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6-28 17:53:46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集合5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互相帮助。常为一点小事发生纠纷。为了教育孩子,同伴之间应团结互助,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的语言。进行此次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雪孩子可爱、善良、勇敢、乐于助人、舍己救人这一角色,并体验其美好的情感。

  2、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孩子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雪孩子的形象,懂得小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知道雪遇热会融化成水。

  教具准备:故事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冬天到了,下雪了,我们可以玩什么的游戏呢?(根据孩子的回答引出雪孩子)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雪孩子的故事。

  二、初听感知,了解故事内容

  师放故事磁带

  思考:1、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故事中都有谁?

  三、看图理解故事、发展语言

  1、观察画面一、二、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几幅图?

  (2)兔宝宝不愿意一个人在家,谁能表演一下兔宝宝会怎样说怎样做?

  2、观察画面三、四、

  (1)兔妈妈想了什么办法?

  (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图中的雪孩子?

  (3)教师小结:兔宝宝和雪孩子玩了一会,天气真冷,兔宝宝就生起了火,发生了什么事呢?

  3、观察画面五、六、七、

  (1)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们回答)

  (2)雪孩子是怎么做的?

  (3)谁来帮助救火?

  4、观察画面八

  雪孩子哪里去了?

  四、看图复述、整理语言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所有的图片,和老师一起完整地复述故事。

  五、组织讨论、升华主题

  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教师引导:为了救别人而牺牲了自己,这种行为就是舍己为人。师再简介两个舍己为人的案例。

  六、拓展延伸

  听了雪孩子的故事,小朋友都很感动,如果再有其他的`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小节:我们不能像雪孩子那样为了救别人而舍弃自己的生命。但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一定要尽我们所能帮助其他的小朋友。我们要团结互助。

  2、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孩子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雪孩子的形象,懂得小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知...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节

  2、通过讨论,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体验归咎于别人与自我改正两种态度以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准备

  男孩玩偶一个

  过程

  一、导入

  介绍来自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嘟嘟。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那是不是嘟嘟的错呢?

  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不是我的错》的第一部分(嘟嘟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 讲述故事之前先提醒小朋友们仔细听,注意听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话

  提问:

  1、老师询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的时候,嘟嘟是怎么回答的? (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车太慢。)

  2、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 (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门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

  3、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是怎么样了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觉得嘟嘟这样说对吗? (嘟嘟讲得不对,同学们才笑。不对)

  (二)讲述故事《不是我的.错》的第二部分(教师讲述故事“老师弯下腰来”到结尾)

  1、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2、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了什么? (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模仿老师说话

  3、嘟嘟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吗?他是怎么做得?

  (早早就起来,很快地准备好)

  他这样做了以后,有没有再迟到?

  (没有。大家都在操场上玩,还没上课呢)

  4.、小朋友们觉得是谁的错?

  三、引申

  1、提问: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师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 (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着胸,看着老师)

  2、模仿 :分别请两位小朋友作为迟到的嘟嘟和一位不迟到的嘟嘟

  3、提问:以后小朋友们上小学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呢?(与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4.、引导幼儿讨论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是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四、总结

  把故事的大概再复述一遍从而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 不迟到,真好。

  不是我的错

  嘟嘟刚走进教室,老师就问他:“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

  嘟嘟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说:“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自行车太慢了。”

  第二天,嘟嘟又迟到了。他说:“不是我的错,爸爸喊我太晚了。”

  第三天,嘟嘟又迟到了。他说:不是我的错,闹钟的声音太轻了。”

  听了嘟嘟的话,有的同学“嘿嘿”地笑出声来,有的捂着嘴偷偷地笑。

  嘟嘟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师弯下腰来,小声地堆嘟嘟说:“以后,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嘟嘟想,也许应该照着老师的话试一试。

  这一天早上,嘟嘟早早地就起来,很快地转杯好。他和妈妈来到学校,同学们还在操场上玩呢。

  嘟嘟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教师,他看见老师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嘟嘟高高兴兴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他和同学们一样,抬起头,挺着胸,看着老师。他心理想:不迟到,真好。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愉快的参与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2、能和同伴协调、友好地共同游戏。

  3、进一步提高串接儿歌及仿编儿歌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馒头7个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境。

  (1)活动开始时,教师边堆馒头,边念儿歌《对馒头》,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2)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教师堆馒头,幼儿边念儿歌边想象堆馒头的动作。

  二、交代游戏规则。

  (1) 幼儿讨论定出游戏规则。

  (2) 教师根据幼儿讨论的结果,定出以下游戏规则:

  a、幼儿必须轮流边串接儿歌,边伸出右手做四指握拳,拇指向上的动作。

  B、儿歌念完后,手在最上面的幼儿为胜利者,下次游戏活动由他领先开始。

  C、注意倾听前面幼儿念的儿歌,不能随便重复,乱改儿歌的结构。

  三、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1) 几位幼儿上来共同玩"堆馒头"的游戏,熟悉、了解游戏的规则。

  (2) 幼儿两两相对学习玩"堆馒头"的游戏,

  (3) 仿编儿歌。

  除了堆馒头外,还可以堆什么?(苹果、橘子、包子、玉米…….)

