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中班教案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童谣。
3、积极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活动兴趣。
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
指导语:你们看,谁来了?
二、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童谣。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
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3、完整朗诵童谣第一段。
三、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童谣。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孑L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创编第二段童谣的兴趣。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2、自由创编童谣第二段。
3、集体交流。
四、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童谣,感受问答式童谣的特点(问、答)。
指导语:这首童谣还可以怎么念?(分组问、答等。)
五、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
指导语:除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呢?
尾巴歌
什么尾巴扁?
什么尾巴弯?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鸭子尾巴扁,
公鸡尾巴弯,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什么尾巴长?
什么尾巴短?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长,
兔子尾巴短,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中班教案 篇2
游戏目的:
1、能完整的边念儿歌,边做游戏,能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
2、培养参与集体游戏的兴趣。在集体游戏中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3、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喜欢健康、益智的民间游戏。
游戏准备:
1、儿歌《编花篮》
编花篮
编、编、编花篮,
花篮里面有小孩,
小孩的'名字叫什么?
你姓啥?
我姓钻。
钻、钻、里面钻,
钻、钻、里面钻···
一把钥匙打开门,
据、据,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打120下,因为时间来不及,只打12下。
2、视游戏幼儿的多少(三个以上牵手转圆圈的空间),找到适合幼儿游戏的平整的场地。
游戏玩法:
幼儿三个以上,边做游戏边念儿歌。动作细则:
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自由结伴拉手转圈)
你姓啥?
(幼儿一处断开,断开处左边幼儿问右边幼儿。)
我姓钻。
(被问幼儿回答。)
钻、钻、里面钻,钻、钻、里面钻···
(第一轮姓钻幼儿为头逐一从排头幼儿与第二幼儿举手之间钻过,第二幼儿不钻,拉好手站在排头幼儿前面。第二轮姓钻幼儿为头逐一从第二幼儿与第三幼儿举手之间钻过,第三幼儿不钻。拉好手站在第二幼儿前面依此类推,直到钻到剩下最后一名幼儿。)
一把钥匙打开门
(先断开处的两名幼儿手再次拉起,从所有幼儿头上绕过,全体幼儿即形成了交叉着拉手的局面。)
据、据,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打120下
(所有幼儿拉锯。双手全体有节奏规律的交叉着拉手)
因为时间来不及,只打12下。
(儿歌停,所有幼儿迅速放手,并按约定好的姿势站好,例如:金鸡独立式。谁先动了,大家就用食指打他的手背12下)。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发展情节。
2、学会与家人走散后几种自救的方法。
3、体会故事里人物的心情,学会遇事不乱,冷静思考。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地铁站人很多。
2、物质准备:PPT,笑脸与哭脸卡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认识故事里的主要人物。
出示图片,认识主要人物。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朋友,穿红色上衣的小兔子他的名字叫杰瑞,站在他旁边的这个高高帅帅的人是杰瑞的爸爸。
二、了解情境,初步感受故事人物心情。
观看图片,说一说小兔子和爸爸一起坐车的心情。
师:小兔子和爸爸一起去坐车,车上的人可真多呀,小朋友们你们说小兔子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回答。
教师总结:小兔子有一点儿紧张,害怕,因为人很多,小兔子怕和爸爸走散了,所以拽着爸爸的`衣服站着。
三、倾听故事,了解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1、体会小兔子和爸爸走散后的心理。
(1)观看图片,猜测小兔子和爸爸走散的心情。
师:由于人太多,小兔子和爸爸走散了,小朋友们说说小兔子现在是什么心情?(幼儿回答)
(2)观看图片,说出车开走后小兔子心情变化。
师:小兔子发现爸爸没有和自己在一起,赶快大声地喊爸爸,爸爸,可是人来人往的站台前全是陌生的身影,列车很快飞驰而去。小朋友们说一说小兔子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兔子发现和爸爸走散后心里特别地着急,害怕,等车都开走了还是没有找到爸爸,小兔子就更加着急害怕了,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人的小兔子急的都哭了出来。
2、帮助小兔子想出找到爸爸的方法。
启发幼儿认真思考,车都开走了小兔子还是没有找到爸爸,他应该怎么办?
