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中班美术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2、能用圆形的纸做成鱼的外形,并用树叶装饰出鱼身上的花纹,添画出鱼的眼睛。
3、体验用树叶装饰小鱼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鱼”范例,圆形纸若干,蜡笔、浆糊、剪刀。
2、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副。
3、水族馆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鱼宝宝,我们来看看这条鱼身上有些什么呀?”
2、教师:“这条鱼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呢? 鱼的尾巴是是什么形状?”
3、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观察范例,推想制作方法。
1、教师出示范画,提问:这条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圆形的纸)
2、这条鱼是怎么做成的呀? 哪个小朋友来说说。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原来呀,这条小鱼是老师用圆形的纸完成的,先在纸的一边剪下一个小三角形,然后把剪下来的小三角形当做是鱼的尾巴贴在纸的另一边,这样一条小鱼的身体就完成了。再用树叶装饰出鱼鳞,就完成了。
三、示范讲解:
1、教师示范:先用剪刀,在圆形的纸的一边剪下一个三角形。那剪下的一片怎么办?用浆糊把它贴在纸的后面。
2、教师:“老师的'小鱼完成了,那这条鱼还缺了什么呀?”
3、出示用树叶装饰的小鱼,引导幼儿观察鱼身上的“鱼鳞”。
(1)教师:“这条鱼宝宝有点孤单,你们愿不愿意来帮帮它,帮它找些好朋友,让它快乐起来呀?”
四、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音乐)
教师:“你们可一定要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哦,完成后我们一起把小鱼儿送回美丽的海底世界去吧!”
五、欣赏、交流
1、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鱼贴在海底背景图上。
2、师幼集中欣赏、交流。
师:“我们也变出一个水族馆了。”“你最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看看哪条鱼的花纹很特别?”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用树叶装饰出了美丽的小鱼,小朋友回去以后也可以尝试用别的材料制作小鱼。”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看图示折纸的能力,引导幼儿学会对角折,向外反折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耐心认真工作的态度。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给作品涂上颜色。
【活动准备】
1、正方形的纸每人一张。
2、已做好的“鸭子潜艇”一个。
3、幼儿用书图画“鸭子潜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鸭子吧,潜艇谁见过?昨天我折了一只“鸭子潜艇”,你们想知道他是什么样子的吗?
二、引导观察“鸭子潜艇”的制作方法。
出示已折好的“鸭子潜艇”,将它拆开给幼儿看,知道他只是一张纸折起来(引导幼儿看图示画面)
教师将拆开的“鸭子潜艇”一步一步的折好,边折边讲解折法,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三、交代要求,幼儿看图操作,教师指导。
1、要求认真看图,按图示折纸,不会的可以问老师,重点在于向外反折。
2、要求折纸时,每一个角都要对齐了,每一条辙都要抹平。
四、根据自己的`想法,请幼儿给“鸭子潜艇”图上颜色。
五、评价作品。
将作品全部展示,请幼儿评选出这的平整,色彩鲜亮的作品,同时表扬认真作业努力克服困难的幼儿。
六、活动结束。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分析:
天期渐凉,各种各样的丝巾飘荡在大街小巷.,五颜六色,花纹各异,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实物入手,重点欣赏丝巾的图案和色彩变化,感受美,体验美.难点是尝试印染丝巾.
活动目标:
1. 欣赏丝巾,能从印染的图案和色彩变化中感受美,逐步养成关注美的事物的习惯。
2. 初步了解印染的方法和特征,进一步养成对欣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备各色印染丝巾。
2. 操作材料“印染丝巾”。
3. 宣纸.水性颜色.毛笔.展板(泡沫板)。
4. 录音机和轻快的音乐,如“绸带舞曲”。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欣赏印染丝巾。
请幼儿拿出自备的印染丝巾,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色彩和图案。
2. 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欣赏(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印染丝巾 ”)
引导幼儿欣赏丝巾的图案:有的是一朵朵盛开的花,有的是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的是抽象的几何图形…….看丝巾的颜色也会渐渐地变化:有的是红色渐渐地变成淡黄色,有的`是兰色渐渐变成绿色又渐渐变成黄色……这些渐变的色彩,使丝巾显得很鲜艳也很柔和
3. 引导幼儿观察印染丝巾的制作过程。
教师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些色彩柔和的丝巾是怎样印染出来的吗?现在,我们用宣纸代替丝巾来印染。先将宣纸折叠起来,(教师可与幼儿商量,启发幼儿发挥创造性,想出多种折法,教师从中选出角对角、一正一反等折发作师范。)教师再用毛笔蘸上颜料点或涂画在折叠后的宣纸上,颜色也可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在点第二种颜色时,让幼儿观察欣赏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浸透,渐渐变化。颜料稍干一会儿之后,教师打开宣纸,固定在泡沫板上,让幼儿欣赏染纸的整体效果。
小结: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丝巾就是印染丝巾。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花布、裙子等。只要我们小朋友平时注意观察、欣赏,就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
4.用印染丝巾装扮自己。
教师:你们的印染丝巾真漂亮,你们想不想用丝巾把自己装扮起来,开革化装舞会?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丝巾装扮自己。如系在腰间当裙子,披在臂膀上当飞翼,顶在头上当面纱、、、、、、
放音乐“绸带舞曲”,幼儿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自由地跳舞。
活动延伸
1. 教师可在美工角提供宣纸和颜料,辅助幼儿自己操作,初步学习印染的方法。
2. 结合日常生活,可引导幼儿欣赏一些印染的花布、裙子等。.由[]为您整理,感谢.作者。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家的喜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幼儿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3.通过折房子让幼儿知道房子的结构,有屋顶、墙面、门、窗。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用正方形的纸折房子。
活动难点:
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胶棒每人一支(26张),水彩笔、油画棒若干支,装笔小筐六个。
2.折好的房子一个,二幅完整的折、贴、添加景物的画,(一块黑板,一块布、六块磁铁,课前将范画贴好}
3.诚邀:亲爱的30班家长们,为了让您更多的了解万婴教育的理念,快乐教育,快乐人生;为了让您更全面的理解《指南》在幼儿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导;为了响应万婴教育机构园长观摩教学活动开放日;路园长将在4月17日(星期四)上午8:50分在多功能厅,为我们33班幼儿进行大班语言故事《小桃仁》的教学活动,欢迎您的光临,期待您与孩子同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用神秘的表情和语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今天园长妈妈用纸折了一个礼物要送给我们30班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请小朋友看看这像什么?(老师出示折好的一间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个房子就是园长妈妈的家,好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折一个小房子,当作自己的家呢?
