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7-05 08:38:54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些简单的应急方法。

  2、学会关爱自己和周围的人。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编排好情境表演(见"教学材料")。

  2、幼儿用书:《应该怎么做》。

  活动过程:

  1、师幼观看情境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做。

  教师:如果你遇到了这些事,你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同伴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当奶奶突然生病时,可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如果找不到爸爸、妈妈,可以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在外面和家人走散了,可以在原地不动等候;也可以找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寻找。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能开。

  2、讨论常用的紧急电话号码。

  教师:如果我们遇到一些紧急事情时,可以使用哪些电话号码?

  幼儿交流,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号码。

  师幼讨论:打紧急电话时应该说什么?

  师幼共同小结:打紧急电话时要说清自己家的地址及所发生的事情。

  幼儿完成幼儿用书《应该怎么做》上的操作。

  3、玩模拟游戏"拨打紧急电话"。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紧急电话的.接线员,一组做报警的人,学习如何拨打紧急电话。交互进行游戏。

  幼儿交流游戏中的感受,如报警的人是否说清自己的地址以及发生的事情等。

  教师(提醒、强调):紧急电话不能随便拨打,在遇到紧急事情时才可以拨打。

  教学材料:

  1、小朋友和奶奶在家,奶奶突然发病。

  2、小朋友和妈妈在游乐场玩,由于人多,找不到妈妈。

  3、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

  小百科:做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zuò,汉语中的常用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由没有到存在之间的过程;做就是造,产生这个东西的意思—做生意、做饭、做工、做鬼脸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2

  活动目标

  1、 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2、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时钟、统计表、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认识时间

  ———师:“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

  我们来看一下—————最细、走的最快的是秒针,秒针走一圈就是一分钟。现在我们就看着秒针转一圈,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好长,好短)

  2、感知时间

  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

  (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

  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

  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

  :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 xx的问题,给xx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

  不管你做不做事时间都会不停的.走,而你们刚才就是让时间跑掉了(跑在前头了)。

  我们再玩一次,这次你们先想一想要做些什么。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提前做好计划、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

  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

  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

  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 妈。咪。爱。婴。。幼儿园教案频道

  3、交流

  提问:为什么你比以前干的事多了?

  4、统计时间

  上次我们统计晚上你都做了哪些事,我发现小朋友做事的时间都不一样。今天我们知道如何珍惜时间了,今晚我们再统计一回。

  时间统计表

  业的时间

  洗脸、刷牙、脱衣上床

  早晨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时间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四个“困难”的各自特征,尝试根据其特征分组制定合理的解决;

  2.能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体验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3.体验“寻人”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的力量及有不怕困难的勇气。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四张“困难”图(沙层、淤泥、岩层、岩浆)、图片(挖沙队用抽沙机工作、挖井队用挖井设备抽水、钻机工人用钻机工作、消防员穿戴消防服耐高温)、泡沫纸板、塑料铲子、笔、草裙舞视频。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当侦探的积极性

  1.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情节:黑人小朋友在沙滩上玩沙,突然,沙滩上出现了一个大坑,同时,黑人小朋友失踪了。

  2.教师提问引发幼儿猜测:咦!他们怎么不见了,会去哪呢

  二、清楚困难特征,分组制定

  1.教师展示寻找路线图及四张“困难”图,帮助幼儿了解四个“困难”特征。

  师:在寻找黑人小朋友的路程可不那么轻松,从沙坑开始一路往下就会遇到重重困难,第一个是要越过厚厚的沙土,第二个困难是要穿过渗水的淤泥,第三个困难是通过坚硬的岩层,第四个困难就是经过高温的岩浆。你们有信心完成侦探任务吗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谈论并绘画解决。

  师:小侦探们,时间紧迫,只有十分钟来商量,所以今天我们分成四组,每组先制定一个困难的解决,然后我们再一起去寻人,这样就会快得多。

  师:(分别在四张桌子上摆放好“困难”图)现在,请你们根据各个困难的'特征(沙土——厚、淤泥——有水、岩层——坚硬、岩浆——高温)大胆地贡献自己的想法,并把合理的想法绘在图上。

  3.教师巡回观察各组讨论及记录情况并适时参与交流。

  三、集中交流讨论,合作体验寻找

  1.邀请各组代表介绍该组。

  师:每个小组请一名小侦探代表介绍下你们的解决,说说遇到这种困难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小组代表介绍)

  2.情境体验,合作寻人,并在“破案”过程中一起修改或丰富解决方法。

  师:现在有了你们的解决,我们一起出发吧,在这过程中大家要团结合作、互相帮助,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如果遇到我们解决不了的困难时还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过第一关:厚厚的沙层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挖沙队用抽沙机工作图)

  过第二关:渗水的淤泥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挖井队用挖井设备抽水图)

  过第三关:坚硬的岩层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钻机工人用钻机工作图)

  过第四关:滚烫的岩浆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消防员穿戴消防服耐高温图)

  四、收获成功的喜悦,分享“寻人”收获

  1.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这里,又有一个沙坑,我们一起爬出去看看吧(幼儿体验爬的动作)!哇,你们看,黑人小朋友在那,我们终于找到了!

  2.播放非洲草裙舞音乐视频,集体跳舞庆祝。

  师:黑人小朋友为了感谢我们的小侦探,邀请大家一起跳舞庆祝呢。

  3.引导幼儿分享“寻人”收获。

  师:在今天的侦探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要跟呢(引导幼儿从解决困难的智慧、合作的力量、感谢别人的帮助等方面讲述)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学习围绕一个话题采访别人。

  2、知道在和他人的交谈中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3、巩固与他人交往的技能和礼仪。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纸、笔。

  2、事先和幼儿园的其他教师及工作人员沟通采访主题,请他们配合。

  活动过程:

  1、介绍记者和采访工作,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相关的知识。

  幼儿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记者是专门采访别人、采写新闻的人;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都有记者。

  2、引导幼儿学习做小记者。

  幼儿交流。

  幼儿带上纸、笔,单独或结伴去采访其他教师。班级教师分头追踪、了解幼儿的采访情况。

  3、回班交流,总结小记者的活动。

  幼儿讨论交流。教师注意分别邀请采访成功和采访失败的幼儿代表发言。

  幼儿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采访时首先要自我介绍,对人有礼貌,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问题,别人接受了采访后要对他表达谢意。

  4、幼儿模仿采访。

  幼儿分组制定采访提纲。

  在小组内模拟采访一次,请小组成员观察、指正。

  5、幼儿再次采访,并回班交流。

  集体交流采访内容,分享成功的经验。

  活动反思:

  这节课属于综合探索课程。通过了解记者这一职业及记者工作的日常,了解新闻的表现方式,了解手抄报、报纸的结构,以及常用的几种拍摄角度,尝试制作报纸手抄报。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对生活自然的观察以及对记者职业的敬佩之情。

