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3.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纸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T:“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T:“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T:“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我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这种形式,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朝上),正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T: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
(四)我和小花做游戏
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请把红花和蓝花放在一个手里,黄花放在另一个手里?”。(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的花)
(五)花儿朵朵开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
2.幼儿动手操作。(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
3.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内容分析:
“借形想象”就是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让幼儿借助物体、图形想象,从不同角度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挖掘创作潜能。我进行的"拖色借形想象"是中班上学期的活动内容。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借助实物想象、借画想象、借图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分析:
想象是孩子的一种创造性表现。中班幼儿的想象,常常是在游戏、制作、观察活动中有所发现而产生的突发奇想。如捧起米来,米粒从指缝间落下来,他们会叫:下雨啦。但如果给他们定下主题,让他们想象创作,就有困难了。因此,需要我们帮孩子找一个着眼点,或是示范想象。
设计思路:
活动以幼儿观察绘画材料开始,海绵或者棉棒成了幼儿在这次绘画中创造、表现的工具。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抛接球”方式提问,调动幼儿的借形想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在幼儿们看看、想想、说说、玩玩、画画的开心气氛中,我们开展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绘画活动。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尝试将不规则的色块想象成不同的动物或者人物。
2.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能大胆画出来,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发挥,不限制其创意。
活动准备:
海绵、棉棒、黑色卡纸、各色颜料、抹布、ppt和幼儿借形想象的知识储备。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观察绘画材料
师:今天的绘画材料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啊?(黑色卡纸、棉棒、海绵)
2.l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师:看到黑色的画纸,你们想到了什么?
(二)大胆想象 拓展经验(播放PPT)
师:现在让我们乘着你们想象的翅膀一起去神秘的太空遨游吧!
1.①-②图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想象
师: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灿烂的星空像明珠一样闪亮,看着这些美丽的星云图,小朋友们,你能不能大胆的展开想象,发现其中的秘密呢?
2.重点观察③-④,引导幼儿从形态、颜色各方面大胆想象
师: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颜色?
(三)操作材料 技能提升
1.幼儿尝试示范
师:这么奇妙绚丽的星云图,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材料把他们留在我们的画纸上吧!
师:小海绵可以怎么画画?谁来试一试?
2.教师提升示范
教师根据幼儿的示范,提升出具体的`美术绘画技能并尝试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
“小小海绵真有趣,来和颜料做游戏,沾一沾拖一拖,神奇的画面就出现。”
“小小海绵真有趣,来和颜料做游戏,沾一沾转一转,神奇的画面就出现”。
“小小棉棒作用大,星星点点都靠它。”
美术技能提升:用海绵画画的时候颜色沾的多一点和少一点画面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些大块的颜色一看就知道小朋友用色很大胆,那星云图上这些星星点点的小图案可以用什么做出来呢?
(四)幼儿自由大胆创作(轻音乐):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的星云图是什么样子的?你的星云图里会有什么小秘密?你的星云图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现在选择你喜欢的绘画工具和颜色,开始大胆的创造属于你的小宇宙吧!
