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7-05 13:11:09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优秀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优秀15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2、激发幼儿自主交往的愿望。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幼儿绘画工具、铅化纸人手一张,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活动流程:进一步了解名片——制作名片——相互交流

  活动过程:

  1、进一步了解名片

  导入:观看幻灯1、2 。 讨论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观看幻灯

  3。(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讨论名片上的内容:观看幻灯

  4、5。(名片上有单位名称、姓名、职位、标志、地址、电话、手机等)。 想想说说我们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观看幻灯

  6、7。(自己的名称、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所在班级等)。

  2、制作名片

  要求:

  鼓励幼儿制作有个性的名片。

  名片内容:必须有本人姓名、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

  可以添画花纹等,进行装饰。

  3、相互交流 赠送名片和介绍名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土壤中有水、空气、腐烂物成分,能供植物茁壮成长。

  2.引导幼儿不能乱扔垃圾,应保护土壤,树立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连根的干枯的白菜、花,一盆鲜艳的花,玻璃石棉网、酒精灯、废塑料、废电池。

  三、活动过程

  (一)、植物离不开土壤

  1.教师带幼儿用小铲在草地挖出一块带土的草,请幼儿观察小草的根长在哪里?(土壤里)是谁养育了小草?(土壤)

  2.教师出示连根的干枯的白菜、花,请幼儿观察:“白菜和花怎样了?”(干枯了)“白菜和小花为什么会干枯?”(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

  3.教师出示盆花:“这棵小花为什么开放得这么鲜艳这么好?”请幼儿观察,回答问题。(因为它的根长在土里)

  4、小结:很多植物生长在泥土中,离开了泥土,植物就会干枯死掉。

  (二)、土中有什么?

  1.教师出示刚取出的泥土,请幼儿摸一摸,是干土还是湿土?(湿土)这说明泥土里有什么?(水分)

  2.教师抓一把干泥土放入有水的玻璃缸中,边放边请幼儿仔细观察,“水中出现了什么?”(有气泡上升)“这说明泥土中有什么?”(空气)

  3.教师抓一把干泥土,撒在石棉网上,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请幼儿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泥土冒烟了)“这说明了什么?”教师把泥块掰开,发现泥土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腐烂物,所以会燃烧、冒烟。

  4.引导幼儿根据以上状况,讨论得出结果:植物能在土壤中生长,是因为土壤中有水、空气和肥料。同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和土地、植物密不可分,(例如:粮食、房屋、家具、服装、交通工具等等)所以,土壤对植物和人类都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土壤。

  (三)、怎样保护土壤

  教师:“土壤对植物和人类都很重要,我们要怎样保护土壤呢?”

  教师出示塑料袋、饮料瓶、废电池等,教育孩子不要乱扔这些垃圾,它们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我们要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不乱扔垃圾,尤其是废电池。(因为雨水会溶解出垃圾里的有害化学物质,构成污染的液体,渗透到土壤里,影响植物生长。)

  延伸活动

  1.结合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活动,鼓励幼儿不乱扔垃圾,将垃圾分类投放。

  2.组织幼儿维护、照顾种植园地的植物,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3.家庭教育家长和孩子共同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持之以恒,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草,了解小草的多样性。

  2、认识有关爱护草坪的标志,知道要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起到野外寻找野菜,并拔2-3棵放入塑料袋。

  2、蜡笔、纸张等。

  活动过程:

  1、感知

  1)说说各自带来的小草是什么颜色的?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用?他们是哪些小动物的'食物?

  2)带幼儿进入可进入的草地,讲讲自己的感觉。

  3)我们拔的野草和草坪上的小草一样吗?人们为什么要种那么多的草?

  2、学习“爱护草地“的有关标志。

  1)看一看、猜一猜,这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2)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些标志?

  3、画标志

  幼儿自己制作并张贴

  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开始喜欢小草,喜欢周围的植物,对他们充满爱心和好奇心,更加懂得要爱护小草,保护环境。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把“爱护小草,保护环境”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PPT课件: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它们?

  欢迎它们和大家见面,出示水稻、小麦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小麦: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麦,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爱惜粮食》含PPT课件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PPT出示面包、包子、油饼、面条、饺子、烧饼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幼儿园附近的建筑、机构、设施并用简单的图案表示出来。

  2、识别幼儿所在的路名、门牌号以及路边的路牌、车站牌等标识并在道路图上标识出来。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幼儿提前在生活活动中进行过社区调查。

  2、提供简易的幼儿园所在地道路图,纸、笔、剪刀和胶水。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分组交流社区调查的结果。

  (1)说说幼儿园附近有哪些帮助认路的标志性建筑,如商店、医院、学校和邮局等。

  (2)说说幼儿园所在的路名、门牌号以及路边的路牌、车站牌等标志。

  2、让幼儿画一画。

  (1)请幼儿将幼儿园标志性建筑以及幼儿园附近的建筑(商店、银行等设施),用简单的图案表示出来。

  (2)让幼儿将幼儿园所在的路名、门牌号、车站牌等用简单的标记表示出来。

  3、启发幼儿标识幼儿园道路图。

  (1)让幼儿将标记和图案剪成小卡片,确定他们的.位置,贴在标有幼儿园所在地的道路图上,制成幼儿园道路图。

  (2)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标识的道路图。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说一说小红从家到幼儿园都要经过哪些地方?哪条路比较近?与同伴说一说,画一画。

  5、活动延伸

  (1)在教师带领下,请幼儿拿自己标示的道路图到幼儿园附近的路口去核实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修正。

  (2)请幼儿将标识的幼儿园道路图张贴在教室中。

  (3)引导幼儿在公共场所有意识记住一些典型的标志,一旦走失知道向成人求救,并能提供必要的信息。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6

  活动目标:

  1、主动大方的参与游戏活动,在互动交往中体验探索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分享、游戏体验、自主操作、提炼反思等多种形式,多通道感知发现并表达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

  3、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在声音、外貌特征以及兴趣爱好方面跟别人不一样,认同并喜欢自己,并有自尊、自信的表现。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的声音、外形、爱好有初步认识,知道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具准备:PPT、背景音乐、眼罩一个、小镜子若干、心形卡片人手一张、彩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体验不一样的声音。

  1、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礼物了,看看这是什么?我们经常用它用来玩什么游戏呢?

  (1)第一次游戏请两个小朋友玩游戏。

  ——刚刚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他的声音是怎样的?

  (教师回应:感谢你们两个参与这个游戏,谢谢你认真倾听了他的声音,也谢谢你好听的声音。)

  (2)第二次游戏请全体男孩子蒙上眼睛猜一个女孩的声音。

  ——你们听到这个女孩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教师随机采访猜者和被猜者幼儿的感受,如:你们刚才听到的声音是怎样的?你觉得自己的声音跟刚刚***的声音一样吗?)

  (3)第三次游戏请所有小朋友蒙上眼睛猜班上老师的声音。

  ——老师的声音跟我们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刚刚的游戏,你们想到了什么?

