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03 09:37:2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乐旋律,熟悉并理解歌词。

  2、能够唱准念白部分节奏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模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榨汁机一台。

  2、教学挂图、教学cd。

  3、水果头饰。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初步熟悉歌曲。

  (1) 教师出示榨汁机,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来班上做客,要给大家榨果汁了。

  (2)用榨汁机榨一杯苹果汁,榨汁时请幼儿欣赏歌曲。

  教师:我们要仔细看一看榨汁机是怎样工作的。

  2、通过提问及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1)教师:榨汁机真有趣。请小朋友说一说榨汁机是怎样榨果汁的'?(引导幼儿用歌词来回答,如左转转、右转转、压一压、榨一榨等。)

  (2)教师:现在果汁榨好了。榨汁机榨的是什么果汁呢?你们听我来念一首儿歌就知道了。

  (3)教师以游戏的方式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教师:榨出一杯什么呀?(教师示范按节奏朗诵这一句,并多提问几名幼儿,使幼儿反复感受这一句的节奏。)

  (4)幼儿跟教师一起在游戏中朗诵歌词两遍。

  3、引导幼儿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学习演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范唱歌曲。教师:这句有趣的榨汁机咒语还可以升级变成好听的歌曲呢!听我唱一遍。

  (2)提醒幼儿注意念白部分的节奏。

  教师:歌里还是有一句是念出来的,请能量升级的小朋友找找是哪一句?应该怎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拍手说一说。

  (3)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歌曲两遍。

  4、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围成圈随乐进行榨汁机的游戏。

  (1)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家长的手一起围成大圆圈。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头戴不同的水果头饰,提示幼儿准确说出榨出的水果汁名称。

  (3)教师将水果头饰戴在不同的幼儿头上,让幼儿表演被榨的水果,体验游戏的快乐。

  (4)请幼儿与家长回家自己榨果汁,并了解喝果汁的益处,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复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请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2、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准确的唱准歌词

  活动准备:

  幼儿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他们的性格特征。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

  小乌鸦爱妈妈教师带领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表演《小乌鸦爱妈妈》,感知温馨的亲子关系。

  二、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谈论自己的家庭,体验家庭的温暖。

  师:你家里有谁?你喜欢谁?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三、欣赏歌曲《可爱的家》,理解歌曲内容,丰富幼儿的词汇。

  1、师: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家,我非常喜欢他,下面我唱给大家听。

  2、师:你听到了什么?我的家庭是怎样的?我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的人?

  3、师:你觉得哪些歌词很好?

  4、教师随着音乐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轻轻的哼唱。

  四、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1、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唱。

  2、师:我们爱自己的家庭,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呢?3、引导幼儿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

  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自己和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涉及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歌唱身边的工具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2、在参与歌唱,与同伴交流,创编歌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正面是绿色,反面是红色的“红绿灯”大卡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歌唱身边的工具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1、复习歌曲“粉刷匠”。

  师:请小朋友先一起来复习一下歌曲“粉刷匠”。

  2、体验身边的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在参与歌唱,与同伴交流,创编歌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

  1、学唱新歌《计算器》。

  (1)倾听教师范唱。

  师:你都听到了什么?原来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2)集体说歌词并完整学唱,注意唱好歌曲中的附点音符。

  2、创编新歌词。

  ⑴ 说说学习上还有什么工具。如:“我的电脑……,上网游戏看新闻,一按鼠标就知道”等。

  ⑵ 说说生活上的工具。如:“豆浆机、榨汁机等”,说出它们的作用,并替换原有歌词后,再进行歌唱。

  ⑶ 唱一唱自己编的歌曲,同享活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小乌鸦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和优美抒情饿乐曲旋律。

  2、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并边听歌曲边表演。

  3、在活动中能有同伴合作游戏,共享快乐。

  活动准备:

  讲述有关关心长辈的故事。听过《好娃娃》歌曲,激发幼儿热爱长辈的情感。

  活动过程:

  1、在《郊游》乐曲伴奏下,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进教室。

  2、复习律动《快乐的小熊》。

  (1)、合拍地随音乐动作。(熊走路、熊跳舞、熊骑自行车)

  (2)、交换音乐顺序,幼儿及时用动作做出反应,并合拍表演。

  3、出示图画,请幼儿观察“小乌鸦爱妈妈”图画,讨论画面内容,为幼儿理解歌词做铺垫。、

  4、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倾听教师在乐曲伴奏下有表情的朗诵歌词“小乌鸦爱妈妈”,感受乐曲旋律及歌曲情感之间的`和谐。

  (2)、倾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了解歌曲简单情节。

  (3)、再次倾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和小乌鸦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4)、为歌曲创编动作。(弹奏乐曲按第一段中速、第二段慢速、第三段中速进行。)

  (5)、教师对幼儿设计的动作加以反馈、整理,不能感与幼儿一起随歌曲进行歌表演。

  5、为歌曲创编动作。

  (1)在老师启发下,运用生活经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2)随音乐练习创编各种关心妈妈的动作。

  6、引导幼儿学习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教师扮演妈妈,全体幼儿扮演小乌鸦,听歌曲进行表演,可通过变换不同的关心妈妈的动作进行多次表演。

