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一分钟教案

一分钟教案

时间:2024-11-06 14:48:40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分钟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分钟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分钟教案范文汇总7篇

一分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2、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学生自由交谈。)

  4、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自学生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学生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

  4、认读词语卡片。

  5、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6、教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段朗读课文,正音,并说说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我会写中的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二、理解课文

  1、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了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

  2、小组讨论。

  3、派代表在班上发言。

  (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⑴ 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这时他的心情怎样?

  ⑵ 请用叹息、自责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4、过渡: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

  小组讨论:

  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业

  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如:工人、农民、解放军、清洁工。)

一分钟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H、对,就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就是否正确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就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就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就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案 篇3

  游戏辅导意向:引导幼儿尝试在游戏中树立适宜的抱负水平,体验游戏的快乐以及有可能带来的挫折感。游戏准备:跳绳若干,笔、记录纸若干,马表一只

  游戏规则与玩法

  1、 幼儿预计自己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能够跳多少次绳,记录单上进行记录。

  2、 提供材料,让幼儿在一分钟内进行跳绳的练习,要求幼儿自己边练习边计数。

  3、 引导幼儿讨论,现在你对自己能够完成的次数是否有不一样的估计?如果是则再次进行记录。

  4、 幼儿在一分钟内再次进行跳绳活动,自己计数。

  行为观察

  1、游戏过程中是否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估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能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付出努力吗?

  3、当能力表现的`事实超出预计值的情绪状况,反之,当能力表现的事实低于预计值,又作何反应。

  澄清讨论

  1、 你觉得自己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能够跳多少次绳?为什么?

  2、 经过练习,你觉得自己的估计需要调整吗?为什么?

  3、 你最后得到的结果和估计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4、 对这样的比较,你有什么感觉?

  外显行为

  评价要点

  1、乐于参与游戏,认真、投入。

  2、能独立自主的进行思考,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3、能够为了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而付出努力。

  4、关注自己的能力事实,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以及有可能带来的挫折感。

一分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东方之珠》,疑: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

  2.简介香港,揭题。

  二、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认读下列词语。

  叩问 旗帜 刹那 脊梁

  硝烟 骨髓 铸进 悄然

  2.哪一节诗写了香港的历史,找出来读一读。并结合课前预习及工具书说一说这节诗中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与组内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香港回归时,中国人民的心情怎样?从诗中找出相关的诗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议、评

  1.香港的历史

  2.香港的回归

  3.香港的繁荣

一分钟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四、课时准备: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谈话交流:同学们,请回想一下我们三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它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香港是东方的明珠)

  出示课件:香港风光图片及中国地图,了解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曾经隶属于广东省。

  然而它却曾经被帝国主义列强占据了长达150年之久。这是为什么呢?你们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吗?

  (二)展示资料

  1、割让历史:出示课件:三个不平等条约。

  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华夏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英国的殖民统治,给香港人民留下了数不清的苦难与屈辱。

  度,50年不变。区花是紫荆花,行政长官是董建华先生。

  (三)、导入新课

  公元1997年6月30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会展中心五楼大会堂。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一个半世纪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一刻的激情吧!。

  (四)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时候?文中4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读后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指名说

  对中国人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由紫荆花绽开的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时候。因为,从这一刻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它象征着百年国耻,一朝得雪。

  (3)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迅速浏览一遍诗歌,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

  (五)体会诗歌内容。

  (六)总结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3、情感体验:香港回来了,流浪百年的游于回来了。面对着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七)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认识“钟、零”等8个字,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情感目标:在读中体悟时间的宝贵,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珍惜时间。

  学法和习惯: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和合理运用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认识一分钟的价值,学会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知识铺垫:①预习课文,画出生字词。