  (4) 幼儿到户外,以小组为单位围成一圈开展游戏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同伴讲话,并能迅速、正确地对话,提高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2.学会用三个字的词语形容和描述一件事物。

  3.明确并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明确游戏规则,会愉快合作玩游戏。

  活动难点:学会用“某,某,XXX”规律性语言描述一件事物的形状、颜色等性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儿歌《金锁银锁》;认识锁和钥匙。 物质准备:自制的神秘箱子、苹果锁、星星锁、小兔锁(各配有两把钥匙);自制两把大钥匙;歌曲《甩葱歌》。

  活动过程:

  1.以“神秘魔箱”形式示范表演游戏,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苹果锁,示范“神秘咒语”。

  师:老师这个魔箱里有一些神奇的锁,如果我们想要把锁打开,必须对着魔法钥匙说一句神秘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样的咒语呢?我们用儿歌把锁请出来吧。

  (一边念儿歌一边出示一把苹果锁和两把钥匙。)

  师:这是什么锁?(用手势提示幼儿回答)(幼儿答:这是苹果锁。)

  师:请听清楚神秘咒语:苹果,苹果,红彤彤。(语速慢) (拿出一把钥匙咔嚓一声将锁打开)

  接着再插入另一把钥匙说:苹果,苹果,香又甜。(咔嚓又

  打开了苹果锁。)

  (教师边读儿歌边操作: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

  师:哇!成功啦!看来老师的咒语念对了。

  (2)出示星星锁、小白兔锁,再次引导幼儿理解“神秘咒语”的语言规律。

  师: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神奇锁。请拍手念儿歌把它请出来吧。

  师:“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这是什么锁?(请用完整话回答:这是星星锁。)

  师:星星,星星,亮晶晶。(拿出一把钥匙咔嚓一声将锁打开)

  师:这里还有一把钥匙,请记住咒语要说两次星星,然后用三个字来夸夸它。谁来试试说出它的神秘咒语呢?

  (师:哇!星星锁打开了,你的咒语灵验啦。/师:哎呀,锁打不开,谁来帮帮他:星星,星星,XXX)

  师:魔箱里还有什么神秘锁呢?我们一起拍手念出儿歌把它请出来吧。(幼儿念儿歌。)

  师:这是什么锁?(幼儿答:这是小白兔锁。)

  师:谁来说出这两把钥匙的神秘咒语呢?

  师:你的咒语灵验啦。/哎呀,打不开啊,谁来帮帮他。 (小白兔,小白兔,蹦蹦跳;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

  2.“开锁”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游戏玩法。

  (1)幼儿扮演锁,教师扮演钥匙。

  师:没有神奇锁了,你们来当锁吧。老师来当魔法钥匙,你们来当神奇的锁,看看老师能不能打开你们的锁。那你们想当什

  么锁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锁的名称。)

  师: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示锁起来了?可以这样锁,有没有不一样的。(两手握紧;两手交叉胸前等)

  师:锁打开可以是什么动作?(开花;两手向上打开等) 师:要边拍手边念儿歌,念到“咔擦咔擦把它锁”,你们的锁就要锁起来了。游戏开始咯,请拍手念儿歌吧。

  (请幼儿站到台上,与教师面对面站。)

  师:这是什么锁?幼儿:这是XX锁。师:XX,XX,XXX 师:这是什么锁?幼儿:这是XX

  锁。师:哎呀,我想不出这把锁的神秘咒语,谁来帮帮我。(请幼儿说出两句咒语。)

  (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老师快点来开锁。)

  (师用左右手分别拿着两把大钥匙。)

  (2)教师扮演锁,幼儿扮演钥匙。

  师:当锁真有意思呀,老师也想当当神奇的锁,让你们来当魔法钥匙。

  (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

  (幼儿:这是什么锁?师:这是XX锁。幼儿:XX,XX,XXX) 师:哇!锁打开啦,看来你的咒语灵验了。/师:哎呦,你没能打开我的.锁,谁来帮他说出正确的咒语。

  (小花、西瓜、香蕉、太阳等)