  (2)、交换不同的关心妈妈的动作,进行多次表演。

  (3)、幼儿分组,分和、角色进行表演,合作游戏,共享快乐。

  活动反思:

  《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叙事性很强的歌曲,通过小乌鸦找来虫子,喂已经年纪大了的妈妈的情节,表现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感。本次活动,以“情”的渲染和体验为主线,通过欣赏、讲述、学唱、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孩子充分感受母爱的温馨与幸福;体验妈妈对自己无私的关心与爱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让幼儿感受到歌曲中美好的意境,给幼儿美的体验,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演唱歌曲的快乐。

  2、学习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感受做勤快人的积极情感。

  3、能尝试创编更多的歌词来表现劳动场景。

  活动准备:

  1、与歌曲相关的图片。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什么人是勤快人?什么人是懒惰人?”。

  2、初步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

  (3)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师幼一起检查图片顺序,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4)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师幼检查图片顺序。并提问:第一段和第二段有什么不同?

  3、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1)老师弹唱歌曲,幼儿跟随老师哼唱。

  (2)师幼对唱歌曲。

  (3)幼儿分组接唱歌曲。

  4、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并尝试创编更多的歌词。

  (1)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勤快人做事特别认真、有激情,演唱时速度较欢快。懒惰人不做事,没力气,演唱时速度较慢。)

  (3)幼儿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4)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更多的歌词。教师:勤快人还会做些什么事情?

  (5)幼儿尝试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演唱歌曲。

  活动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勤快人和懒惰人》。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思路

  在本次音乐游戏中,我们以小铁匠快乐打铁的劳动情景作为游戏主线,通过引导幼儿扮铁匠玩打铁、做铁器过程中表现扮铁匠用力打铁、愉快打铁的样子。并希望通过猜拳分角色玩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用动作及造型表现游戏情景和音乐形象。

  2、创编铁器的不同造型,并能随音乐节奏用动作进行相应的表现。

  3、在两人游戏中,学习用协商、提建议的方法分出相应的角色完成铁器的制作。

  活动准备

  1、打铁视频及9张铁器图。

  2、音乐CD。

  3、幼儿已会拍手游戏、猜拳游戏。

  活动过程

  1、复习A段音乐玩拍手游戏。

  师:在我们成都的上里古镇里有一间好玩的铁匠铺,我们去那里玩拍手游戏吧。

  师:和好朋友来到铁匠铺一起玩一玩玩拍手游戏。

  2、观看视频,帮助幼儿了解有关铁匠的工作。

  师:今天我们要来敲铁块做铁器,先看看叔叔是怎样打铁的。

  3、感知B段音乐,创编铁匠敲铁和铁块变型的样子。

  师:你来学学敲铁的样子。

  师:铁块被敲到以后变样子了吗?怎样变的,xx是怎样做的`,你也来变一变。(幼儿创编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和他们学一学。(教师扮铁匠敲,幼儿扮铁块的样子随铁匠的敲击变换动作)

  师:我们请一组上台表演。(铁匠敲一敲铁块身体的不同部位,铁块随着铁匠的敲打跟着动一动相应的部位。)

  师:小铁匠真能干,已经敲出各种各样的铁器了。咦,我来猜猜铁块都变成什么样的铁器了?xx是小老虎吧。你也来猜猜好朋友变成了什么铁器?

  4、学玩猜拳游戏,感知间奏。

  师:做铁器是需要铁匠和铁块,我们就用猜拳的方法分一分谁是铁匠、谁是铁块。

  师:请一组来玩猜拳游戏,胜利的一方迅速分好谁是铁匠、谁是铁块,并做好敲铁的准备。

  5、完整欣赏这个音乐。教师边播放音乐边配以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情绪变化。

  师:小朋友们来到铁匠铺高兴的玩起了拍手游戏。大家分好铁匠和铁块以后就开始敲铁,铁匠敲一敲、铁块动一动,大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铁器。

  6、完整表演这个游戏。

  师:我们就把刚才学会的游戏和动作放到音乐里,一起来敲铁做铁器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教学意图:综述孩子们对于粉刷匠可能不是了解,而通过歌曲能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粉刷匠,并知道他是怎么工作的。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粉刷匠》,能表现歌曲轻松、幽默的情绪。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自由编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并能进行表演。

  能自己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1、《小朋友的书勤劳的人们》;磁带及录音机。

  2、彩色小贴纸若干;幼儿自制纸帽子;小水桶若干。

  活动流程:

  一、欣赏《小朋友的.书勤劳的人们》第14页"粉刷匠"的画面提问: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请幼儿来学一学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二、欣赏歌曲老师带来了一首《粉刷匠》的歌曲,请你们一起来听听。

  提问:歌曲里讲的是谁的故事?

