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2 12:58:0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6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感知淀粉遇碘会变成蓝。

  3.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活动难点:

  尝试运用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原理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慢羊羊村长头饰、馒头、土豆、白菜、胡萝卜、香蕉、梨、标有字母a与b的奶粉,棉签、图卡、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碘伏。

  1.(师)慢羊羊:"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慢羊羊村长,最近我发明了一瓶神奇的药水---它叫碘伏。"提问:我们来看一下它是什么颜色的?(棕褐色),闻闻它的气味。

  2.(师)慢羊羊:"碘伏有消毒的'功能,打针的时候经常用到,细菌看见它就跑,最近我发现它除了能消毒之外,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来看看桌子上的食物,从中随便选一个馒头,看看它加入碘伏会发生什么现象"。 (师)慢羊羊: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一看其他食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带领幼儿认识图卡。"

  二、幼儿操作。

  1. 让幼儿试一试,将碘伏滴到食物上,观察现象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哪些食物变蓝了。

  2.记录。哪些食物发生了变蓝的现象,在对应的栏里打勾,教师验证有异议的食物。

  3.揭示现象。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蓝吗?因为他们中都有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三、问题解决--运用。

  1.让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帮警长辨别a与b瓶中谁是假奶粉。

  2.让幼儿自由选择a与b的奶粉,用碘伏的方法试一试,哪瓶合格哪瓶不合格。

  四、结束游戏。

  让幼儿回去做一份食物淀粉大抽查。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磁铁的秘密,感知磁铁的特性。

  2.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实验器材:磁铁、带回形针的纸小鱼、,水彩笔、螺丝帽、棉签、螺丝钉、扣子、别针、发夹、橡皮筋、纸片、回形针、小棒、塑料玩具、硬币、气球一人一份。

  2、观察记录表一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钓鱼游戏。

  二、大胆的猜想。

  1、认识实验材料。

  2、想想哪些会被磁铁吸住,哪些不会被吸住?

  3、学会把自己心里想的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胆尝试磁铁吸吸吸。

  1、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与小伙伴交流结果。

  四、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拓展经验,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反思:

  这节课通过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也很聪明,为了能生活下去,不让自己饿死、冻死,都有度过寒冬的方式,还丰富了词汇。让幼儿更懂得怎样去爱护动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观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通过有计划的分工合作,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2、探索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垒高,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及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牛奶盒40个(4份);

  卷尺一个;

  记号笔(红黑各一只);

  记录纸;黑板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形成小组 交代任务,四人一组进行小组游戏,并给小组起名。 师在黑板上设计表格,并将每队自己确定的标记请队员画在表格上。如(草莓队、西瓜队等) 提出游戏要求:四人合作垒高,要求垒的稳,所有的牛奶盒必须搭完,铃声响游戏结束。 二、初次合作垒高

  幼儿垒高,教师巡视。

  三、小结

  初次垒高 成功了吗?为什么成功?成功用什么标记表示;失败又可以用什么表示。 请每组派代表在表格中作好记录。 讨论为什么垒的有高有矮?(不一样的.搭法有不一样的高度)

  四、再次垒高

  提出新的要求,又高又稳。

  五、讨论

  1、哪组最高?怎么看出来?

  2、测量。师示范测量,幼儿在表格中记录。

  3、为什么一样多的牛奶盒会搭的不一样高。

  六、第三次垒高,决出冠亚军

  幼儿自己测量垒高成绩,记录在表格中,决出冠亚军。 讨论用什么标记表示,如五角星、三角形等。

  七、集体讨论

  怎么样才能垒的高又稳? 高:竖起来的层数越多越高。 稳:底部要搭的牢固,可以两个横放在一起。 还要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午餐的汤又是排骨木耳汤,部分幼儿只喝汤并不想吃木耳,运用“好孩子,吃饭不挑食”思品教育的方法,其教育效果收效甚微。为了让幼儿爱吃白背毛木耳,我们开展了认识家乡的白背毛木耳的系列活动,旨在了解其营养价值和多种食用方法,使幼儿养成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白背毛木耳与其他木耳的异同点,了解木耳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探索木耳吸水会膨胀的现象,并尝试用多种方法加快其膨胀的速度。

