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产生背景:
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动手操作,是幼儿最愿意干得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动手操作的恰当运用,将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我班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总愿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夹子,也是孩子们关注的`物体,在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夹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我们身边的夹子千姿百态、各有所用。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动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绚丽的花儿图卡、形象地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来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使整个过程紧紧相扣、环环相连。
目标:
⒈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复习9以内的加减。
⒉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⒊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
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花蕊图卡若干、动物卡人手一份(动物卡上面分别贴有9以内的加减算式),规律图表卡、数字卡一套。
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游戏:花儿变变变。(看算式,算得数,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加减,幼儿按得数在花蕊图卡上夹相同数量的夹子宝宝。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⒈幼儿自由给夹子宝宝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⒉请幼儿按要求给夹子宝宝有规律的排队,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夹子宝宝排序的。
四、幼儿游戏,复习9以内的加减,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本学期根据幼儿园的大的教研活动宗旨,我们大班教研组设定了本学期的活动目标,制定了3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本月进行了第一次的同课异构活动即大班数学活动《撒花片》,那么什么是“同课异构”呢?同课异构”活动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或者某一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班级的不同构思、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它的价值和作用的主要有: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比较来选择更好的授课方式、选择更好的教学素材、促进教师的发展等。
二、活动流程
1、活动前理论学习《浅谈集体教学活动中目标的定位》
2、执教老师教学活动
3、执教老师课后说课、反思
4、大家议课、评课
5、主持人小结
三、同课异构活动实录
(一)授课 : 地点:大一班 人数:24人
李老师的课堂实录:
科学活动:撒花片
活动目的:
1、学习用数字记录撒花片的结果
2、发现多次记录结果的异同,体验将八个花片分成两份,会有不同的答案。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运用互补规律和互换规律。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八个花片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空白记录单、笔。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2页。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7以内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看花片,玩花片
1、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们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 )
2、数一数,盆中有几个花片?
3、幼儿自由玩撒花片。
二、撒花片,记花片
1、刚才在玩撒花片的游戏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困难?
2、提出记录要求。
3、讲解:把八个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轻轻撒在桌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
4、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八个花片,并按要求记录。
三、相互交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记录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2、你的记录单上和黑板上的一样吗?出现了几次?
四、寻找规律。
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上面的数字有没有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运用互补规律和互换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数形系列卡片中圆形个数认知三个数之间的相邻关系,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归纳数学的思维方法。
环境创设:
幼儿每人一份圆形金鱼系列(1-10)和数字卡片(1—10)
重点与难点:
认知三个数之间的相邻关系。
活动过程:
一、数圆
幼儿将练习纸上的圆形金鱼看片撕下,玩数金鱼,边数圆形边把相应的数字卡放在“金鱼”下面。
二、找邻居
每张“金鱼”图片下都有对应的`数字卡,请幼儿分别给“金鱼”和数字找相应的邻居,要求幼儿会说3有2个相邻数,3比2大1.3比4小1.
归纳:请幼儿找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发现除1和10以外,其余各数都有2个相邻数。
三、排卡片
幼儿两人一组玩看片游戏。如一个幼儿出示4个圆形的金鱼卡,另外一个幼儿马上拿出3个圆形的金鱼卡和5个圆形的金鱼卡,并同时排出3、4、5这三张数字卡。说出4的相邻数是3和5,3比4小1,5比4大1.游戏反复进行。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玩“羊肉串”的游戏活动中,练习数物对应。
2.通过送“羊肉串”情节,幼儿进一步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学会比较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棒每人每年10根,每根小棒上分别挂上数字1-10的数字牌。
2.将泡塑纸剪成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小块若干。(羊肉块)
3.布偶小狗、小猫、小羊、小熊、小兔、小猴各一,电话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偶小狗,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狗汪汪的羊肉馆生意可红火了。这不店里的羊肉串都卖光了。“(电话铃响)”瞧!电话铃又响了,小动物们又来订购羊肉串了。小狗的羊肉串来不及做,我们去帮帮它吧,好吗?
二、幼儿制作羊肉串,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提出制作要求
A.每人做成10根羊肉串。
B.每根羊肉串上的肉块数量和数字牌上的数目一样多。
2.教师分层指导
(1)操作水平较低的幼儿引导他们根据小棒上的数字牌串上相应数量的羊肉块,练习数物对应。
(2) 操作水平较高的'幼儿,在他们练习数物对应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练习间隔排列,如:方形、三角形间隔,或根据大小、颜色、间隔排列。
A.幼儿将“羊肉串”按羊肉块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列。
引导幼儿尝试两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按羊肉块数量从少到多排列。
按羊肉块数量从多到少排列。
请个别幼儿幼儿讲讲:你是怎样排列的?
B.情景游戏:送“羊肉串”
师:“羊肉串都做好了,我们现在帮忙将羊肉串送到每只小动物家里去好吗?
1. 小猫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的数量是4,找一找,你有没有小猫订购的羊肉串?
2.个别幼儿送羊肉串。集体送羊肉串。同样的方法让幼儿送羊肉块数量是1、2的羊肉串。
3.小熊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数量比4少1。
4.小兔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数量比4多1。
5.小猴订购的羊肉串有两种,一种是羊肉块数量比7少1,一种是羊肉块数量比7多1。
6.同样方法让幼儿集体送羊肉串,老师检查纠正。
三、结束游戏——小朋友今天帮了小狗汪汪的大忙小狗非常感谢你们,它给我们也送来了一些羊肉块,我们先放在活动区,等游戏的时候我们再玩,好吗?
四、活动延伸——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让幼儿玩“羊肉串”的游戏。(如东县机关幼儿园 沈 辉)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动手脑操作、探索,来发现图片、某些物品的中心点,从而知道某些物品有中心点的原理。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探索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准备:绳子、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一根绳子,请幼儿来找出它的中心点。
2.教师:小朋友想的办法又快又好,准确地找到这段绳子的中心点。
二、幼儿操作、探索寻找圆的中心点
1.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圆形的纸片,请你来找找看圆的中心点在哪?
2.幼儿动手脑进行操作、探索,寻找圆的中心点,用笔点好。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进行个别辅导。
3.请幼儿来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
你是怎样找到中心点的?你的圆的中心点在哪?
4.教师:小朋友操作、探索的方法、结果,并选出最佳的操作方法和最准确的操作结果。
5.请幼儿再试试:学用刚才最佳的方法操作。
三、幼儿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
1.请幼儿动手脑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
2.幼儿动手脑进行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用笔点好。教师巡回指导、检查,进行个别辅导。
3.请幼儿来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
你是怎样找到中心点的?你的正方形的中心点在哪?
4.:边对边、角对角对折,两条线的交叉点就是它的中心点。
四、幼儿探索寻找圆形队列的中心点
1.出示:九个圆片排列成的正方形。
刚才我们是用对折的方法找到的中心点,现在这九个圆片排列成的方形,不能折,那么,它的中心点在哪里呢?
1.请幼儿动脑后讲出中心点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在中间的圆心上,横的中心线与竖的中心线交叉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中心点。
2.出示:八个圆片排列成的长方形。那么,它的中心点在哪里呢?
3.请幼儿动脑后讲出中心点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在两条中心线的交叉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中心点。
五、幼儿操作探索其他物品的中心点
1.那么,你知道我们桌子的中心点在哪儿吗?
2.请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操作,探索、测量出桌子的中心点。
3.让幼儿来介绍与同伴合作的操纵过程和结果。
六、活动延伸:
还有好多东西我们可以去找找它的中心点,请小朋友回家去与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测量,寻找中心点。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4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9-2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9-27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17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