌(促进形象思维发展)。

  活动延伸:

  提示幼儿在活动结束后把两张不同颜色的玻璃纸重叠起来做成眼镜带上,看看又有什么新发现,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活动反思:

  该活动的目标确定依据是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好奇心的满足不再停留于了解事物表面现象,而是追根究、弄清本质;能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能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能连贯的条理地独立进行讲述;自觉控制能力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浓浓,能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迫不及待地亲身体验,在中心过程这个环节里,幼儿经过前三次的体验学习,基本上已掌握了仿编诗歌的方法,当他们透过多彩的眼镜看到一个确确实实的多彩的世界时,个个兴奋人人激动,活动气氛达到高潮,整个活动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活动中有三个幼儿参与不够积极,这样的表现是由他们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以及老师的调控能力、保教经验等所致,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我们的保教质量,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一棵树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技能目标 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植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

  知道一棵树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活动难点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指偶。

  活动过程:

  1.教师有声有色的讲故事。

  提问:故事中有谁?小蜜蜂采到又香又甜的`蜂蜜了吗?

  (故事中有小蜜蜂、梨树公公、梨花姐姐、树叶哥哥、树干大叔)

  2.教具演示,串讲故事,启发幼儿说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进一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提问:

  (1)蜜蜂采到香香甜甜的蜂蜜了吗?在什么地方采到的?

  (采到了,在梨花上采到的。)

  (2)梨花为什么开的又香又美丽、(树叶哥哥每天用阳光和水分制造成养料送给梨花,所以梨花开的又香又美丽。)

  (3)小朋友能摘梨花吗?

  (不能。要爱护树木)

  (4)梨树怎样才能结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果农叔叔给梨树浇水、施肥、捉虫、梨树才能结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

  活动延伸:

  课后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提高感知秋天美丽丰收的景色初步讲解诗歌的内容。

  2.在看看讲讲,做做中学习诗歌,感知诗歌的语言美。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字卡:五彩缤纷

  2.录像机(多媒体)

  3.三幅场景图

  活动过程:

  1.一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秋天是怎样吗?(农民伯伯在忙着收割,果园里苹果,桃子,橙子都熟了,有些树叶落下来,有些变成红色挂住树上等等)

  2.观看录像,让幼儿感受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丰收,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3.出示三幅图片(按诗歌的先后顺序来出示)让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讲述.

  出示图片1师:银杏,枫树,田野是什么颜色?水果是什么颜色?菊花分别有什么颜色?(让幼儿说出各种颜色名称,并引导教幼儿说出五彩缤纷的字卡)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雪白的都给了菊花仙子.

  出示图片2师:图片上的小朋友闻到了什么香味?(教幼儿学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常被那香味勾住.

  出示图片3师:树叶听到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了小朋友,开始冷了,衣裳都穿上厚厚的,那树上的树叶怎样?小动物又怎样?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小动物准备过冬了.

  4.学习诗歌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些都是雨带给我们的,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秋天的雨》

  (1)幼儿边看录像边听老师朗读两编.

  (2)幼儿跟住老师集体朗读两编.

  5.结束部分

  歌曲《秋天》让幼儿唱着歌伴随下退场.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沙尘暴,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2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5-18

大班比尾巴语言活动教案03-30

大班语言《a的认识》活动教案03-1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1-26

大班语言区活动教案04-0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12-3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优秀12-2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微笑》03-27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8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体会小老鼠想吃苹果的心情,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并将自己的想象用“要是我像**一样会**就好了”的句式表达出来。

  3.感受小老鼠和海狮的珍贵友情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想吃苹果的小老鼠”

  2.幼儿人手一幅有留白的故事连环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的封面,引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老鼠喜欢吃什么吗?

  2.这棵苹果树长得太高了?小老鼠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幼儿讨论)

  3.小朋友们想的.办法可真好,那故事里的小老鼠,它又会怎么做呢?我们

  一起去看看吧!

  二、在悬念中出示四张图片,引导幼儿通过想象讲述故事。

  1.出示小鸟吃苹果的图片。(学说重点句:要是我像小鸟一样会飞就好了!)小老鼠学小鸟飞能吃到苹果吗?为什么?

  2.出示犀牛吃苹果的图片。(学说重点句:要是我像犀牛一样会撞树就好了!)

  三、让幼儿通过想象将自己想法在留白的图片上画出来并用重点句式“要是我像**一样会**就好了”的句式表达出来。

  1.大家猜猜,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摘苹果吃?