  ② 了解一分钟的价值(人、动物、交通工具),收集珍惜 时间的名言警句。

  ③小实验:数一数自己一分钟心跳多少下;试一试一分钟能读多少个认识的字;试一试一分钟自己还能做什么。

  硬件准备:①歌曲《上学歌》

  ②多媒体课件、 闹钟一只

  ③学生自制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引导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重要性。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一动不懂地站立,看谁坚持的最久。一分钟后,请大家谈谈感受。

  2、交流课前实验结果、及其他相关数据。

  3、说说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4、启发思考。

  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元元同学仅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画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拿出自备的生字卡,自主认读。

  同桌互相检测生字,再把课文读给对方听。

  3、小组长带领学习生字词。

  ①检测生字认读情况。个人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带领学习要写的字:欠、元、包、钟、叹、哈、迟、闹。(重点记字形,理解字义。)

  4、识字汇报。

  提示学生用下面的句式来汇报:我会读XX这个词,请大家跟我读。

  5、开火车检查生字。教师正音。

  6、识字方法汇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例如:

  ①熟字加偏旁:钟、零、闹、迟、哈、悔、叹

  ②熟字去偏旁:“抱”去掉“提手旁”变成“包”

  ③猜字谜:大门里边是市场(闹);两个儿子(元)走了一尺远(迟) ; 每次少两点(欠)

  减字法:“歌”去掉“哥”变成“欠”

  组合法:“二”+“儿”组成“元” “ 口”+“合”组成“哈”

  7、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小组分自然段读。

  ②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③全班齐读。

  三、指导书写。

  1、小黑板出示8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2、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示范。

  重点指导“包、闹、迟”。注意“包”竖弯钩的写法,里面的笔画要封口。“闹”的“门”要写大一点,里面的.“市”不能“冲出门外”。“迟”的走之要平一些托住“尺”,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3、学生先观察这三个字每个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

  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

  4、指导独立书写“欠、元、钟、叹、哈”。

  教师检查学生写字姿势是否端正,书写的字是否正确。

  5、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① 出示课后“找找说说”的内容。指名按学习伙伴的提示组字、组词。教师贴出词语卡片。

  ②摘词语比赛。学生选喜欢的词语说句子,先小组说,然后小组代表上台摘词语说句子。好的句子可放到该生的“成长记录袋”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体会思考:元元说了几句话?都说了什么?

  2、指导读元元的话。(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 交流: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② 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和无所谓的语气。

  过渡:元元又睡了,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4、自学课文2~5自然段。

  ①自由读,读后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指导读李老师的话。

  5、学习第六自然段。

  ①观察书上的第二幅插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② 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③元元这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6、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实践感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学生自由编演。

  3、师生评议、总结。

  4、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一分钟

  闹钟响

  “再睡一分钟”

  叹了口气 又叹了口气 红着脸 低着头

  “迟到了20分钟”

  后悔

一分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9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中理解课文。体会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一分钟时间讲一个小故事,时间为一分钟。

  2、这个故事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讲这个小故事用了多长时间?

  3、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课题。

  4、设疑:

  我们都知道,一分钟是60秒,可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变成了二十分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过渡: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查工具书或者是问问老师和同学看看它们都怎么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出示生字,认读正音。

  2、课文中这些生字都组成了哪些词语,在书中找出来。学生说,老师随机出示词卡。指名读词语、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

  3、再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重点放在正音上。)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我知道了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指导写6个字

  1、正在上学的孩子怎么敢迟到呢?早上元元听到闹钟响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2、元元可真贪睡啊,谁来当小元元,读一读元元贪睡的样子?评价、老师范读,齐读。

  3、元元这个贪睡的小懒虫又睡着了,让我们趁他睡着的时候来写几个字吧!找找看,这段话里,我们要会写的字是哪几个?指名说。

  (哈、欠、闹、钟、元。)

  ⑴ 观察这五个字,在写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指名说,老师示范写,重点指导“闹、钟、欠”的写法。

  ⑵ 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指导。

  ⑶ 写完后,同桌互评。

  ⑷ 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黑板上出示“找找说说”。)老师真粗心,不小心把这些生字和偏旁弄混淆了,谁来帮帮老师,看看他们原来谁和谁是好朋友?指名说。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他以为自己不会迟到,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回答。

  2、元元就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了20分钟呢?指名说,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例:

  生1:元元走到十字路口,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师:他是怎么说的?