  4.教师与一组幼儿玩游戏,边讲解边示范游戏,提出游戏规则。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做《金锁银锁》。这个游戏的玩法可难了,老师要先和一组小朋友来玩,其他小朋友可要听清楚游戏规则,否则你就不懂得怎么玩了。老师

  已经把你们按照座位分为了四组:1、2、3、4。哪一组坐得最神奇,我请他们上来和老师玩游戏咯。

  (先听清楚游戏规则:请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作神奇的锁,手拉手的两位小朋友要想好你们两是什么锁。我和邓老师扮演钥匙,一个站圆圈里,一个站在圆圈外,和所有小朋友一起边念儿歌边用手做开锁的动作。如果两把钥匙成功开锁,就可以扮演锁,如果失败了就要被冰冻5秒钟。游戏开始咯。)

  5.幼儿分组开展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看清楚《金锁银锁》这个游戏怎么玩了吗?现在请四组小朋友自己先商量好你们组哪两位小朋友先当钥匙哦。还要大声的一起念儿歌。找个舒服的位置开始玩游戏吧。

  6.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你们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来玩这个游戏。记住还是要遵守游戏规则哦。

  7.放松活动,分享游戏中的乐趣。

  师:请暂停游戏,小朋友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们玩得开心吗?(不开心为什么呢?)你们觉得什么锁最特别?什么锁最难开?它的咒语怎样讲会更灵验?我们可以在区域游戏中继续玩《金锁银锁》这个游戏!好了,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放松一下吧。

  (在音乐《甩葱歌》中离开。)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设计思路:

  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园的今天,幼儿也需要有一个温馨、和谐、环保的环境和美丽的家园。于是我在“家·我的故事·美丽的家园”主题活动中,选用了获得陈伯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的:《青蛙卖泥塘》这一故事题材,作为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青蛙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能大胆地从各个角度设想,并阐述自己的想法。

  2、能理解并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背景效果图,山脚下一块空地,一个烂泥塘,一只青蛙,一块卖泥塘的招牌)、图书若干本、板报。

  2、活动前介绍过故事的主要线索,并请幼儿思考你觉得青蛙这个想法好不好,有谁会来买泥塘呢;为什么;青蛙的泥塘有没有卖掉,青蛙最终的新家在哪儿。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师:前几天陈老师讲过有一只青蛙住在烂泥塘里,觉得不怎么样,想把它卖掉,搬到城里去住,还请你们思考了四个问题。(幼儿回忆。)

  师:你们都进行了思考,有的把自己的想法画成了有趣的画,有的收集了相关的材料,还有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展开了讨论。接下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听听谁的想法最有趣。(幼儿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

  师:(在屏幕上投射电脑制作的幻灯片:烂泥塘、青蛙等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幼:一只青蛙。/一个水坑。)

  师:对了,一只青蛙和一个烂泥塘,这就是青蛙的家。(幼儿看着图片窃窃私语:青蛙的家在烂泥塘里?)

  师:(见幼儿对青蛙住在烂泥塘里很感兴趣,于是改变了原来先讲述故事后提问的计划,即兴与幼儿互动)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会怎样?它会高兴吗?(幼:高兴,烂泥塘里有水,它可以游泳。/不高兴.烂泥塘很脏,我们不愿意住,青蛙也不愿意住的。/烂泥塘里的水不干净,青蛙吃了会生病的,青蛙不高兴住在那里。)

  师:对了,青蛙不愿意住在那里,于是它想把泥塘卖了到城里去。(教师假扮青蛙吆喝:卖泥塘啦,卖泥塘!谁要烂泥塘!)

  师:你要不要烂泥塘?你觉得青蛙卖泥塘这个想法好不好?(针对卖与不卖与幼儿互动,卖的道理是什么?不卖的道理又是什么?)

  幼:烂泥塘我才不要呢,我觉得青蛙这个想法很好,因为青蛙住在烂泥塘里感到脏兮兮的,烂泥塘里水少,不太可能长荷花,青蛙不能在荷叶上自由地、欢快地跳来跳去玩,没劲!所以它要卖掉烂泥塘,搬到城里去,城里可能会有清澈的池塘,美丽的景色,青蛙该多高兴啊。

  幼:我觉得青蛙不应该卖掉烂泥塘,应该想办法让烂泥塘的水多起来,可以撒一些荷花的种子、菱角种子,等种子发芽、开花、结果,青蛙就可以在荷叶上玩耍了,生活在这样的池塘里该多快乐!