  课前我已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记者、新闻图片等资料,所以首先我通过提问来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多张新闻图片结合讲解,让学生了解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等特点和基本知识。接着通过集体探究了解新闻表现的方式,有新闻照片、新闻漫画和新闻图表等。通过欣赏新闻图片认识基本的拍摄手法角度:平拍、仰拍、俯拍。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手抄报报纸的结构:刊头、日期、标题、内容、插图等部分,为学生接下来完成任务做好准备。最后通过教师示范讲解步骤以及相关部分的`要求,布置本节课的学生活动。本次布置的任务是完成一份手抄报或报纸的板块设计,不需要大量的文字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排版分布版块以及图画标题文字的结合。因为学生有了很多年办手抄报的经验,所以这次的学习任务并不难,整节课进行的也比较流畅,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完成的也很认真速度比较快,但是稍有不足的地方是学生的设计意识还需要培养,排版比较单一呆板,可以多让学生欣赏借鉴优秀的作品来积累素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长大的一些变化,萌发对成长的向往和期盼。

  2、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情与身高有关,个子高矮各有好处。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挂图1号,幼儿用书;磁带。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有个小朋友叫彼得,他的个子没有妈妈高,于是彼得想到了许多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名字叫《99厘米高的彼得》。

  2、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①教师播放故事一遍,幼儿倾听。播放完后幼儿一起讨论。

  ②师:故事里有谁?

  ③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

  3、出示挂图,教师分段讲述故事,与幼儿讨论故事细节。

  ①讲述故事第一段。提问:妈妈比彼得高了许多,还有哪些地方比彼得大,比彼得长?(鼻子、手、腿和胳膊)请幼儿仔细观察挂图讲述。

  ②讲述故事第二段、第三段。提问:长成大人就不再长个子了,还有哪些地方会继续长呢?(头发、手指甲、脚趾甲、身体中间)请幼儿仔细倾听并讲述。

  ③讲述故事第四、五段。提问交流:彼得觉得长成大人有什么好处?

  ④讲述故事最后两段。彼得希望自己长到多大,多高呢?请幼儿仔细观察挂图,看图理解并讲述。

  4、再次倾听故事,幼儿表达愿望。

  听故事后,讨论:你希望自己能长多高、多大?为什么?(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和表达)5、与幼儿一起讨论,个子高矮的优缺点。

  教学反思

  “我叫彼得,今天早上妈妈给我量了身高,刚好99厘米高。妈妈说,快一米了。可是,妈妈还是比我高许多,足足有76厘米!而且她的鼻子比我大,手比我大,就连腿和胳膊都比我长。怎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妈妈已经长成大人啦……”

  《99厘米高的彼得》是一个绘本故事,根据故事内容,我设计了两个目标:1.理解故事,感受长大的一些变化,萌发幼儿对成长的向往和期盼;2.知道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与身高有关,个子高矮各有好处。于是我依据活动目标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第一个环节是导入,讨论:“你觉得个子高好吗?为什么?”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第三个环节是结合挂图,教师分段讲述故事;第四个环节是幼儿再次倾听完整故事,表达愿望;最后教师小结。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并不能对故事完全的了解,在讨论个子高矮的优缺点的时候,孩子们也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身高所带来的好处。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中,观察到部分幼儿的倾听习惯不是很好,导致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时候,不能完整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个现象让我知道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被引导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孩子的细微变化,将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设计实际操作时,应该将生活与幼儿实际联系起来,举例说明,让幼儿体会到身高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它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是我觉得孩子们对故事内容中的身高没有太多意识,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也还是没有了解故事内容,我认为以后还是要多教导孩子生活常识,将孩子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孩子懂得结合生活中的实事,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

  小百科: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语符号即缩写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6

  活动目标

  1、建立性别认同,了解男孩、女孩在各个方面的不同特征。

  2、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欣赏男孩、女孩不同的优秀品质、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音乐(轻柔的、强劲的),音乐磁带,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吗?你是男孩吗?(我是女孩)你是女孩吗?(我是男孩)今天尹老师想和大家做朋友请男孩站到老师的师的左手边,请女孩站到老师的右手边。"以报数的方式统计今天我们班里来了多少男孩、多少女孩?

  2.下面我们来唱首歌好不好?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哼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边尽情跳舞嬉戏。(教师跟着女生组)

  二、展开生活经验的交流(通过各方面了解男、女的同于不同。)

  1、引导幼儿讨论男孩女孩在外形、相貌、穿戴、喜欢玩的玩具等方面的不同?

  2.教师:男孩女孩各有各的特点,男孩:坚强,勇敢,不怕黑,粗心,调皮。女孩:温柔,可爱。细心,讲卫生,胆小,爱哭。在以后生活中大家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三、欣赏男孩、女孩喜欢的音乐:《动感dj》《种太阳》

  1.下面我们休息一会,来听两段好听的音乐,听的时候要注意,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放音乐:《动感dj》《种太阳》

  "听完音乐请女孩告诉老师你们喜欢那段音乐?男孩子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女孩喜欢的音乐就请女孩来舞蹈,男孩喜欢的音乐就请男孩来舞蹈。

  :原来男女喜欢的音乐也有不同,男孩喜欢强劲的音乐,女孩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

  四、男孩、女孩的理想。(欣赏男孩、女孩不同的优秀品质、增强自信心。)

  1."男孩女孩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将来长大所做的工作也会不同,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说说你的理想!"

  2."大班的男孩女孩们,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实现你们的理想。

  五、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男孩女孩都可爱,喜好不同不奇怪,男孩勇敢女孩美,一起成长乐开怀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7

  活动目标:通过社区的爷爷奶来教我们一些民间的游戏,使孩子们知道这些民间游戏读起来朗朗顺口,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游戏。

  活动准备:与社区爷爷奶奶已联系好。

  活动过程:

  1、带孩子看看一楼走廊的画,读读这些童谣,知道这些童谣还可以做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来了社区的爷爷奶奶:今天他们来教我们这些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大家都很喜欢,所以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叫他民间游戏。

  3、分组开展游戏,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游戏。

  4、中国的民间游戏还有很多,下次我们走出幼儿园到社区去看看还有那些游戏和我们中国才有的东西

  延伸活动:与社区联系好猪只有二合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欣赏戏剧表演。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8

  设计意图:

  播种的季节到了,农民伯伯在菜地里忙着移栽各种瓜秧。我们大班年级组的幼儿也没闲着,他们也在自己的种植园地里忙着移栽秧苗。这不,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带来了一株株西红柿秧苗准备亲手栽下去呢!目标:

  1、关注西红柿的生长,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过程。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西红柿。

  2、乐意参加劳动,对劳动感兴趣。准备:

  1、收拾整理好种植园地

  2、西红柿秧苗、铲子、盆。

  3、《西红柿生长记录表》。

  过程:

  一、引导幼儿围绕西红柿谈话,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

  师:“你吃过西红柿吗?你知道西红柿长在哪里?”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栽西红柿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吃自己种出来的西红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红柿吗?