  生1:他叹了一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他为什么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呢?

  生1:因为早一分钟他就能过马路了。

  师:这一分钟给元元带来的是一路焦急的等待,让我们带着焦急的心情把这一段读一读。

  师:仅仅是过马路的时候红灯亮了就让元元迟到了20分钟吗?

  生2:他向停着的公共汽车走去,车开了,他没赶上车。

  师:这时他又说了什么?

  生2: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他为什么又叹气了呢?

  生2:因为他晚了一小会儿,又没赶上车。

  师:他是怎么叹气的呢?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做一做。

  师:是啊,这一分钟给他带来的是不停的叹气,让我们带着遗憾的心情读读这一段吧!

  3、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最后他决定自己走到学校去。你看,这一分钟带来的是步行的辛苦。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你能想像元元是怎么走进教室的吗?指名说。

  (元元低着头红着脸。)

  4、是啊,元元多尴尬啊!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元元此时的心情,找出来读一读。

  (元元非常后悔。)

  三、课外拓展

  1、大家再想想,元元经历了这一分钟事件之后,第二天闹钟响后,元元又会怎样做呢?(不会再迟到了)让我们再回到课文,和元元一起记住这迟到的教训,把课文齐读一遍。

  2、生字我们在上节课都会认了,要求会写的字我们还有两个没有写,现在我们来写一写。老师示范写“包”和“叹”。老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四、作业

  在经历了这次迟到事件后,相信元元以后再也不会迟到了。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和名人说过的珍惜时间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读一读。

《一分钟教案范文汇总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分钟教案】相关文章:

一分钟的教案04-02

一分钟教案02-20

《一分钟》教案03-21

《一分钟》优秀教案01-02

一分钟的优秀教案03-08

【精选】一分钟教案3篇09-12

一分钟教案3篇10-16

一分钟教案4篇08-27

一分钟教案(精选15篇)03-23

一分钟教案(15篇)03-22

一分钟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分钟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分钟教案范文汇总7篇

一分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2、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学生自由交谈。)

  4、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自学生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学生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

  4、认读词语卡片。

  5、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6、教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段朗读课文,正音,并说说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我会写中的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二、理解课文

  1、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了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

  2、小组讨论。

  3、派代表在班上发言。

  (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⑴ 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这时他的心情怎样?

  ⑵ 请用叹息、自责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4、过渡: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

  小组讨论:

  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业

  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如:工人、农民、解放军、清洁工。)

一分钟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H、对,就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就是否正确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就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就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就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案 篇3

  游戏辅导意向:引导幼儿尝试在游戏中树立适宜的抱负水平,体验游戏的快乐以及有可能带来的挫折感。游戏准备:跳绳若干,笔、记录纸若干,马表一只

  游戏规则与玩法

  1、 幼儿预计自己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能够跳多少次绳,记录单上进行记录。

  2、 提供材料,让幼儿在一分钟内进行跳绳的练习,要求幼儿自己边练习边计数。

  3、 引导幼儿讨论,现在你对自己能够完成的次数是否有不一样的估计?如果是则再次进行记录。

  4、 幼儿在一分钟内再次进行跳绳活动,自己计数。

  行为观察

  1、游戏过程中是否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估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能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付出努力吗?

  3、当能力表现的`事实超出预计值的情绪状况,反之,当能力表现的事实低于预计值,又作何反应。

  澄清讨论

  1、 你觉得自己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能够跳多少次绳?为什么?

  2、 经过练习,你觉得自己的估计需要调整吗?为什么?

  3、 你最后得到的结果和估计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4、 对这样的比较,你有什么感觉?