  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觉轻松、幽默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一)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

  (二)学唱歌曲。

  教师结合伴奏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提问:他的小鼻子变成什么样了?(感受歌曲的幽默,并尝试用动作来表示)幼儿跟音乐伴奏演唱若干遍。

  (三)游戏"粉刷匠"。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做墙,一人做粉刷匠,表演歌曲一遍;表演第二遍时互换角色。

  四、自由表演歌曲教师请幼儿戴上纸帽子,拿起纸刷子,提起小水桶,教师两手各拉两个幼儿成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幼儿表演一遍后,教师拉着另外四位幼儿换一地方成另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引导幼儿把粉刷匠轻松、幽默的情绪表现出来)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随音乐合拍地做“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等动作。

  2.迁移已有经验,创编螃蟹走路和伸脚动作。在教师体态提示下,根据音乐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和躲藏动作时,知道向左、右两侧看,努力做到身体不碰到同伴。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

  经验准备:知道螃蟹的样子及其运动方式。

  三、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看,这是谁呀?

  幼:??(螃蟹)

  2.提问

  师:你们都认识他啊。那我们来看看,他是什么样子的?

  幼:??(很多脚,有两个大钳子)

  师:看,这些都是他的脚,螃蟹有这么多的脚,你们见过他的脚可以怎么动吗?师:现在你们都是小螃蟹,来伸伸自己的螃蟹脚。

  师:嗯,小螃蟹们的脚动得可真灵活。这个好朋友都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它的芦苇丛里玩耍,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

  (二)感受、演绎A段音乐。

  1.播放A段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听A段音乐,做螃蟹伸脚的动作。

  师:小螃蟹们,准备好了,我们一起去芦苇丛中玩吧。

  师:我们先在芦苇丛中藏好(把小手背到身后藏好,站好),等音乐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出来打个招呼【放音乐,第二张PPT】。

  小螃蟹出来了,藏起来;小螃蟹又出来了,打个招呼。(前奏部分)

  挥一挥我们的大钳子,换一只(A段第一节—伸出右手摇一摇,背到身后;反方向一次),再动动我们的脚,扭一扭;换一边(A段第二节—双手叉腰,右脚跟点地,扭扭屁股,反方向一次)。

  师:小螃蟹们跳得真好,但是我觉得如果能更整齐一些的话就更好看了。谁来说说看,我们可以怎么做?可以先动哪条腿?

  幼:??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我们一起试试看。

  【再次播放A段音乐,组织幼儿整齐做出动作。】

  师:果然,这次跳得更好看了!

  (三)感受、演绎B段音乐。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螃蟹吹泡泡。

  师:小螃蟹说,跟你们一起玩啊,真是太高兴了,他很谢谢你们跟他一起跳舞。为了表示感谢,他决定向你们展示一项他的本领。看,他在干嘛?

  幼:??(吹泡泡)

  师: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学学看,一起来吹泡泡吧!(双手五指分开,放在嘴边,身体、头部一起从右往左,返回)再来一遍。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螃蟹走路。

  师:真好玩儿,吹泡泡的本领一下子就被你们学会了。螃蟹说:你们学得真是太快了,那你们能学我走路吗?

  师:螃蟹是怎么走路的?谁愿意学一学?

  幼:??(横着走)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双手侧平举,肘关节略弯,五指分开,抖动,脚做碎步向右、向左动)【多试几次】

  3.播放B段音乐,幼儿跟随老师听音乐做吹泡泡、螃蟹走路动作。

  师:螃蟹的两个本领都被你们学会了,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边吹泡泡一边学螃蟹走路,试试看。【音乐,ppt3】我们吹一吹,走一走,吹一吹,走一走。

  师:让我们再来一遍好不好?

  真是难不倒你们,我们把小螃蟹在芦苇丛里,和我们玩耍的音乐加上,一起来一遍好不好?【放音乐,ppt4,音乐有两遍-前奏ABAB段】

  (四)感受、演绎C段音乐。

  1.引导幼儿创编“挠痒痒”的动作。

  师:小螃蟹玩着玩着,突然有点痒痒了,想要挠一下。

  师:你知道小螃蟹是怎么挠痒痒的.吗?你们做给我看看。

  2.引导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螃蟹挠痒痒的动作。

  师:xxx,你挠了哪里,是怎么挠的?我们一起挠一挠。(提问多个幼儿)

  师:有这么多地方都可以挠痒痒,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把这些有趣的动作做整齐些吧!

  幼:…….

  师:我觉得拍手是个不错的办法,我们可以先拍两下再挠痒痒,你们同意吗?幼:?

  师:那我们就听着音乐来挠痒痒(前四节动作同A段—动动手、动动脚;A’段挠痒痒)【ppt5】

  (五)听音乐,完整演绎

  1.播放音乐,完整地做模仿螃蟹的动作。

  师:我们今天向这位好朋友学习了这么多,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向好朋友表示感谢吧!【ppt6前奏—尾声前】

  师:小朋友们,跳得都非常好。小螃蟹可高兴了,想和我们一起再跳一遍。你们愿不愿意呀?

  不过老师想请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比比赛,看一看哪边跳得比较好。先请女小朋友跳一遍。【再次播放音乐,完整表演螃蟹舞。】

  (六)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

  1.引导幼儿倾听尾声音乐

  师:螃蟹朋友说,今天和你们这些小螃蟹玩得可真高兴,可是,我现在要回家了。因为这里来了一位捉螃蟹的人,他要把我们这些小螃蟹都抓走。你听捉蟹的人来了。【音乐,ppt7,引导幼儿倾听音乐】

  捉蟹人这么坏,害得我们不能和小螃蟹一起玩了。你们敢不敢来捉弄一下这位捉蟹人。

  幼:??