  二、栽西红柿将幼儿带到种植园地

  1、教师示范讲解移栽西红柿的方法。

  2、幼儿劳动,教师参与指导。

  3、为西红柿浇水。

  三、组织幼儿回活动室进行记录

  1、师出示记录表,讲清要求。

  2、幼儿进行记录。把移栽西红柿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西红柿生长记录表》中。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9

  给别人快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一分钟就能做到。也许你会不屑一顾:“一分钟?能做什么?”不要小看一分钟,生活就是由无数个一分钟组成的,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发生在一瞬间,一分钟能做很多事。一句祝福,一个微笑,一声赞美……一分钟真的具有让别人快乐起来的魔力。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拥有“有魔法的一分钟”的魔法师,包括我们的孩子。

  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魔力”,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

  2、尝试在一分钟里做一件能让别人快乐的小事。

  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秒针的大钟,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门卫爷爷不快乐(打开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不快乐的门卫爷爷。)

  师:门卫爷爷怎么了?

  幼:不开心,很难过……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爷爷在叹气;爷爷的眉头拧在一起;爷爷的头发乱七八糟,看来心情很坏……

  二、有魔法的一分钟

  1、一分钟是多久。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可是,一分钟后门卫爷爷露出了笑脸。奇怪,这一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门卫爷爷变得快乐了呢?

  幼:爷爷到超市买了很多吃的东西;有小鸟为他唱歌……

  师:一分钟是多久呢?

  幼:一会儿。

  幼:妈妈说秒针走一圈,挺长的吧。

  2、体验一分钟。

  ①第一次体验。孩子看大钟体验一分钟。

  ②第二次体验。孩子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如,有的孩子走了三十步;有的孩子唱了一首英文歌,等等。)

  ③小结:一分钟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3、有魔法的一分钟。

  ①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为:然然边给门卫爷爷敲背边为他唱歌,门卫爷爷快乐地笑了。

  ②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些事能让爷爷快乐起来?

  ③小结:一分钟能做一件让别人快乐的小事!这太神奇了,简直是有魔法的一分钟!真的那么神奇吗?请大家试一试。

  三、送你“有魔法的一分钟”

  1、一分钟,你准备做一件什么事让别人快乐?

  2、幼儿尝试用各自的方式让同伴和教师在短短的时间里快乐起来。

  活动后记:

  “有魔法的一分钟”的确具有神奇的`魔力!没有想到,我竟成了“快乐”的第一受益者。不时有孩子从我身边走过:“李老师,你真漂亮!”“李老师,你真辛苦,需要我的帮助吗?”“李老师,这是我的爱心卡片,我把它送给你,因为你也有一颗爱心!”……整个上午,所有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大家很默契,每做一件“让别人快乐的事”就会产生这样的对话:“你快乐吗?”“快乐!”“我也很快乐!”我想起一句话,“快乐是一种香水,洒给别人,自己手上也会留下余香!”接着,快乐开始走向家庭。不时听到家长激动的反映――“早餐时,孩子为我剥了一个鸡蛋。”“昨晚,孩子又为我敲背,又为我揉肩,还问我快乐吗!”“我家孩子总在说‘快乐’,我倒真被他说快乐了!”这就是“有魔法的一分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分钟!由此,我想到一分钟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魔力,它能减轻焦虑和压力,让孩子的内心平和宁静,使孩子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快乐、健康的生活观。例如:

  一分钟教师:每天可让不同的孩子做一分钟教师,也许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闪光点!一分钟认字:每天只要花一分钟认字,日积月累的效果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功力!

  一分钟床头小幽默:睡前一个小笑话,能使孩子带着快乐进入梦乡。一分钟问题:当孩子生气要伸出拳头的时候,引导他用一分钟问自己一个问题:“除了拳头,怎样才能让我不生气?”

  一分钟勇气:遇到困难时,用一分钟让自己安静一下:“没关系,我还有其他办法吗?”

  一分钟忘记:也许同伴之间会发生很多不愉快的事,给自己一分钟,忘记不愉快!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过去玩具与现在玩具的不同,感受现在玩具的丰富。

  2、学习、掌握一些过去玩具的玩法。

  3、理解玩具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爱护它们。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几种玩具:滚铁环、陀螺、弹子、纸飞机、沙包、绷绷绳。

  2、每个幼儿带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

  3、邀请1~2位家长参与活动,活动前与他们交流活动的相关事项。

  4、幼儿用书:《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陀螺,引出"玩具"的话题。

  教师(出示陀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每个小朋友都回去询问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玩过的玩具,现在可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同伴间相互交流。

  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

  请家长介绍自己小时候的玩具。

  教师和幼儿的'利用幼儿用书进行小结。

  2、教师分别出示一些简单的玩具,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

  教师: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爸爸妈妈小时的玩具,哪些你们也玩过?与现在的玩具相比,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幼儿自由进行观察、比较。

  幼儿相互讨论: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玩具和我们现在的玩具有什么不同?

  教师:现在玩具的种类很多,而且每个小朋友都有很多的玩具,你们都很幸福。

  教师:你们知道玩具是哪来的?你们应该怎样来玩?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样玩具,不能随便向家人要求买新玩具。

  3、幼儿尝试玩一些简单的玩具。

  教师:你们也可以试着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

  幼儿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尝试玩玩具。

  家长、教师带领幼儿玩一些跳房子、编花篮等民间游戏,引导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

  教师:以后我们比一比,看谁爱护玩具,看谁会玩的游戏多。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1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让他人知道自己高兴的事。

  2、 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了解同伴对自己的态度,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活动准备:

  1、 每周有一定的时间。

  2、

  幼儿知道高兴的.事包括哪些。了解幼儿有哪些高兴的事和成功的经验。

  活动过程:

  1、 出示生日庆祝会的照片,引起回忆,导入活动。小朋友想一想,那天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一份高兴与别人分享,就会使 别人高兴,可以变成许多快乐。你有高兴的事也可以让别人知道。

  2、 幼儿自己找朋友说 。

  高兴的事可以说给朋友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让朋友知道?

  3、 在以后的活动时间,让幼儿表现自己学到的或一起庆贺认为值得高兴的事。

  4、 让幼儿知道高兴的事不仅可以和同伴分享,还可以与家人分享。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2

  [设计意图]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大自然的宝贵资源遭到破坏,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无情地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知识和防火能力。因此,增强幼儿防火意识,提高幼儿防火能力,对保护幼儿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但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幼儿,都无法进行这种危险的体验。所以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突破说的模式,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慌张。

  2、培养幼儿基本的防火意识与能力。

  3、使幼儿初步掌握基本的安全防火,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2、VCD一盘(内容有大火烧毁房屋、拨打火警电话的镜头)。

  3、布置好情境表演的场景。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消防员,领孩子跑步带入。

  2、组织幼儿观看大火烧毁房屋的图片,使幼儿感受火灾的危险性。

  3、组织幼儿讨论:这些火灾是怎么引起的?火灾的后果是什么?

  4、发生火灾怎么办?观看影碟,使幼儿知道火警电话是“119”,并知道如何报警。

  5、请个别幼儿模拟拨打报警电话。提示幼儿说清着火地点、着火物和自己的姓名。

  6、讨论:如果小朋友家里发生火灾,消防员叔叔还没有来到,我们该怎么逃出来呢?教师可演示逃生方法。

  7、“安全逃生演习”:教育幼儿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运用学到的自救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3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展览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引发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2、材料:人手一张婴儿时候的照片及表现自己主要优点的录像或图片。

  3、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主要的能力发展情况。

  活动过程:

  1、通过照片展览、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①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边看边问:照片上都是谁?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②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等。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如:念儿歌、画画等方面)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顺倒数数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最好?