师:小朋友们帮助小兔子想一想找到爸爸的方法!(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兔子可以找警察,可以打电话,可以找售票员阿姨等方法找到爸爸。
3、小兔子冷静后找爸爸的方法过程。
(1)观看图片,说出小兔子心理发生的转变。
师:小朋友们,小兔子此时此刻是还在哭呢?还是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在冷静的想找爸爸的办法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兔子冷静下来在想办法呢,想出了打电话的方法来找爸爸,因为他在和**的智力游戏中记住了爸爸的电话号码。
(2)观看图片,了解小兔子寻求帮助的过程。
①猜测小兔子遇到第一个人后的心理活动。
师:小朋友看,小兔子遇到了谁呢?如果是你,会和他借手机吗?为什么?(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小兔子没有和这位身材高大,满脸胡子,戴墨镜的伯伯借电话,他怕这个人是坏人,心里感觉不放心。
②猜测小兔子遇到第三个人后的勇敢做法。
师:小兔子看到这位拎着菜并带着一位弟弟的老奶奶,他借没有借手机?
教师小结:小兔子勇敢的向带着弟弟的老奶奶求助,老奶奶问清她借手机的原因,很高兴地把手机借给了小兔子。
(3)观看图片,感受小兔子找到爸爸的心情。
观看图片,说一说小兔子与爸爸见面的心情。
师:小兔子和爸爸通上电话后是什么样的心情?爸爸是什么心情?(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兔子和爸爸走散后,做到了冷静下来,想出找到爸爸的方法,小兔子和爸爸很快就见面了,高兴地拥抱在一起。所以我们小朋友不管在哪里和家人走散了,都要先冷静下来,再认真地想办法。
四、谈话讨论,结合实际说出寻找方法。
1、结合场景,想出办法。
(1)在幼儿园门口走失
(2)在马路上走失
(3)在超市走失
2、通过游戏,说出对错。
游戏《对与错》
师:图片里边哪个人物做到了冷静思考,哪个人物没有冷静思考,只是在哭泣,害怕。认为谁做得好,小朋友给贴一个笑脸,认为谁做的不好,小朋友给贴一个哭脸。
五、活动结束,教师和幼儿共同做小结。
今天小兔子通过自己冷静思考,想出打电话的办法,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到了爸爸,小兔子很开心,我们小朋友也在通过小兔子的故事学到了很多走散后找家人的方法,你们开心吗?(开心)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个开心的动作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印画的方法表现青蛙和蝌蚪的形态,并用油画棒添画,体验印画活动的乐趣。
2、 在印画的时候知道手掌或手指要蘸上颜料印在纸上停一会。
3、 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经认识青蛙和蝌蚪,对其外形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 青蛙和蝌蚪的图片,青蛙的叫声。
3、 颜料,油画棒、白纸、抹布。
4、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教师播放青蛙叫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这是谁的声音啊?青蛙是什么样子的啊?它会在哪里?
2、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或范画,引导幼儿发现印画的方法。
——教师:青蛙家族里有谁啊?今天我们作手来印出青蛙和蝌蚪,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么印呢?
——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印画的方法,印青蛙身体的时候注意用手掌。
3、 幼儿印画,创作《青蛙家族》的场景。
——教师:青蛙和蝌蚪印好后还需要添事些什么呢?
4、 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青蛙家族里有谁呢?请你们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活动反思:
通过本堂课我发现幼儿在亲自作画时非常的高兴,和同伴相互合作的很好,也很团结,更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提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我认为只要一堂课满足孩子的需求,完成了一堂课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初步感知春天的变化,了解春天的特征。
2、激发幼儿寻找春天的兴趣。准备:选择观察地。环节:
一、 组织幼儿野外寻找:
1、 引导幼儿寻找泥地里的小草、小花,书上的枝条有何变化。
2、 试一试外面的水池的水温怎么用了呢?
3、 太阳晒在身上怎样?
二、回园说说春天景色
1、 你找到春天了吗?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
2、 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说说春天的景色。
3、 你在哪里找到的春天。
4、 :春天很美丽,到处都有美丽的'春天。
三、组织幼儿欣赏诗歌
1、 那些小动物会冬眠?春天来了这些小动物会怎么样呢?