  2、小结梳理: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声音,有的人声音粗粗的,有的人声音细细的,但是我们都能听清楚他们的讲话。

  二、游戏:镜子里的我,感受不一样的外貌。

  3、这是老师今天送给你们的第二个礼物,猜猜我们可以用镜子玩什么游戏呢?

  鼓励幼儿两两结对照镜子,找一找跟朋友长得不一样的地方。(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结伴讲述自己的发现。

  ——哪两位朋友愿意分享你们的发现?

  ——其他小朋友来看看,这两个朋友还有哪里长得不一样?

  (教师随机采访幼儿:你们找出来这么多跟朋友长得不一样的地方,你觉得自己哪里长得最漂亮?)

  4、梳理小结:原来我们的外貌也是跟别人不一样的,我们都有很漂亮的地方,这些是爸爸妈妈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爱护哦。

  三、操作:我的爱好,分享不一样的兴趣。

  ——我们除了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外貌,我们还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呢?

  (来看看龙老师带给你们的第三样礼物:出示画面:我的爱好)——你们想不想知道龙老师的爱好?

  ——你们的爱好有哪些?

  (后面的客人老师一定很想知道,那我们把自己的`爱好画下来,再去跟客人老师分享好吗?)(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主创作,老师随机采访交流。

  鼓励幼儿下台与客人老师主动大方的进行讲述、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绘制的"我的爱好"卡片粘贴在背景墙上。

  (我们一起看来看看小朋友们的爱好,都是一样的吗?有的小朋友的爱好虽然一样,但是他们也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游戏,你们明白了什么?

  四、集体分享:强化认识不一样的我。

  集体阅读自制图书《不一样的我》:我跟别人有不一样的声音,我跟别人有不一样外貌,我还有跟别人不一样的爱好。虽然我跟别人都不一样,但是这就是我,不一样的我,最棒的我!

  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正因为我们的不一样,我们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个,我们的世界也会因为不一样的我们而变得更加精彩!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样的自己吗?客人老师们,你们喜欢这些不一样的孩子吗?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7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二、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当地的气温、天气、河湖、池塘、植物生长情况、动物的出没、农业生产、人的衣着等,与春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谁能说一说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谣回答。)

  2.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夏天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图中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组观察、讨论: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汇报观察、讨论结果:认识夏天的一般特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夏天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当地夏天的特征。

  ①天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叶茂密,桃树结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玉米长高,小麦成熟,开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变化?(河岸长满绿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开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么变化?(换了夏装。)

  ⑥孩子们在户外玩什么?(游泳)这说明夏天的天气怎样?(变暖。)

  (4)观察课本第18和48页的图。

  (5)分组讨论:每幅图说明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6)教师小结:夏天与春天的不同。(可参照下表中的内容进行小结。)

  2.比较当地的夏天与春天的不同

  (1)讲述:课前,你们观察了我们这个地方在这个季节的自然情况,下面来汇报一下。

  (2)汇报观察结果:认识当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①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个同?

  ②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图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两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分别提出一些问题──天气、河水、树木、庄稼、鸟、昆虫、农业生产等进行比较。)

  (3)教师小结: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体的特征(例如天气热的程度、什么树开花、什么庄稼和果实成熟、什么鸟飞来等)有所不同,夏天到来的早晚、延续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国,一般来说,南方夏天到来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天气特别热;北方夏天到来的较晚,延续的时间较短,天气也没那么热。

  这个问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学的局限性。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夏天的特征。

  2.学习歌谣──夏天

  此歌谣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点,教师可以参照此歌谣,根据当地夏天的特点重新编写。这样,学生学起来更亲切,更有意义。

  夏天天气好炎热,

  天气多雨河水多。

  柳叶茂盛桃子熟,

  野草开花满山坡。

  布谷鸟在树上啼,

  蝉在树上高声歌。

  玉米长高麦收割,

  小孩游泳乐呵呵。

  (四)布置作业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推移有什么变化。

  四、教学参考知识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气炎热,有时会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长,夜晚短;

  (2)夏天,各种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许多鸟开始脱羽毛,有许多兽的毛也脱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4)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期,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

  (5)夏天,人们穿浅色和单薄的衣服,许多人都积极参加游泳活动。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8

  设计理念

  蝴蝶本来是世界上到处都可以看得到的小生灵,它有数不清的种类和形形色色的形态,可是由于空气的污染,城市化的发展,森林、湖泊的退化,这种美丽的小昆虫在钢筋水泥的大城市几乎就看不到,小朋友可能会在画册上、动物园里、展览馆里看得到蝴蝶,通过这堂课,让小朋友认识美丽的蝴蝶,于是想到了开展关于蝴蝶的的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充分地享受美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学习大自然的生物的多样性,了解蝴蝶的时候习性,启发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从小树立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爱护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活动准备

  PPT,录像、蝴蝶、蝴蝶的蛹图片数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舞蹈《美丽的蝴蝶》,引出课题。

  老师伴随音乐声,给幼儿表演舞蹈。

  师: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

  幼:这是蝴蝶的舞蹈。

  二、出示蝴蝶的图片,录像等。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幼:这是蝴蝶。

  师:小朋友们看见过蝴蝶吗?

  幼1:看见过,在动物园里。

  幼2:看见过,在画册上。

  幼3:看见过,在看展览,是蝴蝶标本,不是活的蝴蝶。

  幼4:看见过,在动画片里面。

  师:老师在小的时候,看到过很多美丽的蝴蝶,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天空还很蓝,空气还很清新,我们在野外,在树丛里,在草地上,在湖边,都看到过好多蝴蝶。

  幼:老师,那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在外面看到过蝴蝶呢?

  师:因为蝴蝶在它妈妈肚子里之前,蝴蝶妈妈要吐丝在一片树叶上,树叶上就会有一个蛹,蝴蝶宝宝在蛹里面睡醒了以后,才可以从蛹里面出来。树叶就是它的摇篮。

  三、播放或展示蝴蝶破蛹成蝶的录像或图片。

  师:蝴蝶宝宝就像一只蚕一样,要趴在树叶上睡觉啊,吃饭啊,它要吃树叶,可是我们人类要杀虫,喷洒了很多杀虫剂,于是有很多蝴蝶宝宝吃了有杀虫剂的叶子,就死了,等不到变成美丽的.蝴蝶啦!

  有一些蝴蝶宝宝虽然逃过一劫,长成了蝴蝶,但他们也要吃饭啊,他们有些是吸花蜜,有些是吸树叶汁水,还有些是吃小小的昆虫。晚上,他们还要在树叶上睡觉。总之他们离不开树木、花朵,但我们人类有些人喜欢砍树,喜欢把一片大草地开垦出来盖房子,没有了花草树木,蝴蝶宝宝的家和食物就没有了,蝴蝶宝宝没有吃的,没有住的,所以他们也就飞走了!

  四、互动讨论

  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美丽的蝴蝶原来是这样生活的,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喜欢新鲜的空气,喜欢美丽的环境,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来爱护这些美丽的蝴蝶呢?