  2、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教师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引发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

  请幼儿读一篇寓言故事“狐狸与仙鹤”。

  请幼儿上来拼图,(拼图时间会很长,因此要安排在前面,这样可以减少等待时间。)

  展览幼儿的`绘画作用(教师平常应有意识地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再用绳子串起来展示在教室里)。

  童话剧表演,将平日排练的童话剧,请幼儿节选片段现场表演。(排在绘画展览等几个比较安静的活动之后,动静交替,使活动进入一个小高潮,更加激发每个幼儿上来表演的欲望)。

  表演儿童英语,请幼儿说一句短句。

  请幼儿上来弹一曲动听的乐曲,让幼儿感受到优美的音乐。

  将幼儿平时关心集体的行为用录像录下来,再放出来给幼儿看,引起幼儿对其行为的赞扬。

  进行叠被子、系鞋带比赛,通过竞赛形式看到别人的优点。

  诗歌朗诵,有表情地朗诵。

  关心同伴,通过录像形式表现出来。

  现场表演做操,看到别人的认真。

  抛接沙袋,参加体育活动,抛得高、准。

  现场表演折纸,折得整齐而且有一定的难度。

  鼓励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让平日能力较弱的幼儿也有展示自己长处的机会,使幼儿懂得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做好)。

  角色游戏玩得好。(录像展示)

  计算学得好,表演顺倒数(20以内)。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有的…有的…有的,并且能够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励幼儿今后努力。

  ①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关心集体、参加体育活动、画画等方面还要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②鼓励幼儿今后继续努力,争取不断的进步。

  小百科:优点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ōu diǎn,指的是人的长处、好的地方,其与缺点相对,或者事物实用或者好的方面。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4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有许多的动物,能讲出几种动物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

  2.通过活动,了解各种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动物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了解珍稀动物,进一步懂得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关心动物、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动物园录象,动物对人类作用的图片,有关珍稀动物的图片、欢快的音乐、每人动物卡片一个、幼儿人手一份调查表:动物对人类的作用。

  活动流程:欣赏--了解--表演

  (一)欣赏--小朋友去过动物园吗?你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幼儿讨论交流,并观看录象。)

  (二)了解

  1.了解动物的特征--你最喜欢哪个动物?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你会学一学它的样子吗?(幼儿自由讲述、表演,并戴上胸饰,跟着音乐模仿动物的样子。)

  2.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小动物真可爱,你们知道动物和我们的关系吗?动物对我们人有什么用处吗?(幼儿分组交流自己调查到的信息,教师请部分幼儿来介绍。并出示图片,了解动物的多种作用,扩展幼儿的认知。)集体表扬小动物。

  3.知道一些珍稀动物,了解保护动物的方法。

  --他们是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越来越少吗?

  --我们怎样来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呢?

  小结:我们不伤害动物,不破坏树木,不往水里扔垃圾等。

  (三)表演

  1.欣赏歌曲《我们和动物是一家》

  2.老师和幼儿一同戴上胸饰表演。

  活动反思:

  在美丽的大自然里,生活着各种动物,在葱茏的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小鸟,有了动物,才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生机。成千上万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着,千千万万的动物在大自然中忙碌着,可是,随着人们的随意地砍伐,摧毁树木,迫使不少鸟儿无家可归,就像流浪汉一样,迫使不少动物濒临灭绝……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因此,我们要共同努力还动物一个美丽的家,让这个世界充满鸟儿的歌声笑语,让动物和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让人类和动物手牵手走向大自然!为此,我们在本次开展的大主题“我的动物朋友”中的一个小主题活动“我的动物客人”中生成了《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一活动。通过活动来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个性,让孩子了解环境对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性。

  我为本次活动预设的目标是“初步了解保护动物的常识,能运用已有经验判断一些行为的`对错,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加深爱护动物的情感。为了达成此目标,我做了充分的准备,绘制了各个人类伤害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情景图片,为幼儿操作提供了很多材料。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将自己的想法和保护动物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在活动结束之后,还进行了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回家将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告诉周围的家人和朋友,幼儿纷纷表示愿意。

  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从幼儿的心理、情感出发,把环保教育渗透到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活动中,以增强教育效果,从而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个性,幼儿通过这次活动能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学会了关心他人、爱护树木和小动物的健康情感。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讨论法,如:你也能像贝贝一样关心动物、爱护动物、保护小树吗?你会怎样保护呢?充分让幼儿表达自己的做法;设计的游戏法也恰到好处: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寻找不同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

  整活动设计有浅入深,各个环节交替自然有序,逐步递进。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幼儿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民。

  2、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

  3、使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特点及各民族居住地。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幼儿身穿各民族服装的图片。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族有特色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幼儿欣赏歌曲《尝葡萄》,请幼儿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二、展开

  1、教师提问: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那你知道他们都居住在什么地方吗?

  2、请个别幼儿来指一指(教师注意为幼儿纠正)

  3、教师出示民族娃娃(藏族)提问: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教师向幼儿介绍藏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性)

  4、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个民族的服装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幼儿来猜猜这是哪个民族?(这个民族生活在草原上,人们喜爱骑马放牧)

  5、教师为幼儿指出蒙族人民的居住地

  6、出示朝鲜族娃娃,教师:谁认识这个民族的娃娃?(请了解的幼儿来介绍一下)

  7、巩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1)挂出藏族、朝鲜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人物图片,请幼儿辨认。让幼儿根据自己手中图片上人物身穿的服饰,贴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2)尝一尝各民族的特色食品,一起来谈谈他们的生活习惯。

  三、结束教育幼儿要尊重、爱护少数民族,知道只有各民族人们同心协力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

  活动反思:

  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注意力短、兴趣容易转移以及好奇心重的心理,教师营造民主、宽松而和谐的学习气氛,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声画同步、舞蹈律动、演示、分组创编等多种有趣的活动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学习中,让学生在无拘束的体验中掌握歌曲节奏。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加以引导、提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讨论、创编、交流、展示,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珍视兄弟民族友谊的感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教学过程中,我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重新设计教学流程,运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自己的创编和老师的指导,结果整个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展示了一个鲜活的教学场景。

  (1)首先,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生学习儿歌,通过儿歌认识反复记号。并引导他们进行有趣的节奏练习。在情趣体验中掌握歌曲中重要的节奏特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前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2)其次,我又加了“教学生学动作”这么一个环节。在学生创编舞蹈动作之前,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首歌曲又是少数民族歌曲,学生在创编动作会很困难。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了解不少的少数民族,并教他们学习了几个舞蹈动作,以便在最后环节创编动作时,给学生减少难度。从而也引导学生拓宽了好朋友的概念。

  (3)最后,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童趣,在以上学习动作的基础上,根据歌词让学生即兴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这一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也是我在这堂课中感到最成功的一点。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05-04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12-23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1-03

【精选】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07-05

[精选]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07-05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05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05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05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2-07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些简单的应急方法。

  2、学会关爱自己和周围的人。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编排好情境表演(见"教学材料")。

  2、幼儿用书:《应该怎么做》。

  活动过程:

  1、师幼观看情境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做。

  教师:如果你遇到了这些事,你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同伴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当奶奶突然生病时,可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如果找不到爸爸、妈妈,可以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在外面和家人走散了,可以在原地不动等候;也可以找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寻找。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能开。

  2、讨论常用的紧急电话号码。

  教师:如果我们遇到一些紧急事情时,可以使用哪些电话号码?