  师:好,那老师就来当这位捉蟹人,小朋友们是小螃蟹,你们一个一个跟在老师的身后,记住要悄悄的跟着,等到我回头你们就不能动,知道吗?谁被我看见动了,谁就要被我这个捉蟹人捉回家了。等到我来捉你们的时候,你们这些小螃蟹们就要躲起来,不被我抓到好不好?我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示范一下。【叫两三个幼儿】(前四边领着幼儿走,后四边回头,再次重音开始抓)

  师:现在我们所有小朋友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小朋友们在躲的时候能不能碰到别的小螃蟹?(不能)那我们开始吧。【音乐,ppt7】

  师: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完整地表演一下。【放整首音乐】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RAP(说唱)的语感和体态动作学唱歌曲,感受RAP的风格。

  2、在师幼合作表演中感受RAP的热情奔放。

  3、通过师幼互动找准节奏,把握节奏型。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Rap的伴奏、图谱,鱼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谜语导入吸引幼儿的兴趣师:今天蔡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但它现在不出来想让小朋友们猜一猜他是谁?老师说个谜语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好么:凸眼睛,阔嘴巴, 尾巴要比身体大,能行万里路,不能离开水。它就是小鱼(球球),今天啊他带来一首关于他自己的歌,我们来听一听?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小鱼球球的歌曲跟平时我们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啊?(它的歌词是说出来的,不是唱出来的)下面跟老师先学这样说一说歌词好么(出示歌词)

  (二)熟悉并能形象的理解、表现歌词

  1:教师先示范读(带节奏)师:先听蔡老师读一遍,仔细听,看看诗歌里一共出现了几条鱼?(三条)

  2:引导幼儿跟读师:跟蔡老师一起读好么?注意要跟蔡老师一样的语气语调哦!

  3:幼儿形象地表现歌词师:这有三条鱼,可是这三条鱼的心情是一样的么?第一条鱼怎么样?谁愿意来表现下孤单?第二条鱼来了以后呢?第三条来了以后呢?

  (三)出示图谱初步感知节奏

  1、师:你们发现了么?刚刚我们在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是跟着一定的节奏来的呦,你们看这是什么啊(图谱),对了,这就是这首诗的节奏哦,来我们试试是不是呢,先跟老师打一遍这个节奏好么?

  2、歌词与节奏相对应幼儿初次尝试演唱(教师先贴前一句歌词的谱,其余的幼儿来操作)

  (四)跟随音乐伴奏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

  师:你们发现哪里是重复出现的了么?是不是每句歌词结束都加了"呦呦,在xx"其实这种跟着音乐节奏说歌词的表演形式叫rap(说唱)

  2、教授手势与身体动作:

  师:蔡老师在唱的时候身体有什么动作么?(手不一样,身体摆动)对,在唱这种风格的音乐时就要身体动起来。

  3、歌词接龙师:下面我们来玩歌曲接龙的游戏好么?

  ○1老师前半节幼儿后半节师:老师唱前面的歌词你们唱后面,然后我们一起说"呦呦,在xx"好么?

  ○2幼儿前半节,教师后半节

  ○3男生唱歌词,女生加"呦呦,在xx"

  ○4女生唱歌词,男生加"呦呦,在xx"4、加快速度再次演绎歌曲师:现在我们要加快速度喽,看小朋友们能不能跟上哦,老师先唱一遍,等下看谁愿意来挑战蔡老师好么?仔细听哦。下面谁愿意来挑战我呢?(幼儿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都不错哦,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什么风格的歌?叫什么来着?(rap)今天回家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唱一唱我们今天新学的歌好么?告诉他们这是rap,不要忘了rap的经典手势哦。

  教学反思

  1,过程中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很到位,也能准确地感受不同的情绪,但感染力欠缺。

  2,老师将这个活动完成了,但没有关注到孩子想象的空间,比如,孩子还会选择更多的鱼,4,5,6,7,8,100,1000,等等,孩子们还可以说说平时职到的鱼类。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前段时间,天气一直阴雨绵绵,几次在运动时,下起了毛毛细雨,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春雨,以及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孩子们的兴趣特别浓厚。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春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幼儿演唱,结合幼儿的热点话题与主题进展,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欣赏——学唱——表演,我将采用情境化的语言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在演唱歌曲中,重点关注幼儿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春雨和种子,通过情境性的语言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生机。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春雨和种子。

  2.感受下春雨的情景,知道春天是种子发芽的季节。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通过歌词感受春雨的'特征

  1.师弹唱第一段

  你听到了什么?