  3、品尝多种烹饪方法的美味白背毛木耳,逐步养成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幼儿参观木耳厂棚,了解白背毛木耳的特征、生长过程与环境;知道白背毛木耳是南靖的特产之一。

  2、为幼儿准备各种调味品及炊具、餐具,浸泡过的`木耳。

  3、新鲜木耳、木耳干;其他黑木耳若干。

  4、冷、热水盆、筷子;记录表、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

  1、引导幼儿从形状、大小、颜色进行比较白背毛木耳与其他黑木耳异同。

  共同点——形状像耳朵,正面都是黑色的,都是属于食用菌。

  不同点——白背毛木耳的背面是白色的,有长绒毛。

  2、比较新鲜木耳与木耳干的异同点。

  通过看看、摸摸、闻闻、掂掂比较新鲜木耳与木耳干的异同点。

  3、科学小知识:新鲜的木耳含有一种有害菌,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这种有害菌最怕太阳光了,所以科学的食用方法是把新鲜的木耳先晒干再经水浸泡后才烹饪食用。

  二、探索加快木耳膨胀速度的方法,并动手验证。

  1、提出问题:有什么方法使木耳膨胀速度加快呢?

  2、幼儿讨论与交流,与教师共同确定加快木耳吸水膨胀速度的几种方法。

  (1)加水法:在装有一样多水的两个盆子中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木耳干后,在其中一个盆子里不断的加水,观察木耳的变化并比较其膨胀快慢的结果。

  (2)搅拌法:在装有一样多水的两个盆子中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木耳干后,在其中一个盆子里不断的用筷子搅拌,观察木耳的变化并比较其膨胀快慢的结果。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会翻跟头的磁铁

  大班科学:

  会翻跟头的磁铁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磁铁都有不同的两端,磁铁间存在相吸、相斥的有趣现象。

  2、能用较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长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各17块,柱形、园形、蹄形磁铁各一块,、纸盒16个、纸板一个,小汽车与幼儿人数相等;

  2、集体记录表一张,幼儿记录表16张,记号笔17只,√×标记各一。

  活动过程:

  一、魔术表演,激发兴趣。

  二、尝试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

  三、大胆猜想,学习记录方法。

  四、探索记录,验证猜想。

  五、再次操作,进一步感受有趣的磁力现象。

  六、游戏:奇妙的小车。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餐巾纸若干,卷纸若干,箩筐若干,油桶若干(有重有轻)

  活动目标

  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快乐。

  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通过实验,萌发探索纸绳承受力的兴趣。

  活动过程

  1. 出示餐巾纸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餐巾纸,人们喜欢用软软的餐巾纸擦脸、擦汗、擦手···师:你们玩过餐巾纸吗?

  师:那今天再跟老师一起玩一次。

  2. 鼓励幼儿做纸绳,尝试提水桶。

  师:首先谁能把餐巾纸做成一个纸绳?

  师:它有力量吗?能拎起东西吗?

  师: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到底怎样,我们来试试吧!

  师:听清楚要求,小朋友在"1"号筐里拿一张餐巾纸,把它做成纸绳,然后来到这里拎起水桶,要这样拎,做好了就可以上来试一试了!

  3、谈论纸绳的秘密师:请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这边,暂时没有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另一边。

  师:我给你们同样地餐巾纸做成的纸绳,为什么你们可以拎起来,你们暂时拎不起来呢?

  师:我们一起讨论下。

  师: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你们像不像知道其中的秘密?

  (两边各拿一个纸绳)师:你们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告诉你们哦这里藏着一个秘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仔细看好啊!

  (教师示范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延纸绳的不同边来做纸绳)师:现在你会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了没有?

  师: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再来试一试。

  师:纸绳一定要拧紧,越紧就力量越大。

  4. 尝试拎水桶师:现在纸绳可神气啦!它想拎更重的水桶,谁来试试?

  师:想不想挑战更重的水桶?

  师:如果要提起更重的水桶你有什么办法?

  师:现在难度增加要提起两个水桶,我们可以用几根绳子来帮忙?谁想来试试的?

  师:团结起来的纸绳力量大!

  5. 经验拓展师:你们想不想做一根有力量又长的纸绳?