  幼:青蛙应该住在田野的池塘里,可以经常到城里去玩玩。如果觉得环境不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环境。

  幼:我觉得青蛙还是不要卖烂泥塘,如果大家都想把不好的环境卖掉,那谁来改变不好的环境呢?

  幼:对呀!青蛙本来就住在烂泥塘里,它觉得不怎样的话,可以改变环境,让环境美丽起来,就像我们的幼儿园有花、有草、有树、有小河,多美啊!

  师:可它还是想卖,有谁会来买烂泥塘呢?为什么?

  幼:我觉得小动物听到这个卖烂泥塘的消息,它们都会想来买的,但是看了后可能会不满意的。因为现在大家都喜欢住在优美的环境里。

  幼:我认为蚯蚓可能会来买烂泥塘,因为它喜欢在泥巴里钻来钻去。

  幼:我认为水牛会来买烂泥塘,因为水牛喜欢在泥塘里打滚,水牛滚了一身泥,虫子就不会来咬它了。还能在泥塘周围种它喜欢吃的草。

  幼:我觉得野猪会来买烂泥塘,但是野猪买好烂泥塘后,它会在泥塘边盖一幢房子,因为晚上它要住在房子里的。(幼儿围绕着卖与不卖,尽情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既有大胆的想象,又不乏合理的推理,语言也完整而优美。)

  师:如果一个烂泥塘给你住,你会怎么办?(幼儿展开讨论。)

  幼:我会把烂泥塘改造成鱼塘,在里面养鱼,那我就有鱼吃了。

  幼:假如我是青蛙,我会把泥塘卖掉,搬进城里去住,那里有清澈的池塘,多干净,多舒服,就像我的家,把小房子卖掉换新的大房子,有花有草,有树有流水和小桥,景色很美。

  幼:我会想办法改造烂泥塘,把它变成度假村,开宾馆,还要种些花,把烂泥塘打扮得漂亮些。

  师:(教师见幼儿已经有了改造家园,创造美好环境的愿望)那我们也替青蛙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来改造、美化青蛙的家园。(幼儿为青蛙提出了很多方案。)

  师:青蛙最后有没有卖掉烂泥塘?为什么?

  幼:我想青蛙最后不会再卖烂泥塘了,因为经过青蛙的努力,烂泥塘已经不再是烂泥塘了。

  幼:青蛙把烂泥塘变成了清澈的池塘,还在池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铺了草地,造了房,修了路,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乌在树上唱歌,青蛙的家园真是太美啦,青蛙舍不得卖它了。

  幼:我想青蛙是不会卖的,因为烂泥塘的环境变美了,要是累的话,它可以躺在草地上,休息休息,还可以晒晒太阳,多舒服。

  二、欣赏故事《青蛙卖泥塘》

  师:陈老师说的`这只青蛙是在一本书里找到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听这个故事,看看和大家刚才说的一样不一样。(投影配乐讲故事。)

  三、交流讨论

  师:最后动物伙伴为什么都没有买泥塘?青蛙想卖烂泥塘,最后又为什么不卖了呢?卖的理由是什么?不卖的理由又是什么?

  师:(归纳小结,重复幼儿优美的语言):原来青蛙卖泥塘有卖泥塘的道理,不卖也有不卖的道理。小动物不买泥塘也有它们的道理。青蛙追求幽雅的环境,向往美好的生活,它觉得住在烂泥塘里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搬进城里,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得到了伙伴们的启发。青蛙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把一个不起眼的烂泥塘变成了清澈的池塘,还在池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铺了草地,造了房,修了路。现在,它能看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到小鸟在树上唱歌,还可以在清澈的池塘里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青蛙的家园真是太美啦,青蛙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青蛙自豪地唱起了歌。

  四、欣赏歌曲《快乐的小青蛙》(略)

  五、幼儿自由组合,看书讲故事(略)

  六、活动延伸:主题游戏“青蛙卖泥塘”(略)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一则语言活动,但活动的目标与重点并不是对语言材料的学习,而是幼儿情感的激发。由于活动过程中教师给幼儿留出了较大的自主想象、推理和表达的机会,所以活动有效地让幼儿体验和感受了青蛙想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并激发了幼儿创造和保护美好家园的积极情感,同时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关于动物的已有经验,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后面的故事欣赏变得水到渠成。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集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的教案02-28

语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语言教案:走近澳门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教案:字宝宝 大班语言教案09-21

