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11-07 04:57:49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班教案模板集锦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小班教案模板集锦5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和准备】

  引导幼儿根据自然材料的外形特征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激发幼儿主动操作、主动探索的欲望;增进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前,要创设桌面情境:小鸟的家,青蛙的家,小乌龟的家,小鸡的家;同时要准备带壳的花生、核桃壳、西瓜籽壳、金橘,实物投影仪,彩笔、牙签、胶水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参观小动物的家。

  如:大树妈妈的臂弯里有一个小小的鸟窝,那儿是鸟妈妈的家;绿绿的荷叶、青青的池塘是青蛙妈妈的家;开满小花的篱笆、彩色的小屋是鸡妈妈的家;美丽的假山下是乌龟的家……

  总结提问:参观了哪个小动物的家?看到了谁?它们的宝宝呢?

  2.找宝宝,送宝宝(一)。打开投影仪(出现制作好的动物宝宝投影)。

  (1)幼儿一一辨认花生小鸟、核桃乌龟、金橘小鸡、瓜子壳蝌蚪。

  (2)幼儿将宝宝们送到它们的妈妈身边。可提醒幼儿跟动物妈妈说句简短的话。

  总结:还有许多宝宝没有回到它们的妈妈身边,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回来。(幼儿回到操作台———动物的家)

  3.找宝宝,送宝宝(二)。

  (1)指导幼儿打扮动物宝宝,如给花生小鸟涂上五彩的羽毛;粘贴好的瓜籽壳添上细细的`尾巴;金橘插上牙签、点上圆圆的眼睛变成小鸡;核桃壳粘贴上橡皮泥,变成乌龟。

  (2)可提醒幼儿帮助各种动物妈妈找宝宝,以练习多种手工技能。

  4.体验跟妈妈在一起真快乐。

  动物宝宝们都回到妈妈身边了吗?宝宝和妈妈在一起一定最开心,我们再到它们家瞧一瞧!小乌龟的家:学小乌龟在它们的妈妈身边爬一爬;青蛙妈妈的家:做青蛙妈妈的宝宝真开心!我们也变成小蝌蚪游给青蛙妈妈看一看;鸟妈妈的家:轻轻哼一曲摇篮曲,让鸟宝宝甜甜地睡在妈妈身边……为增强情绪感染力,可在幼儿制作过程中轻轻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

  【活动延伸】

  可在“自然角”摆放多种干果、水果,供幼儿自由造型。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喜欢探索的良好习惯。

  2、尝试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真水果,苹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

  猴子的手偶

  大袋子

  活动过程:

  环节1:学习儿歌《水果歌》

  教师出示装图片的盒子,请幼儿摸出图片,能说出图片上水果的颜色。

  教师将图片贴在展示板上,边贴边教幼儿说儿歌。

  将所有图片贴完,教师带幼儿说儿歌2—3遍,并请幼儿上前边点图边说儿歌。

  环节2:探索活动《真假水果》

  教师拿出猴子的手偶,说,“你们好,我是猴子”。

  教师说:“哎呀,我现在肚子好饿啊,你们给我点吃的吧?好不好,你们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

  教师可让幼儿假装喂猴子吃点东西。幼儿喂完了,猴子还不饱。

  教室带着猴子假装找东西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果的大袋子,这是猴妈妈留给它的。

  猴子打开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进去。教师问幼儿,这是为什么?

  原来猴妈妈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着急了。

  老师布置任务,请小朋友帮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个幼儿3—4个幼儿,由一位老师负责,幼儿探索真假水果的'区别。指导老师的指导:不能直接告诉幼儿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可引导幼儿通过手,鼻子,眼睛等多种感官去发现。

  幼儿分享成果。教师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请每组的一些幼儿说说她们如何辨别水果的真假。教师用刀切开幼儿找出的真水果。

  环节3:区域活动

  美工区:给水果描虚线和涂色。

  角色区:在角色区玩水果模型和头饰等。

  活动反思:

  幼儿是独立的、发展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儿童只有在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调动他们积极的思维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尽可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沿着花心的形状一圈一圈不断扩大的方式表现花儿越开越大。

  2、感受秋天来了,花儿都开放了,乐意进一步去发现花儿的美。

  【活动准备】

  圆形、半圆形的花心、黄色或者淡蓝色背景的画纸(贴好一颗花心)、棉签、各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集中注意力,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秋天里什么东西最美丽?