2.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的美术技能完善作品
师:现在把你的星云图扭一扭、转一转,找一找藏在里面的小秘密。
(五)作品分享 展示
师:我来采访你一下,用这样的材料画画你感觉怎么样?这次画画的感觉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六)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观察晴朗的天气下,观赏白云在蓝天下的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调动幼儿的对借形想象的兴趣,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活动反思:
优点:
1.能够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活动中通过不断地提问,幼儿积极的回答,激发了幼儿借形想象的兴趣。像黑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小朋友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黑皮鞋、眼睛、头发;在观看星云图时,孩子们的想象让我惊讶,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有新的诠释。
2.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使用平时不常接触的海绵来绘画,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绘画兴趣。教师作为引导者,能够恰当地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借形想象练习,并对幼儿及时给予鼓励和正面评价。
不足:
活动开始时幼儿观察想象的环节可以再紧凑一些,突出后面幼儿操作的重点部分,做好有效的引导,使幼儿有层次地展开拖色借形想象的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
2、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长相。
材料准备:
大班幼儿自画像的作品、八开画纸 彩色水笔、、蜡笔
活动过程:
1、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自画像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感、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1) 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大班哥哥姐姐们的画,你们看一看,这些画美不美,哪里美。
(重点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构图、色彩、背景的表现上来欣赏。)
(2) 请幼儿猜一猜小朋友手中的画画的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理解自画像就是给自己画像,符合自己的特征。)
2、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外部特征
(1) 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看一看镜中的'自己的特征。(引导幼儿从面部五官他特点、衣着等来观察。)
(2) 说一说自己的特点,帮助幼儿梳理绘画经验。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大胆进行表现以及是否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外部特点。多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
4、展示评价
(1)请幼儿猜一猜作品中画的是哪一个小朋友?说说是怎样猜来的。
(2)针对幼儿作品中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评价,提升全体的绘画水平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的谈话时间过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欣赏环节有些不太适宜。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虑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活动之前,开展一个欣赏活动,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
2、由于欣赏时间的拖拉,因此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以美术品为对象的特殊的审美经验活动,是一种由客观对象的审美属性引起的,包括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功能在审美对象刺激下交织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状态。它和美术创作活动(包括绘画教育、手工教育)一起组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完整体系。而美术教育的任务是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学前儿童,帮助儿童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审美感知,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学前儿童的美术欣赏常常被忽视,美术教育一直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单独的欣赏课程几乎没有。这与美术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不符,对幼儿的整体发展极为不利。刚好,本学期我园更换了一套新的教材,在新教材的艺术领域当中,每个主题都会有美术欣赏的活动。因此,我就好好利用新教材的资源,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任务,在班级里面认真开展本次的美术欣赏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画面局部以及整体的观察、描述和猜想,感受作品富于想象的表现手法。
2、充分运用教师提供以及活动室内的材料启发孩子装饰空白的脸,引发孩子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超现实公寓》、画板、A4纸、树叶、雪花片、彩色卡纸、纸杯条、吸管、毛线、报纸、皱纸、透明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以小记者采访的谈话形式引起孩子的兴趣,引出欣赏内容。师:今天程老师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图片,还带来了小话筒,请说话好听的`小朋友说说看,图片上有什么?
1、教师展示欣赏图片,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1)欣赏沙发图片,幼儿讲述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教师总结:原来它是一张嘴巴形状的沙发。这个像嘴巴又像沙发的东西你觉得把它放在哪里会比较漂亮呢?
2)欣赏房间图片,幼儿讲述师:这次你又看到了什么?那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3)欣赏风景画图片,幼儿讲述。
师:猜猜看,这是什么?你觉得它像什么? 如果你有这样的一幅画你会把它放到房间的什么地方呢?
4)出示鼻子图片,幼儿讲述。
师: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这会是谁的鼻子?仔细看看它上面还有什么?
2、让幼儿自由想象图片摆放的位置,充分发挥想象。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房间。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个忙,我要把这些东西都放到这个房间里面,把房间布置得漂漂亮亮的,谁来试试?
二、出示《超现实公寓》引导幼儿联想,从画面整体的、局部的形象进行欣赏、讨论。
1、师: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画家也把这些物品摆到了房间里面,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摆的。
2、师:哇,这是什么啊?她的嘴巴、鼻子、眼睛都是用我们刚才看到的哪些东西来做的?这幅画太有趣了。
三、让幼儿给画起名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教师给予肯定。师:可是这幅画还没有名字呢,我们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谁能大胆地说一说?
四、教师简单介绍画家名字以及画的名称。
1、师:你们都帮它取了这么多的名字,那到底叫什么名字呢?其实它是西班牙著名画家达利的作品,它的名字叫做《超现实公寓》。小朋友,你们知道公寓是什么意思吗?公寓就是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我们的公寓里面有沙发、桌子、窗帘、等等东西,画家达利的公寓里面也有这些东西,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跟我们不一样的公寓,除了像公寓之外,它看起来更像一张有趣的脸。
五、幼儿进行观察、思考、想象最后进行操作。
1、师:现在公寓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咦,什么不见了?嘴巴不见了怎么办?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你们觉得哪些可以用来做嘴巴?