大班语言综合教案03-21

大班语言识字教案03-21

大班语言《房子》教案03-20

大班语言梦教案03-24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集合5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互相帮助。常为一点小事发生纠纷。为了教育孩子,同伴之间应团结互助,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的语言。进行此次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雪孩子可爱、善良、勇敢、乐于助人、舍己救人这一角色,并体验其美好的情感。

  2、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孩子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雪孩子的形象,懂得小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知道雪遇热会融化成水。

  教具准备:故事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冬天到了,下雪了,我们可以玩什么的游戏呢?(根据孩子的回答引出雪孩子)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雪孩子的故事。

  二、初听感知,了解故事内容

  师放故事磁带

  思考:1、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故事中都有谁?

  三、看图理解故事、发展语言

  1、观察画面一、二、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几幅图?

  (2)兔宝宝不愿意一个人在家,谁能表演一下兔宝宝会怎样说怎样做?

  2、观察画面三、四、

  (1)兔妈妈想了什么办法?

  (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图中的雪孩子?

  (3)教师小结:兔宝宝和雪孩子玩了一会,天气真冷,兔宝宝就生起了火,发生了什么事呢?

  3、观察画面五、六、七、

  (1)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们回答)

  (2)雪孩子是怎么做的?

  (3)谁来帮助救火?

  4、观察画面八

  雪孩子哪里去了?

  四、看图复述、整理语言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所有的图片,和老师一起完整地复述故事。

  五、组织讨论、升华主题

  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教师引导:为了救别人而牺牲了自己,这种行为就是舍己为人。师再简介两个舍己为人的案例。

  六、拓展延伸

  听了雪孩子的故事,小朋友都很感动,如果再有其他的`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小节:我们不能像雪孩子那样为了救别人而舍弃自己的生命。但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一定要尽我们所能帮助其他的小朋友。我们要团结互助。

  2、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孩子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雪孩子的形象,懂得小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知...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节

  2、通过讨论,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体验归咎于别人与自我改正两种态度以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准备

  男孩玩偶一个

  过程

  一、导入

  介绍来自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嘟嘟。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那是不是嘟嘟的错呢?

  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不是我的错》的第一部分(嘟嘟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 讲述故事之前先提醒小朋友们仔细听,注意听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话

  提问:

  1、老师询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的时候,嘟嘟是怎么回答的? (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车太慢。)

  2、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 (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门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

  3、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是怎么样了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觉得嘟嘟这样说对吗? (嘟嘟讲得不对,同学们才笑。不对)

  (二)讲述故事《不是我的.错》的第二部分(教师讲述故事“老师弯下腰来”到结尾)

  1、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2、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了什么? (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模仿老师说话

  3、嘟嘟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吗?他是怎么做得?

  (早早就起来,很快地准备好)

  他这样做了以后,有没有再迟到?

  (没有。大家都在操场上玩,还没上课呢)

  4.、小朋友们觉得是谁的错?

  三、引申

  1、提问: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师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 (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着胸,看着老师)

  2、模仿 :分别请两位小朋友作为迟到的嘟嘟和一位不迟到的嘟嘟

  3、提问:以后小朋友们上小学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呢?(与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4.、引导幼儿讨论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是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四、总结

  把故事的大概再复述一遍从而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 不迟到,真好。

  不是我的错

  嘟嘟刚走进教室,老师就问他:“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

  嘟嘟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说:“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自行车太慢了。”

  第二天,嘟嘟又迟到了。他说:“不是我的错,爸爸喊我太晚了。”

  第三天,嘟嘟又迟到了。他说:不是我的错,闹钟的声音太轻了。”

  听了嘟嘟的话,有的同学“嘿嘿”地笑出声来,有的捂着嘴偷偷地笑。

  嘟嘟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师弯下腰来,小声地堆嘟嘟说:“以后,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嘟嘟想,也许应该照着老师的话试一试。

  这一天早上,嘟嘟早早地就起来,很快地转杯好。他和妈妈来到学校,同学们还在操场上玩呢。

  嘟嘟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教师,他看见老师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嘟嘟高高兴兴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他和同学们一样,抬起头,挺着胸,看着老师。他心理想:不迟到,真好。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愉快的参与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2、能和同伴协调、友好地共同游戏。

  3、进一步提高串接儿歌及仿编儿歌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馒头7个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境。

  (1)活动开始时,教师边堆馒头,边念儿歌《对馒头》,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2)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教师堆馒头,幼儿边念儿歌边想象堆馒头的动作。