3.瞧,这是园长妈妈的家,漂亮吗?(出示范画给幼儿欣赏折、贴、画自己的家)。园长妈妈画了些什么呢?(幼儿边看边说)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画出来呢?
4.现在我先来教小朋友折一个房子,变成自己的家好吗?等一会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画上美丽的风景好吗?
二、讲解示范:
1. 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教师讲解示范,幼儿跟折)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2.我们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胶棒涂抹,贴在纸上,然后再请小朋友添画自己家小区的风景,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各种风景和物体。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
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谁的家最漂亮,并请几名幼儿上前给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久违了,美术教学活动!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不荒废技艺和专业。然而,在我20年后又重拾生疏已久的美术教学活动,让我有一种担忧和压力,又有一种期待和挑战。担忧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常规养成是否好,压力却是,我的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期待的是,又能和孩子们一道折折、画画,体验、享受、欣赏孩子们的教学成果了,说到挑战,却是对我教育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检验。我喜欢这样的挑战,因为,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挑战中完善自我的`。
其实这节美术教学活动,是应30班朱老师的要求而上的,我是硬着头皮接受了朱老师的钦点。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孩子们是那么的配合,家长是那么的给力,老师是那么的认真,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下来,幼儿掌握了折房子的要领,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及自己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老师们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准备、组织、设计、示范、演示、讲解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认识。整个教学活动非常流畅,完成了教学目标。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
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
难点: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
教学准备:
视频影象。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导入 。
1、播放录像,学生观看。展示森林被砍伐以及沙漠化景象,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
(1)刚才录象中播放了一些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教师因势利导,演示沙漠图片。
(2)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植树)
3、揭示课题:植树造林(板书)
4、提问: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月12日)
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来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剪、撕树形。
1、回顾旧知。
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出示旧知课目)以前我们画过各种姿态的树,对树干和树叶有所了解,还用挂历纸撕过风景画,剪贴过村庄。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出示一张挂历纸。提问:
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
三、组拼、粘贴成“树林”。
1、拼摆树木。
(1)出示“树干”、“树叶”示范拼摆成一棵树。
(2)提问:
还可以怎样拼摆?(学生变换组拼方式)
(3)课件展示相同的“树干”、“树叶”,不同的拼摆方式。
(4)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树干、树叶进行拼摆。(两个同学上台拼摆)
(5)小结: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摆方式。
2、树林的组拼。
(1)一棵棵的树拼摆好了,我们就该把它“种”到荒山上,组拼成树林了(出示组拼图1)
提问:你对这幅树林组拼图有什么意见呢?(没有层次、疏密变化)
(2)(出示树林组拼图2)让学生明白组拼树林时要注意有远近层次和疏密变化。
(3)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出示学生组拼情景)提问: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
(4)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 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出示集体作业 纸)
(5)学生作业 ,教师辅导。
四、作业 展评,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蜜蜂采蜜的情境。
2、发展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
3、乐意参与绘画活动,学习蜜蜂勤劳的品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生活中了解过蜜蜂及其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物质准备:绘画范例、小蜜蜂大图多媒体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向幼儿介绍蜜蜂的采蜜过程,使幼儿了解蜜蜂勤劳的品质。
(1)谈话引出小蜜蜂。教师:“小朋友们今天真高兴,老师还有一件更高兴的.事要告诉你们呢。我今天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对了,就是小蜜蜂。”观看课件,请幼儿欣赏。
(2)向幼儿简单介绍蜜蜂的采蜜过程。小蜜蜂非常可爱,整天飞来飞去,忙着采蜜。小蜜蜂找到花朵后,就用自己嘴巴上的小管伸入花蕊中吸取花蜜,采完后马上飞回家把蜂蜜放下,之后又赶紧飞出去寻找花朵。你们说小蜜蜂能干吗?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做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3)幼儿讨论。教师提问:“小蜜蜂这么能干,你们喜欢它吗?”(喜欢)“你想不想有一只能干的小蜜蜂和你一起玩呢?”“可是老师这儿只有一只,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画小蜜蜂吧!”
3、出示范例,示范画法。
(1)出示范例,让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整体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
(2)教师边画边讲解:先画蜜蜂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还有两只触角,再画椭圆形的身体,身体上有花纹,身体下面有四只脚,身体上有一对美丽的翅膀。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添画有关的背景图,如春天美丽的花、草等。
5、欣赏幼儿作品。让幼儿讲自己作品的内容给小朋友听,并把作品布置在展览区,供大家欣赏。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08-04
中班美术教案(经典)07-20
中班美术教案12-13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07-20
美术中班教案08-19
[集合]中班美术教案07-21
【实用】中班美术教案07-21
中班美术教案【合集】07-20
(合集)中班美术教案07-20
中班美术教案[精华]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