  春雨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沙沙沙)

  小结: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

  种子在干什么?(在说话)

  它在说什么?(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小结: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二、学唱歌曲——运用歌词唱出旋律

  1.你们也会像老师这样唱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清唱,注意声音的柔和、整齐。

  2.欣赏第二段

  (1)小朋友唱的真不错,听春雨又开始在下了,这回它又是怎么说的呢?(哎哟哟,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

  (2)请幼儿跟着老师再次清唱。

  3.引导幼儿跟着琴声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根据自己对春雨的认识运用动作进行表现

  1.和幼儿一起讨论动作。

  2.跟着音乐表演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动作优美。)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9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乐旋律,熟悉并理解歌词。

  2、能够唱准念白部分节奏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模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榨汁机一台。

  2、教学挂图、教学cd。

  3、水果头饰。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初步熟悉歌曲。

  (1) 教师出示榨汁机,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来班上做客,要给大家榨果汁了。

  (2)用榨汁机榨一杯苹果汁,榨汁时请幼儿欣赏歌曲。

  教师:我们要仔细看一看榨汁机是怎样工作的。

  2、通过提问及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1)教师:榨汁机真有趣。请小朋友说一说榨汁机是怎样榨果汁的'?(引导幼儿用歌词来回答,如左转转、右转转、压一压、榨一榨等。)

  (2)教师:现在果汁榨好了。榨汁机榨的是什么果汁呢?你们听我来念一首儿歌就知道了。

  (3)教师以游戏的方式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教师:榨出一杯什么呀?(教师示范按节奏朗诵这一句,并多提问几名幼儿,使幼儿反复感受这一句的节奏。)

  (4)幼儿跟教师一起在游戏中朗诵歌词两遍。

  3、引导幼儿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学习演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范唱歌曲。教师:这句有趣的榨汁机咒语还可以升级变成好听的歌曲呢!听我唱一遍。

  (2)提醒幼儿注意念白部分的节奏。

  教师:歌里还是有一句是念出来的,请能量升级的小朋友找找是哪一句?应该怎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拍手说一说。

  (3)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歌曲两遍。

  4、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围成圈随乐进行榨汁机的游戏。

  (1)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家长的手一起围成大圆圈。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头戴不同的水果头饰,提示幼儿准确说出榨出的水果汁名称。

  (3)教师将水果头饰戴在不同的幼儿头上,让幼儿表演被榨的水果,体验游戏的快乐。

  (4)请幼儿与家长回家自己榨果汁,并了解喝果汁的益处,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复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请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2、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准确的唱准歌词

  活动准备:

  幼儿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他们的性格特征。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

  小乌鸦爱妈妈教师带领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表演《小乌鸦爱妈妈》,感知温馨的亲子关系。

  二、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谈论自己的家庭,体验家庭的温暖。

  师:你家里有谁?你喜欢谁?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三、欣赏歌曲《可爱的家》,理解歌曲内容,丰富幼儿的词汇。

  1、师: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家,我非常喜欢他,下面我唱给大家听。

  2、师:你听到了什么?我的家庭是怎样的?我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的人?

  3、师:你觉得哪些歌词很好?

  4、教师随着音乐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轻轻的哼唱。

  四、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1、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唱。

  2、师:我们爱自己的家庭,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呢?3、引导幼儿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

  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自己和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涉及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歌唱身边的工具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2、在参与歌唱,与同伴交流,创编歌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正面是绿色,反面是红色的“红绿灯”大卡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歌唱身边的工具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1、复习歌曲“粉刷匠”。

  师:请小朋友先一起来复习一下歌曲“粉刷匠”。

  2、体验身边的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在参与歌唱,与同伴交流,创编歌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

  1、学唱新歌《计算器》。

  (1)倾听教师范唱。

  师:你都听到了什么?原来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2)集体说歌词并完整学唱,注意唱好歌曲中的附点音符。

  2、创编新歌词。

  ⑴ 说说学习上还有什么工具。如:“我的电脑……,上网游戏看新闻,一按鼠标就知道”等。

  ⑵ 说说生活上的工具。如:“豆浆机、榨汁机等”,说出它们的作用,并替换原有歌词后,再进行歌唱。

  ⑶ 唱一唱自己编的歌曲,同享活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小乌鸦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和优美抒情饿乐曲旋律。

  2、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并边听歌曲边表演。

  3、在活动中能有同伴合作游戏,共享快乐。

  活动准备:

  讲述有关关心长辈的故事。听过《好娃娃》歌曲,激发幼儿热爱长辈的情感。

  活动过程:

  1、在《郊游》乐曲伴奏下,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进教室。

  2、复习律动《快乐的小熊》。

  (1)、合拍地随音乐动作。(熊走路、熊跳舞、熊骑自行车)

  (2)、交换音乐顺序,幼儿及时用动作做出反应,并合拍表演。

  3、出示图画,请幼儿观察“小乌鸦爱妈妈”图画,讨论画面内容,为幼儿理解歌词做铺垫。、

  4、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倾听教师在乐曲伴奏下有表情的朗诵歌词“小乌鸦爱妈妈”,感受乐曲旋律及歌曲情感之间的`和谐。

  (2)、倾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了解歌曲简单情节。

  (3)、再次倾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和小乌鸦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4)、为歌曲创编动作。(弹奏乐曲按第一段中速、第二段慢速、第三段中速进行。)

  (5)、教师对幼儿设计的动作加以反馈、整理,不能感与幼儿一起随歌曲进行歌表演。

  5、为歌曲创编动作。

  (1)在老师启发下,运用生活经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2)随音乐练习创编各种关心妈妈的动作。

  6、引导幼儿学习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教师扮演妈妈,全体幼儿扮演小乌鸦,听歌曲进行表演,可通过变换不同的关心妈妈的动作进行多次表演。

