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1、在识字教学中创设多种情境,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愿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识字效率,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雨铃铛》教案设计。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实践达到通读课文的目的。
3、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想象,鼓励求异探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八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情境和语言中受到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花、小草、昆虫卡片。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
2、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趣激情,营造宽松氛围。
1、谜语导入:小朋友们,这儿有一样东西,它的样子很可爱,左一摇,右一摆,不吃也不喝,却能唱丁零当啷歌,你们猜猜他是什么?
2、揭示课题。
二、乐中识字,实现生生互动。
1、学习生字。
(大屏幕出示课件)这儿有8个小动物,每个动物身上都有一个字宝宝,谁想和小动物交朋友,就先读生字。
2、下面我们就请小动物们来做个自我介绍吧!(大屏幕出示课件)
3、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调皮的小动物,把字宝宝藏到课文中去了,现在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字宝宝吗?
4、小组交流,看谁找的字宝宝多。
三、合作交流,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
师:先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然后同桌互帮互学难读的字和词。
2、集体交流,同桌互读,比赛读。
3、让学生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四、深读感知,读透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春雨落下有什么声音?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生1:沙沙响
生2:丁零当啷
2、引导学生读“沙沙”和“丁零当啷”。
3、请小朋友们说说你还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五、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小作者把春雨声比作铃铛,你觉得雨声还像什么?
2、你知道课文中的春雨在招呼谁,你能范读一下吗?
3、发挥想象,春雨还在招呼谁呢?
生1:在招呼大地快快苏醒。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1.注重认数与生活相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教学中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从农家小院中抽象出1~5各数,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就在自己的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2.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
通过“找一找”“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等活动,使学生把数物体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初步建立数感,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5的数字卡片 点子图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1~5的数字卡片 学具盒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双休日,小明来到了乡下的奶奶家,看,奶奶家的小院多热闹啊!(课件出示教材14~15页的主题图)
观察图画,你能把图画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吗?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新颖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数一数。
1.观察教材14~15页的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每种事物分别有几个。
2.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将卡片1~5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人和物与同伴说一说,既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看到的东西,也能使学生从交流中获得新的信息,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
(二)认真观察,自主学习。
1.认识1。
(1)你看到图中哪些事物是用1表示的?(学生自由回答)
凡是像这样,1个人、1只小狗等都可以用数1表示。
(2)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1表示?
(3)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1)图中哪些事物是用数2表示的?(学生自由回答)
像这样,2盆米、2只鹅都可以用数2表示。
(2)图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2表示?
(3)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2根小棒。
3.认识3。
(1)你从图中看到了3个什么?
(2)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3表示?
(3)请你拿出3根小棒,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试着摆一摆。
4.认识4、5。
(1)你会用上面的方法来认识4和5吗?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举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3)动手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把事物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同时明确事物的个数相同,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使学生初步感知抽象出数的过程。然后,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准确认读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准确流利地读课文,小学一年级《绿色的和灰色的》教案。
能力目标:写字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美的意境。读出自己对诗中小动物的真实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美丽的绿色世界,看看那里发生的故事。
生:欣赏美丽的绿色世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产生读书欲望。
新授:
1、认读二类字。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在文中圈出来。同桌之间读一读圈出的字。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
3、出示词语、句子,强化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不丢下任何一个孩子)。
4、要求学生读熟课文。生自由读。
5、检查读书情况,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绿色的和灰色的》教案》。谁来把自己读的很棒的一遍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个人读、分组读。学生间互相评一评。
6、让学生讲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把诗歌的语言转化成叙述的讲故事的.方式,随机点评。以鼓励为主。
7、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先分组,再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听、说、演、记等综合能力。
生: 准备语言、动作。分组表演。
8、提出问题:通过表演课文内容,你们有什么想法?你想对诗中的那个小动物说说话?
生: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读与思相结合,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9、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指名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总结,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感受。
10、指导学生读出诗歌韵味:“叹气”生读出一定的情感即可。
11、出示课件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问吗?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指名学生说一说。学生提出问题。
12、记字写字。体现主动性,方法性、审美性。强调书写习惯的养成。
生: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二)通过分析数量间的相依关系,进一步建立和理解同样多的概念,正确地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和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数量关系.