  二、交代游戏规则。

  (1) 幼儿讨论定出游戏规则。

  (2) 教师根据幼儿讨论的结果,定出以下游戏规则:

  a、幼儿必须轮流边串接儿歌,边伸出右手做四指握拳,拇指向上的动作。

  B、儿歌念完后,手在最上面的幼儿为胜利者,下次游戏活动由他领先开始。

  C、注意倾听前面幼儿念的儿歌,不能随便重复,乱改儿歌的结构。

  三、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1) 几位幼儿上来共同玩"堆馒头"的游戏,熟悉、了解游戏的规则。

  (2) 幼儿两两相对学习玩"堆馒头"的游戏,

  (3) 仿编儿歌。

  除了堆馒头外,还可以堆什么?(苹果、橘子、包子、玉米…….)

  (4) 幼儿到户外,以小组为单位围成一圈开展游戏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同伴讲话,并能迅速、正确地对话,提高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2.学会用三个字的词语形容和描述一件事物。

  3.明确并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明确游戏规则,会愉快合作玩游戏。

  活动难点:学会用“某,某,XXX”规律性语言描述一件事物的形状、颜色等性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儿歌《金锁银锁》;认识锁和钥匙。 物质准备:自制的神秘箱子、苹果锁、星星锁、小兔锁(各配有两把钥匙);自制两把大钥匙;歌曲《甩葱歌》。

  活动过程:

  1.以“神秘魔箱”形式示范表演游戏,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苹果锁,示范“神秘咒语”。

  师:老师这个魔箱里有一些神奇的锁,如果我们想要把锁打开,必须对着魔法钥匙说一句神秘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样的咒语呢?我们用儿歌把锁请出来吧。

  (一边念儿歌一边出示一把苹果锁和两把钥匙。)

  师:这是什么锁?(用手势提示幼儿回答)(幼儿答:这是苹果锁。)

  师:请听清楚神秘咒语:苹果,苹果,红彤彤。(语速慢) (拿出一把钥匙咔嚓一声将锁打开)

  接着再插入另一把钥匙说:苹果,苹果,香又甜。(咔嚓又

  打开了苹果锁。)

  (教师边读儿歌边操作: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

  师:哇!成功啦!看来老师的咒语念对了。

  (2)出示星星锁、小白兔锁,再次引导幼儿理解“神秘咒语”的语言规律。

  师: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神奇锁。请拍手念儿歌把它请出来吧。

  师:“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这是什么锁?(请用完整话回答:这是星星锁。)

  师:星星,星星,亮晶晶。(拿出一把钥匙咔嚓一声将锁打开)

  师:这里还有一把钥匙,请记住咒语要说两次星星,然后用三个字来夸夸它。谁来试试说出它的神秘咒语呢?

  (师:哇!星星锁打开了,你的咒语灵验啦。/师:哎呀,锁打不开,谁来帮帮他:星星,星星,XXX)

  师:魔箱里还有什么神秘锁呢?我们一起拍手念出儿歌把它请出来吧。(幼儿念儿歌。)

  师:这是什么锁?(幼儿答:这是小白兔锁。)

  师:谁来说出这两把钥匙的神秘咒语呢?

  师:你的咒语灵验啦。/哎呀,打不开啊,谁来帮帮他。 (小白兔,小白兔,蹦蹦跳;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

  2.“开锁”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游戏玩法。

  (1)幼儿扮演锁,教师扮演钥匙。

  师:没有神奇锁了,你们来当锁吧。老师来当魔法钥匙,你们来当神奇的锁,看看老师能不能打开你们的锁。那你们想当什

  么锁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锁的名称。)

  师: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示锁起来了?可以这样锁,有没有不一样的。(两手握紧;两手交叉胸前等)

  师:锁打开可以是什么动作?(开花;两手向上打开等) 师:要边拍手边念儿歌,念到“咔擦咔擦把它锁”,你们的锁就要锁起来了。游戏开始咯,请拍手念儿歌吧。

  (请幼儿站到台上,与教师面对面站。)

  师:这是什么锁?幼儿:这是XX锁。师:XX,XX,XXX 师:这是什么锁?幼儿:这是XX

  锁。师:哎呀,我想不出这把锁的神秘咒语,谁来帮帮我。(请幼儿说出两句咒语。)

  (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老师快点来开锁。)

  (师用左右手分别拿着两把大钥匙。)