  幼: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回答的很对啊,但是我们要怎么样保护环境呢,我们还小,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幼儿回答要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

  幼1:不要随地乱丢垃圾。

  幼2:不要浪费水。

  幼3:不要浪费电。

  幼4:吃饭要吃干净,不要浪费食物。

  师:小朋友们都回答的很好啊,我们的空气好了,花草树木多了,蝴蝶才会有可爱的家。那我们要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爱护环境,这样我们的地球大家庭,就会有好多好多美丽的蝴蝶。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9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尾巴”的真正含义。

  2、通过表演及学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帮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通过表演活动,感受做事情的快乐,乐意参与各种劳动。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共同建构故事内容。

  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共同建构故事。

  1、教师讲故事至:“好吧!我就来当一次你们的小尾巴”时问:你们猜猜小尾巴是什么呢?

  2、教师讲故事至:“用长刷子刷起墙来”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3、教师讲故事至:“修修枝叶”时问:你们猜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4、教师讲至:“想在院子里歇一歇”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些什么呢?

  5、教师继续讲故事到结束。

  二、幼儿理解“小尾巴”的含义。

  1、你知道小尾巴是什么意思吗?

  2、你们愿意做小尾巴吗?

  3、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样的事情呢?

  三、教师与幼儿边讲述边表演动作。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边用动作学做不同的事情。

  2、幼儿学做不同的事情。

  3、玩游戏:说说做做。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蛋和蛋制品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什么蛋是什么小动物生的。

  2.在认识蛋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制作蛋沙拉的过程中形成文明的好习惯,享受生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每位幼儿家长联系好,请他们帮忙从鸡蛋、鸭蛋、鸽子蛋和鹌鹑蛋中任选一种蛋带一只来园。

  2.幼儿人手一只盆子、一只碗和一只勺。

  3.教师自己也准备一些各种蛋特别是鸽子蛋和鹌鹑蛋。

  4.准备一些毛巾及做蛋沙拉用的熟的`切成小快的土豆和白煮蛋,一瓶沙拉酱。

  5.一只明炉、铲子、油、盐、味精、料酒等调味品,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挑蛋。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很多的蛋,请你们挑一只你喜欢的蛋,然后说说你挑了一个什么蛋?它是谁生的?

  幼:我挑的是鸡蛋是鸡妈妈生的……

  二.摸蛋。

  1.师:现在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你的蛋和别人的蛋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幼:我的蛋比他的大。我的蛋比他的颜色深。

  2.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蛋你见过那些?

  教师总结:小朋友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蛋。他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他们摸上去都是很光滑的。

  三.认识蛋清和蛋黄。

  1.师:你们知道这些光滑的蛋壳里到底藏了些什么东西呢?我们打开来看一看就知道了。

  2.教师介绍磕蛋的方法和应注意的方面。并提醒幼儿要注意卫生。

  3.幼儿动手磕蛋,教师在旁协作指导。

  4.幼儿个别回答。

  教师总结:不管什么蛋,里面都有黄颜色的叫蛋黄,透明的粘糊糊的叫蛋清。蛋清煮熟了之后才叫蛋白。

  四.教师现场煮蛋。

  1.师:今天老师来为小朋友们做一道好吃的蛋做的菜好吗?

  幼:好。

  2.教师边炒蛋边提问:

  1)师:小朋友你们吃过那些菜是用蛋做的?

  幼:番茄炒蛋、荷包蛋、番茄蛋汤。

  2)师:蛋除了可以做好吃的菜之外还可以做很多好吃的点心呢!你知道那些点心里有蛋吗?

  幼:蛋糕、蛋卷、蛋黄派。

  延伸活动:制作蛋沙拉。

  1.师:我们一起来学做好吃的蛋沙拉,并开一个“蛋的party”吧!

  2.师:介绍制作蛋沙拉的方法,和应注意的方面。

  3.师:好,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去参加“蛋的party”吧!(舞会音乐响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沙拉。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0

  一、活动要求:

  1.了解常见社会成员的工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2.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尝试大胆表达。

  二、活动准备:PPT、卡片、粘纸小花

  三、活动流程:

  1.说一说(介绍爸爸妈妈的工作,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工作”,认识这两个字吗?你的爸爸妈妈都有工作吗?能不能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小结:人长大以后,都需要找一份工作。

  2.猜一猜(猜猜老婆婆的四个儿子分别找到了什么工作)

  (1) 出示老婆婆和4个儿子,帮助老婆婆猜猜儿子们都找到了什么工作。

  (2) 猜猜大儿子的工作(听声音猜)

  这是什么声音?大儿子可能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

  (3) 猜猜二儿子的工作(看照片猜)

  这是谁?你看过他的表演吗?看过哪些表演?

  (4) 猜猜三儿子的工作(通过提示)

  三儿子的工作必须戴着帽子,什么工作需要戴帽子?为什么建筑工人要戴这样的帽子?

  (5)猜猜小儿子的工作(通过提示)

  小儿子每天工作时都得骑着自行车,可能是什么工作?

  (6)小结:4个儿子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大儿子当上了一名公共汽车司机、二儿子成为了一名魔术师、三儿子当上了建筑工人、小儿子成了一名邮递员。

  3.找一找(寻找与工作相关的提示)

  幼儿根据拿到的图片,与4个儿子的“工作”进行配对。

  根据图片分别介绍四个工作,了解他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4.评一评(评评谁的工作最辛苦)

  给自己认为最辛苦的工作帖上小花,并相互说说理由。

  小结:4个儿子的工作都很辛苦,都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5.想一想(猜猜女儿的工作)

  看提示,想想老婆婆的女儿是做这么工作的?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1

  一、课题:宝贵的泥上(适用于4-5岁儿童)

  二、活动目标:

  了解泥土的种类及作用;知道人和动物都需要泥上;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生态和环境教育。

  三、活动准备:

  1、在本园天台及种植园地。

  2、在天台布置一堆掺有许多塑料袋、一次性使用饭盒等杂物的泥上。

  四、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种植园散步,并提出观察要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散步,你们要仔细看看,泥上上有什么?

  2、来到种植园,让幼儿自由观察后,教师提问:泥上上有什么?

  3、了解泥上的种类及作用:

  ①再看看我们幼儿园周围的泥上跟种植园的泥上有什么不同?

  ②原来泥土有很多种,有肥料的土叫有机上,混有沙子的土叫沙土,路上、操场的上叫硬土。你们知道这几种土有什么用吗?

  4、泥土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泥上,植物、动物、人类会怎么样?

  5、教师与幼儿一起挖掘泥土:现在请你们挖松一小堆土,看看泥土里有什么?再找找,泥土里有洞吗?如果没有土,它们会怎么样?

  6、教师与幼儿一起上天台观察有垃圾的`泥土: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堆土,它与我们刚才看的那些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上面什么也没有长出来?种植园与天台比,你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7、了解泥土被污染的后果,进行初步的环境教育:

  ①为什么这堆土会变成这样?