  幼儿交流,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号码。

  师幼讨论:打紧急电话时应该说什么?

  师幼共同小结:打紧急电话时要说清自己家的地址及所发生的事情。

  幼儿完成幼儿用书《应该怎么做》上的操作。

  3、玩模拟游戏"拨打紧急电话"。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紧急电话的.接线员,一组做报警的人,学习如何拨打紧急电话。交互进行游戏。

  幼儿交流游戏中的感受,如报警的人是否说清自己的地址以及发生的事情等。

  教师(提醒、强调):紧急电话不能随便拨打,在遇到紧急事情时才可以拨打。

  教学材料:

  1、小朋友和奶奶在家,奶奶突然发病。

  2、小朋友和妈妈在游乐场玩,由于人多,找不到妈妈。

  3、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

  小百科:做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zuò,汉语中的常用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由没有到存在之间的过程;做就是造,产生这个东西的意思—做生意、做饭、做工、做鬼脸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2

  活动目标

  1、 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2、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时钟、统计表、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认识时间

  ———师:“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

  我们来看一下—————最细、走的最快的是秒针,秒针走一圈就是一分钟。现在我们就看着秒针转一圈,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好长,好短)

  2、感知时间

  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

  (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

  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

  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

  :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 xx的问题,给xx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

  不管你做不做事时间都会不停的.走,而你们刚才就是让时间跑掉了(跑在前头了)。

  我们再玩一次,这次你们先想一想要做些什么。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提前做好计划、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

  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

  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

  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 妈。咪。爱。婴。。幼儿园教案频道

  3、交流

  提问:为什么你比以前干的事多了?

  4、统计时间

  上次我们统计晚上你都做了哪些事,我发现小朋友做事的时间都不一样。今天我们知道如何珍惜时间了,今晚我们再统计一回。

  时间统计表

  业的时间

  洗脸、刷牙、脱衣上床

  早晨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时间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四个“困难”的各自特征,尝试根据其特征分组制定合理的解决;

  2.能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体验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3.体验“寻人”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的力量及有不怕困难的勇气。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四张“困难”图(沙层、淤泥、岩层、岩浆)、图片(挖沙队用抽沙机工作、挖井队用挖井设备抽水、钻机工人用钻机工作、消防员穿戴消防服耐高温)、泡沫纸板、塑料铲子、笔、草裙舞视频。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当侦探的积极性

  1.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情节:黑人小朋友在沙滩上玩沙,突然,沙滩上出现了一个大坑,同时,黑人小朋友失踪了。

  2.教师提问引发幼儿猜测:咦!他们怎么不见了,会去哪呢

  二、清楚困难特征,分组制定

  1.教师展示寻找路线图及四张“困难”图,帮助幼儿了解四个“困难”特征。

  师:在寻找黑人小朋友的路程可不那么轻松,从沙坑开始一路往下就会遇到重重困难,第一个是要越过厚厚的沙土,第二个困难是要穿过渗水的淤泥,第三个困难是通过坚硬的岩层,第四个困难就是经过高温的岩浆。你们有信心完成侦探任务吗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谈论并绘画解决。

  师:小侦探们,时间紧迫,只有十分钟来商量,所以今天我们分成四组,每组先制定一个困难的解决,然后我们再一起去寻人,这样就会快得多。

  师:(分别在四张桌子上摆放好“困难”图)现在,请你们根据各个困难的'特征(沙土——厚、淤泥——有水、岩层——坚硬、岩浆——高温)大胆地贡献自己的想法,并把合理的想法绘在图上。

  3.教师巡回观察各组讨论及记录情况并适时参与交流。

  三、集中交流讨论,合作体验寻找

  1.邀请各组代表介绍该组。

  师:每个小组请一名小侦探代表介绍下你们的解决,说说遇到这种困难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小组代表介绍)

  2.情境体验,合作寻人,并在“破案”过程中一起修改或丰富解决方法。

  师:现在有了你们的解决,我们一起出发吧,在这过程中大家要团结合作、互相帮助,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如果遇到我们解决不了的困难时还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过第一关:厚厚的沙层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挖沙队用抽沙机工作图)

  过第二关:渗水的淤泥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挖井队用挖井设备抽水图)

  过第三关:坚硬的岩层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钻机工人用钻机工作图)

  过第四关:滚烫的岩浆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消防员穿戴消防服耐高温图)

  四、收获成功的喜悦,分享“寻人”收获

  1.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这里,又有一个沙坑,我们一起爬出去看看吧(幼儿体验爬的动作)!哇,你们看,黑人小朋友在那,我们终于找到了!

  2.播放非洲草裙舞音乐视频,集体跳舞庆祝。

  师:黑人小朋友为了感谢我们的小侦探,邀请大家一起跳舞庆祝呢。

  3.引导幼儿分享“寻人”收获。

  师:在今天的侦探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要跟呢(引导幼儿从解决困难的智慧、合作的力量、感谢别人的帮助等方面讲述)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学习围绕一个话题采访别人。

  2、知道在和他人的交谈中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3、巩固与他人交往的技能和礼仪。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纸、笔。

  2、事先和幼儿园的其他教师及工作人员沟通采访主题,请他们配合。

  活动过程:

  1、介绍记者和采访工作,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相关的知识。

  幼儿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记者是专门采访别人、采写新闻的人;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都有记者。

  2、引导幼儿学习做小记者。

  幼儿交流。

  幼儿带上纸、笔,单独或结伴去采访其他教师。班级教师分头追踪、了解幼儿的采访情况。

  3、回班交流,总结小记者的活动。

  幼儿讨论交流。教师注意分别邀请采访成功和采访失败的幼儿代表发言。

  幼儿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采访时首先要自我介绍,对人有礼貌,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问题,别人接受了采访后要对他表达谢意。

  4、幼儿模仿采访。

  幼儿分组制定采访提纲。

  在小组内模拟采访一次,请小组成员观察、指正。

  5、幼儿再次采访,并回班交流。

  集体交流采访内容,分享成功的经验。

  活动反思:

  这节课属于综合探索课程。通过了解记者这一职业及记者工作的日常,了解新闻的表现方式,了解手抄报、报纸的结构,以及常用的几种拍摄角度,尝试制作报纸手抄报。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对生活自然的观察以及对记者职业的敬佩之情。