  外显行为

  评价要点

  1、乐于参与游戏,认真、投入。

  2、能独立自主的进行思考,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3、能够为了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而付出努力。

  4、关注自己的能力事实,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以及有可能带来的挫折感。

一分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东方之珠》,疑: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

  2.简介香港,揭题。

  二、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认读下列词语。

  叩问 旗帜 刹那 脊梁

  硝烟 骨髓 铸进 悄然

  2.哪一节诗写了香港的历史,找出来读一读。并结合课前预习及工具书说一说这节诗中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与组内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香港回归时,中国人民的心情怎样?从诗中找出相关的诗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议、评

  1.香港的历史

  2.香港的回归

  3.香港的繁荣

一分钟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四、课时准备: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谈话交流:同学们,请回想一下我们三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它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香港是东方的明珠)

  出示课件:香港风光图片及中国地图,了解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曾经隶属于广东省。

  然而它却曾经被帝国主义列强占据了长达150年之久。这是为什么呢?你们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吗?

  (二)展示资料

  1、割让历史:出示课件:三个不平等条约。

  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华夏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英国的殖民统治,给香港人民留下了数不清的苦难与屈辱。

  度,50年不变。区花是紫荆花,行政长官是董建华先生。

  (三)、导入新课

  公元1997年6月30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会展中心五楼大会堂。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一个半世纪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一刻的激情吧!。

  (四)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时候?文中4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读后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指名说

  对中国人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由紫荆花绽开的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时候。因为,从这一刻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它象征着百年国耻,一朝得雪。

  (3)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迅速浏览一遍诗歌,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

  (五)体会诗歌内容。

  (六)总结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3、情感体验:香港回来了,流浪百年的游于回来了。面对着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七)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认识“钟、零”等8个字,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情感目标:在读中体悟时间的宝贵,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珍惜时间。

  学法和习惯: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和合理运用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认识一分钟的价值,学会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知识铺垫:①预习课文,画出生字词。

  ② 了解一分钟的价值(人、动物、交通工具),收集珍惜 时间的名言警句。

  ③小实验:数一数自己一分钟心跳多少下;试一试一分钟能读多少个认识的字;试一试一分钟自己还能做什么。

  硬件准备:①歌曲《上学歌》

  ②多媒体课件、 闹钟一只

  ③学生自制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引导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重要性。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一动不懂地站立,看谁坚持的最久。一分钟后,请大家谈谈感受。

  2、交流课前实验结果、及其他相关数据。

  3、说说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4、启发思考。

  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元元同学仅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画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拿出自备的生字卡,自主认读。

  同桌互相检测生字,再把课文读给对方听。

  3、小组长带领学习生字词。

  ①检测生字认读情况。个人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带领学习要写的字:欠、元、包、钟、叹、哈、迟、闹。(重点记字形,理解字义。)

  4、识字汇报。

  提示学生用下面的句式来汇报:我会读XX这个词,请大家跟我读。

  5、开火车检查生字。教师正音。

  6、识字方法汇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例如:

  ①熟字加偏旁:钟、零、闹、迟、哈、悔、叹

  ②熟字去偏旁:“抱”去掉“提手旁”变成“包”

  ③猜字谜:大门里边是市场(闹);两个儿子(元)走了一尺远(迟) ; 每次少两点(欠)

  减字法:“歌”去掉“哥”变成“欠”

  组合法:“二”+“儿”组成“元” “ 口”+“合”组成“哈”

  7、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小组分自然段读。

  ②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③全班齐读。

  三、指导书写。

  1、小黑板出示8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2、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示范。

  重点指导“包、闹、迟”。注意“包”竖弯钩的写法,里面的笔画要封口。“闹”的“门”要写大一点,里面的.“市”不能“冲出门外”。“迟”的走之要平一些托住“尺”,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3、学生先观察这三个字每个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

  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

  4、指导独立书写“欠、元、钟、叹、哈”。

  教师检查学生写字姿势是否端正,书写的字是否正确。

  5、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① 出示课后“找找说说”的内容。指名按学习伙伴的提示组字、组词。教师贴出词语卡片。

  ②摘词语比赛。学生选喜欢的词语说句子,先小组说,然后小组代表上台摘词语说句子。好的句子可放到该生的“成长记录袋”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体会思考:元元说了几句话?都说了什么?