2、 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春天到了,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小草钻出地面,河里的冰融化了,美丽的花儿开了。
3、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小草长大了,冬眠的动物苏醒了。
反馈: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看看、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美丽春天。我们走出教室,去感受春风的抚拂,去领略阳光的暖意,去寻找春的足迹。菜地上,花丛里,小树旁,我们在植物里寻找春天;红红的花、绿绿的草,枝头的嫩芽、飞舞的蝴蝶暖暖的阳光,柔柔的春风,到处充满春天特有的景象。幼儿置身在春天的自然景物之中,真切地感知春天来了。
中班教案 篇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半圆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半圆形(圆形二等分之后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半圆形)。
2、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
3、让幼儿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半圆形。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头饰。
2、大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表演。
1、表演活动。
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
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二、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
故事表演到最后,山羊对狐狸说:“狐狸,你别急着走,想拿到奖品去跟小松鼠商量一下吧,想想办法?
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三、发给每位幼儿一个纸圆,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四、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半圆形的认识。
1、示图片卡,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A、先出示一张图形卡,全班幼儿一起找出半圆形;
B、依次出示2、3张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五、寻找图形游戏。
1、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幼儿看看哪些是半圆形并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半圆形。
2、拼图活动。
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1、在装礼物、送礼物的过程中,感受迎新年带来的欢快气氛。2、进一步感知6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能进行数、物、形匹配。
重点: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难点:熟练的进行数、物、形配对。
策略:通过实际包装礼物、送礼物环节让幼儿有直观的认知,在操作中获得经验上的.提升。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圆圈、正方形、三角形。
2、标有4、5、6数字的礼物盒子、展示台。
一、导入。1、今天是小猪的生日,小动物们送来了好多礼物。
二、复习认识各种标记。1、让幼儿说说小动物给小猪送的什么礼物,根据标记说说礼物的名称、数量、颜色或大小。2、师:小猪收到好朋友送的生日礼物,高兴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三、包装礼物。1、我们也给小猪送一份生日礼物吧!小猪很喜欢吃糖果,我们就给它送糖果吧!2、出示装满各种糖果的盒子,让幼儿有些什么糖果。(1)出示糖果盒,让幼儿说说其包装要求。(看标记、认标记)(2)个别幼儿尝试自选材料操作,按数取物,根据数字装上相应数量的礼物。包装好礼物后说说自己装了几样什么物品。(如果幼儿并没有装上相应数量和形状的礼物,则师请下面的幼儿一起来数数,再次实践,若还是没成功请其他幼儿来帮忙。)3、幼儿自由结伴(分组)完成选糖果和包装(贴糖果)。
四、送礼物。1、给小猪送礼物。能按数字标记,把礼物放到相应的数卡展示台。2、提醒每个幼儿自己检查礼物上的数量形状颜色是否匹配,是否与数卡匹配。五、讲评1、与同伴分享自己包装礼物和送礼物的过程。2、操作完成后,幼儿互相“送礼物”,并互赠祝福语。
中班教案 篇8
主题的产生:
时间是一个可爱的小偷,无声之间就把秋天的最后一丝余温包裹在了冬寒冷的怀抱。当然孩子们并没放过这其中的变化。“路上到处冒着白色的烟是不是噢特曼怪兽来了,好可怕呀!”刘一诺一边说一边作出害怕的样子。尚英进不以为然地说:“不是,那是冬天来了要送暖气了。冒出的是热气不是烟,妈妈告诉我的。”不知不觉中“白烟”的话题竟吸引了不少的孩子参与讨论。他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后他们决定让老师来评一评到底是谁对谁错。当然,这个问题的追根问底还是归结到了“冬”的身上。大家开始围绕着冬天的到来展开了探寻,开始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寻觅冬的身影。孩子们找到了在洞里冬眠的各种小动物;找到了在阳台上结了冰的水等等。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品味着冬爷爷带来的惊喜,并流露己的喜悦。于是,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我们选择了“欢迎您,冬爷爷”作为我们本月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幼儿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对大自然的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体验节日的快乐,初步了解人和动植物的过冬方式;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喜欢参加冬天的活动,锻炼意志,增强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
主题的开展:
12月份主题“冬天”围绕冬天的动物、冬天的气候、冬天的人们及本月的节日,四个方面展开活动。环境方面突出的是我们有效、充分的利用了社区资源。
随着冬季的到来,我们主题墙上的“爱心树”的叶子慢慢的变红变黄悄悄的脱落,看着心爱的树一天天的失去色彩,孩子们非常心痛,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在寒冷的冬季依然绿意盎然的冬青,孩子们决心为我们的爱心树换上防寒的衣服,这个提议老师要求孩子们在区角活动中完成,孩子们在区角活动中创造着,有的孩子在用手撕着,有的在用剪刀剪,有的在用手折,作品都出来了,孩子们商议着哪种更适合我们的“爱心树”,在孩子们的共同意见下,他们选择了漂亮的折扇为“爱心树”的叶子,并为“爱心树”改名“坚强树”,区角活动中孩子们不断的.创造着,“坚强树”在孩子们的努力下一天天的变的五颜六色漂亮了起来。寒冷的冬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为此,我们发放了调查表让孩子们和家长一块搜索记录,孩子们搜索的答案非常的好。
常萧晗小朋友说:“寒冷的冬天来了,妈妈给我买了漂亮的羽绒服,穿上非常暖和,可是妈妈自己却没舍得买,我想给妈妈设计件漂亮的暖和衣服。”萧晗深情的话语感动了老师和小朋友,孩子们纷纷争着为自己的妈妈设计漂亮的暖衣,借此一节活动《冬天的衣服》展开了,黄佳奇为妈妈设计了保暖内衣,尚英进为妈妈设计了漂亮合身的压缩棉衣,热后脱下来可以放在口袋里携带非常方便。黄一辰说:“我妈妈特别爱穿裙子,我给妈妈设计了一件漂亮的太阳能裙子,在太阳下,它会变的特别的暖和”。
王莅迁在调查表中说道:“冬天虽然很冷,如果,锻炼身体,多运动,会暖和的”,孩子们一下投入了,锻炼身体的热潮中,我给孩子们了丰富的运动器械,一会孩子们玩热了,大袄脱了下来,身上还出了汗,他们玩的非常高兴,也正实了锻炼身体不但有利于健康,而且,还是取暖的一个好方式,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反馈给家长,请家长陪同孩子们一块进行晨炼,家长反馈给教师的是,孩子们非常积极配合进行锻炼身体,而且,解决了早晨赖床的烦恼。
王子涵在调查表中说:“我家有暖气,有了暖气,我就不会冷了”,我家有空调,也不会冷。我家有电暖气,也很暖和……孩子们纷纷议论开来,看到孩子们的兴趣以至,我请孩子们设计了冬天的取暖工具,孩子们的想法很独特,李世正设计了太阳能空调,不但暖和而且省电。刘一诺设计了会走的房子,想去哪,在房子里就可以到达,不用出门,非常暖和。李锡雪说:“我设计了一个压缩的空调,虽然它看着很小,但是它的能量很大,我想把它送给灾区人们,我请小信鸽为我送去,小信鸽也会冷的,我给它穿上了暖水袋就不会冷了。”“冬天小鸽子,会换上厚厚的羽毛,它不会冷的”韩思鉴大声的回答,是真的吗?孩子们产生了疑问,小动物到底怎样过冬的呢?我们又发放了调查表,让孩子和家长一块来寻找答案。小朋友和家长通过多种途径,找到了动物过冬的方式,有的是冬眠、有的换毛、有的迁徙。
我们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雪,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漂亮的雪花,待雪停后,我们师幼和中二班一起联合在户外游戏场地玩起游戏,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滚雪球…..老师和孩子们忘忽所以的在玩着不同的游戏,为了把这精彩的一刻能记下,回来后,孩子们进行了绘画记录,我们和孩子们做了实验,1、怎样让雪在雪地上保留的时间更长些?2、怎样才能让雪融化的更快一些?3、自然状态下的雪和处理过的雪有什么不一样?4、融化了的雪中有什么?其中孩子们最为感兴趣的就是下血的过程,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区角中我们为小朋友准备了充分的材料如泡沫、白纸等材料让幼儿制造雪花,体验下雪的快乐。
生成活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雪上漂亮的小印花,这是谁留下的?谁为冬天添上了漂亮的一笔?我们进行了探索,最后孩子们发现,原来是我们可爱的小鸽子留下的,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老师为孩子们创设了情景,引导孩子们发现别的小动物的小脚丫,并进行创作,在不断的创作中,孩子们还发现,小鸽子留下的小脚印被苦草捡了起来变成了一棵漂亮的竹子,小狗的小脚印被枯枝捡了起来变成了一枝漂亮的梅花……
