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1 10:59:4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通用)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诗词都描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表现了是人对山水的热爱,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独坐敬亭山》描写孤独的李白在敬亭山下的感受;《望洞庭》中诗人刘禹锡描述了美丽的洞庭湖的景色;《忆江南》的作者白居易描写了江南的美好风光。

  教学目标:

  1、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教学重点:

  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知识链接: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第一课时

  课前互动: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李白图片)认识李白简介。讨论汇报自己对李白了解多少。

  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让我们一起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

  幻灯片展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小结从三首诗中感受到:思念家乡的李白,热爱山水的李白,对朋友有情有义的李白。

  再次仔细朗读今天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准备好了,就开始上课。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老师看见了大家十分自信的笑容,相信这节课我们能够一起快乐的学习。让我们用最自信的语气读今天的课题,1、《古诗词三首》。

  2、认真预习才能更好更快的学习课文。在课前预习中,你-------(幻灯片出示检查预习1、你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了吗?)有谁不怕老师的检查。请同学们推荐三位读书好的同学分别读三首诗词。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他们挑点毛病。

  3、学生评价。

  4、课件出示检查预习2、你通过注释理解了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5、你有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质疑)

  二、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都预习的很认真,看来字词关是拦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8个词语如果你都认识,就给老师一个自信的笑容。那就开火车吧。

  2、是不是老师随便指哪一个词语都难不倒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啊?打乱顺序读。

  3、强调“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

  强调“两不厌”------注释中如何解释“厌”,那么不厌是什么意思?“两不厌”又怎样解释?

  强调“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这是最后一朵,也将要“独去闲”了。悠闲自在的飘走了。

  4、出示:“尽”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全部;完了,没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气。“高飞尽”里面你怎样理解“尽”字的意思?“高飞尽”又怎样解释?“众鸟高飞尽”呢?

  5、课后的五个生字朋友想要考考大家。分析“潭、谙、螺”都是左右结构,“庭、亭”是同音字,虽然字音相同,一个是山,一个是水。重点指导书写“庭、亭”。

  三、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一)从题目上感悟

  1、大诗人李白喜欢旅游,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如果真的能够穿越时光,李白坐上时光隧道来到我们山东泰安,你最想推荐他去哪里?(泰山)为什么?

  2、让我们也坐上时光隧道穿越到唐朝,跟着李白去旅游。唐朝的江南也有一座山如同北方的泰山一样出名。(板书:敬亭山)太多的诗人都到过敬亭山,写出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所以,敬亭山又叫“诗山”。

  3、李白来到敬亭山下,坐下来欣赏对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吗?有只可爱的小鸟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闲啊!(生回答,都没有并说说从哪句诗里知道的。)

  4、没有伙伴,你觉得李白是怎样的心情?板书:独。

  5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 )学生填空,理解题目的意思。

  6、谁愿意来当一次小演员,把自己变成李白,读一读自己的这首诗的题目。

  7、知道孤独忧伤的语气要低沉,缓慢。练习朗读题目。

  8、李白为什么会孤独,会忧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李白当时的处境,写作的背景。

  (二)细读诗文,理解含义

  1、课件出示全文。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以李白的身份,读读自己写的这首诗。还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语气啊。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李白很孤独?(重点理解高飞尽,独去闲,第一句诗的含义。)

  3、寂静的山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片云,此时此刻有谁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来陪陪他呢?(敬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鸟吗?有白云吗?只有什么?

  5、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样看着李白。孤独的山看着孤独的人,孤独的人看着孤独的山,-----相看两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够。所以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此时李白深情的看着敬亭山,轻轻的说:“ ”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着李白,轻轻的说:“ ”

  把要说的话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强调学习方法:读书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这是学习的好方法。)

  7、学生汇报之后,老师引读。

  此时此刻,李白相对敬亭山说:“连白云和小鸟都不喜欢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来陪我。我们俩真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还想对敬亭山说:“我们两个孤独的好朋友在这么清静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对李白说:“ ”

  8、李白愿意把敬亭山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来倾诉心里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对敬亭山的什么性情?(板书:寄情山水)

  9让我们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读课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经理解了每一句诗的含义。出示诗句含义。读读记记。

  10、指导背诵。

  四、回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有了哪些收获?