  师:我们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个又紧又长得纸绳,然后用你的这个纸绳去拎起更重的东西去吧!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顽皮的影子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雨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我与水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3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6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感知淀粉遇碘会变成蓝。

  3.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活动难点:

  尝试运用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原理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慢羊羊村长头饰、馒头、土豆、白菜、胡萝卜、香蕉、梨、标有字母a与b的奶粉,棉签、图卡、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碘伏。

  1.(师)慢羊羊:"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慢羊羊村长,最近我发明了一瓶神奇的药水---它叫碘伏。"提问:我们来看一下它是什么颜色的?(棕褐色),闻闻它的气味。

  2.(师)慢羊羊:"碘伏有消毒的'功能,打针的时候经常用到,细菌看见它就跑,最近我发现它除了能消毒之外,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来看看桌子上的食物,从中随便选一个馒头,看看它加入碘伏会发生什么现象"。 (师)慢羊羊: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一看其他食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带领幼儿认识图卡。"

  二、幼儿操作。

  1. 让幼儿试一试,将碘伏滴到食物上,观察现象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哪些食物变蓝了。

  2.记录。哪些食物发生了变蓝的现象,在对应的栏里打勾,教师验证有异议的食物。

  3.揭示现象。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蓝吗?因为他们中都有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三、问题解决--运用。

  1.让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帮警长辨别a与b瓶中谁是假奶粉。

  2.让幼儿自由选择a与b的奶粉,用碘伏的方法试一试,哪瓶合格哪瓶不合格。

  四、结束游戏。

  让幼儿回去做一份食物淀粉大抽查。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磁铁的秘密,感知磁铁的特性。

  2.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实验器材:磁铁、带回形针的纸小鱼、,水彩笔、螺丝帽、棉签、螺丝钉、扣子、别针、发夹、橡皮筋、纸片、回形针、小棒、塑料玩具、硬币、气球一人一份。

  2、观察记录表一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钓鱼游戏。

  二、大胆的猜想。

  1、认识实验材料。

  2、想想哪些会被磁铁吸住,哪些不会被吸住?

  3、学会把自己心里想的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胆尝试磁铁吸吸吸。

  1、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与小伙伴交流结果。

  四、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拓展经验,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反思:

  这节课通过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也很聪明,为了能生活下去,不让自己饿死、冻死,都有度过寒冬的方式,还丰富了词汇。让幼儿更懂得怎样去爱护动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观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通过有计划的分工合作,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2、探索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垒高,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及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牛奶盒40个(4份);

  卷尺一个;

  记号笔(红黑各一只);

  记录纸;黑板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形成小组 交代任务,四人一组进行小组游戏,并给小组起名。 师在黑板上设计表格,并将每队自己确定的标记请队员画在表格上。如(草莓队、西瓜队等) 提出游戏要求:四人合作垒高,要求垒的稳,所有的牛奶盒必须搭完,铃声响游戏结束。 二、初次合作垒高

  幼儿垒高,教师巡视。

  三、小结

  初次垒高 成功了吗?为什么成功?成功用什么标记表示;失败又可以用什么表示。 请每组派代表在表格中作好记录。 讨论为什么垒的有高有矮?(不一样的.搭法有不一样的高度)

  四、再次垒高

  提出新的要求,又高又稳。

  五、讨论

  1、哪组最高?怎么看出来?

  2、测量。师示范测量,幼儿在表格中记录。

  3、为什么一样多的牛奶盒会搭的不一样高。

  六、第三次垒高,决出冠亚军

  幼儿自己测量垒高成绩,记录在表格中,决出冠亚军。 讨论用什么标记表示,如五角星、三角形等。

  七、集体讨论

  怎么样才能垒的高又稳? 高:竖起来的层数越多越高。 稳:底部要搭的牢固,可以两个横放在一起。 还要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午餐的汤又是排骨木耳汤,部分幼儿只喝汤并不想吃木耳,运用“好孩子,吃饭不挑食”思品教育的方法,其教育效果收效甚微。为了让幼儿爱吃白背毛木耳,我们开展了认识家乡的白背毛木耳的系列活动,旨在了解其营养价值和多种食用方法,使幼儿养成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白背毛木耳与其他木耳的异同点,了解木耳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探索木耳吸水会膨胀的现象,并尝试用多种方法加快其膨胀的速度。

