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教案【优选】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从第三周开始我们开展“常见的小工具”这个主题,怎么找个适意的切入口呢?我思考了一下,我想应该从小朋友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小工具开始,比如:剪刀、纸、笔、、、、等,因此我就选择了“剪刀”这个切入口,但是我知道幼儿经常使用剪刀,怎么样既能引起幼儿兴趣,又能提升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呢?我想了想应该从“有趣”入手,因此就预设了“有趣的.剪刀”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多种常见剪刀,了解它的作用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通过模仿剪刀的音乐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多种剪刀实物;拼图(燕子、鱼、蝴蝶结);
活动过程:
1、展示师生共同收集的剪刀,引入主题
2、师生共同交流介绍自己的剪刀
(1)师生互动介绍
(2)重点认识画匠用的剪刀;多功能剪指甲小剪刀;绣花剪刀;花边剪刀;医用剪刀;理发剪刀;裁缝剪刀
(3)老师小结:“我们的剪刀有大有小,而且能为我们作那么多事情,我们的生活真是离不开剪刀。”
3、出示拼图,让幼儿猜事物
(1)老师:“我还发现一个剪刀的秘密,那就是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形状长得很象剪刀呢?你们有发
现吗?谁能告诉我?”
出示拼图,幼儿猜
4、音乐游戏
(1)老师:“我们来找找我们身上有那些部位长得象剪刀?”
(2)改编歌曲《我有小手》,运用肢体模仿剪刀唱唱跳跳,感受快乐。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长城悠久历史文化、特征和作用。
2、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保护长城的标志,知道如何爱护长城。
3、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长城的图片、教师爬长城的照片。
2、有长城起止点的地图。
3、小红旗。
经验准备:
幼儿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已对长城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活动:“孩子们,元旦放三天长假,你们猜猜老师去哪里了?”幼儿的兴奋,然后适当的在屏幕上放出长城的图片,直接进入主题:“老师去爬了长城?你们去过长城吗?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长城吧。”
2、教师请去过长城的幼儿先描绘一下爬去长城的感受,加强幼儿对长城的期盼。然后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请幼儿观察长城,引导孩子们认识长城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堡、关城、烽火台与城墙,并且请幼儿描绘画面上看到的风景,讨论每一部分的`作用。
3、观察地图上的长城,让幼儿指出长城起止点,并且在起止点上插上小红旗。然后请幼儿之间相互讨论: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长城是怎么样建造的?为什么要建造长城?古时候的长城有什么用?现在的长城又有什么作用?
4、在幼儿讨论完毕后,教师播放长城介绍片,让幼儿看到动态的长城和长城周围景色,知道长城的历史和伟大的历史意义,加深对长城的骄傲和体验。
5、教师出示一些破旧、残破的长城图片,让孩子认识到如今的长城现状,引起孩子对长城的保护意识。请孩子们说一说该如何保护长城。
6、请孩子们制作一些保护长城的标志。
活动延伸:
1、做一个建构活动,在区角搭建长城。
2、画一画眼中的长城。
3、回去阅读“孟姜女哭长城”或者关于长城的故事。
教学反思: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数群的点数方法,能正确数出7以内的数量。
2、能将数量在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或圆点表示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1-7的数卡和点卡若干。(2)数量为1—7的各种玩具的图卡若干、超市货架底版。(3)“小小超市员”和“给动物搬新家”的分组操作材料。
环境创设:将活动室场地分为两块,其中一块创设超市情景,摆放超市货架底版;另一块创设动物园环境,摆放7座动物房屋底版。活动过程:
一、引入超市情境,学习目测数群的方法。
1、出示各种玩具图卡,引导幼儿学习目测数群的方法。
引导语:超市里有许多玩具,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玩具,每种玩具的数量有多少。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用目测数群的方法点数:先看图卡里集中在一起的玩具有多少个,再数完剩下的玩具,这样就能得到图卡中玩具的总数量。
二、集体操作:整理货架。
1、出示超市货架底版,与幼儿共同讨论整理货架的规则:将数量相同的玩具放在同一层。
2、请一名幼儿示范,教师与其他幼儿共同检查。
3、出示1-7的数卡,请幼儿分别将这些数卡摆放到相应的'货架旁:货架上的玩具数量是几,就在该层货架旁摆上数字几的数卡。
三、分组操作。
1、第一组:小小超市员。提供超市货架底版,每层货架上摆五张数量为7以内的各种食品的图卡,其中只有一张图卡上的食品数量与其他四张不同。请幼儿当小小超市员,检查食品在货架上的摆放情况,找出每层货架上放错的食品图卡,并将其放在正确的货架上,使每层货架上的食品数量都相同,最后在每层货架旁摆放对应的数卡或点卡。