  ②如果你扔垃圾,他也扔垃圾,满地都是垃圾,盖住了泥土,会变成怎样?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2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试试中发现到达一个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路,并能比较路的远近。

  2、尝试和同伴合作按标记找到目的地,体验找路的乐趣。

  活动准备:线路图一张,小明图片一张;三个信封里面有找路的要求,分别有出发地点和终点及红、蓝、绿线路图。

  活动流程:

  一、问题导入

  介绍小明。引导幼儿打招呼。

  小明最近搬了新家,他第一天7点出发去上学,可是当他到幼儿园时,却迟到了。

  第二天他也是7点去上学,当他到幼儿园时没有迟到,正好。

  第三天小明还是7点去上学,可是当他到幼儿园时还很早,小朋友们还没有来呢。请你们猜猜这时怎么回事呢?

  幼儿自由讨论。

  二、观察讨论

  老师出示线路图

  看看图上有什么?从小明家到幼儿园可以怎么走?一共有几条路?

  小明第一天上学走了哪条路?

  第二天走了哪条路?第三天走了哪条路?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把小明三天走的路线用不同的'颜色的箭头表示出来,第一天是红色的线;第二天是蓝色的线;第三天是绿色的线。比较三条路的长短。

  教师总结:原来到同一个地方可以走不同的路,只不过有的路远,花的时间多;有的路近,我们花少的时间就可以到了。

  三、感知体验

  今天我们也来试试不同的路能不能到同一个地方。

  1、看,这是什么地方?(幼儿园的动物房)

  这就是我们要到的地方。老师这里有三张线路图,按里面的线路走就能到达动物房。

  2、请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到老师这里领线路图。

  提出要求:只能走,不能跑;要按线路图走;要一组上小朋友同时到。

  3、幼儿分组按线路图的指示从不同的路线到达动物房。

  4、比较哪组先到,哪组最后一个到,找找原因:为什么从同一个地方出发到同一个地方会有的先到,有的慢到?

  感受不同路线的远近。

  四、延伸活动

  我们还可以试试从幼儿园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有哪些路,哪条路近,哪条路远,可以记录下来,做成地图贴在幼儿园里,这样可以帮助其他的老师和小朋友快点到达他们要去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3

  一、活动名称:自我介绍

  二、活动目的:

1、相互认识,从小培养幼儿对小朋友、家人、老师有礼貌的好习惯。

  2、让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名字,培养幼儿的自我 识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小熊布绒玩具一个

  四、活动过程集中活动:

  宝宝们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来拍拍手

  活动流程介绍: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做五个亲子游戏,社会活动《自我介绍》,语言几款《两只小象》,音乐活动《好孩子》,美术活动《月亮姐姐的女朋友》体能活动《小兔拔萝卜》。

  1、导入活动

  拿出玩具小熊和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小熊豆豆,今年2岁半,愿和大家做朋友,小朋友你人想交朋友吗?也来和大家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吧”。

  2、展开活动:

  请这位小朋友过来介绍自己(介绍过程),ⅩⅩ很棒,妈妈们鼓励下,ⅩⅩ欢迎你,(依次介绍到最后)

  小朋友都相互知道了名字,下面请妈妈带自己的孩子相互认识一下,握个手交个朋友(认识过程,老师巡回指导)

  3、结束活动

  现在请妈妈和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我们的这个社会活动主要是教小朋友要有礼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活动延伸:

妈妈在以后带小朋友出入公共场所时,要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多交朋友,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朋友,初步了解一些爱护小鸟的方法及初步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读过有关鸟类与环境的书或看过录像。

  2.知道鸟的一些名字。

  3.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几张鸟的图片。

  这些鸟漂亮吗?刚才小鸟告诉老师:前几天,它们举行了一次大罢工。(理解“罢工”表示抗议,不愿意工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鸟为什么不捉虫子了吗?好了,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呼呼国”看看。

  二、出示图片一,教师表情丰富,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1.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2.猎人这样做对不对?

  3.你替小鸟想想办法,觉得小鸟应该怎么做?

  同学们的想象里真丰富。咱们来看一看小鸟们是怎样做的。

  1.小鸟们为什么要罢工?

  2.小鸟们罢工了,不捉虫子了。害虫们知道了怎么样?

  同学们真棒,想得很好。咱们接着来听故事看一看害虫们都干了些什么?

  三、出示图片二

  1.害虫们都在干什么啊?

  2.呼呼国变成了什么样子?

  四、再欣赏一遍故事,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做鸟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小鸟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消灭害虫,报春鸟、布谷鸟、鸽子、啄木鸟)

  教师小结:有了小鸟,森林才能更加美丽,小树才能茁壮成长,果实才能获得丰收。小鸟帮助人们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它们可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五、集体讨论如何保护小鸟

  你觉得呼呼国的小鸟还会回来吗?快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组织幼儿谈谈如何保护小鸟。

  讨论:我们应怎样爱护小鸟?为什么要爱护小鸟?(减少空气污染、不乱砍伐树木、给小鸟做个窝、给小鸟喂食、放飞小鸟)

  1)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保护鸟儿的生存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

  2)不把鸟儿当作自己的玩具,让它们拥有一个自由的天空。

  3)在遇到有人伤害、捕杀鸟类的时候,要积极劝阻或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4)向社会广泛宣传鸟类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鸟类,知道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

  5)不随意捣毁鸟巢、掏取鸟蛋,不驱赶、不捕杀鸟类,为鸟类等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宁静和谐的生存环境。

  6)我们可以做一些保护小鸟的标志牌,把它插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时时来提醒人们要保护小鸟。

  六、结束部分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知道这么多保护小鸟的方法。我们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周围就就会变得更美丽。当春天来到时,小鸟一定会来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到大自然中去。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讲述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2、使幼儿明白水能解渴,应多喝开水。

  3、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如果没有水

  2、ppt课件:水的作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拿着水杯喝水。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喝水吗

  2、请幼儿拿水杯喝水。

  提问:喝完水有什么感觉我们喝的是什么水

  二、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1、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自来水净水过程图片,向幼儿介绍自来水的净水过程

  2、江河里的水我们能直接取出来饮用吗

  江河里的水不清洁,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厂把江河里的水抽上来进行加工、净化、消毒,变成自来水,透过自来水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会哗哗地流出来。

  三、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1、ppt课件:水的作用,了解水对人们的作用。

  2、ppt课件:我们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饭,没有了水,我们就没有水喝,就会口渴,没有了水我么就不能生活。

  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1)教育幼儿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不要随便把水浪费掉。

  (2)水的用处那么多,我们就应怎样节约用水

  (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提示幼儿讲出:

  我们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看到水龙头滴水应立刻关起来

  四、活动结束

  1、教育幼儿多喝开水。

  2、水对人体有好处,对人们也有很多用处,所以,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节约用水,好好保护水资源。

  3、记住国家节水标志,以及世界爱水日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优秀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0-10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1-23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07-05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07-05

