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5 12:24:4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教案优选7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我在计算区准备了红片片和绿片片,请幼儿给它们排队。在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此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穿珠,贴花片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规律。

  目标:

  1 在游戏中,尝试有规律排列材料。

  2能手眼协调地进行操作活动;学习按规律说说自己的排列方法。

  3有兴趣地参加活动。

  准备: 布娃娃一个;吸管,长纸条,蜡光纸若干;胶棒若干。

  过程:

  1、 出示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以娃娃口吻说:“小朋友你们好!我要开一个商店,需要你们帮我加工一批项链和腰带,你们愿意帮我吗?”

  (2)出示范例腰带“我需要这种样式的腰带,谁会做?”“这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 介绍材料,幼儿操作。

  (1) 老师:“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这边一排是做项链,那边是做腰带的材料;胶棒用完,盖子要盖上。做好后送给娃娃,要说:“娃娃,我给你送项链了……”

  (2)幼儿上位操作,老师指导。

  3 、 结束。

  “小朋友,谢谢你们,为我们加工了这么多漂亮的项链和腰带,下次,我再请你们帮我加工好吗?

  美丽的项链课后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让幼儿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

  第一环节我先出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小狗)□△△(图形片的颜色相同),让幼儿初步感知什么是规律,什么叫按规律排序。

  然后提问:小狗穿了一串漂亮而整齐的项链,可被调皮的小狗挡住了二个,请小朋友猜猜挡住的是二个什么图形?为什么?请他们来说一说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为后面的练习进行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变换方式给图形片排序。

  提问:可爱的小狗想变换一种方式来排,排得也要很有规律,可不知道怎么排,你能帮助它吗?让幼儿发现规律,完成练习。

  第三环节是完成操作卡上的作业。

  教师:(第一条)看看这条项链是怎么排的,有没有排错的地方。(一起说:1黄1红……)

  (第二条)这条有点难了,有几种颜色?(三种)是按怎样的顺序排的?(一起说一遍)

  (第三条)这条有几种颜色?红的和黄的是怎样排的?(2红1黄……)

  练习共有三道,难度也是由简到难,幼儿有了前面的经验积累,再来做这些练习应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完成的也较好。最后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让幼儿切实地操作,幼儿能积极地投入铺路活动中,想出了许多不同的规律来,但是空缺的地方有很多,基本上超过半数的幼儿在前面排放时很正确,但到后面的排放时出现的错误,明明是2红1黄的,结果排出了2黄1红,有的还空缺漏排。可能我在前面没有及时指导幼儿做出自我检查。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一,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一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五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一张写有1-5元的钱币。

  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三元的钱举起来,拿三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游戏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认识方、圆标识,并通过形状、软硬将糖果分类。

  3、喜欢参加数学游戏,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烘托紧张气氛),PPT,实物投影仪;

  2、大嘴怪手偶,移动黑板,方形、圆形糖果教具少量,糖果屋两间;

  3、幼儿操作圆、方糖果(粘贴于椅背、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4、布袋两个(内装软糖1硬糖N)(硬糖1软糖N),糖果抽取箱。

  【活动过程】

  一、引入,出示PPT,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在一个神奇的糖果王国里,住着好多好多的糖果宝宝,他们是谁?(幼儿自由说自己看到的分别是什么糖)

  这些糖果宝宝每天都过得很开心,突然有一天,糖果王国里来了一位大嘴怪(放紧张音乐),它要吃掉这些糖果宝宝,可怜的糖果宝宝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想象如何拯救)

  如果你是糖果宝宝,在外面遇到了坏人怎么办?(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讲出将糖果宝宝送回家)

  二、出示方、圆教具糖果,请幼儿帮忙送回家。

  好,那我们就把他们送回家去。这些糖果宝宝该去哪个家呢?(引导幼儿观察糖果外形,说说分别住进哪个家,再请几名幼儿去黑板上演示)

  还有一些调皮的糖果宝宝躲在你们的椅子后面,我们赶紧去找到它们。(放紧张音乐)

  你们都找到糖果宝宝了吗?看看你们的糖果宝宝长什么样子?应该送到哪个家呢?