  五、作业小超市

  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

  2、熟练朗读《望洞庭》和《忆江南》。

  3、搜集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让学生在交际中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2.培养学生主动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自然的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动物世界》光碟。

  2.多媒体课件:课文《翠鸟》(人教版第六册第13课)、《猫》(人教版第八册第10课)的动画和录音。

  3.学生完成“身边动物调查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播放《动物世界》有关“猎豹”的介绍,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

  2.学生谈观后的体会。

  3.师小结激趣:

  同学们,动物世界真奇妙呀!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奇妙的动物世界》:下面请前后排的四个同学为一组,交流课前所填的“身边动物调查表”的内容。要求是:别人讲时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对所填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板书:身边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组内交流,生生互动

  小组内按调查表的内容顺序介绍身边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落实口语交际“人人参与,互动交流”的目标。)

  三、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讲,大家提问、补充。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口语交际策略。)

  四、说写示范,激发写话兴趣,实现由说到写的迁移

  1.师:从刚才小朋友的发言中,老师发现,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全班同学听,可是时间有限,怎么解决呢?请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大家互相传阅。你可以写动物可爱的样子、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写你与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如果这几方面你都想写,更好。(板书:样子、生活习性、趣事)

  2.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翠鸟》、《猫》的动画和录音,让学生体会怎样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3.学生动手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和为学生怎样介绍好、写好一种动物作示范。)

  五、作业

  没有写完的同学,回家后先完成自己的写话,然后读给家人听,请家人提提意见。写完的同学,回家后也把自己写的话,读给家人听,请家人提提意见。明天把修改好的.写话带到课上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写话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写话的快乐,同时,为交流写话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交流写话,强化自我意识

  每个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写话读给大家听,如果你不愿意读出自己写的东西,就说“过”。

  (设计意图:选择“过”是一种新兴又实用的教学策略,称为“选择过”原则。选择“过”,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选择的自我管理机会,对于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暂时不会或不愿说的同学来说,能增加其聆听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调整后由自如“选择过”到自如选择说。)

  二、传阅写话,互相评改

  同学之间自由选择对象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后再修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三、写话展示

  学生把自己修改后的写话内容工整抄写在方格纸上,放入“自我展示”栏,课后供同学阅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获得写话的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

  板书设计:

  [总评]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

  1.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教师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既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也是一个参与者。作为一个组织者,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在本设计中,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课始播放《动物世界》光碟片断,课中播放课文《翠鸟》、《猫》的动画和录音,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为学生怎样介绍好一种动物作示范,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时机的把握十分恰当,是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是在铺垫充分,从已知向未知过渡的学习阶段中出示和使用的。所以,起到了建立经验,激趣、引思、解疑的作用,为观察、表达、写话等能力的培养和终级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了重要保证。

  2.紧扣“交际”组织教学,点面结合,人人参与,努力实现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要做到“人人参与”,就必须实行“点面结合”的组织形式,“点”主要起示范、启发、引导作用,“面”则是给每一个同学创造参与的机会。本设计将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

  3.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创设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友好学伴的角色,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协同、配合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记”等七个生字。

  2.正确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了解短文的意思。

  5.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两种识字方法,认识七个生字,正确读词语,读句子,会看拼音写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或资料。

  2.学唱有关春天的歌曲。

  3.春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互相鼓励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出上面三行和下面两行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两种字,在学生自主归纳的前提下,引导其发现两种识字方法。)

  4.小组赛读。

  5.出示含有“评”、“访”、“记”等七个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读词句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一)我会读

  1.开火车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对又好。

  2.出示春景图课件,感知词语大意,可以鼓励学生选词语说句子。

  (二)我会写

  1.自由拼读,读后工整书写。

  2.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者在班内展览。

  3.全班齐读书写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指名读,说说短文写了什么?

