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科学活动:绳子的用途
温州第四幼儿园:金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兴趣观察风和云等自然现象,注意它们的不同变化。
2、初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各个不同的部位,从参照物上感受风的存在和风的大小,并体验风和人植物的关系。
活动准备:
有关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有关天气的图片
1、图片上你看到有哪些风?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到户外找一找风在哪里;
(1)用眼睛找风,从参照物上感受风的存在:如小草在摆动,树叶在摇动,衣服在飘动
(2)用自己的身体 找风:如头发飘动起来,脸上有点凉。用自己的耳朵招风:区别不同的风声。
二、讨论:我们喜欢什么样的风,害怕什么样的风?
三、和 风爷爷做朋友
1、老师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
2、幼儿开始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四、延伸活动:
1、谈话活动:谈谈远足活动后的感受
2、远足时的`安全事项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公共汽车、货车、洒水车、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名称和特点,并了解其用途。
2.幼儿对汽车产生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汽车的图片(公共汽车、货车、洒水车、救护车、消防车、警车)。
2.情境图片六幅
3.课前带领幼儿观察马路上的各种汽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引起兴趣。今天好多汽车来我们班做客,让我们来欢迎它们吧!(教师出示汽车图片于黑板右侧)。
2.基本部分:
认识几种常见车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1)请幼儿找找自己喜欢的.车,并说出它是什么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提醒幼儿尽量讲一句完整话:“这是××车,可以用来干什么”。)
(2)动动脑,连连看。区分几种车的不同用途。依次在黑板左侧出示图片:
A妈妈带小红去奶奶家;
B许多帐篷要运到地震灾区;
C公路要洒水;
D小熊病了,要送医院;
E有幢房子着火了,要救火;
F警察叔叔要抓小偷。
请幼儿思考分别要用什么车,并把左边的情景图片与右边的车子一一对应连起来。
(3)小结:教师总结学到的车的名称,特点,用途。
3.结束部分:
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你最喜欢的汽车叫什么?用途是什么?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
(1)初步了解磁铁和铁制品的关系。
(2)通过有趣的游戏认识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幼儿的知识基础∶
知道宠物-猫喜欢吃鱼。
教材教具 :
猫头饰13个、鱼钩12个、2个塑料篮子、橡皮筋、回形针、铁制汽车、塑料鱼、鱼。
环境布置 :
墙面布置 (可爱的.宠物、宠物的图片)
语文角
益智角
图书角
科学角
教学步骤 :
(1)引起动机∶
老师将猫妈妈,小花猫的头饰拿出来让幼儿猜猜今天玩什么游戏。
(2)中心内容∶
老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玩“花猫钓鱼”的游戏。老师扮做猫妈妈,让幼儿做小花猫,带上头饰对幼儿说:“今天,猫妈妈带你们去鱼塘钓鱼。”
2)老师带领幼儿来到鱼塘边对幼儿说:“鱼池里有许多鱼,让我们快来钓鱼吧。”
3)老师把幼儿分成两组,请幼儿钓鱼,老帅鼓励幼儿,先钓完鱼的那组为胜。
4)游戏结束后,老师再放入不一些鱼让幼儿再钓,结果,都钓不上来。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这些鱼钓不上来,而第一次的却可以钓上来。
5)在讨论中,幼儿知道钓上来的鱼身上都有回形针,而没有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回形针。鱼钩上因为贴上了磁铁,所以能将鱼身上有回形针的鱼钓起来,因此,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6) 老师将准备好的橡皮筋、回形针、铁制 汽车、塑料鱼让幼儿再钓钓看,让幼儿进行试验,以巩固幼儿对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的概念。
7)请幼儿分组的进入角落
科学角进行活动。
活动结束:
老师放音乐让幼儿把角落收拾好回到大组。
老师总结,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让幼儿在轻松活泼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桔子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根据桔字的颜色匹配,感知桔子的颜色差异。
3、尝试由外向里剥桔子,感知桔子和吃桔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桔子(桔色和绿色的)、一个布袋、桔色和绿色的软垫
活动过程:
1、猜一猜
(出示袋子)瞧!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什么?老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来告诉大家。
(打开袋子)桔子宝宝要和我们小朋友来交朋友了,每个小朋友拿一个桔子宝宝。2、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感知桔子。
(1)看:桔子宝宝穿着漂亮的外衣,看看你的桔子宝宝穿的`是什么颜色的外衣。(请幼儿说一说,认识桔黄色。)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桔子宝宝是圆圆的,有的桔子宝宝是绿色的,有的是桔黄色的。
桔子宝宝想回家了,桔子宝宝说:“我的家是和我的颜色一样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你的桔子宝宝是绿色的那它的家就是什么颜色的?”“你的桔子宝宝是桔黄色的那它的家就是什么颜色的?”