(精选)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07-05

[精选]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07-05

(经典)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0-10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教案04-21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范文09-21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12-31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优秀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优秀15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2、激发幼儿自主交往的愿望。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幼儿绘画工具、铅化纸人手一张,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活动流程:进一步了解名片——制作名片——相互交流

  活动过程:

  1、进一步了解名片

  导入:观看幻灯1、2 。 讨论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观看幻灯

  3。(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讨论名片上的内容:观看幻灯

  4、5。(名片上有单位名称、姓名、职位、标志、地址、电话、手机等)。 想想说说我们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观看幻灯

  6、7。(自己的名称、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所在班级等)。

  2、制作名片

  要求:

  鼓励幼儿制作有个性的名片。

  名片内容:必须有本人姓名、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

  可以添画花纹等,进行装饰。

  3、相互交流 赠送名片和介绍名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土壤中有水、空气、腐烂物成分,能供植物茁壮成长。

  2.引导幼儿不能乱扔垃圾,应保护土壤,树立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连根的干枯的白菜、花,一盆鲜艳的花,玻璃石棉网、酒精灯、废塑料、废电池。

  三、活动过程

  (一)、植物离不开土壤

  1.教师带幼儿用小铲在草地挖出一块带土的草,请幼儿观察小草的根长在哪里?(土壤里)是谁养育了小草?(土壤)

  2.教师出示连根的干枯的白菜、花,请幼儿观察:“白菜和花怎样了?”(干枯了)“白菜和小花为什么会干枯?”(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

  3.教师出示盆花:“这棵小花为什么开放得这么鲜艳这么好?”请幼儿观察,回答问题。(因为它的根长在土里)

  4、小结:很多植物生长在泥土中,离开了泥土,植物就会干枯死掉。

  (二)、土中有什么?

  1.教师出示刚取出的泥土,请幼儿摸一摸,是干土还是湿土?(湿土)这说明泥土里有什么?(水分)

  2.教师抓一把干泥土放入有水的玻璃缸中,边放边请幼儿仔细观察,“水中出现了什么?”(有气泡上升)“这说明泥土中有什么?”(空气)

  3.教师抓一把干泥土,撒在石棉网上,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请幼儿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泥土冒烟了)“这说明了什么?”教师把泥块掰开,发现泥土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腐烂物,所以会燃烧、冒烟。

  4.引导幼儿根据以上状况,讨论得出结果:植物能在土壤中生长,是因为土壤中有水、空气和肥料。同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和土地、植物密不可分,(例如:粮食、房屋、家具、服装、交通工具等等)所以,土壤对植物和人类都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土壤。

  (三)、怎样保护土壤

  教师:“土壤对植物和人类都很重要,我们要怎样保护土壤呢?”

  教师出示塑料袋、饮料瓶、废电池等,教育孩子不要乱扔这些垃圾,它们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我们要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不乱扔垃圾,尤其是废电池。(因为雨水会溶解出垃圾里的有害化学物质,构成污染的液体,渗透到土壤里,影响植物生长。)

  延伸活动

  1.结合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活动,鼓励幼儿不乱扔垃圾,将垃圾分类投放。

  2.组织幼儿维护、照顾种植园地的植物,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3.家庭教育家长和孩子共同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持之以恒,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草,了解小草的多样性。

  2、认识有关爱护草坪的标志,知道要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起到野外寻找野菜,并拔2-3棵放入塑料袋。

  2、蜡笔、纸张等。

  活动过程:

  1、感知

  1)说说各自带来的小草是什么颜色的?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用?他们是哪些小动物的'食物?

  2)带幼儿进入可进入的草地,讲讲自己的感觉。

  3)我们拔的野草和草坪上的小草一样吗?人们为什么要种那么多的草?

  2、学习“爱护草地“的有关标志。

  1)看一看、猜一猜,这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2)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些标志?

  3、画标志

  幼儿自己制作并张贴

  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开始喜欢小草,喜欢周围的植物,对他们充满爱心和好奇心,更加懂得要爱护小草,保护环境。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把“爱护小草,保护环境”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PPT课件: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它们?

  欢迎它们和大家见面,出示水稻、小麦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小麦: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麦,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爱惜粮食》含PPT课件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PPT出示面包、包子、油饼、面条、饺子、烧饼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幼儿园附近的建筑、机构、设施并用简单的图案表示出来。

  2、识别幼儿所在的路名、门牌号以及路边的路牌、车站牌等标识并在道路图上标识出来。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幼儿提前在生活活动中进行过社区调查。

  2、提供简易的幼儿园所在地道路图,纸、笔、剪刀和胶水。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分组交流社区调查的结果。

  (1)说说幼儿园附近有哪些帮助认路的标志性建筑,如商店、医院、学校和邮局等。

  (2)说说幼儿园所在的路名、门牌号以及路边的路牌、车站牌等标志。

  2、让幼儿画一画。

  (1)请幼儿将幼儿园标志性建筑以及幼儿园附近的建筑(商店、银行等设施),用简单的图案表示出来。

  (2)让幼儿将幼儿园所在的路名、门牌号、车站牌等用简单的标记表示出来。

  3、启发幼儿标识幼儿园道路图。

  (1)让幼儿将标记和图案剪成小卡片,确定他们的.位置,贴在标有幼儿园所在地的道路图上,制成幼儿园道路图。

  (2)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标识的道路图。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说一说小红从家到幼儿园都要经过哪些地方?哪条路比较近?与同伴说一说,画一画。

  5、活动延伸

  (1)在教师带领下,请幼儿拿自己标示的道路图到幼儿园附近的路口去核实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修正。

  (2)请幼儿将标识的幼儿园道路图张贴在教室中。

  (3)引导幼儿在公共场所有意识记住一些典型的标志,一旦走失知道向成人求救,并能提供必要的信息。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6

  活动目标:

  1、主动大方的参与游戏活动,在互动交往中体验探索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分享、游戏体验、自主操作、提炼反思等多种形式,多通道感知发现并表达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

  3、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在声音、外貌特征以及兴趣爱好方面跟别人不一样,认同并喜欢自己,并有自尊、自信的表现。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的声音、外形、爱好有初步认识,知道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具准备:PPT、背景音乐、眼罩一个、小镜子若干、心形卡片人手一张、彩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体验不一样的声音。

  1、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礼物了,看看这是什么?我们经常用它用来玩什么游戏呢?

  (1)第一次游戏请两个小朋友玩游戏。

  ——刚刚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他的声音是怎样的?

  (教师回应:感谢你们两个参与这个游戏,谢谢你认真倾听了他的声音,也谢谢你好听的声音。)

  (2)第二次游戏请全体男孩子蒙上眼睛猜一个女孩的声音。

  ——你们听到这个女孩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教师随机采访猜者和被猜者幼儿的感受,如:你们刚才听到的声音是怎样的?你觉得自己的声音跟刚刚***的声音一样吗?)

  (3)第三次游戏请所有小朋友蒙上眼睛猜班上老师的声音。

  ——老师的声音跟我们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刚刚的游戏,你们想到了什么?