  总结:有美丽的小花小草,有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也很开心对不对?(秋游)

  师:老师最喜欢秋天的花,你们喜欢吗?(观看泡ppt)还带来了一束美丽的花(出示范画),你们看看,漂亮吗?

  师:这些花都是什么形状?颜色一样吗?

  总结:小花有不一样的颜色和不一样的形状。

  指导语:大不大?一层又一层?原来花园里的小花都开了!漂亮的花可以送给谁?

  总结:原来漂亮的花可以送给我们喜欢的人。

  二、故事情景化演示。(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演绎具有挑战性的绘画方法。)

  1、师:太阳公公看见了,对小花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帮你吧!”太阳公公发出暖洋洋的光照着小花,小花儿吸收着阳光,伸伸懒腰,呀!它长大一些了。(老师在花籽外画一圈)。

  2、师:呼呼呼,秋风姐姐看到了,呼呼呼,轻轻地吹,小花抖了抖了身体,真的又长大了一圈。(老师再加大一圈)。

  3、师:你听,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雨点落在小花身上,小花喝着雨水,挺直了胸膛,越长越大了。(老师再加大一圈)。

  4、师:小朋友也来帮帮忙好不好?教师边画边说,小花小花快长大吧。

  5、师:是谁呀(花茎和叶子)?他们的帮忙,小花就能喝到很多的水和吸收很多的营养。花园里的其他小花看见了也想长大,小朋友帮忙参与。

  6、师:小花园里的花朵在我们的帮助下,都越开越大,而且变得五颜六色。诶,那我们也可以给他们浇浇水,这样小花长得更漂亮了。

  7、师:喝完水小花长得更大、更漂亮。呀,美丽的小花要变魔术啦,卷一卷、贴一贴,系上美丽的蝴蝶结,变成一束美丽的。送给客人老师,祝老师和花一样越长越漂亮。

  三、幼儿操作。

  1、一边操作,教师适当的指导。

  2、操作完后送给喜欢的客人老师,并说祝福的话。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家长感觉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以亲子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家庭与班级的沟通,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二、参加人员

  小托班所有教师、全体幼儿及家长朋友。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4日 上午:8:00--10:30

  四、活动场地

  各班活动室

  五、活动具体安排

  (一)晨间活动、早操

  (二)教学活动观摩---科学活动:有趣的盒子

  (三)亲子游园活动

  (四)圣诞老爷爷送惊喜

  亲子游园具体活动安排:

  1.亲子游戏:拔羊毛游戏场地:小二班活动室内

  负责教师:吴丹材料准备:30个夹子游戏规则:6对亲子,每个家长背上夹上5只夹子,在比赛口令发出后,抱起孩子去拔别家的羊毛,比赛口令一结束,游戏结束。获得总数最多的获胜(自家羊毛和拔来的羊毛相加)

  2.亲子游戏:小鸡出壳游戏场地:小一班活动室外空地

  负责教师:徐立琴材料准备:报纸若干游戏规则:每对亲子两张报纸,家长和孩子听到"预备--开始"拿起报纸,(中间撕破一个洞的),然后将报纸穿过孩子的头、肩、躯干和脚,再跨出报纸,一只小鸡就算孵成了。