  3.教师出示花园、果园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背诵。

  4.自由练背。

  5.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优美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小诗,并会背诵小诗。

  3、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跌倒后要勇敢地站起来,要有韧劲和毅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课堂辅助课件。

  2、 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儿童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板书课题。

  2、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牧也。

  二、朗读感悟。

  1、感悟诗歌情境,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2、朗读全诗,说说读后感。并结合图体会。

  3、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三、创设情境,体会诗意。

  1、诗中都写到了什么事物跌倒了,跌倒以后都带来了什么?

  风美丽的落叶;云滋润的雨水;太阳静谧的夜晚。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落叶什么样?它会对树根和大地说些什么?

  3、云什么样子?雨水会对云说些什么?

  4、太阳什么样?太阳会对静谧的夜晚说些什么?

  5、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把自己的感情融进来。

  6、根据前面的诗句,自己试着写一句诗。

  格式:_______________,跌倒了

  才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曾经跌倒过,你是怎么面对这次挫折的?

  8、最美丽的姿势是什么样的?以后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怎么站起来?

  四、品味语言,诵读积累。

  1、诵读积累。

  2、举行小组诵读比赛。

  五、语文实践活动儿童诗歌朗诵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

  看图说话,朗读指导与训练,完成作业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指名书空黄。口头组词笑

  2、听写词语。

  3、指名背诵课文。

  二、朗读、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2、秋天,果子成熟,丰收了。你还知道哪些庄稼也是秋天成熟的?(稻子、玉米、棉花)所以,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学了这一课,你还懂得了什么?(只有人么辛勤劳动,才换来丰收的欢笑。)

  三、指导课堂作业 。

  1、课后练习3:先说说这些偏旁的名称,再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2、课后练习4:看图,说说这两幅图都画的是什么季节的事?要求用秋天,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话。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诵读汉语拼音儿歌,巩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巩固拼读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爸爸妈妈都给你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上学以来,有些同学的名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有些同学的名字大家还不太熟悉,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你,你愿意把你的名字拼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拼读。(发拼音卡片)

  (2)还有谁愿意读,这么多同学,现在你可以把你的名字在小组内读一读,你也可以考考他们,让他们拼读你的名字,读的好的你们夸夸她。

  二、巧设游戏“找一找”,练习拼读音节

  过渡:现在每个同学的名字我们都熟悉了。

  1.看看老师发给你的拼音卡片,自己大声读一读。

  2.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谁愿意来?你看看你拿的卡片能不能和他交朋友,如果能,就请你上来。见面碰一碰,点点头,读一读,学生拼读音节,其他学生说找的对。

  3.还有谁来玩找朋友的游戏?这么多同学,现在前后位找找朋友,能交朋友的就读一读,老师看谁找的好。

  过渡:同学们,听了大家能流利正确地拼读音节,拼音王国的国王非常高兴,他给我们每个同学都发了门票,邀请我们到拼音王国做客,愿意去吗?就随老师一同去吧。

  三、复习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出示声母表课件,瞧,拼音王国的字母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欢迎我们的到来,让我们快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自由读)

  2.同学们,这些字母朋友都是什么?(声母)这就是声母表。读声母要注意什么?(读的又轻又短)。

  (1)谁愿意来读?

  (2)我们开火车读读好吗?

  (3)齐读。

  (4)在声母表中,有几个朋友长得特别相似,是谁?指名说。

  (5)出示:b——dp——q。你是怎样分清的`?(指名说:儿歌、手势)

  (6)我们还可以变魔术“摆一摆”来分清他们:拿出你的半圆和竖棒卡片来变魔术,谁愿意来变?老师说哪一个,你就变哪一个。我说b,学生就摆b……(学生在半空中摆)

  3.同学们,拼音王国还有一些字母朋友,它们等得不耐烦了,也跑出来欢迎我们(出示韵母表)这些字母都是什么?(韵母),这就是韵母表,快快和他们打招呼,自己读读。

  4.请同学们仔细看韵母表,你能看出每行是怎样排列的吗?