2、教师: 原来只要小朋友开动小脑袋也能做一张有趣的脸,你们想试试吗?这里有五块画板,每三位小朋友为一组,合作完成一份作品,做之前老师有个要求,我要小朋友在这张脸上做的眼睛、鼻子、嘴巴用的材料都要不一样,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评价幼儿作品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作品、评一评他人的作品,教师简单总结。
活动反思:
《达利——超现实公寓》中,作家从画面的内容上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能力,能够将我们平日生活的角度出发,透过特定的组合和变幻,将房间里的物品组合成了卷发的人脸。正是这样新奇的内容,从而能够激发幼儿在欣赏过程中的兴趣,让幼儿发现绘画作品中的趣味所在。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的表现形式是临摹画家的作品,这样就是对于这幅画的内容的再次强化,而作品中是可以启发孩子在材料运用方面的多样性和画面的趣味性就不能够很好的表现,所以对于表现的环节进行了修改,让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装饰空白的脸。这样更能够让幼儿表现在欣赏作品后的获得,从幼儿的操作过程中也可以去检测幼儿在欣赏过程中的获得有哪些。所以感知欣赏画面以及后期建立在欣赏基础上的创作应该是一个完整而且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才应该是完整的美术欣赏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运用几何图形拼贴和短线排列的方式装饰鱼。
2、结合生活经验,合理想象和表现鱼的不同烧法。
3、感受活动中的色彩美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
2、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爸爸妈妈烧鱼的过程。
3、每人一个画有煎盘的纸、蜡笔、构线笔、胶水、棉签、各色颜料、各种几何图形。
4、教师范例。
活动过程:
1、以新年的气氛导入活动。
(播放课件)新年到了,人们在热热闹闹的过新年呢!小猫家也要过年了,你们猜,朋友们会送给它什么礼物?
2、观察鱼的形状及涂色方法,创造性地拼出各种鱼。
(出示范例)小兔为小猫准备了一些很特别的鱼,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鱼是什么颜色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怎样的呢?
教师小结。
小猫过新年,我们小朋友准备给它送什么礼物呢?(幼儿讲述)。
你们的办法真好,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大小不同的形状,请你们用最喜欢的形状拼出一条小鱼,拼好后画上眼睛和嘴巴,你们能做到吗?
幼儿拼鱼。
3、激发烧鱼的兴趣,教师示范鱼的烧法。
小猫想如果把这些鱼烧成各种各样的味道,请朋友们一起来吃该有多好啊,可是小猫不会烧鱼,那怎么办呢?这些鱼可以烧成什么味道呢?(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播放课件)可以是红烧的、清蒸的、糖醋的、咖喱的、葱油的等等好多好吃的味道。
4、教师示范烧鱼。
那老师先来帮小猫烧一条鱼吧,我们烧个什么鱼呢?红烧鱼是什么颜色的?
我们先把拼好的鱼用胶水贴到煎盘里,来煎一煎。先在鱼的身上煎一煎,我们让线宝宝排排直,靠靠紧,换个颜色换个方向再来排排直、靠靠紧,我们把鱼的身上都要煎好。然后,我们要放些作料了,放些什么呢?(绿色的葱段,黄色的生姜,红色的辣椒,再放几滴黄酒)。最后我们在鱼的周围浇上汤汁和油。烧好以后,我们把煎盘周围的纸撕掉。这样,一条又香又美的鱼就烧好了。
5、幼儿操作。
除了红烧鱼,还可以烧写什么味道的呢?(启发有选用一些咖喱的.、糖醋的、葱油的,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幼儿作画,教师对能力差的幼儿适当进行辅导。
提醒幼儿最后撕掉煎盘周围的纸。
6、结束活动。
你烧了什么味道的鱼?你最喜欢哪一盘?(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理由)。
教师小结。建议一些不够好的小朋友可以再丰富画面的内容,如多加点作料。
(播放课件)你们看,其它的小猫也闻到了我们做得又香又美的鱼,我们一起端着烧好的鱼和他们去过新年吧!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尝试用排序的方法装扮圣诞袜,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表现;
体验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活动内容:
导入主题 观察比较 引导发现 创作表现 展示交流
活动准备:
圣诞袜纸样人手一份、棉花、赤豆、黄豆、橡皮泥(红、黄、绿)、雪花片(各种颜色)、盒子、双面胶、记号笔、银笔、糖果、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啊?你们喜欢过圣诞节吗?为什么?
2.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爷爷会来给小朋友送圣诞礼物,你们开心吗?
3.你们猜猜圣诞老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放在哪里的?
4.看看这样的圣诞袜能放礼物吗?怎么办?