  2、指导读元元的话。(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 交流: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② 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和无所谓的语气。

  过渡:元元又睡了,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4、自学课文2~5自然段。

  ①自由读,读后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指导读李老师的话。

  5、学习第六自然段。

  ①观察书上的第二幅插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② 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③元元这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6、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实践感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学生自由编演。

  3、师生评议、总结。

  4、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一分钟

  闹钟响

  “再睡一分钟”

  叹了口气 又叹了口气 红着脸 低着头

  “迟到了20分钟”

  后悔

一分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9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中理解课文。体会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一分钟时间讲一个小故事,时间为一分钟。

  2、这个故事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讲这个小故事用了多长时间?

  3、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课题。

  4、设疑:

  我们都知道,一分钟是60秒,可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变成了二十分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过渡: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查工具书或者是问问老师和同学看看它们都怎么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出示生字,认读正音。

  2、课文中这些生字都组成了哪些词语,在书中找出来。学生说,老师随机出示词卡。指名读词语、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

  3、再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重点放在正音上。)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我知道了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指导写6个字

  1、正在上学的孩子怎么敢迟到呢?早上元元听到闹钟响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2、元元可真贪睡啊,谁来当小元元,读一读元元贪睡的样子?评价、老师范读,齐读。

  3、元元这个贪睡的小懒虫又睡着了,让我们趁他睡着的时候来写几个字吧!找找看,这段话里,我们要会写的字是哪几个?指名说。

  (哈、欠、闹、钟、元。)

  ⑴ 观察这五个字,在写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指名说,老师示范写,重点指导“闹、钟、欠”的写法。

  ⑵ 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指导。

  ⑶ 写完后,同桌互评。

  ⑷ 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黑板上出示“找找说说”。)老师真粗心,不小心把这些生字和偏旁弄混淆了,谁来帮帮老师,看看他们原来谁和谁是好朋友?指名说。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他以为自己不会迟到,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回答。

  2、元元就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了20分钟呢?指名说,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例:

  生1:元元走到十字路口,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师:他是怎么说的?

  生1:他叹了一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他为什么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呢?

  生1:因为早一分钟他就能过马路了。

  师:这一分钟给元元带来的是一路焦急的等待,让我们带着焦急的心情把这一段读一读。

  师:仅仅是过马路的时候红灯亮了就让元元迟到了20分钟吗?

  生2:他向停着的公共汽车走去,车开了,他没赶上车。

  师:这时他又说了什么?

  生2: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他为什么又叹气了呢?

  生2:因为他晚了一小会儿,又没赶上车。

  师:他是怎么叹气的呢?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做一做。

  师:是啊,这一分钟给他带来的是不停的叹气,让我们带着遗憾的心情读读这一段吧!

  3、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最后他决定自己走到学校去。你看,这一分钟带来的是步行的辛苦。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你能想像元元是怎么走进教室的吗?指名说。

  (元元低着头红着脸。)

  4、是啊,元元多尴尬啊!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元元此时的心情,找出来读一读。

  (元元非常后悔。)

  三、课外拓展

  1、大家再想想,元元经历了这一分钟事件之后,第二天闹钟响后,元元又会怎样做呢?(不会再迟到了)让我们再回到课文,和元元一起记住这迟到的教训,把课文齐读一遍。

  2、生字我们在上节课都会认了,要求会写的字我们还有两个没有写,现在我们来写一写。老师示范写“包”和“叹”。老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四、作业

  在经历了这次迟到事件后,相信元元以后再也不会迟到了。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和名人说过的珍惜时间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