在12月份“冬天”的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充分的利用了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幼儿尝试着运用各种感官充分的感知冬天的基本特征,而且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表达过程中培养了幼儿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中班幼儿比较爱挑食,吃饭时经常把蔬菜挑出来,挑食偏食比较严重。为了使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同时认识一些蔬菜并了解它们。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认识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各种蔬菜。
2、了解吃蔬菜对身体的好处。
3、引导幼儿不偏食、挑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吃蔬菜对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吃蔬菜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各种蔬菜。(未加工的和做熟的两种。)
2、幼儿人手一套碗筷。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入主题。
通过让幼儿品尝各种蔬菜来引出活动主题。
(1)、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种菜,想请你们品尝一下,再猜猜看,他们都是什么菜。
小结:你们刚刚吃到的是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他们都是蔬菜。
二、引入新课。
1、观察、认识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蔬菜。
(1)、今天老师从地里摘了很多的'菜来,小朋友认不认识这些菜呢?你们都吃过吗?
2、你们知道吃蔬菜有什么好处吗?小结: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果长期不吃蔬菜,就会得上“坏血病”,导致牙龈出血,还有如果长期不吃蔬菜,小朋友上厕所拉屎就会有困难,小朋友还知道不吃蔬菜有什么坏处吗?幼儿讨论,小结: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蔬菜。
3、给幼儿讲解挑食、偏食的坏处。
三、幼儿活动。
1、今天你们的家人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的蔬菜,想请你们品尝一下,我来看看那个小朋友想长的棒棒的、壮壮的、高高的。
2、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喜欢吃哪种蔬菜,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蔬菜的种类多,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营养,样样蔬菜都要吃,长身体需要这些营养。请小朋友回去收集更多的关于蔬菜的知识。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健康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吃蔬菜的好处。幼儿不爱吃蔬菜的原因可能是她们的味觉还没有发育完全,觉得蔬菜不好吃。在这节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观察实物,以此来吸引幼儿对蔬菜的观察及讨论,让幼儿知道从地里拔出来的菜我们都叫它们蔬菜;其次,我以一些事例来吸引幼儿对吃蔬菜有什么好处进行讨论,并让幼儿知道蔬菜里有很多营养的东西,能帮助我们长高、长漂亮。并帮助我们消化;最后,我请幼儿品尝家长带来的蔬菜,鼓励幼儿要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的:
1.认识不快乐的表情。
2.尝试表达不快乐的情绪。
3.学习抒发排解不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流泪表情的图卡。
图画纸、杂志纸、彩笔。
录音机、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出示流泪表情图卡,请幼儿说说遇到什么事会流眼泪,老师协助幼儿记录内容。
2.根据内容,请幼儿说说自己或别人不快乐时应该怎么办,老师协助幼儿记录大家的`提议,让幼儿知道凡事都有解决方法。
3.请幼儿说说最近不快乐的事情,并把不快乐的样子画下来。
4.老师整理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观察不快乐时各人的表情,例如有哭的,有嘴角向下弯的。
5.老师可让幼儿把不快乐的事画在杂志纸上,搓成纸球扔掉。
6.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幼儿手拉手跳舞。
总结分享请幼儿说说跳舞后的心情。
活动评价:能说出自己不快乐的原因。
活动建议:引导幼儿知道排解不快乐情绪时不要伤害别人,也要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快乐的情绪。
活动反思:
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快乐的情绪,它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变的。既然不能避免和改变,我们就要面对,解决,而且用科学的,积极的方法解决。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精选]07-29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4
(精选)中班教案07-25
[精选]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经典]08-19
中班教案(经典)08-27
(精选)中班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