  糖果宝宝都送好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幼儿评价糖果宝宝是否都送回了正确的家)

  小结:方方的糖果送到了方方的'家,圆圆的糖果送到了圆圆的家,糖果宝宝想跟你们说,谢谢小五班的小朋友。

  三、判断糖果的软硬。

  大嘴怪这下可没劲了,他在大街上东找找,西找找,怎么一个糖果宝宝都不见了。诶,突然它发现了一个布袋,原来是迷路的糖果宝宝躲在里面了,大嘴怪说:“哈哈哈,我要把布袋里不一样的糖果宝宝吃掉!”

  我们赶紧来拯救它,来,摸摸看,谁不一样?(请个别幼儿摸一摸)

  1、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布袋里的糖果,区分软糖和硬糖。

  软软的怎么来表示呢,我们来用身体试试看。软软的还像什么呢?(棉花、被子、白云)

  咦,这儿还有一个布袋(同上)

  硬硬的怎么来表示呢,我们来用身体试试看。硬硬的还像什么?(石头、木头、钢琴)

  四、和糖果宝宝玩游戏。

  你们真棒,糖果宝宝都拯救好了,大嘴怪什么也没吃到,灰溜溜的走了。

  没有了大嘴怪,糖果宝宝又想出来玩了,你们愿意带他们出来玩吗。

  出示糖果箱,请幼儿上来听清指令摸取相应的糖果。(像被子、棉花、白云一样,像喝水的桌子、电视,像太阳、皮球一样,像石头一样)多请几个。

  五、活动结束。

  ——把糖果宝宝放在口袋里保护好,千万不要被大嘴怪看见咯。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教师: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了,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2、手指夹糖。

  教师: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

  现在,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

  2、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3、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

  【活动结束】

  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

  活动目标:

  1、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有1、2、3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小纸虫若干;儿歌录音: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1、2、3。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

  (1)让幼儿把不同数量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对应圆点的树叶上。

  (2)集体验证。

  活动延伸:

  1、提供有更多斑点的瓢虫,供幼儿练习数数。

  2、给瓢虫身上的斑点涂色。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活动目标:

  1、学习3 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并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糖果若干, 记录卡每人一张,小猫头饰一个、手偶一个,两个圈,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找朋友 复习2的组合(在寝室) 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小猫的好朋友在哪呢?跟我一起去找找吧。(去活动室)

  二、帮小猫分糖。 小猫的好朋友是谁?(小猪和小兔)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美味的糖果,有多少?(3颗)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记录卡,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动动小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视频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颗糖果,1颗糖果分给了小兔,2颗糖果分给了小猪。 我把3颗糖果,2颗糖果分给了小兔,1颗糖果分给了小猪。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你说的真好听 奖励一个大笑脸娃娃。 5、你们看看自己是这样分的吗?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不一样的再分一分。

  6、在请幼儿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奖励2个大笑脸娃娃 小结:原来把数量是3的糖果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2和1,3还可以分成1和2.

  7、刚才谁几个笑脸啊,1个2个,猜猜我刚才手里有几个?(3个) 2和1合起来是3,1和2合起来是3.

  三、去小猫家,游戏学习3的分解。

  1、师: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啊,吃饱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们愿意吗?森林很远,我们3人一组开火车去吧! ”(听音乐3人一组玩开火车的游戏)“呀,看,有条河,踩着2个木桩过河 ,3个人怎么一起过河?

  2、幼儿商量 过河并实践

  3、有二说过河办法,老师梳理小结。

  四、游戏学习3的组成。 小猫家到了,门上有数字3,这个只允许数字3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请你们先将自己的数字宝宝请出来,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 是数字3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3呢?(幼儿讲述1和2组合,2和1组合)“真聪明,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教师检查) 师:“刚才你们都很聪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3的好朋友,真棒!”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与幼儿小结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五、到了小猫家(延伸) 小猫说:“欢迎小朋友来我家做客,由于我家椅子不够,请小朋友4个人坐2把椅子。”请你们回家想想办法,下节活动我们一起解决它。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 能正确区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并且将相同颜色进行匹配。

  2、 学习5以内的序数,能按照序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情景操作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长颈鹿戏院场景,排成四排座位,每排5个凳子,分别是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坐垫20个围成圆圈