  课前我已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记者、新闻图片等资料,所以首先我通过提问来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多张新闻图片结合讲解,让学生了解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等特点和基本知识。接着通过集体探究了解新闻表现的方式,有新闻照片、新闻漫画和新闻图表等。通过欣赏新闻图片认识基本的拍摄手法角度:平拍、仰拍、俯拍。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手抄报报纸的结构:刊头、日期、标题、内容、插图等部分,为学生接下来完成任务做好准备。最后通过教师示范讲解步骤以及相关部分的`要求,布置本节课的学生活动。本次布置的任务是完成一份手抄报或报纸的板块设计,不需要大量的文字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排版分布版块以及图画标题文字的结合。因为学生有了很多年办手抄报的经验,所以这次的学习任务并不难,整节课进行的也比较流畅,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完成的也很认真速度比较快,但是稍有不足的地方是学生的设计意识还需要培养,排版比较单一呆板,可以多让学生欣赏借鉴优秀的作品来积累素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长大的一些变化,萌发对成长的向往和期盼。

  2、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情与身高有关,个子高矮各有好处。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挂图1号,幼儿用书;磁带。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有个小朋友叫彼得,他的个子没有妈妈高,于是彼得想到了许多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名字叫《99厘米高的彼得》。

  2、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①教师播放故事一遍,幼儿倾听。播放完后幼儿一起讨论。

  ②师:故事里有谁?

  ③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

  3、出示挂图,教师分段讲述故事,与幼儿讨论故事细节。

  ①讲述故事第一段。提问:妈妈比彼得高了许多,还有哪些地方比彼得大,比彼得长?(鼻子、手、腿和胳膊)请幼儿仔细观察挂图讲述。

  ②讲述故事第二段、第三段。提问:长成大人就不再长个子了,还有哪些地方会继续长呢?(头发、手指甲、脚趾甲、身体中间)请幼儿仔细倾听并讲述。

  ③讲述故事第四、五段。提问交流:彼得觉得长成大人有什么好处?

  ④讲述故事最后两段。彼得希望自己长到多大,多高呢?请幼儿仔细观察挂图,看图理解并讲述。

  4、再次倾听故事,幼儿表达愿望。

  听故事后,讨论:你希望自己能长多高、多大?为什么?(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和表达)5、与幼儿一起讨论,个子高矮的优缺点。

  教学反思

  “我叫彼得,今天早上妈妈给我量了身高,刚好99厘米高。妈妈说,快一米了。可是,妈妈还是比我高许多,足足有76厘米!而且她的鼻子比我大,手比我大,就连腿和胳膊都比我长。怎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妈妈已经长成大人啦……”

  《99厘米高的彼得》是一个绘本故事,根据故事内容,我设计了两个目标:1.理解故事,感受长大的一些变化,萌发幼儿对成长的向往和期盼;2.知道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与身高有关,个子高矮各有好处。于是我依据活动目标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第一个环节是导入,讨论:“你觉得个子高好吗?为什么?”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第三个环节是结合挂图,教师分段讲述故事;第四个环节是幼儿再次倾听完整故事,表达愿望;最后教师小结。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并不能对故事完全的了解,在讨论个子高矮的优缺点的时候,孩子们也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身高所带来的好处。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中,观察到部分幼儿的倾听习惯不是很好,导致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时候,不能完整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个现象让我知道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被引导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孩子的细微变化,将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设计实际操作时,应该将生活与幼儿实际联系起来,举例说明,让幼儿体会到身高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它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是我觉得孩子们对故事内容中的身高没有太多意识,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也还是没有了解故事内容,我认为以后还是要多教导孩子生活常识,将孩子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孩子懂得结合生活中的实事,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

  小百科: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语符号即缩写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6

  活动目标

  1、建立性别认同,了解男孩、女孩在各个方面的不同特征。

  2、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欣赏男孩、女孩不同的优秀品质、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音乐(轻柔的、强劲的),音乐磁带,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吗?你是男孩吗?(我是女孩)你是女孩吗?(我是男孩)今天尹老师想和大家做朋友请男孩站到老师的师的左手边,请女孩站到老师的右手边。"以报数的方式统计今天我们班里来了多少男孩、多少女孩?

  2.下面我们来唱首歌好不好?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哼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边尽情跳舞嬉戏。(教师跟着女生组)

  二、展开生活经验的交流(通过各方面了解男、女的同于不同。)

  1、引导幼儿讨论男孩女孩在外形、相貌、穿戴、喜欢玩的玩具等方面的不同?

  2.教师:男孩女孩各有各的特点,男孩:坚强,勇敢,不怕黑,粗心,调皮。女孩:温柔,可爱。细心,讲卫生,胆小,爱哭。在以后生活中大家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三、欣赏男孩、女孩喜欢的音乐:《动感dj》《种太阳》

  1.下面我们休息一会,来听两段好听的音乐,听的时候要注意,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放音乐:《动感dj》《种太阳》

  "听完音乐请女孩告诉老师你们喜欢那段音乐?男孩子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女孩喜欢的音乐就请女孩来舞蹈,男孩喜欢的音乐就请男孩来舞蹈。

  :原来男女喜欢的音乐也有不同,男孩喜欢强劲的音乐,女孩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

  四、男孩、女孩的理想。(欣赏男孩、女孩不同的优秀品质、增强自信心。)

  1."男孩女孩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将来长大所做的工作也会不同,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说说你的理想!"

  2."大班的男孩女孩们,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实现你们的理想。

  五、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男孩女孩都可爱,喜好不同不奇怪,男孩勇敢女孩美,一起成长乐开怀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7

  活动目标:通过社区的爷爷奶来教我们一些民间的游戏,使孩子们知道这些民间游戏读起来朗朗顺口,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游戏。

  活动准备:与社区爷爷奶奶已联系好。

  活动过程:

  1、带孩子看看一楼走廊的画,读读这些童谣,知道这些童谣还可以做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来了社区的爷爷奶奶:今天他们来教我们这些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大家都很喜欢,所以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叫他民间游戏。

  3、分组开展游戏,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游戏。

  4、中国的民间游戏还有很多,下次我们走出幼儿园到社区去看看还有那些游戏和我们中国才有的东西

  延伸活动:与社区联系好猪只有二合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欣赏戏剧表演。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8

  设计意图:

  播种的季节到了,农民伯伯在菜地里忙着移栽各种瓜秧。我们大班年级组的幼儿也没闲着,他们也在自己的种植园地里忙着移栽秧苗。这不,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带来了一株株西红柿秧苗准备亲手栽下去呢!目标:

  1、关注西红柿的生长,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过程。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西红柿。

  2、乐意参加劳动,对劳动感兴趣。准备:

  1、收拾整理好种植园地

  2、西红柿秧苗、铲子、盆。

  3、《西红柿生长记录表》。

  过程:

  一、引导幼儿围绕西红柿谈话,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

  师:“你吃过西红柿吗?你知道西红柿长在哪里?”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栽西红柿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吃自己种出来的西红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红柿吗?