难点:分清楚较大数是由和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与比较小数多的部分组成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教师把5朵黄花贴在黑板上.
师:这些黄花多,还是少?
大部分学生会感到不知如何回答,请优秀的学生说一说.学生可能这样答:只有一种花,无法比较多少,再贴一种花,就知道黄花多,还是少了.
表扬这位同学回答得好之后,教师在黄花的下面贴8朵红花.
师:现在说一说黄花多,还是少.
生:黄花少,红花多.
师:再表述的准确一些,应该怎样说?
生:红花比黄花多,黄花比红花少.
师:比较多少时,应该说清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2.操作.
请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和圆.按要求在课桌上摆.
师: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6个△.请用手势把三角形和圆同样多的部分表示出来.再把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表示出来.
△比○多________个.
算式:________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5,通过动手操作建立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概念.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课桌上摆.教师行间巡视.
师:第一行摆4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要比圆多两个怎样摆?
生:先摆与圆同样多的4个三角形,使它们一一对应,再摆比圆多的2个三角形.
师:第二行摆了几个三角形?
生:第二行摆了6个三角形.
师:三角形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哪两部分?
生:三角形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和圆同样多的4个,另一部分是比圆多的2个.
摆完后指名学生叙述摆的过程,教师完成板书: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第二行摆6个△.
2.教学例6.
师:今天我们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谁比谁多和多几是什么意思.
板书:例6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
(1)审题.
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画批,贴出下面的实物图.边讲边把条件和问号在图上补充完整)
(2)分析.
师:红花只是3朵吗?
生:不是.
师:纸条盖着的红花是几朵?
生:纸条盖着的红花是5朵.(老师
揭开盖着的纸条,露出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红花)
师:红花比黄花多3朵是什么意思?红花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生:红花的朵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3朵.
师:现在要求红花有多少朵?怎样求?
生:把和黄花同样多的5朵红花与比黄花多的3朵红花合起来,就是红花的朵数.
(3)解答.
师:要求红花有多少朵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用加法.
师:怎样列式?(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生:
5+3=8(朵)
口答:红花有8朵.
师:算式中的5,3,8分别表示什么?
生:5表示和黄花同样多的5朵红花,3表示比黄花多的3朵红花,8表示红花有8朵.
(4)归纳.
师:这个算式表示比5朵多3朵的数是8朵.
请几名同学说一遍,每个同学自己小声说一遍.
师:求比5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就是把同样多的5,与比它多的3加起来.
(5)巩固.
师:求比7多5的数是多少?怎样计算?
生:7+5=12
师:求比20多18的数是多少?怎样计算?
生:20+18=38
(三)巩固反馈
1.出示投影,在老师的指导下半独立完成.
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再请一个同学完整地把图意叙述一遍.明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哪种狗多?从哪句话知道的?
生:花狗多.从花狗比黑狗多4只知道的.
师:花狗的只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生:一部分是和黑狗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狗多的4只.
师:怎样计算花狗的只数?
全体学生做在书上.
指名说7,4,11分别表示什么?
2.独立练习.
小民家有2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11只.有多少只母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答:有________只母鸡.
师:这道题哪句话最重要?怎样想?(提示到此,让学生先说思考过程,再解答)
3.提高练习.
(1)看图编题:
(2)小明做8朵花,小红比小明多做4朵,________?(先补充问题,再解答)
(3)有小白兔6只,________,小黑免有多少只?(根据算式口头补充缺少的条件,再解答.)
6+□=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几两个概念和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理解红花比黄花多3朵这句话的意思.
首先,在复习准备阶段,通过设问这些黄花多,还是少?引起学生注意力,进而探究要比较多或少,必须知道谁与谁比.从而加深对同样多和多几的理解.
其次,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图,着重说明较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小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比小数多.要求较大的数,就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这样做既突出了重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形成.
练习设计层次清楚,目的明确,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03-30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09-09
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03-27
小学一年级《比尾巴》教案03-23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03-30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02-27
小学一年级教案《画风》04-11
小学一年级教案范文01-23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05-22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