  3.亲子游戏:贴五官游戏场地:小三班活动室外东空地

  负责教师:赵丹材料准备:眼罩3个、娃娃轮廓图、五官游戏规则:家长背起孩子,带上眼罩,孩子根据自己的感官给娃娃贴上五官,看看哪个孩子能贴正确。

  4.亲子游戏:小猫钓鱼游戏场地:托班活动室

  负责教师:巴燕君材料准备:各种各样的小鱼、6根钓鱼竿、小椅子若干、6只篮子游戏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幼儿选取钓鱼竿,站在圈外进行钓鱼,家长帮忙拿篮子,将钓上来的小鱼放进篮子,最后数数,谁掉得多。(2分钟)

  5.亲子游戏:巧掷海洋球游戏场地:小二班活动室外空地

  负责教师:沈富琴材料准备:倒背衣五件、海洋球50颗、篮子五个游戏规则:家长站在蓝线前,穿好倒背衣,做接球状,孩子站在对面(红线前),把篮子里的10颗海洋球投进倒背衣中,比比哪个孩子投的又快又准。

  6.亲子游戏:揪尾巴游戏场地:小三班活动室外西空地

  负责教师:王新燕材料准备:尾巴5条游戏规则:5对亲子,家长将尾巴的三分之一塞进孩子的`裤腰里,剩下的部分露在外面当作"尾巴"。家长背起孩子,当喊"开始"后,大家相互揪尾巴,看谁揪得多。

  7.亲子游戏:我给妈妈穿鞋子游戏场地:小三班活动室内

  负责教师:朱红燕材料准备:大篮筐二个,鞋子2双游戏规则:家长把自己的鞋子脱掉放进篮子里,请孩子从许多鞋子中找到自己家长的鞋子,并给家长穿好。

  8.亲子游戏:大脚小脚游戏场地:托班活动室外空地

  负责教师:汪媛霞材料准备:篮子3个、小娃娃毛绒玩具3个、大脚板3块游戏规则:孩子小脚踩在家长的大脚上,教师一声令下,从起点走到另一边,孩子抱起篮子里的小娃娃,原路返回,比比谁最快?

  六、后期工作

  1.制作好游戏卡。(每个家长一张游戏卡,玩好一种游戏,敲一下印章,印章敲满,算全部完成。

  2.圣诞老爷爷衣服及安排好扮演圣诞老人的老师。

  3.准备好游戏所需材料及印章及圣诞礼物。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明亮的眼睛》是省教材小班上册主题六《我自己》中的一个教育内容。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植物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事和物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对自己的五官也很感兴趣,也有所熟悉,但由于他们年龄小,在玩耍中,因缺乏生活经验,容易受到伤害,不知如何去保护好自己的五官。现在的孩子到了小学里戴上眼镜的就很多给生活、学习带来了不便,有必要让他们了解有关眼睛的知识及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知识和保护视力的一些方法。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萌发保护眼睛的意识

  2、 引导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3、 了解眼睛的外观结构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眼睛的功能,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难点:

  让幼儿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爱护自己的眼睛。

  活动准备:

  万花同、望远镜、图书、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教师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请幼儿猜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通过猜谜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的内容)。

  2、请幼儿相互观察小朋友的眼睛,引导幼儿认识一下眼睛的外观结构

  (1)眼睑:它分上眼睑和下眼睑,找一找我们的眼睑再哪里?摸一摸我们的眼睑还会眨呢,我们平时说的眼皮就是眼睑。

  (2)眼睫毛:眼睑上长着一些小细毛,有的黑黑的、长长的,有的短一些,你可以摸一摸自己的眼睫毛在哪里。

  (3)眼球:眼睛里还有什么呢?在里面还有一个眼球,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眼球是什么形状的,并请小朋友转一转自己的眼球,,让幼儿知道我们只有两只眼睛,一只左眼一只右眼,眼球会转。(这个环节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了眼睛的外观结构。孩子们很直观地观察同伴的眼睛,参与积极性很高,有观察开始,引导幼儿关注自身,内容贴近生活,让幼儿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解眼睛的简单结构,教师的指导也及时有效)。