  (1)同位讨论讨论。

  (2)第一行是什么?(单韵母)谁来读?

  (3)第二行和第三行是什么?(复韵母和特殊韵母),“er”是拼音王国的流浪汉,它不喜欢跟别的字母交朋友,能自成音节,谁来读?

  (4)第四行呢?(前鼻韵母)谁来读?

  (5)第五行呢?(后鼻韵母)谁来读?

  (6)在韵母表中也有几个孪生姐妹,长得特别相似,找一找是谁?

  出示:ei——ieui——iu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5.刚才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复习了声母、韵母,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了,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出示画图),看,大树公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红红的大苹果,想摘吗?先听大树公公的要求,他说那些标有整体认读音节的苹果已经成熟了,可以摘,没有标整体认读音节的苹果还没有成熟,不能摘,谁愿意来摘?分组摘,摘下来后要领同学们读一读。

  6.刚才同学们已经把整体认读音节都摘下来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整体认读音节课件,齐读一遍。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到拼音王国里去复习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收获真不小啊!

  【课堂练习】

  1.拼一拼。

  在拼音王国里,有一些字和拼音很调皮,偷偷跳了出来,让小朋友们猜一猜呢。出示第65页的拼一拼及第67页的“学拼音,说好普通话话”练习,让学生同桌练习,互相检查,教师指导。

  谁愿意把你拼好的字读给大家听?评一下他读的怎样?还有谁来读?

  2.比一比。

  还有一些相近的拼音不服气,它们想测试一下小朋友的拼读能力,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开火车拼读)

  3.认一认。

  小朋友的表现真棒!现在咱们到了拼音王国的动物园中了,你看!(出示带有拼音的动物卡片),你认识哪些动物呢?谁来拼读一下,并与这些小动物做朋友呀?

  生读、认,教师正音。

  【作业设计】

  1.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拼读音节。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园地教案04-11

语文《风筝》教案11-23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小学教案01-03

有关语文的教案03-07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母鸡教案02-22

语文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通用)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诗词都描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表现了是人对山水的热爱,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独坐敬亭山》描写孤独的李白在敬亭山下的感受;《望洞庭》中诗人刘禹锡描述了美丽的洞庭湖的景色;《忆江南》的作者白居易描写了江南的美好风光。

  教学目标:

  1、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教学重点:

  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知识链接: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第一课时

  课前互动: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李白图片)认识李白简介。讨论汇报自己对李白了解多少。

  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让我们一起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

  幻灯片展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小结从三首诗中感受到:思念家乡的李白,热爱山水的李白,对朋友有情有义的李白。

  再次仔细朗读今天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准备好了,就开始上课。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老师看见了大家十分自信的笑容,相信这节课我们能够一起快乐的学习。让我们用最自信的语气读今天的课题,1、《古诗词三首》。

  2、认真预习才能更好更快的学习课文。在课前预习中,你-------(幻灯片出示检查预习1、你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了吗?)有谁不怕老师的检查。请同学们推荐三位读书好的同学分别读三首诗词。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他们挑点毛病。

  3、学生评价。

  4、课件出示检查预习2、你通过注释理解了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5、你有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质疑)

  二、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都预习的很认真,看来字词关是拦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8个词语如果你都认识,就给老师一个自信的笑容。那就开火车吧。

  2、是不是老师随便指哪一个词语都难不倒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啊?打乱顺序读。

  3、强调“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

  强调“两不厌”------注释中如何解释“厌”,那么不厌是什么意思?“两不厌”又怎样解释?

  强调“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这是最后一朵,也将要“独去闲”了。悠闲自在的飘走了。

  4、出示:“尽”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全部;完了,没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气。“高飞尽”里面你怎样理解“尽”字的意思?“高飞尽”又怎样解释?“众鸟高飞尽”呢?