二.观察比较,引导发现
1.材料:看看是谁把圣诞袜打扮得这么漂亮啊?
2.花纹:黑笔宝宝画了什么花纹啊?
银笔宝宝帮圣诞袜装上了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小朋友还能想出什么花纹?
3.颜色:橡皮泥的颜色是怎么排队的?豆豆的颜色是怎么排队的?
4.边观察,边演示
1)撕去袜统上的双面胶,粘上棉花(小块粘)
2)用黑笔宝宝画上袜统下的花纹、周围的花纹、中心花纹
3)用银笔宝宝点缀,画上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4)用颜色排队的方法粘上橡皮泥
5)用颜色排队的方法在橡皮泥上粘上雪花片和豆豆
6)撕去袜子后面的双面胶
7)找到另一半的朋友粘起来
三.创作表现
1.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漂亮的.圣诞袜?
2.教师重点指导
1)粘棉花时,要一小块一小块粘
2)画花纹时,要画得大些,鼓励幼儿创造想象不同的花纹
3)先画花纹再装扮
4)颜色和材料的运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3.你们只有圣诞袜的一面,里面不能放礼物,怎么办?
四.展示交流
幼儿带着自己做的一面圣诞袜去找好朋友
“圣诞老爷爷” 给小朋友送礼物,体验制作圣诞袜的快乐
中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在鸡蛋上添画五官,并运用各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2、能将五官画在鸡蛋上,并运用绘画粘贴技能装饰头发和身体。
3、愿意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鸡蛋作画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习在鸡蛋上添画五官,并运用各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制作蛋娃娃。
活动难点:
1、正确在鸡蛋上添画五官。
2、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个完整的鸡蛋,底座。
2、彩色水彩笔、纸折的小帽子、毛线编的头发、双面胶、剪刀、胶棒、干花等辅助材料。
3、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激发兴趣。
1、 引导幼儿回想鸡蛋的什么样子的。
师:你们都吃过鸡蛋,那谁能说一说鸡蛋长的是什么样子呢?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鸡蛋,你们来看一看说一说它们都有哪些不一样呢?
2、 提问:你最喜欢哪个蛋娃娃?为什么?
师:请你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个样子的蛋娃娃,它用了哪些东西来装饰呢?
(引导幼儿从五官、表情、辅助材料的`运用来描述。)
二、教师讲解示范,幼儿动手操作。
1、 先添画五官,设计脸部表情。
(眼睛、眉毛、鼻子、嘴、腮红等,考虑是笑的、哭的、还是生气的等表情。)
师:这些蛋娃娃都是已经做好的,现在要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蛋娃娃了。
师:我们要先给你的蛋宝宝画上好看的表情,可以是笑的,哭的,生气的,等等各种不一样的表情。
2、 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粘上辫子、戴上帽子,可以用干花等装饰。)
师:蛋娃娃的表情有了,它还需要一些装饰,可以仿照老师的示范,也可以自己想象,运用桌上的材料给蛋娃娃做出一些特别的装饰。
三、欣赏活动,提高审美情趣。
1、把做好的蛋娃娃放置在架子上大家进行互相欣赏、介绍。
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觉得哪个蛋娃娃最特别,你最喜欢呢?
中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运用排水画的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感受排水画与其他绘画的不同效果。
2、掌握不同树的结构,能大胆地画出树的特征。
3、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重点:
学会画出树的特征
活动难点:
学会画出树的特征
活动准备:
范画、油画棒、颜料、调色盆、排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美丽的秋天来了,老师带你去一个很漂亮的地方,这是什么地方?(出示范画)
幼儿:这是一片树林。
教师:你知道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做树林吗?
幼儿:因为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树。
教师:这里是树宝宝的家,找一找树宝宝在哪里?
幼儿:最小的那一棵。
教师:树宝宝长什么样子?(颜色和形状)
幼儿:有树干,树枝,还有圆圆的树冠,许多绿色的树叶。。。。
教师:树宝宝一家都住在这个树林里,有漂亮的树爸爸、树妈妈和他的许多叔叔阿姨,你们来找一找,哪一棵是树爸爸?
幼儿:最大的一棵。
教师:对,树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有三角形的树冠。。。。
教师:那树妈妈是哪一个呢?
幼儿:旁边的一棵。
教师:长什么样的?