  2.拿起你们的笔和绘本册把你们的想法画出来。

  3.鼠小弟又是学大象,又是学长颈鹿、学袋鼠和犀牛,(根据孩子们的回

  答)它经过了这么多努力,有没有成功?唉,可怜的小老鼠,努力了这么久还是没吃到苹果,好着急哦!

  四、出示最后两张图片,引导幼儿体验海狮与鼠小弟合作的快乐。

  五、完整讲述绘本并给这个绘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1.和孩子们一起完整讲述绘本。

  2.提问幼儿,你们喜欢这个绘本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知道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一至五单元部分字词。

  2、熟悉反义词。

  3、通过游戏,熟悉所学过的儿歌。

  活动准备:

  1、一至五单元部分字、词。

  2、十九组花形反义词。

  3、歌曲《小熊过桥》的歌词句条。

  4、小动物头饰若干。

  5、剪辑录制进出场及活动中的音乐。

  活动过程:

  游戏一:把字宝宝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全体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用跑跳步上场,由老师扮演大象老师。

  1、大象老师:“小动物 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和他们的字宝宝朋友玩得多开心呀,我们在大森林里也认识了好多字宝宝朋友,现在,我们就把我们的字宝宝朋友介绍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好吗”。

  2、由大象老师手拿字卡,小动物们用自己最好听的'声音大声读出来。

  游戏二:找相反字宝宝

  1、将幼儿分成A、B两组,A组幼儿拿的字与B组幼儿拿的字意思相反。

  2、大象老师:“其实我们的动物不但认识这么多字宝宝,我们还知道好多字宝宝的相反字呢。”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的前后变化,尝试较完整地讲述故事。

  2.丰富阅读图画书的策略、经验。

  3.学会关心体贴亲人。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幼儿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1)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看书?能不能看懂画面的意思?"

  (2)教师:"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故事,先请小朋友看画面,再试着说说故事的前半部分讲了什么。"

  (3)老师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后进行提问:"故事里有(那)哪些人?她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存钱买把椅子呢?原来他们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情使她们家怎么样了?"

  2.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1)人手一册幼儿用书,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2)教师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阅读情况。

  3.引进阅读策略:根据前后画面的变化,用想象填补空白。

  (1)教师:"你们有没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

  (2)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家共同商讨:"火灾发生后,她们家有了什么变化?是怎样生活的?她们搬家那天邻居们是怎样做的?"

  (3)分享各自阅读的方法。

  (4)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前后画面的变化,合理猜测故事内容,并比较完整地讲出故事的内容,对幼儿讲述精彩的地方及时予以肯定。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1)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前半部分吧。"

  (2)教师边说边观察幼儿的反应,幼儿能够自己说的地方,教师放轻声音或不出声音,让幼儿自己叙述。

  5.迁移阅读策略,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1)教师:故事中的一家人为什么要得到一把世界上最好的椅子呢?我们继续看看故事后面是怎么说的?对于我们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试着把前后的画面连起来看。

  (2)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6.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1)引导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2)对于有争议的地方,如故事中妈妈说的"我妈妈怎么样?"和我说的"婆婆怎么样?""这里的妈妈和婆婆指的是同一个人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强化阅读策略。

  (3)教师:"当家里遭遇大火的时候,妈妈和我首先想到的是人的安全还是财物的安全?"引导幼儿懂得在遇到灾难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7. 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队,轮流作为讲述者和听众。

  8 . 幼儿完整地倾听故事并说一说和自己的讲述有哪些地方不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鸭子骑车?这可真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有一只鸭子真的办到了!作者通过这个让人兴奋又愉悦的故事,生动地描绘出孩子勇于探险的心理特征,让孩子读后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书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和表情都十分传神,和孩子一起朗读,会让孩子兴致勃勃地融入其中。本堂活动的设计,是想让孩子充分享受绘本带来的阅读快乐,并鼓励孩子细心观察图画,发现画面表达的意思,并放飞大胆想象的翅膀,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能明白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朝着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想象同伴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2、感受尝试新事物带来的快乐,体会只要够自信够勇敢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大胆想象同伴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活动难点:感受只要能够勇敢仔细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突发奇想的鸭子

  价值取向:导入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图片,提问: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鸭子?

  2、猜测鸭子疯狂的原因。

  过渡:究竟鸭子骑车的这个想法能否实现,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着这只疯狂的鸭子一起去农场转一天吧!

  二、勇于尝试的鸭子

  价值取向:仔细观察角色的表情,大胆想象同伴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1、母牛

  1)猜测母牛的想法:母牛心理是怎么想的?