  5、课后的五个生字朋友想要考考大家。分析“潭、谙、螺”都是左右结构,“庭、亭”是同音字,虽然字音相同,一个是山,一个是水。重点指导书写“庭、亭”。

  三、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一)从题目上感悟

  1、大诗人李白喜欢旅游,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如果真的能够穿越时光,李白坐上时光隧道来到我们山东泰安,你最想推荐他去哪里?(泰山)为什么?

  2、让我们也坐上时光隧道穿越到唐朝,跟着李白去旅游。唐朝的江南也有一座山如同北方的泰山一样出名。(板书:敬亭山)太多的诗人都到过敬亭山,写出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所以,敬亭山又叫“诗山”。

  3、李白来到敬亭山下,坐下来欣赏对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吗?有只可爱的小鸟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闲啊!(生回答,都没有并说说从哪句诗里知道的。)

  4、没有伙伴,你觉得李白是怎样的心情?板书:独。

  5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 )学生填空,理解题目的意思。

  6、谁愿意来当一次小演员,把自己变成李白,读一读自己的这首诗的题目。

  7、知道孤独忧伤的语气要低沉,缓慢。练习朗读题目。

  8、李白为什么会孤独,会忧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李白当时的处境,写作的背景。

  (二)细读诗文,理解含义

  1、课件出示全文。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以李白的身份,读读自己写的这首诗。还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语气啊。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李白很孤独?(重点理解高飞尽,独去闲,第一句诗的含义。)

  3、寂静的山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片云,此时此刻有谁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来陪陪他呢?(敬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鸟吗?有白云吗?只有什么?

  5、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样看着李白。孤独的山看着孤独的人,孤独的人看着孤独的山,-----相看两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够。所以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此时李白深情的看着敬亭山,轻轻的说:“ ”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着李白,轻轻的说:“ ”

  把要说的话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强调学习方法:读书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这是学习的好方法。)

  7、学生汇报之后,老师引读。

  此时此刻,李白相对敬亭山说:“连白云和小鸟都不喜欢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来陪我。我们俩真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还想对敬亭山说:“我们两个孤独的好朋友在这么清静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对李白说:“ ”

  8、李白愿意把敬亭山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来倾诉心里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对敬亭山的什么性情?(板书:寄情山水)

  9让我们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读课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经理解了每一句诗的含义。出示诗句含义。读读记记。

  10、指导背诵。

  四、回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有了哪些收获?

  五、作业小超市

  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

  2、熟练朗读《望洞庭》和《忆江南》。

  3、搜集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让学生在交际中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2.培养学生主动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自然的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动物世界》光碟。

  2.多媒体课件:课文《翠鸟》(人教版第六册第13课)、《猫》(人教版第八册第10课)的动画和录音。

  3.学生完成“身边动物调查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播放《动物世界》有关“猎豹”的介绍,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

  2.学生谈观后的体会。

  3.师小结激趣:

  同学们,动物世界真奇妙呀!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奇妙的动物世界》:下面请前后排的四个同学为一组,交流课前所填的“身边动物调查表”的内容。要求是:别人讲时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对所填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板书:身边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组内交流,生生互动

  小组内按调查表的内容顺序介绍身边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落实口语交际“人人参与,互动交流”的目标。)

  三、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讲,大家提问、补充。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口语交际策略。)

  四、说写示范,激发写话兴趣,实现由说到写的迁移

  1.师:从刚才小朋友的发言中,老师发现,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全班同学听,可是时间有限,怎么解决呢?请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大家互相传阅。你可以写动物可爱的样子、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写你与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如果这几方面你都想写,更好。(板书:样子、生活习性、趣事)

  2.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翠鸟》、《猫》的动画和录音,让学生体会怎样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3.学生动手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和为学生怎样介绍好、写好一种动物作示范。)

  五、作业

  没有写完的同学,回家后先完成自己的写话,然后读给家人听,请家人提提意见。写完的同学,回家后也把自己写的话,读给家人听,请家人提提意见。明天把修改好的.写话带到课上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写话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写话的快乐,同时,为交流写话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交流写话,强化自我意识

  每个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写话读给大家听,如果你不愿意读出自己写的东西,就说“过”。