  3、品尝多种烹饪方法的美味白背毛木耳,逐步养成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幼儿参观木耳厂棚,了解白背毛木耳的特征、生长过程与环境;知道白背毛木耳是南靖的特产之一。

  2、为幼儿准备各种调味品及炊具、餐具,浸泡过的`木耳。

  3、新鲜木耳、木耳干;其他黑木耳若干。

  4、冷、热水盆、筷子;记录表、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

  1、引导幼儿从形状、大小、颜色进行比较白背毛木耳与其他黑木耳异同。

  共同点——形状像耳朵,正面都是黑色的,都是属于食用菌。

  不同点——白背毛木耳的背面是白色的,有长绒毛。

  2、比较新鲜木耳与木耳干的异同点。

  通过看看、摸摸、闻闻、掂掂比较新鲜木耳与木耳干的异同点。

  3、科学小知识:新鲜的木耳含有一种有害菌,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这种有害菌最怕太阳光了,所以科学的食用方法是把新鲜的木耳先晒干再经水浸泡后才烹饪食用。

  二、探索加快木耳膨胀速度的方法,并动手验证。

  1、提出问题:有什么方法使木耳膨胀速度加快呢?

  2、幼儿讨论与交流,与教师共同确定加快木耳吸水膨胀速度的几种方法。

  (1)加水法:在装有一样多水的两个盆子中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木耳干后,在其中一个盆子里不断的加水,观察木耳的变化并比较其膨胀快慢的结果。

  (2)搅拌法:在装有一样多水的两个盆子中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木耳干后,在其中一个盆子里不断的用筷子搅拌,观察木耳的变化并比较其膨胀快慢的结果。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会翻跟头的磁铁

  大班科学:

  会翻跟头的磁铁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磁铁都有不同的两端,磁铁间存在相吸、相斥的有趣现象。

  2、能用较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长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各17块,柱形、园形、蹄形磁铁各一块,、纸盒16个、纸板一个,小汽车与幼儿人数相等;

  2、集体记录表一张,幼儿记录表16张,记号笔17只,√×标记各一。

  活动过程:

  一、魔术表演,激发兴趣。

  二、尝试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

  三、大胆猜想,学习记录方法。

  四、探索记录,验证猜想。

  五、再次操作,进一步感受有趣的磁力现象。

  六、游戏:奇妙的小车。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餐巾纸若干,卷纸若干,箩筐若干,油桶若干(有重有轻)

  活动目标

  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快乐。

  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通过实验,萌发探索纸绳承受力的兴趣。

  活动过程

  1. 出示餐巾纸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餐巾纸,人们喜欢用软软的餐巾纸擦脸、擦汗、擦手···师:你们玩过餐巾纸吗?

  师:那今天再跟老师一起玩一次。

  2. 鼓励幼儿做纸绳,尝试提水桶。

  师:首先谁能把餐巾纸做成一个纸绳?

  师:它有力量吗?能拎起东西吗?

  师: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到底怎样,我们来试试吧!

  师:听清楚要求,小朋友在"1"号筐里拿一张餐巾纸,把它做成纸绳,然后来到这里拎起水桶,要这样拎,做好了就可以上来试一试了!

  3、谈论纸绳的秘密师:请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这边,暂时没有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另一边。

  师:我给你们同样地餐巾纸做成的纸绳,为什么你们可以拎起来,你们暂时拎不起来呢?

  师:我们一起讨论下。

  师: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你们像不像知道其中的秘密?

  (两边各拿一个纸绳)师:你们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告诉你们哦这里藏着一个秘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仔细看好啊!

  (教师示范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延纸绳的不同边来做纸绳)师:现在你会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了没有?

  师: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再来试一试。

  师:纸绳一定要拧紧,越紧就力量越大。

  4. 尝试拎水桶师:现在纸绳可神气啦!它想拎更重的水桶,谁来试试?

  师:想不想挑战更重的水桶?

  师:如果要提起更重的水桶你有什么办法?

  师:现在难度增加要提起两个水桶,我们可以用几根绳子来帮忙?谁想来试试的?

  师:团结起来的纸绳力量大!

  5. 经验拓展师:你们想不想做一根有力量又长的纸绳?

  师:我们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个又紧又长得纸绳,然后用你的这个纸绳去拎起更重的东西去吧!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顽皮的影子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雨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我与水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