2、第二组:给动物搬新家。提供7座房屋底版,以及数量为1-7的各种动物的图卡若干。请幼儿给动物搬新家,数量相同的动物住在同一座房子里,最后再根据房屋里住的每种动物的数量,在该房屋的屋顶上贴上对应的数卡或点卡。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自制记录单,黑色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感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准确地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你夹的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听到开始口令时才能夹,听到停止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
3.幼儿游戏。 、
4.幼儿交流。
教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三、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幼儿第二次游戏。
1.提出第二次游戏前的.要求。 、
2.幼儿游戏。
3.幼儿交流。
四、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游戏。
教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才能让自己夹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
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
准备:没充气的气球若干脚踩式打气筒若干,各种充气玩具若干。
过程:
一、气球吃什么。
----出示充好的气球和未充气的气球。这个气球圆鼓鼓,胖乎乎,这个气球呢,瘪着肚子的,好像没吃饭。
----教师手拿未充气的气球,引出《气球吃什么》
----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气球究竟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得胖胖的'呢?(气球吃的是空气)
二、我帮气球吃空气----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怎么样让气球吃的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呢?
----教师示范吹气球,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以及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
----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或打气筒给气球充气,让气球很快地"胖起来"。
----为了不让空气溜走,幼儿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扎住"气球嘴"。
三、充气玩具吃空气。
----出示充气玩具。气球还有许多朋友,也和气球一样喜欢吃空气。我们也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得圆鼓鼓、胖乎乎的。
----幼儿选择充气玩具。自由结伴给充气玩具打气或吹气,摸一摸他们充满空气后胖乎乎的"身体状态"----幼儿玩一玩这些充气玩具。
活动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空气能够使气球和充气玩具变鼓。在活动的第一环节中,引用了简短的小故事,让小朋友形象地了解了气球变鼓的原因是空气的充入。在讨论:怎样不让空气溜走时,小朋友能够积极地发挥想像,并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的办法:有的借助不同的材料来绑住气球,有的说把气球嘴打个结。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从气球里溜走,是这个活动的难点,小朋友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在他们给气球充气后,然后帮助他们把气球嘴扎好。我借鉴了课后的建议,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肢体来表演气球慢慢变鼓的样子。小朋友对这个环节很喜欢,都用丰富的体态表现出瘪气球、气球吃了空气鼓鼓的样子,他们玩的很开心。
中班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我今天说课的名称是中班综合课《会变的影子》,中班综合课科学《会变的影子》。这节课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各种物体都有影子,而且知道物体随光源的变化而变化。在本节课中我穿插游戏,活动将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去观察、寻找物体影子的特征。影子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感到非常好奇。设计本次活动将在幼儿好奇的基础上,把幼儿带到室外,让幼儿自己探索、观察、集中游戏的方式使其对影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在本次活动中不仅要担当一个很好的引导者。更重要的是深入到孩子当中做一个参与者,鼓励幼儿共同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探究问题的根源,充分让幼儿感受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思考以及我园中班幼儿的现有年龄特点,我定下了本次活动的三个教育目标:
1、玩找影子的游戏,初步了解物体都有影子。
2、通过玩游戏,获取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比如:感知影子的颜色、形状等。
3、探索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并让幼儿有和同伴一起探索的兴趣。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知道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影子随光源的变化而变化。
四.说活动准备
1.活动前,我将有意识地带领幼儿开展踩影子、捉影子,积累关于影子的一些经验。