  (2)教师扮演锁,幼儿扮演钥匙。

  师:当锁真有意思呀,老师也想当当神奇的锁,让你们来当魔法钥匙。

  (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

  (幼儿:这是什么锁?师:这是XX锁。幼儿:XX,XX,XXX) 师:哇!锁打开啦,看来你的咒语灵验了。/师:哎呦,你没能打开我的.锁,谁来帮他说出正确的咒语。

  (小花、西瓜、香蕉、太阳等)

  4.教师与一组幼儿玩游戏,边讲解边示范游戏,提出游戏规则。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做《金锁银锁》。这个游戏的玩法可难了,老师要先和一组小朋友来玩,其他小朋友可要听清楚游戏规则,否则你就不懂得怎么玩了。老师

  已经把你们按照座位分为了四组:1、2、3、4。哪一组坐得最神奇,我请他们上来和老师玩游戏咯。

  (先听清楚游戏规则:请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作神奇的锁,手拉手的两位小朋友要想好你们两是什么锁。我和邓老师扮演钥匙,一个站圆圈里,一个站在圆圈外,和所有小朋友一起边念儿歌边用手做开锁的动作。如果两把钥匙成功开锁,就可以扮演锁,如果失败了就要被冰冻5秒钟。游戏开始咯。)

  5.幼儿分组开展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看清楚《金锁银锁》这个游戏怎么玩了吗?现在请四组小朋友自己先商量好你们组哪两位小朋友先当钥匙哦。还要大声的一起念儿歌。找个舒服的位置开始玩游戏吧。

  6.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你们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来玩这个游戏。记住还是要遵守游戏规则哦。

  7.放松活动,分享游戏中的乐趣。

  师:请暂停游戏,小朋友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们玩得开心吗?(不开心为什么呢?)你们觉得什么锁最特别?什么锁最难开?它的咒语怎样讲会更灵验?我们可以在区域游戏中继续玩《金锁银锁》这个游戏!好了,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放松一下吧。

  (在音乐《甩葱歌》中离开。)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设计思路:

  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园的今天,幼儿也需要有一个温馨、和谐、环保的环境和美丽的家园。于是我在“家·我的故事·美丽的家园”主题活动中,选用了获得陈伯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的:《青蛙卖泥塘》这一故事题材,作为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青蛙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能大胆地从各个角度设想,并阐述自己的想法。

  2、能理解并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背景效果图,山脚下一块空地,一个烂泥塘,一只青蛙,一块卖泥塘的招牌)、图书若干本、板报。

  2、活动前介绍过故事的主要线索,并请幼儿思考你觉得青蛙这个想法好不好,有谁会来买泥塘呢;为什么;青蛙的泥塘有没有卖掉,青蛙最终的新家在哪儿。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师:前几天陈老师讲过有一只青蛙住在烂泥塘里,觉得不怎么样,想把它卖掉,搬到城里去住,还请你们思考了四个问题。(幼儿回忆。)

  师:你们都进行了思考,有的把自己的想法画成了有趣的画,有的收集了相关的材料,还有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展开了讨论。接下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听听谁的想法最有趣。(幼儿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

  师:(在屏幕上投射电脑制作的幻灯片:烂泥塘、青蛙等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幼:一只青蛙。/一个水坑。)

  师:对了,一只青蛙和一个烂泥塘,这就是青蛙的家。(幼儿看着图片窃窃私语:青蛙的家在烂泥塘里?)

  师:(见幼儿对青蛙住在烂泥塘里很感兴趣,于是改变了原来先讲述故事后提问的计划,即兴与幼儿互动)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会怎样?它会高兴吗?(幼:高兴,烂泥塘里有水,它可以游泳。/不高兴.烂泥塘很脏,我们不愿意住,青蛙也不愿意住的。/烂泥塘里的水不干净,青蛙吃了会生病的,青蛙不高兴住在那里。)

  师:对了,青蛙不愿意住在那里,于是它想把泥塘卖了到城里去。(教师假扮青蛙吆喝:卖泥塘啦,卖泥塘!谁要烂泥塘!)

  师:你要不要烂泥塘?你觉得青蛙卖泥塘这个想法好不好?(针对卖与不卖与幼儿互动,卖的道理是什么?不卖的道理又是什么?)

  幼:烂泥塘我才不要呢,我觉得青蛙这个想法很好,因为青蛙住在烂泥塘里感到脏兮兮的,烂泥塘里水少,不太可能长荷花,青蛙不能在荷叶上自由地、欢快地跳来跳去玩,没劲!所以它要卖掉烂泥塘,搬到城里去,城里可能会有清澈的池塘,美丽的景色,青蛙该多高兴啊。

  幼:我觉得青蛙不应该卖掉烂泥塘,应该想办法让烂泥塘的水多起来,可以撒一些荷花的种子、菱角种子,等种子发芽、开花、结果,青蛙就可以在荷叶上玩耍了,生活在这样的池塘里该多快乐!