  戏票25张(其中红点卡1—5当作红票,黄点卡1—5当作黄票,蓝点卡1—5当作蓝票,绿点卡1-5当绿票)

  兔妈妈的胸饰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兔看戏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孩子们,今天长颈鹿叔叔在森林里开了一家“小戏院”,你们想跟妈妈一起去看戏吗?(想)

  (二)介绍小戏院,了解小戏院的规则,初步认识1至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戏票,了解戏票的颜色和作用

  ——看,这是什么?(出示4张不同颜色的大戏票)这是看戏的戏票,有了这个戏票,才能进小戏院看戏。

  ——看看这些戏票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说出戏票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认识了小戏票,我们再到小戏院里瞧瞧吧,

  2、播放PPT课件,了解戏票和座位颜色的对应,初步感知1至4的序数。

  ——瞧,小戏院里有什么呀?有几排小椅子呀?(和幼儿点数)

  ——第一排是什么颜色的椅子呀?第二排呢?

  ——蓝色椅子在第几排?

  ——最后第四排椅子是什么颜色的?

  ——那红色的戏票坐在哪一排呀?什么颜色的椅子?

  ——孩子们真棒呀,戏票的颜色是要跟椅子的颜色一样,红色的戏票就要坐到红颜色的椅子上去。

  ——那黄色、绿色和蓝色的`戏票又该坐到哪里呢?谁来告诉我?

  ——孩子们好聪明呀,发现了戏票和座位之间的秘密,我们一起来告诉长颈鹿叔叔吧。(引导幼儿一起完整讲诉:红戏票坐在第一排的红椅子上,黄戏票坐在第二排的黄椅子上,蓝戏票坐在第三排的蓝椅子上,绿戏票坐在第四排的绿椅子上。)

  3、尝试按照戏票上的点子找相应位置,进一步强化1至5以内的序数练习。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一张戏票有一张对应的座位,那这几张戏票的位置都在哪呢?(出示红色1至5的戏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戏票上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呀?(引导幼儿观察戏票上的不同点子)

  ——每张票上的点子都一样多吗?(不一样)有的是1个,2个……

  ——1个点表示什么呢?从小红旗开始, 1个点坐在第一个位置,那两个点呢?就是坐在第二个位置,以此类推(结合引导将5张红票分别贴在对应的座位上)

  ——小结:原来,拿到戏票后先找到一样颜色的椅子,然后看看戏票上的点子数,从小红旗开始数,就能找到戏票的座位了

  4、知识迁移,帮小动物找座位,巩固1至5以内序数的认识。

  ——听说长颈鹿叔叔的小戏院开张了,小动物们买了戏票也来看戏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我们一起来帮帮找找吧。(分别将五只小动物带着戏票正面呈现)

  ——我们先帮小熊找位置吧。它的戏票是红色的一个点子,那就到红色第一排去找,从小红旗开始数,第几个?小熊的位置就在红色第一排第一个,真开心。(将小熊的图片放到相应位置)

  ——那么小猫呢?它坐在哪个颜色第几排的第几个位置呀?(依次分别请孩子们将小动物找到对应的座位,并引导孩子用话语讲述)

  ——孩子们真能干,帮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座位,瞧,它们好开心呀。

  (三)组织孩子们入场看戏,在情景中快乐体验,学以致用

  ——孩子们,小戏院快开戏了,我们快带着戏票进场吧,戏票就在你的垫子下,拿出来吧。

  ——看看你的戏票是什么颜色的?上面几个点子,从小红旗开始自己点数吧

  ——幼儿自己带着戏票入场,找到相应的座位就坐。

  ——长颈鹿叔叔登场:孩子们,欢迎你们来看戏,现在我来检票了,看看你们有没有找到正确的座位了(长颈鹿叔叔一一检票)

  ——对于坐错的,则要及时地引导孩子们帮忙纠正,直到所有孩子都正确为止。

  (四)好戏开始啦——

  ——孩子们,好戏开始了,记得安静看戏,做个有礼貌的小观众哦。

  ——播放皮影戏之类的,让孩子们有个真实的快乐体验。

《小班数学教案优选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9-30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6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7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8-15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8-05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9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8