2.准备若干的粉笔和玩具用于最后的延伸活动,绘画影子。
3.时间安排在有阳光的日子。
五.说活动过程
在各方面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我来介绍一下我的活动过程:本次活动将分为三大环节,整个活动将把幼儿带到室外进行,幼儿教案《中班综合课科学《会变的影子》》。
第一环节: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
“我有一个好朋友,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到哪,它到哪,紧紧跟在我身后,这是谁?”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用谜语设出一个疑问,一方面是使教学更有趣味性,二则是使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老师这里来。因为这次活动的地点是设在室外,各方面的干扰因素很多,容易使幼儿分散注意力。他们通过开动脑筋,从以前曾玩过的踩影子经验,可以得出答案——影子。第二步则是在“影子”一词引出后,老师引导幼儿“你去找一找哪些物体有影子”,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寻找,根据活动场的原有资源,可能会找到“大树、房子、滑梯”的影子,其间我也加入到其中的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和幼儿探究出物体都有影子。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
通过上一环节,幼儿已经得知物体都有影子。在“阳光下,你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一个问题引导下,让幼儿在规定的范围内去探索自己影子的形状,作为老师,我要指导幼儿去发现影子的多样性。比如:站起来看一看,蹲下来瞧一瞧,摆个姿势,鼓励幼儿之间共同合作、共同讨论。在获得某些零散经验之后,我打算将幼儿集中在一起,共同去探讨本次活动的重点。“阳光下,你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我请几名幼儿来做一做,共同总结出影子的'第一特征:不同物体影子不同。“有什么不同?”接着讨论总结出影子的第二特征:物体影`子可以随时变化。在解决完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探索和讨论,发现所有影子的颜色都是黑色的。整个过程都是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己直接亲身体验,获得的经验,重点问题在此得以顺利解决。
第三环节:解决难点问题“找影子”游戏。
在游戏中探索影子的方位变化。主要是在光源不变的情况下探讨出影子在身体的哪一个位置。比如说:前面、后面、旁边。这里有两个问题贯穿整个环节:(1)让我们抱着太阳,就是面朝太阳,共同寻找,得出影子在身体的后面这一结论;(2)让我们背对着太阳,得出影子在身体的前面。在此基础上转一转身体得出影子在身体的旁边。这个过程,老师和幼儿一起探究,亲身实验,去发现共同得出方位变化。之后,幼儿又自由结合,自己反复去实验并与同伴交流。鼓励人人动口,积极参与,指导个别幼儿去验证刚才得出的结论。
六.活动延伸,绘画影子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在纸上做绘画影子,这一记录很受限制。幼儿需要一个很大的空间来涂来画,所以我选择了地面绘画影子。在这里我给幼儿准备了各种玩具,他们可以随意去选择玩具或自己的影子去绘画。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培养他们共同合作积极配合的这种精神。这个画我们将做为延伸活动的一个参照,中午、下午我们将继续对物体的影子进行观察、绘画,通过比较得出“影子随光源的变化时刻变化。
中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写一篇观察日记。可以写春天大自然的景色,也可以写人们的衣着、活动等。
2、有顺序地抓住春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紧扣“春天”二字,写出变化,写出季节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词句。
1、同学们,回忆一下开学至今,我们学过哪些关于春天的文章?(《春的消息》、《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放风筝》)
2、读读这三篇文章,看看作者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些语句?
3、你还在课外读到哪些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选择其中的一篇与你的同伴共同朗诵一下。
4、我们可以用哪些词句来描写春天?
(风和日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花红柳绿……)
二、积累素材。
1、通过你与春天的亲密接触,你能说说春天有哪些特点吗?
2、春天与冬天相比,不同在哪里?
3、人们的`衣着、神态有什么变化?(衣服穿得少了,颜色鲜艳了,不再畏畏嗦嗦了,挺起胸走路了……)
4、植物有什么变化?(桃花开了,柳树绿了,迎春花黄了,菜花一片黄……)
5、动物有什么变化?(冬眠的动物醒了,蝴蝶蜜蜂忙采蜜了……)
6、景色有什么变化? (阳光更暖了,雨多了,春雨绵绵……)
7、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具体说说。
三、尝试运用。
1、春天是那样的美好,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在春天播种。拿起我们的笔,用我们的文字将美丽的春天写一写。
2、写作的时候注意:
(1)采用日记的格式书写。
(2)有顺序地抓住春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3)注意用上描写春天的美词佳句哟!
四、升华体验。
1、谁愿意交流一下你的文章
2、老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加以评点。
3、自我修改调整后誊写。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