  二、栽西红柿将幼儿带到种植园地

  1、教师示范讲解移栽西红柿的方法。

  2、幼儿劳动,教师参与指导。

  3、为西红柿浇水。

  三、组织幼儿回活动室进行记录

  1、师出示记录表,讲清要求。

  2、幼儿进行记录。把移栽西红柿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西红柿生长记录表》中。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9

  给别人快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一分钟就能做到。也许你会不屑一顾:“一分钟?能做什么?”不要小看一分钟,生活就是由无数个一分钟组成的,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发生在一瞬间,一分钟能做很多事。一句祝福,一个微笑,一声赞美……一分钟真的具有让别人快乐起来的魔力。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拥有“有魔法的一分钟”的魔法师,包括我们的孩子。

  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魔力”,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

  2、尝试在一分钟里做一件能让别人快乐的小事。

  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秒针的大钟,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门卫爷爷不快乐(打开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不快乐的门卫爷爷。)

  师:门卫爷爷怎么了?

  幼:不开心,很难过……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爷爷在叹气;爷爷的眉头拧在一起;爷爷的头发乱七八糟,看来心情很坏……

  二、有魔法的一分钟

  1、一分钟是多久。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可是,一分钟后门卫爷爷露出了笑脸。奇怪,这一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门卫爷爷变得快乐了呢?

  幼:爷爷到超市买了很多吃的东西;有小鸟为他唱歌……

  师:一分钟是多久呢?

  幼:一会儿。

  幼:妈妈说秒针走一圈,挺长的吧。

  2、体验一分钟。

  ①第一次体验。孩子看大钟体验一分钟。

  ②第二次体验。孩子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如,有的孩子走了三十步;有的孩子唱了一首英文歌,等等。)

  ③小结:一分钟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3、有魔法的一分钟。

  ①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为:然然边给门卫爷爷敲背边为他唱歌,门卫爷爷快乐地笑了。

  ②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些事能让爷爷快乐起来?

  ③小结:一分钟能做一件让别人快乐的小事!这太神奇了,简直是有魔法的一分钟!真的那么神奇吗?请大家试一试。

  三、送你“有魔法的一分钟”

  1、一分钟,你准备做一件什么事让别人快乐?

  2、幼儿尝试用各自的方式让同伴和教师在短短的时间里快乐起来。

  活动后记:

  “有魔法的一分钟”的确具有神奇的`魔力!没有想到,我竟成了“快乐”的第一受益者。不时有孩子从我身边走过:“李老师,你真漂亮!”“李老师,你真辛苦,需要我的帮助吗?”“李老师,这是我的爱心卡片,我把它送给你,因为你也有一颗爱心!”……整个上午,所有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大家很默契,每做一件“让别人快乐的事”就会产生这样的对话:“你快乐吗?”“快乐!”“我也很快乐!”我想起一句话,“快乐是一种香水,洒给别人,自己手上也会留下余香!”接着,快乐开始走向家庭。不时听到家长激动的反映――“早餐时,孩子为我剥了一个鸡蛋。”“昨晚,孩子又为我敲背,又为我揉肩,还问我快乐吗!”“我家孩子总在说‘快乐’,我倒真被他说快乐了!”这就是“有魔法的一分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分钟!由此,我想到一分钟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魔力,它能减轻焦虑和压力,让孩子的内心平和宁静,使孩子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快乐、健康的生活观。例如:

  一分钟教师:每天可让不同的孩子做一分钟教师,也许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闪光点!一分钟认字:每天只要花一分钟认字,日积月累的效果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功力!

  一分钟床头小幽默:睡前一个小笑话,能使孩子带着快乐进入梦乡。一分钟问题:当孩子生气要伸出拳头的时候,引导他用一分钟问自己一个问题:“除了拳头,怎样才能让我不生气?”

  一分钟勇气:遇到困难时,用一分钟让自己安静一下:“没关系,我还有其他办法吗?”

  一分钟忘记:也许同伴之间会发生很多不愉快的事,给自己一分钟,忘记不愉快!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过去玩具与现在玩具的不同,感受现在玩具的丰富。

  2、学习、掌握一些过去玩具的玩法。

  3、理解玩具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爱护它们。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几种玩具:滚铁环、陀螺、弹子、纸飞机、沙包、绷绷绳。

  2、每个幼儿带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

  3、邀请1~2位家长参与活动,活动前与他们交流活动的相关事项。

  4、幼儿用书:《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陀螺,引出"玩具"的话题。

  教师(出示陀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每个小朋友都回去询问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玩过的玩具,现在可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同伴间相互交流。

  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

  请家长介绍自己小时候的玩具。

  教师和幼儿的'利用幼儿用书进行小结。

  2、教师分别出示一些简单的玩具,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

  教师: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爸爸妈妈小时的玩具,哪些你们也玩过?与现在的玩具相比,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幼儿自由进行观察、比较。

  幼儿相互讨论: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玩具和我们现在的玩具有什么不同?

  教师:现在玩具的种类很多,而且每个小朋友都有很多的玩具,你们都很幸福。

  教师:你们知道玩具是哪来的?你们应该怎样来玩?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样玩具,不能随便向家人要求买新玩具。

  3、幼儿尝试玩一些简单的玩具。

  教师:你们也可以试着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

  幼儿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尝试玩玩具。

  家长、教师带领幼儿玩一些跳房子、编花篮等民间游戏,引导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

  教师:以后我们比一比,看谁爱护玩具,看谁会玩的游戏多。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1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让他人知道自己高兴的事。

  2、 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了解同伴对自己的态度,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活动准备:

  1、 每周有一定的时间。

  2、

  幼儿知道高兴的.事包括哪些。了解幼儿有哪些高兴的事和成功的经验。

  活动过程:

  1、 出示生日庆祝会的照片,引起回忆,导入活动。小朋友想一想,那天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一份高兴与别人分享,就会使 别人高兴,可以变成许多快乐。你有高兴的事也可以让别人知道。

  2、 幼儿自己找朋友说 。

  高兴的事可以说给朋友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让朋友知道?

  3、 在以后的活动时间,让幼儿表现自己学到的或一起庆贺认为值得高兴的事。

  4、 让幼儿知道高兴的事不仅可以和同伴分享,还可以与家人分享。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2

  [设计意图]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大自然的宝贵资源遭到破坏,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无情地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知识和防火能力。因此,增强幼儿防火意识,提高幼儿防火能力,对保护幼儿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但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幼儿,都无法进行这种危险的体验。所以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突破说的模式,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慌张。

  2、培养幼儿基本的防火意识与能力。

  3、使幼儿初步掌握基本的安全防火,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2、VCD一盘(内容有大火烧毁房屋、拨打火警电话的镜头)。

  3、布置好情境表演的场景。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消防员,领孩子跑步带入。

  2、组织幼儿观看大火烧毁房屋的图片,使幼儿感受火灾的危险性。

  3、组织幼儿讨论:这些火灾是怎么引起的?火灾的后果是什么?

  4、发生火灾怎么办?观看影碟,使幼儿知道火警电话是“119”,并知道如何报警。

  5、请个别幼儿模拟拨打报警电话。提示幼儿说清着火地点、着火物和自己的姓名。

  6、讨论:如果小朋友家里发生火灾,消防员叔叔还没有来到,我们该怎么逃出来呢?教师可演示逃生方法。

  7、“安全逃生演习”:教育幼儿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运用学到的自救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3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展览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引发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2、材料:人手一张婴儿时候的照片及表现自己主要优点的录像或图片。

  3、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主要的能力发展情况。

  活动过程:

  1、通过照片展览、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①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边看边问:照片上都是谁?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②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等。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如:念儿歌、画画等方面)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顺倒数数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最好?