小班数学教案12-11

小班数学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教案优选7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我在计算区准备了红片片和绿片片,请幼儿给它们排队。在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此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穿珠,贴花片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规律。

  目标:

  1 在游戏中,尝试有规律排列材料。

  2能手眼协调地进行操作活动;学习按规律说说自己的排列方法。

  3有兴趣地参加活动。

  准备: 布娃娃一个;吸管,长纸条,蜡光纸若干;胶棒若干。

  过程:

  1、 出示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以娃娃口吻说:“小朋友你们好!我要开一个商店,需要你们帮我加工一批项链和腰带,你们愿意帮我吗?”

  (2)出示范例腰带“我需要这种样式的腰带,谁会做?”“这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 介绍材料,幼儿操作。

  (1) 老师:“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这边一排是做项链,那边是做腰带的材料;胶棒用完,盖子要盖上。做好后送给娃娃,要说:“娃娃,我给你送项链了……”

  (2)幼儿上位操作,老师指导。

  3 、 结束。

  “小朋友,谢谢你们,为我们加工了这么多漂亮的项链和腰带,下次,我再请你们帮我加工好吗?

  美丽的项链课后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让幼儿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

  第一环节我先出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小狗)□△△(图形片的颜色相同),让幼儿初步感知什么是规律,什么叫按规律排序。

  然后提问:小狗穿了一串漂亮而整齐的项链,可被调皮的小狗挡住了二个,请小朋友猜猜挡住的是二个什么图形?为什么?请他们来说一说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为后面的练习进行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变换方式给图形片排序。

  提问:可爱的小狗想变换一种方式来排,排得也要很有规律,可不知道怎么排,你能帮助它吗?让幼儿发现规律,完成练习。

  第三环节是完成操作卡上的作业。

  教师:(第一条)看看这条项链是怎么排的,有没有排错的地方。(一起说:1黄1红……)

  (第二条)这条有点难了,有几种颜色?(三种)是按怎样的顺序排的?(一起说一遍)

  (第三条)这条有几种颜色?红的和黄的是怎样排的?(2红1黄……)

  练习共有三道,难度也是由简到难,幼儿有了前面的经验积累,再来做这些练习应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完成的也较好。最后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让幼儿切实地操作,幼儿能积极地投入铺路活动中,想出了许多不同的规律来,但是空缺的地方有很多,基本上超过半数的幼儿在前面排放时很正确,但到后面的排放时出现的错误,明明是2红1黄的,结果排出了2黄1红,有的还空缺漏排。可能我在前面没有及时指导幼儿做出自我检查。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一,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一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五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一张写有1-5元的钱币。

  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三元的钱举起来,拿三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游戏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认识方、圆标识,并通过形状、软硬将糖果分类。

  3、喜欢参加数学游戏,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烘托紧张气氛),PPT,实物投影仪;

  2、大嘴怪手偶,移动黑板,方形、圆形糖果教具少量,糖果屋两间;

  3、幼儿操作圆、方糖果(粘贴于椅背、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4、布袋两个(内装软糖1硬糖N)(硬糖1软糖N),糖果抽取箱。

  【活动过程】

  一、引入,出示PPT,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在一个神奇的糖果王国里,住着好多好多的糖果宝宝,他们是谁?(幼儿自由说自己看到的分别是什么糖)

  这些糖果宝宝每天都过得很开心,突然有一天,糖果王国里来了一位大嘴怪(放紧张音乐),它要吃掉这些糖果宝宝,可怜的糖果宝宝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想象如何拯救)

  如果你是糖果宝宝,在外面遇到了坏人怎么办?(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讲出将糖果宝宝送回家)

  二、出示方、圆教具糖果,请幼儿帮忙送回家。

  好,那我们就把他们送回家去。这些糖果宝宝该去哪个家呢?(引导幼儿观察糖果外形,说说分别住进哪个家,再请几名幼儿去黑板上演示)

  还有一些调皮的糖果宝宝躲在你们的椅子后面,我们赶紧去找到它们。(放紧张音乐)

  你们都找到糖果宝宝了吗?看看你们的糖果宝宝长什么样子?应该送到哪个家呢?