《【必备】小班教案模板集锦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经典)07-25

(精选)小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小班教案07-28

(精选)小班教案08-24

(经典)小班教案08-08

(经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精选)09-23

小班教案03-19

【必备】小班教案模板集锦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小班教案模板集锦5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和准备】

  引导幼儿根据自然材料的外形特征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激发幼儿主动操作、主动探索的欲望;增进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前,要创设桌面情境:小鸟的家,青蛙的家,小乌龟的家,小鸡的家;同时要准备带壳的花生、核桃壳、西瓜籽壳、金橘,实物投影仪,彩笔、牙签、胶水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参观小动物的家。

  如:大树妈妈的臂弯里有一个小小的鸟窝,那儿是鸟妈妈的家;绿绿的荷叶、青青的池塘是青蛙妈妈的家;开满小花的篱笆、彩色的小屋是鸡妈妈的家;美丽的假山下是乌龟的家……

  总结提问:参观了哪个小动物的家?看到了谁?它们的宝宝呢?

  2.找宝宝,送宝宝(一)。打开投影仪(出现制作好的动物宝宝投影)。

  (1)幼儿一一辨认花生小鸟、核桃乌龟、金橘小鸡、瓜子壳蝌蚪。

  (2)幼儿将宝宝们送到它们的妈妈身边。可提醒幼儿跟动物妈妈说句简短的话。

  总结:还有许多宝宝没有回到它们的妈妈身边,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回来。(幼儿回到操作台———动物的家)

  3.找宝宝,送宝宝(二)。

  (1)指导幼儿打扮动物宝宝,如给花生小鸟涂上五彩的羽毛;粘贴好的瓜籽壳添上细细的`尾巴;金橘插上牙签、点上圆圆的眼睛变成小鸡;核桃壳粘贴上橡皮泥,变成乌龟。

  (2)可提醒幼儿帮助各种动物妈妈找宝宝,以练习多种手工技能。

  4.体验跟妈妈在一起真快乐。

  动物宝宝们都回到妈妈身边了吗?宝宝和妈妈在一起一定最开心,我们再到它们家瞧一瞧!小乌龟的家:学小乌龟在它们的妈妈身边爬一爬;青蛙妈妈的家:做青蛙妈妈的宝宝真开心!我们也变成小蝌蚪游给青蛙妈妈看一看;鸟妈妈的家:轻轻哼一曲摇篮曲,让鸟宝宝甜甜地睡在妈妈身边……为增强情绪感染力,可在幼儿制作过程中轻轻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

  【活动延伸】

  可在“自然角”摆放多种干果、水果,供幼儿自由造型。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喜欢探索的良好习惯。

  2、尝试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真水果,苹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

  猴子的手偶

  大袋子

  活动过程:

  环节1:学习儿歌《水果歌》

  教师出示装图片的盒子,请幼儿摸出图片,能说出图片上水果的颜色。

  教师将图片贴在展示板上,边贴边教幼儿说儿歌。

  将所有图片贴完,教师带幼儿说儿歌2—3遍,并请幼儿上前边点图边说儿歌。

  环节2:探索活动《真假水果》

  教师拿出猴子的手偶,说,“你们好,我是猴子”。

  教师说:“哎呀,我现在肚子好饿啊,你们给我点吃的吧?好不好,你们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

  教师可让幼儿假装喂猴子吃点东西。幼儿喂完了,猴子还不饱。

  教室带着猴子假装找东西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果的大袋子,这是猴妈妈留给它的。

  猴子打开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进去。教师问幼儿,这是为什么?