幼儿:有花纹样的树冠。。。。。
教师:树爸爸、树妈妈和树宝宝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树干、树枝,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真美!后面的都是树宝宝的叔叔阿姨,他们一家在这个美丽的树林里生活的可开心了!
二、学会画出树的特征
教师:今天树宝宝要来和我们做朋友了,瞧,他要和我们来玩个游戏呢!
(教师示范画)小朋友,你看,这是我的什么?
幼儿:是他的身体。
教师:对,这是树干,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瞧,这像什么呀?
幼儿:这像小手。
教师:对,这像小手一样的就是我的'树枝,我的树枝的方向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朝着四面八方生长的。那我还缺什么呀?
幼儿:树冠。
教师:谁能勇敢地来画一画,画的大一点,要把我的树枝都包起来。(自己选一个喜欢的颜色)下面的小朋友仔细看,他画的树冠是怎么样的?
幼儿回答。
教师:最后再画上一些树叶。瞧,树宝宝开心地笑了,眼睛和嘴巴都笑弯了。漂亮的树宝宝画好了,你会画出帅气的树爸爸和漂亮的树妈妈吗?
幼儿:会。
教师:除了树宝宝一家,树林还有其他的朋友吗?
幼儿:花、小鸟、草。。
教师:树爸爸是最大的,接下来是树妈妈,所以你画的时候也要把树爸爸画的大一点。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小朋友真棒,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一种很特别的方法画出美丽的树林,你们想学吗?
幼儿:想。
教师:我们先用油画棒把美丽的树林画出来,然后用这个刷子蘸一蘸颜料,在盆子上舔一舔,转个身舔一舔,像粉刷匠一样从左往右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完第一条,再蘸一蘸颜料,在盆子上舔一舔,转个身舔一舔,画第二条直直的线,画完第二条画第三条,一直画下去,最后把整张纸都刷上颜料就可以了,注意小朋友刷的时候只能刷一遍,这一种方法叫做排水画。现在先请小朋友一起植树,用油画棒画出树宝宝一家和他的朋友,等全部画完之后再请小朋友当粉刷匠,用毛笔蘸上颜料为你的树林刷上漂亮的底色,好吗?
幼儿:好。
四、幼儿随意走动欣赏作品,教师点评
教师:请小朋友小手放在背后,握好拳,随意走一走,看一看,你最喜欢谁画的树林,为什么?
中班美术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欣赏抽象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梦境可以不用将具体事物画出来,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梦境。
2、让幼儿学会重彩转印画的基本步骤,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感受、欣赏和表现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法国作家奥迪隆.雷东的作品抽象画《红色的斯芬蒂克》(若没有原著,师可以自己用鲜艳的色彩画一幅重彩转印画)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块玻璃板、一个镜框、一张白纸、毛笔若干支、颜料)
3、烘干机、录音机、磁带(内有睡觉、可怕的音乐、轻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魔女。今天我将带你们去梦的世界玩,高兴吗?
2、听音乐,做动作(睡觉,做恶梦,美梦,重新睡觉)
3、师:“天亮了,该起床了。”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在梦的世界里,你们玩的真起劲,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哦,小朋友做了各种各样的梦,有可怕的梦,也有快乐的梦。
2、师(出示抽象画):有一位法国的画家也做了一个梦,而且把它画了下来。你们猜猜他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画家的梦里没有将具体的事物画出来,而是让我们来猜一猜,这种画我们把它叫做抽象画。
3、师:在这幅画里,画家要告诉我们,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梦,还是快乐的'梦,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去观察,色彩较鲜艳,还是偏灰暗。)
哦,原来你们认为画家做了一个快乐的梦,因为他的画里有许多鲜艳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较少。
4、师:我刚才也做了一个梦,是个可怕的梦,该用怎样的色彩去表现呢?(引导幼儿讲出许多灰暗的色彩,当然也可用少量鲜艳的色彩来表现)
那今天,我来教你们一个新的画画方法,你们帮我选色彩,我们一起合作画一幅抽象画《我的梦》,好吗?