瞧!那边就是桔子宝宝的小家,快去帮桔子宝宝找家吧!找到家后就坐下来。 (2)摸:桔子宝宝真可爱,我们来摸一摸桔子宝宝,在摸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丰富词汇:软软的、有点粗糙的)
小结:桔子宝宝摸上去软软的,有点粗糙的。
(3)闻:桔子宝宝真香呀!我们一起来闻一闻,有没有闻到桔子香呀?
(4)尝一尝:桔子宝宝里面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把它的外衣脱了来看一看。
找到小肚萕,挖个小洞洞,脱下小外衣(一边念一边拨),来我们一起为桔子宝宝脱外衣吧。
分开来看看,和老师一样一瓣一瓣分开来,有多少瓣呀?(许多)原来桔子里面是一瓣一瓣的,把一瓣桔子举起来看看象什么?(月亮、小船……)说得真棒,奖励你把桔子吃了,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柔软、坚硬、光滑、粗糙的感觉。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觉。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一个纸盒,上面挖一个小洞(大小能保证幼儿把手伸进里面并能从里面拿出东西)。
2、纸盒内放入海绵玩具、玻璃球、布娃娃、板刷等物,数量与幼儿人数基本相等。
活动过程
1、猜猜宝贝。
教师出示神奇的百宝箱。这是一个神奇百宝箱,里面有许多宝贝,请你们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怎么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宝贝呢?
2、摸摸百宝箱。
鼓励幼儿上来摸一摸,并告诉大家自己摸到的宝贝可能是什么,摸上去的感觉怎么样。
把这个宝贝拿出来让别的幼儿摸一摸,看一看。
这是一件什么宝贝?有什么用?
请幼儿玩一玩自己摸到的宝贝,想出多种玩的方法。
鼓励幼儿互相交换观察各自摸到的物品,感知它们的特点。
活动建议
1、百宝箱内的'物品尽可能是多种质地的,且数量要多。
2、幼儿摸宝贝时不能看,待说出自己的感觉并猜想是什么后,方能拿出来验证。
活动反思
整节课幼儿始终保持着积极地学习态度,对提供的各种材料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都争着去摸一摸、说一说,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使幼儿在知识的积累与情感的体验得到双重发展。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那些物体能浮在水上,那些物体会沉下去。
2、对沉浮现象有兴趣
3、能用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的操作和发现。
教学重点
能引起孩子对沉浮现象的好奇心,并乐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实验材料
装满水的大水缸一个,水盆两个,胶水,抹布,记录笔
塑料玩具,泡沫板,汤勺,贝壳,纽扣
集体记录纸两张,个人记录纸每人一张
实验过程
一、故事引出问题
T:"一天,小鸭子和小蚂蚁去游泳,小鸭子游得可好了,可是小蚂蚁呢,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小鸭子想了一个好办法,它拿来了一些可以浮在水上的东西借给小蚂蚁,小蚂蚁就可以坐在这些东西上到河里游泳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鸭子借了什么会浮的东西给小蚂蚁吗?
二、提出新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T:小鸭子它拿给小蚂蚁的东西,是这些,你们看(让幼儿认识物品名称,丰富对泡沫板的认识)小蚂蚁它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谁能浮起来,小朋友,我们帮小蚂蚁想想,这些东西谁能浮在水面上呢?
T:这样吧,咱们一样一样的想,老师帮你们来记录。这是塑料玩具,你觉得塑料玩具能浮起来的小朋友就到曾老师这边来,觉得它不能浮起来的小朋友就到马老师那边去。(幼儿选择后)我们数数,曾老师这边有多少人?马老师那边呢?
其他材料的选择同上。点数时及时发现孩子手口不一的.点数并引导他们正确的点数。
三、幼儿分组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并记录 (引导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边操作边与同伴讲述)
T:小朋友你们每人说的都不一样,小蚂蚁都糊涂了,那咱们现在来试试,到底这些东西谁能浮啊水面上,好不好?试了后,咱们再把实验的结果记下来,(拿出记录表)如果它浮在水上我们就把它的图片贴在大水缸的上面,如果沉下去了,我们就把它贴在大水缸的下面,好吗?
幼儿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讲述自己的活动
幼儿用粘贴的方法记录
四、幼儿交流讨论,并上台讲述自己的实验
T:刚才小朋友把每样东西都试了试,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告诉
咱们,让大家都听听,好吗?
T:那咱们再帮小蚂蚁想想,还有什么东西能浮起来的,咱们借给他,好不好?那咱们去找找。
活动延伸-谁能浮起来
让孩子自己寻找,然后来试试,看看他们找的东西谁能浮起来,也满足孩子想玩水的愿望。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4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4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3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2
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30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6
科学活动教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