  原来猴妈妈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着急了。

  老师布置任务,请小朋友帮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个幼儿3—4个幼儿,由一位老师负责,幼儿探索真假水果的'区别。指导老师的指导:不能直接告诉幼儿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可引导幼儿通过手,鼻子,眼睛等多种感官去发现。

  幼儿分享成果。教师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请每组的一些幼儿说说她们如何辨别水果的真假。教师用刀切开幼儿找出的真水果。

  环节3:区域活动

  美工区:给水果描虚线和涂色。

  角色区:在角色区玩水果模型和头饰等。

  活动反思:

  幼儿是独立的、发展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儿童只有在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调动他们积极的思维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尽可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沿着花心的形状一圈一圈不断扩大的方式表现花儿越开越大。

  2、感受秋天来了,花儿都开放了,乐意进一步去发现花儿的美。

  【活动准备】

  圆形、半圆形的花心、黄色或者淡蓝色背景的画纸(贴好一颗花心)、棉签、各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集中注意力,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秋天里什么东西最美丽?

  总结:有美丽的小花小草,有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也很开心对不对?(秋游)

  师:老师最喜欢秋天的花,你们喜欢吗?(观看泡ppt)还带来了一束美丽的花(出示范画),你们看看,漂亮吗?

  师:这些花都是什么形状?颜色一样吗?

  总结:小花有不一样的颜色和不一样的形状。

  指导语:大不大?一层又一层?原来花园里的小花都开了!漂亮的花可以送给谁?

  总结:原来漂亮的花可以送给我们喜欢的人。

  二、故事情景化演示。(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演绎具有挑战性的绘画方法。)

  1、师:太阳公公看见了,对小花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帮你吧!”太阳公公发出暖洋洋的光照着小花,小花儿吸收着阳光,伸伸懒腰,呀!它长大一些了。(老师在花籽外画一圈)。

  2、师:呼呼呼,秋风姐姐看到了,呼呼呼,轻轻地吹,小花抖了抖了身体,真的又长大了一圈。(老师再加大一圈)。

  3、师:你听,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雨点落在小花身上,小花喝着雨水,挺直了胸膛,越长越大了。(老师再加大一圈)。

  4、师:小朋友也来帮帮忙好不好?教师边画边说,小花小花快长大吧。

  5、师:是谁呀(花茎和叶子)?他们的帮忙,小花就能喝到很多的水和吸收很多的营养。花园里的其他小花看见了也想长大,小朋友帮忙参与。

  6、师:小花园里的花朵在我们的帮助下,都越开越大,而且变得五颜六色。诶,那我们也可以给他们浇浇水,这样小花长得更漂亮了。

  7、师:喝完水小花长得更大、更漂亮。呀,美丽的小花要变魔术啦,卷一卷、贴一贴,系上美丽的蝴蝶结,变成一束美丽的。送给客人老师,祝老师和花一样越长越漂亮。

  三、幼儿操作。

  1、一边操作,教师适当的指导。

  2、操作完后送给喜欢的客人老师,并说祝福的话。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家长感觉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以亲子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家庭与班级的沟通,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二、参加人员

  小托班所有教师、全体幼儿及家长朋友。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4日 上午:8:00--10:30

  四、活动场地

  各班活动室

  五、活动具体安排

  (一)晨间活动、早操

  (二)教学活动观摩---科学活动:有趣的盒子

  (三)亲子游园活动

  (四)圣诞老爷爷送惊喜

  亲子游园具体活动安排:

  1.亲子游戏:拔羊毛游戏场地:小二班活动室内

  负责教师:吴丹材料准备:30个夹子游戏规则:6对亲子,每个家长背上夹上5只夹子,在比赛口令发出后,抱起孩子去拔别家的羊毛,比赛口令一结束,游戏结束。获得总数最多的获胜(自家羊毛和拔来的羊毛相加)

  2.亲子游戏:小鸡出壳游戏场地:小一班活动室外空地

  负责教师:徐立琴材料准备:报纸若干游戏规则:每对亲子两张报纸,家长和孩子听到"预备--开始"拿起报纸,(中间撕破一个洞的),然后将报纸穿过孩子的头、肩、躯干和脚,再跨出报纸,一只小鸡就算孵成了。