5、师示范步骤:
1)你们瞧,我带来了一块玻璃板,要将颜色画在玻璃板上。
2)请你们帮我选颜色,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颜色?怎么画?(可以让幼儿指导老师随意画线条或色块)
3)将玻璃板轻轻的晃动,让色彩自由渗合,流动。
4)拿一张白纸在上面压一压,轻轻地掀开。
5)为了使颜色干的快,在烘干机上烘一烘。
6)我还要给它镶上镜框,这样就更漂亮了。
6、师:《我的梦》终于画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你们先想好自己的梦是快乐的,还是可怕的,然后选用相应的色彩画在玻璃板上,拿白纸压一压,烘干后,选用自己喜欢的镜框镶上,完成作业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梦讲给好朋友听一听。
7、幼儿作业,师巡回指导。(放音乐)
三、结束部分:
1、师让幼儿将作品布置在一块板上
2、师:梦的世界好玩吗?想不想再去?我们再到那里去找一找,除了可怕的梦、快乐的梦,还会有那些梦?
中班美术教案 篇10
(一)导入活动
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呀,老师要讲一个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你们可要听好了。从前呀,有一颗很大很大的葡萄树(呈现葡萄树图片),这颗葡萄树结的葡萄又大又甜(呈现葡萄图片),小朋友,你们看,现在春天来啦,许多树木都发芽了,这颗很大很大的葡萄树也发出了小嫩芽。有一天呀,一只蜗牛(呈现蜗牛图片)背着她的小房子慢慢地往葡萄树上爬呀爬呀,这时候,突然听到一阵笑声,蜗牛抬头一看,原来葡萄树上有两只黄鹂鸟在嘲笑她呢(呈现黄鹂鸟图片),黄鹂鸟笑嘻嘻的说:“蜗牛老兄啊,葡萄树才刚发芽,你怎么就开始往上爬呀?”“哈哈哈??”蜗牛接着说:“黄鹂老兄呀,你别笑话我了,等我爬上去的时候,葡萄呀,就成熟了。”黄鹂鸟一听,笑的就更起劲了。
教师:“小朋友,故事讲完了,那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黄鹂鸟为什么要笑话蜗牛呢?”(孩子们自由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为了不让黄鹂鸟嘲笑蜗牛,我们该怎么办呢?(让小朋友们自由猜想,讨论,自由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的方法都很好,不过呀,老师呀,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可以用一支神奇的笔造一串葡萄送给蜗牛呀。“
(二)教师指导幼儿画葡萄
为了能够让幼儿顺利的画出葡萄,教师可先在语言上给予一些指导。
师:”小朋友,你们都见吃葡萄吗?
幼儿:“吃过”。
教师:“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呀,它有什麽特点呀?”
幼儿:“圆的”。“红颜色的”。“透明的”。”青的”??
教师:葡萄的外形呢?
幼儿:上面宽一点,下面窄一点
教师:“很好,小朋友们说的真棒,老师这边呀,收集了好多种类的.葡萄图片,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吧。“好了,葡萄欣赏玩了,那小朋友们抓紧时间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葡萄吧,记住,一定要画出一串呦,这样蜗牛才能吃的更多,画好后,顺便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将事先准备好的半成品发给每个儿童)。注:在小朋友画画的过程中,背景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起。
教师来回巡视,观看小朋友们画的葡萄,并给不太会画的小朋友一些指导。
(三)葡萄展览
(背景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起)教师:“好啦,小朋友的作品都完成了,那大家互相欣赏一下,看谁画的更漂亮”。(大概二分钟后)“小朋友们,咱们都把画放在桌子上摆好,围着桌子欣赏,看哪位小朋友画的最好。(让小朋友大胆发言,说出他喜欢的作品的原因,老师也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说出老师自己喜欢的作品)”(大概二分钟过后)“蜗牛来啦,快点把葡萄送给她吧(蜗牛由另外一个老师扮演)
结束活动及延伸
教师:“小朋友送给蜗牛的葡萄她很喜欢,她要请我们跳舞,大家一起和蜗牛跳舞吧(蜗牛与黄鹂鸟音乐起)”。(幼儿在欢乐的音乐中尽情舒展自己的身体)。
教师:舞跳完啦,小朋友回家也给爸爸妈妈做出一串美丽的葡萄吧。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经典)07-20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07-20
中班美术教案12-13
中班美术教案05-18
美术中班教案05-27
中班美术的教案12-13
【热】中班美术教案02-18
(优选)中班美术教案07-23
(集合)中班美术教案07-22
中班美术教案(集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