  (2)、交换不同的关心妈妈的动作,进行多次表演。

  (3)、幼儿分组,分和、角色进行表演,合作游戏,共享快乐。

  活动反思:

  《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叙事性很强的歌曲,通过小乌鸦找来虫子,喂已经年纪大了的妈妈的情节,表现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感。本次活动,以“情”的渲染和体验为主线,通过欣赏、讲述、学唱、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孩子充分感受母爱的温馨与幸福;体验妈妈对自己无私的关心与爱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让幼儿感受到歌曲中美好的意境,给幼儿美的体验,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演唱歌曲的快乐。

  2、学习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感受做勤快人的积极情感。

  3、能尝试创编更多的歌词来表现劳动场景。

  活动准备:

  1、与歌曲相关的图片。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什么人是勤快人?什么人是懒惰人?”。

  2、初步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

  (3)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师幼一起检查图片顺序,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4)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师幼检查图片顺序。并提问:第一段和第二段有什么不同?

  3、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1)老师弹唱歌曲,幼儿跟随老师哼唱。

  (2)师幼对唱歌曲。

  (3)幼儿分组接唱歌曲。

  4、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并尝试创编更多的歌词。

  (1)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勤快人做事特别认真、有激情,演唱时速度较欢快。懒惰人不做事,没力气,演唱时速度较慢。)

  (3)幼儿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4)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更多的歌词。教师:勤快人还会做些什么事情?

  (5)幼儿尝试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演唱歌曲。

  活动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勤快人和懒惰人》。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思路

  在本次音乐游戏中,我们以小铁匠快乐打铁的劳动情景作为游戏主线,通过引导幼儿扮铁匠玩打铁、做铁器过程中表现扮铁匠用力打铁、愉快打铁的样子。并希望通过猜拳分角色玩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用动作及造型表现游戏情景和音乐形象。

  2、创编铁器的不同造型,并能随音乐节奏用动作进行相应的表现。

  3、在两人游戏中,学习用协商、提建议的方法分出相应的角色完成铁器的制作。

  活动准备

  1、打铁视频及9张铁器图。

  2、音乐CD。

  3、幼儿已会拍手游戏、猜拳游戏。

  活动过程

  1、复习A段音乐玩拍手游戏。

  师:在我们成都的上里古镇里有一间好玩的铁匠铺,我们去那里玩拍手游戏吧。

  师:和好朋友来到铁匠铺一起玩一玩玩拍手游戏。

  2、观看视频,帮助幼儿了解有关铁匠的工作。

  师:今天我们要来敲铁块做铁器,先看看叔叔是怎样打铁的。

  3、感知B段音乐,创编铁匠敲铁和铁块变型的样子。

  师:你来学学敲铁的样子。

  师:铁块被敲到以后变样子了吗?怎样变的,xx是怎样做的`,你也来变一变。(幼儿创编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和他们学一学。(教师扮铁匠敲,幼儿扮铁块的样子随铁匠的敲击变换动作)

  师:我们请一组上台表演。(铁匠敲一敲铁块身体的不同部位,铁块随着铁匠的敲打跟着动一动相应的部位。)

  师:小铁匠真能干,已经敲出各种各样的铁器了。咦,我来猜猜铁块都变成什么样的铁器了?xx是小老虎吧。你也来猜猜好朋友变成了什么铁器?

  4、学玩猜拳游戏,感知间奏。

  师:做铁器是需要铁匠和铁块,我们就用猜拳的方法分一分谁是铁匠、谁是铁块。

  师:请一组来玩猜拳游戏,胜利的一方迅速分好谁是铁匠、谁是铁块,并做好敲铁的准备。

  5、完整欣赏这个音乐。教师边播放音乐边配以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情绪变化。

  师:小朋友们来到铁匠铺高兴的玩起了拍手游戏。大家分好铁匠和铁块以后就开始敲铁,铁匠敲一敲、铁块动一动,大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铁器。

  6、完整表演这个游戏。

  师:我们就把刚才学会的游戏和动作放到音乐里,一起来敲铁做铁器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教学意图:综述孩子们对于粉刷匠可能不是了解,而通过歌曲能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粉刷匠,并知道他是怎么工作的。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粉刷匠》,能表现歌曲轻松、幽默的情绪。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自由编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并能进行表演。

  能自己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1、《小朋友的书勤劳的人们》;磁带及录音机。

  2、彩色小贴纸若干;幼儿自制纸帽子;小水桶若干。

  活动流程:

  一、欣赏《小朋友的.书勤劳的人们》第14页"粉刷匠"的画面提问: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请幼儿来学一学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二、欣赏歌曲老师带来了一首《粉刷匠》的歌曲,请你们一起来听听。

  提问:歌曲里讲的是谁的故事?