  2、小结梳理: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声音,有的人声音粗粗的,有的人声音细细的,但是我们都能听清楚他们的讲话。

  二、游戏:镜子里的我,感受不一样的外貌。

  3、这是老师今天送给你们的第二个礼物,猜猜我们可以用镜子玩什么游戏呢?

  鼓励幼儿两两结对照镜子,找一找跟朋友长得不一样的地方。(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结伴讲述自己的发现。

  ——哪两位朋友愿意分享你们的发现?

  ——其他小朋友来看看,这两个朋友还有哪里长得不一样?

  (教师随机采访幼儿:你们找出来这么多跟朋友长得不一样的地方,你觉得自己哪里长得最漂亮?)

  4、梳理小结:原来我们的外貌也是跟别人不一样的,我们都有很漂亮的地方,这些是爸爸妈妈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爱护哦。

  三、操作:我的爱好,分享不一样的兴趣。

  ——我们除了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外貌,我们还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呢?

  (来看看龙老师带给你们的第三样礼物:出示画面:我的爱好)——你们想不想知道龙老师的爱好?

  ——你们的爱好有哪些?

  (后面的客人老师一定很想知道,那我们把自己的`爱好画下来,再去跟客人老师分享好吗?)(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主创作,老师随机采访交流。

  鼓励幼儿下台与客人老师主动大方的进行讲述、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绘制的"我的爱好"卡片粘贴在背景墙上。

  (我们一起看来看看小朋友们的爱好,都是一样的吗?有的小朋友的爱好虽然一样,但是他们也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游戏,你们明白了什么?

  四、集体分享:强化认识不一样的我。

  集体阅读自制图书《不一样的我》:我跟别人有不一样的声音,我跟别人有不一样外貌,我还有跟别人不一样的爱好。虽然我跟别人都不一样,但是这就是我,不一样的我,最棒的我!

  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正因为我们的不一样,我们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个,我们的世界也会因为不一样的我们而变得更加精彩!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样的自己吗?客人老师们,你们喜欢这些不一样的孩子吗?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7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二、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当地的气温、天气、河湖、池塘、植物生长情况、动物的出没、农业生产、人的衣着等,与春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谁能说一说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谣回答。)

  2.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夏天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图中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组观察、讨论: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汇报观察、讨论结果:认识夏天的一般特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夏天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当地夏天的特征。

  ①天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叶茂密,桃树结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玉米长高,小麦成熟,开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变化?(河岸长满绿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开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么变化?(换了夏装。)

  ⑥孩子们在户外玩什么?(游泳)这说明夏天的天气怎样?(变暖。)

  (4)观察课本第18和48页的图。

  (5)分组讨论:每幅图说明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6)教师小结:夏天与春天的不同。(可参照下表中的内容进行小结。)

  2.比较当地的夏天与春天的不同

  (1)讲述:课前,你们观察了我们这个地方在这个季节的自然情况,下面来汇报一下。

  (2)汇报观察结果:认识当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①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个同?

  ②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图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两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分别提出一些问题──天气、河水、树木、庄稼、鸟、昆虫、农业生产等进行比较。)

  (3)教师小结: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体的特征(例如天气热的程度、什么树开花、什么庄稼和果实成熟、什么鸟飞来等)有所不同,夏天到来的早晚、延续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国,一般来说,南方夏天到来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天气特别热;北方夏天到来的较晚,延续的时间较短,天气也没那么热。

  这个问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学的局限性。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夏天的特征。

  2.学习歌谣──夏天

  此歌谣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点,教师可以参照此歌谣,根据当地夏天的特点重新编写。这样,学生学起来更亲切,更有意义。

  夏天天气好炎热,

  天气多雨河水多。

  柳叶茂盛桃子熟,

  野草开花满山坡。

  布谷鸟在树上啼,

  蝉在树上高声歌。

  玉米长高麦收割,

  小孩游泳乐呵呵。

  (四)布置作业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推移有什么变化。

  四、教学参考知识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气炎热,有时会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长,夜晚短;

  (2)夏天,各种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许多鸟开始脱羽毛,有许多兽的毛也脱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4)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期,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

  (5)夏天,人们穿浅色和单薄的衣服,许多人都积极参加游泳活动。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8

  设计理念

  蝴蝶本来是世界上到处都可以看得到的小生灵,它有数不清的种类和形形色色的形态,可是由于空气的污染,城市化的发展,森林、湖泊的退化,这种美丽的小昆虫在钢筋水泥的大城市几乎就看不到,小朋友可能会在画册上、动物园里、展览馆里看得到蝴蝶,通过这堂课,让小朋友认识美丽的蝴蝶,于是想到了开展关于蝴蝶的的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充分地享受美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学习大自然的生物的多样性,了解蝴蝶的时候习性,启发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从小树立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爱护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活动准备

  PPT,录像、蝴蝶、蝴蝶的蛹图片数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舞蹈《美丽的蝴蝶》,引出课题。

  老师伴随音乐声,给幼儿表演舞蹈。

  师: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

  幼:这是蝴蝶的舞蹈。

  二、出示蝴蝶的图片,录像等。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幼:这是蝴蝶。

  师:小朋友们看见过蝴蝶吗?

  幼1:看见过,在动物园里。

  幼2:看见过,在画册上。

  幼3:看见过,在看展览,是蝴蝶标本,不是活的蝴蝶。

  幼4:看见过,在动画片里面。

  师:老师在小的时候,看到过很多美丽的蝴蝶,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天空还很蓝,空气还很清新,我们在野外,在树丛里,在草地上,在湖边,都看到过好多蝴蝶。

  幼:老师,那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在外面看到过蝴蝶呢?

  师:因为蝴蝶在它妈妈肚子里之前,蝴蝶妈妈要吐丝在一片树叶上,树叶上就会有一个蛹,蝴蝶宝宝在蛹里面睡醒了以后,才可以从蛹里面出来。树叶就是它的摇篮。

  三、播放或展示蝴蝶破蛹成蝶的录像或图片。

  师:蝴蝶宝宝就像一只蚕一样,要趴在树叶上睡觉啊,吃饭啊,它要吃树叶,可是我们人类要杀虫,喷洒了很多杀虫剂,于是有很多蝴蝶宝宝吃了有杀虫剂的叶子,就死了,等不到变成美丽的.蝴蝶啦!

  有一些蝴蝶宝宝虽然逃过一劫,长成了蝴蝶,但他们也要吃饭啊,他们有些是吸花蜜,有些是吸树叶汁水,还有些是吃小小的昆虫。晚上,他们还要在树叶上睡觉。总之他们离不开树木、花朵,但我们人类有些人喜欢砍树,喜欢把一片大草地开垦出来盖房子,没有了花草树木,蝴蝶宝宝的家和食物就没有了,蝴蝶宝宝没有吃的,没有住的,所以他们也就飞走了!