  糖果宝宝都送好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幼儿评价糖果宝宝是否都送回了正确的家)

  小结:方方的糖果送到了方方的'家,圆圆的糖果送到了圆圆的家,糖果宝宝想跟你们说,谢谢小五班的小朋友。

  三、判断糖果的软硬。

  大嘴怪这下可没劲了,他在大街上东找找,西找找,怎么一个糖果宝宝都不见了。诶,突然它发现了一个布袋,原来是迷路的糖果宝宝躲在里面了,大嘴怪说:“哈哈哈,我要把布袋里不一样的糖果宝宝吃掉!”

  我们赶紧来拯救它,来,摸摸看,谁不一样?(请个别幼儿摸一摸)

  1、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布袋里的糖果,区分软糖和硬糖。

  软软的怎么来表示呢,我们来用身体试试看。软软的还像什么呢?(棉花、被子、白云)

  咦,这儿还有一个布袋(同上)

  硬硬的怎么来表示呢,我们来用身体试试看。硬硬的还像什么?(石头、木头、钢琴)

  四、和糖果宝宝玩游戏。

  你们真棒,糖果宝宝都拯救好了,大嘴怪什么也没吃到,灰溜溜的走了。

  没有了大嘴怪,糖果宝宝又想出来玩了,你们愿意带他们出来玩吗。

  出示糖果箱,请幼儿上来听清指令摸取相应的糖果。(像被子、棉花、白云一样,像喝水的桌子、电视,像太阳、皮球一样,像石头一样)多请几个。

  五、活动结束。

  ——把糖果宝宝放在口袋里保护好,千万不要被大嘴怪看见咯。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教师: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了,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2、手指夹糖。

  教师: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

  现在,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

  2、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3、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

  【活动结束】

  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

  活动目标:

  1、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有1、2、3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小纸虫若干;儿歌录音: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1、2、3。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

  (1)让幼儿把不同数量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对应圆点的树叶上。

  (2)集体验证。

  活动延伸:

  1、提供有更多斑点的瓢虫,供幼儿练习数数。

  2、给瓢虫身上的斑点涂色。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活动目标:

  1、学习3 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并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糖果若干, 记录卡每人一张,小猫头饰一个、手偶一个,两个圈,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找朋友 复习2的组合(在寝室) 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小猫的好朋友在哪呢?跟我一起去找找吧。(去活动室)

  二、帮小猫分糖。 小猫的好朋友是谁?(小猪和小兔)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美味的糖果,有多少?(3颗)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记录卡,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动动小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视频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颗糖果,1颗糖果分给了小兔,2颗糖果分给了小猪。 我把3颗糖果,2颗糖果分给了小兔,1颗糖果分给了小猪。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你说的真好听 奖励一个大笑脸娃娃。 5、你们看看自己是这样分的吗?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不一样的再分一分。

  6、在请幼儿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奖励2个大笑脸娃娃 小结:原来把数量是3的糖果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2和1,3还可以分成1和2.

  7、刚才谁几个笑脸啊,1个2个,猜猜我刚才手里有几个?(3个) 2和1合起来是3,1和2合起来是3.

  三、去小猫家,游戏学习3的分解。

  1、师: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啊,吃饱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们愿意吗?森林很远,我们3人一组开火车去吧! ”(听音乐3人一组玩开火车的游戏)“呀,看,有条河,踩着2个木桩过河 ,3个人怎么一起过河?

  2、幼儿商量 过河并实践

  3、有二说过河办法,老师梳理小结。

  四、游戏学习3的组成。 小猫家到了,门上有数字3,这个只允许数字3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请你们先将自己的数字宝宝请出来,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 是数字3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3呢?(幼儿讲述1和2组合,2和1组合)“真聪明,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教师检查) 师:“刚才你们都很聪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3的好朋友,真棒!”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与幼儿小结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五、到了小猫家(延伸) 小猫说:“欢迎小朋友来我家做客,由于我家椅子不够,请小朋友4个人坐2把椅子。”请你们回家想想办法,下节活动我们一起解决它。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 能正确区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并且将相同颜色进行匹配。