  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觉轻松、幽默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一)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

  (二)学唱歌曲。

  教师结合伴奏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提问:他的小鼻子变成什么样了?(感受歌曲的幽默,并尝试用动作来表示)幼儿跟音乐伴奏演唱若干遍。

  (三)游戏"粉刷匠"。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做墙,一人做粉刷匠,表演歌曲一遍;表演第二遍时互换角色。

  四、自由表演歌曲教师请幼儿戴上纸帽子,拿起纸刷子,提起小水桶,教师两手各拉两个幼儿成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幼儿表演一遍后,教师拉着另外四位幼儿换一地方成另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引导幼儿把粉刷匠轻松、幽默的情绪表现出来)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随音乐合拍地做“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等动作。

  2.迁移已有经验,创编螃蟹走路和伸脚动作。在教师体态提示下,根据音乐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和躲藏动作时,知道向左、右两侧看,努力做到身体不碰到同伴。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

  经验准备:知道螃蟹的样子及其运动方式。

  三、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看,这是谁呀?

  幼:??(螃蟹)

  2.提问

  师:你们都认识他啊。那我们来看看,他是什么样子的?

  幼:??(很多脚,有两个大钳子)

  师:看,这些都是他的脚,螃蟹有这么多的脚,你们见过他的脚可以怎么动吗?师:现在你们都是小螃蟹,来伸伸自己的螃蟹脚。

  师:嗯,小螃蟹们的脚动得可真灵活。这个好朋友都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它的芦苇丛里玩耍,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

  (二)感受、演绎A段音乐。

  1.播放A段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听A段音乐,做螃蟹伸脚的动作。

  师:小螃蟹们,准备好了,我们一起去芦苇丛中玩吧。

  师:我们先在芦苇丛中藏好(把小手背到身后藏好,站好),等音乐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出来打个招呼【放音乐,第二张PPT】。

  小螃蟹出来了,藏起来;小螃蟹又出来了,打个招呼。(前奏部分)

  挥一挥我们的大钳子,换一只(A段第一节—伸出右手摇一摇,背到身后;反方向一次),再动动我们的脚,扭一扭;换一边(A段第二节—双手叉腰,右脚跟点地,扭扭屁股,反方向一次)。

  师:小螃蟹们跳得真好,但是我觉得如果能更整齐一些的话就更好看了。谁来说说看,我们可以怎么做?可以先动哪条腿?

  幼:??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我们一起试试看。

  【再次播放A段音乐,组织幼儿整齐做出动作。】

  师:果然,这次跳得更好看了!

  (三)感受、演绎B段音乐。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螃蟹吹泡泡。

  师:小螃蟹说,跟你们一起玩啊,真是太高兴了,他很谢谢你们跟他一起跳舞。为了表示感谢,他决定向你们展示一项他的本领。看,他在干嘛?

  幼:??(吹泡泡)

  师: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学学看,一起来吹泡泡吧!(双手五指分开,放在嘴边,身体、头部一起从右往左,返回)再来一遍。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螃蟹走路。

  师:真好玩儿,吹泡泡的本领一下子就被你们学会了。螃蟹说:你们学得真是太快了,那你们能学我走路吗?

  师:螃蟹是怎么走路的?谁愿意学一学?

  幼:??(横着走)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双手侧平举,肘关节略弯,五指分开,抖动,脚做碎步向右、向左动)【多试几次】

  3.播放B段音乐,幼儿跟随老师听音乐做吹泡泡、螃蟹走路动作。

  师:螃蟹的两个本领都被你们学会了,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边吹泡泡一边学螃蟹走路,试试看。【音乐,ppt3】我们吹一吹,走一走,吹一吹,走一走。

  师:让我们再来一遍好不好?

  真是难不倒你们,我们把小螃蟹在芦苇丛里,和我们玩耍的音乐加上,一起来一遍好不好?【放音乐,ppt4,音乐有两遍-前奏ABAB段】

  (四)感受、演绎C段音乐。

  1.引导幼儿创编“挠痒痒”的动作。

  师:小螃蟹玩着玩着,突然有点痒痒了,想要挠一下。

  师:你知道小螃蟹是怎么挠痒痒的.吗?你们做给我看看。

  2.引导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螃蟹挠痒痒的动作。

  师:xxx,你挠了哪里,是怎么挠的?我们一起挠一挠。(提问多个幼儿)

  师:有这么多地方都可以挠痒痒,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把这些有趣的动作做整齐些吧!

  幼:…….

  师:我觉得拍手是个不错的办法,我们可以先拍两下再挠痒痒,你们同意吗?幼:?

  师:那我们就听着音乐来挠痒痒(前四节动作同A段—动动手、动动脚;A’段挠痒痒)【ppt5】

  (五)听音乐,完整演绎

  1.播放音乐,完整地做模仿螃蟹的动作。

  师:我们今天向这位好朋友学习了这么多,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向好朋友表示感谢吧!【ppt6前奏—尾声前】

  师:小朋友们,跳得都非常好。小螃蟹可高兴了,想和我们一起再跳一遍。你们愿不愿意呀?

  不过老师想请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比比赛,看一看哪边跳得比较好。先请女小朋友跳一遍。【再次播放音乐,完整表演螃蟹舞。】

  (六)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

  1.引导幼儿倾听尾声音乐

  师:螃蟹朋友说,今天和你们这些小螃蟹玩得可真高兴,可是,我现在要回家了。因为这里来了一位捉螃蟹的人,他要把我们这些小螃蟹都抓走。你听捉蟹的人来了。【音乐,ppt7,引导幼儿倾听音乐】

  捉蟹人这么坏,害得我们不能和小螃蟹一起玩了。你们敢不敢来捉弄一下这位捉蟹人。

  幼:??