  3.亲子游戏:贴五官游戏场地:小三班活动室外东空地

  负责教师:赵丹材料准备:眼罩3个、娃娃轮廓图、五官游戏规则:家长背起孩子,带上眼罩,孩子根据自己的感官给娃娃贴上五官,看看哪个孩子能贴正确。

  4.亲子游戏:小猫钓鱼游戏场地:托班活动室

  负责教师:巴燕君材料准备:各种各样的小鱼、6根钓鱼竿、小椅子若干、6只篮子游戏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幼儿选取钓鱼竿,站在圈外进行钓鱼,家长帮忙拿篮子,将钓上来的小鱼放进篮子,最后数数,谁掉得多。(2分钟)

  5.亲子游戏:巧掷海洋球游戏场地:小二班活动室外空地

  负责教师:沈富琴材料准备:倒背衣五件、海洋球50颗、篮子五个游戏规则:家长站在蓝线前,穿好倒背衣,做接球状,孩子站在对面(红线前),把篮子里的10颗海洋球投进倒背衣中,比比哪个孩子投的又快又准。

  6.亲子游戏:揪尾巴游戏场地:小三班活动室外西空地

  负责教师:王新燕材料准备:尾巴5条游戏规则:5对亲子,家长将尾巴的三分之一塞进孩子的`裤腰里,剩下的部分露在外面当作"尾巴"。家长背起孩子,当喊"开始"后,大家相互揪尾巴,看谁揪得多。

  7.亲子游戏:我给妈妈穿鞋子游戏场地:小三班活动室内

  负责教师:朱红燕材料准备:大篮筐二个,鞋子2双游戏规则:家长把自己的鞋子脱掉放进篮子里,请孩子从许多鞋子中找到自己家长的鞋子,并给家长穿好。

  8.亲子游戏:大脚小脚游戏场地:托班活动室外空地

  负责教师:汪媛霞材料准备:篮子3个、小娃娃毛绒玩具3个、大脚板3块游戏规则:孩子小脚踩在家长的大脚上,教师一声令下,从起点走到另一边,孩子抱起篮子里的小娃娃,原路返回,比比谁最快?

  六、后期工作

  1.制作好游戏卡。(每个家长一张游戏卡,玩好一种游戏,敲一下印章,印章敲满,算全部完成。

  2.圣诞老爷爷衣服及安排好扮演圣诞老人的老师。

  3.准备好游戏所需材料及印章及圣诞礼物。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明亮的眼睛》是省教材小班上册主题六《我自己》中的一个教育内容。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植物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事和物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对自己的五官也很感兴趣,也有所熟悉,但由于他们年龄小,在玩耍中,因缺乏生活经验,容易受到伤害,不知如何去保护好自己的五官。现在的孩子到了小学里戴上眼镜的就很多给生活、学习带来了不便,有必要让他们了解有关眼睛的知识及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知识和保护视力的一些方法。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萌发保护眼睛的意识

  2、 引导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3、 了解眼睛的外观结构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眼睛的功能,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难点:

  让幼儿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爱护自己的眼睛。

  活动准备:

  万花同、望远镜、图书、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教师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请幼儿猜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通过猜谜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的内容)。

  2、请幼儿相互观察小朋友的眼睛,引导幼儿认识一下眼睛的外观结构

  (1)眼睑:它分上眼睑和下眼睑,找一找我们的眼睑再哪里?摸一摸我们的眼睑还会眨呢,我们平时说的眼皮就是眼睑。

  (2)眼睫毛:眼睑上长着一些小细毛,有的黑黑的、长长的,有的短一些,你可以摸一摸自己的眼睫毛在哪里。

  (3)眼球:眼睛里还有什么呢?在里面还有一个眼球,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眼球是什么形状的,并请小朋友转一转自己的眼球,,让幼儿知道我们只有两只眼睛,一只左眼一只右眼,眼球会转。(这个环节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了眼睛的外观结构。孩子们很直观地观察同伴的眼睛,参与积极性很高,有观察开始,引导幼儿关注自身,内容贴近生活,让幼儿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解眼睛的简单结构,教师的指导也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