  幼:青蛙应该住在田野的池塘里,可以经常到城里去玩玩。如果觉得环境不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环境。

  幼:我觉得青蛙还是不要卖烂泥塘,如果大家都想把不好的环境卖掉,那谁来改变不好的环境呢?

  幼:对呀!青蛙本来就住在烂泥塘里,它觉得不怎样的话,可以改变环境,让环境美丽起来,就像我们的幼儿园有花、有草、有树、有小河,多美啊!

  师:可它还是想卖,有谁会来买烂泥塘呢?为什么?

  幼:我觉得小动物听到这个卖烂泥塘的消息,它们都会想来买的,但是看了后可能会不满意的。因为现在大家都喜欢住在优美的环境里。

  幼:我认为蚯蚓可能会来买烂泥塘,因为它喜欢在泥巴里钻来钻去。

  幼:我认为水牛会来买烂泥塘,因为水牛喜欢在泥塘里打滚,水牛滚了一身泥,虫子就不会来咬它了。还能在泥塘周围种它喜欢吃的草。

  幼:我觉得野猪会来买烂泥塘,但是野猪买好烂泥塘后,它会在泥塘边盖一幢房子,因为晚上它要住在房子里的。(幼儿围绕着卖与不卖,尽情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既有大胆的想象,又不乏合理的推理,语言也完整而优美。)

  师:如果一个烂泥塘给你住,你会怎么办?(幼儿展开讨论。)

  幼:我会把烂泥塘改造成鱼塘,在里面养鱼,那我就有鱼吃了。

  幼:假如我是青蛙,我会把泥塘卖掉,搬进城里去住,那里有清澈的池塘,多干净,多舒服,就像我的家,把小房子卖掉换新的大房子,有花有草,有树有流水和小桥,景色很美。

  幼:我会想办法改造烂泥塘,把它变成度假村,开宾馆,还要种些花,把烂泥塘打扮得漂亮些。

  师:(教师见幼儿已经有了改造家园,创造美好环境的愿望)那我们也替青蛙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来改造、美化青蛙的家园。(幼儿为青蛙提出了很多方案。)

  师:青蛙最后有没有卖掉烂泥塘?为什么?

  幼:我想青蛙最后不会再卖烂泥塘了,因为经过青蛙的努力,烂泥塘已经不再是烂泥塘了。

  幼:青蛙把烂泥塘变成了清澈的池塘,还在池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铺了草地,造了房,修了路,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乌在树上唱歌,青蛙的家园真是太美啦,青蛙舍不得卖它了。

  幼:我想青蛙是不会卖的,因为烂泥塘的环境变美了,要是累的话,它可以躺在草地上,休息休息,还可以晒晒太阳,多舒服。

  二、欣赏故事《青蛙卖泥塘》

  师:陈老师说的`这只青蛙是在一本书里找到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听这个故事,看看和大家刚才说的一样不一样。(投影配乐讲故事。)

  三、交流讨论

  师:最后动物伙伴为什么都没有买泥塘?青蛙想卖烂泥塘,最后又为什么不卖了呢?卖的理由是什么?不卖的理由又是什么?

  师:(归纳小结,重复幼儿优美的语言):原来青蛙卖泥塘有卖泥塘的道理,不卖也有不卖的道理。小动物不买泥塘也有它们的道理。青蛙追求幽雅的环境,向往美好的生活,它觉得住在烂泥塘里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搬进城里,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得到了伙伴们的启发。青蛙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把一个不起眼的烂泥塘变成了清澈的池塘,还在池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铺了草地,造了房,修了路。现在,它能看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到小鸟在树上唱歌,还可以在清澈的池塘里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青蛙的家园真是太美啦,青蛙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青蛙自豪地唱起了歌。

  四、欣赏歌曲《快乐的小青蛙》(略)

  五、幼儿自由组合,看书讲故事(略)

  六、活动延伸:主题游戏“青蛙卖泥塘”(略)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一则语言活动,但活动的目标与重点并不是对语言材料的学习,而是幼儿情感的激发。由于活动过程中教师给幼儿留出了较大的自主想象、推理和表达的机会,所以活动有效地让幼儿体验和感受了青蛙想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并激发了幼儿创造和保护美好家园的积极情感,同时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关于动物的已有经验,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后面的故事欣赏变得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