  四、互动讨论

  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美丽的蝴蝶原来是这样生活的,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喜欢新鲜的空气,喜欢美丽的环境,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来爱护这些美丽的蝴蝶呢?

  幼: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回答的很对啊,但是我们要怎么样保护环境呢,我们还小,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幼儿回答要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

  幼1:不要随地乱丢垃圾。

  幼2:不要浪费水。

  幼3:不要浪费电。

  幼4:吃饭要吃干净,不要浪费食物。

  师:小朋友们都回答的很好啊,我们的空气好了,花草树木多了,蝴蝶才会有可爱的家。那我们要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爱护环境,这样我们的地球大家庭,就会有好多好多美丽的蝴蝶。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9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尾巴”的真正含义。

  2、通过表演及学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帮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通过表演活动,感受做事情的快乐,乐意参与各种劳动。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共同建构故事内容。

  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共同建构故事。

  1、教师讲故事至:“好吧!我就来当一次你们的小尾巴”时问:你们猜猜小尾巴是什么呢?

  2、教师讲故事至:“用长刷子刷起墙来”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3、教师讲故事至:“修修枝叶”时问:你们猜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4、教师讲至:“想在院子里歇一歇”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些什么呢?

  5、教师继续讲故事到结束。

  二、幼儿理解“小尾巴”的含义。

  1、你知道小尾巴是什么意思吗?

  2、你们愿意做小尾巴吗?

  3、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样的事情呢?

  三、教师与幼儿边讲述边表演动作。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边用动作学做不同的事情。

  2、幼儿学做不同的事情。

  3、玩游戏:说说做做。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蛋和蛋制品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什么蛋是什么小动物生的。

  2.在认识蛋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制作蛋沙拉的过程中形成文明的好习惯,享受生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每位幼儿家长联系好,请他们帮忙从鸡蛋、鸭蛋、鸽子蛋和鹌鹑蛋中任选一种蛋带一只来园。

  2.幼儿人手一只盆子、一只碗和一只勺。

  3.教师自己也准备一些各种蛋特别是鸽子蛋和鹌鹑蛋。

  4.准备一些毛巾及做蛋沙拉用的熟的`切成小快的土豆和白煮蛋,一瓶沙拉酱。

  5.一只明炉、铲子、油、盐、味精、料酒等调味品,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挑蛋。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很多的蛋,请你们挑一只你喜欢的蛋,然后说说你挑了一个什么蛋?它是谁生的?

  幼:我挑的是鸡蛋是鸡妈妈生的……

  二.摸蛋。

  1.师:现在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你的蛋和别人的蛋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幼:我的蛋比他的大。我的蛋比他的颜色深。

  2.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蛋你见过那些?

  教师总结:小朋友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蛋。他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他们摸上去都是很光滑的。

  三.认识蛋清和蛋黄。

  1.师:你们知道这些光滑的蛋壳里到底藏了些什么东西呢?我们打开来看一看就知道了。

  2.教师介绍磕蛋的方法和应注意的方面。并提醒幼儿要注意卫生。

  3.幼儿动手磕蛋,教师在旁协作指导。

  4.幼儿个别回答。

  教师总结:不管什么蛋,里面都有黄颜色的叫蛋黄,透明的粘糊糊的叫蛋清。蛋清煮熟了之后才叫蛋白。

  四.教师现场煮蛋。

  1.师:今天老师来为小朋友们做一道好吃的蛋做的菜好吗?

  幼:好。

  2.教师边炒蛋边提问:

  1)师:小朋友你们吃过那些菜是用蛋做的?

  幼:番茄炒蛋、荷包蛋、番茄蛋汤。

  2)师:蛋除了可以做好吃的菜之外还可以做很多好吃的点心呢!你知道那些点心里有蛋吗?

  幼:蛋糕、蛋卷、蛋黄派。

  延伸活动:制作蛋沙拉。

  1.师:我们一起来学做好吃的蛋沙拉,并开一个“蛋的party”吧!

  2.师:介绍制作蛋沙拉的方法,和应注意的方面。

  3.师:好,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去参加“蛋的party”吧!(舞会音乐响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沙拉。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0

  一、活动要求:

  1.了解常见社会成员的工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2.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尝试大胆表达。

  二、活动准备:PPT、卡片、粘纸小花

  三、活动流程:

  1.说一说(介绍爸爸妈妈的工作,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工作”,认识这两个字吗?你的爸爸妈妈都有工作吗?能不能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小结:人长大以后,都需要找一份工作。

  2.猜一猜(猜猜老婆婆的四个儿子分别找到了什么工作)

  (1) 出示老婆婆和4个儿子,帮助老婆婆猜猜儿子们都找到了什么工作。

  (2) 猜猜大儿子的工作(听声音猜)

  这是什么声音?大儿子可能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

  (3) 猜猜二儿子的工作(看照片猜)

  这是谁?你看过他的表演吗?看过哪些表演?

  (4) 猜猜三儿子的工作(通过提示)

  三儿子的工作必须戴着帽子,什么工作需要戴帽子?为什么建筑工人要戴这样的帽子?

  (5)猜猜小儿子的工作(通过提示)

  小儿子每天工作时都得骑着自行车,可能是什么工作?

  (6)小结:4个儿子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大儿子当上了一名公共汽车司机、二儿子成为了一名魔术师、三儿子当上了建筑工人、小儿子成了一名邮递员。

  3.找一找(寻找与工作相关的提示)

  幼儿根据拿到的图片,与4个儿子的“工作”进行配对。

  根据图片分别介绍四个工作,了解他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4.评一评(评评谁的工作最辛苦)

  给自己认为最辛苦的工作帖上小花,并相互说说理由。

  小结:4个儿子的工作都很辛苦,都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5.想一想(猜猜女儿的工作)

  看提示,想想老婆婆的女儿是做这么工作的?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1

  一、课题:宝贵的泥上(适用于4-5岁儿童)

  二、活动目标:

  了解泥土的种类及作用;知道人和动物都需要泥上;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生态和环境教育。

  三、活动准备:

  1、在本园天台及种植园地。

  2、在天台布置一堆掺有许多塑料袋、一次性使用饭盒等杂物的泥上。

  四、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种植园散步,并提出观察要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散步,你们要仔细看看,泥上上有什么?

  2、来到种植园,让幼儿自由观察后,教师提问:泥上上有什么?

  3、了解泥上的种类及作用:

  ①再看看我们幼儿园周围的泥上跟种植园的泥上有什么不同?

  ②原来泥土有很多种,有肥料的土叫有机上,混有沙子的土叫沙土,路上、操场的上叫硬土。你们知道这几种土有什么用吗?

  4、泥土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泥上,植物、动物、人类会怎么样?

  5、教师与幼儿一起挖掘泥土:现在请你们挖松一小堆土,看看泥土里有什么?再找找,泥土里有洞吗?如果没有土,它们会怎么样?

  6、教师与幼儿一起上天台观察有垃圾的`泥土: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堆土,它与我们刚才看的那些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上面什么也没有长出来?种植园与天台比,你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7、了解泥土被污染的后果,进行初步的环境教育:

  ①为什么这堆土会变成这样?