  2、 学习5以内的序数,能按照序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情景操作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长颈鹿戏院场景,排成四排座位,每排5个凳子,分别是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坐垫20个围成圆圈

  戏票25张(其中红点卡1—5当作红票,黄点卡1—5当作黄票,蓝点卡1—5当作蓝票,绿点卡1-5当绿票)

  兔妈妈的胸饰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兔看戏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孩子们,今天长颈鹿叔叔在森林里开了一家“小戏院”,你们想跟妈妈一起去看戏吗?(想)

  (二)介绍小戏院,了解小戏院的规则,初步认识1至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戏票,了解戏票的颜色和作用

  ——看,这是什么?(出示4张不同颜色的大戏票)这是看戏的戏票,有了这个戏票,才能进小戏院看戏。

  ——看看这些戏票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说出戏票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认识了小戏票,我们再到小戏院里瞧瞧吧,

  2、播放PPT课件,了解戏票和座位颜色的对应,初步感知1至4的序数。

  ——瞧,小戏院里有什么呀?有几排小椅子呀?(和幼儿点数)

  ——第一排是什么颜色的椅子呀?第二排呢?

  ——蓝色椅子在第几排?

  ——最后第四排椅子是什么颜色的?

  ——那红色的戏票坐在哪一排呀?什么颜色的椅子?

  ——孩子们真棒呀,戏票的颜色是要跟椅子的颜色一样,红色的戏票就要坐到红颜色的椅子上去。

  ——那黄色、绿色和蓝色的`戏票又该坐到哪里呢?谁来告诉我?

  ——孩子们好聪明呀,发现了戏票和座位之间的秘密,我们一起来告诉长颈鹿叔叔吧。(引导幼儿一起完整讲诉:红戏票坐在第一排的红椅子上,黄戏票坐在第二排的黄椅子上,蓝戏票坐在第三排的蓝椅子上,绿戏票坐在第四排的绿椅子上。)

  3、尝试按照戏票上的点子找相应位置,进一步强化1至5以内的序数练习。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一张戏票有一张对应的座位,那这几张戏票的位置都在哪呢?(出示红色1至5的戏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戏票上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呀?(引导幼儿观察戏票上的不同点子)

  ——每张票上的点子都一样多吗?(不一样)有的是1个,2个……

  ——1个点表示什么呢?从小红旗开始, 1个点坐在第一个位置,那两个点呢?就是坐在第二个位置,以此类推(结合引导将5张红票分别贴在对应的座位上)

  ——小结:原来,拿到戏票后先找到一样颜色的椅子,然后看看戏票上的点子数,从小红旗开始数,就能找到戏票的座位了

  4、知识迁移,帮小动物找座位,巩固1至5以内序数的认识。

  ——听说长颈鹿叔叔的小戏院开张了,小动物们买了戏票也来看戏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我们一起来帮帮找找吧。(分别将五只小动物带着戏票正面呈现)

  ——我们先帮小熊找位置吧。它的戏票是红色的一个点子,那就到红色第一排去找,从小红旗开始数,第几个?小熊的位置就在红色第一排第一个,真开心。(将小熊的图片放到相应位置)

  ——那么小猫呢?它坐在哪个颜色第几排的第几个位置呀?(依次分别请孩子们将小动物找到对应的座位,并引导孩子用话语讲述)

  ——孩子们真能干,帮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座位,瞧,它们好开心呀。

  (三)组织孩子们入场看戏,在情景中快乐体验,学以致用

  ——孩子们,小戏院快开戏了,我们快带着戏票进场吧,戏票就在你的垫子下,拿出来吧。

  ——看看你的戏票是什么颜色的?上面几个点子,从小红旗开始自己点数吧

  ——幼儿自己带着戏票入场,找到相应的座位就坐。

  ——长颈鹿叔叔登场:孩子们,欢迎你们来看戏,现在我来检票了,看看你们有没有找到正确的座位了(长颈鹿叔叔一一检票)

  ——对于坐错的,则要及时地引导孩子们帮忙纠正,直到所有孩子都正确为止。

  (四)好戏开始啦——

  ——孩子们,好戏开始了,记得安静看戏,做个有礼貌的小观众哦。

  ——播放皮影戏之类的,让孩子们有个真实的快乐体验。