  2)猜测鸭子的想法:你们觉得鸭子会放弃吗?

  小结:真是一只自信的鸭子,面对母牛的反对,鸭子毫不理会,他坚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学会骑车的`。

  2、绵羊

  1)观察画面猜测:绵羊也许会对鸭子说些什么?

  2)猜测鸭子的想法:这时鸭子会放弃吗?

  小结:真是一只勇敢的鸭子,虽然骑车也许会摔伤,但是鸭子不害怕,他坚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学会骑车的。

  3、母鸡

  1)观察画面:母鸡怎么了?它在害怕些什么呀?

  2)讨论:鸭子会怎么说呢?

  小结:真是一只自信的鸭子,骑自行车的时候既能不让自己摔伤,还能照顾到行人的安全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4、老鼠

  1)老鼠现在心里也有一个疯狂的想法,猜猜看老鼠想干吗?

  小结:是呀,老鼠在鸭子的带动下,它也想成为一个自信勇敢的小老鼠。

  三、获得成功的鸭子

  价值取向:感受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朝着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1、观察画面:动物们全都瞪大了眼睛,他们想做什么呢?

  小结:所有的小动物们都在一起骑自行车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鸭子,你的主意真棒!”

  2、提问:为什么一开始大家都不赞成鸭子骑车,现在却又都在骑车了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像鸭子一样做事坚持到底就会获得成功

  活动反思:

  绘本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给幼儿更多的观察、想象空间,幼儿都兴趣浓厚,参与性很高思维活跃,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也充分发挥了绘本图文的双重重要性,效果不错。活动过程中注重让幼儿敢想、敢说,每出示一张图片就让幼儿从细节处观察,从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步步引导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还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表现的内容展开想象进行讲述,培养观察和联想能力。

  2、学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交流。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图片5幅(1号房没有门和窗,2号房没有瓦片,3号房倾斜有裂缝,4号房隔壁有小猫,5号房外型完美)。

  2、小老鼠图片一张(正面为不高兴的表情,反面为高兴的表情)。

  3、各种小图片若干,如树、草、花、商店等。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表情不高兴的小老鼠,讲述故事引入。

  (老师讲述故事: 小老鼠皮皮住在乡下一所舒适的小房子里,有一天,下起了一场大雨,把小老鼠的房子给淹没了,小老鼠没房子住了,它四处找房子,它找呀找,找到了1号房子,看了看,转身就走了; 接着皮皮来到2号房子,走了进去,抬头看了看,摇摇头走了出来,不一会儿,皮皮又找到了三号房子,在跟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离开了,向前走了不远四号房子出现了, 皮皮一见就激动地蹦起来,“吱吱吱吱,四号房子实在不错,我就要它,便从倏地一声钻了进去,刚进去一会,就看见皮皮全身缩成一团滚了出来,小老鼠找了四间房子,都不满意,到底是为什么?)

  2、为幼儿提供1―4号的房子,让幼儿自由观察,交流看法。

  师:小老鼠皮皮为什么不喜欢这些房子?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细节部分讨论分析,指导幼儿联想小老鼠的心理活动,并学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大胆讲述自己的理由。

  4、出示5号房子,引导幼儿围绕问题进行观察并连贯讲述。

  (1)你觉得5号房子小老鼠会喜欢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顺序进行连贯讲述)

  (2)小老鼠看了看房子觉得不错,但看看房子周围又叹气了,为什么呢?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看法)。

  5、为幼儿提供树、草、花、商店等小图片,让幼儿为小老鼠美化5号房的环境。

  6、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布置的内容。

  小老鼠高兴地住进新房子,并向大家表示感谢。

  活动反思:

  5~6岁幼儿口头语言表达的顺序性和逻辑性有了明显增强,而且能够自然、生动地进行描述。他们有强烈的语言要求,他们谈话的内容广泛,想象丰富。他们经常模仿大人的'语气讲话,也乐于表演自己熟悉的故事情节,扮演游戏角色。依照《纲要》精神,运用教育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力图打破传统看图讲述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对诗歌和仿编诗歌的兴趣。

  2、仿编诗歌“多彩的世界”。

  3、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仿编诗歌。

  难点:每个幼儿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彩色玻璃纸(红、黄、蓝、混合彩色玻璃纸);幼儿每人一个眼镜架(用干净的废电线自制);固体胶;活动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后说说地板、屋顶、窗户等的颜色。然后教师戴上红色的眼镜看四周,以此引出诗歌“多彩的世界”,初步了解该诗歌的格式和韵律:*色的,*色的,*色的,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到处都是***,当我把*色的眼镜摘掉,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教师设置疑惑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找出答案的愿望。