  (设计意图:选择“过”是一种新兴又实用的教学策略,称为“选择过”原则。选择“过”,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选择的自我管理机会,对于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暂时不会或不愿说的同学来说,能增加其聆听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调整后由自如“选择过”到自如选择说。)

  二、传阅写话,互相评改

  同学之间自由选择对象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后再修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三、写话展示

  学生把自己修改后的写话内容工整抄写在方格纸上,放入“自我展示”栏,课后供同学阅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获得写话的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

  板书设计:

  [总评]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

  1.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教师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既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也是一个参与者。作为一个组织者,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在本设计中,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课始播放《动物世界》光碟片断,课中播放课文《翠鸟》、《猫》的动画和录音,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为学生怎样介绍好一种动物作示范,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时机的把握十分恰当,是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是在铺垫充分,从已知向未知过渡的学习阶段中出示和使用的。所以,起到了建立经验,激趣、引思、解疑的作用,为观察、表达、写话等能力的培养和终级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了重要保证。

  2.紧扣“交际”组织教学,点面结合,人人参与,努力实现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要做到“人人参与”,就必须实行“点面结合”的组织形式,“点”主要起示范、启发、引导作用,“面”则是给每一个同学创造参与的机会。本设计将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

  3.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创设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友好学伴的角色,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协同、配合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记”等七个生字。

  2.正确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了解短文的意思。

  5.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两种识字方法,认识七个生字,正确读词语,读句子,会看拼音写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或资料。

  2.学唱有关春天的歌曲。

  3.春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互相鼓励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出上面三行和下面两行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两种字,在学生自主归纳的前提下,引导其发现两种识字方法。)

  4.小组赛读。

  5.出示含有“评”、“访”、“记”等七个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读词句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一)我会读

  1.开火车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对又好。

  2.出示春景图课件,感知词语大意,可以鼓励学生选词语说句子。

  (二)我会写

  1.自由拼读,读后工整书写。

  2.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者在班内展览。

  3.全班齐读书写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指名读,说说短文写了什么?

  3.教师出示花园、果园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背诵。

  4.自由练背。

  5.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优美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小诗,并会背诵小诗。

  3、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跌倒后要勇敢地站起来,要有韧劲和毅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课堂辅助课件。

  2、 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儿童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板书课题。

  2、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牧也。

  二、朗读感悟。

  1、感悟诗歌情境,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2、朗读全诗,说说读后感。并结合图体会。

  3、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三、创设情境,体会诗意。

  1、诗中都写到了什么事物跌倒了,跌倒以后都带来了什么?

  风美丽的落叶;云滋润的雨水;太阳静谧的夜晚。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落叶什么样?它会对树根和大地说些什么?

  3、云什么样子?雨水会对云说些什么?

  4、太阳什么样?太阳会对静谧的夜晚说些什么?

  5、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把自己的感情融进来。

  6、根据前面的诗句,自己试着写一句诗。

  格式:_______________,跌倒了

  才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曾经跌倒过,你是怎么面对这次挫折的?

  8、最美丽的姿势是什么样的?以后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怎么站起来?

  四、品味语言,诵读积累。

  1、诵读积累。

  2、举行小组诵读比赛。

  五、语文实践活动儿童诗歌朗诵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

  看图说话,朗读指导与训练,完成作业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指名书空黄。口头组词笑

  2、听写词语。

  3、指名背诵课文。

  二、朗读、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2、秋天,果子成熟,丰收了。你还知道哪些庄稼也是秋天成熟的?(稻子、玉米、棉花)所以,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学了这一课,你还懂得了什么?(只有人么辛勤劳动,才换来丰收的欢笑。)

  三、指导课堂作业 。

  1、课后练习3:先说说这些偏旁的名称,再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2、课后练习4:看图,说说这两幅图都画的是什么季节的事?要求用秋天,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话。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诵读汉语拼音儿歌,巩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巩固拼读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爸爸妈妈都给你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上学以来,有些同学的名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有些同学的名字大家还不太熟悉,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你,你愿意把你的名字拼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拼读。(发拼音卡片)