  师:好,那老师就来当这位捉蟹人,小朋友们是小螃蟹,你们一个一个跟在老师的身后,记住要悄悄的跟着,等到我回头你们就不能动,知道吗?谁被我看见动了,谁就要被我这个捉蟹人捉回家了。等到我来捉你们的时候,你们这些小螃蟹们就要躲起来,不被我抓到好不好?我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示范一下。【叫两三个幼儿】(前四边领着幼儿走,后四边回头,再次重音开始抓)

  师:现在我们所有小朋友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小朋友们在躲的时候能不能碰到别的小螃蟹?(不能)那我们开始吧。【音乐,ppt7】

  师: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完整地表演一下。【放整首音乐】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RAP(说唱)的语感和体态动作学唱歌曲,感受RAP的风格。

  2、在师幼合作表演中感受RAP的热情奔放。

  3、通过师幼互动找准节奏,把握节奏型。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Rap的伴奏、图谱,鱼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谜语导入吸引幼儿的兴趣师:今天蔡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但它现在不出来想让小朋友们猜一猜他是谁?老师说个谜语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好么:凸眼睛,阔嘴巴, 尾巴要比身体大,能行万里路,不能离开水。它就是小鱼(球球),今天啊他带来一首关于他自己的歌,我们来听一听?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小鱼球球的歌曲跟平时我们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啊?(它的歌词是说出来的,不是唱出来的)下面跟老师先学这样说一说歌词好么(出示歌词)

  (二)熟悉并能形象的理解、表现歌词

  1:教师先示范读(带节奏)师:先听蔡老师读一遍,仔细听,看看诗歌里一共出现了几条鱼?(三条)

  2:引导幼儿跟读师:跟蔡老师一起读好么?注意要跟蔡老师一样的语气语调哦!

  3:幼儿形象地表现歌词师:这有三条鱼,可是这三条鱼的心情是一样的么?第一条鱼怎么样?谁愿意来表现下孤单?第二条鱼来了以后呢?第三条来了以后呢?

  (三)出示图谱初步感知节奏

  1、师:你们发现了么?刚刚我们在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是跟着一定的节奏来的呦,你们看这是什么啊(图谱),对了,这就是这首诗的节奏哦,来我们试试是不是呢,先跟老师打一遍这个节奏好么?

  2、歌词与节奏相对应幼儿初次尝试演唱(教师先贴前一句歌词的谱,其余的幼儿来操作)

  (四)跟随音乐伴奏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

  师:你们发现哪里是重复出现的了么?是不是每句歌词结束都加了"呦呦,在xx"其实这种跟着音乐节奏说歌词的表演形式叫rap(说唱)

  2、教授手势与身体动作:

  师:蔡老师在唱的时候身体有什么动作么?(手不一样,身体摆动)对,在唱这种风格的音乐时就要身体动起来。

  3、歌词接龙师:下面我们来玩歌曲接龙的游戏好么?

  ○1老师前半节幼儿后半节师:老师唱前面的歌词你们唱后面,然后我们一起说"呦呦,在xx"好么?

  ○2幼儿前半节,教师后半节

  ○3男生唱歌词,女生加"呦呦,在xx"

  ○4女生唱歌词,男生加"呦呦,在xx"4、加快速度再次演绎歌曲师:现在我们要加快速度喽,看小朋友们能不能跟上哦,老师先唱一遍,等下看谁愿意来挑战蔡老师好么?仔细听哦。下面谁愿意来挑战我呢?(幼儿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都不错哦,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什么风格的歌?叫什么来着?(rap)今天回家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唱一唱我们今天新学的歌好么?告诉他们这是rap,不要忘了rap的经典手势哦。

  教学反思

  1,过程中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很到位,也能准确地感受不同的情绪,但感染力欠缺。

  2,老师将这个活动完成了,但没有关注到孩子想象的空间,比如,孩子还会选择更多的鱼,4,5,6,7,8,100,1000,等等,孩子们还可以说说平时职到的鱼类。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前段时间,天气一直阴雨绵绵,几次在运动时,下起了毛毛细雨,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春雨,以及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孩子们的兴趣特别浓厚。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春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幼儿演唱,结合幼儿的热点话题与主题进展,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欣赏——学唱——表演,我将采用情境化的语言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在演唱歌曲中,重点关注幼儿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春雨和种子,通过情境性的语言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生机。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春雨和种子。

  2.感受下春雨的情景,知道春天是种子发芽的季节。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通过歌词感受春雨的'特征

  1.师弹唱第一段

  你听到了什么?

  春雨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沙沙沙)

  小结: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

  种子在干什么?(在说话)

  它在说什么?(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小结: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二、学唱歌曲——运用歌词唱出旋律

  1.你们也会像老师这样唱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清唱,注意声音的柔和、整齐。

  2.欣赏第二段

  (1)小朋友唱的真不错,听春雨又开始在下了,这回它又是怎么说的呢?(哎哟哟,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

  (2)请幼儿跟着老师再次清唱。

  3.引导幼儿跟着琴声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根据自己对春雨的认识运用动作进行表现

  1.和幼儿一起讨论动作。

  2.跟着音乐表演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动作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