  二.中心过程:

  幼儿通过四次戴不同颜色的眼镜(幼儿动手更换眼镜框上的玻璃纸)会有所发现,鼓励幼儿讲出自己的发现,并把这些发现连贯性地、有韵律地模仿诗歌格式编出新的诗歌。(必要时教师给予提示。)

  1. 红色的眼镜:根据教师的引导,戴上红色的眼镜看看教室里的地板、屋顶、窗户等,说说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进一步仿编出诗歌《红色的世界》。

  2. 黄色的眼睛:换上黄色的眼镜再看看刚才观察过的物体,并扩大观察范围增加观察对象,进一步仿编诗歌《黄色的世界》。

  3. 蓝色的眼镜:类似于上面。

  4. 多彩的眼镜:换多彩的玻璃纸制作好多彩的眼镜后,老师带幼儿到开阔的户外活动场地,然后带上多彩的眼镜观察周围的世界,旨在幼儿能顺利仿编出诗歌《多彩的世界》。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不戴眼镜依靠想象用前面没用过的颜色随着教师的指向灵活仿编诗歌(促进形象思维发展)。

  活动延伸:

  提示幼儿在活动结束后把两张不同颜色的玻璃纸重叠起来做成眼镜带上,看看又有什么新发现,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活动反思:

  该活动的目标确定依据是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好奇心的满足不再停留于了解事物表面现象,而是追根究、弄清本质;能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能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能连贯的条理地独立进行讲述;自觉控制能力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浓浓,能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迫不及待地亲身体验,在中心过程这个环节里,幼儿经过前三次的体验学习,基本上已掌握了仿编诗歌的方法,当他们透过多彩的眼镜看到一个确确实实的多彩的世界时,个个兴奋人人激动,活动气氛达到高潮,整个活动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活动中有三个幼儿参与不够积极,这样的表现是由他们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以及老师的调控能力、保教经验等所致,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我们的保教质量,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一棵树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技能目标 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植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

  知道一棵树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活动难点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指偶。

  活动过程:

  1.教师有声有色的讲故事。

  提问:故事中有谁?小蜜蜂采到又香又甜的`蜂蜜了吗?

  (故事中有小蜜蜂、梨树公公、梨花姐姐、树叶哥哥、树干大叔)

  2.教具演示,串讲故事,启发幼儿说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进一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提问:

  (1)蜜蜂采到香香甜甜的蜂蜜了吗?在什么地方采到的?

  (采到了,在梨花上采到的。)

  (2)梨花为什么开的又香又美丽、(树叶哥哥每天用阳光和水分制造成养料送给梨花,所以梨花开的又香又美丽。)

  (3)小朋友能摘梨花吗?

  (不能。要爱护树木)

  (4)梨树怎样才能结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果农叔叔给梨树浇水、施肥、捉虫、梨树才能结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

  活动延伸:

  课后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提高感知秋天美丽丰收的景色初步讲解诗歌的内容。

  2.在看看讲讲,做做中学习诗歌,感知诗歌的语言美。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字卡:五彩缤纷

  2.录像机(多媒体)

  3.三幅场景图

  活动过程:

  1.一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秋天是怎样吗?(农民伯伯在忙着收割,果园里苹果,桃子,橙子都熟了,有些树叶落下来,有些变成红色挂住树上等等)

  2.观看录像,让幼儿感受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丰收,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3.出示三幅图片(按诗歌的先后顺序来出示)让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讲述.

  出示图片1师:银杏,枫树,田野是什么颜色?水果是什么颜色?菊花分别有什么颜色?(让幼儿说出各种颜色名称,并引导教幼儿说出五彩缤纷的字卡)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雪白的都给了菊花仙子.

  出示图片2师:图片上的小朋友闻到了什么香味?(教幼儿学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常被那香味勾住.

  出示图片3师:树叶听到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了小朋友,开始冷了,衣裳都穿上厚厚的,那树上的树叶怎样?小动物又怎样?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小动物准备过冬了.

  4.学习诗歌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些都是雨带给我们的,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秋天的雨》

  (1)幼儿边看录像边听老师朗读两编.

  (2)幼儿跟住老师集体朗读两编.

  5.结束部分

  歌曲《秋天》让幼儿唱着歌伴随下退场.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沙尘暴,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