  (2)还有谁愿意读,这么多同学,现在你可以把你的名字在小组内读一读,你也可以考考他们,让他们拼读你的名字,读的好的你们夸夸她。

  二、巧设游戏“找一找”,练习拼读音节

  过渡:现在每个同学的名字我们都熟悉了。

  1.看看老师发给你的拼音卡片,自己大声读一读。

  2.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谁愿意来?你看看你拿的卡片能不能和他交朋友,如果能,就请你上来。见面碰一碰,点点头,读一读,学生拼读音节,其他学生说找的对。

  3.还有谁来玩找朋友的游戏?这么多同学,现在前后位找找朋友,能交朋友的就读一读,老师看谁找的好。

  过渡:同学们,听了大家能流利正确地拼读音节,拼音王国的国王非常高兴,他给我们每个同学都发了门票,邀请我们到拼音王国做客,愿意去吗?就随老师一同去吧。

  三、复习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出示声母表课件,瞧,拼音王国的字母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欢迎我们的到来,让我们快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自由读)

  2.同学们,这些字母朋友都是什么?(声母)这就是声母表。读声母要注意什么?(读的又轻又短)。

  (1)谁愿意来读?

  (2)我们开火车读读好吗?

  (3)齐读。

  (4)在声母表中,有几个朋友长得特别相似,是谁?指名说。

  (5)出示:b——dp——q。你是怎样分清的`?(指名说:儿歌、手势)

  (6)我们还可以变魔术“摆一摆”来分清他们:拿出你的半圆和竖棒卡片来变魔术,谁愿意来变?老师说哪一个,你就变哪一个。我说b,学生就摆b……(学生在半空中摆)

  3.同学们,拼音王国还有一些字母朋友,它们等得不耐烦了,也跑出来欢迎我们(出示韵母表)这些字母都是什么?(韵母),这就是韵母表,快快和他们打招呼,自己读读。

  4.请同学们仔细看韵母表,你能看出每行是怎样排列的吗?

  (1)同位讨论讨论。

  (2)第一行是什么?(单韵母)谁来读?

  (3)第二行和第三行是什么?(复韵母和特殊韵母),“er”是拼音王国的流浪汉,它不喜欢跟别的字母交朋友,能自成音节,谁来读?

  (4)第四行呢?(前鼻韵母)谁来读?

  (5)第五行呢?(后鼻韵母)谁来读?

  (6)在韵母表中也有几个孪生姐妹,长得特别相似,找一找是谁?

  出示:ei——ieui——iu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5.刚才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复习了声母、韵母,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了,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出示画图),看,大树公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红红的大苹果,想摘吗?先听大树公公的要求,他说那些标有整体认读音节的苹果已经成熟了,可以摘,没有标整体认读音节的苹果还没有成熟,不能摘,谁愿意来摘?分组摘,摘下来后要领同学们读一读。

  6.刚才同学们已经把整体认读音节都摘下来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整体认读音节课件,齐读一遍。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到拼音王国里去复习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收获真不小啊!

  【课堂练习】

  1.拼一拼。

  在拼音王国里,有一些字和拼音很调皮,偷偷跳了出来,让小朋友们猜一猜呢。出示第65页的拼一拼及第67页的“学拼音,说好普通话话”练习,让学生同桌练习,互相检查,教师指导。

  谁愿意把你拼好的字读给大家听?评一下他读的怎样?还有谁来读?

  2.比一比。

  还有一些相近的拼音不服气,它们想测试一下小朋友的拼读能力,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开火车拼读)

  3.认一认。

  小朋友的表现真棒!现在咱们到了拼音王国的动物园中了,你看!(出示带有拼音的动物卡片),你认识哪些动物呢?谁来拼读一下,并与这些小动物做朋友呀?

  生读、认,教师正音。

  【作业设计】

  1.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拼读音节。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园地教案04-11

语文《风筝》教案11-23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小学教案01-03

有关语文的教案03-07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母鸡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