  2、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教师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引发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

  请幼儿读一篇寓言故事“狐狸与仙鹤”。

  请幼儿上来拼图,(拼图时间会很长,因此要安排在前面,这样可以减少等待时间。)

  展览幼儿的`绘画作用(教师平常应有意识地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再用绳子串起来展示在教室里)。

  童话剧表演,将平日排练的童话剧,请幼儿节选片段现场表演。(排在绘画展览等几个比较安静的活动之后,动静交替,使活动进入一个小高潮,更加激发每个幼儿上来表演的欲望)。

  表演儿童英语,请幼儿说一句短句。

  请幼儿上来弹一曲动听的乐曲,让幼儿感受到优美的音乐。

  将幼儿平时关心集体的行为用录像录下来,再放出来给幼儿看,引起幼儿对其行为的赞扬。

  进行叠被子、系鞋带比赛,通过竞赛形式看到别人的优点。

  诗歌朗诵,有表情地朗诵。

  关心同伴,通过录像形式表现出来。

  现场表演做操,看到别人的认真。

  抛接沙袋,参加体育活动,抛得高、准。

  现场表演折纸,折得整齐而且有一定的难度。

  鼓励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让平日能力较弱的幼儿也有展示自己长处的机会,使幼儿懂得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做好)。

  角色游戏玩得好。(录像展示)

  计算学得好,表演顺倒数(20以内)。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有的…有的…有的,并且能够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励幼儿今后努力。

  ①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关心集体、参加体育活动、画画等方面还要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②鼓励幼儿今后继续努力,争取不断的进步。

  小百科:优点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ōu diǎn,指的是人的长处、好的地方,其与缺点相对,或者事物实用或者好的方面。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4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有许多的动物,能讲出几种动物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

  2.通过活动,了解各种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动物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了解珍稀动物,进一步懂得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关心动物、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动物园录象,动物对人类作用的图片,有关珍稀动物的图片、欢快的音乐、每人动物卡片一个、幼儿人手一份调查表:动物对人类的作用。

  活动流程:欣赏--了解--表演

  (一)欣赏--小朋友去过动物园吗?你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幼儿讨论交流,并观看录象。)

  (二)了解

  1.了解动物的特征--你最喜欢哪个动物?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你会学一学它的样子吗?(幼儿自由讲述、表演,并戴上胸饰,跟着音乐模仿动物的样子。)

  2.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小动物真可爱,你们知道动物和我们的关系吗?动物对我们人有什么用处吗?(幼儿分组交流自己调查到的信息,教师请部分幼儿来介绍。并出示图片,了解动物的多种作用,扩展幼儿的认知。)集体表扬小动物。

  3.知道一些珍稀动物,了解保护动物的方法。

  --他们是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越来越少吗?

  --我们怎样来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呢?

  小结:我们不伤害动物,不破坏树木,不往水里扔垃圾等。

  (三)表演

  1.欣赏歌曲《我们和动物是一家》

  2.老师和幼儿一同戴上胸饰表演。

  活动反思:

  在美丽的大自然里,生活着各种动物,在葱茏的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小鸟,有了动物,才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生机。成千上万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着,千千万万的动物在大自然中忙碌着,可是,随着人们的随意地砍伐,摧毁树木,迫使不少鸟儿无家可归,就像流浪汉一样,迫使不少动物濒临灭绝……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因此,我们要共同努力还动物一个美丽的家,让这个世界充满鸟儿的歌声笑语,让动物和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让人类和动物手牵手走向大自然!为此,我们在本次开展的大主题“我的动物朋友”中的一个小主题活动“我的动物客人”中生成了《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一活动。通过活动来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个性,让孩子了解环境对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性。

  我为本次活动预设的目标是“初步了解保护动物的常识,能运用已有经验判断一些行为的`对错,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加深爱护动物的情感。为了达成此目标,我做了充分的准备,绘制了各个人类伤害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情景图片,为幼儿操作提供了很多材料。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将自己的想法和保护动物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在活动结束之后,还进行了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回家将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告诉周围的家人和朋友,幼儿纷纷表示愿意。

  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从幼儿的心理、情感出发,把环保教育渗透到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活动中,以增强教育效果,从而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个性,幼儿通过这次活动能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学会了关心他人、爱护树木和小动物的健康情感。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讨论法,如:你也能像贝贝一样关心动物、爱护动物、保护小树吗?你会怎样保护呢?充分让幼儿表达自己的做法;设计的游戏法也恰到好处: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寻找不同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

  整活动设计有浅入深,各个环节交替自然有序,逐步递进。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幼儿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民。

  2、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

  3、使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特点及各民族居住地。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幼儿身穿各民族服装的图片。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族有特色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幼儿欣赏歌曲《尝葡萄》,请幼儿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二、展开

  1、教师提问: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那你知道他们都居住在什么地方吗?

  2、请个别幼儿来指一指(教师注意为幼儿纠正)

  3、教师出示民族娃娃(藏族)提问: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教师向幼儿介绍藏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性)

  4、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个民族的服装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幼儿来猜猜这是哪个民族?(这个民族生活在草原上,人们喜爱骑马放牧)

  5、教师为幼儿指出蒙族人民的居住地

  6、出示朝鲜族娃娃,教师:谁认识这个民族的娃娃?(请了解的幼儿来介绍一下)

  7、巩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1)挂出藏族、朝鲜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人物图片,请幼儿辨认。让幼儿根据自己手中图片上人物身穿的服饰,贴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2)尝一尝各民族的特色食品,一起来谈谈他们的生活习惯。

  三、结束教育幼儿要尊重、爱护少数民族,知道只有各民族人们同心协力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

  活动反思:

  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注意力短、兴趣容易转移以及好奇心重的心理,教师营造民主、宽松而和谐的学习气氛,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声画同步、舞蹈律动、演示、分组创编等多种有趣的活动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学习中,让学生在无拘束的体验中掌握歌曲节奏。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加以引导、提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讨论、创编、交流、展示,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珍视兄弟民族友谊的感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教学过程中,我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重新设计教学流程,运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自己的创编和老师的指导,结果整个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展示了一个鲜活的教学场景。

  (1)首先,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生学习儿歌,通过儿歌认识反复记号。并引导他们进行有趣的节奏练习。在情趣体验中掌握歌曲中重要的节奏特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前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2)其次,我又加了“教学生学动作”这么一个环节。在学生创编舞蹈动作之前,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首歌曲又是少数民族歌曲,学生在创编动作会很困难。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了解不少的少数民族,并教他们学习了几个舞蹈动作,以便在最后环节创编动作时,给学生减少难度。从而也引导学生拓宽了好朋友的概念。

  (3)最后,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童趣,在以上学习动作的基础上,根据歌词让学生即兴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这一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也是我在这堂课中感到最成功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