  ②如果你扔垃圾,他也扔垃圾,满地都是垃圾,盖住了泥土,会变成怎样?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2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试试中发现到达一个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路,并能比较路的远近。

  2、尝试和同伴合作按标记找到目的地,体验找路的乐趣。

  活动准备:线路图一张,小明图片一张;三个信封里面有找路的要求,分别有出发地点和终点及红、蓝、绿线路图。

  活动流程:

  一、问题导入

  介绍小明。引导幼儿打招呼。

  小明最近搬了新家,他第一天7点出发去上学,可是当他到幼儿园时,却迟到了。

  第二天他也是7点去上学,当他到幼儿园时没有迟到,正好。

  第三天小明还是7点去上学,可是当他到幼儿园时还很早,小朋友们还没有来呢。请你们猜猜这时怎么回事呢?

  幼儿自由讨论。

  二、观察讨论

  老师出示线路图

  看看图上有什么?从小明家到幼儿园可以怎么走?一共有几条路?

  小明第一天上学走了哪条路?

  第二天走了哪条路?第三天走了哪条路?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把小明三天走的路线用不同的'颜色的箭头表示出来,第一天是红色的线;第二天是蓝色的线;第三天是绿色的线。比较三条路的长短。

  教师总结:原来到同一个地方可以走不同的路,只不过有的路远,花的时间多;有的路近,我们花少的时间就可以到了。

  三、感知体验

  今天我们也来试试不同的路能不能到同一个地方。

  1、看,这是什么地方?(幼儿园的动物房)

  这就是我们要到的地方。老师这里有三张线路图,按里面的线路走就能到达动物房。

  2、请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到老师这里领线路图。

  提出要求:只能走,不能跑;要按线路图走;要一组上小朋友同时到。

  3、幼儿分组按线路图的指示从不同的路线到达动物房。

  4、比较哪组先到,哪组最后一个到,找找原因:为什么从同一个地方出发到同一个地方会有的先到,有的慢到?

  感受不同路线的远近。

  四、延伸活动

  我们还可以试试从幼儿园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有哪些路,哪条路近,哪条路远,可以记录下来,做成地图贴在幼儿园里,这样可以帮助其他的老师和小朋友快点到达他们要去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3

  一、活动名称:自我介绍

  二、活动目的:

1、相互认识,从小培养幼儿对小朋友、家人、老师有礼貌的好习惯。

  2、让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名字,培养幼儿的自我 识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小熊布绒玩具一个

  四、活动过程集中活动:

  宝宝们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来拍拍手

  活动流程介绍: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做五个亲子游戏,社会活动《自我介绍》,语言几款《两只小象》,音乐活动《好孩子》,美术活动《月亮姐姐的女朋友》体能活动《小兔拔萝卜》。

  1、导入活动

  拿出玩具小熊和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小熊豆豆,今年2岁半,愿和大家做朋友,小朋友你人想交朋友吗?也来和大家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吧”。

  2、展开活动:

  请这位小朋友过来介绍自己(介绍过程),ⅩⅩ很棒,妈妈们鼓励下,ⅩⅩ欢迎你,(依次介绍到最后)

  小朋友都相互知道了名字,下面请妈妈带自己的孩子相互认识一下,握个手交个朋友(认识过程,老师巡回指导)

  3、结束活动

  现在请妈妈和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我们的这个社会活动主要是教小朋友要有礼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活动延伸:

妈妈在以后带小朋友出入公共场所时,要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多交朋友,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朋友,初步了解一些爱护小鸟的方法及初步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读过有关鸟类与环境的书或看过录像。

  2.知道鸟的一些名字。

  3.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几张鸟的图片。

  这些鸟漂亮吗?刚才小鸟告诉老师:前几天,它们举行了一次大罢工。(理解“罢工”表示抗议,不愿意工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鸟为什么不捉虫子了吗?好了,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呼呼国”看看。

  二、出示图片一,教师表情丰富,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1.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2.猎人这样做对不对?

  3.你替小鸟想想办法,觉得小鸟应该怎么做?

  同学们的想象里真丰富。咱们来看一看小鸟们是怎样做的。

  1.小鸟们为什么要罢工?

  2.小鸟们罢工了,不捉虫子了。害虫们知道了怎么样?

  同学们真棒,想得很好。咱们接着来听故事看一看害虫们都干了些什么?

  三、出示图片二

  1.害虫们都在干什么啊?

  2.呼呼国变成了什么样子?

  四、再欣赏一遍故事,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做鸟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小鸟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消灭害虫,报春鸟、布谷鸟、鸽子、啄木鸟)

  教师小结:有了小鸟,森林才能更加美丽,小树才能茁壮成长,果实才能获得丰收。小鸟帮助人们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它们可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五、集体讨论如何保护小鸟

  你觉得呼呼国的小鸟还会回来吗?快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组织幼儿谈谈如何保护小鸟。

  讨论:我们应怎样爱护小鸟?为什么要爱护小鸟?(减少空气污染、不乱砍伐树木、给小鸟做个窝、给小鸟喂食、放飞小鸟)

  1)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保护鸟儿的生存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

  2)不把鸟儿当作自己的玩具,让它们拥有一个自由的天空。

  3)在遇到有人伤害、捕杀鸟类的时候,要积极劝阻或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4)向社会广泛宣传鸟类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鸟类,知道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

  5)不随意捣毁鸟巢、掏取鸟蛋,不驱赶、不捕杀鸟类,为鸟类等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宁静和谐的生存环境。

  6)我们可以做一些保护小鸟的标志牌,把它插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时时来提醒人们要保护小鸟。

  六、结束部分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知道这么多保护小鸟的方法。我们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周围就就会变得更美丽。当春天来到时,小鸟一定会来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到大自然中去。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讲述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2、使幼儿明白水能解渴,应多喝开水。

  3、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如果没有水

  2、ppt课件:水的作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拿着水杯喝水。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喝水吗

  2、请幼儿拿水杯喝水。

  提问:喝完水有什么感觉我们喝的是什么水

  二、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1、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自来水净水过程图片,向幼儿介绍自来水的净水过程

  2、江河里的水我们能直接取出来饮用吗

  江河里的水不清洁,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厂把江河里的水抽上来进行加工、净化、消毒,变成自来水,透过自来水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会哗哗地流出来。

  三、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1、ppt课件:水的作用,了解水对人们的作用。

  2、ppt课件:我们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饭,没有了水,我们就没有水喝,就会口渴,没有了水我么就不能生活。

  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1)教育幼儿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不要随便把水浪费掉。

  (2)水的用处那么多,我们就应怎样节约用水

  (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提示幼儿讲出:

  我们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看到水龙头滴水应立刻关起来

  四、活动结束

  1、教育幼儿多喝开水。

  2、水对人体有好处,对人们也有很多用处,所以,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节约用水,好好保护水资源。

  3、记住国家节水标志,以及世界爱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